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1

福州格致中学 江信龙

[内容摘要] 目前在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普遍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该教学法用于应用软件的教学,成果丰富,用于程序设计语言教学,鲜有报告。本人就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作了初步的实践,对形式和内涵也作了初步的探索,认为在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优势是明显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另有六个原则需要把握。

[关键词] 程序设计语言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 三个学习空间 学会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①。在班级教学的背景下,教师要把握好三个学习空间②的转换,即"有意义接受学习空间"、"自主学习空间"和"协作学习空间"的转换,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适当努力,能顺利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学习内容,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于程序设计语言教学,在"任务"的设置上要适当。

所谓适当的"任务",是建立在对学生的了解之上的,让学生通过适当的努力能较好地完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程序语言设计相对较难,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也是多方面的,相对于其他学科也有其独特之处。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简单地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学生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容易感到厌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

根据学生的现状,本人把任务设计成几个有一定联系的几个任务。按进度分别提出: 请你给小学生编写一个加法练习程序; 请你给小学生编写一个加法练习程序,正确的显示"OK",错误的显示"wrong"; 请你给小学生编写一个加法练习程序,每套10道题,每题正确的加10分,错误的不给分,并计算总分等。

当第一个任务提出时,学生都觉得很简单,但无从下手。本人围绕这个问题先开辟"有意义接受学习空间",进行必要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也显得特别认真。

二.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于程序设计语言教学,在形式上是:提出任务-师生共同分析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步骤-适当讲解或自学或协作学习-完成任务实践-交流或归纳。 在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形式是:语句格式-功能介绍-举例解释-巩固型独立练习-小结评讲-上机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被动的。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提出一个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与学生共同分析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方法和步骤,有时先开辟"有意义接受学习空间",围绕具体任务进行适量的概念教学和举例讲解,或开辟"自主学习空间"以及"协作学习空间",学生来完成任务,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目的是的通过完成任务,掌握学习内容,学会学习,培养综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参与探索和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教学内容,适时在班级交流,发现新思路,推广新思路,鼓励创新。教师进行比较、评讲、归纳,或由计算机执行,学生从中得出结论,引导交流,共同进步。如:

在读语句和写语句教学时,在教学前先提出一个任务,即:"请你给小学生编写一个加法练习程序"。围绕这个任务,讨论分析需要解决的问题,程序需要提供的功能,需要通过那些途径来实现:

出题显示要用一个写语句;出题要一个随机函数;回答问题要用一个读语句;答案显示也要一个写语句。

然后介绍读语句和写语句的格式及其功能、介绍随机函数。

学生独立阅读课本上的例题;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任务。

教师或查看学生在电脑上的执行情况,或参与一些学生的讨论或探讨,发现问题,个别问题的个别回答,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在全班回答或讲解。

就在完成本任务的过程中,有的同学提出了正误判断问题,一次练习做多个题目等问题。由学生导引出了后续问题。

"请你给小学生编写一个加法练习程序,正确的显示"OK",错误的显示"wrong" "。这是条件语句教学时的任务。循环语句教学时,任务是:"请你给小学生编写一个加法练习程序,每套10道题,每题正确的加10分,错误的不给分,并计算总分"。数组教学时,提出对自己及班级的成绩进行统计的任务。

以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使得学生感觉到编程是一件实用和有趣的事。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进行的。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变成了学生的主动行为,在用的需求下学,学以致用,更容易掌握学习内容。比如在前面提到的条件语句的教学,按任务驱动教学法,不是孤立地介绍有关概念,而是将同学们所关心的正误判别问题加以解决。这样教学,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三.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于程序设计语言教学,在教学内涵上是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的③。

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技能型知识,尤其适用于学习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能适合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在某个学习阶段,紧紧围绕这一既定的目标,学习和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方法。一个"任务"完成了,一个目标达到了,会产生新的任务,新的目标。例如,在上述第一个任务进行时,就有学生提出了新的问题。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初学者将逐步消除对编程的畏惧,还不断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供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提供了三个学习空间,也鼓励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采用这种方法,伴随着学生的是一个跟着一个的成就感。

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的"双主模式"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在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将学生视为学习和发展主体的基本要求。学生是有自尊心和活生生的、不断成长中的人。他们需要理解、尊重和鼓励。让学生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学习,学会学习,获得主动的活泼的发展是素质教育教学观的核心所在。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出发点,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作用,灵活地运用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中独立钻研和集思广益,合作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善于阅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于程序设计语言教学,在教学上要把握几个原则。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于教学之中,不但要服从一般性的教学原则外,还要把握下列几个原则:

1、学会学习原则

任务驱动教学法,将目标定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能力上。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掌握有序的学习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学习。这一目标的定位,能使学生适应新世纪的需要。

2、任务适当原则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启动就是"任务"的建立和下达,建立难度适中的任务关系到该模式教学的成败.这个任务应该是学生通过适当努力能够完成的。所以任务设置要适当。

3、学用互促原则

任务驱动教学法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是通过"用"来促进"学"的,用然后知不足,用然后学,学以致用,学用互动,相互促进.

