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的来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推敲的来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推敲的来历

推敲的来历范文1

我之所以不认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名字要伴随孩子一生,尤其是在严肃而重要的场合,一个精心准备的名字,能给孩子传递自信、关爱与希冀;二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富有远见卓识的名字更能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用名字传递爱与希冀

在求学的生涯中,当我们走进新的班集体,总会面临一件事——自我介绍,甚至会安排专门介绍自己名字来历的环节(这种情形在英语口语课上较多)。记得一次英语口语课上,有个同学讲自己名字的来历,赢得了全班热烈的掌声,我们羡慕而祝福。其实她的名字很常见——刘玉(姓是假设),她说:“爸爸姓刘,妈妈姓王,爸爸说,他们很相爱,所以要在我的名字里留下两个人的姓,我是他们爱情的结晶,就是这个‘点儿’!爸爸也希望我作为女孩子有玉的温婉和清澈。爸爸告诉我的时候,我心里暖暖的!”一个十分普通的名字,因为爱的解读一下子温暖了许多,而这样的来历,定将温暖她的一生!这不就是用心准备所传递的爱与希冀吗?

注重名字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它是用含蓄、间接的办法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的过程,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例如,住过集体宿舍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个人“打哈欠”,许多人往往跟着“打哈欠”;有人咳嗽,很多人的喉咙都会发痒;有人冬天吃冰激凌,看着他吃的人心里都觉得发冷……

名字往往要伴随人的一生,所以,它给人的心理暗示是极大的。换言之,应该是我们实施赏识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因为我们无意之中一天就要呼唤宝宝的名字很多次。记得好友有个儿子,特别淘气,好友总是批评他不懂事儿,可越说孩子越淘。后来,妈妈以讽刺为初衷给孩子起了个小名——懂事儿,当亲切的“懂事儿”由妈妈口中一次次温暖地呼唤出来,讽刺的意味越来越淡,温暖的气息越来越浓,聪明伶俐的小家伙也果真“懂事儿”了许多。

起名方法盘点

身为父母的我们对起名都深有体会,为名字而反复推敲的过程有时会伴随整个孕期。鉴于此,我与好友交流的时候,总会把起名比喻成“愉悦的精神”。在此,盘点一下我们最常用的起名方法,供大家参考——

1.先定原则再选字

我给宝宝起名,先制定了几条原则,然后依次为标准选择适合的字或让好友荐字。我当时制定的原则大致包括:音调上抑扬顿挫,不绕口;与姓氏笔数基本一致,书写协调;宝宝属兔名字带草字头,有个好兆头;出处争取能做到中西合璧,彰显文化内涵。当然,至于原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譬如有人在乎五行,有人在乎星座等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出选字框架。

2.取名也需有灵感

起名不是做推理题,有了几条原则参照着就可以做好。起名也需要灵感的迸发,因此,多听听音乐、多读读诗词、多漫步徜徉着户外风光都是对起名有好处的,不经意间,我们就会遇到自己心仪的字,连通了夫妻的心灵与希冀。

推敲的来历范文2

一、 呈现词串,突出结构

在高年级字词教学中,每篇课文涉及的生字数量不等,难度不等。对于生字较多或者难理解词语较多的课文,词串呈现是较好的办法。如何使这些词语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每一组词串的呈现都有一定意义且有一定的目标指向性,需要老师对文本进行深入地推敲与研究。

比如《推敲》这篇课文,乍一看通俗易懂,难读、难写字基本没有。但细细推敲之后发现字词教学还是需要下一点功夫的,最后我定下三组词串。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吟哦 差人 门闩 莽撞 礼貌

即兴写诗 犹豫不决 闯进仪仗队 斟酌字眼儿

第一组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第二组词串重点在字词的音、形、义上突破难点,为后面的读文和学文扫清障碍,最后一组词串其实都是一些比较凝练的词语,也是暗示同学们可以借鉴概括小标题,三组词串的呈现侧重点各有所不同。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扎实地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又能为接下来概括课文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置于语境,突出语用

维果斯基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让学生在语境中识字的办法,把识字、阅读与发展语言结合起来,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语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写话说话,在说和写的训练中,让学生大脑中的“消极词汇”很快转化为“积极词汇”。如我在执教《黄山奇松》时:

师:同学们,你能圈画出关键词语说说你对迎客松的感受吗?

