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冬天的诗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冬天的诗词范文1
赵雷北京的冬天mp3在线试听下载
北京的冬天赵雷歌词
作曲 : 赵雷
作词 : 赵雷
北京的冬天-赵雷
昨日的一场雨后风变大了空气凉了
我感到北京的秋天就要走了
街上看不到穿夏装的姑娘他们都换了厚的衣裳
再也没有人光着膀子在街上走荡
不觉间阳光不见了公园里孩子的笑声少了
蚂蚁开始冬眠蚊虫不再叮咬
路边的落叶曾是绿色如今枯的可以做柴火
站在树下有一种心情是凄凉
这个季节不适宜出行但却符合我的心情
背上吉他放下沉重我可以走了
想一想似诗的南方阳光正高照着大地
如果我离去到那里算不算逃避
北京的冬天太冷我没有足够的衣裳过冬
北京的冬天太冷我找不到足够的食物
北京的冬天太冷我如何温暖你我的爱人
北京的冬天太冷我已无法承受
想一想似诗的南方阳光正高照着大地
如果我离去到那里算不算逃避
北京的冬天太冷我没有足够的衣裳过冬
北京的冬天太冷我找不到足够的食物
北京的冬天太冷我如何温暖你我的爱人
北京的冬天太冷我已无法承受无法承受
北京的冬天太冷我没有足够的衣裳过冬
北京的冬天太冷我找不到足够的食物
北京的冬天太冷我如何温暖你我的爱人
北京的冬天太冷我已无法承受
看过"北京的冬天赵雷歌词"的人还看了:
1.我们的时光简谱
冬天的诗词范文2
新华网北京7月22日电(记者 姜春媛 陈竞超)在经历了大约三年的喧嚣式成长后,我国移动互联网即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日前,有机构,通过移动端口使用互联网的中国网民比例达83.4%,首次超过通过桌面端登陆互联网比例。
在22日举行的“新媒体论坛暨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创办两周年研讨会上”,新华网总裁田舒斌用“十三个词”和“四个可预见趋势”谈了他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认识。
在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即使仅往前追溯五年,几乎没有人精准预测到今天的格局,而这就是移动互联网在中国传奇。对此,田舒斌认为,可以用三组词汇十三个词组来描绘移动互联网裂变的云谱。第一组是“主流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只能终端、多元介质”;第二组叫做“重塑媒体形态”,即“去中心化(社会化)、移动化、视频化、社交化”;第三组是“融合”,即“多媒体融合、内容生产方式(UGC和PGC)融合、人与智能分析技术融合、应用工具与社交关系融合、PC互联网与手机智能终端融合”。
“可触摸的4G应用显然是催生人们生活和工作状态巨变的契机,也是一种对媒体等各类产业巨大的挑战!”田舒斌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能够掌握几个可以预见的趋势”。
首先,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赋予了智能终端及其关联技术更加核心的角色,4G改变的不仅是速度,绝大多数人的社会行为、经济活动将更加依赖数字化、技术化、移动化生存。“来自新闻事件当事人或目击者使用智能手机展开的现场多媒体直播,使媒体的生产手段与流程显得冗长、甚至多余。移动社交平台技术的推动,在信息生成与收集、传递方面有了更多手段,用户产生内容的占比已超过专业机构生产内容。”田舒斌说。
其次,移动互联网新应用颠覆了人们的注意力分布规则,推动传播介质、传播渠道、传播形态进一步加速向传播对象的个性化消费取向融合。田舒斌表示,再次,移动互联网催生多元化的天量数据,任何一种新媒介的市场份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数据思维和小数据产品。
“我认为,大数据思维是拥有天量数据但可以通过知识化实现"数据突围"的思维。用户需要的不是大数据本身,而是通过知识化把大数据形成小数据、可消费的产品。新媒体产品形态演进的路径可以描述为大数据―知识化―小数据(产品)。谁善于运用大数据技术,将所掌握的内容资源知识化和小数据化,将通用型大众化的散点堆放的素材变成一件件具有知识产权、用户消费感强的小数据产品,谁才能占据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上端。”田舒斌说。
第四,他指出,在浮躁和喧嚣后的移动互联网,将有可能出现一种变化:媒体化、娱乐化速度减缓,知识化、生活化、工具化提速。
冬天的诗词范文3
2014年9月10日,在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在在北师大考察时说 “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可见古代的经典传统文化已经引起了中国当代最高层的重视,毫无疑问,包括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在内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华夏儿女的魂,弘扬传统文化就是要把中华民族精神道德的精髓植入每个人的心里,尤其是要植入到我们祖国的花朵-----孩子们们的心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要培养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学是担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大职能的。我们这些语文老师们应该还一块传统文化的净土给学生,夯实他们的语文基础,提升语文能力,积淀文化功底,提高人文修养,打好传统根基。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语文老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也分外重视抓住每一个教学机会,让迷失在名牌、追星和攀比的学生能更多的去领略传统文化的美丽和魅力。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创设适合语文课堂的教学情境,同时希望能以课文中的“点”带动学习传统文化的“面”。比如在文言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中出现“君”“家君”“尊君”时,趁机为学生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称谓文化;在学习《苏州园林》时可以讲讲传统园林文化和传统建筑文化;在讲到《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人物对话时,可以讲讲传统礼仪文化。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还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语文课堂的文化环境。