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愁朗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愁朗诵范文1
关键词:中学 新诗 教学 情境朗诵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新诗教学中总是草草了事,或者即使认真教了,也有很多有悖于新诗阅读欣赏规律的做法。
本文试从大量具有独特意象和形象性特征的新诗探讨新诗朗诵教学。
在新诗教学中,很多初中语文教师还是很重视朗诵的,方法也很多样。比如朗读方式就有:范读、领读、齐读和分角色朗诵等;在朗诵指导上就有注意语调语速、把握情感、读出节奏和读出韵味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在朗诵指导上确实是需要的,但是让人感觉很多都是技巧性的机械训练,可以说只是注重一棵树的枝叶,而不注重根本。
我以为朗诵的根本不是仅仅在技巧上训练,而是应该从思维和心灵进行训练。在此,我提倡情境朗诵。
所谓情境朗诵,指的是在朗诵的过程中脑海里联想和想象诗歌中的形象或意象(以画面或生活场景的形式浮现)的一种朗诵。情境朗诵脱胎于情境教学法。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之所以特意命名情境朗诵,是因为情境朗诵注重的内容远没有情境教学法那么多,只是集中在诗歌文本形象的浮现上,只是针对富有形象性和独特意象特征的新诗朗诵,这样就能更加注重诗歌这种文体特征,目标性和针对性更加强。
因此,我提出情境朗诵,是针对大部分新诗具有形象性和独特意象这个特征,让教师在这类新诗教学中,具有更强的文体意识,具有更强的目标性,而教学方法也更加具有针对性。
从新诗创作的角度来说,大部分新诗作品具有独特的意象,具有很强的形象性。譬如《再别康桥》里的“康河”等系列意象、《雨巷》里的“雨巷”和“丁香一样的姑娘”、《 金黄的稻束》里的“稻束”、《双桅船》里的“双桅船”、《雪白的墙》里的“雪白的墙”等,因此提倡情境朗诵是有生根发芽的广大土壤的。同时,情境朗诵是复活一首诗歌走进诗心的有效途径。
从朗诵的角度来说,如果朗诵指导仅仅局限于范读、领读、齐读和分角色朗读、注意语调语速、把握情感、读出节奏和读出韵味等技术性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很难准确地把握诗歌,容易流于夸张或矫揉造作的朗诵,而对诗歌的理解也容易停留在表面滑行。譬如余光中的《乡愁》的第一节,在朗诵的过程,我们的教师通常会这样指导:要朗诵出浓烈的乡愁之情。或者说要带着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去朗诵。浓烈的乡愁之情是怎样的情感?有多浓烈?应该怎么朗诵?我现在又没思念母亲,怎么朗诵思念之情?这样的指导其实还是很抽象,还是很苍白无力的。我们不妨这样思路来指导朗诵:邮票会联想到信,然后是写信读信的场景以及母子在这些具体场景中的各种表现。
所以我们脑海里可以浮现这样的场景:一个背井离乡外出求学的十几岁少年,在陌生的他乡无依无靠,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想家了,想母亲了,只能深夜趴在床上写信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而母亲无法对千里之外的儿子嘘寒问暖,唯有望眼欲穿地等待儿子的书信。当收到儿子书信时便激动得满面红光,读信时的难过和担心都化为慈爱的泪珠。
如果学生脑海里能浮现出这样的或类似的场景,我想这样的形象思维指导,也许更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应该比一味地给学生强调要注意语调语速、把握浓浓的乡愁、读出节奏和读出韵味等技巧性的指导要好。
因此我们在朗诵的指导的思路上,应该是从诗歌转化为脑海里形象的画面或生动的场景后,再从技巧上加以指导,使得学生能做到联想画面和朗诵同时进行,从而将诗歌中的独特体验融入自己的心灵和生命,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技巧上的反复指导,这样会容易形成机械化的朗诵或矫揉造作的朗诵。
情境朗诵应该说是一种复活诗歌生命的朗诵,复活已经躺在书页上沉睡的诗句,转化成脑海里鲜活的形象,在这个复活转化的过程别需要注意的是浮现形象有确定和不确定的部分。同样以余光中的《乡愁》为例:
在余光中的这首诗歌中,抒情主人公是男性;小时候和母亲分隔两地,只有贴着邮票的书信来往等这些在脑海里浮现形象时应该确定的。至于抒情主人公、新娘和母亲的体貌特征、他们收到书信的具体反应等都可以说是不确定的,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体验加以描绘,只要合理即可的。
因此,面对一首具有独特意象或形象性的新诗,在转化为形象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形象确定和不确定的部分。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在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和想象的同时,要修正学生错误的联想和想象,这其实也是理解诗歌的过程。
可以说情境朗诵注重感觉的训练,直觉的培养,形象思维和创造性的发展,促使右脑兴奋、激活,将形象与诗句结合起来,并通过朗诵传达这种形象。
这是一种需要转变朗诵习惯的朗诵。我们将从技巧的指导转向浮现形象的指导,然后再进行适当技巧指导,这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朗诵指导过程,是一个会给人带来惊喜的大转变。
我认为在新诗教学中,特别是面对大量具有独特意象和形象性的特征的新诗,情境朗诵将是一种立足文体特征目标明确并极有针对性的新诗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Tom Hansen.“让躯体复活”――谈现代诗的教学.刘靖华译自TESOL QUARTERLY Autumn1991.
