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气势大的词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形容气势大的词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范文1

一、防止望文生义

从历年高考看,意义易被误解的成语倍受命题者青睐,如1993年的“差强人意”、“不刊之论”,1995年的“首当其冲”,1997年的“万人空巷”,1998年的“望其项背”,1999年的“美仑美奂”等,被误解的原因是不明其义,而凭主观臆断而望文生义。要防止望文生义关键是平常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遇到不明其义的成语一定要动手查,要关注那些字面意思与实际意思相差较大的成语的含义。

二、要注意程度的轻重

如“夜郎自大”、“惟我独尊”都有狂妄自大之意,但前者较含蓄,程度轻;后者程度重,有狂妄之极之意。此外,“忘恩负义”、“恩将仇报”也属此类。

三、要注意意义的侧重

如“土木形骸”“面黄肌瘦”都是形容人的外表的,但前者侧重比喻人的形体像自然本色的土木一样,不加修饰,后者侧重人的营养不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二词都形容好东西很多,只是前者侧重于种类、品种、后者侧重审美感受。在辨析成语时,要留意意义的侧重,明辨成语适用的对象。

四、要注意感彩

有的成语带有鲜明的褒贬色彩,它们的使用一定要与所在的语境相协调,不能褒贬失当。辨析成语时要注意品味词语的感彩。如1997年的“趋之若鹜”、1998年的“处心积虑”、2002年的“雨后春笋”都属褒贬失当。再如“无微不至”、“无所不至”二词均指所有的地方都做到的,但前者是褒义词,指对人关心照顾周到、全面,后者是贬义词,多指干尽了坏事。“惊世骇俗”、“骇人听闻”都有使人吃惊之意,但前者是中性词,后者是贬义词。

五、要注意搭配关系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范文2

一、教师课堂语言的有效策略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在《思维教学》中曾阐述了三种教学策略。第一种策略是以讲课为基础的,我们称之为照本宣科策略。第二种策略是在以事实为基础进行问答。在这种策略中,教师向学生提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目的是为了引出答案。第三种策略是对话策略。这种策略以问答为基础同时伴随着思维能力的训练,倡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积极地交流。教师运用这种策略的目的是刺激学生的思维和促使其进行讨论。通常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所以反馈也不是简单的‘对’或‘错’。在这种策略中,教师和学生达到了一种心理相容的状态,教师更像学生的引导者和辅助者,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多于其他两种策略。

很明显,对话式的课堂语言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助于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对培养学生的情感,形成良好的认知能力,形成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都至关重要。

二、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

1.提问的广度

问题难易要适度。太简单的问题,学生一看就懂,没有提问的价值。如教师执教《春联》(苏教版)一课时,这样设问:“‘各种各样’写出了春联的什么?”生答后,师随即板书“多”。“‘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写出了春联的什么呢?”生答后,师随即板书“美”。这样的一问一答,平淡至极,并不能使学生在思考中提升,因为这是就内容教内容,无论是对于学生的语言发展还是思维训练都是无效的。类似这样能直接从原文找到答案的问题,尽量少问。难度太大的问题,学生答不上来,也没有价值。如有些问题超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导致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教师应在此处之前设计好过渡性的题目,慢慢引导学生向着问题的主题靠拢。

2.提问的层次

提问时要考虑到班级里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如教学《特殊的葬礼》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特殊的葬礼上,来了哪些人?他们是来干什么的?

(2)你感觉到葬礼的特殊了吗?为什么?

(3)谈谈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能做些什么?

很明显,第一个问题是面向全体学生提的,在抽问时可以考虑请学困生回答。第二个问题是面向中等生的,第三个问题是面向优等生提的。这样有层次的提问,调动了全班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不至于造成课堂上只有少数学生在互动,而大多数学生只做“观众”和“陪读”的尴尬。

3.提问的时机

问题要问在“刀刃”上,要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再体会父亲的伟大。如果直接抛出问题“父亲伟大在什么地方呢?”学生很难回答。可以先让学生找出文章中描写父亲语言、动作、外貌的词语和句子,接着朗读感悟这些词语和句子,初步谈谈体会,这时再抛出问题“你感受到这位父亲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学生必定会侃侃而谈,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三、教师反馈语言的策略

对于学生的发言,要及时给予反馈。使用责备性的语句要少,注重在语言上向学生传递情感,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如,别害怕,大胆说,说错了没关系;你的想法很特别,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说得很好,大家给他鼓掌;你有双智慧的眼睛。

教学片段(人教版第七册《观潮》):

师:哪位同学模仿一下潮来时的声音?

