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媒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众传播媒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范文1

旅游作用于大众传播媒介

人们外出旅行的增加以及旅游主题本身的大众化特征。催生了诸多专业期刊和报纸的面世。如《时尚中国旅游》《中国城市旅游》《旅游时代》《旅游天地》《中国国家地理》《环球旅游》《当代旅游》《商务旅行》《玩家旅游》《私家地理》《和谐之旅》《中国旅游报》等。这一批形式多样的报刊以丰富多彩的内容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详尽专业的推介,在给予受众信息的同时也增加和壮大了自己的影响力。

互联网强大的普及性、渗透性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使许多旅游网站应运而生,如携程、途牛、乐途、穷游、芒果、驴妈妈、马蜂窝、去哪儿等旅游网站以及各景区机构、各大旅行社的网站等等。此类网站的开通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反过来,大量点击率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收益更进一步推动了网站的建设。增强了其在受众中的知名度。

面对受众的信息需求,电视台也是不甘落后,纷纷开辟专栏或专业频道来关注旅游。如海南旅游卫视、四川电视台文化旅游频道、乌鲁木齐电视台旅游娱乐频道、浙江卫视旅游版、贵阳旅游生活频道、澳门卫星电视旅游台、南方传媒集团的邮轮旅游电视频道、CCTV-4的大型日播类旅游栏目《远方的家》、CCTV-2《美食走四方》、甘肃电视台《时尚旅游》、陕西电视台《快乐天下游》、广州电视台《快乐旅行》、江苏电视台《中国旅游》、南京电视台《旅游真好》、浙江影视娱乐频道《爱旅行》、云南台《走遍云南》、黔东南电视台四频道《旅行家》、山东台《走四方》和《新旅游》等等。这么多频道和栏目的加盟是受众市场强大需求的产物,并且它能够满足那些阅读能力低和不会上网的人群对旅游信息的需求,发挥了电视的传播优势。大众传播媒介作用于旅游

大众传播媒介促进了旅游要素的整合。旅游业的六大要素是吃、住、行、游、购、娱。由于游客的需求多样性、个性化,旅游经营由粗放化转向集约化,这些特点要求旅游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信息,不断完善规划、投资和产品供给,作出合理的统筹与调整,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而大众传媒很好地充当了这一角色,了解旅游者心理,把握市场动向,利用自身的优势快速准确地传递游客信息,达到了整合优化旅游要素的桥梁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提高了公众对旅游品牌的认知和态度。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上投放的旅游广告,生动全面地展现了旅游的形象和旅游概念,尤其是持续的信息传播,对受众的认知、判断、决定以及相关行为会产生有效的影响。如在诸多地方电视台播出的“登泰山保平安”“梦西子中国杭州”“人间天堂山东烟台”等旅游宣传片。这些形象的电视广告将旅游景区品牌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成功地展现在受众面前,对景区品牌的推广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改进了旅游信息的传递。在大众传媒没有出现以前。由于条件的落后、信息的闭塞,人们对旅游目的地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仅有的一点了解也只是限于别人的口头描述和个别书籍中的记载。再好的美景没有信息的传播,也只能是资源的浪费。时至今日,大众传媒与旅游的结合改变了人们认知旅游的方式,使旅游从先前的探测未知变为现在的验证已知,这里所说的“已知”。就是大众媒介传达给潜在游客的旅游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对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大众传播媒介借助形象的声画元素。以清晰逼真的声画还原让未体验过陌生旅游之地的受众感知旅游拟态环境,满足人们先睹为快的心理。

大众传播媒介扩大了原有景点的影响力并建构了新的旅游景点。无论是传统的印刷媒介还是后起的影视及新媒体,其传播的旅游信息进一步增加了人们对已知景点的了解,为准备旅游的人们提供了可供参考选择的信息。而大众传媒覆盖范围广的特性无疑让更多人的信息得到了累增,扩大了这些景点在人群中的影响力。《敦煌》《故宫》《颐和园》《美丽中国》等一批纪录片的播出更是加深了人们对相关旅游点的认知。另外,由于拍摄影片使得一些地方成为了著名的景点或提升了原来的知名度:电视剧《似水年华》的拍摄使浙江乌镇火了起来;电影《芙蓉镇》的拍摄使得湖南永顺县的王村为世人所熟知;《卧虎藏龙》的拍摄使得四川宜宾的蜀南竹海成为千万人所向往的旅游地;《满城尽带黄金甲》使重庆武隆的天生三桥景区热起来了。以影片拍摄而带动的景区还有很多。并且一些专门为拍摄影片而改建的影视城也成为了热门的旅游景点。如浙江横店影视城、长影世纪城、上海影视乐园、中山影视基地、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河北正定古城荣国府等等。这些影视城既是影片的拍摄地,又是众多游客选择的游览地,通过影片拍摄所打造的这些景点,为人们所迷恋和喜爱。

