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数除法竖式计算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数除法竖式计算题范文1
实施新课改以来,大家谈得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理念,丰富多彩的情境,以及形而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实实在在地做数学、用数学多少有些忽视,甚至不敢提做题,非要热热闹闹,上课说了一大堆,下课错了一大堆。我们似乎有点矫枉过正,从过去的只会做题一下子到了反面。近几年来,多位有影响的数学教育专家和数学家都反映新课改实施以来,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准确率降低,对中学相关学科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应该引起我们广大数学教师的注意,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应认真地反思:问题出在哪里?出路又在哪里?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大家交流。
一、关注良好计算品质的养成
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伴随着计算品质的形成。具备良好的计算品质,就能在实际操作中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知难而上,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严谨求实是历代优秀教育家治学的精髓,也是学生应具备的良好的计算品质。学生拿到计算题后,很少有无从下手的感觉,但却经常出现错误,这所缺少的是一种严肃认真的精神。我们对待学生的计算错误不要一味地着急、批评,甚至呵斥,而要从错误的根源上剖析,找准症结,同时狠抓“认真”二字。学生认真地对待每一道计算题,和一般的看待每一道计算题结果完全不一样。计算题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尤其是多步骤的混合计算题,学生难以看到计算结果,这就要求按步骤,一步步去计算,不要跳跃,也就是跨过几步计算。在教学时,我们要有意识地阐明这一点,注意让学生在计算时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千万不可急于冒进,造成不必要的错误。总之,良好的计算品质是在日常教学中逐步形成的,不能急于求成。
二、重视计算法则的掌握
凡新授课都应对计算法则有明确的交代。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要有一个过程,对计算题的教学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在看待学生的错误时,不能简单地判断对与错,而要从计算法则上去查找根源。在学习新的计算内容时,班上的后进生总是跟不上,理解力和接受力都差一些。在面对较复杂的计算步骤时,这些孩子的表现具有典型的示范性,虽然可能是反面的,但是教学的效果却是很好的。我们可以将他们的一些错误类型在班上集体讲评,大家一起讨论:哪里出了问题?是什么原因?怎么改进?这样做既是对大家的一种提醒和教育,对学生本人更是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例如,在学完小数的四则运算法则之后,我们可以出这样一道题:
a=0.00……08(小数点后面有100个0),b=0.00……025(小数点后面有100个0),求a与b的和、差、积、商。这道题难度适中,能否正确解答,完全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小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我们知道计算小数的加减法,列竖式时,要求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尽管这里的小数位数比较多,但只要抓住“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核心,就能给出正确的解答。小数乘法的法则是: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然后看两个因数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比如:8×0.7,0.8×0.7,0.08×0.7……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最后再回到这道题上,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接着再说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理论依据是商不变的性质,其实就是彼得基本性质,让学生回顾:8÷2,80÷20,0.8÷0.2……通过这样的引导,相信大多数孩子能够顿悟:原来这样一道看似复杂的题目,其实就是计算80÷25,这样问题就变得异常简单了。我们在讲评正确答案之前,还可以展示学生中的一些典型错误,让学生交流、讨论,达成共识。真理越辩越明,最后力争使全体学生都能正确解答。
三、强调自觉简算的意识
试卷当中常有简算的题目,要求往往是“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这样的题目要求,给学生这样一种印象:简算是为了满足出题人的要求,如果没有要求,似乎就可以硬算,而放弃简便的方法。这样的认识是不对的,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仅表现在会算上,在会算能算的基础上还要迅速、准确,这就要求掌握一定的计算技巧。计算技巧的掌握是学生在常规的计算练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同时,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启发,帮助学生自觉应用简便方法,从而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简算的技巧一般来讲有这么几种类型,一是运算定律的使用,包括逆用;二是一些特殊的计算中所包含的简算技巧,比如等差数列求和,分数中的裂项法,以及一些特殊数的计算等。所谓的特殊数主要是指一些能够运用简便算法的数,如25×4,125×8,37×3,7×11×13等。这些特殊的数在具体的计算中起着特殊的作用,要求学生熟记,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十分有益。
