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个人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个人概述范文1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在税率设计上采用了超额累进税率和比率税率两种形式。在超额累进税率中,工资薪金所得实行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最高边际税率达到了45%。这样的税率设计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一是税率级数过多、过于繁杂,计算难度较大;二是税率级数过多,会使纳税人为了降低边际税率级次而有意隐瞒各项所得;三是在现行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水平下,真正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正是处于中下收入水平的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的主要来源正是他们的工资薪金所得,如此会背离收入调节的公平性。
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作为纳税单位,没有考虑家庭因素。即使两个自然人的收入相同,包括金额和类型相同,就会缴纳相同的税额。但是没有考虑这两个人为之而付出的成本费用不同,两个家庭成员人数不同,生活开支不同,教育支出不同,医疗支出不同,是否需要赡养老人等等不同,按照同种扣除额、扣除率计算税额就会造成税负不公。如今看来,上述弊端的存在,对实现“缩小贫富差距、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有影响,因此对于现行个人所得税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二、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选择分类综合税制模式
纯粹的分类税制与综合税制方式,各有优缺点。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混合税制。我国可以先实行分类综合课征模式,采取按年征收和按此征收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连续性、劳务性的所得,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实行综合征收,按年计算,按月预缴,年末汇算清算。对于偶然性、资本性的所得,继续按现行的分类方式征收,采用比例税率,按次计算,代扣代缴,年末不再汇算。
(二)合理调整税率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有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种类多、档次多,不利税收征管。在设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时,应考虑“少级次、低税率”的原则。首先,在实行分类综合所得税制的模式下,对综合所得征税考虑实行5%、10%、15%、20%、30%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通过税率调整,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缩小收入差距。其次,考虑通货膨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改变现有固定费用扣除方法,设计灵活的税制要素。如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将费用扣除标准每年随物价指数进行调整,允许各地区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相应确定各税目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并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备案,这样既可以更好地符合各地实际状况,也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水平。另外,可以根据客观需要,综合考虑家庭人口、住房、教育、医疗、保险等因素,适当增加一些扣除项目,使费用扣除更接近纳税人的实际生活开支。
(三)以家庭为纳税主体单位
从个税的国际经验看,个税按家庭年收入计征,充分考虑了家庭的实际收入和负担的家庭人口数,比较符合科学发展观。由于个人的家庭人数不同、劳动力多少和收入高低不同、家庭费用项目和开支多少不同,以“家庭”为纳税主体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比以“个人”为纳税主体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更能体现纳税能力确定税收负担的公平原则。具体可以采用个人独立申报和夫妻联合申报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家庭扣除标准。
(四)切实加强税收征管
我国目前实行了纳税编号制度,但是纳税人的纳税编号只在办理纳税事宜时有效,而对其他办理事项,如银行业务办理、房屋贷款业务办理等则没有法律效力,而且税务机关、银行、社保、教育、医疗等机构的信息没能实现共享。因此,我们应该借鉴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做法,给所有的公民建立个人税号,与储蓄存款实名制对接个人税号完整记录所有个人信息、个人交易行为和信用状况等,做到个人收入申报、信用消费、财产登记等全过程监控。
(五)完善征税的社会环境
现阶段,我国税收征管手段还不够先进,对个人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和个人申报的方式。完善征税的社会环境,首先做好税收宣传的长效机制,增强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源泉扣缴应该充分利用扣缴义务人在扣缴税方面的优势,规范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和申报的程序。个人申报需要加强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同时加强社会的各项保障制度建设,让纳税人切实感受到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次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实现纳税业务专业化。大力推进个人银行卡结算制度,逐步减少现金交易。
三、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难点
个人概述范文2
一、教学工作方面
教学是我的的本职工作,这就要求我认真书写教案、备课,并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课堂上,耐心细致地讲解,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书本知识,并能够在操作上学会正确操作,我会认真研究学生、钻研教材,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易学易懂的情境下进行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以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到的教学模式去进行教学。同时,认真研究相关教育理论书籍,与实践相结合,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作为年轻教师,我会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充分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有关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资料,使自己首先具有一种先进的教育意识及理念,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不断积累理论知识。同时将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实践结合,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一要提高教育能力。