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贸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欧贸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欧贸易

中欧贸易范文1

7月13日,记者从商务部获知,2004年1至6月,中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总额达到807亿美元,位列中国与其他各国和地区贸易量之首。

“按照这个增长趋势,中国与欧盟之间今年的贸易量将可能超过1500亿美元。欧盟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商务部欧洲司司长孙永福告诉《财经》。

有关专家均认为,目前,中欧经济贸易关系已经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20世纪90年代,中美贸易迅猛发展,欧盟在中国对外贸易关系中的地位一度从第二下滑到第三位;而近几年,中欧双边贸易迅速回升,进出口贸易年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尤其是经过今年5月欧盟第五次扩大,欧盟已成为拥有25个成员国的全球最大经济联合体,中欧双边经贸关系随之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今年5月底,扩大后的欧盟与中国的贸易总额一举超过日本,欧盟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欧盟贸易逆差的潜台词

另一个同样引人注目的数字是,2003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已经达到500亿欧元。虽然欧盟贸易委员拉米对《财经》表示,他并不认为贸易逆差是严重的问题,但不少国内专家认为,在近年来中国价格低廉的产品大量向欧盟出口、欧方逆差逐渐增加的情况下,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呈抬头趋势。

近期,欧盟不时发起对华产品反倾销调查,且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初评报告中持否定态度。相对于贸易量的扩大,这显然是不和谐音。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院欧洲部研究员李钢认为,虽然中欧贸易总额受反倾销案件影响的份额较小,不是中欧贸易中的关键性问题,“但反倾销毕竟有损贸易关系”。他主张要努力解决这一问题,要把握分寸,既不宜夸大成国际政治问题,也不宜淡化为纯粹技术问题。

李钢分析,在中欧贸易迅猛发展以及欧盟贸易逆差扩大的总态势中,影响中欧贸易的因素是:欧盟对华实施的反倾销及与反倾销相关的贸易救济措施;欧盟对中国产品的技术壁垒;中国履行WTO协议承诺状况、欧盟东扩等等。

非关税壁垒影响提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认为,在影响中国产品出口欧洲市场的因素中,技术壁垒的限制越来越大。

他的观点代表了不少专家的看法。在他们看来,对于WTO成员而言,关税壁垒等贸易限制手段的作用很有限,而技术壁垒等非关税壁垒就成为平衡贸易的一种重要举措。

中欧学会会长、社科院欧洲问题专家裘元伦概括,欧盟对进口产品设置的技术壁垒主要表现为: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繁多且修订频繁,严格的包装、标签以及劳工保护要求,“绿色壁垒”(指对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限制)标准高、范围广、变化快等。同时,欧盟十分偏好控制和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当然,在进口方面,欧盟对所有第三国均执行同一套技术标准,并非专门针对中国。孙永福指出,欧美等发达国家技术比较先进,生活水平较高,在进口产品中设置较高的环境和技术标准,一方面确实出于保护本国公民健康和安全的考虑,但也存在贸易保护的因素。

孙认为,中国企业对此首先应主动适应,提高技术标准。其次,可采取与国外合作和吸引投资的方式,直接利用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标准。此外,对于某些过高过严、甚至存在歧视倾向的标准,发展中国家也应谋求共同保护自己正当的贸易权力。

“后过渡期”挑战

根据WTO协议,中国市场的开放大多有三至五年的过渡期规定。按此推算,2004年到2007年为“后过渡期”,进入后过渡期意味着国内履行承诺的压力增大,中外产品竞争愈加激烈。

隆国强指出,入世后中国全面履行承诺,扩大开放,包括大幅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目前关税下调已基本到位,因此在货物贸易中,“后过渡期”影响不会很大。但在服务行业和高端服务贸易市场,一旦过渡期结束,中国企业将面临严峻考验。

据孙永福透露,在近期的中欧双边谈判磋商和高层互访中,欧方十分关注中国履行入世承诺的具体情况。裘元伦分析,这是因为欧盟方面将欧盟对华贸易逆差的增加归因于中国的市场不够开放,他们希望能够利用中国加入WTO谈判中的承诺条款来加以“纠正”。比如,欧盟十分关注中国的金融、电信等高端服务贸易市场开放情况。在某些领域,如咨询、投资行业,已有企业频频投石问路。

欧盟东扩:商机与挑战并存

今年5月1日,欧盟成员国增加到25个。专家普遍认为,欧盟东扩对中欧贸易利弊并存。

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扩大后的欧盟,将为中国的出口产品创造更统一、更开放的市场。新10国入盟后欧盟的关税总体水平下降,有利于中国扩大与新10国的多数贸易项目。而各新成员国在加盟后将按照欧盟的要求统一产品标准,能使得国外相关生产企业及出口商节约产品设计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挑战也同时存在。欧盟东扩后,新入盟10国将实施 “共同贸易政策”,中国出口的部分产品关税会有所提高;同时,原东欧国家对产品安全、卫生、环保的标准较低,他们执行欧盟统一的高标准,势必抬高中国产品进入10国的门槛。

中欧贸易范文2

关键词:产业转移;内部失衡;出口失衡;过渡期

2009年9月24日,欧盟继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案件后对产自中国的无缝钢管和铝箔征收为期5年的税率高达39.2%和30%正式反倾销税。这一举措使中欧贸易摩擦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据欧盟统计,自1990年3月至2008年7月,欧盟对中国共发起近130多起贸易救济立案。其中反倾销立案127起(不含反吸收和反规避案件)、保障措施立案3起,涉及化工、农业、纺织和轻工等产业共计90多种产品,给中国出口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另外,中欧贸易摩擦还呈现出产品范围越来越大、制裁措施越来越重、摩擦数量越来越多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影响越来越严重等新特征。

