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范文1

2、出处:《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朝代】东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范文2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译文: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村里面的其他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范文3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以+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①覆之以掌(《促织》)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于(乎,相当“于”)+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师说》)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四子侍坐》)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

(3)格式:形+于+宾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范文4

在语文备考中,背诵一些重要的古文知识,对中考语文的考试是有帮助的。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1三峡南北朝: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 通:缺;重岩 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泝;暮到 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 一作:左山右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2黔之驴唐代: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3马说唐代: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通:饲马者)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明代: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a href='//xuexila.com/fanwen/shiji/' target='_blank'>事迹迫找曰埂L?a href='//xuexila.com/jieri/dahan/' target='_blank'>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5陋室铭唐代: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6陈涉世家(节选)两汉: 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7桃花源记魏晋: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8与朱元思书南北朝: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范文5

一、真题链接

(2016年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除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按辽东,疏陈安攘十策,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干挠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久之,疏论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之。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党,逐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锄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以久次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寻卒。

(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解析:此题选C项。全句的意思是:郑承宪包藏祸心,觊觎储君之位,而且广泛交结术士之流。当初陛下重惩科场冒名顶替之人,郑承宪的妻子每每扬言事情是自己揭发的,用来恐吓勋贵,以巧言惑动朝廷人士。用客观题的方式考查断句,可以避免主观题断句中的混乱以及阅卷场上评分时的困扰,对同学们来说也有降低难度的用意。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解析:此题选D项。“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请求退职,这话是对的;但称病的原因有很多种,只说是因受到权臣诋毁不准确。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他出于对朝廷的忠心,即便对郑承宪这样的国戚,也大胆揭发对方为非作歹,包藏祸心,幸而皇上并未因此发怒。

B.陈登云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他在朝既久,发现诸多问题,于是奏告一干大臣,其中有些人因此遭到贬职或罢免,以至朝廷大官们都很畏惧他。

C.陈登云上疏指出,选才慎于始进。他认为二十年来,刚直者很少被提拔进京,在朝者却背公结党,谄媚权贵,与其误用后罢免,不如进用时慎重。

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解析:此题选D项。错在“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原文的表述是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赈济灾民,所谓“帑金”是指国库所藏的钱币,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专门从国库拨付了救灾钱款,因此不需要锺化民去筹措款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

译文:

(2)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译文:

解析:(1)其中难道没有刚正的人,但禁不住抵触排挤,大多无法安身。(2)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第1小题的关键词语有“弗胜”“龃龉”两处。“胜”旧读平声,义为能承受、能承担。如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弗胜”即不能承受、禁不住。“龃龉”原指牙齿上下对不上,用来比喻意见不合、不相投合。第2小题中的关键词语有“啖”“矢”“囊”三处。“啖”的含义是“吃”,如苏轼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比较简单。“矢”在这里同“屎”,即粪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顷之,三遗矢矣。”“囊”指口袋,这里用作动词,用口袋装。类似的例子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二、方法指津

提高文言断句的准确率,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具体应注意五点:

第一,要通读语段,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顾及前后文,反复研究,把握主要内容。

比如下面一段话:

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群臣后皆莫敢言(选自《汉书・萧何曹参传》)

经过反复通读,我们可以先抓住主要之点,比如文中说的是什么人,办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这样做,结果如何,等等。

人物是:上,何(根据选文出处,“何”指“萧何”,功臣)。

事件是:“上”(汉高祖刘邦)以打猎为喻,向众功臣说明为什么“以何功最盛先封为侯食邑八千户”。

为什么这样做:依据“上”的说法(“诸君徒能走得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由此可见,在刘邦看来,萧何的功劳远胜于群臣。

事件结果:群臣后皆莫敢言。由此可知,群臣不得不接受刘邦的观点。

这样,就基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便可断句了。断句参考如下:

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群臣后皆莫敢言(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群臣后皆莫敢言。)

