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教学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燕子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燕子教学反思

燕子教学反思范文1

1. 了解生存环境是由多种不同物质和生物共同组成的系统,系统中的各个组成元素相互影响,共生共荣。

2.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并能按照要求完成探究活动。

3. 喜欢大胆想象。

4.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建议

一、复习和整理

1. 上节课我们对自己生活环境中的污染问题进行了调查,谁来说一说调查结果?谈谈自己调查后的感想。

2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主题是《环境污染与保护》。我们通过各种目的不同、方法各异的调查和大量的讨论交流活动,了解了污染环境的几种原因和人们保护环境所采取的一些措施。现在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都调查了哪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用到了什么调查方法?

3. 小结:我们用到了实地考察、查阅资料、访谈、实验等方法,对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处理等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

4. 通过调查我们有哪些收获?

二、确定自由研究的内容

1水、空气、土地、矿产、森林、草原和各种动物等组成了我们生存的环境。你们可以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预测一下: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减少、变质或者消失,会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吗?

2. 你能够用我们前面学到的调查方法,详细的列举出人们为保护某一部分自然资源所采取保护措施吗?说一说自己准备研究那一部分,并且讲讲自己研究这一部分的理由。

3. 你准备采取哪些研究方法?

燕子教学反思范文2

一、反思新课导入是否有趣

在阅读教学中,每一节课的导入犹如一部优美乐章的序曲。新课导入恰当,情境创设得好,就会引人入胜,激起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收到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奇效。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燕子》(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我知道咱们班上有几位女同学的名字中有‘燕’字(大家高兴地报出了名字),同学们知道她们的名字为何用‘燕’吗?”同学们有的说,因为燕子很美丽。有的说,因为燕子活泼可爱。有的说,因为燕子是一种益鸟,它还是人类的好朋友,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它。于老师接着说:“可见,人们非常喜欢燕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燕子》这篇课文,看看郑振铎先生笔下的燕子能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于永正老师将文章内容与学生的名字结合起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燕子的思考,很巧妙地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新课的导入方法很多,有时可以创设认知冲突的思维情境,使学生徘徊在思维的矛盾中,从疑问中产生“探个究竟”的想法;有时可以创设悬念,紧扣学生心弦,造成求知若渴的状态;有时可以把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非要学习不可的愿望;有时还可以用故事或猜谜语等形式开讲。不论是以“情”、以“境”、以“疑”、以“趣”来开讲,还是用其他方式导入新课,都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

二、反思教学过程是否有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例如,特级教师窦桂梅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一课,她首先这样导课:“同学们,上一节课你们第一次实现了自我超越,很了不起,同时,你们也向窦老师提了很多难题。窦老师在读书时也像你们那样,总爱问‘为什么’。比如说,老师在学这首诗时,‘不怕远征难’的‘难’字是指过山过水难吗?不如我们来一起研究研究,好不好?”接下来她又说:“我们学习这首诗,把诗中的字词句弄清楚了,就到此为止了,行不行?”学生给予否定回答后,窦老师接着说:“那该怎么办?”“深入分析和理解。”学生说。接下来窦老师就怎样深入理解给予了同学们深入的指导:“要联系当时当地的情境,设身处地的进入场景去体会、感受,把你的心融入到课文中,把自己当做一个战士,抓住重点字词句去读去思考……”

活跃而有序,循序而渐进,变被动为主动,化被问为提问,这样的课堂不可不谓之精彩。从窦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看到,学生不再是简单回答老师枯燥乏味的问题的配角,而是主动索取精神食粮的主角,课堂教学双基训练到位,目标达成度好。

三、反思评价方法是否科学

在课堂上,学生总是很重视老师的评价。教师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的评价,往往会左右学生这一节课的情绪,甚至影响学生一生。