大众传播媒介强化了对旅游业的监管。旅游业繁盛的同时也伴随着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力,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某些景区出现了环境不卫生,黑导游乱拉客、欺行霸市坑蒙消费者、低劣服务等现象。如江苏连云港165元的“天价炒面”,陕西华山一对蒙古夫妇被景区保安痛殴事件等等。众多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媒体借助自己的传播优势将其曝光,这对促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净化旅游市场和提高景区服务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媒体的积极参与使得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加透明与规范。也使游客的旅游行为更加安全、舒畅。

大众传播媒介丰富了旅游推介的形式。旅游的宣传不只限于宣传册、海报、导游、户外广告等推介模式,而是利用更为广泛和灵活的期刊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媒介,进行更为方便和即时的宣传与信息供给。以视、听、感等多重体验方式让受众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信息资讯,实现旅游推介方式的多样化。

旅游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策略

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事件营销。信息社会充斥着海量的信息资源,有效的注意力成了最为稀缺的资源。而如何吸引这种资源成为旅游业界竞争的焦点。事件营销无疑是一种不错的手段。它充分借助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制造震撼人心的重大事件,来吸引人们的眼球,以达到营销旅游的目的。“穿越天门”“蜘蛛侠挑战象鼻山”“阿迪力南岳高空走钢丝”、四川碧峰峡景区的“中国第一饿”绝食49天、张艺谋导演的桂林阳朔《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演出等都是典型的事件营销。大众媒介持续不断地对这些事件进行报道,挡不住好奇的受众在这些事件的感染下,成为了被营销成功的范例。

拓展跨区域、跨媒体的旅游传播。现代旅游在地域上往往会跨区域、跨国度,无论是国际旅游还是国内旅游都具有非本地性特征。不同地区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都有很大差异。实现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媒介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能够更大程度地综合各类信息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如杭州电视台的《城市旅游报道》就由16个旅游城市电视合采制播出,实现了一种地域上的协作。具有大信息量、大覆盖面的特点。而各类大众媒介之间也可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也可紧密联系,实现资源共享,最大程度上地扩大对受众的影响力。如一些电视播出的旅游信息可以拿来做杂志、报纸、网络的深入报道,详细地展现一些细节。反过来杂志报纸有关旅游信息的选题和撰稿,完全可以拿来做相关的电视策划。这样一种交叉和共同呈现的方式,壮大了旅游市场。加强了旅游地的品牌宣传,让其深入人心。

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打造富有特色的宣传片,准确定位。每个地域的景点都有自已独有的特色,如何挖掘和打造富有个性的旅游品牌。成为在旅游市场中立足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先期,如何让潜在的游客认可你,受其感染、富有特色的宣传片无疑是一种绝佳的方式。云南的体验之都,杭州的休闲之都。大连的浪漫之都,香港的动感之都,无一不是旅游定位的成功典范。循着这种定位,人们按自己的喜好作出不同的选择,更加贴近旅游者的需求。

大众传播媒介范文2

关键词:“富二代”;大众媒介;社会现象;青少年;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2-0038-02

一、媒体笔下的“富二代”群体形象

从社会的建构理论角度分析,“富二代”之所以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这与媒体的焦点关注报道不无关联。随着人们对从大众媒介中获取信息的依赖性逐渐增加,大众媒介为社会所传达的各种“社会现实”,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演变成受众头脑中的社会现实[1]。因此,“富二代”这一群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与媒体的建构密切相关。

大众媒介报道的“富二代”群体形象主要体现在炫富、绯闻和事故这三个方面。首先,炫富的表现是媒体最乐于报道的,也经常会引发大众的热议。例如2009年,大渝网以“爱显摆的都是什么富豪”进行网络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网友认为资产仅百万的小富豪炫富现象严重,而认为资产过亿的大富豪爱炫富的表现只占7%左右。其次,关于“富二代”绯闻事件的报道在网络新闻上也是“名列前茅”的。截止2011年9月4日,在“百度”搜索“富二代绯闻”字眼可找到相关结果约337万条,而在“谷歌”则可以找到约214万条结果[2]。这些可观的数字至少说明,大众媒体对“富二代”的绯闻也是相当关注的。最后,关于“富二代”事故事件的报道也不少。“富二代”这一群体基本处在青少年阶段,有些还在上学,但是无论是步入社会还是还在校园的他们,总喜欢出风头,但同时也最容易出状况。近年来,关于“富二代”肇事逃逸、“富二代”飙车等一系列的媒体报道,再度吸引民众的眼球,其中,“杭州飙车事件”还演变成为举国关注的公共事件。

综上所述,“富二代”某些方面的特征使他们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也使民众对这一群体更加关注。

二、对社会产生的效应

通过分析媒体对“富二代”形象的报道,我们可以看到,当代中国“富二代”存在的一些现象的确给社会带来了很多的隐忧。

1.社会阶层的分化。据《中国青年报》调查发现,61.1﹪的“90后”认为,人们的家庭出身、父母关系、学校教育等因素对自己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会让同龄人在无形中划分出三六九等[3]。由于金钱和权势的不平等,幼儿园的贵族式教育使得孩子们从小心里就有不平等的“阶级”阴影,这将是我国教育不平等的现实隐忧。

