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效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范文1

关键词:金钱;人际;自我;金钱符号

作者简介:杨眉(1983-),女,汉族,四川内江人,四川警察学院警察管理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心理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7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174-02

金钱心理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作为新兴的研究课题受到关注,主要是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对金钱激励作用的探讨[1]。随后在心理学领域也展开了对金钱心理的研究。近年来研究揭示了金钱的双面效应,在不同的方面它将呈现截然不同的影响。

一、金钱对人际关系的负面作用

2008年Kathleen D. Vohs等人对金钱背后的心理机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而在此之前很少有人就金钱背后的心理机制进行这样的研究[2]。实验发现了金钱的双刃剑效应,金钱不利于人际自我但却有助于个体自我。在实验室中其他的条件得到控制,研究人员为实验参与者设置不同情境,目的是使用细微的提示或启动,参与者很可能并没有察觉有金钱线索的呈现,尽量通过减小操纵的痕迹以揭示自然的心理联系。在实验的第一个阶段有四种情境设置,一种是让参与者玩大富翁游戏,获得高额或低额玩资;第二种是让被试者想象富足的或窘困的生活;第三种是让被试者组词,其中有与金钱相关的和与金钱无关的(“I cashed a check” versus “I wrote the letter”) [2];第四种是让被试者坐在金钱图片或中性图片附近。这些都是研究者通过间接而较自然的形式给予实验参与者金钱暗示。实验的第二个阶段则是向前面的参与安排助人情境,在这些情境中有人需要获得帮助,要么是需要实验参与者提供时间要么是给予金钱帮助。结果无论是哪种情境都得到了较为一致的心理效应,那些受到高强度金钱启动的组比受到较弱金钱暗示的组表现出更少的助人行为。当人们大脑中激活较强金钱概念时,将不太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或利益来帮助他人,因而可以推论金钱给人际关系带来负面影响。实验室的结果与社会调查的结果一致,那些高度重视金钱的美国人与只有中等程度倾向性的美国人相比,人际关系更糟糕。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没有实际的金钱奖励仅仅是激活人头脑中的金钱概念也能引发人微妙的变化。也就是说金钱作为一种象征性符号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产生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为什么金钱会对人产生这样的影响? Vohs 等人提出自给自足理论,该理论认为激活金钱概念可以引发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即个体可以不依赖或借助他人而满足自身需要。金钱可以使人获得独立感和自由感,但同时由于可以不依靠于他人而容易与他人隔离,使得自给自足的个体对他人的感受不敏感,产生人际疏离[3] [4]。

二、金钱对自我独立性的积极效用

尽管上述研究表明金钱符号对人际关系的负性作用,但是在个人表现和独立方面金钱却可以是其动力性因素。经过严格控制的实验室研究为这一结论提供了证据[2]。同时存在两种选择,一是独立工作,二是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结果受到金钱暗示的人更可能选择独自工作。另外,当交给被试者比较困难的或不可能任务时,金钱概念被激活的人在请求帮助前平均多花48%的时间来自己独自解决问题。也就是说金钱观念可能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更加崇尚通过个人付出获得回报的方式。

Vohs, Mead 和 Goode (2008)提出的市场—价格模式假设可以进一步解释金钱启动的作用[1]。在市场运行中人们奉行的是等价交换的公平原则,作为交换的媒介金钱是个体评估市场交易公平性的典型符号。因此,金钱概念就可以引发市场—价格的思维模式,使人关注自己的收益、产出和个人绩效(自主动机);同时个体认为自己可以解决难题, 因此,也不再需要他人的帮助(人际疏离动机) [3]。这种解释正好应证了实验中的双重结果。

总之,被激活金钱概念的被试更偏好独立的个体活动并且表现出较少的人际亲密。金钱产生的影响中不论是人际疏离还是个体自我性增强的根源都可能是金钱所诱发的自给自足状态。

三、金钱启动的镇痛效果

中山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周欣悦与美国心理学家Kathleen D. Vohs、Roy F. Baumeister合作通过系列实验证明数钱能缓解个体的疼痛感觉,并且这种疼痛包括生理性的和社会性的[5]。心理学家们设计了巧妙的实验来证明他们的结论。实验的第一个阶段告诉参与者要完成一个点数任务,一部分人数钱,另一部分人则数白纸,目的是“测试手指灵敏度”。任务完成后,让参与者们将手指放入50 摄氏度的热水中 30 秒或者放入43 度的温水中。通过最后的心理测量得到了非常有意思的结果,数过钱的人在热水中感受到疼痛感显著降低,而数白纸的人则没有出现这样的效果[6]。