小数除法竖式计算题范文2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涉及到多方面的教学内容,无论是应用题、统计知识,还是几何题、简易方程,都离不开计算。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学生解决问题的正确性,而计算的准确率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教育教学中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计算上出现问题,往往与学生的习惯注意力和心理活动有关,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从而预防学生计算错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在计算上出现错误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比较笼统,不具体、不精确,注意力不集中,观察问题缺乏整体性,因此在计算时经常抄错数据,抄错运算符号。如:一个数目还未看完就动笔写,结果丢三拉四,头尾不符,还有搬家搬错,竖式算对,抄到等式上抄错等。
2、受思维定势的干扰。思维定势是一种对后继思维活动形成,有积极作用能促进新知识的迁移,但也有消极因素,体现在干扰学生新知识的学习。如:计算乘法2×3=6到计算加法时就成了2+3=6,125×8÷125×8=1等等错误。
3、不良习惯影响。首先没有养成严谨、认真、踏实的计算习惯,计算时只图速度,而忽略正确性,特别缺乏自我检查的能力,其次是没有耐心,情感脆弱,缺乏毅力。当数据较大步骤稍繁时,就产生怕苦、怕繁的情结,缺乏耐心,任务观点,计算错误也就接踵而至。
4、记忆错漏。一道计算题往往包括多步计算,中间得数需要进行短时记忆,而小学生由于急躁、抢时间、怕麻烦,使得储存的信息部分消失或暂时中断,造成“记忆性错漏”。比如,在连续退位减法中忘了退1,导致计算结果错误,像4020-199,学生很容易算成4020-199=3931,这就与中间得数的储存与回忆不完整有关。
5、计算比较枯燥,学生缺乏兴趣。做多了就产生厌倦情绪。如开始做的计算题一般不错,而越往后错误越多。
根据以上造成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我认为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 加强口算训练,培养记忆能力
熟练的口算是正确笔算的基础,口算和笔算都离不开瞬时或短时记忆。口算是训练学生短时记忆能力的最好形式,因此口算训练必须经常化。如教师口述题目,让学生听算,学生既要记忆题目,又要记忆中间过程。或者学生看卡片上的题进行视算。口算训练如果方式单调,学生就会感到乏味。特别是对低年级儿童,为了避免产生厌倦情绪,可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进行,如“开火车”、“接力赛”、“对口令”等等。如此持之以恒,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短时记忆力,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2 讲清算理和法则,培养解题能力
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运算必须建立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才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小学生遇到的算理,如: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数连加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有关数位的概念,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商的变化规律,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与通分等概念。以上这些基础知识,都应讲解得很清楚,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如,“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部分知识就很重要。在讲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百分数互化时,就要用到它。分数单位的概念,在讲解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时也离不开它。这两部分知识,学生如果掌握得很熟练,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计算就能顺利。
3 加强笔算训练,培养计算准确性
笔算是计算的关键,小学阶段大部分数学题都要求学生通过列竖式的方法进行笔算,因此,这一内容是学生们特别容易出错的,在计算时也特别粗心,因此要通过不断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加强笔算练习,培养计算技能。计算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更重要的在于使学生形成计算技能。技能的形成是运用法则经过多次练习的结果。正确与迅速是技能形成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做到笔算天天练,让每个同学设置一个笔算本。每天学生要在这个本子上做3-5道计算题。题目根据教学内容而定,教师要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要及时订正,以便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并及时表扬,提高学生积极性。
4 加强自觉检验习惯,培养独立纠错习惯
小数除法竖式计算题范文3