如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或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或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资料等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例如在教授《济南的冬天》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首诗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杭州的西湖是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之一。她的春天尤其美丽:十里长堤,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避暑胜地瑞士景色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真正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同学们知道哪儿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吗?这就是我们著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 ,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的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先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让学生在苏轼的诗和老舍的文中体会杭州西湖的春意盎然和济南冬天的温情脉脉。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还充分利用语文课本中的经典诗词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平台。在教学琳琅满目的古典诗词中,我与学生一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初步感悟诗人写这首诗时的心境。学生不但了解了一些作者相关的作品,拓展了知识,更为理解这首诗奠定了正确的情感基调,有利于更深入的理解诗境体会诗情。渐渐的学生喜欢上了古诗词,自觉进行课外阅读,认识了许多著名诗人,积累许多好词佳句,成为他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的学生认识了范仲淹,被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所折服;有的学生认识了李清照,懂得了一个女词人一样可以拥有大丈夫的胸襟;有的学生读懂了李商隐,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同时,我们还一起探究民俗民情,尤其是在八年级下册当中,我们不仅领略了《黄河颂》和《三峡》中的旖旎风光,还在《春酒》、《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中领略到别具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更是致力于从课文注释,阅读提示入手,挖掘有关文化常识;从课文字词句入手,挖掘相关的文化背景、哲理内涵;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著作的特定文化内涵;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从学生的质疑入手,挖掘文化意趣。在教授莫怀戚的《散步》时,我从“分歧”这个情节切入,让学生通过换位思考在“走大路”和“走小路”上进行选择,从而深化学生的思考,挖掘其中蕴含的民族伦理道德的理念,以及浓浓亲情中寄寓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这样的互动中,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细致而系统的认知和了解。
同时,我也充分运用语文综合活动,渗透传统文化意识。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一个亮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型。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同时,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渗透了众多对传统文化的探求,如七年级的《戏曲大舞台》、《黄河,母亲河》,八年级《古诗苑漫步》、《到民间采风去》,九年级《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等。
例如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其目标定位是多方面的,涉及文学、戏曲、表演等内容,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可以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我们努力指导学生在戏曲文化上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如搜集地方剧种、著名表演大师、剧作家等。通过这次学习活动,一方面培养搜集、筛选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探究名人成才奥秘的精神。这样也就自然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
冬天的诗词范文4
