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范文1

然而,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在学校管理中过分注重统一性和服从性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这种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已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有很多学校虽在抓常规管理方面花了大力气,但收效甚微,甚至出现了负效应。

为什么同样是抓常规管理,不同的学校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呢?只要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一些学校在常规管理中违背了学校管理的客观规律,使常规管理步入了误区。

误区一:忽视了管理的民主性。我们看到,在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管理、教育实践中,有些学校存在着许多不民主的问题,甚至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种不民主的教育可能会给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教育理念和体制上没有处理好常规管理与其他各项管理的关系,存在着将教育功能仅仅看作是筛选,忽视了管理的民主化,认为学校领导的职责就在于监督教职工按常规办事,不重视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仅习惯于用制度对教职工硬性控制,进行“管卡压”。有的领导甚至动辄训人,出现了许多严而有余、严而过度的管理现象,导致把自己推向教师的对立面,完全依赖于制度和所谓的规范。搞得教职工人人自危,唯唯诺诺。作为教职工民主参与渠道——教代会有名无实。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

误区二:政治思想教育被淡化。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政治思想教育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实施常规管理过程中,政治思想工作被简单化了,工作中往往重惩戒,轻教育。在有关管理的配套措施中,教育手段很少使用,而经济手段却常被滥用。这样使教职工的心理受到压抑,有的教职工甚至采取破坏性的行为加以反抗,使常规制度难以内化为行为习惯。

误区三:常规管理形式化。有的学校在建立制度时,往往只注重行文的新颖、上口,不重视其本身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我们常看到,一些制度定得十分完善,而执行起来却十分困难,甚至没有可行性。不少学校墙上挂的和实际执行的之间有很大差距,制度成了对外的宣传品和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这必然大大削弱管理的权威性。

误区四:目标不明确,缺乏协调性、一致性。在常规管理中,有的学校领导对学校目标不明确,没能使常规管理工作紧紧围绕目标协调运转,没有始终突出教学管理的中心地位,常常发生工作的漂移。有些学校,当工作中心漂移到某个方面时,便会动员所有力量来突击这方面的工作,其他方面的工作则被束之高阁。等到某个方面出现重大问题时,又将工作中心漂移过去。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是常规管理缺乏计划性、系统性、一致性和协调性的必然结果。常规管理变成了解决学校存在问题的“滞后管理”。

误区五:忽视了常规管理的实效性。常规管理的绩效体现在学校育人环境的优化上,其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些学校在常规管理中却混淆了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区别,不考虑本校实际,机械地实施常规管理。教育行政部门由于缺少对学校的科学评估标准,也人为地促使学校“重形式,轻实效”的不良风气滋长,致使学校在工作中避实就虚,摆花架子。例如通过检查教案来评定教师的备课质量,通过检查教师的各种笔记来评价教师的业务、政治学习,这种机械的评价自上而下,助长了形式主义,而务实工作的人吃亏。一些教师的教案写得十分工整、规范,而课堂教学却马虎过关,教案与课堂教学形成了“两张皮”。学校领导为了给上级领导留下较好的印象,把大部分精力花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上,治表不治里,把学校管理只当作“副业”来抓。

怎样走出常规管理误区,发挥其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五点。

(1)重视常规管理的民主激励性。常规管理的目的是要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而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的发挥,所以学校必须注重民主激励性。为此,应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充分调动教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通过教代会,树立群众观点,真正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教职工的知情权,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让师生员工了解学校重大问题的实际情况,并鼓励他们发表意见,采纳群众的正确意见,防止迁就错误、极端民主化的不良影响,把有关规章制度转化为全体教职工的集体意志。校规的建立,奖惩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要打破由领导者个人专断的局面,通过“自下而上”的步骤,由教代会把教职工的意见集中起来,上报学校领导,再通过由学校各方参加的联席会议确定。在贯彻中,领导者要一沉到底,深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学校还应定期召开校务会议,研究常规管理中出现的情况,做到随时反馈信息,及时决策,及时解决问题。这样,使每个教职工始终处于管理者的位置,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自己的意见受到了重视,从而激发了他们的能动性,强化了执行常规制度的内驱动力。作为学校领导,必须做到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良好言行和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影响教师。

