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破山寺后禅院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破山寺后禅院范文1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清晨,我漫步在一条小道上,太阳已经升起来了,远处,一座古寺在竹林中若隐若现。我很是惊讶,心想:这里居然有一所古寺,以前来散步时为何没有发现?我快步向前,寺院渐渐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敲了敲门,没有人应答。我便推门走进这寺院中。朝阳射下来的点点光芒,映照着肃穆的高林,让人感到十分的庄重。
猛然,在寺院的竹林深处,我发现了一条小路。阳光透过竹叶在路上留下斑斑点点,一阵风吹来,竹子微微晃动,竹叶翩翩起舞,路上的斑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望着小路远处,却是一眼望不到头,花木掩映着的经房更显得分外幽静。
破山寺后禅院范文2
关键词: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策略
一、回归课本,提高复习效率
在复习的时候学生往往只注重写套卷,不断地去练习,不断地去做题,然而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好像没什么用,教师要在这时去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但是具体应该怎么去做呢?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回归课本是重要的,只要辅助适量的练习就可以了。比如,在复习《游山西村》的时候,教师就要带学生回到课本中去,课后习题就有: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师就可以以课后习题为基础,帮助学生去复习,让学生把复习的重点放在课本上。诗歌鉴赏是考试中容易得分的题目,学生将这个知识点复习好了之后,复习效率就会很快提高,所以对于诗歌鉴赏的复习,回归课本是有效的应对策略。
二、结合诗歌自身的情境和诗人的情感,进行生动的描绘
在古代有很多的文人骚客,为了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往往都会寄托于事物身上,借助具体的物象,更加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如,在复习《破山寺后禅院》的时候,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诗人清晨登常熟县的破山,入破山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遁世情怀。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清楚明白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复习的时候重新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中,让学生快速地回忆起来,提高复习效率。如,在对盛唐时期“王维和孟浩然”所创作的山水诗的复习时,教师可以描绘出优美的风景,构建一个恬适的氛围,让学生感觉就是身在其中,就会领悟到是人的情感,也更容易做出赏析。这样答题就会特别容易,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
语文的诗歌鉴赏其实是比较容易复习的一部分,教师只要让学生抓住关键,以课本为主,练习为辅,再加一些比较简单的技巧就会轻而易举地得到诗歌赏析的内涵,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对于诗歌,情感是比较重要的,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深刻理解诗歌的情感,使诗歌鉴赏的复习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王春.把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提高诗歌欣赏水平[J].语文学刊,2013(08).
破山寺后禅院范文3
关键词:禅诗 留白艺术 赏析
“留白”,雅称“余玉”,就是在整幅画面中刻意留出必要的空白,借以表达一种“空灵”之美,给欣赏者留下想象和思索的无限余地。它是在一片虚白的背景上集中地表现人、物的状态,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的表现形式特征,使表现目的、表现内容、表现形式得以高度统一。“留白”是一种高超的艺术表现语言,是一种艺术修养的展示,中国古代的绘画艺人很早就掌握了以虚为实、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称之为“计白当黑”。
虚实问题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之一,在画面构图中留白部分即是“虚”是“无”,与物象的“实”即“有”的内容相依相存,“虚”从“实”来,“无”中生“有”。白与黑是正反对比的哲学辩证关系,没有白的形态变化,黑色的形象也就无所依托,即所谓“黑以白现”。老子说过“知其白,守其黑”,并且提出:“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老子以车轮、器皿、房子为喻,说明“无”和“有”之间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中国古代的绘画理论典籍也对“留白”艺术多有精辟的论述与探讨:所谓“密处不透风,疏处可走马”[2],“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3],“空白,非空纸。空白即画也”[4]。