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监管系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药品监管系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药品监管系统

药品监管系统范文1

关键词:药品电子监管码;PDF417;二维扫描枪;二维条码图像识别;GPRS;服务支持系统;药品监管数据库;嵌入式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8-4528-02

The Intelligent Medicament Supervise Equipment and Support System-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GUO Xiao-jun

(Shenzhen Science & Industry Park, China Greatwall Computer Shenzhen Co., Ltd., Shenzhen 518057,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kind of intelligent Terminal equipment for remote query and identify the authenticity and other related information on medicament producing, as well as the network service support system, and the medicament databases. The device and It’s support system has a convenient,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any person can use in any time. It is suitable in the vast rural areas and remote cities and regions.

Key words: The drug eletronic supervision code; PDF417; two-dimensional code scanner; two-dimensional barcode recognition; GPRS; services support system; drug database; embedded system

假药是困扰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一个严重问题.最近几年,假药的泛滥更为严重,假药导致的医疗事故也越来越多.它们严重损害了病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加强药品的监管,让人们能够方便,快捷地鉴别所用药品的真伪,药性,使用注意事项等信息,是合乎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的事情,是非常必要的.在中国,有关部门已经建立起了药品监管门户网站.相关的药品监管数据库也在不断建立和完善中.

我们设计了一种药品监管智能终端,和一套网络服务支持系统.能够让没有宽带上网的地区,包括广大农村地区和偏远城市的人们十分方便地远程了解所购药物的各种信息.

1药品监管智能终端及其系统

本系统包括三个部分:智能终端设备,网络服务支持系统,以及药品监管数据库.它们利用药品包装上贴的药品电子监管码工作.

利用智能终端设备,用户可以方便地扫描,或手工输入所要了解药品的电子监管码.此监管码会被设备上传到远程的网络服务支持系统.当终端设备得到远程传回的信息后,以合适的方式显示在终端设备上.此终端设备是系统中唯一直接面对用户的部分.

网络服务支持系统,用于接收各个智能终端设备发送来的药品电子监管码等信息,并负责与数据库沟通,进行信息查询。得到结果后,网络服务支持系统将所得结果加工成合适格式的信息,并回传到智能终端设备.

药品监管数据库,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权威性的药品数据库,应该具有正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在中国,唯一权威的药品监管数据库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部门创建和维护的.

2药品电子监管码

药品电子监管码,就像药品的身份证,是让本智能终端设备和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创建了药品电子监管码体系。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要求,未获得监管码的药品,将来是不能够销售到市场中去的。已经获得监管码的药品,需要在药品外包装盒上粘贴此码。.监管码对于每种药品都是唯一确定的。

为了容纳更多的信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使用一种二维码-PDF417作为监管码的载体。实际上,由于PDF417本身可以容纳很多信息,如果用户的信息需求比较简单,智能终端设备不必连接到internet,只要本地解析信息就可以了。PDF417带来的问题是条码识别比较困难。

3智能药品监管终端设备

智能药品监管终端设备,从功能来说,主要是获得药品的电子监管码.并将从网络服务系统上得到的相关信息回显给用户。从产品定位来说,设备的设计和实现则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本设备是面向广大农村地区进行设计的。农村虽然容量很大,但上网不方便,使用环境恶劣,消费能力低。本设备在设计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真正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

3.1二维码图像识别功能的设计

很多商品在销售时,都会在外包装上粘贴一张一维码标签。用户可以使用普通的扫描枪进行识别。普通的一维码扫描枪价格很便宜(在中国,大约100元左右)。我们的药品电子监管码若使用一维码。则系统在设计和实现上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考虑到行业的发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选择了一种二维码-PDF417作为药品电子监管码的载体。与一维码相比,二维码的精细度要高的多,识别难度也很大。因此,市场上的二维码扫描枪价格都很高(在中国,大约1600元以上).考虑到我们的药品监管智能终端设备的用户,我们是不能选用二维码扫描枪的。

我们的办法是采用普通的摄像头,配合使用图像识别软件来识别出二维码,从而极大地压缩了相关成本。摄像头由于被广泛使用,其价格可以比普通一维码扫描枪更便宜。而图像识别软件的价格,平摊到每台智能终端设备上也很便宜。

经过实践检验,此设计的效果是相当不错的,但识别效率比不上专业的二维码扫描枪。影响识别效率的因素,一个是二维码图像识别算法的优劣。实践证明,好的算法,其识别时间可以是差算法的六分之一。另外一个因素是:用户在使用摄像头识别二维码图像时,往往无法准确定位(二维码扫描枪有远近定位罩和左右定位灯)。我们的解决办法是:将摄像头抓到的图像实时回显在终端的屏幕上。这样,像使用数码摄像机一样,用户可以准确定位,让二维码图像完整地落入摄像头的视野.从而保证又快又好地识别。

3.2 GPRS网络连接功能设计

在农村地区,宽带网络接入并不普及。人们常用的网络接入方式是通过电话线拨号上网,或者基于GSM网络的GPRS上网。

我们在最初的设计中,使用了拨号上网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在农村地区非常普及。但是问题也很大:一个是拨号上网会长时间占用电话线,导致上网费用很高。另外一个问题是拨号连通时间比较长,要差不多一分钟。

所以,另外一种方式:基于GSM的gprs上网会带来很多的好处。gprs由于是按流量计费,使用成本不会太高.且gprs的网络连通速度也比较快。Gprs的问题是网络带宽比较低。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智能终端设备与网络主要交互文字信息,不需要很大的网络带宽。