社会排斥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性,严重损害被排斥者的认知、情绪、行为及身体健康等各个方面[7]。而心理学家在实验中通过模拟社会排斥情境,发现之前数钱的过程能帮助被排斥者缓解社会性疼痛。实验参与者报告通过数钱他们感觉自己更强大了。数钱得到的感受使得他们增强了控制感,而不再那么惧怕被孤立或拒绝。同样也有研究表明,拥有更多金钱将比没钱将会有更多的积极情绪和更少的消极情绪。并且金钱有利于个人健康,社会经济地位方面的研究比较一致性地显示财务压力对一个人的死亡率有消极影响。财务压力伴随着高度抑郁、不良的身体健康状况和低自我控制感。而实验中甚至表明仅仅是启动金钱概念或呈现金钱符号,并没有实际的金钱奖励仍然能够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

金钱启动能够产生镇痛作用,相反激活损失金钱的概念则会放大疼痛感受。周悦欣等人同样也通过实验设计证明了这一假设[5]。实验情境分为两类,一类情境中实验参与者写下他们最近的开销,第二类情境中让另一些参与者只写下最近的天气状况。最终发现第一类情境中的人激活了金钱损失的经历导致他们感受到更强烈的生理性疼痛和社会性疼痛。

四、金钱心理效应的社会启示意义

心理学家的实验告诉我们仅仅是想到钱或通过数钱的动作就能使我们产生一些好的感受,其他的研究也显示,金钱似乎对个体的自尊和独立性以及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这些是否为社会上某些人奉行的拜金主义找到了合理的借口?事实上心理学家认为 “假使研究者发现某种药物可以镇痛,这并不能被认为是鼓励大众去追求这种药物,这样解读是一种科学逻辑的混乱。”[8]他们发现了金钱客观存在的心理效应,但不希望将其引向非健康的社会取向,而是更多地期待研究结论能在金钱赔偿问题方面提供法律上的根据。另外,还可以运用它来解读金融危机下人们的心理感受[8]。

参考文献:

[1] 杜林致、乐国安. 国外金钱心理研究综述[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61-65.

[2] Vohs, K. D., Mead, N. L., & Goode, M. R. (2008). Merely activating the concept of money changes 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behavior [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3), 208?212.

[3] 谢天、周静、俞国良.金钱启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12, (06):918–925.

[4] Vohs, K. D., Mead, N. L., & Goode, M. R. (2006).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money. Science, 314(5802),1154 1156.

[5] Zhou, X. Y., Vohs, K. D., & Baumeister, R. F. (2009). The symbolic power of money: Reminders of money alter social distress and physical pain [J]. Psychological Science,20(6), 700 706.

[6] 王喆辰. 数钱也可以镇痛?——记一组有趣的实验[J].生理学报,2012,(04): 495–497.

心理效应范文2

异性效应

所谓异性效应,指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更起劲。或在异性面前,人们往往对自己要求更严,表现往往更出色。这是因为与异性一起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比如,男篮比赛时,可以请女同学做啦啦队,请女同学送饮料,无疑会大大鼓舞队员们的士气。在外出野炊、郊游时,要发挥男女同学的特长,男同学生火,女同学包饺子,场面一定很活跃。这都属于异性效应现象。我们不妨说,女性是男性的镜子,男性是女性的镜子,谁不愿意在镜子里留下美好的形象呢?

异性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表现为吸引力、激发力、约束力和净化力。

1. 吸引力是一种微妙的深层次的吸引。男孩子往往性格开朗、勇敢刚强、果断机智,不拘泥于细枝末节,不计较点滴得失,好问、好动、好想。女孩子往往文静怯懦、优柔寡断,感情细腻丰富,举止文雅,灵活、委婉,有较多的被动意识。男女同学相互交往,相互吸引,可使班集体凝聚成具有排外性的群体,使集体成员有一定的情感依恋。

