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推销员口语交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我是小小推销员口语交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我是小小推销员口语交际范文1

1.口语交际的主题与单元主题一致:要遵循常规,突出主题。比如,第六单元的主题是“父爱母爱”,那么这个单元口语交际的主题也是“父母的爱”。它的要求是“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请先阅读几则发生在生活中的小故事。……你怎样看待上述故事中爸爸妈妈的做法?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吗?给同学讲讲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再谈谈自己的想法。回家以后,还可以把这三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

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该在导入和总结环节把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突出出来,防止学生在口语交际时偏离主题。切记在口语交际课上不遵循教学常规――读一下口语交际的要求就开始让学生说,说到哪里算哪里。比如,我是这样导入上述口语交际的:“在第六单元,我们共学习了四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父亲历尽艰辛,挖掘38小时,终于救出儿子,歌颂了伟大的父爱。《慈母情深》中的母亲弯曲着脊背,几乎把脸挨到缝纫机板上;母亲用她那龟裂的手指数着皱皱的一元五角毛票。读了这些细节,你是否体会到了母亲的爱,你是否想过怎样感恩于母亲?《‘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巴迪,童年时对父亲一句‘糟糕透了’的不理解,等到长大后才懂得这是另一种方式的爱。《学会看病》中的母亲让儿子去看病,你是否读懂了母亲既想锻炼儿子能够独立生活,又很懊悔自己这样做的矛盾心情?你有过这些类似的爱吗?请同学们读一读要求中的三则小故事。”而总结是这样的:“慈祥的爱是爱,严格的爱也是爱;当时能理解的是爱,不能理解的也是爱。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只不过爱的方式不同。”

2.口语交际与习作密不可分:要学以致用,交流所悟。这一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什么,习作的主题就是什么,无论哪个单元的安排都是如此;其二,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安排顺序不同:有的口语交际在前,有的在后。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备课前就要想一想:它们的主题为什么相同,并且与单元主题一样?为什么它们的安排顺序还不固定?它们的主题一样是因为教材的编排意图――训练学生在口头或书面表达时能够运用在课文里学到的表达方法,做到读、说、写结合。所以教师的评价要围绕本单元的主要表达方式进行评价。比如,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我是“小小推销员”》。学生在介绍“商品”时,教师可结合本单元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进行评价。至于顺序不固定,是由于本单元自身特点决定的。比如,第七单元就是习作在前,口语交际在后的。因为第七单元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习惯,而且还是初次练习运用资料写读后感。所以就让学生先亲身体验怎样写,然后交流怎样恰当地运用搜集到的资料写读后感。否则,没有亲自运用资料去写,当然就不能很好地交流怎样恰当地运用资料写读后感。

我是小小推销员口语交际范文2

关键词:口语交际 学会倾听 激发兴趣 开展活动 用好教材

口头语言,作为最基本、最便捷的人际交往工具,经常担负着每个人社会交际效率高低甚至成败的重任,因此,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小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我们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他们说得流畅,说得精彩,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倾听是指一个人能够集中注意,认真安静地听他人讲述。倾听,是一个人能力的反应、素质的体现、品质的外露。倾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倾听别人讲话是尊重他人,礼貌的一种表现。缺少倾听的口语交际不能算是真正的口语交际。学会倾听是小学生获取信息,提炼信息,交流信息的有效途径和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必须努力培养。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在别人说话时,安静、耐心、专注、谦虚,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话语,明确说话者表达的意思,并及时作出应对。这样听清楚了听明白了,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