生:我圈出了“饱经风霜”这个词语,迎客松饱经风霜,十分顽强。

师:你真是会学习,那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呢?是如何体现它的顽强的?

生:饱经风霜说明迎客松在黄山经历了很多的艰难困苦,所以十分顽强。

师:比如说经历了――

(生思维被打开,积极踊跃地举手发言)

生1:在大冬天,迎客松依然傲立在黄山上,欢迎宾客的到来!

生2:在炎炎夏日,迎客松顶着酷暑,笑迎八方来宾!

老师不再单独把词语呈现出来,而是在读课文或者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将比较难理解的词语拎出来,让学生在课文中理解,较好地体现了斯霞老师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识字方法。这样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就比较生动灵活。

三、 讲究方法、突出学理

虽然说高年级字词教学不再像低年级的识字教学那样,可以在游戏、儿歌、表演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中展开,但是中国汉字的魅力还是可以通过多样的形式来彰显。高年级字词教学还是可以寻找到不同的方法,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字词学习的规律以及字词学习的乐趣。

1. 揣摩构词方式。中国汉字的魅力在于它的构词方式非常多样,老师可以从中揣摩然后拓展。比如《天火之谜》这篇课文有个成语冷嘲热讽。对于这个成语的意思孩子通过预习已经理解了,但是仔细看这个成语,冷和热是反义词,其实在孩子们平时的积累中还有许多类似的词语,比如大同小异、喜新厌旧等,我通过引导孩子注意这个成语的构词方式,孩子立即就来精神了,迅速在大脑中搜索这样的词语,此种类型的词语就得到了丰富拓展。

2. 推敲遣词造句。在高年级语文学习中,应在字词上引导学生细推敲,从而提升学生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能力。例如五年级有一道题目:走进花园,一阵幽香( )来,令人心旷神怡。许多学生立即就下笔填了一个“扑”,学生回答香气扑面而来,所以用“扑”。而有一个学生就填了一个“袭”字,正当她准备擦掉改成扑时,老师把她请了出来:你填的是什么?学生轻声地回答道:我填的是“袭”,我曾经看到一个词语叫“香气袭人”,感觉香味是那种不经意使人感受到的,比“扑”更柔和一些。其他同学立即豁然开朗,纷纷点头。就是这样一个细节,让学生在进一步推敲斟酌中感受到了字词的魅力。

推敲的来历范文3

但是,世界卫生组织两天后即表态,吉布斯的“这种假说经不起推敲”,因为赖氨酸残基出现较多和突变率较快是正常的。

不过,有关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真正来源迄今依旧没有查明。其实,不只是对流感病毒,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索:作用于人类的各种新病毒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传播和演变的?

关于病毒的来历,我们所知甚少。由于它和生命不可分离,有人推测说它可能与生命同时出现,甚至更早。鉴于病毒比细胞还要简单,过去盛行的一种假说认为,病毒实际上是最早出现的生物。根据这种假说,核酸(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不断复杂化,直至成为细胞,而较简单的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在进化的路途中落在了后面,学会了寄生方式,最后成为病毒。

还有一种似乎更被认同的理论推测说,病毒是从几十亿年前一些脱离开细胞的基因片段演变而来。这些片段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发展出独立生活、进行自我复制和细胞内寄生的能力,最终“修炼”成了病毒。

可能是受到英国著名天文学家弗莱德・霍伊尔设想――病毒是从外层空间落到地球上的――之启发,美国畅销书作家迈克尔・克莱顿在1969年发表了他的科幻名作《安德洛默达品系》,讲述了人类遭遇太空微生物(细菌或病毒)的奇异故事。此后出现的一些科幻作品常常也涉及这一主题,以至于给人留下了这样一种印象:某些超级杀人病毒或细菌,是为了罪恶之目的而在实验室里被研制出来的。