关键词:能力;培养;持之以恒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3-056-01
学生学习数学的一项基本而重要的技能就是计算能力,这一能力贯穿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始终。无论小学、中学,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学习的效率、速度、兴趣。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对于其中的计算 ,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规定“要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因此,培养和提高计算 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就单从历年来的各项测试中可以看出,每一份试卷中,仅计算能力专项测试就达到30—40分,这可是占了非常大的比重。而且,填空、选择、判断、应用题,哪一道不是要通过计算方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来呢?所以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抓好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必须要让学生做到“准确、快速、灵活”。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呢?在教学工作中,经我多年探索、研究,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认识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是关键。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的准确度对学习的巨大影响,才能从根本上转变他们麻痹大意的想法。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对于教学来讲必须在能正确计算的基础上才能提高,而且一旦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对于学习成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要达到“准确、快速、灵活”地进行计算。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必须是一项长期坚持的训练,师生都应有个长远的思想准备。再者,改变学生对教学计算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认为计算题太简单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学生有了这种想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计算过程他们就不重视,这样直接结果就是容易计算出现错误。另一种想法就是认为计算题太难了看见计算题就会怕,这样也不利于计算能力的提高。要知道计算题也是有方法有规律可遵循的。
二、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习惯,它将直接影响到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对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就很重要。
要做到这一点还应注意这几个方面。首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学生必须在头脑中清楚地记住算理、法则,并有条不紊地按法则进行计算。其次是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必须注意规范书写格式、卷面整洁。有的学生在进行小数计算时,数位不对齐,算完后,小数位数没有数对,有余数小数除法计算中,余数未变换等,(如5.9÷2.8=2……0.3)有些同学在计算时不注意,书写成商2余3。这些细节不注意的情况下就使计算出现失误。有些同学,数字写得潦草,算的过程中自己将数字看错,在草稿纸上书写混乱,列竖式时数字都抄错了,这些情况都是平时未形成细心、规范的书写习惯造成的,故而必须在平时的训练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最后,要培养学生仔细复核的习惯,每次计算之后,要检查数字、符号是否抄错,计算方法、过程是否正确。
三、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要想使学生在长期的训练中能做到持之以恒,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计算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敢于算,并做到口算、笔算相结合。教师应在长期训练中,采用有效、灵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用游戏、竞赛、卡片、限时算等活动激发他们的数学计算兴趣,在这些活动中,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从中发现学生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并修订教师的训练计划。
四、持之以恒的训练
要想达到“准确、快速、灵活”的训练水平,一项基本保障措施就是要用坚持不懈的长期训练来达到。计算能力的训练不是短期就能提高的。在小学数学学习的不同时期,数学计算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必须遵循学生的生理特征、教材特征来进行训练。
练习的程度要每天做一点,从不间段。我在训练学生计算能力中,每天学生的练习时间在5—10分钟,计算题量每天10—20题。题型由简到难,内容根据不同学习阶段,不同教材内容而出题。题里复习计算题、新知识题型,各类出现一些,新的题型每周出现一个类型,巩固一个新题型一周左右的时间。
小数除法竖式计算题范文4
关键词:计算题 计算能力 口算 估算
