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雷锋精神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雷锋精神的核心范文1
一、指导思想:
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展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价值理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爱,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概括和集中表达,是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雷锋精神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是我们党用中国化成果武装教育青年的重要成果。在他身上体现出的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反映了党的宗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凝结崇高理想信念、制度价值精神和个人道德品格于一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内涵高度契合,代表了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崇高价值追求和高尚道德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雷锋精神的内在灵魂,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展现。
二、活动目的
“向雷锋同志学习”继承优良传统,积极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用雷锋精神治校育人、塑灵魂,赋雷锋精神以时代性,使学雷锋活动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
三、活动对象 全体师生
四、活动时间 2014年3月1日——2014年4月30日
五、活动过程
1、学生代表在国旗下讲话,发出学雷锋活动的倡议,宣传雷锋精神。
2、组织一次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的主题班会。雷锋精神可以概括为:生活上艰苦朴素,工作上忘我劳动,学习上刻苦钻研,集体中助人为乐的精神。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进行教育实践活动。
3、各班根据活动办好教室内的黑板报,体现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各班积极组织学生配合总务处、团委的做好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劳动,清除卫生死角,创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
5、鼓励同学们学习雷锋精神对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在学习、生活、集体中积极践行雷锋精神。
6、立足学习,开展“一帮一”活动,各班组织学习互助小组,发扬雷锋“钉子”精神和助人为乐精神,鼓励成绩好的,有特长的班干部或同学与班上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结成学习互助小组,共同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提高学习成绩。学习互助小组可列入班级学雷锋计划并长期进行。
7、鼓励同学们学先进,赶先进,结合学雷锋活动做好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学雷锋标兵、文明寝室等评选活动。
六、活动要求
1、各班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班主任要全盘谋划、精心设计、借势造势,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学生的时机,要做好活动的指导和引领。
2、讲求实效,不要流于形势。各班收集本班的好人好事情况,善于在生活中寻求典型,积极推进活动开展,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
雷锋精神的核心范文2
为进一步传承雷锋精神,发扬船钉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团员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号召广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诠释,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习雷锋精神紧密结合。现面向全校团员青年深入开展2016年学雷锋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宜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弘扬雷锋精神,引领青年风尚
二、活动要求
以“学习雷锋纪念日”为契机,以“弘扬雷锋精神,引领青年风尚”为主题,在三月份广泛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面向校内,积极开展雷锋精神学习践行活动;面向校外,以大学生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为主,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形成践行雷锋精神、争当先锋模范的生动局面。
三、活动安排
1.开展校内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
组织各类、各级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校园各类志愿服务,为建设文明美丽校园做贡献。
2.开展“寻访身边的青年雷锋”活动
广泛挖掘、选树我校涌现出的学雷锋先进集体和个人。特别是深入学习我校涌现的各类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事迹,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开展“践行雷锋精神,引领青年风尚”主题教育活动
在团员青年中,特别是在一年级学生中广泛开展围绕如何在新时期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的学习和讨论,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习雷锋精神紧密结合,通过举办主题演讲、报告座谈、读书征文、辩论赛等多种形式,增强学习、践行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4.广泛开展校外志愿服务活动
依托郭明义爱心团队沈阳工学院分队及各学院小队,带领团员青年走进社区、街道、社会单位,围绕“关爱空巢老人、帮孤助残、爱心支教、环境保护”等主题,深入开展接地气的校外学雷锋活动,全力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发展。
5.继续开展青年网络文明志愿服务活动
继续深入开展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在互联网上弘扬正能量,倡导青年自觉抵制负能量、自觉增强队伍的网络文明素养。以争做网络文明代言人为切入点,积极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发动全校师生通过新媒体平台,积极参与话题讨论,努力营造清朗、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学院要充分认识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它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确保学雷锋活动有力有效开展。力争把三月份打造成为“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月”。
雷锋精神的核心范文3