中欧双边贸易量的失衡问题一直是双边贸易争论的核心,也被认为是中国对欧盟不公平贸易的实证依据,但是中欧贸易量的失衡只是问题的表面现象,在中欧贸易量失衡的背后还有很多原因值得我们探讨和思考。

一、全球化进程中的产业转移

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政策的逐渐放开,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也在逐年增加。全球化使中国成为世界重要的出口大国,同时也改变着中国的产业结构和贸易方式。

(一)全球产业的梯度转移与中欧贸易摩擦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转移相伴而生,发达国家和地区从“传统(比较劣势)产业入手”,向发展中国家实施产业转移,被转移产业的层次由低到高呈梯度展开,形成一个以转出国为起点的产业第次转移链,在全球化进程中欧盟的传统产业被逐渐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传统产业对就业具有很大的吸纳能力,并且随着产业梯度的拓展,导致了欧盟的“产业空心化”,因此传统产业的转移造成了欧盟国家的失业和经济增长率下降,于是反对中国产品的声音甚嚣尘上,欧盟国家也因此对中国产品以各种理由设限。同时,随着其比较劣势的传统产业不断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其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却出于技术保护而惜于向中国出口,最终必然会导致发达国家贸易逆差的产生。但是,全球化的规则是发达国家出于自己的利益制定的,所以在贸易摩擦中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二)欧盟对中国直接投资与中欧贸易摩擦

欧盟对中国投资具有技术水平高、单项规模大、大型公司多等特点,这些特点正是中国加工贸易形成的条件。欧盟对中国FDI的不断增长导致了中国加工贸易商品出口的不断增长。有学者分析指出,中国对欧盟出口的主要顺差产品不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是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资本和研发密集型制成品。其中,主要的顺差项目依次是电子数据处理及办公设备、电信设备等。而这些产品多是由外资企业制造。以手机为例,2005年中国出口手机2.28亿部,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其中外资企业的产品就占95%以上。在中国的贸易结构中,加工贸易几乎占据了一半,而加工贸易作为一种增值的贸易形式,必然带来顺差。以2006年为例,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8000亿美元,占对外贸易的48.6%,带来顺差1889亿美元,成为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所以,中欧贸易不平衡引发的中欧贸易摩擦现象不能单纯只看到中国对欧盟的顺差,事实上,随着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平衡应该具有新的含义。由于欧盟等国家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中国成为了横跨多个国家的生产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中国将来自不同国家的半成品最后组装,并打上中国制造的标记出口。这样一来,中国在承接发达国家比较劣势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承接了贸易顺差。因此,中欧贸易的平衡状态必然表现为某种不平衡,即一定程度上的中方顺差才是欧盟对中国直接投资下的中欧贸易的合理状态。

二、中国经济内部不平衡

当前中国经济的内部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储蓄和投资出现失衡,投资和消费出现不协调。长期以来,中国居民一直保持高储蓄率、低消费率状态。高储蓄率导致了高投资率,而高投资导致的高产出在国内又找不到销路,只能靠出口来解决过剩的产能。政府的出口导向政策又与投资不断相互促进,从而使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不断升高。

(一)内需不足是导致中国经济出口依赖的根源

中国经济的内需不足是由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以及当前中国教育、失业、医疗、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造成的,中国经济长期以来存在着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2005年中国最终消费率占GDP的比重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下降了约10%,同时居民消费率也下降了10%;与此同时,2005年的储蓄率相对于2001年在5年内上升了9个百分点。中国消费不足带来了储蓄过高,而高储蓄带来高放贷和高投资,而高投资带来的产能过剩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由此导致了不断扩大的外贸顺差。由此可见中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是导致中国对外经济不平衡的重要根源。

(二)出口导向政策加剧了中国出口依赖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中国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中国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改革、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调整出口退税率、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及2005年纺织品配额取消等都使得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得以发挥,并形成了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2006年,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达65%。

此外,中国出口至上的经济发展战略导致了比较优势的锁定,中国对世界贸易大国的比较优势一直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必然导致出口商品的低价格、低技术含量,而且还使得中国的人力资本难以提升。这种比较优势一旦锁定,贸易格局只能被限定在低价商品和巨大的出口量上,这种格局不仅对发达国家的一些产业和就业造成冲击,而且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会直接形成竞争,大量的世界经济摩擦就不可避免。

三、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结构失衡

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出口国家过于集中;出口产品结构过于集中。

1979-2004年,美国一直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位居第二,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措施调查数量最多,为117起,欧盟第二,为109起。2004年以后,欧盟跃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位置,与此同时也成了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数量最多的地区。中国对外贸易外部区域结构呈现出“多层次、倒三角形”的特点,即出口市场集中于欧盟、美国和日本,形成倒三角形的顶端,底部为其他市场。这种倒三角形的市场结构极其不稳定,会给中国对外贸易带来严重后果,即使中国对外贸易环境恶化、贸易摩擦增多。同时,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主要集中在纺织品和机械产品两大类,1992年该两类产品占出口总产品的份额为43.57%,到2003年已上升至56.07%,同时,中国对欧盟出口的产品也主要集中在这两大类。对外出口商品的集中,使得中国的某类产品在进口国市场占据份额过大,也容易引起贸易摩擦。