二、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

新课标在口语训练上提出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是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要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激发出来,学习的动力就会增加,他们就会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口语交际情境”中去,学生才会想说、乐说、有话说,最终达到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交际情境。教师可以根据交际内容,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实际情景,展示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点拨口语交际方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如我在教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父母的爱》,上课开始,我面带微笑,亲切地向孩子们自我介绍:“我是一个老师,也是一个爸爸。我非常疼爱我的儿子,他不在我身边,我很想念他,我们经常通电话、QQ,他虽然远在天边,但我感觉他近在咫尺。我想天下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表现爱的方式不尽相同。你们能说说你们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爱你们的吗?”老师这样导入,一下就激发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并建立了交际话题――父爱、母爱。这时,孩子们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举起小手抢着发言。有的说:“我妈妈每天早上都会骑车送我到学校,嘱咐我听老师的话,然后到工业园上班。”有的说:“我爸爸到广东打工,他很久才回来一次,可是他经常给我打电话,每次回来都给我买好东西,我很想念他。”……我趁机引导学生,要想让这样的爱长住我们的家,我们该怎么做呢?同学们深思了一会儿后,争先恐后地扬起小手抢着发言。有的说:“爸爸工作回来,我都会倒一杯茶给爸爸喝。”有的说:“我会帮妈妈做家务。”有的说:“我会做好饭菜等爸爸妈妈下班回来。”有的说:“我们要孝敬爷爷奶奶,让爸爸妈妈放心工作。”……然后我让孩子们分小组扮演角色,如何孝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再推荐小组上台表演。这时课堂气氛热烈,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发言,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掌控教学秩序,灵活应变,以确保学生的口语交际顺利进行。

2.利用图片、音像等创设交际情境。利用幻灯片制作一个或几个动物图片或场景,创设一个故事的开头,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编童话故事。或者教师事先做好录音,叙述一个故事的结尾,让学生想象故事的前一部分。在叙述的过程中,可适当地加入动作表演,引发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我在上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感动》,上课开始,我说:“生活中每天都会有一些事感动着我们,一片落叶、一滴雨水、一个举动都会有它感动的理由,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就特别让人感动,我们一起来看看。”接着就播放中央电视公益广告――表现幼小的孩子给自己的妈妈端水洗脚的视频。然后鼓励学生用概括的语言完整地说一说这则公益广告主要讲了些什么?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地方?孩子们的情趣一下就调动了起来,纷纷举手滔滔不绝地说起来。

3.开展活动创设交际情境。活动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如“贴鼻子”、“画嘴巴”等游戏,用较短的时间完成简单的游戏,然后指导说:游戏开始我们做什么?过程怎样?结果怎样?你觉得哪部分最有趣?为什么有趣?同学们的反应怎样?这样孩子们的兴趣就上来了,口语交际也就水到渠成。

三、用好教材,上好口语交际课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而课堂教学又是口语交际训练的最佳途径。当前各年级语文教材中编排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话题鲜活,形式多样,便于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例如,低年级的《春天在哪里》、《买文具》;中年级的《以诚待人》、《编童话》;高年级的《劝说》、《小小推销员》等。在教学中,我们要坚持以各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为指导,并根据各年级阶段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训练。此外,还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交际互动,引导学生在互相说话、辩论、评析中提高交际能力。

我是小小推销员口语交际范文3

一、口语交际活动的类型

口语交际的训练形式很多,划分角度各异。从语言表达角度分,有质疑、求助,采访、答问,评价、介绍,接待、探访,请求、汇报,演讲、辩论等;从学生实际的口语交际使用范畴来分,有自我介绍、口述见闻、工作汇报、祝贺感谢、接待客人、求助于人、自由议论、争辩问题、主持会议、交易商谈等。[1]根据交际主体参与的形式,可以将口语交际活动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独白型,对话型,表演型。

(一)独白型口语交际活动

独白型口语交际指一人或一方在交流现场进行言语表达,听众与说话者没有直接的言语交流,一般通过表情、气氛回应。如自述、转述、介绍、讲故事、看图说话、诵读、致辞、解说、口头作文、作报告等。独白型口语交际不是目中无人,自言自语,而是必须时刻与听众进行心理和精神上的交流,以达成情感上的默契与和谐,反之则会与听众产生心理距离。