1963年,主席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今天,我们再度要求弘扬雷锋精神,并非仅仅为了纪念雷锋,更重要的是要挖掘雷锋精神所承载的责任意识,并将其融入当代建设事业尤其是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中。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高度发展的今天,雷锋精神不仅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代名词,而已然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它倡导的是一种伦理精神,一种文化价值观,一种大国建设所需要的内在品质和高贵人格。弘扬雷锋精神,对进一步提升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
雷锋精神的社会责任意蕴
雷锋精神的本质在于,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由此形成了以坚持拼搏的钉子精神、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为特征的高尚道德情操。这种精神与道德情操,实质上就是社会责任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雷锋精神的本质就在于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只有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的社会性的存在,认识到应当为社会奉献的力量。无论在什么时代,这个力量都应表现为对人民、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对社会事业的无私、拼搏、奉献精神。
雷锋精神所蕴含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于,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创造与提供所需的条件。这样的精神,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高尚境界。马克思曾指出:“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雷锋精神正体现了“为了人自由发展”而无私奉献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无限崇高的价值观,是我们改变世界、重建社会的首要理想价值。
雷锋精神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赋予了时代的精神,引领着时代的前进。事实上,“雷锋精神的道德价值和社会影响远远超越了它所产生的时代,并被历史定格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是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取向的一面光辉旗帜”。雷锋精神超越了它所处的时代,成为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将对今天的社会主义事业起到引领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社会主义事业成为人民自己的事业,那么,忠诚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并为其贡献全部力量就必然成为雷锋精神的重要内容。因而,雷锋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其实质体现了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承担社会责任意识的雷锋精神提供了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历史舞台。社会化的大生产决定了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个人与社会始终保持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因而,必然需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意识环境;市场经济中的商品生产经营必然要符合消费者的利益,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但同时也是一种诚信经济、一种责任经济,脱离了“责任”的市场只能显示出混乱无序的境况。市场主体必须在诚实守信、平等竞争、互利有为的经营原则下进行。鉴于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个体的社会责任意识不仅不能弱化,反而应得到强化;崇高的美德不仅不能丢,反而要大力弘扬,这是由社会责任意识是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根本内在保障因素这一条件所决定的。无论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还是精神财富的生产,都体现为一种生产的社会性,离不开每一位个体的主观努力,这就是雷锋精神在今天的建设事业中的具体化。
当然,社会责任感并非空洞的说教。雷锋精神是通过一些平凡的事迹引申出来的,那么在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个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必然要通过自己平凡的本职工作来实现,即可以用“各司其职”来概括每一位个体的社会责任内容。因此,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进程中,青年尤其是作为高端人才的大学生群体,其社会责任感无疑将体现在对这项建设事业的奉献力量上。
世界城市建设对雷锋精神的渴求
对世界城市建设事业的奉献,必然要落实到每位青年尤其是高端人才的本职岗位上,其本职工作做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为世界城市建设事业作出的贡献的大小。当然,这种贡献并不能只看“量”,更重要的是要用“质”来衡量,即要重视青年和高端人才责任感的强弱及其所作贡献的质量。事实上,贡献的质量与责任心是成正比例的,责任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贡献质量的高低,高度的责任心也正是雷锋精神所强调的。在此意义上,北京世界城市建设渴求着承载社会责任意识的雷锋精神,这种精神能促使一个承载着灿烂现代文明的世界城市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时代在不断发展,作为时代精神的雷锋精神的内涵也必然随之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当下,社会分化、生态恶化已成为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重大障碍和极大挑战。反思这种障碍不难发现,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片面发展理念所致。我们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进程中,在认知与实践等诸方面都需要反思这种思维模式。在这里,时代赋予了雷锋精神的社会责任、生态责任和建设世界城市的责任的重要意义。北京世界城市建设必须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系统建设,否则,世界城市建设将成为社会危机与道德危机,乃至政治危机的催化剂。 这是只注重经济发展而不关心人文发展、只注重创造财富而无视责任意识培育的后果。