包括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转化后进生的能力、指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师“身教”的能力等。面对今天的教育教学对象,尤其是整体素质普遍不高的教育对象,我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是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有了理论的支撑才有底蕴。只有采用适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二要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创造和谐健康的人际环境,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创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增强抵制不良信息影响的能力;提高选拔、培养班干部的能力;提高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增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自身建设方面
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这就要从自我做起,教师不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就无法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计划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①认真学习道德理论。 ②积极进行道德实践。 ③努力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 ④努力参加课改实践。
其次还要加强技能的培养,在工作中将教育教学和教科研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际教育教学,从实际教育教学中及时总结经验或教训,并以论文的形式记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及教科研的技能。
个人概述范文3
关键词:技术型;管理型;培养
1.交通运输技术型人才向技术管理人才转型理论分析
1.1交通运输技术型人才向技术管理人才转型必要性
随着民航事业的不断发展,相关领域的工作已渐渐从纯业务纯技能的解决方案逐步转变为管理方案,空管部门把ATC上升到ATM,公司签派部门的培训也开始注重从技能型向管理型倾斜。在实际工作中,单纯的业务能力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求,在与毕业生的信息反馈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已经不能准确反映工作能力高低,现今工作环境的变化使得每个岗位的工作压力急剧加大,传统的培养模式解决了处理一项事务的问题,但是现今事实是大量繁杂的信息涌向工作人员,他们需要具有条理的思维,能够分清信息中孰轻孰重,进而确定先后次序,一一分析,在分析中还要和周围团队沟通,综合周围团队的方案意见,最终做出最佳决策。在信息接受、分析、传递、处理直至决断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事故征候或者事故,任何一个环节的处理能力偏弱都会降低工作效率。因此,民航专业人才培养,应该顺应这一形式转变,使工程技术型培养向工程技术管理型过渡,为学生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转型应坚持的原则
首先,转型要围绕交通运输专业的特点进行。由于交通运输专业具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特点,必须在严谨的理论支持下进行实践,理论和实践应用都要围绕交通运输业的灵活性和动态性为基础。
其次,转型要以应用为导向,能力为根本。交通运输专业市场化的特性要求培养人员要具有足够的适应性,将交通运输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与专业知识的内涵相结合,形成为人员专业技能,转化为有效生产力。
2.交通运输技术型人才向技术管理人才运行机理
2.1基于交通运输人才目标导向的教学体系的建立
首先,制订完善培养方案。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从增强学生的理论基础为核心,拓宽学生视野为手段,增强学生管理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出发,注重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将“基础教学、技能教学”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遵循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打破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发挥学生个性化优势,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管理才能突出的通才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其次,优化整和课程体系,巩固学生知识技能。以教学目标为主线,优化课程体系,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加强与管理学科的渗透、交叉、组合,在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强化管理概念。加强学科间的内部联系,以工程管理案例为中心,将一些重要经典的基本概念、知识点连同相应的技能培训串联起来安排教学课程和内容,增加理论知识与实践关系;增加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管理意识和能力。
2.2业务技能与管理技能的交叉渗透机理
为了适应未来行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就要注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所谓在形成专业技能过程中渗透管理技能就是在目前的通识教育观的指导下,加强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综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管理素质的协调统一发展,业务技能与管理技能的交叉渗透机理。
2.3实践验证反馈机理
业务技能与管理技能的有效结合,实质上需要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相结合。通过学校、企业、教育部门和行业协会四个组织机构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建立“场境实操”的培养模式。学校的人才培养是根据交通运输企业的需求进行的,交通运输企业随着行业需求不断调整用人需求,为了有效适应变化启用校企联合的实践方式,提升学生能力以满足行业发展需要。通过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一方面增强一线教师的实践能力、掌握一线实践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理解所要掌握的技能,依据实践检验效果对理论阶段内容进行修订,不断增强校企联合的自检能力,使得合作成为闭环系统,更好促进学生技术技能和管理技能的双重提高。
3.以用人机制为动力的转型机理的运行措施
3.1发挥用人机制的推动转型核心动力作用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成果拥有最终评价权。通过企业选拔人才的标准可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由专业技能型向技能管理型的培养提供改革的动力。为了有效的将企业用人评价机制转化为转型的动力,需要不断完善人才选拔机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机制,注重知识内涵和反应能力的“刺激”效果。