这种“以无胜有,意到笔不到”的手法,显示了中国传统的艺术智慧,成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西方社会追求对客观物象形貌的精细刻画与模仿,讲究“对外在事物乃至内心情境的细节进行冗长的描绘”[5];而重表现和含蓄,长于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局部”表现“整体”、以“虚”表现“实”,追求“言近旨远”“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则是由我国传统文化积淀与民族文化心理决定的独特的审美标准和理念。在文学艺术的领域里,在不断实践、完善的基础上,形成了深刻独到、科学全面的理论体系。“一代有一代之文学”[6],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形成了从先秦诸子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为主流的体裁衍变路线。正是在中华民族传统而独特的审美观照下,“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7]“书不尽言,言不尽意”[8],唐代诗歌形成了趋于含蓄朦胧的“空白”意识,如“不全之全”“黑白渗透”“虚实”“有无”等,以传达审美过程中的言外之意。这种“空白”既指视觉形象、艺术结构的形式空白,又有寄寓的、情感的、意境的内容空白。这些“空白”意识与文学意境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一方面增加了文学作品的鉴赏难度,另一方面又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文学审美的艺术性,笔者试结合具体诗作论述如下。
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是中国文化改造印度佛教的产物,其理论核心是“见性”说,其实质是追求自我,追求个性的自由与解放。佛告诉迦叶,“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法门”,“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则从“相”到心都是“空”门。禅宗强调“对境无心”“无住为本”,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看成是寻求解脱的“妙道”,“举手举足,皆是道场,是心是性,同归性海”[9],把世界的一切事物都看成是“真如”佛性的外在显现,“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10]宇宙万物都具有这种“真如”佛性,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也同样存在着佛性,人只有在心神处于奇妙的“顿悟”状态之中时,才能真实地感受体验自身“真如”的存在。
禅宗对中国文学审美意识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以禅家的妙谛来论述作诗的道理,如皎然的《诗式》、司空图的《诗品》、严羽的《沧浪诗话》等都是以禅论诗的极有建树的古代诗歌理论著作。通过对具体诗歌作品的风格溯源、流派归属、质地品评等,探索、引导着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的发展方向,提升后人的文学鉴赏水平和审美趣味,在中国诗学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者。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为海虞之胜处”[11]。诗人常建作《题破山寺后禅院》,通过新颖的构思,借山寺清远深静的环境,抒写旷远淡泊的胸襟,追求山水林泉之乐的隐逸情怀。诗歌笔调古雅、省净,意境深幽、浑融,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宋代洪驹父誉之“全篇皆工”[12]。
作品以流水对起笔,点明了时间、环境和人物的活动。诗人清晨步入古寺,旭日普照,佳木繁花葱茏苕秀,云雾空蒙、清新幽静,馨香沁人肺腑,令人神清气爽。佛家僧徒聚集之地称“丛林”,这里“高林”语义双关,兼有称颂禅院、礼赞佛宇之意。其自然流畅,语言朴素简易,画面清新雅致。结构上浑然一体,“初日”承“清晨”,“高林”应“古寺”,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是“以点代面”。宋代葛立方认为“欲造平淡,当自组丽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平淡而到天然处,则善矣”。[13]这两句诗正是平淡天然,不露雕琢之迹。
诗人沿着竹林小径蜿蜒前行,曲折幽深处,忽见花团簇拥之中的禅院。“竹径”一作“曲径”,文学作品中的“竹”一向隐喻颂扬修禅礼佛之人的高洁雅趣与淡泊心志,前人曾叹“何可一日无此君”[14];“曲”字写出了诗人在竹木掩翳的曲折蜿蜒的小径上行走时的情状,各得其妙。小径的幽深曲折和花木的扶疏掩映,暗示出禅院的远离尘嚣、深藏潜伏,也流露出诗人对唱经礼佛生活的心向神往。置身此境不妨替诗人参禅一悟:人生一路上不断拾级求索,几经屈曲蜿蜒,方于“柳暗花明”处通彻美妙“真如”,从而为灵魂寻得归宿。“幽处”见禅,写景中暗寓深意。这一联突出了禅房幽深淡雅的特点,写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淡泊情怀,可谓“抒写胸襟,发挥景物,境皆独得,意自天成”[15]。欧阳修极口称赞这两句诗:“吾尝喜诵常建诗云‘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晚来青州,得一山斋宴息,因谓不平生想见而不能道以言者,乃为己有。于是益欲希其仿佛,竟尔莫获一言。”[16]欧阳公自是慧眼识珠。