《标准》在各学段对独白型口语交际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一学段能复述(故事)大意和精彩情节,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简要讲述见闻;第二学段能讲述见闻,说出感受和想法;第三学段能根据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第四学段能具体、生动地讲述见闻,复述转述时要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这些目标逐层渐进,螺旋上升,有效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在小学阶段,语文教材较多地安排了这类口语交际活动,老师在教学时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适当选择,予以补充和调整。如“我是谁”这个主题是人一生中一个永恒追问的问题,可以从小学一直延伸到高中。此外,还可以进行诸如介绍家乡和照片、看图说话、讲述、复述、编讲故事、朗诵诗文等活动。小学生写的作文,也可以自己说给同学、老师和家长听,老师要引导他们区分写和说的不同要求,使他们写得清楚,说得明白,让人喜欢听。到中学阶段,可以逐步增加转述、吟诵、致辞、解说、口头作文、报告等练习,加大交流的范围。如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话说千古风流人物”安排的三项活动分别为“说说你所敬佩甚至崇拜的十个人”、“讲讲你敬佩的人物故事”、“朗诵你所喜欢的诗文”,都是以独白型口语交际为主,但交际的要求比小学更高。当然,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和能力的增强,交际形式也往往不只有一种,而是多种穿行,使学生不致生厌。

(二)对话型口语交际活动

对话型口语交际是由两人或多人参与的、双向或多向的、以口语为载体的信息交流活动,也是生活中使用最广泛、最直接、最灵活、最简便的言语交往形式,包括问答、借(购)物、指(问)路、电话交谈、待客、访谈、讨论、辩论、面试等。这种口语交际体现了交际双方你来我往的互动过程,需要双方互相配合进行言语活动,参与对话的人既要认真倾听,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表达自己的想法,回应对方的问题,因此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互为主体。

《标准》十分重视对话型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要求小学生与别人交谈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能“简要转述”;初中生在“讨论问题”时,不仅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要听出讨论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在教学中,比较适合学生的对话型口语交际训练有很多,如小学语文教材设计的“我是小小推销员”、“夸夸我的同学”、“成长故事会”等都是非常好的对话型口语交际教学活动。“访谈”就是一种调查了解性的双向交流,在中小学阶段都可以尝试练习。学生可以模仿记者或调查员的身份,作各种各样感兴趣的、有意义的调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就安排了十次要求采访的口语交际活动,这些活动对培养学生“说”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到了中学,组织辩论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很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平时辩论的论题设置大多是完全对立的。如“人性本善”、“男女平等是可能实现的”、“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等,辩论双方都是一正一反,容易激发双方鲜明的观点,但也导致片面化、绝对化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辩论的范围最好不要局限于正反的必然选择,辩手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切入,对同一问题不是持非此即彼的观点,而是辩证思考。如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门设计了主题为“走上辩论台”的口语交际教学,安排了“上网利弊谈”、“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吗”、“关于克隆的争议”三项活动,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项进行练习。如“上网利弊谈”这一项,编者提示学生关于上网的利弊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可以是利大于弊,可以是弊大于利,但没有下结论,而是建议全班或者分组讨论:怎样看待上网?这种开放性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多角度考虑、分析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智慧火花的撞击中培养思维品质,提升交际能力。

(三)表演型口语交际活动

表演型口语交际是一种兼具独白型和对话型特点的、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特征的口语交际类型,如表演童话剧、表演课本剧、当众演讲、主持节目等等。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针对性强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在中学阶段的课程目标中规定:初中生能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高中生则要学会演讲,并力求有个性和风度。表演型口语交际有别于真实的日常口语交际,它除了承担“口语交际”的任务,还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如表演课本剧,首先需要将课本内容简单地改编为可以表演的剧本形式,这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定要求;其次需要进行简单的环境布置,这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再次,在表演过程中,要运用独白叙事、对话交流等多样形式,打破了学科界限,体现了跨学科发展的大语文观,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作用。

