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范文1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1.改变传统的教室环境,把学生分成4~6个为一组,小组成员根据成绩好、中、差互相搭配,方形围坐。从中选出一个学生为组长,形成小组竞争制。每节课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遵守纪律、讨论、发言、学习效果等)打分,评价出表现最好的小组、组长以及个人。这样,学习小组的每个学生互相督促,共同学习,学习效果大大提升。

2.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当然,如果让学生自由预习的话,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下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列出自学提纲,即学案。学案要体现这节课的主要内容、重难点以及知识的拓展。课前学习小组由组长组织安排讨论学习,通过学案与课本的对照学习,要完全掌握。如果在自学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还有没理解和没掌握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提出,寻求其他小组的帮助。

3.下课前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给每个小组量分,遵守纪律的、讨论激烈的、展示优秀的、小组学习效果好的都给以加分。孩子的竞争和攀比心理是比较强的,通过量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监督、互相激励,使自学效果和课堂上的学习效果都得到了提升。

二、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教师要亲切,语言要有感染力,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激励学生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学生在课堂中既感到积极紧张,又感到轻松愉快。在课后,教师要经常和学生谈心,要经常参加学生的一些娱乐活动,在与学生的共同游戏中,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若学生喜欢老师这个人,他也就会喜欢老师的课,也会喜欢学习这门课程,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动机。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52-01

在新时代的课程标准中曾经提到过,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学会接受,而是让学生在学会了基本的学习方法之后,能够主动探索知识,寻求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锻炼学生善于发问的能力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因此,一个老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发挥好主导作用,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提问,以求最后弄懂。而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质疑的信心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多想。在学生的质疑过程中不仅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还应善于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启发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时,这种题型有两种解题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根据课本的提示,讨论出两种不同的方法,然后分组进行检验。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且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两种解题方法的不同和相同之处。由此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解题方法,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

二、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每个人对待相同的问题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在教学中,应学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善于培养学生自由思考的能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教师从牵着学生走,到让学生自己走。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试着做例题,这样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时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不同的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会多种多样,这时应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总结。让学生理解解题的基本方法,同时还能较灵活地根据题目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这样,在学生试做的过程中,即为教学内容设置了悬念,又触到了学生的思维冲动,积极探索的强烈欲望。并且达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充分锻炼并发挥学生的语言能力

思维物质的外面包绕着语言的外壳,思维的发展又离不开语言的陪伴。而在小学校园中,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的发展并不是同步进行的,当他们眼中看到的、心理想到的,却不一定能表达的出来。况且数学学科本身又具有极强的抽象性,更加会使学生变得不知所措。面对这种情形,教师应该做到的是对学生予以肯定,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与表扬,让他们做到想说就说、怎么想就怎么说,、培养学生说的勇气、不怕错的勇气。并让学生充分展开互动对话交流。教师要善于倾听、捕捉、获取学生的课堂学习信息,不断地鼓励学生。并让学生学会倾听,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并给全体学生提供说的平台。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在揭示意义之后,可以让学生各自在下面说一说3/8的意义,然后请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说一说,由此带动其他学生,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再让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那怕是说错,也要以鼓励为主,最后再请其他同学补充,以便让学生之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其记忆更深而又不打击他们发言的积极性。这样长期锻炼下来,学生逐渐有了表达的勇气,想要表达的愿望自然就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四、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指导学习方法。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数学知识是一环紧扣一环,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是螺旋式上升的,它们之间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发展,形成知识网络。所以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找准新旧知识过渡的“点”,让学生主动地发现知识间变化规律,掌握规律,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五、加强引导,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范文3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不能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必须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小学阶段,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是教师神圣而艰巨的任务。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要尽力回避因过分理性化而产生的枯燥和呆板,应注重运用鲜活的事例、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学生才能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增强求知欲望。学习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孩子总会愉快地去探究,从而使学习和认识过程变得积极主动,进而获得良好的效果。