四、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

中国虽然在2001年已经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但是却未获得与其他成员享有完全相同待遇的地位,世贸组织在中国《入世议定书》中制订了专门针对中国的过渡性条款,这些条款为欧盟对中国产品实施歧视性的反倾销调查提供了“合法”的外衣,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中欧贸易摩擦的发生。

(一)欧盟对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的界定

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为“非市场经济条款”。该条款表明从2001年12月中国入世算起,到2016年12月之前,WTO的任何成员在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时,中国的生产者仍然必须“证明生产该同类产品的产业在制造、生产和销售该产品方面具备市场经济条件”,否则,仍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可使用不依据与中国国内价格或成本进行严格比较的方法”,在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时给予歧视性待遇。

截至目前,共有75个国家/地区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但是欧盟仍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1998年的905/98号条例将中国从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中撤下,但是还仍然作为“有条件的市场经济国家”。由于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未获欧盟最终承认,因此,欧盟在判定中国产品是否以低于成本价在其境内倾销时,不是以该类产品在中国国内的价格为参照,而是要以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价格为参照。由于选取的“第三国”与中国具体情况之间不存在可比性,而且欧盟选择的这个“第三国”的消费和价格水平往往远远高于中国,欧盟在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不公平性。这大大影响了中国企业在应付反倾销指控时的自卫能力,致使中国企业蒙受“不白之冤”和严重损失。

(二)欧盟利用“特保条款”向中国的纺织品发难

“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条款”,简称特保条款,指的是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6条款。其中规定,如果WTO成员认为原产于中国的产品对该成员的同行造成威胁或者造成市场扰乱,则该成员可以向中国提出磋商。该条款的适用期为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12年。特保条款系单独针对中国产品制定的一项规定,WTO所有成员可以针对中国产品实施“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措施”。特保措施是与WTO《保障措施协定》不一致的歧视性条款,它背离了WTO的非歧视性及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等原则,为贸易摩擦提供了机会。欧盟于2005年5月27日,宣布对中国T恤衫和亚麻纱两类商品实施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这次特保措施的使用,欧盟在对中国的纺织品进口上取得了实质性的数量限制,而且延长了限制的时间,达到了限制中国产品的目的。

此外,欧盟还利用WTO争端机制存在的缺陷,达到了自己抑制进口的目的。相对于GATT而言,WTO争端解决机制更加及时、自动和具有约束力,其本意在于通过集体或制度力量来增加惩罚的可信性和有效性,从而抑制有关国家单方的投机行为。但是其种种程序性安排不利于对投机国家实行报复性措施,从而也就难以抑制有关国家的投机行为。实际上,欧盟对中国很多产品所采取的反倾销诉讼,虽然最终并没有被通过,但是在漫长的争端解决过程中,欧盟对中国产品所采取的临时措施却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中国产品进入欧盟市场。因而,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这种缺陷实际上纵容了有关国家的投机行为,进而加剧了贸易摩擦。

参考文献:

1、李刚.全球化视角下的中欧贸易争端解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2).

2、叶文佳,于津平.欧盟对中国FDI与中欧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4).

3、王悦,陈明伟.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欧双边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J].经济经纬,2007(2).

4、扈大威.产业转移下的中欧贸易不平衡[N].中国国门时报,2006-08-08.

5、唐建伟.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分析[J].国际贸易,2007(5).

6、李佩林.关于我国贸易顺差问题的分析与应对[J].国际贸易,2007(8).

7、王远鸿.中国经济内外不平衡问题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10).

8、徐清海.现阶段中国面临的世界经济摩擦原因分析及战略应对[J].经济界,2008(3).

9、霄.中国对外贸易外部区域结构失衡问题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8(2).

中欧贸易范文3

Abstract: This paper researches on the change of the EU trade volume, trade structure and the proportion of trade, uses the relevant data, sets up ARMA model and further deeply analys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ctual and predicted values of the total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EU. Then, on this basis, we use the monthly data from the past four years, set up the ARIMA model and forecast the total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n the next five months, and then put forwards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on how to expand our trade with the EU.

关键词: 中欧贸易;实证分析;预测

Key words: China-EU trade;empirical analysis;forecast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160-03

0 引言

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与我国经济联系紧密。特别在欧债危机影响日益凸显,分析和预测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的影响,认清当前中欧贸易的形势,对于制定正确的贸易战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1 欧债危机下中欧贸易的现状

1.1 欧债危机下中欧贸易额的变化 欧债危机对于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中国来讲,冲击之大是无疑的。此次危机严重地影响了该地区对外贸商品的需求。

从图1可以看出,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之前,我国与欧盟贸易呈现指数增长。其中2001年之前我国对欧盟贸易增长平缓,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贸易趋势曲线变得陡峭,我国与欧盟贸易增长较快。2008年我国对欧盟进出口总额为42,464,610亿美元,是2001年进出口总额的5.26倍;2008年对欧盟进、出口额分别是2001年对欧盟进、出口额的3.64、6.58倍。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我国对欧盟出口额呈大幅度下降,与上一年相比,我国对欧盟出口额下降了20.12%,进口额下降了4.02%,进出口总额下降了14.59%。2010年,欧债危机有所缓和,我国与欧贸易又恢复增长趋势,与2009年相比,出口额增长了32.84%,进口额增长了32.27%,进出口总额增长了31.86%。