【关键词】古诗词;主题阅读;传统节日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璀璨的古诗词杰作。这些古诗词浓缩了几千年的文明成果,是历代先人们智慧的结晶。对于处在记忆力发展黄金时期的小学生来说,大量地阅读、积累古诗词,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审美情趣、文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站在时代的讲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项历史使命:有效引导小学生积累经典古诗词,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学生心灵,让他们在口诵心记、含英咀华中受到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精华的熏陶,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古诗词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光大。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应只停留在教材上,而应该延伸到课外的名家名篇,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词,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而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g里,获得更丰富的古诗词文化的浸润与滋养呢?在探索、实践与反思中,我将古诗词阅读活动分为两个相辅相成的阶段:
一、主题阅读进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中,编者有意识地把同一主题的诗词,放在同一单元中教学,以开阔学生的认知视角,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功效。这样的主题编排方式给了我们启发:古诗词的积累与学习可以采用“主题阅读”的方式,沟通学生课内、课外的横向学习,连点成线,拓宽学生古诗词阅读的空间。
(一)文本研读定主题
在浩淼的古诗词长河中,有许多诗歌都是诗人心路历程的写照,抒发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或感慨人生,或思念家长或讴歌大好河山……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为例,安排了两首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细细咀嚼,便能深深体悟到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在研读文本之后,继而从主题出发,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拓展阅读《赠汪伦》、《别董大》这两首表现送别之情的诗歌。学生在阅读同一主题下的古诗词时,多角度获取信息,并在同一主题的语境中,得到审美教育和情感熏陶。
当然,灿若繁星的古诗词,主题的归类也是不胜枚举的,有思乡诗、山水诗、边塞诗、爱国诗等题材。在教学中,如果能以点带面,拓展同一主题教学内容,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需要教师能够以《新课标》为指导,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教材,善于挖掘,勇于思考,勤于课堂实践。
(二)传统节日觅诗情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春节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都有浓郁的地方风俗来庆祝这些节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是代代中国人贡献给世界和未来的文化财富。然而现今,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都对舶来的外国节日趋之若骛,他们知道西方的“情人节”,却很少能说出秦少游笔下美丽的“七夕节”;他们对于“什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知之甚少,却能准确的说出西方“圣诞节”的时间。可以说这些现象的背后,显示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漠视。因此,我们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将古诗词的学习与传统节日融合起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学习蕴涵着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词;同时大力借助古诗的学习,来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民俗文化与民族精神。
传统节日前后,笔者注意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的古诗词,并带领学生用各种方式来吟诵,让学生深刻领略民族文化的内涵。比如,元宵节前后,吟诵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 元夕》,让学生感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美好景象;于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中,感受“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热闹场面;清明节前后,带领学生吟诵《清明》,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了解古人扫墓的习俗;七夕节,学生在“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中了解七夕的传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给我们展示了古人在重阳节登高和佩带茱萸的习俗;中秋节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张九龄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欢度节日之际,我们亦可以开展丰富的节日主题活动。如端午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等,并重点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重现屈原的故事: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同学们在故事中了解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于屈原诗词中体味他那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在这样入情入境的传统节日主题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否别有一番风味呢?
(三)春夏秋冬赏诗境
每一个季节都有许多著名诗人留下的经典之作,每一个节气都有每一个节气典型的物候,我们跟着经典诗词的韵律,带领学生开启了穿越四季之旅。