GPRS部分的实现并不困难,市面上有多种gprs模组,而linux等嵌入式操作系统能比较好地支持这些模组。

3.3多媒体功能设计

多媒体下载和播放功能是我们后期设计时加入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从我们的推广实践来看,想直接推广和大量销售此智能终端设备存在许多困难。因为此智能终端设备的用户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他们虽然有旺盛的需求,但消费能力并不高,无法大量购买设备。一种可行的商业模式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部门牵头,采购和部署设备,并采用投放多媒体广告的方式来回收投入并盈利。我们在智能终端设备中成功地完成了多媒体广告的下载和按策略播放等功能。

第二,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用户也需要更丰富,更直观的药品信息表现形式。例如:关于某中药品的图片,关于某中药剂的视频片段等。

无论是拨号上网,还是GPRS,其网络速度都不足以应付大容量视频的传输.我们在智能终端中实现了视频和音频,以及图片的按策略播放。但在实际应用中,广告或药品资料还是以文字,网页和图片为主。

3.4语音合成功能的设计

由于我们的系统主要是面向广大农村地区的用户.所以必须充分考虑智能终端是否适合农民使用。现实情况是:农村用户有很多人不认识文字或识字不多,另外有不少用户由于各种原因(例如:智能终端安装在药店里,距离客户过远.以及年纪大的人眼神不好.等等)无法阅读文字内容。

鉴于此,我们在智能终端设备中集成了语音合成(TTS)的功能。当智能终端设备在屏幕上显示查询结果的同时,也会用清晰的语音阅读出这段内容,以方便不能阅读文字的用户使用。

TTS不会显著增加智能终端设备的成本,也不会使智能终端设备的设计和实现更复杂.

4网络服务支持系统

网络服务系统,是配合智能终端设备使用的,为智能终端设备提供网络查询服务的重要部分。当它接收到各个智能终端设备发送来的药品查询请求后,从请求中分析出药品电子监管码,以及其它附带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通过特定的接口在药品数据库中查找.。并将获取到的文字,图片等信息加工成合适格式的信息,回传到智能终端设备.

网络与服务系统的设计要点,主要是要求系统能够并发处理大量智能终端设备的查询请求,快速返回所要的结果。另外,必须考虑智能终端的查询界面的安全部署和升级,以及个性化查询界面定制等问题。

从技术层面来看,智能终端设备与网络服务支持系统的交互有三种模式。即b/s ,c/s,以及智能客户模式。b/s和c/s应用很广泛.但是这两种模式都存在缺陷。b/s模式不能充分利用终端设备的资源,网络传输量大,安全性差,实时交互和实时控制能力差。c/s模式的安装部署和维护工作比较麻烦,升级和更新客户端很困难。

智能客户模式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网络交互软件模式。智能客户模式能够象B/S一样易于部署,便于更新和升级.又具有具备安全性高,能够实时交互和实时控制等特征。智能客户模式具备这么多技术优势的原因,是它支持智能安装技术。.这项技术能够让终端设备在运行时或者后台工作时,自动连接网络服务支持系统,并下载和安装更新版本的客户端程序。

目前,最成熟的智能客户模式是由Microsoft公司研发的.net framework实现的. .net framework可以按照wsdl和uddi规范在internet上查找自己需要的网络服务.并利用soap协议在网络服务之间传输xml格式的文字段或二进制数据,从而实现更高程度的智能。

由于.net framework只能使用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出于构建成本和稳定性的考虑,我们的智能终端设备使用了linux操作系统).我们并没有设计和实现网络服务查找等功能.只是设计了智能安装部分的工作.

5药品监管数据库

在中国,权威的药品监管数据库只能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创建和维护。此数据库采用药厂注册认证制度.全国的药厂在每一种新药品上市时,可先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评审结果,向每一种药品发放药品电子监管码,并在药品数据库中建立监管档案。

6结束语

本套药品监管智能终端和网络服务支持系统,针对农村用户的地理环境和用户的具体需求,精心设计.具有很高的可用性.

本系统也曾与国家质检总局的数据库对接,并在山西的部分地区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蒋井明,李萱津,王榕榕.药品电子监管码在赋码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J].机电信息,2010(5).

[2]陈平,周克俭,张丙齐.二维条形码(PDF417)及其应用[J].电子技术应用,1999(1).

[3]刘芳,晏志勇.PDF417条码应用系统程序设计与实现[J].光盘技术,2008(12).

药品监管系统范文2

关键词 药品管理系统 升级 更新 问题

1995年5月,卫生部开始推动“金卫工程”,构建跨世纪的国家医疗信息网络,引导中国医疗卫生行业进入信息时代。同期,军队也开始实施全军信息化三大工程:军字1号、军字2号、军字3号[1] 。时至今日,大多数医疗机构已建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与医疗信息系统,对患者预约挂号、门/急诊患者基本信息、病案信息、计价收费、医院内部人事,工资管理、财务管理、科室成本管理、医院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医院后勤及物流管理、药房库房管理等均有涉及。