1.2 欧债危机下我国贸易结构变化 加入WTO后,我国对外际贸易增长迅速,我国也得到了“世界工厂”的称谓。发达国家在经受了次贷危机以及欧债危机之后,其经济体缓慢增长,而中国贸易结构却在发生积极变动。

出口结构变化:对新兴经济体如巴西、印度等出口加快;对欧盟出口虽仍保持上升趋势,但较之前相比,对欧出口相对减少。数据显示,中国出口对新兴经济体的依赖已明显上升,新兴市场占中国出口份额大幅上升。过去10年中,美日欧占中国出口的总份额已从2001年的53%下降到2011年的44%。这意味着,中国对其他市场的出口份额已超过50%。具体来看,东盟国家经济体占中国总出口比例从7%扩大到9%;拉美占比自2001年起翻番,并在2011年达到6.4%。对拉美出口的增速也超过了其他地区,过去十年平均增速为33%,其他地区则为23%。

进口结构变化:中国作为“世界工厂”,需要大规模进口初级产品,然后加工再出口至发达国家。然而,2007年后中国的进口商品中,用于普通贸易的进口额开始大幅上升,而与出口更加相关的加工贸易进口额却保持得较为平滑,至2011年,普通贸易进口额达到了加工贸易进口额的2倍。与此同时,中国的进口增速2009年后开始明显高于出口增速,到2011年,中国的月平均出口额仅为平均进口额的1.09倍。

1.3 中欧贸易在我国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的变化 据《我国统计年鉴》①数据,我国与欧洲主要国家的贸易比重(2002、2007年数据缺失),如图2所示。

从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欧贸易在我国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2008年比2001年增加了5.2%;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使欧盟大部分发达国家经济受到重创,这也影响到了我国对欧洲国家的出口。2009年我国对欧盟出口比重同比2008年下降0.9%,欧债危机使中欧贸易在我国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出现下滑。

2 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影响的定量分析

我们取1994-2010年我国与欧盟国家进出口总额数据,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模型,其中我们预留出2009、2010年的数据进行样本外预测,用于与实际值作比较,进一步研究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的影响。

将原始数据画趋势图与单位根检验,发现原始序列呈指数增长,于是对原始数据进行取对数,将其变为呈线性增长,再次画趋势图与单位根检验,发现依旧非平稳。于是进行一阶差分,仍非平稳,继续进行二阶差分,画出趋势图并进行单位根检验,如图3。

由趋势图和单位根检验图可以看出,该序列平稳。

观察其序列自相关图,确定ARMA(2,2)模型。

运用ARMA(2,2)进行参数估计,得R2=0.957,可以认为模型的拟合程度比较好。同时,比较R2与D-W统计值的大小,可得:R2<D-W统计值,所以回归结果是可信的。

我们留出2008年对样本进行预测,预测得出2008年进出口总额为44576615亿美元,因此可得预测误差为4.97%。

因此,我们可以选用此模型对2009、2010年进行预测,经预测,如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2009年与2010年我国与欧盟进出口总额的实际值均远小于模型预测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表明欧债危机后,对中欧贸易的影响明显。

我国与欧盟进出口贸易包括出口与进口。欧洲是我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二大进口市场,其中出口占据绝大比例。欧债危机后,我国对欧出口的下滑对进出口总额下降的影响明显。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对欧出口额与进口额分别为:29,202,265、13,262,345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8.8%、31.2%;2009年由于欧债危机,我国对欧出口与进口额分别下降为:23,327,114、12,728,150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比例也相应变为:64.3%、35.7%。可以看出,欧债危机爆发后,我国对欧出口比例下降,对欧进口比例上升,对欧贸易形势不容乐观。

3 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影响的短期预测

我们取2009.01-2012.09我国与欧盟国家进出口总额月度数据,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并对未来5个月中欧进出口总额进行预测。

ARIMA模型构建:

画出iem(中欧进出口贸易总额)时间序列图,数列iem具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并包含周期为12个月的季节波动,数列是非平稳的。为了消除趋势同时减少序列波动,对原序列做一阶自然对数逐期差分得diem,观察其自相关与偏自相关分析图,序列的趋势基本消除。但当k=12时,样本的自相关系数与偏自相关系数显著不为0,表明季节性存在,于是对diem做季节差分得sdiem,得其自相关-偏自相关图,如图5。

序列sdiem的样本自相关与偏自相关系数很快的落入随机区间,故序列趋势已基本消除,但k=12时值仍然较大,季节性仍然比较明显。经检验,对序列进行二阶季节差分,发现序列季节性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故只做一阶季节差分即可。

同时,为进一步确定其平稳性,对二阶差分序列进行ADF检验,如图6。

可以看出,ADF检验值=-6.314363,即t

通过一阶季节差分序列自相关图和偏自相关图4,建立ARIMA(p,d,q)(P,D,Q)12。可供选择的(p,q)组合有:(3,1),(4,1),(3,2),(4,0),(3,0),(2,1)。同时为了进一步确定模型的精确性,留出2012年8月和9月的数值进行样本内预测。

经计算,模型都满足ARIMA过程的平稳条件,模型设定合理。并且各模型都通过了残差序列白噪声检验,模型拟合很好。通过相关数据的比较,选择模型2,其AIC与SC值较小,同时MAPE值显示其预测精度最高,调整后的样本决定系数Adjusted R2达到0.994277,因此模型ARIMA(4,1,1)(1,1,1)12模型比较合适。