生:轰隆隆,轰隆隆。

师:作者用什么词来形容潮来时的声音?

生:闷雷滚动。

师:看到这样气势磅礴的场景,你的心情怎样?能不能读出这种感觉?

生:(读)

师:(PPT出示文中句子)读此句时你有什么感触?

生:浪潮声势浩大。

师:作者对大潮到来时的气势描写得如此恢宏壮观,在课文文本之前的预习提示中有一句话写到作者如何描写大潮的,是哪一句?

生:把大潮写得有声有色,雄伟壮观,使人如临其境。

师:(板书:有声有色、雄伟壮观)

反馈性语言除了简单的评价、重复外,还应抓住关键字句来追问、启发。如上面《观潮》教学片段中,教师在提问“作者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潮来时的声音?”学生回答了“闷雷滚动”之后,没有继续追问“为什么要用闷雷滚动这个词来形容呢?他们有什么联系吗?”学生的理解浮于表面,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教学片段(薛法根《天鹅的故事》):

生:天鹅为了获得食物,支撑着活下去,反复地砸,它真是伟大啊!

师:你是用自己的心来体会的,所以很真切!

生:我认为像石头这个比喻很棒,让人感觉到老天鹅很硬。

师:硬在哪里?往深处想想。

生:硬在老天鹅很有勇气,很勇敢。

师:所以老人称它是“破冰勇士”。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范文3

关键词:修辞格 特点 变异性

修辞格是为了增加语言的表达效果,借助特定语境,对语言进行特殊运用、具有一定格式的言语形式。修辞格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变异性,本文将从修辞格的语音变异、词语搭配使用变异、语法逻辑变异、语言单位的排列变异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语音变异

由于某种特殊表达的需要,为了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语言的感染力,有助于体现人物形象的真实性,故意使用一些明显出错的超常规的言语表达方式,使语句表达的内容和效果更为显著,为文章增添特别的情趣。例如:

①小燕子忽然发现一个成语,惊喊道:“哎呀……这句好厉害!直接就是皇后和容嬷嬷!”“哪句?哪句?”永琪伸长脖子问。“一发千钩!这一定是一种刑罚,一根头发,要用一千个钩子钩起来,你们说多厉害?”“天啊!是‘一发千钧’!”尔康喊着。(琼瑶《还珠格格》)

②宋丹丹:秋波是啥玩意?你咋都不懂呢?这么没文化呢?赵本山:啥呀?宋丹丹: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①段语言灵活运用修辞格语音上的变异性,夸大了小燕子无知个性,比侧面描述更有真实感。不但符合小燕子的人物身份,而且为小说增添不少笑闹气氛;②段用“秋波”展开,把“宋丹丹”自以为自己有文化最终还是解释错误而误认为是“秋天的菠菜”给小品增添了无尽的笑料。

二.词语搭配变异

词语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习惯表达,不能随意改变,否则,就有可能成为病句。有些辞格为了文章的表达需要往往打破用词限制,“超脱了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辑”,其运用表面上似乎违背常规,有悖常理,但细细品来便觉个中词语的妙不可言,给人以耐人寻味之感。例如:

①夜,黑色的惆怅淹没了岸。(淡墨《心灵的荧光》)

②在运动中产生旋律,创造一支金色的歌,属于世界,也属于自己。(淡墨《落叶》)

以上两个句子是对修辞格的一种离散运用,巧妙的运用语言词语搭配上的变异性,通过清新脱俗而丰美的想像,将“黑色”和“惆怅”两个不同性质的词组合在一起,给人呈现出一种离散美、同构美。

三.语法逻辑变异

修辞格属于艺术部门,语法逻辑属于科学部门。修辞格不仅具有表情功能,即美学功能,而且具有逻辑表述功能。具体来讲,修辞活动使逻辑内容的表达灵活化。逻辑是严密的,但对逻辑内容的表达可以是灵活的;修辞活动使逻辑内容丰富化,通过修辞,不但可以增加逻辑的内容,而且还可以增加色彩,任何一个逻辑内容,经过修辞活动后,都比较丰富,信息量较大;修辞活动使逻辑内容形象化,逻辑是抽象的,但修辞可以表达形象化。修辞格的运用是对逻辑语法的超越,是变异的逻辑语法。例如:

①墙里的春天,不过是虚应个景儿,谁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墙里的春延烧到墙外去,满山轰轰烈烈开着野杜鹃,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坡子去了。(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

②在黄梅雨中,满山醉醺醺的树木,发出一蓬一蓬的潮湿的青叶子味;芭蕉,栀子花,玉兰花,香蕉树,樟脑树,菖蒲,凤尾草,象牙红,棕榈,芦苇,淡巴菰,生长繁殖的太快了,都有些杀气腾腾,吹进来的风也有些微微的腥味。(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

①“轰轰烈烈”原形容气势雄伟,这里修饰动词“开”,把野杜鹃漫山遍野盛开的热烈景象与人类活动的声势浩大相比拟,不仅写出了野杜鹃开放的情状而且展现了蓬勃的生命活力,画面感极强;②“醉醺醺”原指人喝醉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树木,与人的情感信息发生组合,反应主人翁在特定的情境下,复杂的心绪和情感。作者用变异性的语言形式描写了主人翁内心的真诚超越外在的真实。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范文4

1.程度失当

在这种设误类型中,熟语的意思与句意关联密切,但是程度过重或过轻,从而与句子不匹配。

例1 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

“无论文字如何优美”,暂且肯定文字优美,可以用“金玉其外”形容,但是文章不是“言之有物”,有可能是“言之无物”,那么只能说是内容空洞,读之乏味,还没有到“败絮其中”的地步。

例2 在野外发现化石固然重要,而要把它完美无缺地取出并加以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完美无缺”表示完备美好,没有缺点。此句没有强调化石的美,只强调化石的完整。因此,“完美无缺”不合语境,应改为“完好无损”。这个句子的迷惑点在于“完美无缺”与“完好无损”都有完整的意思。

2.适用对象的灵活运用

许多成语的适用对象具有特定指向性,比如“豆蔻年华”专指十三四岁的女孩,“风姿绰约”专指女子,“方寸之地”指心,超出特定指向范围就有可能犯张冠李戴的错误。

例3 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蒸蒸日上”比喻事业天天向上发展,不能形容专利申请质量一天比一天好。

但是,在不少情况下,有些成语适用对象的特定指向性可以根据语境灵活处理,不能死抠词典解释。

例4 他性格内向,不善于与陌生人打交道,刚见到她的时候,脸都涨红了,期期艾艾了好一会儿,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期期艾艾”用在此句中是正确的。这个句子没有说明“他”是口吃者,有的考生根据字典“形容口吃”的释义,断定使用“期期艾艾”是错误的。但是,根据“他”内向的性格特征,“他”见到异性时完全有可能紧张,出现暂时性口吃的现象。

3.近形词语,字面相似,意义相异

有些成语在字面上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意义大相径庭,具有很强的欺骗性。考生稍不留神,就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5 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

此处“不容分说”应改为“不容置辩”。两个成语字面相近,意思相差万里。“不容分说”指不容许辩解;“不容置辩”指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是真实可信的。句子强调的是科技带来的便利是真实可信的,因而“不容分说”是误用。

例6 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此处“不瘟不火”应改为“不温不火”。两个成语读音相同,“瘟”“温”字形相近,但是意义差别极大。“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不温不火”指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句子讲述房产销售的情况,应为“不温不火”。

4.近义熟语,释义相似,用法各异

部分熟语在词典中的解释相似,甚至一模一样,单看词典释义,几乎无法区分。这给考生造成很大的困惑。

例7 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例8 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例7的“居高临下”应改为“高屋建瓴”。例8“高屋建瓴”使用正确。辨析“高屋建瓴”与“居高临下”的困难之处在于,“高屋建瓴”的释义就是“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两者的区别是:“高屋建瓴”可以表示思想上站得高。“居高临下”的意思是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位置或傲视他人,强调自然地势或地位。所以,例7的“居高临下”是误用。