20多年前,当艾滋病刚刚开始肆虐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恐慌之时,就有传言说:艾滋病是生物武器实验室的产物。还有人声称艾滋病病毒是被有意放置在古埃及第18王朝国王图坦卡蒙(公元前1361年-公元前1352年在位)墓穴中,用以惩罚盗墓者的暗器。这病毒随着墓穴的财宝一同出土,被带到美国展览而传播开来。甚至,在对999个常去教堂做礼拜的黑人所进行的一项调查中,竟有1/3的人相信“艾滋病传播是针对黑人的一种种族灭绝手段。”今年4月28日,甲型H1N1流感爆发伊始,印尼卫生部长苏帕里就表示,该流感病毒可能是人工合成的,而她过去曾指责西方国家可能制造并向发展中国家传播病毒,以帮助这些国家的制药厂增加利润。

推敲的来历范文4

在打斗的时候,根据武器类型、造型、体量等的不同,角色对武器的使用方法会发生变化。但有时由于角色的身体素质差异,也可能出现比较特殊的用法。比如力气十分强大的角色可以单手挥动双手武器,过于矮小的角色只能将武器拖在地上移动等。武器造成的伤害与其本身有一定关联,比如挥舞利刃可以砍伤对手,钝器击打地面会造成震动等。和其他方面一样,武器的威力也要考虑到角色的使用方式,比如在《唐伯虎点秋香》中,周星驰所饰演的唐伯虎就用没有枪头的枪棍刺穿了反派的胸膛。

二、夸张与想象

动漫充满了想象,因此在动漫中出现的武器不全是现实中存在的,而即便是实际存在的武器,也会经过想象力的加工被赋予新的能力。在动漫作品《火影忍者》中经常出现的,忍者的常用武器手里剑和苦无,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是忍者使用的武器,但威力并不像动漫中描写得那么强大。尽管观众知道那些对忍者的战斗和忍术的描绘并不完全真实,他们还是会被激烈的战斗、精彩的对决、精妙的战术所吸引,这些夸张的能力构建出了一个更加生动、宽广的忍者世界。在科幻机战动漫作品《钢弹》系列中,由于故事的时代背景与星球大战系列一样设定在近未来,所以出现了许多现代科技还无法制造出的武器,例如作为系列作品标志的“移动机甲高达”。但在设计这些武器的时候,遵循了现有科学知识,超出常理的部分则用符合背景设定的一套原则巧妙地解释,使观众能够融入故事中,并从“剧中人”的角度认可这些设计。幻想武器虽然不存在于现实中,但从外观形状到使用方式,它们无不都以现实中的武器为参考。因此在设计武器时,包括设计角色时,都应当考虑到它们与现实的关系。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想象和夸张也都要以现实为基础。

三、动画中武器的作用

武器不是动画角色在打斗时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一件普通道具,它是与角色一起旅行、一起冒险、一起经受磨练、一起艰难成长的“伙伴”,它能诉说故事也能塑造角色。因此在设计武器的时候,除了武器自身的设计因素,还必须考虑到武器在作品中对故事和角色所起的作用。

(一)交代故事背景

故事背景的描述,包括世界观、时代、环境、时间、季节、气候等,都可以通过道具来表达。武器虽然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时间变化或季节气候,但由于其本身的发展具有时间和地域上的差异,因此通过作品中出现的武器种类,观众自然而然会对故事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做出定义——比如以近现代作为背景的作品中必定会出现枪支弹药,在幻想世界类作品中东方武器(武士刀、手里剑、中国武侠中的长剑等)的比重会明显下降,法杖的出现意味着这个世界并不科学,而科幻故事则一定会有理论上说得通的空想武器。