二、明确适当的学习目的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

学习目的是孩子进行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或实现的目标,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所谓明确,是指学习目的要建立在可观察到的行为结果上,而不是抽象的要求。所谓适当,是指学习目的难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具有适中的挑战性,让学生觉得付出努力就能达到,这样才有激发力。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关键

叶圣陶先生曾深刻地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一种学习动力定型,是一个人在长时间里逐步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而且对将来工作学有帮助。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逐渐内化为自主学习能力。

四、优化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阵地

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的、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也可多让学生思考、提问,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师亲切的话语、和蔼的笑容、赞许的眼神,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更能增强他们自我获知的信心。

五、课外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范文4

关键词:中学语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理论基础

一、努力营造自主学习平台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引导他们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究。

比如说我在讲《春》这篇课文时,就向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本文主要描绘了什么内容?

2.本文分别描绘了哪些春景图?

3.通过阅读本文你能体会到作者对“春”怀有一种什么情感?

4.本文作者在描绘春景时使用了修辞方法,你知道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吗?

5.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体会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6.请大家用200~300字写一段描绘景色的文章。

设计这样的问题不但有基础,也有一定难度,基本上考虑到了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第一题到第三题是考学生对文章的把握,在对课文进行仔细的阅读之后基本都可以找到正确答案;后面三道题的难度就有所上升,在讲解这两道题时我要求学生自己组成小组,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自己思考交流,我则适时地给予提点和引导,最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回答上来。这样的语文课堂有朗诵、有交流,有教师的引导和点评,在课堂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使他们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二、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思维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单单是学生学习的示范者,还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我们更要善于使用引导手段,如果学生陷入了思考和学习的困境我们要及时地进行点拨;如果学生处在思维空白或混乱的情况下,我们要及时帮学生梳理;如果学生的思维停滞不前,我们应该及时地进行疏导。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找到思考的乐趣与解决问题的满足。例如,我在教《绿色蝈蝈》一课时,要求全班同学自学课文并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1.绿色蝈蝈的外表特征和生活习性有哪些?

2.本文重点描写了它的什么习性?

学生们通过阅读与思考,并自行地展开了讨论,最后我让大家举手回答时他们都非常活跃,课堂气氛非常好。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主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三、不断丰富教学理论基础

从目前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来源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手段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教师的教学理论基础薄弱直接造成了他们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所产生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知识,在教学中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我在教《孔乙己》一课时,我让学生重点思考“他大约的确已经死了”这句话,我问学生鲁迅为什么要这样描写,其深层次的含义何在?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是直接引导学生得出“孔乙己死了”的结论,其实这样的引导并不是不可行,但是为了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我们还能够从探究性出发来进行梳理。从前文的描写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描写能够让我们在阅读文章时留下思考的空间,很多文章都是采取的这种写作方法,但是教师直接解释给学生听就不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去思考和分析课文。因此我采取了阶梯递进的策略,让学生逐层地去探究问题,这样从简到难,让学生可以更容易地进行思考和学习,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学习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挖掘新课程标准中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观点,把这些新的东西融入课堂中,从而让语文课堂的效率得到切实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具备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最终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3(17):72.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范文5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生物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突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而且也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跃的元素。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学生成了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这就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生物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其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在中学生物的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应从根本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并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的乐趣与重要性。生物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并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便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同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生物教师应站在全体学生的高度上,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适时给予一定的肯定与鼓励,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例如,在学习“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知识时,生物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新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周围生物世界的特点,并让学生思考自己眼中的生物世界是什么样的,这就给学生构建了一个想象的空间。

二、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生物教师应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教学的情境。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提高,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生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生动的画面,这不仅给课堂营造了活跃的气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同时,生物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实现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但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而且也有利于开发自身的扩散性思维。例如,在学习“绿色植物的一生”的知识时,生物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模式,如,让学生思考身边有哪些绿色植物,并思考这些绿色植物都是由哪些部分构成,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就萌发了求知的欲望,从而也促进了教学的有效完成。