2. 激发力。由于异性效应,青春期的男女学生都希望引起异性的关注,都希望能以自己的某些特点或特长受到异性的青睐。男生总想在女生面前显示自己,而女生也往往以欣赏的眼光观看男生的一举一动,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的心目中留下好印象。这时异性的评价在他们心目中可能比班主任的评价更重要,异性的鼓励也许比其他人的教育更起作用。为了在异性面前呈现一个完美的形象,男女学生会尽其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以引起异性的尊重和关注,这样整个班级的氛围都是积极向上的。

3. 学生总是十分关心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印象,很注意对方对自己的评价,有一种内在的无形的约束力,使大家都觉得应注意自己的言行,限制自己不合理、不完善的行为。只要班级管理者引导正确,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自我检点、自我教育的效果。

4. 净化力。在错综复杂的社会里,除了使用自身的自净能力之外,通过一定的活动也可使男女生各自的思想情操得到陶冶和净化。异性相互接触的活动就是培养谦谦君子、文雅小姐的重要途径。

有些中学生在异性面前说话舌头硬,走路腿发抖,这是不正常的现象。与异性多接触,可以使他们大大方方、从容自若地与异往。许多事实也证明了,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发展真诚的友谊、异性效应高的班级,班风、学风往往比其他班好,同学们的积极性高,组织活动容易成功,班级管理质量也好。

(广宁电大教师进修学校 张才秀)

超限效应

心理学中的超限效应是指因刺激过多、过强、过久而引起的心理烦躁或逆反心理的现象。在班主任的班级日常管理中时常出现这种情况。

当学习较差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为督促他们上进,某些班主任不停地唠叨,这儿不对,那儿不行。结果事与愿违,学生对班主任的教育不但听不进,反而产生逆反心理。

对某些总犯小错误的学生,一些班主任产生了偏见,看不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他们犯了一次错误,班主任批评了还不算完,还常常在大会小会上以这个学生为“反面教员”,说“不要像某某同学一样,整日不思进取”之类的话。久而久之,这个学生必然站在老师的对立面,成为老师眼中的后进生。

心理效应范文3

学生做错题是件很平常的事,一个红×,标志答案错误的一个符号,很少有人在乎它。可是孩子在意了,他把它称作是“怪兽的眼睛”。我没有笑出来,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竟然也觉得难受起来。一个大大的红“×”,好像是一只大大的眼睛在盯着我,而我则像是一个犯错的孩子,不敢抬头。我学过一点心理学,体验到的是一种明显的犯错心理。一个红“×”,不仅仅是对答案的否定,还代表教师对孩子的评价,也是对孩子的否定。孩子在人生刚刚起步时,就被否定了,积极性势必会受到打击。“我已经改了,可还是擦不掉”,我突然感受到了孩子内心的委屈――即使改了,阴影还是有的。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实验――“习得性无助”,1967年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和梅尔用狗做的一项经典实验。实验中,心理学家把狗关在一个笼子里,只要铃声一响,就给狗以难受的电击。由于狗被关在封闭的笼子里,所以它无法逃避这种电击。多次这样的实验之后,心理学家改变了实验条件,他们在给狗以电击之前先把笼门打开。结果却发现,在铃声响起后,狗不但不会从笼门逃跑,反而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下开始和颤抖。本来已经可以轻松逃避电击的狗却在敞开的笼子中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心理学家们把这种在受到多次挫折之后产生的对应付情境的无能为力感叫做习得性无助感。习得性无助感不仅发生在动物身上,在人身上也同样会发生。经常对孩子说“不”,会导致他/她自信心严重受损,进而产生一种无助感。而且,人在一个情境中形成的习得性无助感还会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由于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喜欢经常听到老师的表扬。他们认为这是老师对自己的信任与肯定,所以有很强的表现欲望。相反,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在心理上会感到自卑,从而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甚至产生对抗心理。透过“×”号,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冷漠与不近人情,容易产生失落与抵触心理。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到这一点:教学中无小事,“×”号的负面效应要当心。