在评价人才质量过程中,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环节以及工作后的经验反馈进行立体评价。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选拔人才奠定基础,同时,还要对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相互配合提供更好的信息与建议。为了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转型的积极性,通过就业竞争压力提升学生管理思想的考核力度。因此,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置过程中从企业选拔人才角度进行考核,作为企业选拔人才的主要参考依据。
3.2落实分级化人才培养的制度
分级培养主要从开课层次,课程设置,实践时间等三个层次进行。根据学生在进入学校后第一个学期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初步评价,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第二个阶段的课程设置,增强这些同学的理论深度。为了激发这些同学的热情并促进其他同学的学习动力,可以利用暑假时间安排这些同学提前进行企业实践并在考核中突出该部分同学的成绩。依据课程设置在第三个学期让部分同学参与企业实践,的针对性地提高理论知识;并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重新评价学生成绩,为下一个阶段企业实践选拔人才提供依据。通过打破实践环节的时间限制,将企业时间的环节分布到不同学期,从而有效提高实践的针对性和同学的学习热情,并将参与实践环节的时间作为企业选拔人员的主要依据。
3.3教学手段的灵活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计算机、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被更多的教学活动所采纳,为很多教学想法的尝试提供了可能。利用电视、幻灯、录音、录像、计算机等现代化信息传输媒体可以将企业的实践环节真实的在线到课堂上,缩短学生对知识应用的时间,并且有效这种信息共享方式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启发式、交互性教学、个性化教学、远程教学、资源共享、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方法执行中要创造师生间以及校企间的和谐关系。师生间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给予学生质问的权利,协调师生关系,以顺利地进行教学活动。在实践环节中要增强企业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默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指导老师的经验性,真正发挥企业实践的作用。
总之,为了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更好的适应行业的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就必须对现有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进行改进,把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培养为具有管理思维的专业技术人员。
参考文献:
[1]李寅甲.高等学校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研究.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06.
个人概述范文4
【关键词】数理统计;教学改革;医学实践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快速发展的时代,医学信息的正确收集、整理和分析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以及卫生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数理统计》作为医学院校学生建立统计分析思维的入门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对临床工作和调查研究进行科学的整理,有利于对多种渠道获取的医学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在医药学领域应用数学方法,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能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新一代医学生是我们的责任。
《数理统计》是我校中医、药学专业、检验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课程立足随机现象出现的规律,利用概率论和统计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医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但这门课要求学生不但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概率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为增强学生数据信息的处理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合格的医学实用型人材,我们对这门课进行了教学改革,以下是我们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1改革课程教法,培养应用能力
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医、药学专业的学生生源与普通高校的生源质量的差异也起来越明显,由于学生中女生比例偏大,且多数文化基础课较差,尤其是数学水平参差不齐,这给《数理统计》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传统的统一课型、学内容、统一进度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为了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能熟练使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我们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现以PBL教学法为例进行分析。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 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把学生置于依据现实而构建的情境中,并让学生成为该情景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一步一步的解决问题。老师把实际生活问题作为教学材料,采用提问的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最终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选取医学实践中的真实案例,查找资料,找出案例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做到心里有数。案例交给学生后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小组拟定出问题解决的方案,教师及时总结点评。
比如:南阳及周边地区15家医院联合对心肌梗死抢救治疗后的患者进行了随访调查,其随访调查的部分资料如下表所示:
根据这些资料,可提出如下几个问题:(1)出院后第一年死亡率与以后几年的死亡率是否有显著性差别?(2)2年生存率是多少?3年生存率是多少?(3)如果有患者中断了随访,中断随访的患者如何进行统计分析?怎样的随访才算有效?