三、构建自主学习中的讨论小组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针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而言的。由于不同学生对事物认识与理解的能力不同,所以,不同学生在学习生物时会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为了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应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构建有利于学生间相互交流的讨论小组,并注重小组人员间的差异性。生物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设置课堂问题,并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自主完成。经过学生间的相互讨论,不仅加强了学生的整体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例如,在学习“生物体的组成”的知识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生物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给学生设置问题,如“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什么有关?”以及“什么影响了细胞数目的增多?”,并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自主完成。

四、开展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

由于生物本身就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因此,为了实现生物教学的目标,应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开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同时,生物教师应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生物的乐趣。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生物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实践的任务,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应给予一定的指导。同时,生物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观察与探索,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例如,在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知识时,生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切实体会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让学生自主探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以及研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这在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五、创设不同的教学设计形式,维持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有的教学内容要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欲望,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出发,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其学习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促进课堂良好开端的形成。要捕捉“生活素材”,优化教学内容,把一些教学内容通过问题来呈现。提高问题设计能力,用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层层推进的问题设计,有利于学生不断地进行自主学习探究。

六、总结

综上所述,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生物教学中,由于教师过于注重自身的教,这就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为了调动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积极性,激发、并且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吴克义.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教师).2010.(01).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范文6

家长把爱都给了孩子,期盼着孩子成才,但很多孩子的表现却让父母感到失望,如坐不住、不会听讲;作业磨蹭、粗心马虎;厌学情绪重,学习无快乐感;性格内向,依赖性强而自信心差,等等。许多家长都感到自己的教育很失败,却不明就里。

教师也有很多困惑:我们认真备课、积极探究先进的教学思路、方法和授课模式,部分学生却不买自己的账;孩子年纪相仿,智商不相上下,学习差异却很大;同样的作业量,有的孩子完成速度快,有的慢,有的好,有的差。

孩子也觉得委屈和苦恼:我已经很努力了,但为什么总是学不好;为什么怎样努力大人也不满意;为什么许多好想法不被大人理解;为什么家长口口声声说爱自己,而自己却感觉是被父母控制着。

问题的症结到底出在哪里?有关教育专家指出: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之所以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因为在关键发展期没有能够形成相应的学习能力,从而导致学习困难。只有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逐渐解决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

二、什么是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习者在自我监控下的独立学习能力。它包括:上课吸收信息的能力,对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建构自我知识体系的能力,对学习活动过程反思和监控的能力,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等。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他的自主学习能力中最弱项要素决定的。因此,我们应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全面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达到想学、能学、会学,最后是学会的目的。

想学:主要是提升孩子学习动力的问题。一个孩子要有学习意识,首先要有学习兴趣。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最初源于先天,但要保持持久性,就要依靠后天的培养。通过主动做事获得成功,并受到家长和教师的表扬和激励,会使孩子们产生满足感和价值感,并进一步使之对这件事产生持之以恒的兴趣。所以,求知欲和满足感都是产生兴趣的源泉。

能学:主要是提升孩子智力方面的能力。一个孩子能够学习,他所要具备的能力很多。传统的学习能力由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五个部分组成,我们将之称为高级能力。事实上,从人的认识过程来看,学习能力还应包括运动知觉能力、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和注意力,我们将之称为基础能力。小学低年级孩子学习困难主要因为基础能力较低,中高年级孩子学习困难主要是因为高级能力较低。

会学:是指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建构自我知识体系的能力,对学习活动过程反思和监控的能力,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它主要是解决孩子自己掌控什么时间学、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一个孩子想要学习效率高就要会学习,首先要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运用这些策略;其次要懂得自我管理的方法,学会情绪管理、时间管理、学习任务的管理。学生知道何处、何时、如何运用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增强自我效能感,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激发学生内部动机,促使学生想学习