一位教师在教学《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语文出版社语文二年级下册)一文后反思了教学的一个插曲:在教学中,她问学生:“为什么燕子是快乐的而波斯猫是不快乐的?”一位同学回答说:“燕子亲嘴劳动,靠自己的劳动创造幸福的生活,所以感受到自己是快乐的。”当学生说出“亲嘴”一词时,同学们都被逗笑了,老师当时抑制不住也笑出声来。二年级的学生凭直觉想,燕子衔泥当然是亲嘴衔泥啊,这应该是对的啊。可平时人们都习惯说亲手劳动,连老师也不知道应该怎样评价学生的回答,是换成“亲手”好呢,还是用“亲自”好,抑或是如学生说的“亲嘴”。看着几个调皮的同学面面相觑,好像这位同学回答问题是故意捣乱似的,课堂上怎么能说“亲嘴”之类的词呢。这位老师灵机一动,说道:“同学们,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准确,燕子是亲嘴劳动的,说明这位同学仔细观察了燕子的活动,希望你们向他学习,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都会心地笑了。适当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充满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激励下展示自己的才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燕子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 课堂评价 评价现状 评价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科学的评价对学生具有激励表扬、解惑释疑、点拨导向等功能,使课堂更具有生命的活力。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使评价真正能够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每次听课,我们总会为执教者那精炼准确、富于变化、幽默风趣的评价语深深折服,为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言辞恳切的评价语而感动。的确如此,精当的评价语言、灵动的评价方式能够为一节课增添不少亮色。

1当前语文课堂评价现状

从目前的课堂评价现状看,我们只是机械地理解了新课程的评价,只学会了新课程评价观的“形”,而没有领会其“神”。很多语文课堂上出现了教师的评价泛滥,大有教师演绎台词之势,课堂评价甚至出现了一味地迎合学生的滥施表扬,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不合时机和不分对象的程式化评价现象等等,造成了课堂评价的无效和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

1.1表扬泛滥,语言空泛

案例1:这是一堂气氛活跃、热闹的语文课。从课始到课尾“听取表扬声一片”。无论是读了几个词的,还是写了几字的;无论是答对了一道题的,还是回了几句话的,教师几乎无一例外地竖起大拇指:“正好”“真行”“你真棒”的称赞声不绝与耳。教师还兴师动众地要求全班孩子一次次掌声鼓励。可能是教师太投入了,竟没有听到起先整齐响亮的掌声正变得稀稀拉拉……

反思:廉价的表扬真的有效吗?

1.2信口开河,回避错误

案例2:一位老师执教口语交际课《我最爱吃的水果》。教师问学生喜欢吃什么水果,一个孩子脱口而出:“我喜欢爱吃苹果。”奇怪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语病充耳不闻,微笑着鼓励:“你说的真好!”

又如,在教学《一束鲜花》时,教师请学生说说这是一束怎么样的鲜花。孩子有的说“五颜六色”,有的说“五彩缤纷”,还有的孩子说“五花八门”。教师不加分析,大声鼓励:“小朋友们的词汇可真丰富,说的棒极了!”

反思:老师认真听取孩子们的发言了吗?

2语文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的对策

2.1评价要发自内心

当学生有着出乎意料的精彩回答时,我们固然心花怒放;但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回答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我们不是强忍着不快,补充说出一个自认为是正确的答案,而是应该表扬他勇于说不、敢于否定的勇气,更应该以发自内心的喜悦来进行评价。教师的评价投入了真情,就会爱惜学生的点滴进步,善待学生成长道路上不可避免的“错”,以细心和爱心让学生在得到肯定的同时,学到他原本不知道的知识。而学生也能从我们身上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

2.2评价应该及时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常常会有这样那样出人意料的表现,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思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那么我们就应该随机而行,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体现评价的现实意义。

2.3评价要有导向性

马卡连柯说过:“教育的技巧就在于随机应变。”的确,有时学生的回答可能与老师的意图相差甚远,甚至背道而驰。这时,教师不能以否定的语言来评价学生,那会很容易使学生丧失信心,丧失发言的勇气,丧失学习的兴趣。应该用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点拨学生,发挥“引导者”的功能,因势利导地进行评价,不断促进教学动态生成,让课堂充满生命的张力。

例如在讲授《燕子专列》这一课上,卢老师向学生介绍了课文的内容:千万只燕子被冷、饿、累三大困难夹击着,濒临死亡。瑞士政府见状决定采取行动拯救燕子。可是该怎么向市民们呼吁呢?于是,老师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小小广播员,那你会用怎样的语言来呼吁人们发起行动,拯救燕子呢?”这时,有一位小男孩站起来,他兴奋地说:“老师,老师,我有一个好办法!我们可以用飞机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飞机又快又稳!”显然,这个孩子的思维还停留在前面一个阶段,大家听了不禁一塄。可是没想到老师却笑眯眯地说:“你的点子可真棒,这样就能更快更早地将燕子送到目的地了。不过现在我们要动脑筋想一想,用怎样的话才能打动更多的人,让他们加入到寻找燕子的行列呢?”于是孩子们又继续举手发言了。这正是由于老师真诚的赞赏保护了这个孩子的积极性,也正是老师机智的话语让课堂重新充满了活力。