第二,要确定“词”在句中的意义,注意语序和分析句式,重点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词”是属上还是属下,是“句”(句末停顿)还是“读”(句中停顿),这就需要运用文言知识反复研究。比如“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侯食邑八千户”之间,“侯”是专有名词,其间决不能断;“上以何功最盛”有主有谓,叙一事,是主谓句,应当断;“侯”是“封为”的宾语,当属上,不能做“食邑八千户”的主语,决不能属下。又如“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至“大小各有差”处,一事已叙完,应断为“句”,其他为“读”。

第三,古人写文章讲究语句整齐对称,行文中常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

这一点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比如“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应断作“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不能断为“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而使“多者”属上、“数十合”属下。又如刘邦的设喻“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也应当根据这一点,断为“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不能断为“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

第四,一些对话的标志,如“曰”“云”“言”等,也可供断句时参考。

文段中如果出现“曰”之类的词时,一定要注意“曰”后面的文字到什么地方为止。如“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的内容只能是“知之”两个字,“知猎狗乎”则是刘邦的问话,不是功臣的回答。

第五,一些常用虚词,也可作为断句的参考。

要注意常放于句首的“盖”“夫”“故”“岂”,放于句末的“之”“也”“矣”“焉”“哉”“乎”“欤”“耳”“邪(耶)”等虚词。本段中“何也”的“也”,“诸君知猎乎”的“乎”,“狗也”“人也”“功狗也”的“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的“至如”,都可作为我们断句时的参考。

三、误区警示

断句需要综合运用古代汉语字、词、句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哪方面知识不足,都可能会错误理解文句,从而断错句。具体而言,错误断句的主要原因有:

(一)不懂词义

[例1]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左传・宣公二年》)

本例错断是因为不明“与”的意思和用法。本句中“与肉”的“与”是连词,相当于“和”;“以与之”的“与”是动词,当“给予”讲。因此,正确的断句应该是: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二)不明语法

[例2]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本例的问题在于“所闻”的归属。“所闻”是“所”字结构,“所”指代“闻”的对象,即渔人闻知的汉和魏晋间的情况。它不可能指代“闻”这一行为的主动者――听渔人讲话的村中人;如果指村中人,只能说“闻者”。这是由于不明白“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的区别而出错。正确的断句应该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三)不晓句式

[例3] 齐威王问。用兵孙子。(《孙膑兵法》)

本例由于不知道“孙子”前省略了介词“于”,把一句话断得很难懂,标点符号用得也不对。其实,应这样断句:齐威王问用兵(于)孙子。

[例4]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淮南子・人间训》)

如果我们熟知对偶、排比、互文等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文言语句大多句式整齐且以四六句居多,就不会犯上面的错误。正确的断句应为: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意思是说福变成祸,祸变成福,其中的变化没法子研究到底,深得无法测量。)

(四)不知名物制度

[例5] 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史记・秦始皇本纪》)

此例断句显然不当。这句话是说,彗星又一次在西方出现,一共经过十六天;不是说夏太后死于十六日那天――东汉前古人用干支记日,数字和“日”连用,并非说某月某日。应正确断句为: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强化训练

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语段断句。

1.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2.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选自唐刘觫《隋唐嘉话》)

3.景公好弋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王曰勿杀寡人闻命矣(注:①弋(yì):打鸟。)

4.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5.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人君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选自《韩非子・难一》)

6.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选自《资治通鉴》)

7.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选自《战国策・魏策》)

8.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选自《新唐书・王传》)

参考答案

1.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或“。”)若以与我,皆丧宝也。(或“,”“:”)不若人有其宝。”)

2.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3.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王曰/勿杀/寡人闻命矣(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王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4.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5.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人君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人君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6.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范文6

一、抓转点“化整为零”

某些经典的适合编排课本剧的课文都较长,编写、排练、再演出,一般在正常课时里很难完成。这样最好考虑把课文“化整为零”,即根据地点、内容的转换把课文分成几部分,然后分组编排。