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建设世界城市的模式,我们要借鉴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城市建设的经验,摒弃西方那种高度工业化与高度城市化的单向度建设进路,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和谐与发展是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两大主题,可持续性发展是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生态保障,要走低碳甚至负碳发展之路,处理好经济、环境、资源之间的协调关系,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谐发展的联动机制,充分达到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区域之间的融通与互赢,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指数,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高端人才力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该项事业的成败,这也是我们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弘扬雷锋精神,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总书记在2010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是大学生道德情操培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
社会责任与现实紧密结合,要通过一定时代的社会服务与社会贡献来体现。当前,北京世界城市的建设正需要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端人才,我们有责任利用北京作为国家政治与文化中心的独特优势,利用丰富高质的教育资源,培育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能够积极投身到首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去的大学生。大学生在建设世界城市中的社会责任意识培育,要符合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系统建设目标,符合“三个北京”和“五个之都”的建设目标,与之相匹配的社会责任可以概括为“人文责任、科技责任和生态责任”。因此,我们需要在如下方面弘扬雷锋精神,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首先,提升“人文北京”责任意识。《北京城市规划》中指出:“贯彻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的原则。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护古都的历史文化价值,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展示北京的文化内涵,形成融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城市风格和城市魅力。”处于领先地位的北京,其文化存量高、文化设施质量好,是世界上的历史名城,拥有众多的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化遗产,因此,保护文化遗产、弘扬先进传统文化,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所独具的魅力。作为先进文化传播者的大学生群体,承载着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吸纳全球先进文化元素、建设汇聚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人文北京”的责任。同时,要进一步推动北京城市文化资源的优存优育,使其真正发挥文化的全球引领作用。这就要求大学生的文化传播与实践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运行,以此为北京世界城市的文化创意与城市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永续的源泉,进一步推动其正态发展,长居世界城市的领先地位。文化宣传、文化下乡、组建文化社团、历史胜地考察、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将成为文化精神的纽带,大学生要将接受的“责任教育”转化为行动,亲身参与“人文北京”活动,这将极大推动大学生群体“人文北京”责任意识的提升。
其次,提升“科技北京”责任意识。“科技北京”是大学生回报社会、服务首都的社会责任内容之一。一方面,要求大学生积极投身到首都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去,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柏拉图说得好:“我们生下来并非只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朋友都有权要求我们尽一份责任。” 作为高端人才的大学生,为祖国为社会尽责,在首都就理应表现为从建设世界城市的旨意出发,投身社会实践,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为“科技北京”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用才智和技能、通过辛勤劳动,为“三个北京”和“五个之都”添砖加瓦。另一方面,要求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风险社会调查、参与危机事故处理考察等,提升科技风险责任意识。科技风险并非天灾而是人祸,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就会导致管理不善、品质不过关,最终将酿成大祸。要求大学生深入了解调查研究、考察处理过程等,有利于从情感上打动他们,进而使社会责任内化为其自身的素质。
最后,提升“绿色北京”责任意识。建设“绿色北京”和“宜居之都”,是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高端人才具备生态健康和生态安全的责任意识,为建立“稳定的区域生态网络”作出贡献,严格执行环境排放标准、优化能源结构,节约使用能源。环保责任是实现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内涵。这既是每个人的责任,更是作为世界城市建设者的高端人才——大学生群体的责任。大学生不仅是普通公民的代表,而且还是国家的栋梁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更是国家政策与制度制定的重要参谋和助手,因此,他们具备生态责任意识比普通公民具备生态责任意识更为重要。这一点对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在服务世界城市建设进程中,不能只考虑经济的发展,更要考虑生态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整体推动世界城市在良性循环态势下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责任意识的培育,不仅能造福于当代人,而且能为后人的生存安全与幸福生活储备合宜的资源与环境。在此意义上,这种责任是一种永续发展的责任。
总之,世界城市建设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也需要被应用到具体的世界城市建设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精神动力作用。作为高端人才的大学生群体,是世界城市建设的核心力量,他们责任感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世界城市建设的成败。因而,以承载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雷锋精神武装青年,塑造其优秀人格,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内在需求,也是雷锋精神的内在需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3.
[2]田鹏颖.雷锋精神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的永恒魅力[J] .思想教育研究,2012,(2).
[3]连玉明.世界城市的本质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走向[J].新华文摘,2010,(16):25-28.