当今社会,等级越高的人们上升的越快,而等级越低的人们发展空间越小,他们的才能总是无形间受到了限制。然而,许多青少年由衷地感觉到自身的发展由于受到出身和家庭等因素的影响而被拘束和限制着。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很多应享有的权利被剥夺,本该属于自己的社会资源也可能存在被剥夺占有的危机,一不小心,很可能成为社会分化和竞争的牺牲品,致使社会阶层的分化越来越严重。

2.动摇青少年的价值观。国家对青少年的教育,是希望他们靠自己的能力去获取财富,懂得运用自己所学所掌握的知识,从正面的途径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当大量的“富二代”出现在他们周围时,他们的价值观无形中被动摇,很多青少年总是在寻找“捷径”,他们失去了自我,不再勤劳做事,缺少了自我奋斗的精神。因为,围绕在他们周围的是很多靠继承家业奢侈生活的富家子弟,正处在奋斗阶段的他们遭到了严重的心理冲击。再加上这些富家子弟平日里趾高气昂的架势,使得很多青少年越发地羡慕和妒忌,他们逐渐扭曲了人生的奋斗目标,眼里只剩下财富的存在。有些青少年甚至使用不当的手段去夺取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3.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据某投资银行统计,中国大陆仅千万富豪就已接近24万,而所有的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占了八成[4]。如此客观的数字,意味着这些民营企业对国家的经济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企业家,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如此地重要,然而,这些企业家的后代是否能像他们父辈那样,担负起家族的重任,对企业负责,对员工负责。这一严重的问题不仅影响着他们家族企业的发展,同时也牵连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命脉。企业家后辈们如若还是无法收敛自己的个性,即便学习了再高的管理经验,也会影响团队的合作,导致企业出现危机,这也将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就业产生连锁反应。而事实上,这种危害已经开始频频发生,并且有逐渐严重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意味着,其也许会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种隐忧。

综上所述,如何使“富二代”这一群体把握手中的机会与财富,肩负起家族及社会的责任,是现如今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大众媒介对“富二代”报道的走向

据了解,很久之前媒体中就出现了关于对“富二代”的新闻报道,具有标志性事件的是2009年“杭州飙车案”事件,此事件也让更多的媒体及受众对这一群体密切关注。就此事件之后,媒体报道中出现了对“富二代”群体大量的负面报道。面对媒体对“富二代”形象的关注和报道,以及分析其对社会产生的效应,大众媒介应该平衡这些现象,改变倾向方向,减少负面形象的报道。

1.负面形象报道。从媒体相关新闻报道的标题来看,大众媒介对“富二代”的报道倾向大多以负面形象为主,负面倾向报道的数量几乎相当于正面倾向报道数量的三倍[5]。

大多数媒体对“富二代”的报道重点主要体现在犯罪、生活消费和投资经营这三方面。相比而言,犯罪方面的报道为数最多,主要涉及飙车肇事、杀人等较为严重的犯罪事件。例如,2010年10月20日晚,西安大学城内,大三学生药家鑫事件;2010年4月,南京“富二代”深夜疯狂飙车事件。在生活消费方面,媒体的报道主要体现在:婚礼的豪华气派、住宅的高档、生活的奢侈消费等等。例如,苏州“富二代”的豪华婚礼,以兰博基尼做嫁妆;珠海“富二代”结婚,30辆名车组车队,银行运钞车接送礼金等等。这些报道引导受众对“富二代”的看法,同时也极度体现了“富二代”生活的堕落,消费的奢侈。在投资经营方面,媒体报道主要体现的是“富二代”接班人的管理运营能力,但也存在部分报道是对“富二代”接任不力的忧虑。例如,“富二代”男青年迷恋赌博输光家产后睡桥洞等新闻的报道。

总的来说,之前媒体对于“富二代”形象的报道,大多是负面的新闻,但逐渐也有对其正面形象的塑造,据2009年~2011年的数据调查中显示,媒体每年负面倾向的报道数量都有所减少,而相应的每年数据调查中,中性倾向和正面倾向的报道数量也有所增加[6]。

2.正面形象报道。大众媒介对“富二代”正面形象的报道主要体现在教育、就业、社会等,这些报道中,媒体对“富二代”塑造了较为积极的形象。

在教育方面,媒体塑造的“富二代”是一群文化程度高,普遍拥有本科以上的学历的群体,其中还有部分在海外留学。据英国《华闻周刊》报道,到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中,也有这样一群来自中国富裕家庭,家里拥有自己的生意,有的资产过亿,被称为“富二代”的群体。他们的生活环境优越,并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掌握丰富的社会资源和人脉资源[7]。可见,媒体透视下的“富二代”也存在并不缺乏知识素养的少数人。