5.自我与他人失当

有些成语只能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他人身上就表示批评;有些成语只能用在他人上,用在自己身上就是误用。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谦敬词的使用,常见的如“不耻下问”“附庸风雅”“抛砖引玉”“姑妄言之”等成语。这些成语考查的频率相对较高,考生能够分辨。有些成语考生虽能正确造句运用,但由于理解不深,辨别起来不容易。

例9 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的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地感受美国的生活。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到美国参加会议期间了解美国的生活,确实只能粗略地了解。但是,这句话是某人的发言,是对开会者的要求,使用“走马观花”就不恰当了。“走马观花”可以谦称自己,也可以批评别人,却不能对他人提要求。

例10 看完电影《虎口脱险》后,大家给小王对号入座,说他就像影片中的那个有才能的音乐指挥,常常因粗心做出一些有惊无险的事。

“对号入座”在此很有迷惑性,许多考生看了词典的解释还不能理解成语误用的原因。“对号入座”比喻把有关的人或事物跟自己对比联系起来,也比喻把某人所做的事跟规章制度相比,联系起来。句子表达的意思是大家将小王与电影中的人物对比联系起来。然而,“对号入座”在使用第一个释义的时候,只能自己把有关的人或事物跟自己对比联系起来,不能由别人对比联系,因而使用错误。

6.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的变化

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是高考的标准词典。无论字音、字形,还是词语的释义,高考都以此词典为标准。2012年出版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与前几版相比,变化很大。许多原来特别强调的误读、误写、误用,到了第六版,被认可了。比如“文身”一词,原来只有一种写法,现在也认同了流行的“纹身”。词语释义上也是如此。这对考生的知识结构是一个挑战,考生需要经常查阅来校正积累的知识。

例11 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范文5

病句辨析并修改,考查能力层级为E级,一般采用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在复习备考时,要掌握用词错误、语法错误、逻辑错误、修辞不当、歧义等多种语病类型及病因,还要掌握辨认病句的基本且有效的方法,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修改病句,并在多练、形成有效语感的基础上,快速、准确答题。

一、辨识病句的技巧

1.抓住关键,化隐为显。语病往往被设计在某些关键的句子成分或词语上,所以我们要借助能理解的部分内容来攻克还不太好理解的堡垒,化隐为显,把眼光放在关键词上,把隐藏其中的语病找出来。

2.借助直觉,读出语感。以认真默读为前提,读出语感,凭你的第一印象,找出正确的答案。

3.巧用语法,化长为短。对一些长句,将其转化为短句,先把主、谓、宾找出来,或把中心词找出来,这样,问题就可能迎刃而解了。

4.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善于联想,将平时做类似题目的经验拿出来,在“山重水复”时往往“柳暗花明”。

5.揣摩分析,审准题干。审读病句,揣摩语意,依据事理,判断是非。先看是否有表意和逻辑方面的问题,再作比较分析,明辨病因,最后结合语境进行修改。

6.抓住主干,兼顾枝叶。看主语、抓谓语、审主宾、理枝叶、读内容。运用语法分析的方法,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如果在主干成分中没有找出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是否搭配,修饰语的语序是否得当。

二、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原则

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内容。

2.改动尽可能少。

3.注意试题的修改要求,忌盲目修改。

(二)方法

修改病句的“五字诀”: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妥当的)、简(修改应简要的)、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典型例题解析】

1.(2016年山东卷)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向各班级班长所发通知的正文,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为了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国学素养,校学生会定于10月18日下午4点,在报告厅举办“走近孔子”读书交流会。届时在孔子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盛誉的孙荣教授将光临指导,并向各班奉送其最新研究著作。请拨冗组织班委推荐两名发言的同学,并告知他们一定务必按时到会。

(1)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使用不得体的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盛誉”指极高的声誉;“极高”与“盛”重复,应去掉“极高”。“务必”是一定、必须的意思;“一定”和“务必”重复,保留一个即可。(2)奉送:敬辞,相送。拨冗: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指对方)于繁忙中抽出时间。

【答案】(1)极高 一定(或务必)