但是,中国已建成的医院信息系统多数属于以内部管理为出发点的医院信息系统,甚至于是以经济管理效益为中心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药品是医院管理的主要物资和费用支出重点,药品管理系统必然是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药品管理系统已从最早的计算机单机应用,发展到局部联网的计算机辅助管理;从药库药房的网络化管理,发展到以药品帐务管理为中心全院信息系统网络化互联。原有的管理功能模块设计已无法满足日益深入的多元药品管理需求[2]。许多医院开始对药品管理系统进行升级。笔者查阅多篇文献,设计者对系统体系架构的选择、开发语言、数据库选择论述较多[3~7]。对功能的开发还是围绕在解决现有药品管理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对现代药学模式下药品管理模式思考较少。本文围绕药品管理系统升级方案设计及应完成的前瞻性思考进行总结。

1 现代化医院药品管理部门的职能发生显著变化

1.1 医院药品管理的业务范围不再局限于院内应用,网上药品采购、零库存管理、与供应商物流的衔接等等,使医院药品供应形成与院外相连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突破医院院墙的限制。

1.2 电子政务药品监管应用要求不断提高,药品监管是关系到民生的重大问题,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特殊药监管、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都开始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医院的预警、监测指标不能再简单定位于药房内部管理,要考虑与电子政务的无缝衔接。

1.3 新的医院药学已经参与到药物研发当中,临床药物试验、药物经济学研究等使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医院的药物相关科室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制剂,有向整个药学领域拓展的趋势。结合临床药物治疗学、分析化学、生物技术的药物信息系统软件,已经成药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衍生应用。

1.4 新医改,医保政策已经对医疗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关口前移将形成以病人为中心的新的医疗卫生模式,传统的以内部服务为主,远离病人的药品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无法完成为病人服务的最终目的。新的药学发展,应当结合电子病历、远程监测等互联网应用,提供延伸的药品咨询服务。

2 我国与国际药学管理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近年来,得益于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和发展,药品采购、保管、供应发放等最基础的药品管理和处置业务都纳入到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完成从药房单机到院内互联的初步底层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推动医院药学的发展。但相比国外发达国家的医院药学,国内医院在临床药物配置、临床用药辅助决策系统、单剂量化自动包装、发药机器人、条形码技术应用以及基于互联网的家庭用药支持平台等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差距颇大。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研发和投入不断增加使新药面市的速度加快。据统计,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药物总量已经超过4万种,随之而来的就是与药物相关的信息爆炸式的增长。这对临床医师药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迅速完成知识更新,为合理用药找到依据。在这个过程中,附属于药品管理系统的药品应用知识辅助系统就发挥出重大作用,未附加知识辅助系统的药品管理软件可能因学科发展而被淘汰。

发达国家运用信息系统监测药物不良事件,自动监测可大大地提高药物不良事件(ADE)的报告率,而且比病历检索ADE的方法更具成效。有国外研究表明,在一年中,通过对36653名病人监测,在648名病人身上共发现731例ADE,而医生、药师、护士仅报告其中的92例。计算机也可以应用于辅助鉴别和诊断ADR,如药物不良事件的因果关系计算机化评分法[8]。

3 信息系统本身的完善升级欠缺拓展空间和接口衔接准备

目前进行系统开发,研发人员选择二层的C/S结构或三层的B/S结构,C/S结构的Client端一般是使用GUI的Windows操作系统,Server端运行UNIX或Windows Server与单层的主机/终端方式相比,这种开放式体系结构的耗费大大降低,分布式的计算结构充分利用整个系统的资源,Client端的GUI使用户使用更加方便,RAD使开发人员能够快速地开发各种应用。B/S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WEB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这种模式统一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两者各有特点。系统的统一和维护便利,影响后续升级的最优架构选择。

目前,国内的医疗管理数据主要是通过HL7(healtll level seven)作为数据交换标准,与PAcs,uS等一样实现企业级的应用集成,即将进程、软件、标准和硬件联合起来,在2个或更多的企业系统之间实现无缝集成。除HL7的应用研究外,国内还没有医院标准接口数据规范,数据接口问题是建立多平台的药学数据库并实现与HIS系统和外部网络进行无缝衔接技术瓶颈之一[9]。

基于上述分析,在中国医院药品管理正在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多元化过渡,经历着从单纯的药品保障供应业务为主向科学管理和药学知识服务型转变的过程。如果延续传统业务型医院药品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模型,会使药学局限于药品,无法跟上医疗卫生管理发展的步伐,无法适应来自医院内部学科交融、来自外部管理者、物流配送者、来自患者的多元化需求。

对药品升级方案的设计不能简单由系统技术开发人员为主导,在进行项目设计时需考虑以下几点。(1)剖析医院药品信息系统,结合药品管理领域的变化需求,引入多维度概念;(2)建立灵活高效的用药管理辅助系统,适应学科的快速发展,实现快速迅捷的院内药学及合理用药知识共享;(3)条形码等新兴技术与药品管理系统结合,提高供应链效率;(4)从单纯的药品帐务管理应用,发展到应用数据库进行预警、支持辅助决策;(5)集成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系统、药品信息咨询系统。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医药卫生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是使医院、家庭医疗、社会保障体系等相关的机构或组织信息畅通。因此,药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将不仅仅是医院管理的信息化,而是临床的信息化和行业的信息化,信息技术本身就可应用到疾病的诊治和预防中去。按照这一组织模式,系统构建按照内部应用和外部服务2条线延伸。内部应用以服务于医院内的病人和药房内部管理为内容,形成基于临床药学知识和管理综合信息的辅助决策系统;外部应用以服务于院外的病人和药学监管为主要内容,形成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病历的运行系统。

概括地说,药品管理系统的升级要实现几个转变:由医院内部系统向融合政务监管、供应链的多元化系统转变;由单纯的药品帐务管理辅助角色向药品信息咨询、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等多目标系统转变;由疾病治疗向构建病人为中心的全程化药学服务信息系统转变。

参考文献

[1] 周亚东, 陈文.用好”军卫1号工程”,更好地发挥”军卫1号工程”的效益// 第九届全国医药信息学大会CMIA’02论文集[c], 北京: 第九届全国医药信息学大会, 2002.