我一直从教数学教学,在近几年教学中,我发现数学计算正确率低是目前许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个明显问题。学生对于计算不够重视,很多家长甚至教师都认为这是孩子粗心大意、马虎造成的,其实是多方面能力缺失的综合表现,忽视不得。培养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成长。当前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阶段,发展学生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而发展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我客观分析一下造成学生计算错误的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正。
一、计算的不良心态
1.轻视心理。学生认为计算题是“死题目”,不需要动脑思考,忽视了对计算题的分析及计算后的检查。
2.畏惧心理。学生认为计算题枯燥乏味,每当看到计算步骤多或者计算数字大时,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缺乏耐心和信心,因此计算就不准确。
3.懒惰心理。学生过早使用计算器,造成心理上的懒惰,遇到计算题不愿意动脑计算。
二、学生计算出错的现状分析
1.抄错题的现象非常严重。如:数字颠倒,把371抄成317;竖式上计算对了,横式上却抄错数;抄错用错符号,把加号写成减号,除号写成乘号,或者写着减号却计算时做加法,还有的个位算加法,十位算减法等。
2.算理掌握不牢固。如“满十进一”却忘记进一,或者向前一位进了却不加上。个别学生遇到两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中数位对不齐。做乘法时数位不会对齐,出现错位相加。做小数乘法时不会加小数点,做除法时商的位置不会对齐。
三、不良的计算习惯
部分学生由于计算书写马虎,字迹潦草;无论数字大小、是否熟练一律口算,不愿意动笔演算。有的演算不用演算纸,而是随意在桌子上、作业本或者试卷背面和边缘上演算。计算结束后也不会运用估算和验算等方法认真检查。
四、矫正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的原因,要想减少学生计算出错,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就必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
1.加强口算训练,为其他计算打好基础。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任何一道四则混合运算题都是由若干道口算题综合而成的,口算的正确、迅速与否直接关系到计算能力的提高。设计口算练习时,要有针对性,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包括一些简便运算题,经常进行口算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加强口算训练有以下几个重点:(1)加强基本口算,扎实口算基础。(2)讲究训练形式,激发口算兴趣。(3)注意探索规律,提高口算速度。(4)增强口算意识,养成口算习惯,加强综合性训练。
2.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通过连续的、大量的练习来达到目的,而让学生反复做大量、单调的试题计算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必须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既有针对性、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练习,利用学生“好动”“好胜”的心理,设计一些数学游戏的计算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时要做到:一看(看清题中的数字和符号);二划(在试题上标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什么时候用口算,什么时候用笔算,是否可以用简算);四算(认真动笔计算)。
(2)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培养学生耐心检查的习惯。一查题目中的数字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一些学生认为验算可有可无,其实不然。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训练学生做题要有耐性,不急躁,认真思考,即使做简单的计算题也要谨慎。演算时要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就是在草稿纸上计算也要书写清楚,方便检查。
(3)培养及时检验的习惯。检查时要耐心细致,逐一检查。一查数字符号,二查演算过程。概括为“一步一回头”的计算习惯,在计算时做一步回头检查一步。检查数字、符号抄写是不是正确,得数是否准确等,并要求学生根据各种相应的计算法则耐心细致地计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4)培养巧妙估算的习惯。一是系统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估计出得数的范围;二是系统计算后进行估算,可判断出得数是否正确合理。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的方法可以对计算的结果做预先定位,快速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通过计算前的估算和计算后的检查,可以避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可以让学生看计算结果的末一位,如个位是3和8,结果的个位相加就肯定是1,相乘就一定是4,如13×26积不可能是两位数等等。