青山竹木尽浴灿烂阳光,欢悦小鸟流连适性自在,正面描写禅院幽静的环境及其给予人生的禅理启示。“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17]。如此洁净空明的山光、潭影之清境足以“悦鸟性”“空人心”,彻底涤除尘念,贯通自然界万物本身具有的“真如”佛性,形象地暗示了禅味佛理感化人心、净化灵魂的奇妙作用。“悦”与“空”二字表现出了典型的佛教思想:“空”是佛教的基本思想,“悦”是佛教徒禅悟后的“拈花微笑”般的会心愉悦。《维摩诘经·方便品》说:“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自然之趣与人心愉悦融为一体,由刻画禅院的幽静转向表现诗人内心之静,重在达意,殷璠誉为“警策”。
悠扬而宏亮的钟磬佛音,既回荡在寂静的山林中,又回荡在诗人的心灵深处,忘情尘俗、“心与境静”,引领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佛门境界。诗人在山光潭影之中俗尘洗净、心空性悦,聆听着来自佛门圣地的世外之音,完全遁入自然与禅宗完美统一的静美空灵的世界里。沉寂之中,佛殿传出的钟磬之音给人强烈、鲜明的心灵安抚与净化,使一刹那间心神的顿悟成为永恒,反衬出禅院的静寂、肃穆、庄严。“寂处有音”,更好地表现了富有诗意的意中之静,寄托了诗人向往遁世的隐逸情怀,“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18]。这种以声衬静的艺术手法,在表现幽静的意韵方面卓有成效,它也是诗人常用的手法,另如王维的《过香积寺》。
山水诗发展到唐朝已经相当成熟,盛唐山水诗多歌咏优闲适意的隐逸情趣,从大自然的陶冶中获得心灵的超脱顿悟,达到了内心世界的自我平衡与解脱。本诗有禅味而又不用禅理说教,流露出颇为浓厚的禅隐倾向,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同情调,但风格闲雅清警,独具一格。这首诗从唐代起就颇受称誉,主要在于其委婉含蓄的构思造意之美,恰如唐代殷璠评常建:“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19]极推其构思巧妙,善于引人在平易中入胜境、会旨趣。《洪驹父诗话》载:“丹阳殷璠撰《河岳英灵集》,首列常建诗,爱其‘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之句,以为警策。欧公又爱建‘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欲效建作数语,竟不能得以为恨。予谓建此诗全篇皆工。不独此两联而已。”“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是蓝田辋川(今陕西省蓝田县内)的风景胜地,在王维辋川别业附近。《辛夷坞》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
“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20],辛夷含苞待放时很象荷花箭,花瓣和颜色也近似荷花。前两句着重写花的“发”,后两句写花的“落”,“寂无人”的山涧里,辛夷花“任运自在”,开落无声地轮回,从自然中来又回自然中去。此生彼死、亦生亦死、不生不死,在刹那的生灭中因果相续、无始无终、自在自为。“道无不在”,一个“寂”字,画面透出一种禅境的空旷感,时间与空间在这里似乎已经静止,生灭圆融无碍,“有”和“无”妙合无际;极其幽谧,完全没有外界尘嚣的纷扰,超然世外,澄澈空灵。
置身这样一个环境中,“对境无心”,物我两忘,诗人也完全融入了禅定后的空灵,再也寻不到诗人丝毫哀乐的情味。一悟之后,竟让人心生朦胧恍惚:这“道”究竟是花的本性呢,还是自己心中本有的清静无染的佛性?其实万物的“真如”佛性贯通一脉,物与我本无差别,花即是我,我即是花,这就是王国维“以物观物”的“无我之境”。“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21],“不生不灭,如来异名”[22],王维对花习禅,因花悟道,似乎洞彻了自然万物皆有的“真如”佛性。
不少学者在鉴赏这首诗时,总要试图挖掘其隐含的“言外之意”,认为此诗是表现诗人仕途失意、济世之志最终无法实现而退隐田园的苦闷与悲愁。笔者不赞成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自框于钩沉“索隐”式的定势思维,像李商隐的部分诗作含蓄曲隐,恐怕就很难形成公认惟一的“权威”解读。更何况这首《辛夷坞》又是出自号称“诗佛”的摩诘手笔呢?笔者支持胡应麟力主的《辛夷坞》是“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俱寂”[23]。“入禅”二字,抓住了理解此诗的关键。王维的母亲崔氏“师于大照禅师三十余岁”[24],王维出使南阳途中遇慧能弟子神会,对神会所宣扬的南宗心要一见倾心。他“中岁颇好道”[25],仰慕维摩诘居士,从其名号可见一斑,对佛教各宗派兼收并蓄,特别是禅宗思想的影响,使他对宇宙对人生都持一种“任运自在”的恬淡心境。于是在其诗歌作品中,云峰、古木、深山、空山、春涧、寺钟、泉声、鸟鸣、危石、青松、日色、明月、桂花、莲花、流水、清泉等等都无不圆满自在、和谐空灵、清冷寂灭,浸润着禅意佛韵、闪耀着禅光佛影,有限的意象空间里包含着无限的意蕴天地。
在有唐一代洋洋大观诗歌作品中,王维的部分诗歌始终以其独具“禅趣”的审美意境和审美价值而别成一格,正是“王维诗高者似禅,卑者似僧”[26]。《东坡志林》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虽然不是讨论哲学和宣传宗教的工具,但是它的后面如果没有哲学和宗教,就不易达到深广的境界。”[27]佛教尤其是禅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深刻而巨大,开辟了诗歌的新领域——宗教诗歌。“诗佛”王维将自然物像的审美表现与佛理的宣扬、体悟深融为一,突破了谢灵运山水诗中的景理界隔,理借景显、景依理深,增强了诗歌的文学性。这样诗歌“成为认识和表现神圣性、人类的最深刻的旨趣以及心灵的最深广的真理的一种方式和手段”[28]。
