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调查问卷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调查问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调查问卷

大学生调查问卷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移动互联;移动学习;移动互联成瘾综合症;信息鸿沟

中图分类号:TP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2000502

1 背景及目的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经达到3.56亿人,占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达到69.4%。智能手机的革命性发展大大提升了用户使用手机上网的体验,手机上网逐渐成了PC上网的延伸,传统互联网用户逐渐开始大范围向手机网络融合。

大学生由于自身的特点,首当其冲将成为使用移动互联的主力军。大学生容易接收新事物、应用障碍小,并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时间空余。随着移动微博、手机视频、移动游戏、移动商务、移动阅读、二维图形码应用、RFID和LBS等技术和应用的迅速渗透,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自然也会产生许多新问题,如移动网瘾、数字鸿沟的突变、移动学习需求、移动互联中的情感道德问题等等。

在这种背景下,有理由设计一套较全面地反映大学生移动互联生活的调查问卷,客观地呈现当代大学生移动互联时代的学习和情感等问题。通过多角度、多层次深入研究,从而使更多教育工作者了解和适应移动互联带来的变化、调整教育方法和模式,方能更有效地顺应新的教育需求,应对新技术可能产生的新问题。

2 相关概念

2009年1月7日我国正式发放3G牌照,我国移动业务发展进入3G时代。2009年12月15日摩根士丹利了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报告人类正阔步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2012年传统互联网巨头,如腾讯、360等传统互联网公司瞄准移动互联网,进军移动互联网,部署各个节点,制作手机移动客户端,捆绑用户。从而使得移动互联在中国迅速发展。

人们对移动互联的认识各有表述,为更准确理解本文所涉及的内容,特提供下列3个相关概念的解释。

(1)移动互联。百度百科的定义: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2008年4月23日,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作题为“移动通信和价值链”的演讲指出:移动互联网不等于移动+互联网。网友认为既然不是加法运算,那就可以用乘法运算来表示,即移动通信×互联网。“著云台”的分析师团队认为,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移动互联网》一书认为: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从终端、技术到业务的全面深入的整合。移动互联网并不是指一种网络,而是指一种接入互联网络的方式。具体而言,是指一种利用移动接入技术接入互联网络的方式。 同时该书指出,移动互联网本质上就是Web3.0。

根据以上定义,笔者认为,移动互联并不是“传统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而是就同时具备以下几个因素:智能手机、3G通讯、手机上网,并且真切开启以手机为中心的移动生活,实现基于移动互联的商业模式、学习模式和工作模式等应用。

(2) 3G手机。3G手机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终端设备,3G手机完全是通信业和计算机工业相融合的产物,和此前的手机相比差别很大。第三代手机通常有一个超大的彩色显示屏和智能处理系统。3G手机除了能完成高质量的日常通信外,更主要的价值体现在手机上网多媒体通信等功能方面。

(3)手机上网。手机上网是移动互联网的一种体现形式。是传统电脑上网的延伸和补充。目前,手机上网浏览支持两种方式:一种是WAP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方式,一种是WWW(World Wide Web)协议方式。

(4)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指的是具有独立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应用程序的手机。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包括:Symbian、iOS、Android、Windows(包括基于Windows CE内核的系统、Windows Phone 7等)、Linux、Blackberry OS等。部分手机,比如,MTK平台的手机虽然可以支持安装Java版本的程序,但由于其功能简单,应用程序扩展性较差,并不属于智能手机。

3 内容设计

针对大学生的特点,为了全面反映他们的移动互联生活,问卷设计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合理性、一般性、逻辑性、明确性、非诱导性、便于整理和分析。

3.1 参考资料

前期我们先对大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了解了大学生当前使用移动互联的大致情况,参考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移动互联网趋势报告(2011)》、《中国移动互联网与3G用户调查报告》等文献后,进行系统地设计。

3.2 模块设计

参考文献和开放问卷结果,结合大学生特点,将问卷调查内容基本划分为5个模块。

(1)基本信息(A区)。主要包含被调查者的性别、生源;年级、专业、学校性质;月生活费、通讯费;有无手机、是否智能机、服务提供商,接入方式(2G、3G、wifi);手机品牌,尺寸、分辨率、价格、操作系统;手机上网时间,手机上网费用 ,流量,按流量还是包月等。