演讲,不是一般的独白,它还要遵循一定的表演要求,精心设计富有感染力的体态语言,甚至借助于戏剧、音乐、绘画、相声、小说、诗歌等多种文艺手段为其服务。如美国的阿德勒在广播中听过丘吉尔的一次演讲后,总结出了具体可行的演说技巧。第一,演讲前先把演讲稿写下来。第二,演讲稿的写作样式要处于简明纲要式和完整文章式之间。有些重要的话,比如开头、过渡、主要观点、结尾以及其他自己认为重要的话,写成完整的段落,像写文章那样。有些内容,比如支撑性的材料,写成一个提纲,列出要点,详略依自己对内容的了解情况而定。[2]到高中阶段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即兴演说,要求学生不事先准备,稍作考虑,或列出提纲,或打个腹稿,就上台说。这种形式可以锻炼学生敢说的自信和机智敏捷的思维能力,达到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人的言语潜能。不论是演讲还是表演课本剧,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设计简单划一的口语交际目标,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不同个性的学生。表演型口语交际活动应当成为一个自由、开放、个性化的舞台,让学生在演一演、做一做、听一听、品一品、看一看等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展现个性化口语交际的过程。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教学策略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每一类型口语交际教学的效果,每一类甚至每一次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主要从以下五方面来运用其有效策略。

(一)选择恰当话题

教师进行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选择恰当的话题。《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口语交际教学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因此,话题的确立应考虑到话题的价值、难易程度等因素,话题的内涵应是多元的,形式应是开放的,贴近现实生活。口语交际教学时,可以灵活选用教材中设计的口语交际话题,引导学生围绕话题进行专项训练。如现行语文教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想象世界,选编了许多使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教学模块内容。如小学里编入的“学会祝贺”、“爱吃的水果”、“认识标志”等说话模块;初中编入的“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交际模块;高中阶段的“即席发言”、“演讲”、“体态语”、“讨论”等模块组合,为学生准备了“口语交际”课的话题参考。教师也可以从教材的阅读、写作内容中提取话题,进行延伸训练,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巩固和提高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效果;同时,还可以跳出教材,直接从家庭、学校生活以及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中选择话题。这些内容广为大家熟悉和感兴趣,切合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实际,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评析时事、针砭时弊,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综合素养。

(二)创设具体情境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言语活动,因此,有了好的话题,还需要教师精心创设特定的交际情境。《标准》强调: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这种具体的交际情境可以是真实发生在课堂的问题式、讨论式等交际情境,也可以是模拟真实生活的交际情境。教师要在综合运用教材和其他参考资料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创设生动有趣、符合学生心理和年龄特征的情境,为学生营造口语交际的氛围,并且力争人人参与,让每个同学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如新学期,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教师要及时捕捉时机,可以要求学生以欢迎新同学为主题,请每个同学向他讲几句话。这样,学生就处于具有实际意义的交际情境中,引发真情真话。

创设情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情境。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共鸣点,产生情感回应,调动学生的表现欲。第二,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经验进行场景的布置,利用影像、录音机、多媒体、网络等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创设具体直观的交际情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绪高涨。第三,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进入交际情境。爱表现是学生的天性,在真实的表演中,学生的情感能自然流露,交际的欲望十分强烈。因此,教师可以将课文内容改编成情景剧,将静态的口语交际内容改变为以交际为目的的动态内容,让学生边表演边进行口语交际。第四,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模拟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再现真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三)促进多元互动

《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互动”是口语交际教学区别于听说教学的最大特征。即使像报告、演讲等独白式交际,也需要互动,听者和说话者也要有表情和气氛的回应。口语交际教学的互动方式有很多,常见的有三种:一是师生互动。它要求教师转换传统的权威角色,与学生平等交流,鼓励学生表达的欲望和思想的火花。二是生生互动。它是同桌之间、前后同学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沟通的方式,在编排组合时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合理搭配。三是群体互动。这是班级小组与小组之间或全班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方式,也可以拓展到班级与班级之间,班级与学校、家庭之间更广阔的口语交际方式。无论是哪一种互动的方式,学生与其他互动的成员之间都不是互不相干、彼此独立的,而是相互协调、有机组合的。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也不是为了完成口语交际某一阶段的话题暂时维系的,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而稳固构筑的,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多元互动策略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交际的主体。教师不能只看互动学生的热闹表象,要特别关注少数“弱势”学生的参与程度。这些学生或因为个性内向或受先天条件限制,不善于口头表达,久而久之,他们容易丧失表达兴趣,也容易被忽视。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关心、尊重和信任。因此,老师要在课堂上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尽量为“弱势”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机会,时时鼓励他们尝试与参与,共同形成一个轻松、自主的交际课堂,保证口语交际互动路径的畅通。