巧妙运用“留白”艺术的作品值得我们更深入地咀嚼、品味。“留白”艺术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29],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虚”其实也是“实”、是“有”。清人戴熙云:“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肆力在实处,而索趣在虚处”。“留白”技法发展成为思想感情表达上的空白,水墨之间的空白显示出趣味横生、璀璨多彩的独特艺术魅力。“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李戏鱼在《中国画论·神韵说》指出“诗之妙处在无字句处”,唐人诗句中的“无字处皆有意”。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的“松下”“云深”,透视出隐者的雅洁情致及诗人悠远恬淡的心境追求。柳宗元在《江雪》诗中为渔翁营造了广袤无垠、万籁俱寂的背景,天地白雪苍茫的大片布白幻化出酷寒冰冷的情调。这就是诗歌创作中的“留白”艺术。
诗歌重在抒写人的主体心灵和情感世界,“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30]。中国艺术历来重含蓄蕴藉的审美观念,推崇有所保留的写意、造境,以极具暗示性和模糊性的象征意义,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韵涵。“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31],梅圣俞说:“诗之工者,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32]这种艺术方法,引导读者在曲径通幽、迷离恍惚中领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求索乐趣,从而最大程度地获得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
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家历来重视虚与实的结合,注重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艺术效果。宋代包恢说:“诗有表里浅深,人直见其表面浅者,孰为能见其里而深者哉!犹之花焉,心其华彩光焰,含蕴蕴藉,隐然潜寓嗜反少,何也?知花斯知诗矣。”[33]有时艺术家有意留给读者弥补、填充、发掘、发挥的“不全之全”。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说过:“诗写出来原就是叫人一点一点地去猜想,这就是暗示,即梦幻”[34],“一切已经被表现在作品中的东西将被发掘出来,作家、艺术家有意留下的空白、间隙、象外之意、言外之情,也将生动活泼地活跃在读者的心际,而远远超过作家、艺术家用有形的语言、线条、音响等等所能表现的限度”。[35]“语语明白如画,而言外有无穷之意”[36],是意境的艺术魅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凝聚着艺术家心血和匠心的“留白”艺术,正是解读作品深层含义的密码。正因为“留白”艺术有这种令人欲罢不能的吸引力,那些注重追求“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经典作品,才具有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才会历久弥新至今为人赏玩不已。
注释:
[1]参见《道德经》十一章。
[2][清]邓石如语。
[3]参见[清]笪重光《画筌》。
[4]参见[清]张式《画谭》。
[5][28]黑格尔:《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6]参见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序》。
[7]参见严羽《沧浪诗话》。
[8]参见《周易·系辞上》。
[9]参见王维《能禅师碑并序》。
[10]参见[宋]道原《景德传灯录》。
[11]参见[宋]米文长《吴郡图经续记》。
[12]参见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
[13]参见[宋]葛立方《韵语阳秋》。
[14][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15]参见叶燮《原诗》。
[16]参见欧阳修《题青州山斋》。
[17]参见王国维《人间词话》。
[18]参见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19]参见唐殷璠《河岳英灵集》。
[20]参见裴迪《辋川集》和诗。
[21]参见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22]参见《楞伽经》,全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23]参见[明]胡应麟《诗薮·内编》。
[24]参见王维《请施庄为寺表》。
[25]参见王维《终南别业》。
[26]参见李梦阳《空同子》。
[27]参见朱光潜《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29]参见《道德经》四十章。
[30]孔颖达:《毛诗正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31]参见袁枚《随园诗话》。
[32]参见郑燮《原诗》。
[33]《书徐致远无弦稿后》,见《中国古代美学丛编》(上),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51页。
[34]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35]吴野:《艺术美的创造与欣赏》,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