一是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教师要学会设计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激发出他们的兴趣和潜力。例如让学生上台表演、亲自动手操作等。学习材料要尽可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比如音频、视频、图片等。其次,在进行知识传授时引入相关学科。建构主义中的“意义建构”指的便是建构起事物本身的特征及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例如可以跨学科引入知识;让学生感到学习内容的多样性,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二是教师要和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交流。首先,要学会接纳学生。孩子是生活在感觉的世界里的,只有当孩子的情绪被接纳,他的感觉舒畅了,他的行为才会良好。其次,要倾听学生的心声,知道学生的兴趣点。再次,要用积极鼓励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观。

三是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的一言一行也是学生内部动力产生的源泉。一方面教师应多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另一方面根据情感的迁移功能,教师的素质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促进学生智能发展,使学生能学习

(1)抓住孩子学能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一般来讲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5―12岁。具体说有:4―5岁为探究萌芽期;6―8岁为行为习惯养成期;8―10岁为学科能力发展敏感期;10―12岁为行为策略转化期。12岁以后则是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完善期。

根据儿童学能发展的四个关键期,我们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划分为对应的四个阶段。

一是准备阶段(学前孩子):4―5岁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掌握词汇的能力发展最快。5―5.5岁是儿童掌握数的概念的最佳年龄。此阶段的儿童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学习活动充满着好奇和自信。这一阶段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语言、思维等学习能力和学习活动的准备训练。

二是学习习惯养成阶段,也是注意力形成最佳阶段(一、二年级):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奠基石。在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没有明显的一致关系。在此时期,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上课会听课的习惯、阅读的习惯、端正书写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定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三是学科学习能力发展阶段(三、四年级):学科学习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思维品质又是学生学科能力发展的关键。这个阶段孩子处于儿童思维发展的“质变”期。教师授课中要把4种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与4种思维品质(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深刻性)组成语文学习的16个交接点,把3种数学基础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抽象思维能力)和4种思维品质组成数学学习的12个交接点,形成开放性动态系统,加大思维品质强化训练,非常有利于孩子学习成绩的快速提高。

四是学习策略形成阶段(五六年级):此时是对孩子策略训练的最佳时期。在小学阶段,儿童已自发地掌握了许多策略,尤其是五年级学生学习的有意性、计划性和自我管理能力逐渐增强,但他们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些策略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在策略运用上给他们清晰的指导,使他们能利用已有的策略来改善自己的学习。

(2)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学习类型来针对性地指导学习。低年级学生感知方式有四种类型:听觉型、视觉型、动觉型、混合型。教师很难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相当高的水平。要根据孩子的特点传授知识。如,同是背课文,听觉型孩子喜欢出声背,视觉型孩子喜欢默背,触觉型孩子喜欢用肢体语言助背。用各自的优势带动其劣势,不能一个要求,一刀切。

(3)提倡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一、二年级开设注意力视听训练课,三、四年级开设思维品质训练课,四、五年级开设自我管理课、心理调试课等。把校本课程纳入到学校课程中去。为建设特色学校添彩。

3.指导学生学习策略,使学生会学习

自主学习策略和自我管理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手段和目的,我们要重视对儿童的时间管理和学习策略的训练。

一是时间管理的训练。首先,要加强自我认识,增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其次,要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目标,及时把模糊的目标清晰化。再次,让学生深刻认识时间的价值,提醒孩子把握时间充实自己,以提升自我价值。最后,要善于节省时间,分清事物的轻重缓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对事件进行等级划分。

二是自我调控训练。首先,要教会孩子学会课前预习,以提高他们上课听讲的针对性。其方法有:粗读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略读圈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其次,要教会孩子全神贯注听好课,紧跟教师思路,明确重点和难点,课堂知识当堂消化。再次,要教会孩子科学复习、防止遗忘,学会主动梳理知识、建立知识结构图。把握教材内容的层次结构,掌握知识点。最后,教会孩子在生活中坚持学习,开展户外活动,联系实际内化知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