如《皇帝的新装》可分为: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试新装;展新装。

《范进中举》可分为:岳父赐教;集上卖鸡;喜报频传;屠户医疯;乡绅光临。

《愚公移山》可分为:聚室而谋;驳斥智叟;天令移山。

这样分成了若干个小组,参与的人多了,一组才四五分钟的戏,编排起来省时省力,一般情况下,一节就可以编排成型,不熟的课下练一练,第二节就能上演。演出时还是“连续剧”,学生可以评价小组编排质量,比“整体”演出轻松得多。

二、抓重点“一击突破”

课本剧的编排,不必追求“连续性”、“完整性”,有的课文只需抓住重点情节,编演一场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如《桃花源记》,有“发现桃源”、“做客桃源”、“再访桃源”等情节。在这些情节中,“做客桃源”是重点,就要求几个小组都围绕“表现村人热情、快活”这一中心编排这场剧,这样“火力集中”,有竞争性,编成的剧质量会好于往常。有一个小组编出了这样的对白:

村人甲:来!老弟喝酒,外边的日子还好过吗?

渔人:难啊!以前税就多,现在又要交什么兵役税,兵粮税,兵器税,你说百姓能有好日子吗?

村人乙:这么说外边还打仗?

渔人:不停地打呀!这里抓丁,那里又放火。

村人甲:我知道阿房宫烧了,现在又重盖了吗?

渔人:阿房宫?那啥时的事了!

村人乙:怎么,现在不是秦朝天下了?

渔人:秦朝早亡了,又经过了汉、魏,现在已是晋朝了。

村人甲:(惊)这么多朝代了,百姓肯定吃老了苦头了,我们这里的人可真够幸运了。

由这些对话可以看出学生进行了合理的想象,把“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等内容具体展开。演出这一场剧,学生就理解了整课的主旨。

三、抓难点“奇兵偷袭”

有些课文情节不是很具体,编排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又是经典内容,演出来很有价值。为使这样的剧上得“阵”来,就要靠“奇兵”。老师在课前首先明确此处“难”,需“高手”才行。学生见老师肯定了难度,自然“重赏之下有勇夫”。

如《孙权劝学》中“劝学”易演,“刮目相看”一场得全凭“创造”,有个高手课前就创编了这场剧。

吕蒙:(看一会书,站起)这孔子的话有些还真难懂,“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咳!什么意思呀?

侍卫:(敲门上)禀大将军,鲁大人求见。

吕蒙:(高兴)快请!有学问的来了,(迎鲁肃)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啊!

鲁肃:将军什么时候学得文绉绉了?

吕蒙:哪里,哪里,班门弄斧了,还要多多请教鲁大人,好见贤思齐呀!快告诉我“士不可以不弘毅”,里边的“弘毅”是什么意思。

鲁肃:好你个吴下阿蒙,学上《论语》了,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哪!哈哈!

……

这个“奇兵”把学过的《论语》中语句融入剧中,使“刮目相看”这一成语形象化,由于事先有了准备,学这课文时当堂演出,学生很感兴趣。

《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中,“赞于勒”、“见于勒”都好编排,可开场的“盼于勒”是个难点,这部分没有对话,涉及“菲利普总说一句话”、“克拉丽丝盼望”、“于勒去美洲”等多个内容,编排起来有一定难度,一个“奇兵”对此有了创意,他让若瑟夫问妈妈:“爸爸为什么总说一句不变的话?”。妈妈在回答中把“于勒去美洲”、“来信说发财”等事交代出来,简便地用对话完成这场剧。

四、抓性格“灵活应战”

课本剧的台词需要表演者记下来,但不是“死记”,“死记”下工夫多,演起来也僵化,要指导学生“灵活应战”,首先就要把握住人物性格,台词演出时可即兴发挥。

如《范进中举》“屠户医疯”一场剧中,把握了胡屠户“嫌贫爱富”、“欺软怕硬”的性格,表演时就可顺着“范进疯话”、“众人出主意”的情节,自由展开“打嘴巴”、扯衣襟”、“讨膏药”等动作、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