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我们聆听、诵读着诗词给我们带来的一个个春天的故事: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欣赏柳树婀娜的身姿;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聆听春天的歌声;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里,感受在田野上奔跑的快乐。
在热情奔放的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孩子们一睹西湖盛夏的风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让孩子们领略了夏雨的滂沱。
在高远辽阔的秋天,学生读杜牧的《山行》,品王维的《山居秋暝》,诵刘禹锡的《秋词》,吟李清照的《一剪梅》。学生陶醉在秋天的意境中,陶醉在动人的诗篇中。
在大雪纷飞的冬天,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或者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都无需老师再做过多讲解。
二、多种方式促积累
(一)日常活动作保障
1.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诗词的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推行每周两诗,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我们的具体方法是:将教室黑板一角辟为诗词园地,每周一抄上两首新的诗词,让学生读、悟、吟、诵。
2.开展“课前一诵”活动。每节课上课前学生诵读古诗词一首(两遍),课任老师负责。
3.放学路队诵诗词。每天上午、下午放学时,各班学生在教学楼前排好队,边诵读古诗词边走出校门。
(二)趣味实践展收获
冬天的诗词范文5
现在的中学生在写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文章的表现力不足,平淡乏味,缺乏新意,缺少艺术感染力。这是中学生写作难以突破的瓶颈,也是学生头痛作文的根源。那么我们应怎么指导学生作文呢?本文对此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
修辞 古诗词 选材 波澜 表现手法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无需赘言。但一提到作文,很多中学生都会摇头叹气,把作文看成是沉重的负担。“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有人说中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中学生为何会怕写作文呢?究其原因,就是学生不会写,觉得写不好。那么怎么让学生善写作文呢?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写好作文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运用修辞手法增强作文的语言表现力
即使是天生丽质的美女也需要略施粉黛,以更显楚楚可爱,光艳照人。作文也需要修辞手法来装扮,才会生动形象,文采斐然,令人读后唇齿留香。要想增强作文的语言表现力,我们要有意识地适当采用一些修辞手法。其中比喻可以说是修辞之首,无喻不成章。比喻可分为化虚为实,这是一种常见的手法,如古典诗词中常把看不见的愁比作各种可以感知的实物,像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就是典型,此外还有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一般而言,比喻、拟人、夸张的使用,会让语言变得生动形象;排比的使用会让语言显得气韵流畅;设问的使用会使语言发人深思;反问的使用则使语言感情增强。
二、引用古诗词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从古典诗词、散文,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座语言宝库,如能适当加以引用,可让作文活色生香。
1.引用古诗词文。如台湾女作家罗兰在《秋颂》一文中引用元代自朴的句子“点秋江,自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恰到好处地渲染了秋天的明澈淡泊。季羡林《清墉荷韵》一文,引用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的诗句,恰到好处地点染了夏夜的寂静之美,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如果我们在作文时,恰到好处地引用古典诗词文,就能使作文更富有诗情画意,句子更凝练,语言也更富有表现力。
2.仿用诗词名句。如“天若有情天亦老”是李贺的诗句,中考有一位考生把它仿用成了“月若有情月长吟”来作为自己的作文题目,加上漂亮的构思与语言,让他赢得了满分。
3.化用诗词名句。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名句,可以将其化写为“思念是什么?思念是春蚕到死后依然吐不尽的缕缕情丝,是蜡烛燃为灰烬后依然流不止的滴滴泪珠”。这样的写法更富有个性化的色彩,也更具有现代意味。
三、叙事上要讲究波澜
有人说:“文如看山不喜平。”意思是观山景,只有群山高低错落、层峦叠嶂,游客才会兴趣盎然。写文章也是这个道理,只有内容生动,情节曲折,看似“山重水复”,忽而“柳暗花明”,文章才会吸引人,才会动人心弦、摄人心魄。文章如若平铺直叙、平平淡淡,像流水帐一般,必然会让读者感到味如嚼蜡。文章写得曲折动人,一波二折,才会吸引读者欲罢不能,一口气读完。那么怎样写出文章的波澜呢?注意悬念的使用、误会的使用,可使文章波澜起伏,情节摇曳生姿、引人入胜。
四、选材有新意,可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作文时不应总用一些陈旧的材料,拾人牙慧,千人一而:一写做好事,不是自己帮人推车,就是拾金不昧;二写母爱,不是妈妈深夜送我去医院,就是妈妈雨中送伞;三写教师,不是深夜批改作业,就是背我去医院。被人反复咀嚼过的甘蔗怎么还会有滋味?同样,被人反复写过的材料怎么还会有感染力呢?这些陈旧的材料让我们的神经和心灵变麻木了。所以说,在选材上一定要有所创新。
五、新颖的表现手法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冬天的诗词范文6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诗歌教学 教学赏析