在就业方面,大众媒介刻画的“富二代”形象与人们脑海中“不思进取、坐吃山空”的形象完全不同,这些群体中也存在着一些继承家业或自主创业热情高涨的正面形象。例如,“富二代”顼世栋独立自主创业的故事等等。

在社会责任方面,媒体也报道了很多“富二代”热心做社会公益的事件。例如,2011年4月6日,天津市23岁“富二代”热心慈善回报社会;2010年11月6日,北京超跑俱乐部的“富二代”们,在中国小动物维护协会院外向被救助的小动物捐赠粮食……类似于这样的新闻报道还有很多,但是,由于贴上了“富二代”的标签,总会惹起网友热议,有人觉得这是在炫富,还有人责备这又是一种炒作。但在笔者看来,炫富也好,炒作也罢,“富二代”毕竟是在做善事,做有益于社会的公益活动,仅凭这些事例,也足以肯定在“富二代”这一特殊群体中,有部分人是积极向上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带来正能量的有为公民。

然而,构建和谐社会不仅需要群众之间相互帮助、减少偏见和歧视,也需要大众媒介平衡厉害关系,在其中做到调和的作用。譬如,大众媒介可以利用其强大的舆论造势能力,减少群众阶层之间的偏差认知,营造出良好的阶层关系与和谐的社会群际关系。大多数媒体的报道,总是目光短浅,只着重于受众的关注度,忽略了事件的正面价值。因此,在报道的同时,大众媒介应该从正面的角度引领受众对事物及事件的正确认知,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大众媒介在引导公众关注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应该对社会问题作出恰当的解读,引导群众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此外,国家也应该从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中平衡青少年教育的起点,使国家教育资源合理分配,保障人人平等的待遇。通过制度的保障,教育的正面引领,使我国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中国的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更稳、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风笑天.独生子女:媒介负面形象的建构与实证[J].社会学研究,2010(3).

任小琴.当代中国“富二代”现象的解读与思考[J].理论导刊,2009(13).

姜颖.“90后”调查:你对未来的期待是什么[N].中国青年报,2008-12-18.

王珠华.聚焦中国“富二代”[J].今日财富,2008(2).

景晓芬.“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J].甘肃理论学刊,2004(2).

大众传播媒介范文3

关键词: 新媒介 大众传播特性 美学阐述

大众传播是美学精神的物质载体。在新媒介环境下大众传播呈现出了不同的特性,它的这种特性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同时也给传统的个体审美体验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媒介即讯息,信息社会下媒介不断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媒介形式也不断出现,新媒介所带来的新“讯息”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其中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介”(new media)一词。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在向总统尼克松提交的报告书中也多处使用新媒介一词及相关概念,自此“新媒介”一词逐渐流行开来。

一、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特性的变迁

新媒介相对传统媒介而言有着很多根本性和革命性的特点,新媒介环境下以网络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介所催生出来的新的传播方式,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符合标准、最理想和最完善的传播方式。具体来看,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方式具有六个方面的特征:(1)双向互动性。大众传播由基本单向的变为双向互动的,信息接收的主动权越来越多地向受众方面转移,受众心声的反馈变得直接和便捷;(2)异步性。新媒介实现了异步性,受众可以采用点播的方式,不受播出时间的限制,在任意选定的时间内进行收听收看,有必要时还可反复收听收看;(3)非受控性。数字化传媒使信息的传播流通更为自由,尤其是互联网通过其各种强大的功能,形成了海量信息源;(4)信息传播的全球化。新媒介使传播的范围扩大至全球,它使任何人在任何地点、时间都可以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形态信息的沟通交流;(5)碎片化。新媒介带来了受众的分化,信息传播呈现“分众”、“小众”的特点,受众的分化形成了许许多多受传者群落的“碎片”;(6)多媒体化。新媒介具有提供多传媒信息及产品的能力。新媒介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丰富多样的传播功能融合于一个系统之中。

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特性的变迁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它将改变人们的认知、交往方式,改变个体的审美交流方式,改变社会的信息传播交流方式,以及相应的人际关系、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上看,新媒介的双向互动及交流自由的特性,构成了新的反映舆论、涌现真知灼见的公共空间,增加公众维护自己权益和参政议政的机会,打破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权、信息和控制权,同时还提高政治的开放度和透明度。对个人而言,新媒介开拓了个人的传播交流空间,是人体的飞越性延伸,新媒介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人的活动效率和自身价值实现率。总之,新媒介将使人类的传播活动发生重大的变革,进而将使个体的当代审美生活发生重大的变革。

二、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的美学阐释

大众传播的审美功能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在传递审美信息时,对社会一般大众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在目前的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的美学内涵在于它所催生出来的审美表现的多样化,审美意识的平民化,以及审美交往的主体间性,进而重构了我们的审美世界和审美生活。