4、合作交往原则

在教学中要注意个体探究能力的差异。把个体自学与群体讨论,合作探究结合起来。提供三个学习空间,把个体学习、小组学习、班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人人参与,鼓励提出不同见解,使教学方式变成更为生动、活泼的全员探究合作教学。

5、教师参与原则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不是袖手旁观,应参与学生的讨论。教师在其中的角色是:

(1)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教师要制定好策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求知欲。由于每个班的学生都存若干层次,尊重每一位学生,激励每一位学生。

(2)善于归纳问题的指导者。教师一是参与讨论,在众多问题中能筛选提炼出最适合某个或某类学生探究、积极思维的问题。二是在学生的众争纷议中能恰当地梳理,进行必要的引导。

(3)教学活动中调节与组织者。调节好三个学习空间的转换,控制好个别研究和集体讨论的步骤、节奏和深广度,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思维。

6、适时归纳原则

在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其优势是明显的,但也会存在一点问题。由于教师主要是进行方法的引导,学生有更多时间自主学习,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因而在同一课堂内,全班同学所掌握的知识会有所不同,容易造成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和教学知识点的疏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课堂或阶段小结和知识点的交流或回顾,使得学习能力差的同学或操作有疏漏的同学能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回顾,跟上教学进度,全面掌握知识点,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同步发展。

初步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的运用是成功的。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很值得继续实践和探索。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乘法;认知

以往的教材特别强调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要求列出乘法算式,只能把每份数当做被乘数,把份数当做乘数,位置不能颠倒。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新教材中“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节无论在内容还是呈现形式上较以往都有很大的突破。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通过这一学生熟悉而又特别喜爱的场景,暗示出生活中有许多一组一组出现的数量,并且每一组的数量是相同的。这样设计使数学贴近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例1则以学生的操作活动入手,展示小朋友们用小棒摆出的作品。教材这样设计提示教师在进行乘法的教学时要从学生的活动入手,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然后再给出相同加数连加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即乘法。

我们使用教材时,注意在深刻体会教材的编排意图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数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数学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

数学二年级培训资料教学设计在方案设计时,我们思考如何实现新课程标准所明确指出的“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乘法的产生是有其必要性的。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经常遇到许多相同加数相加的情况,在长期的记录过程中由于感觉到它的麻烦,于是创造出一种简单的记录方法,并逐渐形成算式,演变成了乘法。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如何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积极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这一过程,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活动经验,去自主开展活动呢?

创设情境,开展摆小棒游戏。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计算自己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从而列出许多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通过观察这些加法算式,并让学生想像:如果继续摆下去,摆100个图案,所列的加法算式会怎么样?使学生充分感知到这种加法算式记录起来很麻烦,于是产生想要简化的愿望。在对加法有了充足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索一种简单的表示方法,然后再根据学生研究探索的情况由教师引出乘法。这样教学避免了教师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情况。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简化加法算式,创造新的表示方法,学生在充分参与简化的过程后,教师再适时地引出乘法。这样设计使学生真正成为了数学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思考、个性和创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使其感受成功的愉悦。

具体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情境引入,参与活动,激发学习兴趣。结合暑假里上课的情况,教师首先与学生交流暑假的生活,引出去公园游玩的事情。随着悠扬的音乐,教师用课件出示一幅公园的情景图,教师和学生一起欣赏公园里的美景。学生发现公园里有小朋友在用小棒摆图案,看到他们创作的美丽的作品,联想到自己会摆的图案,激发学生也想摆一摆的愿望,进而让学生用小棒创作作品。

2.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学生用小棒创作出了美丽的作品,计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列出一些加法算式。通过观察加法算式,展开想像:“如果摆100个图案,所写的算式会怎么样呢?”使学生体验到,要列出的加法算式会很长,写起来会很麻烦。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使学生自然产生“如果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该多好”的愿望,再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自主探索,并通过小组合交流,探究出一种比较简单的表示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汇报情况,适时地引出乘法。这样学生可以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乘法的知识并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体验了简化加法,有了自己的简化方法之后才呈现出来的。这样的教学不再是教师机械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