(2)重视常规管理的教育性。孟子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悦而诚服也。”可见,在常规管理中必须深入细致地做好教职工的教育、引导工作,把学校管理常规内化为教职工的自觉行为。在建立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它的教育性,体现教育优先的原则;在制度确定以后,必须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自我对照,力争使每个教职工都能明确制订制度的目的、意义,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在贯彻制度中,要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严格要求,对事不对人,一碗水端平,体现管理育人的原则,用榜样的力量去教育、激励教职工自觉养成遵规守纪、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反对那种重处罚、轻教育的做法,使处罚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上,并服务于教育。

(3)重视常规管理的可行性。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使常规管理切实可行,学校在执行教育法规的前提下,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先由部分骨干教师酝酿,再拟好初稿后再经全体教师大会讨论通过,制定出本校的常规、制度来。常规,制度定得不能太低,也不能过高了,经过努力仍然做不到,势必会挫伤其工作积极性,同样也不能发挥常规、制度的作用。同时,制度本身要简明扼要,责任明确,便于考核,切忌过细、过严、繁琐和含糊其辞。要辅之以情感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管理的规范化、人性化。概而言之,尽力追求教学常规管理的不断优化,在不变中求变,在常规中出新。

(4)重视常规管理的协调性。常规管理的头绪多,内容杂,应抓住中心环节,并协调好其他各方面的工作。由于学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常规管理必须以教学管理为中心,在工作中要突出其中心地位。为此,学校领导应经常不断地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学、研究教学。与教师交流教学心得,引导教师建立适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学观念,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围绕一些教育教学课题进行广泛的研究。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管理上,帮助教师提高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要经常分析制约教学工作不能取得实效的有关因素,协调好各项管理工作,为教学管理这项中心工作服务。

(5)重视绩效评价的科学性。科学的绩效评价不仅能保证反馈信息的正确性,也能更好地促进常规管理。学校绩效评价可分为三种形式,即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上级行政部门对学校进行评价时,特别重视形成性评价,力求评价工作呈动态过程。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是进行评价的前提,必须尽力做好这项工作。学校为了使常规管理工作取得成效,也要做好本身的诊断性评价,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各项子目标的评价,还要注重各项子目标的整合一致。只有这样,评价才能对教职工的工作起正确的导向作用。

学校管理范文2

所谓人本原理,是--种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新管理哲学观。其核心思想是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弘扬人的内在价值,通过管理服务使人得到充分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学校管理应用人本原理,基本主张有三:一是弘扬人的价值。按照人本原理,“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任何一切人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社会之所以要有管理,就是要使管理对象(个人或群体),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学校管理的真实意义与真正目的就在于通过执行管理的基本职能,使人的主体价值得到弘扬,使学校的有限资源产生倍增效应。

二是激发人的潜能。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在按时计酬制下,人要是得不到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价值的20----30%,由此,他推出一条管理学法则:绩效:=(能力.激励)。也就是说,绩效是能力与激励的函数变化。所以,学校实施人本管理,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激发与释放学校中每--个人的潜能。

三是发展人的个性。世界上没有两粒完全相同的麦子。学校中每一个教职工与学生,他们都有其各自独特的个性。学校管理的至高使命就在于不断发现人的个性特征,遵循人的个性心理规律,促进他们在实现人的社会化的同时,实现个性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遵循人本原理实施学校管理,就要学会尊重人、关心人和理解人;要相信和依靠学校中的每一个人,去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育目标。

遵循人本原理实施学校管理,就要坚持“管理先管人、管人先管心”的原则,反对和克服那种分数第一,见分不见人,抓钱、理财、不管人,或者迷信“胡箩卜加大棒”来管人以及重技术不重人与靠权力不靠人等种种错误认识与做法。违反人水原理不可能做到科学管理,也不可能受到管理的放大倍增效应。学校管理的“能本”原理能本原理是一种以人的能力为本位的新管理哲学观。前工业时代是权本时代,其管理哲学是以权为本,以权为政;到了工业时代,成了钱本时代,管理哲学是见钱不见人,金钱为本位;进入知识经济后工业时代,随着人的智能价值的释放,社会经济获得加速度的发展,其管理哲学自然要把“能力本位”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价值取向的基本准则与核心。能本原理新管理哲学的基本点,在于通过有效管理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能,实现人的能力价值最大化。人唯有充分激发自己的潜在创价力,才有可能自由地生存,才可能从根本上同动物的生存方式区别开来。