[2]邹建军.现代诗学中的本质特征论[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一期.
[3]李泓.谈语文情境教学中的语感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29期.
[4]陈俊芳.从顾城的诗歌看现代诗的特征[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9月第20卷第3期.
乡愁朗诵范文2
关键词:文化;音乐;艺术创作;文化产业;《乡愁》;创意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Culture is the Root, Music is the Soul, and Product is the Way:
On Cultural Creativity taking Homesickness as the Example
CHAO Dai-jian
文化产业是当今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在产业中融入文化便可产生巨大的市场效应。由此可见,产业离不开文化,文化是根。音乐艺术可以很好地将文化艺术融入到产业中,并能形成一个产业链,这将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产品经营之道。近年来,特别是海峡两岸的创意产业及产业链的探索与研究,是当代文化人以及文化实践者尤为注重的题材。笔者从文化、音乐艺术以及创意产业三者结合的角度,通过对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一首诗《乡愁》前后历时八年的创作与探索思考,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路与同仁们探讨与商榷。
一、文化是根
“文化”一词,中国古已有之。作为内涵丰富的“文”和“化”的并连使用始见于《周易•贲卦•象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以后,“文”与“化”合成一个整词,“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文化”就是“以文教化”,陶冶性情、教养品德,使人们能遵从文明礼仪。今天,文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深远的引申意义。在不同的人的眼里,文化的概念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定义域里,文化的范畴是不同的。因此,文化有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大文化与小文化之分。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上的文化侧重于人类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荣格说,向外看的人在做梦,向内看的人可以觉醒。对一个民族而言,向内看,就是走向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一个没有自身文化的民族是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就是国家的、民族的生命延续的力量源泉,是国家和民族砥砺进取、不断发展的根基。余光中先生曾说过:“乡愁无涯,文化有根。”海峡两岸的根就是瓜瓞绵绵的中华传统文化,海峡两岸的中华儿女是“同根、同祖、同文化”的。毋庸置疑,文化是中华民族血脉交融的一条重要渠道,更是那抹不去、斩不断的根。文化也是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通俗层面上,文化可以被视为一种对人们日常思想、行为有着重要影响的软实力。文化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文化与各行各业都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包容,互为你我,彼此难分。如,旅游叫旅游文化、餐饮叫餐饮文化,洗澡叫水文化、喝酒叫酒文化、喝茶叫茶文化。特别是吃,有人曾经说中国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吃文化,谋生叫糊口、工作叫饭碗、靠积蓄过日子叫吃老本,混得好叫吃得开,等等等等。在一定意义上,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一个简单的事物都可以借文化之名被演绎得很复杂。这既说明了文化的复杂性,也说明了文化已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正是这种复杂性和广泛适用性,使得文化成为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根本。
二、音乐是魂
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被视为陶冶性情、教养品德,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人们心灵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以文教化”的重要工具。《礼记•乐记》有云:“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中国古代音乐属于五声音阶体系,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被称为“五声”,即宫、商、角、徵、羽,在简谱中就是1、2、3、5、6。这五声音阶比较和谐,也在一定程度上映衬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和谐精神。在西方,音乐也被认为是一种语言,一种有益于抚慰心境、熏陶人们的精神与气质的艺术语言。福楼拜曾说过:“音乐使一个民族的气质更高贵。”贝多芬也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在美国大片《火星人玩转地球》中就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即,战争和政治都制止不了火星人对地球的破坏,而一首摇滚音乐却将火星人置于死地。纵横捭阖中外音乐文化,不难发现,音乐在人类的文化生活中,有着惊人的相似作用,它不仅能愉悦感官、穿透心灵,更能激发人们的生活热情,使人们的精神得以升华。台湾的星云大师给我的赠语是:“文化建设世界,音乐创造人生。”