1.审美表现的演变:多样化。

人类传播的历史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电子媒介可以看作是过去所有媒体方式的集大成者,是人类感知能力的综合运用。这正如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所论述的“媒介即人的延伸”,他认为:“任何媒介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和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而网络媒介,我们则可以把它看作人类中枢神经的延伸,因而它的存在方式也将是多元化的,它所孕育出的审美表现形式也将是多样化的。同理,人类艺术的发展也不是一种艺术形式或者流派取代另一种艺术形式或流派的过程,而是一个叠加整合的进程。在新媒介环境下,随着新技术发展的广泛性和渗透性越来越强,大众传播的审美功能也在不断加强。特别是当一种新的媒介出现的时候,它不可能作为承载艺术的单独的媒介而存在,而是吸收旧有介质的特质,然后融合在自己的审美表现方式中,以一种“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精神,创造出自己的独特视觉和美学特征。同时我们对于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信息传播呈现的“分众”、“小众”等特点,大众传播所展现出来的全新叙事性结构:偶发和间断性的叙事结构,也需多加注意,因为它们同样是多样化审美表现的特定形式。

2.审美意识的变异:平民化。

新媒介的发展为平民化审美意识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网络是一个全新的开放世界,它所带来的是一个广泛参与、平等自由的新天地。新媒介环境下大众传播具有独特的双向交流功能,在网络中既可以进行一对多、多对一的交流,还可以进行多对多、一对一的交流。根据《第二十六次

3.审美交往的强化:主体间性。

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互动不只是一种可能,而是必须的行为。正如上文所说的,新媒介环境下的大众传播由基本单向的变为双向互动的,信息接收的主动权越来越多地向受众方面转移,受众心声的反馈变得直接和便捷。交互式的审美体验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学者张耕云在《数字媒介与艺术》一文中分析了媒介的变化对于艺术交流的意义,数字媒介的产生使艺术又形成了直接交流,从而把差异统一了起来,成为新媒体艺术最为突出的特征。新媒介生态环境中传播的互动性给个体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大规模地改变着主体与艺术交流的方式,催生了审美主客体以动感为特征的新关系,使审美主客体发生历史性变化。

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交互式的审美体验使得审美主体间性得到了凸现。主体性是近代哲学和美学的命题,它主要是西方理性精神发展的历史需要,在主体性哲学的基础之上,文学理论与美学也强调文学和审美的主体性。美学应该是一种有关生存体验和生存意义的学问,它应当提倡主体间的共在,强调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交往与对话,即主体间性。主体间性强调的是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新媒介环境下传播的双向互动性及由此催生出的交互式审美体验使得主体间的交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审美的主体间性在新媒介环境中得以实现。

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的方式及特性都发生了变化,它也极大地改变了个体的审美活动方式。新媒介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审美表现、审美意识与审美交往特性丰富了个体的审美体验,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在重构着我们的审美生活,但大众传播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方式只是人类审美体验和审美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要进行个体审美生活的重构任重而道远。 -

整理

参考文献:

[1]姚鹤鸣.传播美学导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张耕云.数字媒介与艺术.美术研究,2001,(1).

[3]孙海峰.美学视野中的网络传播.现代传播,2007,(4).

大众传播媒介范文4

【关键词】大众媒介 科技传播 发展路径

农村科技传播是指通过说服、培训和提供信息等非强制方式帮助农民改进生产技能,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传播内容不仅包括农业科技信息,同时还包括工业、医疗、生活等农村生活涉及的各个方面①。大众媒介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优势,成为信息时代下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一、大众媒介在农村科技传播中的作用

1、媒介在国家政策与农民间的桥梁作用。大众媒介通过生动形象的解读,传播国家科技政策、对农政策等公共政策,使农民更好地把握这些政策,对农业生产发展方向提供政策指引和思想保障。

2、媒介为农民提供实用的科技信息。信息时代下,有效的信息将超过物资、能源成为第一生产要素,谁快速掌握了信息,就意味着谁掌握了市场,掌握了取胜的主动权。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增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从而促进农村经济整体健康发展。中央电视台七套的《聚焦三农》、《农广天地》、《每日农经》等栏目,均对相关农业信息和农业技术、致富技术等进行报道和宣传,农民可以从电视画面上直观地看到新技术的好处和操作方法。

3、媒介科技传播影响农村生活方式。媒介不光为农业生产提供科技信息服务,还包括农民的衣食住行等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倡导农民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消除陋习邪气,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生活环境,提倡健康科学、和谐有序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改变了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4、媒介提高农民科学素养和科技意识。农民文化教育水平普遍偏低,知识匮乏、思维禁锢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媒介向农村传播的科学技术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带给农民的也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影响,更反应在思维方式上的转变。一项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其实质是农民摈弃传统生产方式下的旧技术、接受新时期下的新技术的过程,新旧技术的对抗反应出农民新旧观念的碰撞。