总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和人格养成。以评价促进发展是语文课堂评价的目的,愿每位教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评价魅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那么,作为新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堂评价必将起到应有的导航、护航作用。

参考文献

燕子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读;写;悟

如何进行读写训练?教学中我是通过以下方法实施的。

一、以读促写,积累方法

阅读和写作有一致性,真正能够读得好,也就能够写得好。阅读教学中善于根据课文特点因文而异指导学生写作,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重要捷径。

1.阅读中指导学生把句子写连贯

写作时句子之间应相互关联,三年级学生起初写作往往东拉西扯,没有头绪。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从具体句子中获得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经常联系课文内容,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写作练习。写完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反复推敲,引导学生进行评议、修改、补充,经过长期训练,在评议时,学生能找出前言不搭后语的句子,并知道怎样去修改。

2.阅读中指导学生准确地用词,指导学生品味词语

句意表达是否准确生动,依赖于词语运用是否准确、恰如其分,指导朗读要进行切实到位的词语训练,使词语的形象、情趣、流畅、分寸感一同积淀于学生脑中,丰富词汇。如《燕子》一课,小燕子从南方赶来的“赶”字,横掠过湖面的“掠”字,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的“落”字。作者用词准确恰当,课堂上,引导学生尝试换词,体会这些字的含义,学生通过比较,便会自然而然地悟出作者用词之精妙。

二、写中促读,运用语感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平时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材料、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练笔外,还可以运用教材中的原始材料,通过重新构思,运用扩写、续写、改写、看图写等方法进行写作训练,这不仅给学生创造了练笔机会,而且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材料不足的问题。

改写是一种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好方法,要改写必须要记住课文内容,还要运用新的语言表达形式。指导学生改写训练时,要紧密联系课文内容,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学生学完课文,了解了村庄的毁灭过程。我便引导学生进行改写练习:“如果村民们没有乱砍滥伐,而是保护好家乡的环境,这个村庄又会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从改写中反思身边的一些行为,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写出《小村庄的自述》。

燕子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 折纸 图示 有效

大多数教师对于指导幼儿看图示没有系统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自觉地又将折纸图示忽略变成了讲解示范,幼儿跟着模仿操作。在笔者的第一次折纸教学中就发现了诸如此类的问题,下面笔者将结合大班折纸活动《燕子》对折纸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自己的阐述。

一、 第一次尝试

大班折纸活动《燕子》的教学活动最初分为四大环节。第一环节是教师出示图片,孩子尝试看图示自己折纸;第二环节是教师讲解示范重点,孩子提出难点,教师进行示范;第三环节是孩子根据图示以及教师的示范讲解再次动手折纸;第四环节是作品展示,孩子们相互欣赏作品。

虽然教师原来的期望是让孩子借助图示进行折纸,但是从整个过程以及笔者的上课实况来看,笔者还是花了很多时间放在讲解示范上,这样一来,看图示折纸又成了摆设,孩子真正自我探索的机会和时间都很少。

在初次尝试中,孩子们面对图示无从下手,缺乏仔细观察图示的意识,也没有完全理解图示中各个标记的含义,图示的价值没有体现,看图示折纸成了一纸空谈。

另外,在孩子们遇到看图示困难的时候,教师没有抓住时机讲解好图示标记的含义,而是回到了传统孩子不会,教师不厌其烦地示范的模式,直接示范,孩子跟着模仿,孩子自由探索的权利被剥夺了。此外,在示范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突破难点,抓住孩子们真正的难点,而是反复地示范,让活动变得枯燥,孩子的折纸活动也就变得索然无味。

二、 修改,继续尝试

在对第一次的活动进行分析之后,我们进行第二次尝试。首先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歌曲《小燕子》导入并出示教师的折纸作品“燕子”,利用实物充分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有自己动手折一只燕子的欲望。在看图示折纸环节,教师在图示方面进行了重点的讲解,对图示的标志进行了再次明显的标示,并在此之前请孩子共同观察、讨论、理解图示中箭头、符号的含义,重点帮孩子理解箭头方向的含义,并在难点部分进行了重点标记,引起孩子的注意。此外,在第二次的尝试中我们还尽量保证了孩子们的自主性,在理解图示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观察图示,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尽量发挥其他孩子的作用,请能力较强的幼儿进行示范和讲解,教师进行补充和引导。