也许对于一些人来说,音乐是高雅生活的佐料,但是对另一些人来说,音乐却能够触动人类的灵魂,消弭隔膜和仇恨。在后者眼中,音乐是没有国家、宗教、民族界限的,音乐可以成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心灵沟通的桥梁。几个简单的音符诠释了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比如一首《大风歌》导致的四面楚歌,瓦解了楚人战场上的心理防线,解决了楚汉相争的问题,可见音乐是魂。音乐也是一个社会、一个时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能够产生属于那个时代的、并能为人们传诵的经典音乐作品。大凡经典的音乐作品都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同时又在继承传统音乐优质基因的基础上,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精神。这些浸着时代气息和民族精神的音乐经典以其独有的节奏与旋律铭刻了一个又一个历史篇章,成为时代的记忆。
音乐与诗歌是同源而异形的。我国先秦两汉时期,诗歌是不分家的,所谓歌即是诗、诗便是歌。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不歌而诵谓之赋”。那些可以歌唱可以配乐的诗是“歌诗”,而那些不歌而诵的有韵律的文字,便不再称为诗,而名为赋了。常言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音乐以其两大基本要素――节奏和旋律来彰显其独特的品格和价值,抒感、冲击心灵。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是音乐的骨骼。音乐有着比语言更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情感语汇。在今天,音乐使诗歌得以延伸和扩展。
三、文化产业是道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发展形态和文化现象,肇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著名思想家沃尔特•本雅明在他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最先表达了关于文化工业的思想。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则源自法兰克福学派阿多诺和霍克海默于1947年出版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此后,不同国家和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分类和内容的规定不尽相同。英国是最早将文化产业定义为创意产业的国家,提出个人的知识和智慧、灵感、技艺是创造价值的核心要素,是文化产业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并于1998年成立了政府的“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2001年发表了著名的《文化与创新:未来10年的规划》绿皮书。在我国,20世纪八十年代还仅仅只提出了文化市场概念。我国的文化市场最初从娱乐市场起步,其后发展为市场,如娱乐市场、演出市场、音像市场、书报刊市场、电影市场、文物市场等。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动漫与网络业的出现,文化产业逐渐兴起。进入21世纪,我国加大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先后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以利其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的一系列政策,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毋庸讳言,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态势下,我国的文化产业不仅面临全球化的市场机遇,同时也面临西方发达国家强势文化的激烈竞争。因此,必须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贸易竞争,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寻找文化产业发展的独特路径。那么何谓“道”?老子发现的道,包含本原、规律、品格等等的含义。《辞源》对道则有多种解释:道路,方法、技艺,规律、事理,思想、学说等等。我以为,其中的道路、技艺、规律、品格和思想的含义与我所说的“文化产业是道”的“道”有关。文化产业是道,这个“道”,首先指的是文化发展与文化传播的独特途径;其次是指文化产业的品格内涵和经营理念。我的这一认识来自于“乡愁”。“乡愁”从一首诗,发展到一首歌,再到围绕它而产生的一系列文化的产业活动,不仅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途径,而且体现了从一个作品到一系列文化产品的发展规律,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次成功探索。在某种意义上,日本人的文化产业理念就是遵循这一理念,将一个很简单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再形成立体的交叉的产业现象,比如插花的花道,写毛笔字的书道,摔跤的柔道,喝茶的茶道等等,均由原来的文人文化活动,演变为大众文化活动,发展成今天的休闲娱乐产业。此外,文化发展与文化传播要有明确的精神追求,即品格、方法与思想。文化品格的追求因人而异,如中和圆融,如天人合一,如和谐率真,如刚正不阿……。这种追求层次有高有低,雅俗共赏,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并行不悖。而这种追求的终极是带着高度美感的人格,是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文化产业的实践使人们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成就的。而文化产业的经营方法与思路更要追求道义与诚信,缺乏诚信、不讲道义必将导致文化资源的浪费甚至是民族文化的沦丧。所以文化产业必定以塑造人格、坚守道义、守护社会良知为己任,它的发展绝对不能以牺牲品格、道义与良知为代价。
四、《乡愁》文化现象的思考与