如何避免“×”号的负面效应?我们先来听一个很多人都听说过故事:相传塞浦路斯的一位王子皮格马利翁十分喜爱雕塑,在雕刻了一尊美丽的女雕像之后,竟爱上了她,并且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痴情的皮格马利翁每天都向爱神阿弗罗迪蒂(罗马名字维纳斯)祈求能跟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结婚。爱神阿弗罗迪蒂终于被他的真挚的爱情和恳切的期望所感动,就赐给雕像以生命,并给她起名为盖拉缇亚。皮格马利翁如愿以偿地和盖拉缇亚结为夫妻。这是一则“期望变为现实”的神话,但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却用心理学实验,证明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中的重要价值:老师(父母)对孩子真诚的期望会对他们的学业表现产生令人惊喜的结果,老师的高期盼往往能换来学生在学业上(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好表现。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不妨把“×”改成“\”,让学生在“期望”中进步成长。“\”首先也是对答案的一种否定,但不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适当地满足了学生的虚荣心,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其次,只要改正,“\”就会变成“√”。能让人赏心悦目的“√”,给孩子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使孩子更关注改过后的结果,因此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查错改错。这个过程是学生独立再思考的过程,即对所学知识再学习再理解,找出错误改正错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既能对所学知识达到完全理解,同时又获得一种成功的愉悦感,从而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一个环节都包含着艺术,批改作业也需要艺术。“×”和“\”同样是否定答案的两个符号,带来的却是不同的心理体验,长期累积的效果会大不相同。教师要善于体察孩子的心理,呵护孩子的心灵,让人文关怀渗透到每一个环节,让孩子在成长中充满期待和向上。

心理效应范文4

运动过程中,身体突发性失衡通常是造成急性腰部损伤和引发腰部疼痛的重要原因,而事先预知即将发生的失衡事件可以有效地减少损伤发生的概率[11,25]。以往研究发现,在躯干突发性加载(suddenloading,SL)条件下,由本体感受性反射活动引起的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能够快速增加肌肉紧张性和椎体压积力,加强腰椎稳定性,保护腰椎免受损伤[3,24],事先预知即将发生突发性加载事件可以通过下意识的“前馈控制”机制(feed-forwardmechanism)的“预激活作用”强化上述快速反应[4,13,16]。然而,在躯干突发性减载(suddenunloading,SUL)这一运动中最常发生的失衡条件下,事先预知即将发生的失衡事件即主观失衡心理预期为何能够有效减少急性腰部损伤,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以往研究认为,突发失衡条件下腰椎稳定性的维系是一个涉及腰椎形态结构、腰椎核心稳定肌活动及其神经控制的复杂控制过程[2,21,26,32]。身体和躯干直立条件下主要受腰椎核心稳定肌腰部多裂肌(lumbarmultifidus,LMF)以及其他腰椎稳定肌群中枢运动控制的影响[5],其中以LMF维稳贡献率80%为最高[18]。基础研究发现,LMF具有纤维长度短、肌肉横断面积大、关节跨度小和Ⅰ型肌纤维多等解剖形态特征[27,31],以及意识与下意识双重动作控制和单一节段控制等生理特点。在运动时人体能够通过下意识的前馈控制、本体感受性快速反馈控制以及随意收缩控制机制维系腰椎稳定性和维持正常腰椎功能[17,23,26]。本研究拟采用自行研制的躯干突发减载失衡装置,结合躯干稳定肌群sEMG分析方法,观察腰椎局部和整体腰椎稳定肌在突发减载性失衡条件下的快速反应活动模式,研究失衡心理预期对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诱发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延时和强度的影响,探讨主观心理预期减少突发失衡状况下腰部肌肉损伤的生理机制。

2研究方法

2.1被试11名18~26岁健康男性被试(年龄24.00±1.18岁,身高174.84±4.78cm,体重67.65±7.79kg)。所有被试都是右利手,无既往腰椎疾患及腰痛等病史,无神经原性或肌原性疾病。实验开始前与被试签订“志愿者协议书”。

2.2实验装置为排除下肢肌肉本体感受性反射活动对腰椎稳定肌活动的影响以及单一性观察突发减载性失衡对腰椎稳定肌活动的影响,本研究自行设计和

研制了具有突发性减载功能的实验装置(图1)。该装置由主体部分、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共3个部分组成。实验开始时,要求被试正坐于固定在左右分离的踏板上方的坐板上。实验开始后,遥控信号发生器将根据事先设计好的程序,通过信号接收装置控制左右两侧的踏板分别突然去支撑,造成单侧躯干的突发失衡。