根据所建立的ARIMA(4,1,1)(1,1,1)12模型,对2012年8月-12月份的中欧贸易额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见表4。

从上面的预测可以看出,误差较小,模型可信。

图7显示:2012年与2011年同期相比,中欧贸易总额整体出现下滑,除了2012年2月和5月同比增长率为正值之外,其中2012年2月比2011年同比增长22.84%,5月同比增长4.78%。其余各月同比增长率均为负值,其中,2012年10月比2011年同比下降13.18%,达全年最低。

图8表明中欧进出口总额在10月、11月呈上升趋势,但与之前8、9月份相比相对下降;12月中欧进出口较11月下降了3.35%;12月份后,中欧进出口总额一直下滑,且下滑幅度超过11月份,2013.1月与2013.2月份中欧进出口总额下降幅度分别为13.83%、19.25%。预测结果说明虽然欧债危机已经经历3年,但并未表现出好转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欧洲大多数发达国家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下,经济下滑,货币紧缩,失业率居高不下。

4 应对欧债危机、促进中欧贸易的建议

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重创了欧盟的经济体系,中欧贸易同样也深受其影响。我国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的不利影响。

4.1 加强政府和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对欧贸易潜能 中国政府要主动加强与欧盟成员国政府的沟通与合作,争取创造贸易条件、降低贸易壁垒、减少关税或采取临时性税费减免等措施,鼓励和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长期以来,我国对欧贸易的依存度较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订单大幅度减少。在此情况下,政府应对出口企业给予指导和帮助,如大出口退税额度,适度放低对困境企业的征税标准,或通过银行给与企业及时的资金援助,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长期竞争能力。

4.2 国内企业要积极应对欧洲市场需求的变化,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原材料价格相对较低,与欧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劳动力和原材料上具有比较优势。近几年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成本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因此企业应加大新产品开发以及技术创新的力度,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在萧条的欧洲市场上寻找潜在的商机。

4.3 外向型企业既要重视欧洲市场,也要重视国内市场的变化 企业在依靠出口的同时,加大内销力度,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同时重视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可以看出,欧债危机虽然对中欧贸易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但并不能阻挡中国经济前进的角度。中国经济仍然在全球经济中“一枝独秀”。出口企业要眼睛向外的同时,也要关注国内市场的需求变化,同时利用中欧两个大市场,以抵御欧债危机带来的影响。

注释:

①缺失2002、2007年数据.

参考文献:

[1]罗传健.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欧贸易的影响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12).

中欧贸易范文4

    易 欧债危机 应对措施

    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和欧盟之间一直有着频繁的经贸往来。目前,欧盟已经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自2003年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之于欧盟,欧盟之于中国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随着欧债危机的演变,经济增长放缓,内部压力增大,必将导致欧盟与中国的产业竞争更加激烈,双边贸易摩擦更加频繁。

    随着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不断增长,欧盟与中国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尤其是根据”非市场经济”反倾销条款对中国造成了不良影响并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许多国家也纷纷效仿以“非市场经济”为由对我国产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我国产品出口受此影响颇大。 在反补贴案问题上,欧盟也是对我国发起贸易调查的主力之一。随着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的调整,除了对我国传统出口产品如纺织、化工产品进行限制外,欧盟还开始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行限制,贸易摩擦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蔓延,中欧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种类日益多样化。

    一、中欧贸易摩擦动因分析

    (一)从内因看

    1、贸易顺差引起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规模每年以高于30%速度增长,同时我国贸易顺差也大幅度增长。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各国都以自身利益为先。这就必然存在贸易利益的争夺。当中欧双方存在着利益失衡,市场争夺等就极易发生贸易摩擦。随着欧债危机不断演变,欧盟经济整体较为低迷,在此情况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却持续强劲,欧盟为了自身经济体的利益,必然会掀起以中国为目标的贸易保护主义。

    2、中国内需不足导致出口需求偏大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有了极大的增长,同时我国的居民的收入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由于中国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国内消费需求并没有得到很大改善。从统计数据看,中国居民消费占 GDP 比重的确从 1978 年的 48、8%下降到 2009 年的 35、6%,同时消费率也有所下降,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居民的储蓄率却呈上升趋势。高储蓄导致高放贷和高投资,由此带来的过剩产能在国内消费不能够完全消化的情况下只能寻求对外出口来释放,外贸顺差不断扩大,外部压力不断增强,可以说中国对外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重要根源是我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

    3、作为WTO成员国,中国还不是很熟悉世贸组织规则

    尽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在利用世贸规则处理贸易摩擦方面与欧美国家相去甚远,常处于劣势。再者,中国未像大部分发达国家那样加入区域经济集团,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在面对贸易摩擦时会缺乏伙伴的帮助,自身的反击能力较弱。

    (二)从外因看

    1、政治和制度因素导致贸易摩擦

    自2010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日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强大起来,必然要运用各种手段来遏制中国的崛起。采用挑起贸易争端的方式来阻碍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就是他们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贸易争端必然会造成中欧之间贸易摩擦。另外,中国对欧盟国家出口的产品大多为生活必需品,并在欧盟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份额,欧盟国家出于对欧盟内产业的保护,防止中国产品垄断其市场,以及基于稳定原本欧盟国家之间的贸易伙伴关系的考虑,必然会对中国产品出口设限。