[2] 彭小斌, 帅海涛. 论“军字1号”系统之ORACLE和药品管理分系统升级的必要性[J].医学信息, 2005,18(5):448-449.

[3] 华硕. 药监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9.

[4] 李其禄. 药品出入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 2011.

[5] 王钟. 药品进销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 2010.

[6] 常文华. 聊城市人民医院药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济南:山东大学, 2008.

[7] 高明. 通用药品管理系统的思考与实现[J].中国药房, 2005,16(6):430-432.

药品监管系统范文3

一、重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是关系到民生和惠农的工程

1.重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要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

重要农产品流通体系是指从生产、加工、流通到消费的全过程。重要农产品(粮食、果菜、肉蛋食品等)流通体系建设是一项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民生和惠农工程。它要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一是价高伤民问题。价高伤民是在价格居高难下的情况下,城乡居民用于此项的开支过大,在收入一定时,影响到其他商品的消费,或者是通过减少消费维持生计,在供不应求时这种情况时常发生。二是谷贱伤农问题。这是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时常发生的,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农户生产规模小,商品多与少的问题时常发生,而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农户的利益就可能会受到损害。三是近年来,我国重要农产品流通在交替出现上述两个问题的同时,还时常出现“两头叫、中间笑”的现象,即农民受价格波幅过大、城乡居民受涨价过高侵害的同时,中间环节(大加工企业和中间商)的利润偏高侵蚀了两头的利益。因此,搞好重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调控好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和价格稳定至关重要。

2.重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四个环节及主要任务

重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主要有四个环节(见下图1)。其中,基地建设和生产加工是流通体系建设的基础;产销地批发市场和大中间商是调控与监管的重点;城乡消费者尤其是低收入者是服务和需要保护的对象;加强和改善对市场的调控与监管是市场体系正常运行的关键。

(1)搞好基地建设和生产加工是实现供求平衡的基础。农户、基地和生产加工企业依据市场供求与价格信息,通过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环节,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有序运行的基础,生产基地和加工、运输企业在生产、加工和运输成本方面要为稳定价格打下基础。在这个环节中,保证供求平衡和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质量安全是基本目标。

(2)抓好重点和难点是关键。把产销地批发市场和大中间商作为重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与监控的重点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一是产销地批发市场和大中间商是影响供求平衡与价格稳定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市场供求出现的不平衡及价格的波幅过大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这个环节产生的;二是这是容易产生垄断和欺行霸市的主要环节,是近年来出现的“蒜你狠”、“姜你军”等的主要影响因素;三是物流成本居高难下是因为生产基地偏远以及运输成本偏高造成的;四是该环节也是工商、交通、卫生食品检验等部门容易和相关经营单位发生合谋的环节;五是该环节在上连流通体系基础、下连服务对象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明确低收入消费群体是被保护的对象。消费群体可按高、中、低收入划分为三类,这是流通体系建设和服务的对象。重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要在保障城乡居民吃上安全食品的基础上,让低收入群体在价格高时能够得到一定补贴,使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使中高收入群体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营养、健康的需求得到满足。但近年来消费者在重要农产品市场上,时常处在买方市场大环境中的小的卖方市场时的劣势地位。价格的涨幅侵蚀了收入增长的较大部分,尤其是低收入群体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合理、合法的保护,在价格偏高和面临需求层次的选择中,时常有“吉芬”现象发生。

(4)调控与监管好市场是保障。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调控和监管好重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与运行,关系到民生和惠农工程,也关系到生产经营企业的收益,是新形势下所面临的全社会关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农产品流通的供求与价格关系较稳定,即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影响供求;在存在垄断与欺行霸市的情况下,供求与价格的关系被人为扭曲,即有可能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价格没有下降,或在供求平衡的情况下,价格有所上升。因此,在流通体系建设中,事前的市场调控和监管十分必要,需要加强。

二、我国重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两个误区

(1)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关系问题。在对农产品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市场的发展问题上,较长时期以来,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和政府干预程度上一直有一个管理与操作层面的误区,即实行市场经济,是要让市场调节发挥更多作用,忽视和弱化了对市场的调控,特别是忽视了对农民增收和城乡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重要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关系到农民增收与民生工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要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两方面的作用,特别是要加强和改善政府调控手段。在这方面可以借鉴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做法,把保护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和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重要目标之一。一种意见认为要发挥好市场调节的基础作用,当市场失灵时政府再调控。笔者认为应加强和改善事先的调控,针对时常出现的市场失灵,搞好事先调控,主要是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调控供求平衡和价格稳定。