(二)反映角色身份

武器种类的不同决定了其固定的使用方式,例如剑用刺、刀用砍、斧用劈、鞭用抽等,而人们对武器的这些常规认识,也使得他们对使用某种武器的角色有先入为主的角色定位。好比在中国的武侠小说中,侠客和正派人士多用剑,强盗和反派的喽啰喜欢用刀,没有心计的莽夫多会挥舞斧头、铁锤这类又重又粗犷的武器,而以暗器作为主要武器的角色通常是反面角色。在日本和欧美作品中也有类似的审美,武士离不开武士刀,忍者离不开手里剑,阴阳师离不开咒符,法师离不开魔杖。不同身份和战斗配置的角色使用的武器都遵循一定的模式,这是人们熟悉的文学艺术作品造成的结果,在设计武器的时候应当考虑到这类影响,如果产生交错搭配会混淆各角色的身份和配置特征。但如果运用得当,或故意误导观众的解读,有时也会得到不一样的效果。

(三)塑造角色性格

诚然武器类型限制了武器的使用方式,但角色在使用武器时的一些动作差异、一些习惯的不同,以及武器造型或功能上的细微差别,都可以从侧面对角色的性格进行刻画。冷静而善于思考的角色使用的武器不会过于繁重,比较重视装饰与实用性之间的平衡,且经常会出现在战斗之外赋予武器新用法的情节。单纯热血的角色倾向于使用大体量的武器,武器上的装饰和细节偏少,观众很容易看明白武器的使用方法。虚伪和狡诈的人往往会携带装饰特别复杂的小型武器,他们喜欢随身收藏武器而后给他人一个出其不意的袭击,甚至会在武器上设置机关,让人防不胜防。

(四)串联故事线索

新颖独特的武器可以串联起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以将故事引向。而这一切都要在动画制作前期,联系剧情、角色等方面进行统一设计。在特定的故事中,武器并不只是角色的陪衬,它也能成为故事的主角。动画《伊克西翁传说DT》中,主角绀从现实世界掉到了一个叫做“米拉”的异世界。在不了解任何事物的情况下,意外地从敌人手中夺取了装载有“阿尔玛齿轮”的武器,引发出其中的“阿尔玛”力量。之后他被异世界的人称为“海贝利欧”,在反派角色的不断骚扰下踏上了寻找回家之路的旅程。故事的开端由一个武器引发,其中的许多情节和事件也是由武器的特性造成,可见这柄武器在作品中的重要地位。

(五)原型理论与武器的作用

推敲的来历范文5

现代文阅读能力是体现语文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纵观近几年高考的命题,其中现代文阅读在高考试题中所占的比重呈逐步上升的趋势,1994和1995年已上升至28分。因此,现代文阅读题得分的多少已成为语文成绩高低的一个关键。

因此,在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中,应把努力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在了解现代文阅读复习的具体方法之前,同学们应首先懂得这一情况,即高考现代文阅读材料的选择关系到检测的信度和效度,一般都符合下列原则:包含丰富的信息,特别是丰富的“隐含信息”;便于编制知识覆盖面较广的题目,尤其是综合性题目;适合高中生的阅读特点,包括知识、能力、心理和阅读习惯等等,更重要的是“能够反映日常的阅读实际”。为了体现考查的公平原则,高考现代文阅读材料均取材于课外;但如果我们在复习和应试训练中,完全丢开课本旁收杂学,课外的读物汗牛充栋,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而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例子”,提供了各种典型、规范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阅读、分析、比较中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有了对中学课本合乎规律的,方法适合的阅读为根本,那么我们才能在高考中以“不变”应“万变”。

根据这个原则,下面针对1995年高考《语文科说明》中对现代文阅读的七点要求,以及高考命题的具体情况,结合中学语文课本,给同学们的复习和应试进行一些具体指导。

一、词义的理解。

在现代文阅读中,能否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对确认语句蕴含的深层意意,对准确的概括段落大意,对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都有直接的关系。把握文中的词义,特别是处在重要位置上的词义,也是从局部到整体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

怎样才能正确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呢?