这些调查项目主要用于分析城乡、性别等因素对移动互联中其它变量的影响和关联,并将为移动互联相关商业推广、信息鸿沟等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2)移动互联的使用情况(B区)。主要包含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的情况。如经常使用的功能、浏览器的使用情况,包括WWW/Wap的偏好;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手机上网,使用的时间段;上网时间,使用频率;应用水平,包括常用APP,APP下载方式、手机安装APP数量,常用移动含术语(如LBS、RFID、WiFi.)识别等;经常访问的新闻网站、视频网站;旅游、游戏、购物、社交;移动广告的印象;相关道德和情感问题等。

这些调查项目可便于今后研究学生移动互联的习惯和应用水平、信息偏好和行为倾向、移动互联中的情感和伦理表征等研究提供途径。

(3)移动学习情况(C区)。主要涉及移动互联与学习生活。如移动学习的设备;学习意愿及设备选择意愿;手机阅读习惯,包括文件格式、分栏形式等;移动学习的内容、情形、频率、时间段;图书馆、教室上课和考试时使用移动设备情况;监控方法建议;移动学习的内容是否与教科书一致;是否喜欢见缝插针式的学习方式;用过哪些移动学习公司的产品;哪些科目或方面适合移动学习;学习效果;目前存在的问题等。

这些调查将为移动学习研究和移动学习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4)移动网瘾(D区)。主要以匹兹堡大学心理学家金波利・杨的10项目网瘾检测标准为依据,结合移动互联的特点进行修改形成10个检测项目。

这些调查项目将主要用于比较分析移动互联成瘾综合症等潜在问题。

(5)移动互联愿景(E区)。主要反映大学生群体对移动互联发展的展望。如对手机目前硬件和软件功能的改进建议,对费用和网速的期待;愿意花多少时间和钱用于移动学习;对于目前移动互联和移动学习寄予的希望等。

这些调查项目可用于分析将来移动普及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瓶颈,并预测其应用如移动学习的发展。

4 结语

随着三家电信运营商近几年的积极布局和推进,3G网络日益成熟。中国3G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增长的规模化发展阶段。移动互联网潜在的巨大市场空间也正在逐渐释放,也必然将渗透于大学校园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胡世良.移动互联网:赢在下一个十年的起点\[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2\] 黄荣怀.JYRI SALOMAA,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大学生调查问卷范文2

关键词:日语选修课;问卷调查;大学生;日本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98-01

辽宁何氏医学院自2008年开始面向全院各专业学生开设日语选修课,几年来教学效果良好,讲授日语基础知识,介绍日本文化,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日语,了解日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有针对性地设置授课内容,我们在2012年的两个学期对选修日语课程的2011级和2012级学生做了开放式问卷调查,问卷题目为“1.你为什么选修日语课?2.谈谈你心目中的日本。”调查调查人数240人(4月份80人,11月份150人),回收有效问卷213份(3月份72份,11月份141份),回收率为92.6%(3月份为90%,11月份为94%)。调查对象包括床医学、护理学、眼视光学、公共事业管理、医学影像学、艺术设计、药学、市场营销学、应用心理学、动画、广告学、生物医学工程等12个专业选修日语课的学生。

从这几年调查的数据对比中,我们发现几个有趣的现象。

一、大部门学生对日本有某些方面的肯定

在这次调查中,明确表示喜欢日本和对日本有相对较好印象的共计153份,占全部有效问卷的71.83%。其中去过日本短期旅行的有3人,占总人数的1.41%;想要去日本旅行、留学、生活的共计19人,占总人数的8.92%;对日本喜爱的63人,占29.58%;对日本有较好印象但心中厌恶的90人,占42.25%;对日本非常厌恶的有60人,占28.17%。在对日本的肯定方面,有一下几个特点:

1.90后的中国大学生非常喜欢日本动漫

在调查问卷和结课论文中,171名学生明确提到喜欢日本的动漫或者以日本动漫作为论文主题,从现在比较风靡的《火影忍者》、《海贼王》、《死神》到宫崎骏的经典作品《魔女宅急便》、《千与千寻》、《龙猫》屡屡出现在问卷和论文中。从这个数字可以发现,即使是在问卷中表示非常讨厌日本的同学,也对日本动漫很有兴趣。

2006年4月28日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东京数码大学发表了题为《文化外交新设想》的演讲。他建议日本应当积极开展“动漫外交”,通过推广日本的漫画书和动画片,赢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民众的心。本身就是漫画迷的麻生太郎在演讲中说:“你们所做的事情已经抓住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年轻人的心,这是我们外务省永远也做不到的事情。”从这份调查结果和笔者与中国青少年的接触中可以明显体会到,日本“动漫外交”是卓有成效的,它让广大青少年了解了日本。