(2)关于竞争和垄断的问题。一般而言,农产品市场是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但是对于重要农产品市场而言,要根据所处的流通环节具体分析。若将重要农产品流通划分为三个环节,即农民——中间商——消费者,那么从农民到中间商这一环节就具有买方垄断特征,产业链下游中间商的力量要明显强于产业链上游的农民群体;而在中间商到消费者这一环节又具有一定的卖方垄断特征,产业链终端的消费者处于劣势地位。近年来重要农产品市场出现的垄断,有的是在竞争过程中形成的,有的是人为的。大中间商在利益的驱动下,在市场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商品供应量来影响市场,抬高产品价格,牟取巨额利润。由于我国农产品市场上的矛盾是大市场与小生产的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应更多鼓励竞争,并为形成有效竞争创造条件。换句话说,在市场集中度偏低的情况下,己经产生了垄断,也正是这种垄断的市场行为,放大了供求和价格的波幅。因此,要高度重视市场上的垄断,防止和打击垄断。

2.市场调控和监管的力度不足

(1)对产销地批发市场和大中间商监管不力。从这几年重要农产品市场供求与价格的波幅变化看,背后有垄断势力人为操控并影响市场价格,或借助市场临时的供求关系变化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现象存在。因此,产销地批发市场和大中间商应当成为调控与监管的重点。一是产销地批发市场和大批发商关系到产销基本平衡与价格相对稳定,近年来重要农产品市场的价格波幅过大就主要发生在这一环节;二是大量中小企业和经营者的业务来自于这一环节,批发价格直接影响到零售价格;三是物流成本居高难下也发生在这个环节;四是垄断和欺行霸市的源头在这一环节;五是这个环节还关系到产销一体化的程度。

(2)对流通体系基础的支持不足。对重要农产品流通体系基础的支持,一是要调控好供需之间的基本平衡和价格的基本稳定,具体体现在产销地批发市场业务往来的稳定,价格的波幅(要通过国内外市场调剂余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二是建设好大型生产基地,这是食品安全、质量稳定提高的基础,并促进生产基地和大中间商的对接与合作;三是推进重要农产品产销一体化进程,这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企业效益、实现消费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四是促进农合组织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及市场谈判能力的增强;五是推进大基地、大农协、大市场、大超市、大社区的合作与融合。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都应加大对流通体系基础的支持力度。

(3)对城乡居民权益和农民增收的保护不够。在重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中,保护城乡居民权益,尤其是保护低收入者在价格上涨时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补贴,使其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具有重要意义。但近年来,重要农产品价格涨幅偏高,使城乡居民用于这方面的支出增加,影响到生活水平。在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他们只有通过减少其他支出以维持正常生活水平。在市场价格高时要给予中低收入者一定补贴,或通过补贴平价店使中低收入者能够买到低于市场价格的商品。对农民增收的权益保护主要体现为通过订单农业保护农民收益稳定,并由价格保护转向收入保护。

(4)食品不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可从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共同开展。但是,当前对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的监督管理做得不够,市场上时常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相关可追溯体系建设尚不健全,消费者在发现问题时投诉较难;在生产领域,对食品安全、质量、标准的监管也不够,甚至有时会出现监管部门降低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况。

3.价格涨幅过大增加了城乡消费者负担

表l表明,在所考察的期间,我国重要农产品价格呈现涨幅过高现象。大米、面粉、鸡蛋、鲜猪肉和白砂糖的价格分别上涨35.75%、23.65%、30.75%、22.01%和58.78%。其中,粮食价格稳定上涨是属于正常情况,主要是由粮食生产成本和人工、土地使用费用上涨所致,但涨幅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这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一部分被粮食价格上涨所侵蚀;猪肉的价格波幅过大(先涨后跌),给养猪户带来风险;白砂糖价格上涨的幅度超过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涨幅为25%)和农村居民纯收入(涨幅为32%);而白菜价格的跌幅达到21.85%,损害了菜农利益。

4.流通成本,尤其是物流成本的涨幅高于生产成本

农产品流通成本高是推动重要农产品价格高的长期因素,我国整个物流成本占生产成本的40%-60%。虽然目前农产品己经免交过路费,但是流通环节的人工费用、油价等成本增长较快,助推运输成本上涨。我国大多数重要农产品物流都是远距离输送,导致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同时我国重要农产品物流环节的损耗平均比例是30%,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仅为3%,甚至更低,加上“最后一公里”中批发、集贸市场收取的摊位费、装卸费、认证费、广告费等的增加,对农产品高物流成本起到推波助澜作用。以蔬菜为例,蔬菜在进入销区批发市场到零售市场的流通环节中,市场管理费和摊位费占总流通成本的44.75%,接近一半。

三、加强我国重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与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

1.加强市场调控和监管

(1)调控好重点环节。在重要农产品流通体系运行中,重点是调控好产销地批发市场、大中间商,主要任务是调控产销平衡和稳定价格。要通过大中间商和产销地批发市场与大基地、大农协、大加工企业建立起稳定的产销关系;针对市场上时常出现的“今年多,明年少,后年再多”的问题,建立重要农产品储备制度和主要领导负责制;提高产销一体化的比重,这是调控好产销平衡和价格稳定的重点环节。一是对流通成本的涨幅加以调控,主要是减免道桥费和缩短产销地距离;二是对垄断和欺行霸市行为严厉打击,特别是市场监管部门个别人员与市场垄断行为的合谋应成为监管重点;三是在一个城市建立至少两家重要农产品产销地批发市场(防止垄断和欺行霸市)。