首先,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必须联系上下文,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上下文,就是指语言环境,可以说,语境确定了词义。

其次,还可以从一些具体的细节上去把握。一个词语,除了一般通常具有的含义外,往往还要考虑它的色彩含义。如感彩,决定了词性的褒贬;语体色彩,决定了词语运用的得体与否。除此之外,词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适应的对象,搭配的习惯等等,以及看它是口语还是书面语,是普通用语还是特殊用语,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词义。

上述的这些方方面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有时单就其中的某个因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综合起来,全盘考虑。

例如1992年(三南)高考题第28题:

下面词语分别能表现A萧悦、B苏轼、C倪云林、D金冬心中哪三位竹画家的艺术特色?

①雄健、豪放()②古拙、朴质()③雅致、逼真()

这道题考查的是确认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只不过是倒过来考,有语议,要你将它与相应的词放在一起罢了。从原文看,萧悦工画竹,有雅趣,先突出了一个“雅”字;白居易为之题诗中又云:“举头忽看不似画,低头静听疑有声。”“不似画”,便似真,“疑有声”,那就更逼真了,所以“雅致,逼真”最为精当。坡为豪放派词人,“他画竹气魄极大”,而且“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可见这位大文豪的词画同属一派,当以“雄健、豪放”莫属。倪云林的竹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箫疏,在①②③三组词语中没有对他的竹画艺术特色的概括。金冬心得到的评价是“格调清新,淳朴而拙厚”,“淳朴拙厚”与“古拙、朴质”正相对应,故答案选②。

二、解释文中含蓄的语句。

解释含蓄的语句,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重点内容。正确理解句意,是理解段和篇的基础。把文中那些内涵丰富,结构复杂,作用特殊,意在言外的词句理解清了;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含蓄的语句不易理解,因为它的出现,通常是为了追求特定语境条件下的最佳表达效果的,故不能直说,而是把意思隐藏在句子的字里行间。常常是长话短说,正话反说,明知故问,闪烁其词;有时又指桑骂槐,微言大义;有时又夸张、隐喻、变形、跳跃、省略等等,可以说是无所不至。

含蓄的语句并不是不可捉摸的,有了一定的语境,句子的含义也就被牢牢地固定下来了。我们只要在一定的语境中反复阅读,寻找语感,句子的隐义是可以“自现”的,此其一。

其二,前后关照,仔细推敲。特别要注意关联词所连接的内容,若文中出现了“首先”,就要注意“其次”;看到了“一方面”,就不能忽略“另一方面”,否则就会顾此失彼。另外,那些传达时间、地点、场合等重要信息的关键词句也不能忽略。

其三,触发联想,品出言外之意。这一点指的就是不能单单局限于阅读材料本身,而应拓开思维:或觉得材料与自己的生活有关,可用生活体验来补充认识;或发现材料与平时所读的某书有关,可以触类旁通;或从语法角度去领悟话语的机锋;或从情感、风格等方面,甚至是语言的空白省略上,去获得多种认识,体味无言之美。

例如1994全国高考题第28题:

请用文中词语稍加组织,填入空格,不超过20个字,注意前后衔接。

文中用“暴发户造谱谍”,“野孩子认父亲”作喻,来说明当时_____现象。

解答此题时,必须对“暴发户造谱谍”,“野孩子认父亲”这两个比喻句的内涵作认真分析。这两句话幽默诙谐,寓意深刻,而且“谱谍”是什么?考生没有接触过,不一定理解。但既然是比喻句,就会有本体、喻体和相似点。从上文看,谈的是新风气代兴的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强调自己是新的;另一方面又强调自己大有来头。但这里比喻的显然不是前者,因为野孩子都有父亲可认,当然暴发户也不是新冒出来的,都大有来历。那么与之有共同点的本体就是“新风气”,它也要找渊源,找来历。所以下文才会说“它会使作品从自然的天真转而为自觉的教养、师承”。因此,这一题的答案就是“新风气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