学校管理范文3

一、校长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正确处理好与教职工的关系

学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乐园,更是培育人格的圣地。如何把孩子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是校长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校长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因此,作为学校的领导,校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教职工、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校长具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对形成良好的集体氛围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作为校长,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凡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要正直,胸襟要开阔,允许他人发表不同意见,善于;要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威信,取得大家的信任,才能更有效地实施学校的管理工作。

二、制度文化能促进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发展,是校园文化的框架

1. 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管理制度的设计要体现出人文关怀,还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

2. 学校管理制度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真正使管理制度体现“从群众中来”的精神。例如,我校的学校制度是在全体教师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并且每年都会征求意见,不断完善。

3. 学校管理制度应该体现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脉脉温情。我校的管理制度既考虑到了学校的利益,又照顾到了老师们的要求,让老师们在人文的制度中培养自律的习惯。

4. 坚决维护学校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对个别教师无视学校制度的情况,坚决按照制度办事,决不允许因为个别人的原因造成制度形同虚设,使制度失去制约力。

三、校长要做好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

教学工作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管理是整个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作为管理者,尤其是校长,其管理工作的重心无疑应定位在教学管理上,把它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我认为,校长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教学管理:

1. 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

2. 制定教学工作常规。包括制定教师的常规和学生的常规。例如,我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制定了以下三点制度:(1)加强备课质量,提高课堂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教师做到课始直奔主题,开门见山;课中反馈迅速,校正及时;课末训练充分,不留尾巴,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2)领导坚持听邀请课、热门课,及时了解教师的授课情况,督促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要求教师提高作业质量,加大质量监测力度;作业布置要有代表性、层次性、科学性。(3)对作业检查不仅看作业的正确率、教师的批改、学生的书写、作业本的保护,而且还看是否开动脑筋对作业进行了个性化设计;早读检查坚持不懈,培优补差不放松;教导处坚持每天检查早读情况,并定期不定期进行通报、点评及总结,发现不足,及时提出要求;教导处要对学困生建立档案,实时跟踪管理。

3. 加强教学计划的管理。学校领导要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并根据学校实际条件,对制定教学计划提出要求。

4. 做好教学程序的管理。要按照教学工作的规律,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的管理,只有科学管理,才能提高教学管理的目的性、计划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有助于推动民主化教学管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学校管理范文4

学校管理的原动力――创新、率先

2001年在苏州召开的“二十一世纪教育论坛”上有专家就指出:“一所学校能否办好的关键是校长的理念、教师的素质”。随着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趋迫切,素质教育的实施亟待取得实质性突破,这就决定了校长必须以“创新、率先”作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不竭动力。校长观念的转变、更新和领先,往往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动力。校长要满怀信心地理智思考,不断进行自我扬弃和纠正,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坚定不移地进行教育实践和管理实践,拓宽自己的管理视野,抢占发展先机。

学校管理应恪守“以人为本”理念

人本管理认为人具有广泛的创造性与自主性,是以人的个性为中心的管理。人本管理尊重人的行为主体性,认为员工只有做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事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强调个体行为主体权,强调人格独立空间,促使员工在充分认识自我,努力完善自我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中小学作为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特殊社会组织,人本管理更是学校管理中的“题中应有之意”。按照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校长应该把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极大地激发全校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还应包括以下几层含义:教师、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力量,所有工作都应服从教与学这个中心;管理就是服务,这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内涵。推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是学校管理的根本。

校长的育人道德与用人理念

众所周知,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在学校教育中则表现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校长的育才之乐。有育才之乐,更要有爱才之心和育才之德,那就是切实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校长不能好大喜功,功利为上,置学生的全面发展于不顾,片面追求升学率,单纯追求短期效益,来满足某些不正确的社会期望。