2.大学生很关心跟自己切身相关的社会问题

在调查问卷中,127名同学提到的日本的优点都跟环境相关,比如“干净”、“美丽”、“食品很安全”、“环境很好,很清洁干净”.这明显受到了国内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大家在内心还是向往自己的国家可以更宜居更整洁,食品更安全。另外共同特点比较突出的是105名同学提到日本人“讲礼貌”、“谦让,讲秩序”、“守秩序”、“公德心强”这些也可以跟国内很多热点现象发生联系,比如“中国式过马路”和有人乱扔垃圾等。另外有73名同学提到日本人“勤劳”、“特别能吃苦”、“很敬业”、“创造了战后经济奇迹”。

二、多数学生仍不喜欢日本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仍不喜欢日本,虽然下半年的调查为了相对客观,避开了9月份日本政府非法收购事件,把调查问卷安排到了十一月份,但是大部分同学仍对日本相当反感。学生反日情绪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

1.日本曾经侵略中国,且不能正确反省侵略历史

很多学生表示不喜欢日本,“从小在历史课上就知道日本是一个残暴、怕强凌弱的国家,恶劣形象不堪入目,日本人的坏形象早早在心中扎根。”、“看到日本就想到他们曾经侵略过我们,现在还不认账。”、“日本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有让人讨厌的地方,无论如何,一想到过去,他们对中国人那么残忍,我就怎么都不会喜欢日本。”……

2.日本右翼活动猖獗

因为日本政府非法购岛事件,下半年的调查中,学生提到这点的明显偏多,“日本很差劲,是自己的东西他要,不是他还要,就像”、“我对日本人没什么好印象,毕竟他们总跟中国找茬,比如、参拜靖国神社、教科书什么的。”

在调查中,11月份问卷对日本有负面评价的占76.6%,高于3月份的70.8%。可见日本政府罔顾两国利益,非法购买,让大学生对日本的负面评价增加。

三、对日本的正面负面态度,跟学习成绩关联不大

在问卷调查“为什么选修日语课?”中,多数同学表示“想多学一门语言”、“想多了解日本。”,很多对日本有负面态度,甚至反感日本的同学仍然选择学习日语,“我很不能理解,为什么日剧里他们那么有礼貌,但是对我们那么残忍没有人性。”、“正是因为事件,我更想了解日本这个国家,为什么明明做错了,还那么理直气壮。”从平时练习和考试的成绩来看,很多对日本反感的同学,学习十分认真,成绩也很好。

可见,某些负面态度,反倒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授课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介绍相关日本文化的知识,推荐相关书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日本。

结语:

“九一八”之后,王芸生在《大公报》专栏“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中写道,“然回顾古代,日本受中国文化之提携陶熔者,两千余年,中国施之者甚厚,而彼之所以报我者甚酷,此固日本之非,而炎黄子孙受凌至此,岂不愧对先民哉?”向学生介绍日本文化和相关历史,并非是要培养“哈日族”和“仇日愤青”,而是要让学生真正“知日”,对日本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了解在战后数十年间,中日双方的有识之士为了促进中日友好不懈努力,中日两国关系发展也基本顺利,矛盾并不是中日关系的全部,因为中日友好是有利于双方国民利益的。更要让学生在自我思辨中了解自己的使命,提升自己,强大国家。

参考文献:

大学生调查问卷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指导;就业指导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新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大学生的就业日益走向市场化。大学生就业形式的多元化、多样化使他们在择业、就业中面临更多的选择,也出现了更多的问题。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越来越显得重要。

1 职业指导的重要性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职业意识薄弱、就业能力不足,求职技巧欠缺、择业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对就业前景存在渺茫或恐惧心理等,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中比较普遍的现象[1]。因此,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但有利于学生正确合理地选择职业,也有助于用人单位选择理想的人才,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

2 职业指导的现状

对于我院而言,大学生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我国各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师资基本是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干部和辅导员。而此类人员虽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认识体验,但没有经过系统化的职业指导业务培训。因此,大学生职业指导人员的整体水平不算很高且参差不齐,缺少专家化、专业化的“气质”。

2.2 职业指导的内容缺乏系统性研究[2]