    2、世贸组织贸易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

    ①世贸组织的例外规则为贸易保护主义披上合理的外衣。世贸组织为了保护参与贸易的各国的利益,避免缔约国经济由于过度贸易自由化而造成太大冲击,制定了一系列的例外条款,比如:缔约国可以以维护国家安全、保护环境、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促进特定产业的建立等理由修改、暂停甚至撤销WTO的各项义务。这些“例外”因为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模糊性,所以贸易保护主义常常利用其来限制产品的进口,导致贸易摩擦的发生。

    ②世贸组织的“非市场经济”条款。中国产品因为低廉的价格常常遭受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反倾销调查。而在确定倾销程度时,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被承认,则需要引用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作为替代国确定成本数据来计算正常价值,从而来确 定倾销幅度,而不根据我国的原始数据。同时,在替代国的选择上往往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有的替代国的消费和价格水平往往远远高于中国,这大大影响了中国企业在应付反倾销指控时的自卫能力,致使中国企业蒙受严重损失。 ③WTO 争端解决机制存在缺陷,而这种缺陷对于经常作为调查目标国的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危害极大。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WTO争端解决机制耗时太长。目前,从提出诉讼开始,各个环节消耗的合理时间加总长达27个月。对抗风险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从物质和时间方面都是耗费不起的。然而,无论调查结果怎样,起诉国都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这就会给调查目标国带来严重损失;第二,缺乏追溯惩罚措施。WTO争端解决机制没有对于在申诉、裁决和等待执行的“合理期限”内所发生的经济损失,进行何种程度赔偿的条款规定。胜诉方既没有对败诉方进行追溯惩罚的权力,还要承担诉讼期间造成的各种损失。第三,其他国家报复违约国必须经过WTO的授权,助长了某些发达国家挑起贸易摩擦的嚣张气焰。

    3、全球化下的产业转移影响着中欧贸易摩擦

    欧盟国家从“传统产业入手”, 把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一些传统产业向发展中国家实施“产业转移”,随着产业的转移,导致了欧盟的“产业空心化”,造成了原本具有对劳动力有着较强吸纳能力的产业萎缩,从而致使欧盟国家的失业率增加和经济增长率下降。而欧债危机的发生恰恰又加剧了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的问题。于是一些人把矛头指向了中国的外贸出口行业,一方面欧盟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却出于技术保护而惜于向中国出口,另一方面,又以“产业空心化”为由对中国产品设限。结果就直接导致其贸易逆差的产生。   二、中欧贸易摩擦的应对措施

    (一)政府层面的措施选择

    1、积极开展外交,加强与欧盟的对话与磋商,尽量争取我国的外贸利益。中国既要与欧盟委员会对话合作又要同各欧盟国家沟通,要善于应用欧盟国家之间的矛盾尽量争取对我国有利的条件。

    2、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国家,弱化特殊期内的“特殊待遇”。中国受到的贸易救济调查中很大部分是反倾销调查。而在反倾销调查中倾销的认定会受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影响。只要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不确定,我国在确定是否存在反倾销时就永远要选择替代国确定的方式,这样中国企业就有被任意确定倾销蒙受不白之冤的可能。在欧盟国家短期内不会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情形下,我们要尽力争取个别产业或个别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

    3、优化对欧的产品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中欧贸易摩擦的案件主要集中在中国拥有比较优势的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上,因此我们需要优化对欧盟国家出口产品结构,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自主创新之上,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政府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使技术创新的果实能够得到保护。

    (二)行业协会的策略选择

    行业协会在贸易救济诉讼中发挥的更多是沟通、协调的中间作用。要达到更好发挥行业协会中间作用的目的,行业协会需要更好地上传下达,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并且及时给与企业帮助。其次,行业协会还要重视自身的建设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做好准备。第三,要不断完善对企业的服务。行业协会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给与企业需要的与贸易救济诉讼有关的贸易知识、法律法规的服务。

    (三)企业的策略选择

    1、企业要增强法律意识,积极应对贸易摩擦。中国的企业在面对欧盟国家对中国企业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时,只有积极应诉才是真正的应对之策。企业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案件需要企业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贸易摩擦,同时积极配合案件的调查,并尽力申诉,努力争取自己的合法利益。

    2、熟悉欧盟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利用世贸争端解决机制解决问题。面对欧盟国家对中国提起的贸易救济诉讼,中国企业积极应对的同时还应通过政府、国外企业、第三国等渠道了解欧盟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政策和程序,不断地关注欧盟的与本企业出口产品有关的政策、条令、法规,以便较快调节企业的生产,适应欧盟市场尽可能减少贸易摩擦,促进对欧盟贸易的顺利进行。世贸组织确立的“非市场经济”条款能够被欧盟国家随意利用来确定我国倾销,同时我国企业在贸易救济诉讼中也可以向世贸组织调查组积极申请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世贸组织设定的很多例外条款也可以为我国企业所用,中国也可以对欧盟国家疑似倾销和存在补贴情形的产品向世贸组织发出调查申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提高产品的质量,走品牌化道路。中国出口到欧盟国家的产品大部分是价格低廉的产品,大量产品占据欧盟大部分市场的同时也极易引起贸易摩擦。中国出口企业要尽量转变过去的以价格取胜的策略改之以以质取胜的策略,提高产品的质量,加强对企业产品的质量管理。