二、影响大众媒介发挥农业科技传播作用的主要因素

1、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度不足。通过调研发现,农民对电器修理、汽车维修、电脑操作和烹饪等非农业实用技术的兴趣明显高于农业技术。调查发现,不到10%的农民是为了寻找农业信息而接触媒介,多数农民读报、听广播、看电视的主要动机是为消遣和娱乐。根据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农民之所以对农业科技缺乏热情,主要是因为其务农的积极性不高,从而进一步导致对农业技术信息的需求不足,在接受媒介传播的农业科技信息和掌握农业技术方面表现被动。

2、媒介的传播特点影响接收效果。报刊等印刷媒介上不少关于农村科技传播的文章对于文化水平不高或不具备阅读能力的农民来说,既显得专业又缺乏亲和力。广播、电视等有声或声画结合的电子媒介,虽然更为生动形象,但由于其传播具有瞬间性,农民往往难以记录下对其有用的科技信息。在调查中发现,只有10.33%的农民选择从大众媒介上获取农业科技知识(见图表1)。

3、大众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系统中处于附属地位。从图表还可以看出,大众媒介在农村科技传播环境中处于边缘的、附属的地位。在农村,由于受到农村经济、农民文化素质以及传统思想的制约,使得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大众媒介通常只是作为政府机构或涉农企业进行技术推广的工具,并没有充分发挥传播农业科学知识和培育农民科学意识的功能。

4、媒介的传播内容缺乏针对性。随着大众媒介自身的发展壮大,所传播的农业信息比以往增加不少,从中央到地方电视台均开办了农业栏目甚至还专门开辟了农村频道。但由于媒体运作通常与农村实际生产情况脱节,所传播的农业科技信息往往不适合当地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媒体和农民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使得媒体不清楚农民所需,农民对媒体的传播内容不感兴趣。有些媒体热衷传播国外农业高新技术,严重脱离我国农业发展实际,此类信息更不易被农民关注。此外,由于媒介管理存在缺陷,一些虚假科技信息充斥其中,使农民对其可靠性与真实性产生怀疑,不利于农业科技的传播。

三、大众传媒在农村科技传播中的发展路径

1、分众化传播满足农民多元化角色需求。农业科技传播的适用性依赖于对受众的研究,体现在针对性地满足受众的现实需求。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民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居民,农民从一元农业劳动者发展成为多元角色,农业科技传播的受众范围进一步扩大。城镇中农产品的消费者、农资经营者、农业管理者,发展花木、蔬菜、水果等多元化种植以及养殖业的新型农民均是农村科技传播的受众群。因此,大众媒介必须改变过去“大农村”思想下的传播策略,抓住新受众群的特点,为目标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农村不同受众的需求,为大众媒介在农村科技传播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2、加强媒体互动与新媒体应用。由于媒介自身的特点不同加之农村地广人稀的特点,使得大众传媒在满足农村信息需求时需要进行互动性传播,弥补各自的缺陷,从而增加媒介信息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通过电子媒(下转第160页)(上接第129页)介播出的科技节目,可以借助印刷媒介、光盘等进行二次传播,弥补其信息转瞬即逝的缺陷;印刷媒介也可以通过电子媒介扩大信息覆盖面。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影响了大众媒介在农村和农业方面的传播体系,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为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此外,随着被称为“第五媒介”的手机在农民群体中的流行,其方便快捷的传播特性也成为农业信息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新媒体的出现,为农村科技传播注入了新的血液。

3、优化农村科技传播的媒介环境。优化农村科技传播媒介环境的主要任务是改变大众媒介的边缘化地位,使之成为农村科技传播环境中的重要要素。首先需要从改善广大农村地区大众媒介的硬件条件入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介传播通道的畅通。其次是要充分发挥大众媒介环境监视、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和信息供应的社会功能,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媒介战略和技术推广方案,使三者相融合,最终营造出有利于农村科技传播的媒介环境,缩短推广时间,提高媒介传播效果和运行效率,降低农村科技传播的成本。

结语

大众媒介是农村科技传播的重要方式,尤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前,农民对信息的需求度日益增强,传媒需正确认识其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不应该在农村发展与变革中缺席。随着农民内部的分化与农村环境的改变,大众媒介的经营者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传媒是农村科技传播的重要组成因素,不断创新报道手段与方法,充分利用自身特点、传播理论和技巧进行农村科技推广,从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主动担负起宣传科技政策与普及科技知识的社会职责,将农村科技传播作为一项艰巨而重要任务坚持落实,对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改善农村媒介环境、实现农村科技有效传播、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①曹忠德、滕小华,《影响农村科技传播的农民文化素质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2)

②江澄、朱云怡,《卫星广播在广播电视“村村通”中的应用》,《卫星与网络》,2010(1)

大众传播媒介范文5

关键词:大众传媒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一、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