目前,高校对学生开展的职业指导工作随意性较大,内容不丰富,只注重实用性和时效性,缺乏职业指导工作本身的科W性和规律性。许多人误认为帮助学生寻找到职业,找到工作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职业指导所要完成指导功能远非如此,更多的是要帮助学生在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中做好思想上,心理上和能力上的准备,以及培养职业决策的能力。职业指导的内容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而设计,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全程性。

2.3 职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单一

目前,我国大学生职业指导的方法主要是讲座。一些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也就是教师“讲”给大家“听”的单向形式,更多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于专家个案咨询、小组讨论、就业市场模拟、情景教学模拟等方法的运用普遍缺乏。案例教学的运用更不普及,同时也缺乏丰富的比较全面的适用于大学生职业指导的优质教材。

3 大学生就业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对象为西安文理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大三大四415名学生。本次调查的问卷由20道题目组成,内容涵盖了就业政策、就业观念、就业期望、就业心态等四部分内容。

3.1 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结果

从调查统计数据看,35%的学生认为上大学是完善自我,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我,提高个人修养。30%的学生认为上大学生是为了取得文凭,大学文凭更多是一块敲门砖,文凭关系到能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多数学生最想进入的是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自身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及学习实践能力、团队精神、个人素质。对于大学期间是否进行职业规划一项,仅有42.5%的学生有规划,但是没有相关行动。25%的学生对于大学规划很茫然,觉得自己在就业上没有优势;30%的学生选择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争取拿若干证书,或参加各种职业培训。对于国家鼓励创业,提供优惠政策,62.5%的学生有创业意向,但认为刚毕业没有经验,先积累经验再说。62.5%的学生认为学校应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能力,已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3.2 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分析

从上述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认识到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但对于自身缺乏必要的行动。能够较为明晰的看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明晰自己身上缺乏素质,但是不能针对此做出具体的行动。

3.2.1 择业心理期望高,但缺乏信心和竞争力

现代大学生的心理期望值从入校开始就很高,这种高期望值历经四年更加高涨,但是竞争力的缺失和自信不足在求职应聘中的一大主要问题。

3.2.2 实现自身价值愿望强,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

大学生择业十分重视自身价值,追求自我实现,愿意根据自己的专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可是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现实中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有实现自身价值的雄心壮志,但对吃苦耐劳恐惧,没有充分做好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产生恐惧和彷徨,形成强烈的心理矛盾。

3.2.3 能够认识到综合素质的重要性的,但是自身素质欠缺且培养不够

大学生就业竞争主要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对于此,大学生认识十分明确,但是有些人大学四年却未得到很好的培养。

3.2.4 职业指导类课程效果不明显

学生希望学校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能力,但却只是单方面的呐喊,并没有将学校专门所开设的职业指导类课程与此关联起来,课程仅仅是课程,需要仅仅是需要,二者并不能很好的融合起来。另一方面,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过程中,主要面对的是大一、大二学生,对自身能力培养认识不足,不能充分融入到职业规划课堂中去。等到大三大四面临就业,忙于找工作,准备考研,却把课堂上老师精心准备的,自己苦苦寻找的就业考研助力剂抛之脑后,就业中处处碰壁,缺乏就业技巧等。再次,我院的职业指导课目前还是选修课形式,采取的是大班教学,再加上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参与较少,又是选修课,这本身也导致学生对此类课程的关注度较低。

4 构建适合本校的职业指导体系

通过此次调查,针对我校目前存在的职业指导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4.1 实行职业指导全程化、系统化

由于大学生处于职业发展的成长期,职业选择、职业发展意识都不太稳定,所以要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职业指导,即将职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的学生生涯和人生规划中。

4.2 加强高校职业指导队伍建设

首先,学校应建立完备的职业指导机构体系,即学校――院系――学生体系[3]。并对校、院两级职业指导中心的队伍建设提供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其次,要合理配置职业指导队伍构成结构,职业指导队伍从构成上应有职业指导专职教师、辅导员、政工干部、优秀校友、校外职业咨询师、专业课教师,并且要逐渐加大职业指导专职教师以及优秀校友,校外职业咨询师的构成比例[4]。最后,要提高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一方面,通过培训学习的方式提高职业指导队伍的理论知识水平,并鼓励职业指导老师通过职业咨询师资格考试以及高级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另一方面,通过聘用一些具备丰富从业经验的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充实到高校的职业指导队伍中来,利用该部分人带动校内职业指导人员,共同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燕冰,谭汝金.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