“读诗使人灵秀”。读古诗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诗词的诗力、诗理、诗趣能改变人的性格,陶冶人的情操。学习古诗词尚有如此的魅力和好处,欣赏英语诗歌同样犹如在花的世界中徜徉的意境和奇效。
我有幸听了一节英语研讨课,教学内容是8A Unit5的Reading,这部分是一首英语诗歌Seasons of the year,听这节课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将自己的所得整理成文,和各位共享。
一、以画引入,情景交融
英语研讨课选择教英语诗歌的,我第一次见到。可是这一次却让我大开眼界、大饱眼福。执教者渊博的知识、赏诗技巧的点拨,俨然是一位语文老师在上古诗词课,其情其景,令人历历在目,经久难忘。
执教者先用问题“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开门见山地进入正题:Seasons of the year,再用多媒体展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四幅图片。这四幅图片把学生立刻带进了春暖花开的春天、如火如荼的夏季、金灿灿的收获的秋天、冰天雪地的冬天。以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Why?为活动主线,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几幅画,在欣赏画面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看图说话能力。
在学生熟练地谈论图片、流利地表达自己所喜爱的季节后,执教者“笔锋一转”,用英语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进行了看图说话,如果将这四幅图片的内容连起来,则一定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那么现在我们来欣赏一首小诗Seasons of the year,通过读和欣赏这首诗歌,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的意境,体会诗歌的美。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下一环节,走进美妙的诗的世界里。
二、读诗赏诗,体会意境美
读诗、赏诗是这节课的中心环节,如何引导学生读、赏这首诗,执教者独具匠心、卓越的教学艺术令在座各位惊叹不已。
1.读诗的环节有序进行。先是执教老师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和谐押韵地诵读,把一首看似简单的英文诗歌,读得那么投入、那么动听,像无数美丽的音符,跳跃在教室里、荡漾在听课者的心湖中。紧接着,让学生反复读;播放录音,让学生模仿读,直到学生读到押韵、读出诗的感觉、诗的韵律美。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赏诗,更见其教学功底之深厚。先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每一段诗的大意—懂诗。再问:What is the main character of a poem?(诗歌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得出:押韵。进而引导学生找出韵脚有哪几个?谁和谁押韵,押什么韵,等等。通过讨论这些问题,Reading B的答案自然浮出水面。
2.最精彩的是教师把问题对诗的分析,令在座者暗暗叫绝。首先引导学生看诗歌的第一句Winter days are full of snow,再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句The snow seasons will begin,and it will be a new year once again,促使学生了解这首诗歌由冬天开篇、由冬天结束,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然后,跳跃式分析诗句,因为是为了服务于学生的质疑。有学生问道:Autumn leaves turn brown,为什么用turn brown,而不是常说的turn yellow?对于学生的质疑,多由学生解决。学生分析讨论后发现,如果用了turn yellow就不押韵了。
一位学生问道:在Bees and butterflies play among flowers,Then hide from the April showers.这句诗歌中,hide from怎么理解,又为什么说是四月的雨,四月的雨为什么用shower,shower是大暴雨,四月哪儿来的大暴雨?是不是用错了?我很欣赏学生的细心,但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尖刻。执教老师竖起了大拇指,显然是对学生的最佳褒奖。哪料,执教老师没有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把问题抛给了小组合作讨论,执教老师在小组间转了一圈,适时指指点点,之后,学生讨论的结果着实令我们吃惊,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
三、揭示诗理,诗更美
在教学英语诗歌时,一般教师只是读一读、理解理解押韵、读懂诗歌的大意、做做课后练习,一节课也就画上了句号。而这位老师教学这首诗歌时,真的是非同一般,对诗理的揭示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执教老师启发学生:The poem starts with winter and ends with winter.Do you know why?等学生给出了自己的不同想法后,教师总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所以,这首一年四季的诗歌,从冬的洗礼开始,迎来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有人将一个人的一生比作一年四季,冬天是一年四季的结尾,也象征着人生的结束,因此,这首诗以冬作结,寓意深刻。我们八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我们正值spring,正如The days of spring are windy and bright所言,春天有温暖的阳光,也有“春面不含杨柳风”的微风的抚摸,其实,这儿的windy何尝不是人生中可能应经历的风雨,不经风雨,何以见彩虹,没有今天的风雨相伴,怎么会有明天的bright future?这段话,既是对诗理的揭示,又是三维目标的实现,将这节课推向了。
无论什么类型的课,只要教师用心,改变单纯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本教育”,课堂就都会精彩无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