(2)进一步搞好流通体系基础建设。一要建立专项基金,在建设大基地和发展订单农业中,加工企业和中间商与农户、农合组织签订供销合同,掌握足以平衡市场的货源,专项基金中的一部分主要用于这方面。二要提高产销一体化的比重,让农户从两方面受益(出租土地和打工收入),也为可追溯体系建设打下基础。三要稳定提高农业合作组织的规模和市场谈判能力。

2.加强对城乡低收入群体的保护

(1)要加强对平价店的支持。从消费群体与对应的零售渠道的关系看,低收入群体追求安全、健康,主要购买渠道应以平价店为主;中高收入者追求安全、健康和营养,对应的购买渠道较多(参见下图2) 。平价店(如黑龙江省大庆、牡丹江的果菜平价店)是针对城乡低收入群体建立的,在市场价格较高时通过平价店向低收入群体提供平价商品,使这部分消费群体的利益不受到损害。暂时还没有条件建立平价店的地方要在市场价格较高时,对低收入群体给予一定补贴,用于补偿价格过高给他们带来的损害。在零售中,农产品平价商店(直销店)销售的蔬菜价格比市场均价低20%,其他农产品低10%左右,销售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水平等都能得到有效保证,并可根据不同季节适时调整。政府可按照“先控后补”的原则,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一定经济奖励。

(2)扩大农超对接的范围。 农超对接既对农合组织有利,又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商品价格,能使城乡消费者受益。通过农合组织和超市对接,既可实现农民增收,又可为“农商对接”牵线搭桥,有助于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农产品质量控制。因此,要扩大农超对接的范围。支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城市社区增加直供直销网点,推进批发市场与农业生产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接,推动批发市场与社区零售终端对接,开设社区市场、便民店、周末早市、流动直通车。

3.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主要目标之一

从2013年到2020年是农民增收有较大难度的期间,所以应将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实现农民增收,一要通过提高农业合作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二要通过建立和稳定提高专项农业补贴,提高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买补贴等政策,不断扩大农业补贴范围,促使农民转移性收入不断增长;三要通过推进城镇化,减少农业人口,让较少的人分享较多的农业成果;四要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农民增收。

4.提升产销一体化模式的比重

重要农产品流通分为产销分离模式和产销一体化模式。在产销分离模式中,农户负责生产,加工企业负责加工,销售企业或市场承担销售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容易出现假冒伪劣的市场现象;在产销一体化模式中,由农产品加工、商业企业为龙头,通过与农户或协会签订合同,经过加工后到市场上销售。产销一体化模式有利于建立新的调控机制,抑制市场波动,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物价,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其实质是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同兴衰、共命运,核心是利益机制。

根据对黑龙江省五常市大米市场的调研,我们发现产销一体化模式对增加农民收入、保障供应有重要作用。分析表2可知,第一阶段(2004年-2006年),水稻种植面积年均增长6.67%,水稻产量年均增长7.51%,水稻产值从17.5亿元增加到21.3亿元,年均增长10.3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达到8.16%。第二阶段(2007年-2009年),水稻种植面积年均增长0.96%,水稻产量年均增长10.9%,水稻产值从26.0亿元增加到50.0亿元,年 均增长38.6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达到15.65%,增速是第一阶段的近二倍。第三阶段(2010年-2012年)水稻种植面积年均增长3.15%,水稻产量年均增长6.49%,水稻产值年均增长26.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达到16.69%。

药品监管系统范文4

关键词:药品 电子监管

2011年3月31日前,基本药物307个品种所涉及到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的电子监管工作将全面完成。4月1日后凡是列入基本药物目录的品种未入网以及未使用电子监管统一标识的,一律不得参与基本药物的招标采购。

最近国务院刚刚颁布了《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在这个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专门对信息化提出了要求,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推进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建设,完善覆盖全品种、全过程、以及可追溯的药品电子监管体系。

这一举措后,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由于食品电子监管码的夭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这一阴影还未散去,药品电子监管码便接踵而来,这让部分药企不得不对此心存疑虑。最终,还是伴随着各种疑惑和种种争议下进行。

药品电子监管是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编码技术,给药品最小包装上面赋上一个电子监管码,通过这个码给了药品一个合格的身份证,纳入我们的电子监管系统,进入电子监管系统以后,企业通过向电子监管网上传监管码信息,使得赋码药品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被实时监控。实施药品电子监管码后,消费者将可依托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查询系统,来查询基本药物每个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制剂规格、包装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等具体信息。这一全新的监管手段无疑给药品装上“GPS”,为药品防伪、打假、追溯、召回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而且,今后凡遇到药品有效期临近、药品过期、批准文号过期,以及超计划生产和购买等情况,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设定的系统均会发出预警。

监码实施:药品生产企业根据要求,生产的药品全部上监管平台,申报了编码。每小包装中包装大包装全部贴有监码,扫描进库,出库存,这样有利的一面就是提高企业质量意识规范企业管理;严厉打击防假冒伪劣,保护企业的名誉和合法权益;发现紧急第一时间追回;不利和一面就是增加劳动强度;增加生产成本,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给社会成本也带来影响。

监码的应用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利,让人胶能吃到放心药品。消费者查根据监码查询,及时掌握药品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站、手机短信、电话、电子监管终端设施等形式进行查询。让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得相关药品的详细信息,若发现有问题的药品也可与当地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时联系。