相关文化产品研发的探索
余光中先生创作的诗歌《乡愁》自1971年问世以来,已成为海内外华人耳熟能详的著名诗篇,曾于国内外的各种场合被不同人士吟诵过。总理曾在美国的访谈节目“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中深情朗诵全诗;北京人艺的艺术家也曾在春节晚会上朗诵《乡愁》;而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在2002年一次庆祝申奥成功的大型集会上,亲耳聆听余光中先生现场朗诵《乡愁》。当余先生朗诵“我在外头”时,台下万人和着余老的声音齐声和诵“母亲在里头”,那场景让人不禁热血沸腾、感慨万千。什么是“乡愁”?乡愁就是人类对故乡、对亲人、对友人、对故土的怀念之情。《乡愁》在打动亿万华人的同时,也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我决心为《乡愁》插上音乐的翅膀。为了让《乡愁》音乐作品更具有民族特色,我采用了纯粹的民族五声调式,从字韵中提取旋律,从语速中提炼节奏,采取几乎是一字一音口语式的手法进行创作。在经历了四年多的不懈创作之后,2006年底《乡愁》歌曲终于诞生了。余光中老先生对这首《乡愁》歌曲给予了肯定的评价,他在亲笔信中写道:“歌声乐韵,悠扬动听,诠释得颇为尽情。”同时,对配器提出修正的建议。2007年6月,我与余老在南京鸡鸣寺端午诗会上首次相会,余老对修改后的《乡愁》歌曲给予了更高的期待,他说“这首歌更加浓缩、紧凑、加倍的精彩,一定会赢得比诗歌更多的听众。”2008年春,由《乡愁》这首歌曲衍生成多种音乐形式的专场音乐会“情中国――《乡愁》作品音乐会”在北京中国保利大剧院举行,将一首歌的主旋律研发成五部器乐曲《乡愁交响乐序曲》、《乡愁二胡协奏曲》、《乡愁萨克斯与乐队》、《乡愁钢琴协奏曲》、《乡愁六重奏》,音乐会的定位是明星同唱一首歌、名家同奏一支曲、大家同诵一首诗。这场音乐会被北京观众称赞为“名副其实的同一首歌,真正的心连心音乐会。”2008年10月,余先生八十岁生日,江苏书画界十几位著名书画家用书画演绎了《乡愁》:张尔滨、徐善、萧和、张伟按《乡愁》意境,创作春、夏、秋、冬四幅山水画作品;言恭达、李啸、晁岱卫、孙晓云分别用真、草、隶、行四种字体,书写了一段《乡愁》;尹石、徐纯源、顾杨和高建胜以花鸟画为题材,创作了梅、兰、竹、菊君子图。而今,江苏还在积极策划《乡愁》系列邮品、邮册的设计、策划;以《乡愁》为题材的影、视剧编撰与谋划;《乡愁》系列音像制品的设计与包装;同时还作为大中小学教材而普及推广等等。此外,《乡愁》诗歌和音乐作品也在推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方面还作出了一些贡献。可以说,这是一个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立体的文化产业进行探索的范例。归纳而言,《乡愁》作品有着五个方面价值。第一是社会价值。一曲民歌《刘三姐》成就了桂林的《印象刘三姐》,一曲《太湖美》吸引多少游人流连于无锡的太湖之滨,一个音乐作品可以产生出非凡的社会价值。而时唱响了《东方之珠》、时《七子之歌》为我们所铭记,音乐有着难以言说的感染力。罗杰•诺斯说:“音乐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乡愁》歌曲配合诗作,以小见大,以简驭繁,词曲丝丝入扣,相得益彰,以优美的旋律在海内外华人的精神家园中绵延流传。第二是文化价值。《乡愁》诗篇早已进入了中小学的教科书中,浸润到博大而深邃的中华文化中,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所熟知,也令世界华人为之深深感动,更令那一缕乡愁在中华儿女心中化身为那一湾浅浅的海峡。第三是艺术价值。音乐是一种易于穿透人们心灵的艺术形态。《乡愁》诗篇问世许久都一直停留在文字和朗诵层面,虽然海内外许多位音乐家先后为其谱曲,但没有一首得到余光中先生的认可和授权,也没有一首得以流传。《乡愁》歌曲的诞生填补了这一空白,用音乐的语言为《乡愁》诗歌插上了飞得更高更远的艺术翅膀。
乡愁朗诵范文3
关键词: 诗歌教学 《乡愁》 有效途径
一、背景与主题
中国是诗歌古国,诗歌是中华文明的精粹。中国又是诗教古国,诗教是中华教育之瑰宝。自古以来,诗歌教学就耸立在中华教育殿堂中的首要地位,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批判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继承这些精神养料,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为了应试,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往往流于这样的形式:读一读,背一背,对于诗歌的意境,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很少甚至不涉及。这种浮光掠影、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四月二十三日,我有幸观摩了舟山市初中语文优质课展评,顾盛红老师教学的《乡愁》脱颖而出,窃以为可从这一课例中寻找适合初中诗歌教学的有效途径。
二、过程和实录
课前顾老师让学生边听罗大佑演唱的《乡愁四韵》边鼓掌,带领同学们轻松进入课堂。上课伊始,顾老师以亲切的语气来引入课题,接着播放朗读录音,全场沉浸其中。
听完朗读录音,顾老师要求学生大声、有感情地四人小组朗读全诗,然后请同学说说读完这首诗的感受。并推荐一名同学把这种深情和眷恋上台读出来。师生作点评后配乐齐读。
接下来进入剖析诗歌内容阶段。顾老师问:乡愁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非常抽象的一种思乡之情,诗人借助哪些具体可感知的形象来表达乡愁的吗?学生找出这些形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顾老师进而问:诗人借助的这四个意象所表现的乡愁一样吗?分别是怎样的乡愁?学生答:不一样。四个诗节分别表现的是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老师整理后说:如果说前三节诗写的是家愁,那么最后一节诗则上升为了国愁。同时板书:家愁、国愁。接着自然而然指导朗读每一节诗所表达的不同的感情来,尤其是最后一节,诗人的情感喷涌至,我们的朗读也应该随之达到最。这是第一部分的朗读指导,学生分组朗读,每组一小节,最后一节齐读。