[2]宝小清.大学生职业指导的方法与内容[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大学生调查问卷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知识;态度;行为

2009 年的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来势汹涌,它的感染力非常强[1],现已全球蔓延,疫情非常严峻。我国甲流聚集性病例数上升较快,其中山东、湖北、河北、陕西、浙江等地的多所学校相继暴发甲流聚集性疫情[2]。防控甲流已成为当前学校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关于甲流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问卷调查,为开展适宜的宣传教育,有效控制疫情在学校的传播、蔓延提供参考依据。

1.1 对象

河南省某高校480名在校本科生,男155名,女325名。

1.2 方法

随机抽取调查对象480名,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匿名答卷方式于2009年12月26日前后2天内进行调查。其内容主要包括:填表人一般情况,甲流知识(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获得有关知识的途径等)、态度及行为改变等。调查表经预试,并加以修正。调查表前加指导语,强调保密性和真实回答。问卷现场发放,独立答卷,当场回收。共发放调查表480份,回收有效调查表475份,有效率达98.9%。

1.3 资料分析

所有资料均编码后建立数据库,用双录入法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for windows 15.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3.1 知识方面

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对甲流相关知识的掌握较全面,90%以上的调查对象知晓甲流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但对潜伏期、腹泻、呕吐症状、间接接触病人曾接触过的物品为甲流的传播途径之一的知晓率较低,说明应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调查对象获得甲流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网络、报纸等,因此,加大各种媒体的宣传力度很有必要,但媒体应注意舆论导向,将科学可靠的信息传递给大众,而不要随意炒作,否则会助长社会恐慌的蔓延[3]。

3.2 态度方面在态度方面,大学生对待这次甲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不够。65.3%的调查对象表示偶尔主动了解甲流相关知识和最近动态;仅有37.9%的学生表示对甲流比较关心或非常关心。大学生对疫情信息的清晰程度不够

2 结果 见下表

3 讨论

令人满意,48.4%的调查对象认为获得的疫情信息比较模糊或非常模糊。因此,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健康教育在预防和控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的教育[4]。

3.3 行为方面

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对预防疾病的感染和传播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能够积极配合学校做好防控工作。当被问及当你身边同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发生时,你会如何对待, 96.8%的学生回答劝其就医,62.1%回答立刻向学校或辅导员报告,60.0%回答担心被传染,注意防范。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78.9%表示每天量体温,66.4%回答如果出现发热头痛等相关症状报告辅导员,94.8%表示如果出现发热头痛等相关症状立即去校医院检查。同时,通过这次调查,我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好,77.9%的调查对象不担心或比较担心自己会感染上,当被问及对所在学校出现甲流病例作何反应时,81.0%学生都回答很正常,表明他们在疫情发生期间情绪稳定。

大学生调查问卷范文5

——默默无闻的制卷者敬上

年龄: 性别: 学历: 家庭年收入(大概): 乘坐的区间:

QQ: E·mail: 手机:

(联系方式可以选择性填写)

1. 您对于今年列车客运服务的印象

A.有服务意识 B.服务态度一般 C.态度不好

2. 您对于列车上的卫生印象

A.非常好 B.还可以 C一般般 D.很糟糕

3. 您所在的车厢是

A.硬座 B.硬卧 C.软卧

4. 您一般将垃圾扔在

A.自己带的塑料袋 B.果皮盘 C.垃圾箱 D.地上

5. 您知道列车上果皮盘是用来盛放垃圾的吗?

A. 知道 B.不知道

zfanwen.com

6.如果您只购买了无座车票,您会去卧铺车厢找座位么?

A.会 B.不会

7. 硬座车厢车票持有者不允许逗留在卧铺车厢是否合理?

A. 合理 B.不合理

8. 您是学生吗?

A.是(请继续回答) B.不是(调查结束,谢谢您的支持)

9. 未带学生票您觉得您的校园卡可以替代学生证使用吗?

A. 合理 B.不合理

10. 您知道学生证的检查主要是检查区间吗?