大众传媒也可称为“大众媒介”或“大众传播媒介”,它是在广播电台出现后才产生的一个新的概念,指的是在信息传播途径上专事收集、复制及传播信息的机构,一般专指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网络等。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大众传媒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地发展。大众传播以传递迅速、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导向性强等特有的优势,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认知、审美趣味乃至行为方式等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并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社会功能。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或集团为实现或巩固统治,保障社会的有序发展,有目的地向社会成员施加意识影响——由人的发展需要出发,采用思想教育的柔性手段,满足人的政治化需要,实现对人的精神引导与塑造——以形成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政治意识水平和政治觉悟程度,“规约"并促进人的发展的社会教育活动 。这个定义超越了过去在思想政治教育定义上的浓厚阶级属性的定性,而将其放在所有社会成员、一切人的发展需要的层面和高度来理解。通过科学的理论分析,把个人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同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教化功能统一起来,这更符合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逻辑和本质定性,更带有浓郁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色彩。

因此,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其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人的思想品德不断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而这些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的影响,这些环境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一般来讲主要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组织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和传播媒介环境等等。

二、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大众传播媒介环境

从系统论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是指独立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外,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产生影响的环境 ,主要包括自然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 、大众传播环境、社区环境、工作环境、学校环境、同辈群体环境等,它们对思想政治教育都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环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的重要因素,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导向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大众传播媒介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广泛而复杂的影响,经典作家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主要是因为大众传播媒介形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在社会生活中会形成一种舆论环境 ,人既是大众传播媒介的运用者,又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受众。人们的活动制约着大众传播载体环境的生成,同时又受大众传播载体环境的影响。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大众传播媒介环境,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对于运用大众传播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摆脱媒介,各种媒介提供的信息鱼龙混杂。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报刊、杂志,形形的广播电台、新闻频道、网站,人们需要一种能力,即对媒介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达到提高正确使用媒介和抵御媒介不良影响的能力。现代传媒视域下,要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地发展,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如果不了解现代传媒,那么就无法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不了解社会思潮中的热点问题,不能在庞杂的信息中形成辨别真伪的能力,不能在信息的海洋中合理地选择信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一定传媒素养的教育者才能成为传媒信息的合理利用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能够得到认可。作为思想政治受教育者,要主动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传媒素养,学会正确理解、积极享用大众传媒,培养对传媒信息的全面解读和批判能力。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近几年来,一些媒体在新闻宣传和娱乐报道中的低俗之风愈演愈烈,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有些媒体在报道时政新闻时,大打煽情牌,看重形式主义,为“做秀"者提供倾诉、发泄的舞台,使受众开始质疑媒介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从而导致了时政新闻的娱乐化倾向;有些媒体为了夺取受众“眼球",热衷于抢新闻、挖新闻甚至造新闻,大揭社会阴暗面,导致社会新闻的庸俗化;有的节目以语言低俗、内容开放为特色,不管价值取向是否健康,舆论导向是否正确,文化底蕴是否浓厚,品位格调是否高雅,他们的目的只是为博得受众一笑。大众传媒表现出来的低俗化,尤其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价值的是非认知和判断,享乐主义、颓废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理念被奉为时尚,他们的道德意识被弱化,精神信仰被瓦解,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漠不关心,崇尚自我,我行我素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自我化价值倾向。因此,在这样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水准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媒介价值观和文化品格的冲击和感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必须严格控制传播渠道,规范管理传播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传播信息更具思想性、权威性、教育性。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张华.浅谈运用大众传播载体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法制与社会,2007(9):729—730.

[3]唐昆雄,杨斌.大众传媒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困惑问题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

大众传播媒介范文6

【关键词】媒介史 电子媒体 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可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进行。是不以诸如电视、印刷、广播或电影等媒介技术为中介而发生在人们之间的传播活动。郭庆光认为它大致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面对面的传播,另一种是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的传播。

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历经了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演变,在人类文明早期。人际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且以面对面的直接传播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播科技进步,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间接的人际传播媒体也快速发展,例如以书信、电报、电话等为中介的人际传播。互联网和手机的诞生,促成了人际传播手段与交往方式的变革,催生了新兴的人际传播方式――网络人际传播。

本文在考察了人类传播史的基础上(媒介大致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四个时代),认为人际传播的媒介大致分为口语、文字与书信、电报与电话时代、互联网及手机时代。

一、最基本的人际传播媒介――体语及口语

人类发明和使用语言以前。通常称之为前语言传播时代或者亲身传播时代。人与人之间主要依靠身体的各种姿势、喊叫及简单的声音来交流和分享信息。此阶段的人类传播手段跟其他动物没有明显的区别。基本上是动物性的。茹毛饮血的时代,由于信息符号和媒介工具的限制,人际传播都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语言的出现扩大了人类活动范围,也增强了信息传递能力。身体传播被口语替代,语言相对动作的稳定性也使信息更加可靠。人类主要利用嘴巴和耳朵,由此生成被麦克卢汉称作的“耳朵的社会”。但声音本身的难以保存性使信息局限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因此“言传身教”的面对面人际传播依然是信息共享的主要方式,口语是核心的传播媒体。