然后老师带领同学们进一步去细细品味、赏读诗歌中的精妙之处。顾老师问:你发现诗人在描写乡愁过程中哪一个词或者说是那一组词用得特别好?好在哪里?学生找出:“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通过删去后比较,这组词准确形容事物的形状,以小而轻的形象承载了浓浓的乡情。师生深情齐读全诗一、二两句体会。“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再次通过删去后比较,这组词准确地表示了人的成长历程和情感的变化。感情随时间推移而越来越浓,逐渐升华。乡愁逐渐成为民族之恋。接着顾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去掉“啊”和“而”读一读?学生品味这些变幻了形式出现的时间词语,因为语言形式的变化,诗人的情感就呈现出了跌宕之势。师生再次朗诵第三节和第四节,读出情绪的跌宕和。
品味诗歌语言后开始深入探讨诗人的背景,通过了解余光中的经历,指出诗人的漂泊经历和文化体验,使诗歌增加了人生沧桑的厚重感。这种乡愁不仅是个人之家愁,更是对故乡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进而迁移了解台湾前元老于右任先生。教师饱含深情的朗诵他在去世之前写下的哀诗《望大陆》。他们的乡愁都不是个人的,而是中华民族所有漂泊海外的游子对中国民族之根、文化之根的追寻与眷念。
最后师生怀揣这份沉甸甸的乡愁,再一次深情地吟诵全诗,宣布下课。
三、评述与分析
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四个意象,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千万游子的思乡之情和期望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结束,祖国统一大业尽快实现的心情。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与作品、作者对话,探索诗歌的深层内涵并从这一课例出发,建构初中诗歌教学的有效课堂,是我们迫切需要探索的问题。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
(一)创设情境,感受诗歌的情感美。
诗歌是一种情感很丰富的文学体裁,诗歌教学要注意情理交融,是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结合。语文课堂本身应富有诗意。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诗化的语言营造诗意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亲近诗歌。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顾老师以罗大佑的《乡愁四韵》为课堂的导入,让学生在课前就能被这种游子思乡的情怀深深打动,并用自己亲切的话语使学生一上课就受到这种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与诗歌内容相一致的情境,方能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课堂上,学生始终被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感染。
(二)品味赏析,领略诗歌的文字美。
朱光潜说:“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她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我们引导学生读诗,通过对诗歌的用词的研究、鉴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价值,还可以为学生写文章提供遣词造句方面的经验。好的诗歌常在炼意、炼字、雕词琢句上独见功夫,因一词一字而尽传精神。
顾老师就引导学生关注四节诗歌中的好词,采用删除后对比朗读来体会词语的好处,本来还是常见的小词,但在作者的诗歌中就有着不凡的价值,尤其是“啊”和“而”的品析,使学生体悟到这组时间序列词语的特殊含义。由此我感受到,诗歌教学只有让学生深入品味语言才能让学生领悟诗歌这一高雅艺术的独特魅力。
乡愁朗诵范文4
【关 键 词】 诗歌教学;倾听;诵读;欣赏;拓展
【作者简介】 何佳晖,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中学一级教师,通州区骨干教师,通州区首届初中优秀教师。
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了重言说、轻倾听的现象。诗歌阅读教学亦是如此。
在日常的诗歌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话语霸权剥夺了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实践。若逢公开课,老师们往往使尽浑身解数,或把某个诗人不同时期的数首诗放在一起,或把同一时期的不同诗人的数首诗放在一起,让学生们进行比较阅读,于是课堂上的学生一个个俨然评论家,有模有样地读着从网上“百度”来的那些一知半解的文章。或就诗歌中的某个问题进行创意解读,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热烈,全班交流时才发现,他们完全是异想天开,自说自话……如此“言说”热闹的课堂看起来似乎体现了学生主体,但学生的“言说”因为缺少了深度“倾听”,对诗歌、对诗人的深度“倾听”,所以对诗歌的理解只能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而实现“对话”的前提就是有效的“倾听”。 “倾听”指以主动、积极的情感态度认真细心地听取,同时调动多种感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领悟等的过程。就是要求师生都要学会并善于、乐于倾听文本,倾听他人(包括师与生、生与生、师与师之间的互相倾听)以及倾听自我,促进思考的深入,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提高课堂互动和对话的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益;同时营造出一种彼此尊重、多向沟通的良好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心智的和谐发展,给予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体验。笔者现以《乡愁》教学为例,尝试探寻诗歌教学的另一蹊径。
一、诵读,倾听诗歌有声的召唤