破山寺后禅院范文4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诗中明明有浣女渔舟,诗人怎能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遮掩了人们活动的痕迹,况且山高路险人迹罕至。一个“空”字强调了山中有如世外桃源般幽静,山空人静,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正是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也体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怀。王维似乎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一意象,他在《鹿柴》和《鸟鸣涧》中都写到空山,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但这些山都不是空山,而是诗人特别倾慕的宁静幽美的境界。王诗含有空字的还有,如“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出塞作》), “秋槐落叶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菩提寺私成口号》),“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孟城坳》),“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口”(《积雨辋川庄作》)。被誉为“诗佛”的王维,诗作中总是幽幽地透出一分灵秀,一分空灵。王维诗歌意象空灵、境界清幽,呈现出一种闲淡冷寂,悠然自在的情趣,这都和一个个的“空”字有关。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主人为客送行,展现在宾主面前的是“雪满天山路”的壮丽雪景。客人走了,诗人目送神驰,久久伫立,山回路转终至不见,雪上空留马的印记。一个“空”字写出诗人在友人离去后内心的失落和不舍。离别诗中空字常见,又如刘长卿《饯别》“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卢纶《送李端》“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等。
诗中往往着一“空”字,而境界全出,韵味隽永。“空”字不空,它可表达的意思甚多。
“空”字,有虚无之意,如“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有徒然之意,如“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李欣《送陈章甫》),“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花间锦字空频寄,月底金鞍竟未回” (《鹧鸪天》晏几道)。
有空寂冷清之意,如“银铮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端 居 》李商隐)。
有失落惆怅之意,“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 《金缕衣》 。
破山寺后禅院范文5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语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交流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拓展语文教材艺术美感、拓宽语文教学范围,还能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礼仪教育,还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目前,在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以古文学习为主。但学生学习古文也是以背诵为主,缺少鉴赏学习的过程,教师不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势在必行。
一、优化教材案例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材中的案例,在有限的课本资源中渗透传统文化,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人教版语文教材收录了很多优美的古诗词,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形式美和意境美。例如,《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古诗描绘的是雪后清晨破山寺中后禅院的幽静雅致的景象,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教师在讲解这首诗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教会学生欣赏这首诗,逐渐学会体味诗歌的意蕴美。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让学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德,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运用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古诗文和民间故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传统文化,还可以使学生从中认识到古人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意志,进而提升自己的素质,培养自己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力。例如,教师给学生讲成语“礼尚往来”时,很多同学将“尚”写作“上”。对此,教师不能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讲成语的深层含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礼尚往来的意思是在礼节上有来有往,“尚”表达的是“注重”的含义,而非“上下”之义。这样,学生在记忆成语的过程中还学习了传统文化知识,提升了自己的知识水平。