民间诗歌、谣谚代代相传,口口相传,不仅成为统治者了解民风的依据,还构成了中国的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在社会早期,由于口语传播的优越性。也由于当时传播条件的落后,口语是人们最重要的传播方式。

二、实物化的人际传播媒介――文字及书信

文字是信息的基本系统之一。施拉姆说,“如果语言是人类最了不起的智慧成就,文字就是我们最了不起的发明。”文字克服了语言难以保存的弱点,使更广泛的传播成为可能。“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革命,它延伸了人际传播的距离。”

有了文字,人际传播变得丰富多彩。但文字本身不能直接传递,必须借助其他物质载体。在文字传播早期,很多实物作为文字的载体如竹简、帛、绢等,增强了信息传播的效力。皇帝通过阅读大臣的奏章来获知天下大事。

此外。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展为书籍和报纸的时候,人际传播媒介也发生了变化。造纸术的改进和邮驿制度的建立,同时由于文字的运用和教育发展,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得以扩大,在日常生活中,书信成为重要的沟通媒介。“家书抵万金”“云中谁寄锦书来”就体现了这样的意思。

三、突破时空的人际传播媒介――电报和电话

在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大众媒介迅猛发展阶段,人际传播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大众传播取代了人际传播的位置,成为人们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径;其次,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改变,人际传播不再如曾经那样重要。

电报的诞生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在于促进了简讯的发展,但它的大众传播媒介性并不突出。相反,它成为人际传播的重要媒体,实现了远距离的文字符号传输,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

贝尔发明电话,实现了远距离的声音传输,让“顺风耳”变成现实。人类又增加了一个人际交流的工具。它在当下依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四、超能交互媒介――互联网与手机

网络不仅是全新的大众传播媒体,更是新兴的人际传播媒体。“网络是大众传播中速度最快的。但是,它的人际传播特征也最为明显。甚至可以说,网络是经过人际传播格式化的大众传播,它的大众传播是建立在人际传播基础上的。”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匿名等特点,给受众充分参与传播的强大空间,使人不仅成为大众传播内容的接受者,也成为信息的生产者。“网络开始以一种传播媒介的身份进入人们生活时,最早承载的形态就是‘人际传播”,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收发是人们用得最多的互联网功能,网络人际传播成为网络传播的主流传播形态,让人际传播从简单的面对面走向高级的电脑交互,扩展了日常生活的交往空间。不过,与传统的人际传播不同的是,两个直接交流的对象可能是彼此陌生的,而且是虚拟的面对面。

受网络影响,广播和电视等大众媒介也强化了人际传播的功效。一方面,电视访谈节目兴起,主持人与被访者之间不仅利用人际传播的面对面方式,采用了传统的口语和体语交流,同时人际传播的及时反馈也让访谈节目变得更有声色。在广播媒体中,结合热线电话,造就人际传播氛围,使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现场感。

当然,目前最让人关注的是手机。“手机首先是作为人际传播的工具而存在的”传统的人际传播按照传播双方所处的时空位置划分为即时传播与延时传播,而手机媒体打破了这个局限,实现了非同一地点的对象间的即时传播,真正做到了信息收发的一体化,实现了人际传播的及时与互动。“手机人际传播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作为传统人际传播的补充和延伸,成为新世纪新兴的也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人际传播方式。旧手机结合了文本短信与通话功能,视听说一体化。满足了人们获取信息、增进情感、获得认同的需要。手机个性化、智能化,极大地突破了人际沟通的内容限制。短信群发、蓝牙等功能还为大众传播关注和利用,成为“拟大众传播”。

五、人际传播媒体变迁的特点

1、口语是最基本的媒介

无论口语诞生之初单一的传播世界,还是当今各种媒体融合的时代,口语和文字既是媒介,更是媒介的内容。不管人类的传播媒介如何演变,口语作为最基本的媒介系统在传播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说现今的众多媒介从某种程度上“不过是口语传播的延伸和扩展。’人际传播中,口语的更是面对面交流的最重要信息载体。

2、媒介功能不断扩大

在人际传播媒介的发展中,体态语和口语媒介都只能面对面、同时间被使用。一旦时间不同步或者空间距离变大,传播就将变得困难。但书信、电报、电话的使用解决了时空问题。扩大了人际传播的空间。互联网和手机丰富了传播内容,也扩展了传播形式,声音、图像、文字等各种符号系统被同时传递,具有强大的交互性。

3、与大众媒介共同发展

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并不是两个截然分开的系统,而是互相融合,共同满足人类传播信息、交流情感的需要。口语和文字不仅是人际传播的基本媒介和内容,也同样是大众媒介的基本符号。古代书籍,它一对多地传播,是大众传播形态,但对比电子媒体,书籍的人际传播特征更明显。电话和电报也曾为大众传播服务,广播和电视不断借用人际传播的表达方式,互联网和手机兼具双重身份,将媒介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此外,大众传播要真正实现大众化,引起人们的“街谈巷议”,还需依靠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融合,互相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