类似于这种题型的例子,在中学课本中出现过许多,尤其是在鲁迅的文章里,有诸多范例。如《记念刘和珍君》中关于“煤”和“人类血战前行历史”的比喻;《〈呐喊〉自序》里“铁屋子”的比方等。如果我们对课文中这类典型的含蓄句子做了细致的分析,有了良好的体验,考试是难不倒我们的。

三、概括文章的具体内容。

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科考试说明》就明确要求考生对“具体的内容,能加以概括”,要能把握“文中表现的观点”,“能正确把握文意”,“说明能把握特征”,这些都是高考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具体要求。

要想在现代文阅读中正确概括文章的具体内容,第一要通览全文,抓住“文眼”进行概括。

所谓“文眼”,就是作者的立意之所在,也是文章构思布局的关键。在文中,它具体表现为能瞻前顾后,领挈全文的某一关键词语或句子。抓住了“文眼”,等于掌握了理解文章的钥匙。例如,吴伯箫的散文《难老泉》中的“难老”二字,反复出现多次,充分利用“难老”这个特点来表现“江山不老人不老,民族精神不老”的主题思想。“难老”就是这篇散文的文眼,也正是它的“神”。巴金散文《灯》的“文眼”,是结尾处道出全文主旨的一句话:“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抓住了这一点,那么其他关于“灯”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一般说来,抓住“文眼”进行概括,多适用于散文。而对于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则往往是抓住关键的词、句、段。这是概括具体内容的方法之二。

文章的关键词、句、段犹如文章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窥见文章的具体内容。通常,那些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句和段,亦有很强的概括力,或者能给我们提供丰富的概括信息和依据,让我们答题时能准确有效,事半功倍。

例如1994年上海高中会考试题:

要求从下列文字中找出能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的字。

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种,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八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一种。清初陈鼎一谱,则对川、粤、闽三省所产都有记载。蔡谱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的果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内容包括荔枝的产地、生态、功用、加工、运销以及有关荔枝的史事,并记载了荔枝的三十二个品种。其中“陈紫”一种现在仍然广为栽培。“宋公荔枝”现名“宋家香”,有老树一株,尚生长在莆田宋氏祠堂里,依然每年开花结实。这株千年古树更足珍惜。

(节选自《南州六月荔枝丹》)

此题首先要弄清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然后才能去找出那个能概括说明对象特点的字。这段话的说明对象并不是荔枝,而是古代讲荔枝的书。具体而言,就是“蔡谱”。它的特点当然不是“广为栽培”,“更足珍惜”(而且这也不是“字”),而是一个“早”字。

第三,还可以根据标题含义,或根据段意,层意进行概括。

在议论文中,有时标题往往就是中心论点。如的《反对党八股》、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等。有的时候,试题会用相反的形式进行考查:没有题目,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内容给它安上合适的标题,看考生是否掌握了主要内容,是否能以一题目高度概括全篇。

例如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阅读短文《人,又少了一人》第2题:

那个中年女人并没有死去,为什么作者却以《人,又少了一个》为标题?你能换一个比这个更为醒目,更为启人深思的标题吗?

中年女人并没死,为什么以《人,又少了一个》为题?这就揭示了“人”并非指一般意义上的人,而是有自尊,有人格的人。“又少了一个”的“又”字,则使题目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性和普遍性,点明这样一个故事的发生决非偶然。通过对一个醒目标题的仔细推敲,就把全文的中心内容概括出来了。

四、阐发文章的抽象内容。

要把文章的抽象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必须有一种“语言转化能力”,或称“阐释能力”。也就是说,要把看似抽象难懂的内容,通过理解和分析,用自己的话把它表达出来。

怎样才能对文中抽象的内容正确地阐发呢?要注意以下几点:

推敲的来历范文6

现在想来,当初选择做语文老师还是比较庆幸的,因为我们的生命中会染进许多色彩,平添许多滋味。这人生的丰盈,便来自阅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主人公的一颦一笑,梳理故事的来龙去脉,揣摩作者的写作用意,实在是充实快乐的过程!而闲下来,与一本好书同行,更是人生路上难得的好风景。