2.3实验设计分别在有、无失衡心理预期的条件下实施左右侧突发失衡试验,同步检测双侧LMF(L5-S1)、竖脊肌(lumbare-rectorspinae,LES)(L3-L4)和腹部腹外斜肌(externalob-lique,EO)等3组腰椎局部和整体稳定肌sEMG信号,计算突发失衡诱发以上被检肌肉的快速反应的强度和时间,考察突发失衡对被检肌肉快速反应强度和时间的影响以及失衡心理预期效应。实验开始前根据被试坐面高度调节该实验装置坐板高度,按照SurfaceElectromyographyfortheNon-InvasiveAs-sessmentofMuscles(SENIAM)国际标准分别在被检肌肉表面贴好电极[5],以标准坐姿正坐于该实验装置的坐面指定位置;实验开始时,启动表面肌电仪采集肌电信号,被试则根据实验程序在有预期和无预期的实验条件下分别完成左侧和右侧的失衡实验,每一名被试采用ABBA法一次完成4个测试,共完成2组。在有预期条件下,试验开始前3s由主试发出口头指令,让被试进入准备状态,然后由被试自己操作信号发射器按键,启动失衡试验;而在无预期条件下,由主试在1~10s间随机操作信号发射器的按键,实现无预期失衡。在正式实验之前每名被试完成3~5次失衡练习,了解和熟悉实验要求。

2.4肌电信号采集与分析采用表面肌电仪(ME6000,MegaElectronicsLtd.Kuo-pio,Finland)采集肌电信号。探测电极间距20mm,分别置于L3-L4双侧竖脊肌突起处、L5-S1双侧多裂肌部位,以及腹外斜肌肌腹中心位置沿着肌纤维纵轴方向贴上电极片,参考电极置于30mm以外的腹侧。信号采样频率为1024Hz,带通滤波10~500Hz,CMRR>130db,整体增益1000,噪声带宽<1μV。采样信号通过A/D转换器(12bits)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储存。sEMG的原始信号经由MegaWin软件工具计算出AEMG,该变量是用来反映肌肉活动强度大小的。表面肌电仪的另两路通道输入突发失衡的启动信号,以实现sEMG信号与触发信号的同步采集。为准确判断突发失衡过程中被检肌肉sEMG信号活动的起始点和计算快速反应延时,本实验在Hodges等研究[20]的基础上,通过VisualBasic平台设计编写了在PC机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能够依据基础sEMG信号AEMG+3标准差标准,自动判断被检肌肉的激活起始点,计算快速反应强度和时间。快速反应延迟(Rapidresponselatency,RRL)为激活起始点与突发减载性失衡发生的刺激点的时间差;快速反应强度(Rapidresponseintensity,RRI)为激活起始点后100ms的AEMG。

2.5数据统计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1)判断3组被检肌肉在静坐时的静息AEMG和突发减载性失衡时的快速反应AEMG是否存在显著差异;2)判断3组被检肌肉在有、无失衡心理预期条件下的快速反应强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3)判断3组被检肌肉在有、无失衡心理预期条件下的快速反应延时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数据统计分析采用PASWStatistics18.0(SPSS18.0,SPSSInc.)版软件进行。

3结果

3.1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对同侧和对侧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强度的影响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对同侧和对侧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强度的影响见图2。t检验结果表明,与安静状态相比,突发减载性失衡条件下腰部多裂肌、腰部竖脊肌和腹外斜肌的AEMG均显著升高(同侧LMF:t=-8.125,P=0.000;LES:t=-7.079,P=0.000;EO:t=-8.177,P=0.000;对侧LMF:t=-7.016,P=0.000;LES:t=-6.599,P=0.000;EO:t=-6.338,P=0.000)。此外,安静状态下,失衡位点同侧和对侧的腰部多裂肌、腰部竖脊肌和腹外斜肌AEMG之间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突发减载性失衡状态下,失衡位点同侧和对侧的腰部多裂肌和腰部竖脊肌AEMG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同侧腹外斜肌的反应强度明显大于对侧(t=2.362,P=0.019)。

3.2失衡心理预期对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条件下同侧和对侧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强度的影响失衡心理预期对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条件下同侧和对侧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强度的影响见图3。t检验结果表明,失衡心理预期对同侧腰部多裂肌、腰部竖脊肌和腹外斜肌的AEMG反应表现出一定的弱化作用的趋势,对对侧腰部多裂肌和腹外斜肌的AEMG反应有明显的弱化作用(对侧LM:t=-2.081,P=0.041;对侧EO:t=-2.861,P=0.006)。此外,与对侧相比,失衡心理预期能够明显增加同侧腹外斜肌的AEMG(t=2.423,P=0.019)。