三、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讲一些古典故事,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妙处,从而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感悟古诗文中的内涵和意蕴,领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教学课文《丝绸之路》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这条路之所以叫“丝绸之路”,是因为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进行的贸易活动主要以中国的丝绸为代表,还包括铁器、金属制品、甘蔗等,它们途经中亚、西亚,直到罗马。教师讲解具体的教学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教师对课堂教学占据绝对领导权,这是错误的做法。教师应尽量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比如,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鼓励学生在工具书和互联网的帮助下搜集课文背景资料,尤其涉及传统文化的部分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共同分享研究成果,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交流,教师最后再进行总结发言。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搜集材料、整合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
四、利用民族习俗吸引学生
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民族性等特点,教师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甚至延伸到课外活动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朗诵和鉴赏古诗词。在人教版教材《元日》这首诗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提到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春节见闻、活动等讨论与春节有关的传统文化,从而在课堂中形成独有的文化氛围。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节日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和重视,如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中秋节、缅怀先人的清明节等。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解释中秋节的来源及风俗习惯,强化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还可以讲解描写清明节的古诗句,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阐述清明节的文化与内涵。这样做,既帮助学生学习了古诗句,又引导学生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民俗习惯。另外,在新年欢庆的节日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行联欢会,在会上,学生们可以载歌载舞,可以分享小故事,可以开展对对联、猜灯谜等活动,还可以开展手工活动,学生分小组学习编织中国结。这些有意义的活动,都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破山寺后禅院范文6
(一)常见鸟类特征与内涵分析古人之所以将日常所见的事物化作诗中的意象来宣泄情感,并能由后人约定俗成的传承千年。
是由于该种事物,如鸟类本身的习性、气质、形象、生活习惯同作者所要表达的某种情感之间存在着关联,并且这一关联被后人不断加以证实、发展、认可,才最终得以确立。例如鸳鸯,常常被用来表现情人间的真情挚爱,夫妻间的生死之恋,是因为鸳鸯出现在世人眼中时,大多是成双成对,形影不离。古人认为鸳鸯经日结伴并游,用情专一,其一死,其一也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1]这里形容的就是鸳鸯。尽管现实情况中鸳鸯伴侣并非生死相随,只是在繁殖期间接触密切频繁,令人产生“鹣鲽情深”的感慨。但是,鸳鸯成双已经成为固定的模式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用以歌颂爱情的忠贞不移,婚姻的牢不可破。杜鹃也是常见的一种鸟类。春夏之际,杜鹃鸟会彻夜不停地啼鸣。杜鹃的口腔上皮和舌头都是红色的,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因而引出许多关于“杜鹃啼血”的传说。它那凄凉哀怨的悲啼,常激起人们的多种情思。