作为语文老师,要成为一座沟通作者与学生的桥梁,细读文本,钻研教材,激发学生对母语的热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现将一些关于文本细读的思考梳理如下:

1 文本细读的好处

准确、深入、透彻地解读文本是语文老师最重要的能力。解读好文本是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的前提,也是引领学生展开深入对话、灵活应对、驾驭课堂的基础。但与“钻研教材”所不同的是,我认为“文本细读”少了一些功利性,多了一些人文性和诗意。

著名文艺理论家朱沅潜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文本细读就是慢慢走,欣赏啊u”把这个“走”换成“读”:慢慢读,欣赏啊。你走马观花,你囫囵吞枣,你风卷残云,你蜻蜓点水,那怎么成呢?你首先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不急不噪,不温不火,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嚼、慢慢赏,那才能读出文本的味道来啊!

当我们备课时,最好暂时忘却教师的身份、教学的任务,以一个普通读者的心态来放松地欣赏作品,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这样非功利的阅读以感性为主,对作品的直觉弥足珍贵。而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的课堂的语文味儿才有了扎实的基础。

2 文本细读的方法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用医生看病来比喻教师解读教材,非常形象――到医院看病,“B超”“彩超”“CT”,等各种高科技医疗器械上阵,而自身“望、闻、问、切”的本领却逐渐退化。华佗再世、扁鹊再生,难了。对教材把握的准确程度,之于语文老师,好比“望、闻、问、切”之于一名医生。对一个专业的语文老师来说,没有对文本的触摸,没有对文字的咀嚼,长此以往,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志教功――解读教材的功夫和能力就会丧失殆尽。所以文本读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那么如何做好语文老师的“望、闻、问、切”呢?

(1)潜心品味,勾画打动自己的语句,停下来想一想,为什么。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不能轻易放过,要细细体会它们的作用,仔细推敲,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

(2)换位思考,如果学生读到这里,他们是否会停下来品一品,会有哪些独特的思考?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与我们大人肯定不同。我们不能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孩子,或牵引着他们向前,让孩子过于早熟并不是好事。因此我们要因势利导,力争深入浅出,符合儿童的认识水平,具有童真童趣。

3 以《“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为例,细读文本

本片段重点写的是林黛玉初进大观园,与众人相见的过程中,与“凤辣子“初见面的经历。通过这一见面过程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

课文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牲征。一身华服,珠光宝气,十足的豪门贵族气派,但细读之下,还有比这更精彩之处:

(1)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封建森严的礼教之下,这位凤辣子可以如此放诞无礼,这是为何?

(2)既然无礼,可老祖宗在那个悲伤的情境下还能戏谑谈笑,介绍“凤辣子”的称谓来历,可见对其宠爱有嘉。

(3)之后:

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于是)笑道……

说着,便用帕拭泪……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

又忙携黛玉之手……

悲喜之间风云转换,表面的话语里又藏着怎样的心思?

这些都是文章的精彩之处,也是我们要引领学生细品名著的关键之处。

4 借助导学卡,引领学生细读文本

有了对文本的全面清晰的掌握,接下来就是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也就是我们这座桥梁如何发挥最大作用。除了以学情为出发点,顺势利导,辅导手段必不可少。针对《“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样的文章,利用导学卡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交流以及课后的拓展,是非常必要的――经典,更需要我们精心去营造一座走向经典的桥梁!

以学生认知为出发点,设计的“我能会读”和“我们说说”意在提醒学生进行整体感悟的同时,要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所在:

这篇课文,作者通过 、 、 等描写,让我们认识了一位 的王熙凤。

把你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和组内同学交流感受。

“我来揣摩”是针对文本关键之处进行设计,意在引起学生关注文本中那些看似平常,实则充满矛盾之处。

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于是)笑道……

说着,便用帕拭泪……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

又忙携黛玉之手……

这样的情绪转变,你读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