监码实施:给监管部门搭建了一个平台。对生产加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随时掌握药品从生产、出入库、运输、直至配送的全过程,对一些关键点和敏感点加大控制,有利于强化源头管理和源头控制,防范质量风险;药品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可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监管,把握药品风险的关键点和敏感点,使监管工作更加有的放矢。稽查人员也可以通过移动执法系统,如通过上网,或通过手机便利地在现场适时稽查,提高执法效率。到重大紧急突发事件时,应急迅速、有力。在遇到药品重大紧急事件时,可充分利用电子监控手段,迅速排查和追溯,锁定和筛查涉药单位。及时下架可疑药品,把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

但是目前也有弊端:药 监偏向事后监管,管理尚有漏洞,容易让劣药有机可乘,实施效果或有限。药品电子监管平台的建立,是力求打击制假贩假,对出现不良事件后进行追踪和召回。但从该手段实施过程看,其对药品生产过程尚无任何监督,只是一种事后监督。由于药品电子监管并不涉及药品生产过程,这意味着贴上监管码的劣药依然可以顺畅流入患者手中,其打击假药、劣药的作用就有限。其实,加贴编码也好,包装加编码也好,这种编码的可复制性仍较强,任何制假贩假的不良企业都可以进行复制。更为关键的是,电子监管仅覆盖生产、流通环节,而掌握80%药品销售的医疗机构并未纳入监管范围,由于医院系统属于卫生部门管辖,药监局对医疗机构用药售药供应链系统并不掌握,这或许是基本药物电子监管工程最大的“漏洞”。

目前,做得较好的是生产企业,因为是强制性执行,要把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必须这样,但是,大多数一半就夭折了。因为销售终端,不接受,就是从一无终。好多销售商还没有实施, 药品电子监管要真正出成效,需多部门协同作战,统一规划,而不能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但因为医院不归药监局管,若医院终端不愿上传数据,最终全过程监管的效果将被打上折扣。在此前,对特殊药品实施电子监管时,就出现了一些企业“变相抵制”、未如实上传数据的情况。还有药品直接终端销售,无法上传.药品最终的可追溯不了了之。国家药监局如何纠正管理漏洞、不上传行为,目前尚无明确说法。

药品电子监管网站将面临空前的性能和高数据访问量的压力,这就引发业界对系统数据存储、信息检索等服务方面稳定性的担忧。尤其是基于Internet能多方远程访问的电子监管平台系统将时刻遭遇着病毒、黑客甚至竞争对手获取、篡改和破坏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给药企、消费者带来重大风险损失。从而这对药品电子监管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供系统服务的运营商应首先解决好系统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全面保证数据的稳定性、准确性、安全性。

总之,就目前来看,国内药品电子监管码在全国的应用技术尚不完全成熟,贴标、赋码、查询和系统服务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推广起来仍有许多困难,不要一刀切,不宜仓促推行,应把握好科学的发展观,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不断改进技术,完善功能,逐渐开展工作。

让我国药品电子监管最终能名副其实!

参考文献

药品监管系统范文5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总书记来川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树立和实践科学监管理念;按照“完善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机制,强化监管措施,提高监管效能,切实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的工作目标要求,认真抓好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药品、医疗器械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医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二、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建设目标

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托,建立“*市药品安全监管在线监控信息系统”,实现对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各环节的电子监控;完成药监局与管理相对人之间的交互式管理(网络在线发送文件、通知、药械召回指令、不合格药品的处理指令与处理情况上报等);完成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共信息服务网的建立,包括政务信息公开栏目及公共信息服务查询功能;完成药品目录的统一确立和完善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信用分类管理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为药品、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使用单位提供及时、便捷、有效的政策指导、法律法规咨询以及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服务;为药品、医疗器械物流追踪监督管理、药品安全应急管理、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提供现代化信息服务;科学有效地利用政府的监督资源和广大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对各个环节进行动态、统一、规范化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

三、组织领导及工作职责

(一)组织机构

成立局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小组,局长张路、局党组书记*任组长,*为成员。

(二)工作职责

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实施信息平台建设工作。负责指导做好与药品安全监管相关环节、部门信息的采集对接、交换等准备工作;负责药品安全在线监控网络的硬件设施设备的管理,掌握、维护信息平台正常运行。

(三)工作内容及安排

1.建立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暨在线监测系统)。

2.对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基本情况相关资料进行采集和录入。

3.建立药品稽查监管、执法监督数据库。

4.药品、医疗器械在线监测信息动态管理。

5.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本项目为第一期,将蜀中药业、泰华堂制药、诺迪康威光制药、通园制药、雄飞制药、三星堆制药、源基制药、金药师制药、中药饮片公司等10家药品生产企业,吉昌药业、医药开发公司、天心堂药业等7家药品批发和连锁公司,市人民医院、二医院、保健院、中医院等4家市级医院纳入系统平台运行;第二期逐步将全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纳入系统平台运行,做到有重点、分步骤、有序地实施完成。

四、工作步骤

从20*年3月份开始启动项目建设实施工作,力争*年4月底实现“药品安全在线监控系统”试运行。具体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年3月31日前)。

(一)成立药品安全在线监控系统项目建设工作小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

(二)按照相关要求,选定项目设计单位,签定协议,完成设施设备采购工作。

(三)制定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建设相关管理文件和制度。

第二阶段:宣传动员阶段(20*年3月20——31日)。召开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负责人参加的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动员会,指导督促涉药单位积极配合参与项目建设。

第三阶段:设备安装调试,基础数据录入阶段(4月1日—30日):按照方案要求,在软件公司协作下完成先期试点企业有关基础数据的录入,完成设备调试进行运行。

药品监管系统范文6

餐馆厨房到底卫不卫生?购买的乳粉合不合格?在药店买到假药该如何投诉?食品药品监管搭上互联网快车,能否对公众所关心的“食品药品安全”筑好有效“防火墙”?