(2)奉送 拨冗

2.(2015年福建卷)下面的文字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

①某科学研究所后院有座坟,②坟前竖着一块纪念碑,③碑上用中英文镌刻着“谨纪念为生命科学研究而献身的实验动物”的铭文。④善待实验动物的尊严,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1)有语病的一处的序号: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语病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有一处语病”的提示,考生应在标有序号的四句话中确定其中一句为病句。可以运用“借助直觉,读出语感”的方法,确定第④句为病句。第(2)题,确定病句后,要精准修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仔细分析,可判断第④句动宾搭配不当,“善待”与“尊严”不能搭配,可以修改为“维护实验动物的尊严,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或者判断第④句成分赘余,可删去“的尊严”,改为“善待实验动物,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答案】(1)④

(2)把“善待”改为“维护”(或删去“的尊严”)

3.(2015年重庆卷)下面一段话中有三个句子,其中一句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需保持原意。

①在长江三峡中,瞿塘峡最为雄奇险峻,峡内有不少令人惊叹的名胜古迹。②在瞿塘峡北岸绝壁上,有一条沿江修建、全长65千米的古栈道,连通奉节白帝城与巫山青莲溪,全程异常艰险,这就是著名的夔巫古栈道。③瞿塘峡南岸的白盐山有一处巨大的临江石壁,上面书写着自宋以来的篆、隶、楷、行等字体的数十块摩崖石刻,气势恢宏,与瞿塘峡雄伟的气势相得益彰。

(1)有语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2)针对语病的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逐句进行分析,第①句没有语病,第②句“全程异常艰险”值得怀疑,很有迷惑性,主要是“艰险”一词用得是否正确。经过推敲,“艰险”是形容词,它的含义是“艰难危险”,符合这段话的意境,就这句话本身而言,其用法也是恰当的。这样,毫无疑问,第③句是有语病的句子。这句话比较长,乍看似乎没有语病。如果仔细推敲,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语病在不显眼的地方,“上面书写着自宋以来的篆、隶、楷、行等字体的数十块摩崖石刻” 中“上面书写着……石刻”属于动宾搭配不当,应在“上面”与“书写”之间加上“有”。

【答案】(1)③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范文6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4―0125―01

自古以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用来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地理知识与语文知识关系非常密切。学语文也在学地理。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写在前面”告诉学生语文与地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语文教学中可以学到许多地理知识。

一、古诗词中的地形描述

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地貌丰富多样,描述各种地形的名家诗句数不胜数。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描写典型的山地地形的佳句,写出了庐山的雄奇秀丽。“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则生动描绘了阴山脚下河套平原的坦荡辽阔和牛羊肥壮、牧草茂盛的草原景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则写出了四川盆地地形崎岖的地貌。“仰望山接天,俯视江如线,对面能说话,相会要一天”道出横断山区的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各种地形的成因也各有不同,有地壳运动的内力作用,也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就是对流水侵蚀地貌的描绘。

二、古诗词中的气候

我国的自然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大江南北景观各异。比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就描述的是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从东南沿海吹来,由于路途遥远,加之众多山脉阻隔,使之不能到达我国内陆西北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则反映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离海洋较远而形成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写出了山地景观的垂直变化。有时也可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解释这种气候的垂直变化。“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三种降水类型中对对流雨的形象写照。“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表现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黄河自西向东流,也可解释海陆间的水循环规律,陆地径流入海,而海水只能通过大气输送到陆地上空,暗含水循环使得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和补充。

三、古诗词中的水文知识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L江、黄河、珠江、澜沧江和松花江的上游。水能资源的形成需要有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即河道、落差和水量,而描写这方面的诗句也不少。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即是对庐山瀑布的描绘,又可以从中看到瀑布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向我们展示了奔腾不息的长江流经三峡时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我们在体会大江东去,奔流入海,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时,也加深了对长江三峡水流湍急、水位落差大等特征的了解。“海潮岁月生,江水应春生”“绝岸愁倾履,轻舟故溯洄”等则展现了钱塘江汹涌澎湃卷潮而来的磅礴气势,潮汐能量巨大,若能开发利用必将造福人类。

四、古诗词与天体运动

关于天体运动,古诗词中也多有体现,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就能恰如其分的说明地球自转运动所引起的昼夜更替景象。“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则写出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物向东,天物向西的视运动。“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更是一句诗词言清四季变化,万物轮回。“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首诗把初冬的水文、植被和天气特点表现得优美如画。

五、古诗词中的人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