诗歌在文学发展史上出现得最早,被誉为“最富音乐感”的语言形式的文学作品。每一首诗歌都有各自的节奏、韵律,还要遵守音节、声调、韵律的要求。因此,诵读是诗歌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在诵读的过程中,“诵读者”倾听到了诗歌本身的韵律,感受到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音乐美,同时诗歌本身也通过有声的语音实现了对“诵读者”的召唤,激起了兴趣,引发了共鸣。
在《乡愁》教学中,首先,笔者请全班一齐背诵三首具有代表性的诗词曲(《静夜思》、《水调歌头》、《天净沙・ 秋思》),使学生从自己的琅琅书声中听到“远古的呼唤”,悄悄地走近“乡愁”的情感氛围。接着,以三首诗词曲中的意象形象地诠释“乡愁”:“李白说,乡愁是一片窗前的清霜,月在地上,故乡在心上;苏轼说,乡愁是一处无眠的宫阙,月在天上,离人在心上;马致远说,乡愁是一树纠结的枯藤,马在途上,根在心上;余光中说,乡愁是……什么呢?”当笔者缓缓地朗诵出这样一组诗意的句子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侧目,微笑,默叹”,显然学生们已经满含期待地迈进了“乡愁”的大门。此时,再凝神倾听名家的配乐朗诵,在此基础上,反复诵读,个体读、小组合作读、齐读、配乐读,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教师点评相结合。
学生的诵读分三个层次:①大声读,读正确。朱熹认为诵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②认真读,读出音韵。结合具体诗句,采用合适的语调、语速、节奏、重音。比如“小时候”语调低沉,语速稍慢,“小小”、“窄窄”要读重音,“矮矮”可以重音轻读等等。谈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还要疾徐有致,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诗韵。③用心读,读出情味。仅仅靠语调、节奏等朗读技巧是远远走不到诗歌的内核的,更重要的是充沛的感情。情从何来呢?有两种途径:第一,想象悟情。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再现昔日情景,品悟其中情感。比如想象诗歌第一小节:少年端坐桌前,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跃动的灯火摇曳着他滚动的泪珠……第二,联想移情。根据诗歌的内容,联想自己类似的经历,引起共鸣,从而迁移情感。比如诵读第三小节时,笔者想起了刚刚去世的爷爷,每次从他的房间经过,看到那根拐杖孤零零地靠在墙边,想到再也看不到他慈祥的笑脸,再也听不到他黄昏中亲切的呼唤,不禁悲从中来……
如此这般,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倾听着诗歌有声的召唤,学生们循序渐进,完全沉浸在“乡愁”的世界里。
二、欣赏,倾听诗歌无声的言说
如果把诗歌的层次划分为语音、语义、形象、意蕴、生命意味,那么诵读的边界也只能到达语音、语义层,最多漫溢到形象层的“形”。要从诗歌语言给予的感性体验,跃升到精神性领会和理性把握的“象”,甚至更高的意蕴和生命,必须从有声的诵读,进入无声的倾听,倾听诗歌的言说,才能欣赏诗歌本身的精妙。
在这一环节中,笔者让学生们自主探究,品析欣赏――
师:这一首《乡愁》不仅是余光中的“乡愁”,更是台湾一代人甚至万千海外游子漂泊的缩影,生命的悲歌。每一个读过它的人都感动不已,请你用心倾听诗歌中字字句句发出的无声的言说,领略它经久不衰的魅力。
……
生1:诗人把乡愁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上,化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物象。意象是诗歌有的。
生2:诗人截取了人生中的四个阶段,使诗歌具有了跳跃性。同时,时间又像一串红线贯穿全诗,概括了一代人漫长的生活历程。
生3:采用了《诗经》的复沓手法,每小节句式类似,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句中叠词、数量词的运用也很讲究。
生4:我记得总理在接待华人华侨时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诗歌最后一小节升华了主题,由思亲、思乡上升到渴望祖国统一的高度。
……
诗歌的言说是诗意的,含蓄的,宁静的,也许声音缺席了,但学生们通过默默地咀嚼、涵咏、欣赏,倾听到了诗歌中的意象之美,结构之美,主旨之美……这些无声的言说成就了诗歌灵动的意蕴之神,这才是真正的诗歌之美。
三、拓展,倾听诗歌永恒的生命
如今,台湾早已实现了与大陆的通航,余光中先生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踏上了祖国的土地,那他的“乡愁”化解了吗?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在网上看到了中央电视台的访谈节目《大家》,采访的就是余光中。他说,最单纯的乡愁是地理的,就是想家。然后乡愁由平面变成立体的,就是由地理的变为历史的、文化的,就是对自己的根的怀乡。于是就不一定是想念你的那一个城,那一个镇,而是整个九州,整个中国。对他来说,“乡愁”并不是浓浓的失落感,而更象征着沉沉的使命感。作为一个既承袭了汉魂唐魄,又见识过欧风美雨的中国文人,他由衷地希望自己能够固守中文的根基。他说:“诗歌这个接力棒,从屈原的手里,到了李白的手里,到了杜甫的手里,现在到了自己手里,我不要让这个接力棒掉下去。掉下去是不应该的,甚至你跑慢了一点,也是有愧于你的职守的。”白发苍苍的他找到了落叶归根的感觉:中文在手,等于是故乡在握。
于是,引领学生们倾听年过八旬的余光中对“乡愁”的更为丰富而深刻的理解,并续写上课伊始教师仿写的小诗:“李白说,乡愁是一片窗前的清霜,月在地上,故乡在心上;苏轼说,乡愁是一处无眠的宫阙,月在天上,离人在心上;马致远说,乡愁是一树纠结的枯藤,马在途上,根在心上;余光中说,乡愁是 , , 。”
生1:乡愁是一份沉沉的使命感,笔头在手上,责任在心上。
生2:乡愁是一段悠久的历史,汉字在纸上,华夏在心上。
生3:乡愁是一个个方正的汉字,写在纸上,烙在心上。
生4:……九州在心上。
生5:……家国在心上。
……
乡愁朗诵范文5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207-01
随着二期课改的推进,上海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从单纯注重教学转向注重学习方式的改变和优化。有关研究发现,师生问答约占普通学日80%的时间,课堂提问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但相关调查问卷结果却显示多数高中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课堂提问偏大偏空,部分问题不知如何作答。要想真正提高教学时效性,教师应不断完善课堂提问艺术,让高中政治课课堂提问真正走近学生。