4.让学生树立信心。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树立坚强的学习信心,计算时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碰到数据大、步骤多的题目要冷静分析,逐步计算。课堂上,多让后进生解答一些较简单的题目;课外应根据他们知识和技能的缺漏,加强个别辅导,逐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多表扬、鼓励,使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有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灵活新颖,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品世虎.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师培训教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小数除法竖式计算题范文5
一、20以内进位加法
看大数,分小数,凑整十,加零头。
(掌握“凑十法”,提倡“递推法”。)
二、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退位减,口算方法和简单。
十位退一,个加补,又准又快写得数。
三、加法意义,竖式计算
两数合并用加法,加的结果叫做和。
数位对其从右起,逢十进一别忘记。
四、减法的意义竖式计算
从大去小用减法,减的结果叫做差。
数位对齐从右起,不够减时前位拿。
五、两位数乘法
两位数乘法并不难,计算过程有三点:
乘数个位要先算,再用十位乘一遍,
乘积末位是关键,要和十位来对端;
两次乘积相加完,层层计算记心间
六、两位数除法
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除三位。
除到那位商那位,余数要比除数小,
然后再除下一位,试商方法要灵活,
掌握“四舍五入”法,还有“同商比较法”,
了解“折半定商法”,不足除数商九、八。(包括:同头、高位少1)
七、混合运算
拿到式题认真看,先算乘除后加碱。
遇到括号要先算,运用规律要改变。
一些数据要记牢,技能技巧掌握好。
八、加、减法速算
加减法速算你莫愁,拿到算式看清楚,
接近整百凑整数,如下处理无谬误。
加法不足减补数,超余零头加在后。
减法不足加补数,超余零头减在后。
九、多位数读法
读书方法很容易,首先四位一分级。
要从位读起,几千几百几十几。
级的单位读亿万,末尾有零都不读
(级末尾0不读,整个数末尾0不读)
中间夹零读一个,汉字表达没参和。
注读零的:
1、万级个级首位有零
2、整个万级是零
3、上级末尾下级首位都有0
4、每级中间有0
十、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计算题,以点对准好对齐。
算法如同算整数,算毕把点往下移。
十一、小数乘法
小数乘小数,法则同整数。
定积小数位,因数共同凑。
十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除数的小数点一划,(去掉小数点)
被除数的小数点搬家,向右搬家搬几位,
除数的小数位数决定它。
十三、质数歌
一位质数2、3、5和7,
两位1、3、7、9前加1,
4后3,7前有9,7后1,
3、4、6后加7、1,
2、5、7、8后添9、3,
二十五个质数要记全。
十四、分数乘除法
分数乘法易学懂,分子分母分别乘。算式意义要搞清,上下能约更轻松。分数除法方法妙,原来除号变乘号。除数子母打颠倒,进行计算离不了。
十五、约分
约分、约分,相乘约净,省时省力。从上往下,从左到右,弄清数据,一数不漏。遇到小数,去点为整,位数不够,用“零”来补。
十六、互质数的判断
分数比化简,互质数两端。观察记五点:1和所有数;相邻两个数;两质必互质。大数是质数,两数定互质。小数是质数,大数不倍数。(是小数的)
十七、文字题
叙述形式有三种,读法意义和名称。解题方法要记清,缩句化简一步算。标点词语把句断,分层布列莫迟延。列式方法有两种,可用算式和方程。
十八、比较关系应用题
(一)相差关系
1、多多少,少多少,都是大减小。
2、已知条件说比多,比前用加比后减。
3、已知条件说比少,比前用减比后加。
(二)倍数关系
1、倍在问题里用除。
2、倍在已知条件里,求是前用乘,求是后用除。
(三)求比几倍多(少)几的数
根据倍数分乘数,根据多少分加减。
算除先加减,算乘后加减。
十九、找单位“1”
单位“1“藏得巧,根据分率把你找。
“其中“的前站得好,”是、占、比“后坐得妙;
“问答式“能找到,补充说明要搞好。
百分数常遇到,不带“率“字有礼貌。
找出一对好朋友,然后确定乘除号。
找单位“1“的说明:
抓住含有不带单位名称的分数的“关键句“、“关键词”,进行剖析,这样就解决了不少学生对于分数应用题苦于不知“从何下手”进行分析数量关系。因此,使学生学会迅速找“关键句”、“关键词语”进行剖析数量关系,不仅能有利于掌握解答分数应用题的一般规律,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先“找”后“析”是六年级学生普遍的学习规律,切记引导学生认真有序地进行分析。
分数应用题1、找 2、明 3、定 4、对应的解题思路。
二十、正反比例应用题
正比例,分三段,不变数量在中间,
前后归一分开列,然后等号来连接。
反比例分三段,不变数量在前面,
“如果”分开归总列,再用等号来连接。
你学会了吗??
顺口溜用题思路举例: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
六年制数学课本第四册中“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与“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两种应用题,是大小两数进行比较,可以得到一个差。已知差与两数中的一个数,求另一个数,这就是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所以“比……多“与“比……少“两种应用题,都是求两个数相差的逆推题,题目结构相同。已知条件得”多几“与”少几“应用题,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而已。学生解这类题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见”多’ 就用加法算,见“少”就用减法算,凭个别字眼判定算法。
教学思路是:
1、分析数量关系,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2、充分发挥线段图的作用,使应用题的“事”转化为“理”,又由 “理”转化为“式”直观地表达出来,然后找出规律。
例:P17例5 光明小学种树,种了300棵柳树,种的杨树比柳树多70棵,种杨树多少棵?