3.3失衡心理预期对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条件下同侧和对侧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延时的影响失衡心理预期对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条件下同侧和对侧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延时的影响(图4)。失衡心理预期能够加快同侧和对侧腰部多裂肌、腰部竖脊肌和腹外斜肌的快速反应延时。其中,对侧腰部多裂肌的快速反应延时的作用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对侧LMF:t=-2.675,P=0.009)。此外,在无失衡心理预期的条件下,同侧腰部多裂肌、腰部竖脊肌和腹外斜肌的快速反应均快于对侧(LMF:t=-2.543,P=0.013;LES:t=-2.060,P=0.043;EO:t=-2.109,P=0.038),但在有失衡心理预期的条件下同侧和对侧的快速反应延时则变得均无明显差异。

4讨论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采用躯干突发失衡的研究范式,研究失衡心理预期对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诱发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延时和强度的影响,探讨主观心理预期减少突发失衡状况下腰部肌肉损伤的生理机制。研究发现,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能够明显激活腰部整体和局部稳定肌的活动,单侧失衡心理预期能够明显加快对侧腰椎多裂肌的快速反应延时,减小对侧腰部多裂肌和腹外斜肌的快速反应强度,该结果在以往研究中尚未见报导。预期作为一种主观心理变量,其在腰椎稳定肌下意识中枢运动控制及其稳定性维系过程中的作用近年来受到学术界普遍关注,“心理预期效应”也被认同是客观反应腰椎稳定肌前馈控制策略的有效指标。根据生理学研究,主观心理预期诱发姿势肌肉超前收缩的现象在生理学本质上属于大脑意识活动对下意识脊髓反射活动的调节作用,其作用水平大约介于10~30ms之间,即可使突发载荷变化引起的姿势肌肉牵张反射时间加快10~30ms,后者通常介于80~100ms之间,而这一时间远小于具有明确意识属性的130ms以上听觉反应时,这一事实被认为是姿势肌肉牵张反射具有下意识属性的基本证据。突发性失衡条件下,腰椎间盘、关节囊和韧带以及稳定肌的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反射性地引起腰椎局部和整体稳定肌收缩,以维系腰椎稳定性和躯干乃至身体的平衡。而心理预期可以通过前馈作用加快或者优化腰椎稳定肌的这一本体感受性反射活动,从而使腰椎在外部负荷发挥作用之前被“预先加固”,以减少腰椎节段产生滑动和位移,避免后续载荷变化引起的腰椎结构性损伤,发挥腰椎保护和稳定性维系作用。以往对突发性加载的研究发现[6,12,29,30],被试在有心理预期的情况下,腰椎稳定肌如腰椎多裂肌和腹横肌的活动会先于外加刺激10~30ms出现。本实验研究发现,有失衡心理预期时对侧腹外斜肌快速反应延时明显快于无心理预期,这一结果与以往在加载条件下获得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证明心理预期对突发性加载和减载条件下的腰椎稳定肌的“预激活”具有类似的作用。失衡心理预期下意识性地对腰椎稳定肌活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预激活作用”或者“启动作用”,从而使其能够对后续的外加负荷做出快速反应。而针对其他被检肌肉快速反应延时有所加快而未能达到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认为,可能与被试数量偏少以及实验控制等因素有关。腹外斜肌在突发性载荷变化条件下维系腰椎稳定性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一般认为,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的收缩有助于提高腹内压,从而对脊柱稳定性发挥支撑作用[10]。在立姿条件下,脊柱后部韧带难以或者无法抵制躯干前向负荷的作用[20],此时腹外斜肌的预先收缩和快速收缩可与腹横肌一道增大腹内压,增强腰椎稳定性[1]。更重要的是,腹外斜肌的这一作用可以独立于腰部竖脊肌的“共收缩作用”,后者虽然有助于增加腰椎稳定性,但同时可以造成较大的腰椎压力负荷[22]。此外,就不同的核心和浅层稳定肌群募集顺序而言,有研究发现,躯干前向突发性载荷变化时腹部肌肉会比躯干背部肌肉和下肢肌肉提前募集[8]。本实验发现,躯干在垂直方向上突发突发性减载条件下,腹外斜肌的快速反应强度明显大于腰部多裂肌和腰部竖脊肌,同侧腹外斜肌的激活时间也明显早于同侧腰部多裂肌和同侧腰部竖脊肌,提示腹外斜肌在维系腰椎稳定性中可能发挥着比以往研究认同的更加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与无失衡心理预期相比,失衡心理预期能够明显加快对侧腰椎多裂肌的快速反应延时,减小对侧腰部多裂肌和腹外斜肌的快速反应强度,这一结果与以往加载性失衡研究结果是一致的[7,14,19]。笔者认为,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所诱发的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在生理学本质上属于下意识的脊髓反射,其目的在于快速强化腰椎稳定性和预防腰椎损伤[28]。而心理预期能够明显加快这一反射的时间和弱化反应强度则被认为是自上而下的大脑意识活动通过前馈控制机制影响下意识脊髓反射的典型证据。通过腰椎稳定肌“预激活作用”和“弱化收缩作用”实现的主观心理预期效应是中枢神经系统应对躯干突发性载荷变化的基本控制策略,前者有利于腰椎稳定肌对即将发生的失衡事件做出“及时”的反应,后者有助于做出“适度”的反应,其整体作用的意义在于在不过度增加腰椎载荷的条件下增强腰椎稳定性,避免“不及时”和“不适当”的稳定肌活动对腰椎造成的损害,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阈值、预先激活脊髓运动神经元和去高位中枢抑制作用等有关。而失衡心理预期能够消除同侧和对侧被检肌肉的快速反应延时差异的事实,也表明心理预期还具有协调腰椎稳定肌活动和平衡运动控制的作用。