一、由近及远,走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上海市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由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和哲学常识三大部分组成,多数知识点涉及国家和社会等宏观领域的工作,学生平时很难直接参与。相反,高中阶段学校组织的各种校园活动学生都基本都亲身体验,有着比较深刻的印象。教师如果能够借鉴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对抽象概念进行类比提问,再总结概括得出结论,能够获得比较良好的教学效果。譬如在讲解高二政治常识第四课第一个知识点“民主的含义”时,教师如采取直接式提问“什么是民主?”,学生会因为设问范围过大、抽象度过高而难以作答。但如果教师利用刚刚结束的校优秀学生评比活动进行设问:“这次活动的原则之一是在校期间的表现必须得到班级三分之二以上同学的投票认可,你认为投票选举过程那些体现了民主原则?”,学生就能够根据亲身参与的投票活动顺畅地谈出“一人一票”、“大多数人同意才可以通过”等实际感受。教师进一步归纳总结,进而得出“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两个原则,与学生一起概括出“民主”的内涵。可见,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提问能大大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二、巧设悬念,走近学生的好奇心
15-18岁的高中生求知欲旺盛,对各种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质疑能力很强。设置带有悬念的问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点时,教师首先播放最近大热的电视剧《蜗居》中女主角的一段话:“为什么我们的人生和梦想都要拴在一个房子上呢?我们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期盼都仅仅是一处房子,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太悲哀了?”当年轻“房奴”的辛酸苦楚感染学生的情绪时,教师便不失时机地设问:“同学们想一想,政府有没有责任解救‘房奴’呢?如何解救呢?”几乎每个学生的家庭对上海的高房价都有切身体会,他们也迫切想知道政府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在肯定政府是宏观经济的指导者,有义务抑制高房价的前提下,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起来,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政府可能采取的手段。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质疑,让学生逐步认识到市场经济有其固有的缺点和局限,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可以而且能够在宏观调控方面做得更好,从根本上维护人民的利益。带有悬念的课堂提问能把学生引入探索谜底的情境中,激活探究性思维。政治教师要有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心理兴奋点,使学生积极全面地思考问题。
三、学科渗透,走近学生的知识储备
高中生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和表达能力,有将自身综合素养充分展示出来的迫切愿望。思想政治课与其它学科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高一经济常识中单利、复利以及证券价格的计算需运用数学技能;高二政治常识中国家政治制度等知识点与历史、地理学科相互渗透;高三哲学常识涉及的名言警句、寓言故事与语文学科密不可分。政治教师主动在课堂提问设置中进行学科渗透,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学习“维护国家政权的统一”时,教师有选择地将具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搬上课堂进行设问。首先让学生一起朗诵诗人余光中的《乡愁》:“……/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通过富有情感的朗诵,教师再进一步提出问题:“这里的乡愁指的是什么?现在的乡愁,是谁制造呢?如何解除现在的乡愁呢?”学生将美文与教材相结合,略加思索就能得出答案――要解除“现在的乡愁”就得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巧妙运用文学作品作为提问的背景材料,既能使政治与语文两门学科联系起来,又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得到更好的实现。
四、博引时政,走近学生的社会责任
乡愁朗诵范文6
【关键词】尊重主体;科学设计;丰富教法;师生互动;强化参与;拓展体验;多媒体运用
有效教学是在研究学生学习过程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达到情感与认知的统一,包括分析智能、发散性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统一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运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提高艺术审美活动的有效性,是需要我们音乐教师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谈一点心得体会。
一、尊重学生主体,科学教学设计