育人之道的另一层含义在培养发展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一所学校发展后劲的大小取决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情况。青年教师的培养使用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不能只使用不培养,或者重使用轻培养。应该在关心他们思想和生活的同时,热情扶持大胆任用,既压担子又悉心指点,鼓励新老教师的结对拜师,培育互相学习、交流、研究的氛围,使青年教师成为学校发展不竭的动力与源泉。

在学校管理中,如何做好“用人”这篇大文章,是校长管理能力的集中体现。在用人方面要做到亲疏不分,唯才是举,用人之长,容人之短;不避亲疏而任用能人贤人,不以自己对人的“印象”而用人。校长要有广阔的胸怀,宏大的气量。

管理离不开交往。在与教师、上级等的人际交往中,校长要做到正直、诚实、守信。对上级敢于讲真话,有喜报喜,有忧报忧,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不阳奉阴违;对下属不怀偏见,一视同仁,公正判断是非;对自己工作的失误,敢于承担责任。深入教职员工和学生之中,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唯有如此,才能赢得教师和学生的信赖,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管理功效。

学校的管理引力――动机激励

现代管理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人都是需要激励的。管理学大师亨利・法约尔认为激励是管理的核心机制。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

建立完善学校激励机制,首先必须确立适当的目标,这样既使成员胸有大志,又能使他们立足当前,脚踏实地地工作;目标设置要兼顾从实际出发和挑战性,同时又能满足教师们自身发展需求,只有这两者很好地结合,才能使学校的整体目标转化为每个教师的个人内在目标。

建立完善的学校激励机制,还要使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用来组织、调节学校管理活动,对实现管理目标有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人作为社会动物,还有精神需要,它对于人来说比物质需要更重要,其激励效果更为显著,影响更为持久、深远。把物质与精神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现代学校管理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

管理学理论认为,管理的精华在于如何创造最优化的人文环境,使教师、学生以最优化的心境和状态投入教学工作和学习生活。校园网络,首先具有公示效应,可以使师生及时、准确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动态。其次,校园网络是实施学校民主管理的有效工具,借助网络,可以广开言路,各抒已见,畅所欲言,集思广益。

同时,现代教师不但要有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有教育科研能力。利用校园网,可以随时进行网上教育共言、共研、共享,有利于教师业务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学校管理范文5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学校管理理念;转变

引言:学校管理观念决定学校的管理水平,管理水平与学校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在新课程改革下,转变学校的管理理念,将枯燥的数字化管理变得让校园富有人文气息,让学生在新型的管理理念中全面发展,提高综合能力,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新时期加强初中学校管理的策略。

一、初中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初中学校管理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学生不能得以全面发展,学校办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都未能有明显的提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初中学校在教学理念的管理方面忽视素质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界提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然而,一些初中学校的领导,思想观念较为陈旧,不能充分重视素质教育的作用,在招生过程中,仍然以录用优质生源为主。其次,忽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许多初中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升学率更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由此导致学校教师过度将知识灌输给学生,采用题海战术,给学生增加许多不必要的学习负担。初中学校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给予学生更多课余时间,使学生根据自身爱好等提升自我。最后,初中学校管理中缺乏人文关怀。许多教师更加注重完成业务,而在教学活动中忽略师德教育;与此同时,一些教师过于约束学生,对学生限制较多。

二、初中学校加强管理的策略

(一)积极更新管理的观念

现阶段,我国初中学校在管理中一直沿用传统管理理念,这对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十分不利。为此,在新时代下,我国初中学校应该更新管理观念,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引,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实现素质教育。首先,学校必须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以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其次,初中学校教育应该从学生终身发展角度出发,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加强教学方面的管理

初中学校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较大影响,为此,初中学校必须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管理,提高学生的办学水准,积极发展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首先,初中学校应该加强对科研的投入力度,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投身于科研中,并且为科研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加强课程建设,既要提高学校的教学素质,又要使教师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加强课堂建设,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初中学生处于成长殊的阶段,既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又极易受到身边不良因素的影响而误入歧途。为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对初中学生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促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得以健康成长。首先,初中学校必须加强对教师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从而更好发挥影响学生的作用;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和树立人生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再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更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教师必须积极进行教学反馈,对自我教学进行反省和深思,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四)用真实的情感作为管理的呼唤