心理效应范文5

[关键词]教育;班级管理;心理效应

一、期望效应:打造属于你的班级名片

笔者对每个学生都满怀期待,以积极的目光赏识激励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打造独属于他们自己的班级名片。例如,在学期初,笔者就布置了第一期班级周记“描摹我心中的班级蓝图”,建议学生写一写自己心目中的班级、同学、老师以及自己的模样,并提出有益于班级建设的措施;上了第一节主题班会“毛遂自荐:我的班级我做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展现自己的才能,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开设了第一节心理团辅课“悦纳自己,同伴携手迎阳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与同伴,正视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优点,不断超越自己。此外,笔者又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为孩子们的成长搭建有效平台,引导学生看见自己的美丽,挖掘自己的潜能,从而成为班级的闪亮之星。如,最勤劳黑板护卫员、最有爱心护绿员、最环保节电员、最传神朗读者、运动小健将、睿智小哲学家、创意小作家等。他们或许在某些方面表现得落后于同伴,但一定也在一些别的方面超越他人,而教师就应该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注意观察,捕捉细节,放大学生的优点,让每个少年都能坚信自己就是班级中的唯一,从而珍惜那一个个能够展现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

二、得寸进尺效应:完善自我有妙招

得寸进尺效应,顾名思义,就是先让个体接受一个较低的要求,当他们接受或达成之后,再对其提出一个稍高一点的要求。“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一个成长中的少年都难免会有缺点。他们或自私任性,考虑问题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缺乏宽容和大度;或好高骛远,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虽有远志,却无实际行动;又或者意志薄弱,上课爱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又或是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大或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而产生挫败感,变得消极懈怠……因此,在班级管理中,除了期望效应,笔者也会运用得寸进尺的心理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做自己的“医生”,听多方声音(自己、同学、家长、老师),准确评价自己的优缺点,然后取长补短,对症下药,科学制定成长计划,先有日达成、周突破再有月打擂、学期目标,最终实现三年的初中成长目标。为此,笔者特别在班级文化墙上开辟专栏“梦想的阶梯”,上面张贴着每个学生的初中阶段成长目标,并阶段性地引导学生根据现状进行目标调整,以期能真正引导学生成长。同时,也会趁着家长学校集中授课时,让每位家长也能鼓励孩子实现目标,为子女写下加油的话语,成为孩子梦想的守护员。于是,这一“梦想阶梯”又成为亲子间心灵对话的窗口,时刻传递着温暖的关爱与殷切的信任。事实上,在一个个近期小目标的不断实现中,有的学生改掉了懒床爱迟到的毛病,有的学生由从不交任何作业逐渐转为交一门作业,或交抄写之类简单的作业,也有的学生从畏惧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想法到主动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甚至是在主题活动中上台表演……的确,少年们都渴望成功,成为自己的“将军”。在阶段性的“打擂”中,他们挑战自我,找回了自信,形成了积极正确的自我意识和效能感。他们懂得了唯有脚踏实地地走好眼前的每一步,才能在实现既定目标的路上迈出一大步。