A. 知道 B.不知道

大学生调查问卷范文6

关键词:高校教育;家庭教育;数据分析;原因解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新生情况,了解新生家长对新生生活学习规的要求,划及对大学本身的认知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高校教育工作,培养学生成为国家栋梁,我校于2008年9月面向我校新生家长发出了涉及校园建设,孩子的长期规划等方面的问卷调查,问卷共发放1000份,有效回收861份,回收率86%。调查对象涉及各个层面的家长,工、农、商均含,并且是采取的分专业分城乡调查,有力突显了这其中的区别,为更好的分层次工作提供了保障。

针对此次调查的分析,学校比较全面的了解到家长对高校教育的认识以及家长对培养孩子的方式,针对报告中显示出的问题,当代高校在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中应从一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加强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有效回收的860份问卷中,问及对专业是否了解时,有211位明确回复“了解”,占24.53%,有所了解的有307位,占35.69%,不了解的占到298位,有44位表示不知道,共占39.77%。由此可以看出,在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和就业形势方面,家长虽大体了解但是仍然十分不够。这涉及到毕业以后就业问题和人生方向,十分重要。家长和学生对专业的不了解,大多数都存在盲目性,这将影响到学生进入大学的学习和将来的就业,所以,在对新生进行教育以后我们还应该对新生加强专业方向的指导,加强学生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更明确地看到自己的未来,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去多了解一下相关方向的专业知识,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自我约控与责任意识教育

在被问及“作为家长,您认为我们学校应该着重培养孩子哪方面的能力?”这一问题

时,49.2%的家长明确表示锻炼社交能力,专业知识学习及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其全面发展的家长占20.93%,要求具有创新思想的占4.65%。要求其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家长占2%。另外无答案的家长约10.47%。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家长是更着重于孩子的动手能力,社交能力而不仅仅是对书本知识的吸收,这样的现象是很好的,充分说明了我们的教育正走向实际化、实用化和规格化,而不是纸上谈兵的纸老虎。但是仍有10.47%的家长没有给出方向明确的答案,并且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上,家长的意识也比较淡薄。这是一个突出的新问题。对于孩子的教育,培养规划和实施方法要相互结合,向继定的目标走。而提出规划则是第一步。方向不明确会影响到培养的实际操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大学就有自我主张,不用操心了,然而却不明白大学只是_个平台而不是一个保险箱;第二,过分溺爱、相信自己的孩子,认为自己的孩子思想、有方向,但却不明白刚刚成为大学生,刚刚成为大学生,刚刚步入社会的我们仍需大人的正确引导。针对家长对孩子创新教育与自我控制教育的忽视,原因可能是在调查中的家长有一半以上是来自农村,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本身不理解创新教育与自我约控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其次,也说明了现代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宠爱过度,关心过头,造成当代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低下。家长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导致学生心理上的脆弱,不能自我调整与控制情绪、行为及欲望。学校针对这一现象,在四年的大学教育中要重点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约控的教育,包括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的教育。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的:“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意识,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学风整顿

在被问及“您希望孩子在大学期间多参加哪些方面的活动”时,全参加的有110位,占12.80%,社会实践的占38.37%,学习方面的有80位,占9.3%,文娱体育方面的占17.44%。随孩子自由发展的占到11.63%。没有明确表态的占10.46%。对于孩子是否应该勤工俭学的问题上,81.4%的家长明确表示十分赞同。理由大多是因为想让孩子明白挣钱的不易,养成勤俭诚朴的好习惯,同时也融入社会积累社会经验,为今后的生活打下基础。由此可以看出融入社会,融人大家的集体活动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迫切要求。每个人都只有融入社会以后才可以施展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我们的教育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而还有动手能力的教育,是对社会发展的教育。对于活动,家长也十分重视,文娱体育方面也占有较大比例。

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进入大学的要求比之中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希望孩子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了希望孩子要积极锻炼除学习以外的各种能力,突出表现在希望孩子能够尽早适应社会,这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另一方面,也看出家长始终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忽略了大学教育仍然是以学习知识为主,学生能力培养中也包括了学生的基本专业教育的能力。正是由于家长的观念在不同阶段发生了巨大变化,影响到了孩子对大学认识的偏差,在历届的大一新生中,认为大学是自由的天堂,不用再点灯苦读,学习已经不重要了。这导致了大一新生一部分过分的投入学校各种活动,参加众多社团,担任众多学生干部职务等,导致逃课等现象出现,导致学业荒废。另一部分则懒散与放纵,加之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使许多学生从高中的佼佼者沦为大学的学习预警者。

对此,学校应加强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强调学习的重要地位,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优良校风、学风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高等学校要将学风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针对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质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弘扬努力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

四、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上一篇能不能不爱了

下一篇伤感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