近日,《小康》记者从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广东食药监局)获悉,广东正大力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以“智慧食药监”为核心,“互联网+食品药品管理”为路径,全省统一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打破“信息孤岛”

变“要数据”到“用数据”

广东省是食品药品生产消费大省,食品医药企业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全省有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11577家,全省食品医药产业从业人员达1200万,超过全省常驻人口的1/10,食品从业人员超过800万,对应的全省监管人员则只有11.3万,典型的“三多一少”(即监管企业多、产业产值多、从业人员多、监管资源相对少)。

“信息化建设上,全省各地曾纷纷建立一些系统,但是各地、各部门、各业务系统中食品药品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烟囱’与‘信息孤岛’现象相当严重。”广东省食药监局科技与标准处处长孙炳刚对《小康》记者表示。

为打破信息孤岛现象,让系统互联数据互通,提高效率、提升效能,广东食药监局在2015年4月了《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15-2017)》,计划通过3年时间,打造“智慧食药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提高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水平。

“智慧食药监”建设有效实现巨大转变,使监管部门“建系统要数据”转为“用系统用数据”。孙炳刚谈到:“建系统就需要用数据,数据也要用到系统中,才能开展日常监管、稽查执法、检验检测等工作,这样改变了大家对数据的认识,且会有力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

“通过‘智慧食药监’,我们要实现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创新性飞跃,全面形成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局面,全面落实食品药品企业主体责任,探索出‘互联网+食品药品监管’ 深度融合的新路子。”孙炳刚说。

执法神器“移动终端”

源于监管、创新监管

采访现场,孙炳刚向《小康》记者展示广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云平台。“这个平台正在不断优化,通过云平台,全省各地一线工作人员当天现场人数,出勤率,企业分布、监管网格、企业检查覆盖率、问题产品预警都能精准呈现,监管动态一目了然。”

一线工作人员之所以能在监督执法现场收集数据并实时反馈数据给系统,因为云平台连接有执法“神器”――移动终端。

广东省食药监局科技与标准处科长谢振国拿出一个“移动终端”向《小康》记者介绍。“他们拿着这个移动终端,相当于随身携带着一个数据库、一大包执法文书、一个图书馆,可以现场获取企业许可、经营、审评等信息,还有系统化的食品药品标准、法规随时查询调用,配合监管人员随身携带的便捷式打印机,现场移动抽样打印检查表单、执法文书、监督抽样单,这些信息同时第一反馈到系统中,有效地提高了监管人员监管能力,极大地方便监管工作。”

“我们建设信息化非常强调实效,本着信息化要源于监管、创新监管、用于监管、取得实效的原则,统筹推进。智慧食药监应用于监管、公众、企业,实现三位一体的综合应用,要实用而不是空架子。”孙炳刚说。

“广东‘智慧食药监’在全国走在前列。广东和江苏,属于珠三角和长三角沿海发达地区。这些地方包括其他发达地区对‘智慧食药监’的需求更迫切,居民的需求、产业的需求也更迫切。”广东食药监局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袁峰接受《小康》记者采访表示。

电子追溯系统

“点监管”到“链监管”

2015年6月2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当年第二阶段婴幼儿配方乳粉专项监督抽检结果,通报3家企业7批次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不合格。广东省食药监局第一时间利用广东省婴幼儿配方乳粉电子追溯系统的追溯功能,快速、精准地锁定了在广东省内销售的不合格产品流通信息。

根据追溯系统排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布的7批次不合格产品中有5个批次在广东省有销售。广东各地监管部门根据追溯信息,精准出击,迅速处理、督促商家下架召回,将不合格产品的危害控制到最低程度。

“以前出现问题搞人海战术,需要几个月去排查,现在短短几个小时就能很快锁定不合格产品,快速精准排查,提高监管效率。”孙炳刚介绍说,追溯系统真正实现从生产到流通、销售的全环节追溯,监管部门的监管模式也从“点监管”转为了“链监管”。

据了解,广东省婴幼儿配方乳粉电子追溯系统是全国首个婴幼儿配方乳粉覆盖生产、流通、销售的全环节追溯应用,公众通过扫描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条形码、追溯码,可以清楚了解原料来源、批发、零售等环节的信息,以及产品自检报告、监督抽检结果。

接下来,广东食药监局还要进一步建设食品药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今年拟将食用油等重点监管品种纳入可追溯体系,升级和完善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和加快推广应用,实现各环节全过程可追溯。

“食品溯源是信息化技术典型例子,farm-to-table(从农场到餐桌),必须要有信息化技术作支撑。食品药品溯源不仅仅是一个省的事情,涉及多个省。信息化技术把空间距离缩短,向更高的技术发展。”袁峰分析。据了解广东将与江苏、广西、山西等地合作探索食品跨省区追溯机制,发挥追溯系统更大功用。

“智慧食药监”是大趋势

近年来,全国多个地区也都在大力推进“智慧食药监”的建设。国务院办公厅5月11日印发了《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该工作安排堪比食品安全领域的“1号文件”,也特别提到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需求,经济基础足够支撑也需要支撑信息化,智慧食药监是大的趋势,也需要更高端的信息化。”袁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