一、 提问:有哪几种树? (柳树,杨树)
谁与谁比?(杨树与柳树比)
谁多?(杨树多) 谁少?(柳树少)
二、计算的关系式:柳树棵数+杨树比柳树多的棵数=杨树的棵数
三、算式表示:300+70=370(棵)
四、如果把第一个条件改为问题,问题改为条件,应该怎样算。
五、然后得出关键句:已知条件说比多(要求数在比前)比前用加,(要求数在比后)比后减。
解应用题儿歌
题目读几遍,从中找关键;
先看求什么,再去找条件;
合理列算式,仔细来计算;
一题求多解,单位莫遗忘;
结果要验算,最后写答案。
四舍五入法儿歌
四舍五入方法好,近似数来有法找;
取到哪位看下位,再同5字作比较;
是5大5前进1,小于5的全舍掉;
等号换成约等号,使人一看就明了。
长度单位认识歌
1厘米,很淘气,仔细找,才见你。
指甲盖1厘米,伸出手指比一比。
长短和我差不多,大约就是一厘米。
100个我是1米,我是米的小兄弟,
物体长了别用我,要不一定累死你。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除数一位看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一看)
除到哪位商那位, (二商三乘减)
除数是两位的除法
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
除到哪位商那位,记熟口诀定好位。
试商方法要灵活,不够商“1”“0”占位。
余数要比除数小,然后再除下一位。
除数当姐余当妹。 (四比五余)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括号括号抢第一,
乘法、除法排第二,
小数除法竖式计算题范文6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在数学教学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无论是应用题、统计知识,还是几何题、简易方程,都离不开计算。在与新教材亲密接触的几年来,我曾多次探试过计算教学,让我对此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也有了一些理性的思考。我总觉得在传授新教材的时候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所下降。我班学生经常在做作业、完成习题时出现计算错误的现象,并且这种现象有时是“屡说无效”和“屡禁不止”的,这种计算错误往往是影响孩子取得良好成绩的天敌。那么,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和表现是什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就从这两方面谈谈。
一、计算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及表现
(1)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学习上马马虎虎,粗心大意,敷衍了事。如把运算符号看错了:加号看成乘号,除号看成减号或把两位小数看成一位小数等。
(2)100以内进退位加减法口算不熟练,对乘法口诀不熟,因而计算时出错。
(3)书写不规范,导致数字变形,就把变形了的数字看成其他数字,以致出错,还有的干脆提笔就抄错数,或者算对了结果却写错。如,有的学生计算把“4”写成“9”,又如有的学生把“0”写出了头。回头来又把它误为“6”。
(4)竖式中数位对不齐,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错误。如,241×162,第一个部分积为482,第二个部分积为1446,其中末位上的“6”没有与第一个部分积里的“8”对齐,而是写在“4”和“8”的中间,加时不注意,又把“6”与“4”相加而不是与“8”相加。
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口算是培养计算能力的基础
口算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每个学生都应具备较强的口算能力。因此,在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每天利用课堂三分钟时间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每天十道口算题,如:.25×0.8= 0÷2.8= 0.25×4= 6.5÷6.5=……,这些口算题我经常以卡片、听算、小黑板视算等形式出示,然后任意抽一组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答,然后由我计时,看该组学生答完十道题一共用了多少时间。于是我一个星期进行一次评比,看哪组学生答对的人数最多,并且答十道题用的时间最少,哪组就为本星期的口算优胜组,并给予优胜组奖励。这样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学生们的积极性相当高,口算的兴趣非常高,口算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效果非常好。
2.估算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手段
估算是保证计算准确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手段。估算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的方法可以对计算的结果做预先定位,快速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通过计算前的估算和计算后的检查,可以避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例如,在计算39×486时,可以让学生大致说说积大概是多少,从而知道,积的位数,不至于出现较大的错误;在简算3.74×9.8=?时,学生经常出现3.74×9.8=3.74×(9.8+0.2)的错误,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先估算,3.74×9.8两个因数分别是两位、一位小数,则积一定是3位小数,末位4×8=32,则积的末尾一定是2,可见,结果肯定是错的,再分析原因,问题就解决了;可见估算可以让学生的直观思维活跃起来,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练习是培养计算能力关键
为了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的技巧,形成计算能力,加强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计算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如通过游戏、竞赛、抢答、开火车、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扑克牌、同桌对问或小组比赛等形式来调学生的胃口。还可以通过“趣题征解”、“巧算比赛”等形式。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要想提高练习的效率,练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有一定的坡度。如四年级学生学习了两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后,可设计这样的题目:在45÷34的除法算式中,在中可以填写哪些数,商是两位数?填写哪些数,商是一位数。通过这种填空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商的位数的确定方法。总之,多样化的练习不仅丰富了练习的内容与形式,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4.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前提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认真审题的习惯。在教学中,让学生养成一看、二想、三算的审题习惯,所谓一看二想三算是指:第一先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第二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或有无简便方法以及计算时应留意什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等;第三步进行认真计算。
(2)专心校对。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写的题目,都要及时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3)积极验算。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作为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编顺口溜:抄题写数立即查;计算时反复查;脱式时上下查;计算完毕整体查。当然,检验时要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
(4)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若是共性的,可集体纠正;若是个别的,要让学生自己改正过来,并认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免今后再出同类错误。学生还可以自己收集错题,做成一本错题集,经常复习察看,以防出现类似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