有效教学的理念,关注学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关注的心理基础则是尊重。尊重是人文、平等的具体体现,尊重学生,是实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前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和分析是我们关注学生的具体体现,是我们进行科学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学准备的一个基本要素。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参与积极性以及教学环境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进行教学设计,以求音乐欣赏教学中艺术审美活动的有效。
例如,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京剧大师梅兰芳》这一课的教学,课前我先做了一份书面了解,内容包括:你主动欣赏过京剧吗?你喜欢欣赏京剧吗?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原因?对中国京剧了解多少?结果大部分的同学表示“不会主动去欣赏京剧”,理由有:听不懂、“咿咿呀呀”节奏太慢了、不喜欢女声的唱腔、像捏着嗓子唱等等。当我们的学生面对那些“板眼”、“行当”、“南梆子”、“四平调”等理论知识内容时,他们的学习需求是什么?怎样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欣赏我国的京剧、激发他们的欣赏兴趣呢?“音乐教育的作用,首先是要开发每一个人对音乐艺术力量与生具有的反应能力”。面对已具有一定知识储备的高中生,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空间,想象空间、心理体验空间、探索互动空间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和审美。对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也作出了适当的调整。在保证教学目标的情况下,调整部分知识的引入顺序,在唱段欣赏前以多种手段进行知识、情境、心理认知方面的铺垫。如京剧历史、人物故事、认识脸谱、了解“念白”“行当”知识等等。并引用欣赏一些含有中国京剧音乐元素的、经典好听的歌曲唱段进行扩充拓展,如《说唱脸谱》、《我是一个中国人》、《前门情思大碗茶》等戏歌,由此可以拉近学生与中国京剧音乐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使京剧欣赏教学的内容更为丰富,学生的审美视野更为开阔。
二、丰富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互动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保证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是达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也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特长和风格,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来优化组织教学过程,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审美体验提供多种机会,提高“教”与“学”的积极性。
如,在欣赏“音乐与诗歌”中《阳关三叠》这首古曲时,我先请学生交流讨论“我所认识的王维”,再通过集体朗诵这首千年绝句,充分感受王维和友人依依惜别感人至深的情意,感受古代文人朋友之间纯粹的友情,并强调这种情感的珍贵。在欣赏讨论结束后,请大家从已学过的古诗中寻找更多的以友人分别为题材的诗句,学生们兴高采烈搜肠刮肚地想,东一句西一句地凑,想起来许多有关的古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白《赠王伦》里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等。“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当大家一起集体朗诵高适的《别董大》这首诗时,既感受到了诗歌作者高适开朗豪迈的胸襟气度,也获得了一种参与活动的快乐和成就感的愉悦。再如在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我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并请学生在《思乡曲》的配乐下,集体朗诵《乡愁》。随着优美的小提琴旋律响起,深情如诉的音乐配上极为抒情的名诗,产生了极佳的审美体验效果。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获得了参与的快乐。
三、强化活动参与,拓展审美体验
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这一课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知道京剧艺术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的重要地位、认识京剧大师梅兰芳,还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鉴赏京剧艺术的知识与技能。在阐述京剧念白的独特魅力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京剧念白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强调京剧念白的音乐性,我在教案中做了如下设计:
【教案片段】
师:京剧表演中除了“唱”,还有哪几种艺术手段?
生:念、做、打
师:“念”指的是京剧中的“念白”。念白在京剧表演形式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个唱段的最后,有一小段念白“娘娘千岁!” “二卿平身!”,很有韵味吧?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大家一起模仿体验,并请同学到前面表演。)
设计意图:京剧的念白不同于我们生活中的说话,也不同于用普通话朗诵,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会了解这一点,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感受京剧念白的韵味。
再如,在了解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其“表演艺术成就显著,影响遍及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