通过案例将理论教学与实际问题结合越来,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不过案例教学法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该教学法虽然在提高学生能力方面的优势明显,但它只是对医学实践中的某个方面或某种特定类型的问题进行分析,它不能代替系统的理论教学。案例教法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扎实的理论知识才是讨论的基础,只有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教学环境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现代化特别是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已是大势所趋。对大学生而言,《数理统计》知识点多,教学内容难于掌握,如果借助图文并茂的CAI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教学手段将更加直观、生动、多样。另外随着医学统计软件的日益完善和广泛应用,原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计算出结果的内容,现在使用统计软件瞬间就能准确地计算出来,极大地方便了医学统计学的教学。不过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虽然统计软件包的使用为熟悉统计基本原理和统计方法的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对于那些统计概念不清,不能正确选择统计方法的用户来讲将会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总之不管CAI课件多么直观生动,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语文魅力却是无法被替代的,教师在课堂上的灵活发挥、随机应变、融会贯通也是任何课件都不能替代的。所以只有把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医学实践。
3采行弹性化课堂教学
所谓课程的弹性化是针对以往课程的单一化与僵化的缺失而提出来的。它主张课程的实施要留有伸缩余地,使教师和学生有自主教学的机会。事实上,以一种僵化刻板的课程实施于所有具有不同特质的学生身上,是不科学的,同时也是行不通的,这有违教育原理,因此, "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是今天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我们在课表及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伸缩性,在教学方式和学业成绩评定方面也采取多元化标准,以便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4联系医学实际,注重能力的培养
《数理统计》课有很强的实用性,我们应明确培养目标,根据中医药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差异去优化教材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统计方法去解决医学实际问题。教材要尽可能体现医学的特点、应用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应淡化定理证明和计算技巧训练,加强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的讲解,重点讲解如何选择合理的统计方法,如何用统计软件如SPSS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的办学实力。
个人概述范文5
【关键词】行为主义 华生 斯金纳 环境 人格
【中图分类号】B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022-02
人格是指在遗传基础上,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这样看来,人格与行为是密不可分的。人格的本质即个体社会化的结果,而行为主义学派就是主张所有的行为都是学习而来,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决定作用,他们感兴趣的是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由此,行为主义理论极大地影响了人格理论。
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华生,对人格的界定是人格是一切动作的总和,或者是各种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他强调不同的人会形成各种不同的习惯系统,而且每个人的各个习惯系统所占的比例不同,通常对人格进行分类和判断辨别都是以占优势的习惯系统为根据。华生认为人格是可改变的,但要以改变环境作为基础。他有段最著名、被引证得最多的一段话表明了这一点,“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人是可以根据环境的改变及需要,通过习得的习惯系统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的。华生对人的行为反应作了分类:(1)外显的习惯反应,包括骑自行车、打羽毛球、弹钢琴、盖房子、与人交往、与人说话;(2)内隐的习惯反应,包括条件反射所引起的腺体分泌、无声言语(即思维)、身体的定向或态度;(3)外显的遗传反应,包括人的各种可以观察到的本能和情绪反应,例如打喷嚏、抓握、眨眼、哭泣等;(4)内隐的遗传反应,包括生理觉察所研究的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各种变化。
华生认为,人格的发展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逐渐顺应环境,随着环境的改变作出各种反应的过程。人的动作习惯系统逐步发展和完善,由简单反应、复杂反应,到行为习惯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这个过程完全取决于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华生特别强调早期环境和教养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出幼年和少年是个体形成各种习惯系统的时期,也是人格变化最快的时期启示和影响,这更加大了人们对于孩子幼儿期的重视。不过除了年龄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影响,包括时间的合理划分、针对性的加强与过程中药物的作用,也都会对动作习惯系统有较大的影响。事实上,人长到13岁以后,其习惯系统基本上已经定型,而30岁以后,人格变化将非常缓慢,大多数个体安于一种平凡的生活,习惯模式变得固定,除非发生强烈的刺激。周围环境发生改变的程度与人格改变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因此华生把环境对人格的形成和改变的作用提到了绝对重要的位置,他指出:改变人格或获取一种新的人格,唯一的方法就是去改变此人所处的环境。他的理论充分甚至是极其夸张地表达了环境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儿童,一个好的成长生活环境肯定对于儿童良好人格的塑造与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并不是绝对必要的条件,现实生活中,还是可以看到许多在不良环境下依旧坚忍不拔,塑造出令人欣赏其人格的人物。所以对于华生的理论还应合理得当地予以采纳。
另一位行为主义集大成者——斯金纳,则给出了没有“人格”的人格理论。斯金纳主张个体对各种外部刺激产生的一个个反应组成了人的行为。能够使反应出现的频率增加的刺激即为强化物,这一过程称为强化过程。初级强化物是能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的食物、水之类的物质,中性刺激持续地与一初级强化物配对也将自然成为强化物。母亲和金钱具有次级强化物的属性,因为其与初级强化的照顾关怀相联结,许多次级强化因此而产生,像是包括微笑、赞美、金钱、奖赏、等级、表彰等等。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中的各种突发、偶然事件会给人带来愉悦、满足或者给人造成痛苦。人就学会辨别那些给行为带来强化的刺激或情境,也知道哪些刺激或情境会给同样的行为带来惩罚。在这个意义上说,刺激带来反应,环境对反应作出评判和选择,从而塑造或改变了某种行为。总的来说,是环境选择了行为,而人格形成与行为改变的关键成分是强化。