雷锋精神的核心范文4
关键词:学雷锋;常态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100-02
引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一项重大举措。”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群体,他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对于整个民族的发展都举足轻重。积极地展开雷锋活动,让青年建设者真正地领悟到雷锋精神的真谛,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地践行雷锋精神的内容。无论是“扶老人”、“让座”还是“义务支教”、“献爱心”等等,让青年人感受到雷锋精神的真正内涵与魅力。
一、解读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雷锋精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教条式的道德规范,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在新时代,雷锋精神所展现的爱党、爱祖国、坚持社会主义、互帮互助、爱岗敬业等等精神内涵被不断地融入到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和日常生活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被以“金钱”为核心的价值观所影响,通过展现雷锋同志对人民大众无私服务的精神,感染人民群众树立起对社会的奉献价值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新时代各种“平民英雄”的出现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依然是美好的,这个国家依然存在“活雷锋”。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也就是以雷锋同志的精神和思想为标杆,在多元化的今天,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同时雷锋同志所彰显的自强不息精神在时代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辉,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民族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中华儿女的创新突破,敢于不断地超越自己。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雷锋精神,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勇于突破自己,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成长。最后雷锋精神还表现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上,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各种浪费现象不绝于耳。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我国的贫富差距,仍然要看到只有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才能为中华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机制化对策研究
大学生群体作为雷锋活动开展的主阵地,对于培养大学生“雷锋精神”彰显中国青年一代的活力与思想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通过建立高校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机制化研究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加强日常熏陶,大力宣传典型。“雷锋精神”很多都是从书本中进行学习的,缺乏具体可感的“碰触感”,所以在推广“雷锋活动”中要善于与现代化技术进行结合,将雷锋精神融入到一些网站和视频的内容中去。例如每年的《感动中国》节目,让大学生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雷锋精神”。同时积极地在校园里开展学习雷锋的先进活动,组织大学生进行爱心捐赠,义务支教或者是义务献血等等。此外还可以举办校园座谈会,通过宣扬时代“活雷锋”的英雄事迹,例如郭明义等等,激起学生对他们的敬佩之情,从而学习他们的精神内涵。最后还可以在学校树立“雷锋榜样”,评选出校园“雷锋”人物,在校园内掀起学习雷锋精神,践行雷锋行为的活动。营造出学习雷锋精神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养成“雷锋”的好习惯。
2.健全组织领导,开展岗位学习。无论是党政机关、媒体还是学校的领导,在开展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机制过程中必须进行严密的部署,将开展大大小小的雷锋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任务。其中作为媒体应该承担起“社会的良心”的重要责任,积极地宣扬社会“正能量”,让大众感受到更多的“爱”和“活雷锋”,将雷锋同志的精神内涵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相结合,不断地鼓励大学生从小事做起,树立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无私精神。其次对于学校领导而言,在进行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机制中,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地进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雷锋要求和实践。并且积极地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学雷锋”的实践活动,例如“为贫困小学生义卖报纸”、“为白血病患者义务募捐”等等,在具体的岗位上感受“雷锋精神”的内涵。
3.建立实践机制,创新雷锋活动。雷锋活动的核心在于实践,将雷锋精神内容转化为实践,在实践中感受“雷锋”的魅力。雷锋活动已经开展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已经逐步地形成多种常态化的品牌雷锋活动,例如“希望工程”、“雷锋超市”等等。此外随着时代的进步,年轻一代将学习和宣扬雷锋活动进行了创新,各种“雷锋帽”成为了年轻人追逐的时尚标志,“雷锋网游”和“雷锋微博”的出现更是赢得了更多青年人的热捧,从而不断地推广了“雷锋活动”和“雷锋精神”对人民大众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三、实现雷锋活动与志愿活动的有机结合
志愿者活动是近些年兴起的又一个“服务”社会的新模式,在当志愿者的过程中人们能够感受到更多的“友爱”,实现自我更高的价值,也能向社会传递出更多的“正能量”。例如每年春运大军下产生的“春运志愿者”、维护交通规则的“交通志愿者”等等,他们用自己的力量为共建和谐社会、文明社会出一份力,他们也是当之无愧的“活雷锋”。通过将“雷锋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将雷锋精神的内涵融入于这些活动中,发起“雷锋行之最美志愿者”评选活动,让人们体会到雷锋活动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事情有多大,而在于有一颗“助人”的心,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有个热爱生活的目标。以“春运志愿者”为例,他们服务于火车站、汽车站的每一个站点,牺牲自己的寒假时间、休息时间,帮助那些拎着行李、抱着小孩的旅客能够安全到家。他们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雷锋叔叔”或者是“雷锋姐姐”,让我们真正地感知到生活中的雷锋其实处处都在,以心换心,感化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雷锋行”的活动中去,也使得雷锋活动更加的常态化和机制化。
总结:
雷锋活动一直是贯彻雷锋精神的重要形式,不仅是对雷锋同志的一种“致敬”,同时也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推行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和机制化,有助于形成整个社会大众的“自强不息”、“助人为乐”等等的精神面貌。同时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要求也是与所提出的“中国梦”不谋而合,其中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思想的集中者,积极地建设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有助于帮助我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不断地促进我国的思想文化建设,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剑凝.创建机制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2]彭蕾,孙波.对推动高校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2,(4).