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2]杜鹃啼血还有另一个典故传说,是有关古代望帝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辑《蜀王本纪》载:“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鳖灵治水去后,望帝与其妻通、惭愧、自以为德薄,不如鳖灵。乃委国授之而去,如尧之禅舜。……望帝去时子规鸣,故蜀人悲子规而思望帝。”[3]还有一种说法,它的叫声类似"不如归去",所以代表思乡之情。被迫流离他乡的人们,每当听到它那“惯作悲啼”的鸣叫,许多愁肠百结的人心酸肠断,尤其是在面对战乱之后,半壁江山、举国飘零、无处可依,这种情感在此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升华与宣泄。杜鹃被称为“冤禽”“悲鸟”“怨鸟”,无数文人墨客为杜鹃吟咏诉冤,杜鹃被定位为一种哀惋、至诚、悲愁的象征。大雁在古代曾被用来传递书信,因此常常被作为对远方亲人的怀念。古人的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情景便是如此:每当鸿雁飞过,总盼望着能借它之口带一声问候;又因为大雁秋日南归,春日北去,所以经常被世人作为思乡代言。薛道衡所作《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二)鸽子特征与内涵分析
自然物的特征中融入深厚的人文精神,能够传递丰富的信息。同以上几种具有明显个体特征的鸟类相比,鸽子的生活习性也颇有趣味,足以成为文人墨客们宣泄心中块垒的代言。1.归巢性鸽子具有很强的记忆力,同时它又具有本能的爱巢欲与很强的归巢性。鸽子雌雄不双飞,古人“飞鸽传书”正是很好地利用了鸽子的这一特点。《开元天宝遗事》卷一:“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寄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之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说。”[4]宋代江少虞撰《事实类苑》卷六十三《鸽寄书》:“古诗云:袖中有短书,欲寄双飞燕。诗意以燕春去秋来,似可寄书,故偶然耳。今人则养鸽通信,皆非虚言也。虽至外数千里,纵之辄能还家。蜀人有事至京师者,以鸽寄书,不旬日皆达。及贾人船浮海,亦以鸽通信。”[5]可见,在宋代信鸽通讯已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2.性情温顺不同于身手敏捷、残酷锐利的老鹰,不同于高傲脱俗的鹤;也不同于作息时间异于他人,性情乖戾的猫头鹰,更不同于食腐肉的乌鸦。鸽子性情温顺,容易驯养,同人类关系密切且悠久。据现存资料所载,我国养鸽有着悠久的历史,甚至可以可追溯到殷代,殷墟妇好墓中曾出土精美的艺术品玉雕鸽。据四川芦山县汉墓出土陶镂房上的鸽棚推断,最迟在公元206年民间已有养鸽之风。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七《蜀无兔鸽》引戴祚作《西征记》云:“开封县东二佛寺,余至此见鸽大小如鸠,戏时两两相对。”[6]戴祚是晋宋间人,晋末从刘裕西征姚泓,至开封县始识鸽。“戏时两两相对”,这句话正说明人们已熟悉了鸽子习性,把鸽子作为玩物驯养。至北朝时期,由于鸽子长期被人驯养,与人相处时对人已不惧畏。《魏书·崔光传》记载:“(崔光)崇信佛法,礼拜读诵,老而逾甚,终日怡怡,禾曾恚忿。曾于门下省昼坐读经;有鸽飞集膝前,遂入于怀,缘臂上肩,久之乃去。”[7]鸽子“飞集膝前,遂入于怀,缘臂上肩”,正是由于人类的驯养使得野性逐渐泯灭,鸽子才可以如此随意、轻松自在的与人玩耍。3.信鸽竞翔鸽子被驯养后,其温顺的性情、强烈的归巢性以及较快的飞翔速度,使得它们成为新的娱乐项目。唐明皇虽然身为皇帝,同样喜欢为自己争取民间的乐趣。鸽子在古代又称“鹁鸽”,据史料记载唐明皇曾养过鸽子,并被呼之为“飞奴”。《开元天宝遗事》:“明皇宫中养鸽;号曰半天娇。”“飞奴”“半天娇”等是唐明皇给鸽子取的各种优雅的名字,并常以“斗鸽”为戏,打发时日。南宋高宗赵构同样迷恋养鸽,以至于到了不理朝政的程度。有一首打油诗讽刺的就是赵构的行为:“万鸽飞翔绕帝都,朝暮收放费工夫;何如养取云边雁,沙漠能传二圣书”。明代中叶,人们已用鸽子竞翔取乐,并组织了相应的“放鸽会”等团体。清朝时,养鸽业不断繁荣发展,并且从国外引进了大批的优良名鸽品种。尤其到了清末民初,无论达官显贵、八旗子弟,还是走卒贩夫、顽童老翁,以豢鸽放飞者大有人在,少则畜养一二十只,多则至数百只。可以这么说,没有一项鸟类娱乐可以像信鸽这样老少咸宜,通俗皆可,人人都可以从这项活动中得到娱乐。4.与佛教的关联佛教故事中有着很多鸟类,曾有鸽子为怯懦小人的传说,当然这只是教育世人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与其他鸟类的明显区别在于,鸽子并非杂食性鸟类,它仅以粮食为食,不食虫蚁等活物。鸽子颜色多样,但最常见的通常以白、灰、黑、或以上几种颜色相间的雨点色为主。其中,纯白的鸽子给人以圣洁、宁静的秀美感,灰鸽子则具有朦胧的雾态美,其羽毛的灰色如同禅房中静谧香炉缕缕轻扬的青烟,又如同雨后的青石板,素洁端庄。鸽子叫声低沉而有节奏,这些特点与端庄肃穆的庙宇在一起,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是无与伦比的和谐。
二、文学作品中的鸽子形象与其它鸟类对比
鸟类形象在托物言志的诗歌中占有不小的比重。纵观一部恢弘浩荡的《全唐诗》,其中仅标题中有雁的便有九十多首,例如有鲍溶的《归雁》、陆龟蒙的《孤雁》、吴融的《新雁》,标题中乌鸦的诗有九十多首,如李白作《乌夜啼》。涉及鹤的有一百七十多首,提到鹰的有二百四十多首,而正文中含乌鸦的有七百三十多首,提到雁的有一千九百多首,写鹤的有两千一百多首。至于莺莺燕燕,雀鸠鹦鹉,杜鹃鸳鸯,鹧鸪鸡鸿,更是不计其数。相对比较冷门的是鸥与黄鹂,标题中写鸥的还有十余首,宋词中更是禽鸟争鸣。与它们相比,鸽子出现的频率未免过低,不过鸽子的出现场所比较集中,它们大多拥有同一个特殊的场景———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