“强化”的概念,可以说是斯金纳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他认为人性是“中性”的,无善恶好坏之分,善或恶乃是行为的结果。人格只是通过操作条件反射而形成的一种惯常性的行为方式,是个体独特的强化史的产物。要对强化物强化方法进行合理地控制,就可以有效地控制行为、塑造行为。同时,他还认为人格受到三种力量的塑造:(1)个体强化的历史:人格是一种演化的历史产物,受到强化的个体行为倾向重复,而没有强化的行为便倾向停止;(2)自然选择:值得注意的是自然选择虽然可以塑造人类行为,但它只决定人类部分的行动,斯金纳宣称强化作用的关联性才是主要的决定因子,所以他也相信遗传基因对人格塑造扮演重要角色,但环境比遗传因素更能塑造人的行为(如:色盲的儿童);(3)文化习俗的演化:斯金纳晚年很强调文化在塑造人格上的重要性(如:语言)。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活经历,都会遇到不同的刺激,也会作出不同的反应,那么对相同刺激产生的不同的反应就是人格的表现,每个人因此就形成了不同的人格。
“谈虎色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表明人类的许多行为结果,都是由于某种刺激引起的,可能这个刺激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发生了。根据斯金纳、华生的行为主义的理论,我们可以对人格系统还不稳定的孩子进行人格矫正,利用条件反射来改变问题行为。在许多家庭中可以看到被宠溺的孩子对家长很没有礼貌,他们在哭闹的过程中会向家长出言不逊或是丢东西,以求家长来满足其的某种要求,家长在无奈下,只得满足孩子。对于这类情况,家长不应该对孩子发脾气予以过多的关注,更不应该对于孩子的无礼行为选择妥协,满足孩子的任何不恰当要求、过多关注只会强化孩子的错误行为,让孩子认为只要闹脾气什么事情都可以被满足。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对无礼的行为应该采取的是漠视的态度,让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应,使得不良的行为慢慢减少。相反,如果孩子以恰当的方式应对受挫情境——同父母好好商量或听从父母的建议,那么这样的行为就应该被强化,父母要对这样的行为予以肯定。斯金纳的人格理论较之华生还是有些进步,他承认了遗传在人格中的作用,不过他依然坚持环境及个体的强化在人格的形成与塑造中占据主要作用。虽然这样,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很值得借鉴的。
人格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人格倾向与人格特征。行为主义用几个关键的条件反射原理来解释人类几乎所有的行为,是狭隘片面的,他们忽略了许多其他条件,认知因素,例如:思考、想象、解释、评估等,整个学习结构似乎都依赖对动物的实验结果,只关注强化的原因。对于学习的研究也忽略了人类学多发生于人际环境中的倾向,忽视了人与人互动的作用。所以,行为主义的人格论将人类置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过,行为主义还是依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提供了有效、实用的心理咨询的方式方法,如:行为塑造、系统脱敏等方法,提出了系统的理论,让人们能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了人格特征。
参考文献
[1]黄坚厚.人格心理学[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9
[2]周丽芳.华生、斯金纳的人格论比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个人概述范文6
今社会对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的需求现状及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方法进行分析,希望能给广大师范院
校教学工作者一些启发与帮助。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艺术教育培养模式改革
一、当前社会对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的需求现状
在教育行业逐渐走向市场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招聘教师时除了会参考师范生的毕业院校以及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日常表现外,还更加关注应聘者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之后
的教学实践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高等师范院校对于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参考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订上充分考虑未
来的市场定位、就业需求、人文需求等方面的因素。当前社会对于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的需求呈现为人才能力细分化、人才人文素养高水准化、人才实践能力提高化[1]。人文综
合素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当前社会筛选人才的重要标准。为了应对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提高高等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人才未来的社会竞争力,我们就要了解当前师范类
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从现有问题出发,寻求改革途径。
二、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通过对于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日常课程的了解可以发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足。
1.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不适应社会需求
虽然“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这类指导方针在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已经被提过很多次,但是在实际教学培养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落地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学校在艺术教
育类专业学生的培养中缺少对于社会需求的深入了解,并且对于学生培养目标的制定也比较模糊[2],缺少根据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及最真实的社会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及培养模式规
划的意识。这种师范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现状导致很多艺术教育类专业学生在毕业后由于实践能力不足,而无法获得好的工作,甚至导致很多学生无奈转行,离开教育行业。所以,
不适应社会需求是当前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
2.课程设置缺乏特色
通过对全国大部分地区高等师范院校艺术教育方向学生培养方案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师范类高校中的艺术教育类课程普遍缺乏特色,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浮于表面、研究
型课程较少、实践应用型课程安排不足,是当前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主要缺点[3]。与此同时,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学习要求略有不同,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会更高。所谓综合素质,应当包括对于音乐、美术、舞蹈、艺术史等各方面知识的涉猎及掌握。
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中的一个旁支,其具有较强的人文色彩及美学色彩,对于从教者、学习者的综合基本素质要求都是较高的。在当前培养模式中,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忽视也
是一项问题。
3.教学实践类课程内容较少