(四)重视示范指导

学生口语交际态度、习惯和能力等正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其口语交际的内容、方式和语言形式还比较粗疏,这时教师的言谈态度、习惯和风格个性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极为重要。首先,教师要身体力行,以自身规范的言语行为做学生的表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优雅得体的手势表情、敏锐准确的倾听水平、简洁明快的教学语言以及丰富多彩的表达风格与习惯,都为学生作出口语交际训练的直接示范。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口语交际素养,处理好教学中的口语交际与平时口语交际的关系,使课堂教学语言既有教师语言的共同美感,又具有个人风范,从而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口语表达的对象和楷模。此外,教师在生活中的口语行为也应规范得体,不能课堂普通话,下课本地话,课堂文明话,下课粗俗话,这样会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行为产生误导,不利于学生文明得体的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同样,教师的指导十分重要。这种指导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指导学生倾听。如指导学生“专注耐心地倾听”时,要结合具体典型案例甚至教师亲身示范等让学生明白怎样才是“专注耐心”,然后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实践、感受,学会专注耐心地倾听。二是指导学生表达。首先,要加强学生普通话水平的训练。当学生出现发音不标准、用词不当、语序颠倒或语意不畅时,教师应及时提醒和矫正错误,使学生逐渐形成按规范讲普通话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第二,指导学生讲话文明有礼。适时适当地使用文明礼貌语言能给人以亲切、大方、有教养的感觉,能营造一种健康、积极、和谐的交际氛围。第三,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老师要引导学生说话时先提纲挈领地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迅速整理思路,围绕观点进一步思考从具体的几方面来选择内容和组织语言,做到有理有据,“理定而后辞畅”。三是指导学生交际技巧。比如,如何在交际的最初几分钟迅速打动对方?面对尴尬场面如何处理?要指导学生恰当运用交际中的无声语言如表情、手势、动作等,强化口语的表达效果。在口语交际时,要求学生神情自信、自然,目光坦诚,切忌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居高临下,目中无人。此外,还要指导学生根据交际对象、场合、语境的不同,适时调整自己,提高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五)建立评价机制

评价反馈是任何学科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口语交际教学也应重视评价反馈策略,建立自己的评价机制,以便对口语交际活动及时进行反馈与改进。《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宜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并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考察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4]这是口语交际教学进行评价反馈的指导思想,也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的策略和方法。不仅如此,《标准》还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从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意态度和表达能力等方面来规定评价的标准。如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第二、第三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内容,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这就要求教师认真掌握各学段的口语交际教学要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灵活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诊断性评价就是在开展某一口语教学活动之前进行的,在于让学生对自己现有的交际能力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以便改进。形成性评价则主要是对学生在某一具体交际活动中能力水平的反映,重在评价学生的参与意识、兴趣习惯与表达能力等,提出一些具体的意见帮助学生去克服困难和提高自己。总结性评价则是指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教学之后对整个口语交际教学的总评价,使师生对学生的口语进步程度有一个总体把握。[5]口语交际教学中评价的主体也应多元化,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等相结合,甚至还可以让家长参与到评价中来。评价时,要尽量以鼓励为主,多从正面加以引导,呵护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在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要及时表扬,给予充分肯定,对于正在进步的学生则可以提供一些实质性的改进意见。评价学生不能只说“很好”、“不错”之类笼统话语,而要准确到位地说出优缺点来,如“你的声音很响亮,吐字清晰”;“表达流利连贯,比以前有了进步”;“观点很独特,很有见解”;“如果语速能够慢点效果就会更好”等。这样,在每一次口语交际活动中,学生都能得到具体而富有建设性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发现和改进不足,逐步提高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增仁.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形式[J].福建教育,2001,(03).

[2][美]莫提摩·阿德勒.如何说清楚,听明白[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3.

[3]费蔚.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理论与示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