[3]王锁明.论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必然性与实现路径[J].唯实,2012,(7).
[4]李长春.在全国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03-03(2).
[5]尹涛涛.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信息,20l3,(1).
雷锋精神的核心范文5
随后,1964、1965年的第五期,《中国青年》杂志依然以雷锋作为封面,并配发大量阐释雷锋精神的文章。直至进入21世纪,《中国青年》杂志的封面上依然可以找到雷锋。
为何一本荟萃精英的杂志会拿出那么多珍贵版面去反复宣传同一个人?为何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位年轻的战士?
因为,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代表人物,雷锋以其近乎完美的榜样形象,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他用行动影响并告诉我们做一件事要坚持,人们要通过自己的力量,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也正因为有雷锋精神的感染,我们屡屡看到感人事迹的发生,那些可爱的人也和雷锋一样,具有乐于奉献的精神,这些人身上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坚持与喜好,就像我们愿意去相信爱的存在并奉献爱一样。
雷锋说,“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积淀。这种积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勇于牺牲的道德传统,造就了无数令人仰慕的民族英雄和志士仁人;其公而忘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道德追求,形成了以集体为本、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其“恭、宽、信、敏、惠”的道德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信条,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了诸如尊敬师长、友爱兄弟、诚实守信、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这种道德产生的强大凝聚力,使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风雨沧桑而不衰。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悠久的道德传统中一朵亮丽的奇葩,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表现。雷锋精神融会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以极大的凝聚作用汇入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之中。
雷锋精神源于时代,但它的意义和影响远远超越了时代,是一种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精神。他的存在,升华了许多人的理想,提升了许多人的情操,让一个时代因此而凝结了一个民族的道德觉悟。
显然,时代不能离开雷锋精神,不能缺少雷锋这个元素,因为时代不能没有奉献精神,不能没有一种具有民族色彩的道德觉悟。否则,经济再进步,人类也只能产生悲哀。
雷锋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精神,那种干一行爱一行,立足岗位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那种对同志、对群众像春天般温暖,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精神,都是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必须大力发扬和倡导的。
雷锋精神的核心范文6
“关爱孤寡老人,弘扬雷锋精神”
人要学会感恩,因为懂得感恩,我们才能做好一个人,因为感恩,生活中,我们才常可以看到很多感人的好人好事。在雷锋月第一天,我院志愿者协会便组织了慰问孤寡老人的活动。
本次活动对同学们的受益是很大的,对于生活,生命等都有了新的认识,本次慰问孤寡老人大多都是没有劳动能力的。从他们话语中我们得知他们的难处,不容易。从老人的眼泪中道出了他们的辛酸,还有一句的感谢,勉励话语,对于这些我们只能说是应该做的......其实就是这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心,让爱的火花照亮这和谐社会,会更加完美。同时感谢我们志愿者协会的同学,你们可能只是付出了十分之一的爱,但是收获了百分百的爱,因为有你们,我们会更加团结更加和谐更加充满爱。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学雷锋
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具有内在的先进性、浓厚的民族性、强烈的实践性、光阔的拓展性、永恒的传承性等特征。雷锋精神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人类进步提供道德资源,具有丰厚的时代价值和重大的实践意义。通过开展“弘扬雷锋精神,树立时代新风”活动让学生了解雷锋精神、传承雷锋精神、发扬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开展雷锋精神活动,深入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大力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思想、有纪律的四有公民。
此次活动由旅管162班的同学参与。本次活动由负责人带领参与人员到敬老院看望老人,给予老人关怀,给老人表演节目和老人聊天从小事上关怀老人。经过本次活动的举行,同学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触动。通过和年过半百的有丰富人生经历的老人对话,同学们认识到作为一个青年人的正确生活态度同时对雷锋精神也有了一个新的程度的认知,为雷锋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意义,使之传承发展。
“重回故地,心系养老院”
公益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感悟,是一种正能量的传播。自入校以来,市营142班全体同学发起了“关爱老人,服务社会”公益活动。3月15日,迎着春日温暖的阳光,我们班同学们再次来到开心养老院,给老人们带去牛奶、水果及生活必需品,让老人们再次感受到了农大人的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通过此次关爱之行,深切地感受到孤寡老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确实需要每一个人的关心和帮助。与此同时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努力践行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为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做好积淀。
“雷锋月”系列活动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