时至今日,在众多高等师范院校的课堂中,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这种传统授课模式仍然占据主流。很多学校在日常教学中缺乏创新精神,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技术都未
能做到与时俱进,更为重要的是,教学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缺失。很多师范类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意识还较为不足,没有意识到实践能力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日常课
程设置中,实践类课程、研究类课程、应用类课程内容的设置都较少,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艺术教育内容的现实应用能力都难以得到锻炼,这极大地影响了师范院校毕业生在艺
术教育领域的未来发展以及社会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4.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为了满足学校日益增加的学生资源,高等师范院校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也增加了不少新教师。但是,有的新教师欠缺一定的实践能力,还有些学校仍然
存在教师资源不足的情况,这些均导致当前部分院校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无法实现对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的高效培养。艺术教育作为一门对于学习延伸及知识面宽广度有一定要
求的学科,在这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培养模式下,很难实现对人才人文素养及知识面拓展的培养。
三、高等师范院校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法
针对当前社会对于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的需求,高等师范类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时就应该紧抓以上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实践能力培养、
教师教研水平等各方面寻求突破与创新。
1.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师范类院校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应从市场经济需要及师范教育类人才需要进行双向培养思考,让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有紧密的联系性。虽然高等师范院校中艺术教
育人才的培养方向一般是以从事艺术教育工作为主的,但无论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是为艺术教育传承作贡献而从事教师工作,还是以个人理想等原因为发展导向从事艺术类相关工
作,都要求人才培养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即需要所培养的人才既有艺术教育方面的扎实基础,又有市场敏锐的嗅觉,能够将艺术教育基础根植于艺术教育实践中,达成符合社会
及市场需求的工作内容,所以艺术教育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将艺术教育特点与市场规律相结合[4]。应在人才培养模式制订及改革前先进行一定的市场调研,了解当前市场对于
人才需求的方向。要用市场需求来指导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注意培养方向与社会人才需求方向的匹配度。最好能够在学生学习之初就由教师帮助学生作出
一定的未来发展规划,从教师的教学培养到学生的学习探究都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目标。
2.课程设置应结合地方特色
在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为了提升高等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个人竞争力,在进行日常教学及课程设置时应该考虑针对高校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中的特殊化
需求进行特色人才的培养[5]。中国地广物博,不同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发展差异相对较大,这导致了我国不同区域对于艺术教育类人才的需求标准也是有所差异的。为了更好地实
现艺术教育类人才的供给,也为了达成艺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就业目标,在进行人才培养及课程设置时应该充分注意将教学内容与地方特色需求相结合,培养符合地方特色要求的教
育人才。同时,在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中,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艺术教育归根结底考查的是一个人的人文底蕴、品格修养、审美情趣、艺术技法等全方面
素质。只有各个方面综合能力均衡发展的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具有更强的解决问题能力,才能更好地达到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3.增加教学实践课程内容
在高等师范院校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之路上,若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锻炼学生在步入社会或者投身教育行业后的应变能力,就应该在当前高校教育中多安排
教学实践方面的课程。在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之外多设置一些学生可以实地演练操作的内容,让学生的基础知识能有作用于实践问题的机会,让实践课程及应用型技能的学习成为
人才培养中的主要教学任务。
4.采用高科技教学手段强化艺术教育专业教学质量
针对当前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师资力量薄弱、高校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我们应该善用电子信息化教育教学手段来弥补当前高校中优秀教师资源的缺乏。互联网的应用
给师范院校艺术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更多有利环境及学习资源。例如,在解决部分高等师范类院校新教师较多、教学经验缺乏等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当前较为流行的“
双师课堂”进行教学补充[6]。每个院校的日常教学中如有新教师或者教学水平有待提升的教师进行授课时,就可以利用当前便捷的互联网手段与名师网络连线。名师通过网络为
学生提供远程授课,本校老师在名师授课的基础上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补充授课,并且在课后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实践情况、知识掌握等进行追踪及帮助。这样的“双师课堂”不
但能够解决当前应用型艺术教育培养中教师资源欠缺的问题,而且也为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多与外界学习及交流的机会。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学习交流及知识面的延伸
拓展也极为重要。师范院校培养应用型艺术教育人才时采用这种“双师”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不仅使学生的艺术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得以提高,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更多的授课技巧
。另外,作为师范生,授课技巧也是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