心理效应范文6

【关键词】班级管理;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是在社会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下,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对人或事所作出的一些特殊的反映效果。在班级管理中,有些心理效应如果不加以克服会造成不良后果,而巧妙地运用一些心理效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克服“刻板效应”,巧用“罗森塔尔效应”

“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或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作为依据判断和评价人的心理现象。在学校经常见到这种现象,教师对那些学习成绩优秀、日常表现积极的学生,往往会流露出喜爱的神色,这些学生会很自然地受到器重和青睐。而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经常犯错误的学生则表现出急躁、厌烦的情绪,这些学生往往会经常遭受冷眼甚至歧视。然而,这种刻板效应无论是对所谓的“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对于经常得到好评的“优等生”,可能使他们从内心产生一种飘飘然的优越感,产生骄傲自满情绪;对于经常遭到批评的“后进生”则可能使他们完全丧失自信心,甚至自暴自弃。作为教师,一定要避免刻板效应,要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要相信每一名学生内心深处都有积极进步的渴望,要巧用“罗森塔尔效应”对每一名学生给予一定的期望。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教师期望效应”。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进行了这样一项实验:在一次考查某校时,随机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将来大有发展前途。”八个月后,罗氏又来到该校,结果发现这18名学生的成绩的确长进很大,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应,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认为这个结果是因为教师接受了“权威谎言的暗示”,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偏爱心理,从而对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效果的达成。罗森塔尔效应证明: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对他们抱有较高的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信任,会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并迸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因而也容易取得如教师期望的效果。可见,教师的期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应寄予合理的期望和要求,给予他们公正和足够的支持与鼓励,那么学生的学业成绩与人格品质将大大提升。

二、克服“马太效应”,巧用“共生效应”

“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在班级管理中,马太效应并不鲜见,有的老师只重视培养少数拔尖学生,对他们冠以“学习标兵”、“三好学生”、“模范团员”、“优秀班干部” 等荣誉,忽视和放弃大多数学生,使得少数学生成为精神“贵族”,多数学生成了受冷落的“被弃者”,这有悖于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本质。在此,笔者建议巧用“共生效应”,克服“马太效应”。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植物界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为“共生效应”。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利用共生效应,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让他们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可以组织学生建立一个个由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共同组成的成长“共生圈”,要求同一共生圈中的几名同学要在学习上互帮互助,纪律上相互监督约束,考评时以共生圈所有成员的综合成绩为依据。这样,那些优秀生会更优秀,作为小组的领头人,会更加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努力帮助暂时落后的同学;那些暂时落后的同学在优秀生的帮助和感染下,会铆足劲奋起直追;那些中等生感到前有榜样,后有“追兵”,会变压力为动力迎头赶上。一个个小的共生圈互相学习,互相竞赛,整个班级就会形成一个大的共生圈,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使整个班级呈现出“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气象。

三、克服“超限效应”,巧用“迁移效应”

所谓“超限效应”,是指剌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后进生往往不仅仅学习成绩差,而且思想品质、行为习惯也存在一定问题,所以对后进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转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反复现象。有的老师在学生改正缺点错误的过程中出现反复的时候,会失去教育的信心,过分责备他们,在对当前事件批评学生之后,会觉得意犹未尽,采取"翻旧账"、"揭老底"的做法,陈谷子烂芝麻没完没了地数落起来,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批评,使学生极不耐烦,讨厌至极,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跟教师唱“对台戏”。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面对令人挠头的后进生,不妨采用“迁移效应”将其逐步引导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迁移效应”是学习心理学中的现象,是指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我们可以将这种效应迁移到后进生转化中来。在后进生身上,不是没有优点,往往是由于缺点太多,而将其优点掩盖住了。作为教师,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甚至去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对他们予以表扬鼓励,引导他们不断将优势领域扩大,使他们的精力逐渐迁移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中来。一位哲人曾经说过:除掉杂草最好的办法是种上庄稼。当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逐渐养成了,那些不良的表现自然就消失了。

在班级管理中,有很多心理效应值得探讨,作为教师,应认真研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消极影响,借以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艺术性。

上一篇主宰者

下一篇实验室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