三、 第二次尝试后的分析

由于在折纸之前增加了看图示、理解图示标记的环节,所以孩子们的眼睛关注到了图示,而且对图示的标记等有了清晰的认识,较第一次而言,图示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孩子们在折燕子的头部时仍然遇到了困难,这可能是没有完全理解红色标记造成的“后遗症”,教师也仍旧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幼儿提出困难,教师就直接示范,缺少了探索的过程,孩子们在面对难点时又依赖了教师的讲解示范。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第二次的活动方案又进行了一些修改。幼儿大班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折纸经验,而且动手能力也相对比较强,因此在图示部分我们省略了孩子们已经熟悉的基本部分,这样一来,重点、难点一目了然,孩子们一下子就能关注到红色标记的部分。通过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在实践中理解难点部位的折法,教师适时加以引导,最后成功地将燕子折出来了,这只燕子源于孩子们自己的探索,当燕子折成功时,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四、 反思,折纸活动将如何改进

首先,考虑到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折纸活动不能是简单机械的模仿,如果一直单纯地模仿,孩子将永远停留在需要教师示范讲解的阶段,缺乏自我探索的能力,折纸活动就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如果不是机械的模仿,图示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图示是整个折纸活动中的灵魂,没有了图示,折纸活动就变成了教师讲解示范,孩子们单纯模仿。既然要用到图示,就要将图示的作用发挥好,充分发挥孩子在折纸活动中的自主性。在不同的折纸活动中,图示的出示要根据不同的难度进行投放,不能“懒惰”地照本宣科将整个图示投放出去,当然,有时候整个图示的出示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此外,图示上的标记对于幼儿来说要容易理解,给孩子理解的机会和时间,对孩子来说,看图示折纸也需要较长的学习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这样的过程中要给予孩子及时的引导和指导。

除了在图示方面下功夫,还有些地方也是需要注意的,这样可以更好地开展大班孩子的折纸活动。

燕子教学反思范文6

一、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一个人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手段的丰富,学生对许多教学内容已经知晓,甚至司空见惯,再加上课前的预习,往往使学生在深入学习时,对课文内容失去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地进入到学习中来。

例如,在教学《狼和小羊》的第二课时,我考虑到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内容已经有所掌握,如果平铺直叙地进行下去,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产生,因此,我就从激发兴趣着手。上课了,我不急于让学生读课文,而是先讲了一个寓言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再让学生自己说说读过哪些寓言故事,就这样自然过渡到课文。

二、注重精讲和精练,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核心在课堂。教师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决定因素。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呢?下面我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精讲和精练。

精讲表现在:(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课堂开始,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资源,创设情景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给予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机会。教师在其中只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充分放手让学生围绕重点问题去探索。(3)在学生自学基础上,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情况。在交流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要注意根据教学重、难点适时疏导。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精讲精练是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三、在备课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只有课前备好课,上课才能更好地去调控学生的动态,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首先,要备书本备教材。备好教材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好课最基本的要求是: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重点,把握教学难点。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明确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就可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主次分明。抓住课文的难点,教学设计的形式,问题的处理方式才不会单一,语文的课堂才会丰富有趣,才会是一个完美的知识殿堂。

其次,更要备好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备好的课能否被学生所接受,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备好教材的同时必须备好学生。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储备和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动机、情感状况等。只有对这些情况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尤其要把握好提问艺术,课堂提问,问题不宜过难或过易。教师在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时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和保持浓厚的兴趣。另外,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对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及时肯定,对学生能提出问题应以表扬,让学生体味教师赞赏的愉悦。这就能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专心地学习语文,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探究教法学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是说,教学的法则、规律是比较稳定的,而教学的具体方法是变化不定的。

首先,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方法选用得当就能实现教学目的,就能提高课堂效率。以《丰碑》为例,如果以学习描写人物外貌为教学目的,则可以军需处长的外貌描写为范例,对学生进行肖像描写训练;如以学习对比手法为教学目的,就要抓住人物和景物描写的几组对比,进行讲读分析。如:学习《燕子》一课,学生可以作者对春天里的小燕子的描写“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中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色。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看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的。

其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法。任何教学活动总是与教学对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对象,教学方法也就不同。

再次,根据教师本人的风格选择教法。每个教师的个性、气质、素养、专长等不同,在教学中表现出的风格就不同。一种好的教法未必每个教师使用都有效,这也是有些教师模仿别人往往不成功的道理。所以,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