    4、部分企业可以对欧直接投资。中国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对欧盟的贸易顺差,贸易顺差一定程度上是中欧贸易摩擦的直接根源。中国企业对欧盟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可以让中国企业的产品就地生产就地消化,也就不存在贸易顺差问题,从而能够减少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

    参考文献:

    [1]卢大钊,浅析中欧贸易摩擦问题[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年第7期

中欧贸易范文5

自2008年1月1日起,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实行的配额限制宣告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一套中欧双方共同实施的双重监控制度。在经历了2005年引人注目的纺织品贸易摩擦后,中欧纺织品贸易再度迎来没有配额的日子。

2005年,欧盟不顾零售商和消费者的反对,为保护少数本土生产商的利益,以中国输欧纺织品激增为由,频繁采取贸易限制措施,所幸争端最终通过协商得以解决。按照欧盟与中国当时达成的协议,欧盟对中国输欧的10类纺织品设立年度配额,这一措施一直执行到2007年年底。

在这一期限即将到来之际,中欧双方去年10月同意配额限制应如期取消,改为在2008年对中国输欧纺织品实施一年的双重监控。据此,中方将对原10类输欧纺织品中的T恤衫、套头衫和裤子等8类实施出口许可制度,并由双方对进出口数据进行交换和复核。

欧盟委员会一名负责贸易事务的官员向记者证实,这一新制度的核心在于及时掌握双方纺织品贸易量的变化,自身并不包含任何限制进口的内容。

业内人士指出,最终取消配额制度,是符合中欧双方利益的举措。中国输欧纺织品将不再受到配额制度的严格限制,而欧盟消费者则可以继续享受到物美价廉的中国纺织品。

此外,中欧之间用双重监督制度代替配额制的做法如能成功运行,这对于今年年底中美之间纺织品贸易配额制结束后的运作模式将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不过,业内人士同时强调,要顺利实施双重监控制度,中欧双方还需从大局出发,进行密切配合。

代表欧盟进口商和零售商利益的外贸协会法律顾问斯图尔特・纽曼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取消配额固然是个好消息,但实施双重监控需要中欧双方密切配合。纽曼解释说,如果监控数据表明,中国对欧纺织品出口再次出现激增局面,欧盟在生产商的鼓动下,仍有可能动用特殊保障措施等限制进口。

中欧贸易范文6

关键词:引力模型;中欧贸易;贸易流量;贸易不平衡

中图分类号:F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13)03—0091—07

目前,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及第四大实际投资方;2011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在中欧贸易蓬勃发展的同时,双边贸易流量不平衡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我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在1997年到2010年的14年间增长了30多倍。许多国内外学者对中欧贸易不平衡进行了原因分析,但是总体来看,大多数属于定性分析,尤其是对始于2009年下半年的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流量平衡问题的研究很少。本文从定量的角度,分别构建中欧贸易进口引力模型和出口引力模型,实证分析欧债危机下中欧贸易流量不平衡的影响因素。

一、文献综述

(一)关于贸易引力模型运用的研究

战后被应用于经济领域的引力模型源于牛顿的物理学概念。Tingbergen和Poyhonen成功将引力模型拓展运用于国际贸易领域的研究,主要用于分析国际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他们发现贸易国的收入水平对出口有正向的影响,而两国间的距离对出口具有负面的作用。根据该模型,两国间的出口贸易流量取决于他们的经济规模(GDP或GNP)、人口数和两国间的距离。此后,学者们在原始模型中增加了虚拟变量(例如是否同属一个区域贸易协定,是否邻国,是否使用共同的语言以及文化差异等)以检验这些虚拟变量对贸易流量的特殊效果。

尽管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但由于缺乏完善的理论基础,引力模型在经济分析领域的应用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Anderson在假设贸易产品存在差别性的前提下从理论上推导了引力模型,在Anderson研究的基础上,Bergstrand成功证明引力模型是子系统局部均衡分析的简化形式,从而解决了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问题。其后,学者们纷纷将引力模型应用于具体行业的经济分析中,如Disdier和Head、Petri将其应用于国际直接投资领域;Burger等将其应用于国际贸易领域;Naude和Sayman以及Muhammad将其应用于旅游产业。

国内外许多学者也运用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的对外贸易问题,例如,田贞余用引力模型分析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贸易情况;姜书竹和张旭昆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影响东盟各国双边贸易量的因素进行定量的估计和考察,并以此为根据估计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潜力。

(二)关于中欧贸易不平衡问题的研究

近年来,代替美国成为中国贸易顺差的第一大来源地,欧盟对华贸易逆差问题正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多数学者从产业转移、产品结构、贸易政策、贸易效应等角度研究中欧贸易不平衡产生的原因。

在定性方面,樊莹认为,中国人世之后在中欧贸易中一直处于顺差的原因主要在于跨国公司主导的新型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以及生产要素的结构差异导致的国际产业转移等。郑晗认为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出口产品竞争力加强、大国效应和产业转移是造成欧中贸易逆差增加的主要原因。杨文兰认为中国贸易结构的变化、欧盟内部多层次市场的形成以及欧盟在华投资企业的产品返销都与欧盟对华贸易逆差规模的扩大密切相关,同时,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造成了欧盟对中国出口的保留,特别是欧盟对中国的军售禁令是贸易逆差形成的重要原因。王三兴从贸易产品结构角度分析后得出结论:中欧双边贸易模式正逐步由产业问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变,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中国与欧盟贸易的主要形式。