学校实施以德治校的根本目的是要用真实的情感作为管理的呼唤,不论是在哪个方面,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都是互相感染的。在管理中,学校要从教职员工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关心和爱,积极妥善地解决好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还要注意发展和维护好教师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他们物质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水平。在工作中,学校的领导要做到亲力亲为,让广大教职工感受该有的关心和爱护,时常深入教师,深入基层,及时发现问题,想教师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办教师之所盼,谋教师之所需,有的放矢地解决好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对于教师中的弱势群体,要在他们身上倾注更多的爱,建立困难教职员工救助机制,针对生活困难的职工,给予一定的扶持,关注每一位教师成长,关爱每一位教师生活,用真实的情感作为治校方法,也是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的根本。

(五)用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作为保证

在学校管理中,要树立新型的管理理念,除了要以先进的办学思想作为指导之外,还要用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作为保证。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是教育教学、办学思想、办学目标的根本保证。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学校必须强化内部规章制度的建立,并将这些规章制度作为管理学校的根本。很多学校,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从教师的德、能、勤等方面对教师的日常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另一方面,也让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能够规范学校教职员工和学校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加强学校常规和细节的管理,用规章制度对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规范化管理,将学校的管理工作推向。

结论: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体制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我国初中学校在管理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较大影响。为此,初中学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加强管理,为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齐正年,赵海峰.论现代中学学校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理念[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3,12(11):167-168.

学校管理范文6

(一)教师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滞后

目前,有很多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很好地承担起教师的神圣使命,认为教师只要有编制就是铁饭碗,因此,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师培训活动中态度消极。此外,校长在教师队伍管理方面的任其发展,对教师的培训活动只当其是形式主义的错误认知,就更使得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的水平难以提高,从而与时代的发展脱钩,影响到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及其发展。

(二)校园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失衡

近年来,国家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但事实上,一部分小学的校长往往只是重视对校园硬件设施的建设,而忽视了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这样一来,学校教学的硬件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学生的行为举止却每况愈下,教师的办公环境日益舒适,而传统的优良文化意识却日益淡薄。

(三)学校教学评估不合理,缺乏民主意识

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者和管理者,往往乾坤独断,这样容易打击教职工的积极性,导致教职工对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消极处理。此外,有些学校在教学的评估活动中只看重教学的结果而忽视了教学的过程,不符合教育的规律,导致评估不合理、不科学。

二、小学校长学校管理的策略

(一)用先进理念促进学校发展,与时俱进

小学校长肩负着教务和教学两个重大责任,为管理好一所学校,校长在管理理念上就要做到与时俱进,顺应当今时代教育发展潮流,一切以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未来为落脚点,及时地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校长只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才能在学校的行政工作上有更好的部署安排,同时,有了科学的教学理念和管理理念,才能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教学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学校管理工作。

(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培养优良师资队伍

学校的教学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作为小学校长,如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以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是其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小学校长应当多组织教师教学方面的培训活动,从师德和教学能力上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不断地对教师队伍进行优化,为教师创造好的学习和彼此交流的环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以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使命,因材施教,为国家建设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三)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校园文化

当今社会,教育的普及使得学校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原有的规模上的竞争演变成校园文化方面的竞争。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作为小学校长,要想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情况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质量,好的物质文化能带给学生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学习。

2.在建立制度文化时应该能够兼顾情与理。学校的管理制度要能在不损害学校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不违反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体现出以人为本,尊重和爱护学生的理念。

3.在建立精神文化时要明确树立德育思想。学校在建立精神文化时要明确树立德育思想,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将德育思想很好地融汇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去。

(四)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促进学校发展

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者和管理者,对学校的管理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学校管理过程中,校长应做好身体力行,亲力亲为,以行动感化众人,以使教职工更好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去。对学校教学评估工作,不能只关注教学成果而忽视了教学的过程,这样不利于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提高。应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综合评估,从而更好地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可以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此外,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校务的公开制度,教师与学校管理人员互相监督,更好地促进学校整个管理队伍的发展。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