在定量方面,杨勇和张彬将Michaely指数纳入引力模型框架并建立面板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从长期来看,贸易效应、生产效应、经济规模及汇率因素对均衡的中欧贸易流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短期来看,在生产效应和贸易效应共同作用下,中欧贸易逆差有扩大的趋势。李俊等从供给、需求以及贸易政策环境三个方面因素,通过对1996-2005年中国与欧盟贸易宏观数据的时间序列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欧盟对华贸易逆差扩大的本质因素是中国与欧盟制造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和非美国国际资本流入,同时,短期内贸易政策环境的变化也推动了双边贸易的失衡,而需求方面的汇率因素并不显著。欧债危机爆发后,国内专家学者采用实证分析、数据分析、情景分析等方法,对欧债危机的原因、传导机制,对我国宏观微观经济以及中欧贸易的影响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是,得出的结论难免有些局限。同时,危机传导机制中体现的预防措施和我国存在的某些同质缺陷也尚待深入挖掘。

由以上综述可以看出,现有针对欧盟对华贸易逆差的文献较少,且主要是围绕造成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原因的定性分析,较少进行实证分析,尤其是基于引力模型,对欧债危机背景下中欧贸易不平衡影响因素还没有发现相关的实证研究。本文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否加入WTO、知识产权保护法律虚拟变量、空间距离、实际汇率纳入一个统一的研究框架下,基于引力模型分别构建进口和出口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考察欧债危机背景下各因素对贸易流量不平衡的实际影响。

二、欧债危机视角下中欧贸易流量不平衡影响因素

从贸易差额的来源和中欧经济结构的角度进行研究,欧债危机视角下影响中欧贸易流量不平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政治因素

第一,随着贸易逆差的扩大,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不断抬头,所实施的贸易壁垒花样也越来越多,特别是欧债危机爆发后,为了减轻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欧盟强化了反倾销、反补贴等传统保护手段,还使用绿色壁垒对中国产品进行严厉审查。据统计,仅2010年欧盟就针对中国发起了11起贸易救济调查,比2009年增加了近60%,是所有WTO成员中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经济体。欧盟委员会于2011年5月14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铜版纸开征正式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这是欧盟首次对中国产品动用反补贴措施。林立种种的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但违背WTO原则的贸易壁垒措施,往往达不到所期望的效果,如2011年7月,欧盟紧固件反倾销案就以中方胜诉而告终。同时,由于欧盟拒绝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使中国产品出口欧盟时遭到许多不公平待遇,中国为维护自身利益,自然会采取回击措施,如2011年,我国初步裁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存在补贴,使其本具竞争力的马铃薯淀粉生产企业可能失去中国市场。

第二,始于1989年的对华军售禁令,不仅是对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的损害,同时使英、法、意等传统武器出口国失去了中国市场。

第三,欧盟限制对华出口高科技产品,不仅是对中国的政治歧视,而且使欧盟本具优势的高科技产品反而成了欧盟的逆差项,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据商务部统计,近年来,中国在中欧高科技贸易中获得的顺差逐年增加,占全部高科技贸易顺差的50%以上。

第四,欧方将中欧经贸问题政治化的态度干扰了中方的决策,削弱了中国投资代替贸易以平衡双边贸易流量的努力。欧债危机爆发后,在中国对欧投资问题上,欧方存在着一些负面反应。如:欧盟委员会工业委员塔加尼建议建立一个专门审查外国在战略部门投资的机构,重点监督中国在欧洲的投资。这无疑阻碍了中欧双方进行深入合作。

当然,欧盟市场开放程度比我国高,这种不对称的开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欧之间贸易流量的不平衡。

(二)经济因素

第一,国际分工因素。长期以来,在国际分工格局中,我国出口到欧盟的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欧盟出口中国的则绝大部分是技术以及资本密集型产品,并且近年来服务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中欧之间这种国际分工,本不应成为双方贸易流量不平衡的主要因素,因为这种互补型的国际分工,反映在双方贸易额上应该是相对均衡的。但由于上述政治因素,打破了这种均衡,从而造成欧盟对华贸易的逆差。

第二,产业转移因素。由于中国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有较强的竞争力优势,不仅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东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将生产、加工环节转移到中国,以降低生产成本,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转移到中国,从而使这些国家和地区对欧盟的出口转移到了中国,使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增加,贸易顺差也随之增加。近年来,欧盟对外直接投资并未因欧债危机而减少,反而在增长。据统计,2008、2009和2010年,中国来自欧洲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是545937万美元、551771万美元和592183万美元,三年均保持了一定幅度的增长。欧洲企业(主要是欧盟企业)在华投资,大量产品返销欧盟,使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增加。

第三,汇率因素。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元不断贬值,但对减少欧盟对华贸易赤字的作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这是因为,从理论上讲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但进出口规模更取决于需求而不是汇率。欧盟对华出口的增加依赖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及欧盟价格竞争力的增强。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而中国所需的高技术产品又无法从欧盟获得,从而部分抵消了欧元贬值给欧盟出口可能带来的好处。

三、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中欧贸易流量不平衡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本文根据中欧贸易的实际情况,进行样本选取,建立中欧双边贸易引力模型进行拟合回归,分析中欧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进而探究双边贸易流量不平衡的原因。

(一)贸易引力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