3.应用新知,自主练习,解决生活问题。这是本节课的练习环节。我们把这一环节仍然放在公园这一大情境中,通过观察公园中孩子们在儿童乐园游玩的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自主选择,并用今天学习的乘法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游乐的过程中学会应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同时双基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力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自主探索的、获得成功体验的、主动发展的和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第二个教学环节,学生自主探索加法的简便写法部分。学生积极投入,思维非常活跃,展开了奇思妙想。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大部分学生是用合并加数的方法,使原来的算式变得简短了。这是因为加法是学生最先学会的计算方法,也是学生最熟悉的,所以用加法来表示加法体现了大多数学生的思维状态,也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还有的学生想到了用省略号、用语言叙述等方法表示,更有的W生甚至想发明一种写字机器,让机器代替人的劳动。这些都是多么好的想法啊。孩子的想法是那么的可爱和可贵,教师要保护他们的创造火花,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只要能够创造出简单的表示方法,教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大力的表扬。因为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孩子创造一种方法要比学会一种方法具有更高的价值。如果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和鼓励,我们留给学生的将会是他们终生受益的东西,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的回报。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激发 自觅 巩固 放飞思维 提高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越来越着重于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合理高效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们知道,完全平方公式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在整式乘法、因式分解、分式运算及代数式的相关变形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它的探究过程渗透着建模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换元思想、化归思想等。通过从多项式的乘法到乘法公式,在运用公式计算多项式的乘法,培养学生从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因此这节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的“导火索”

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就好比构建一个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磁力场”,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凝聚新知探索的“向心力”。为此,设计的第一步是“游戏激趣”。

先和学生玩一个猜测年龄的小游戏:把你的年龄加上5再平方,记住这个数,然后把你的年龄减去5再平方,把所得的两个数相减,将差告诉我,我就知道你的年龄了,不信就试一试。

在学生有了初步感知后,教师再让同桌相互猜年龄。

最后教师提出问题:在这个游戏中之所以能很快猜出年龄,说明其中一定有道理的。你能从数学的角度给以解释吗?

(设计目的:把猜测年龄游戏作为课堂教学的“敲门砖”,让学生在不知其中道理的前提下先“会猜”,这样不仅降低了教学起点,而且为下一步探索“完全平方公式”奠定了基础。)

二、探索活动――自觅规律的“主渠道”

在探索完全平方公式过程中,主要分以下四个步骤来引导学生自觅规律:

首先,从“形”的角度进行探索。

问题:“有一个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广场,现要扩建该广场,要求将其边长增加b米,试问扩建后正方形广场的面积有多大?”

求:分别表示出图中每一块的面积;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广场的总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目的:在数学的教学中,有效课堂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新课探究。数学来源于生活,将数学问题的设置与解决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新课探究。从代数式的几何意义出发,即a2表示为边长为a的正方形面积。通过整体和部分两个方面比较可以得出(a+b)2=a2+2ab+b2)

其次,从“数”的角度进行推算。

用多项式乘法法则推导出完全平方公式。

(a+b)(a+b)=a2+ab+ab+b2=a2+2ab+b2

(a-b)(a-b)=a2-ab-ab+b2=a2-2ab+b2

(设计目的: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也为以后将要学习的勾股定理的探索作好铺垫。)

第三,从“动”的角度进行完善。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动手拼图,用手中的彩色纸,在原有的正方形广场上,拼出现在的广场,探究其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及其内在联系,体会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

思考:在上面的问题中将其边长减少b米,你会有怎样的发现?

(设计目的: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从多方面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用换元思想将(a-b)2转化为[a+(-b)]2,体会两个公式相互转化的关系。通过引导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的思考,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并作出更广泛的联想,这将对所学知识的融合贯通,以及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创新能力都大有好处。)

第四,从“辨”的角度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揭示公式的结构特点:得出公式后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公式并比较两个公式的区别和联系,联系:两数和(或差)的平方,展开式都是二次三项式;都含有两数的平方和;都有两数乘积的两倍。

区别:前者是两数的平方和加上乘积的两倍;后者是两数的平方和减去乘积的两倍。

(设计目的:通过比较,使学生对公式所具特征有深刻的认识,领会到数学中的辩证统一思想,学会对公式的正确表述,有利于学生正确用于计算。在“辩”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例题教学――知识巩固的“强心针”

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要侧重两个方面的设计:

一是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

例题:明明在作业本上出现“(a+b)2=a2+b2,(a-b)2=a2-b2”,这样计算正确吗?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设计目的:与正确的比较,强化对公式的记忆;从算式表示的数学意义不同,算式左边是两个数和的平方,右边是两个数平方的和;用特殊值代入算式,两边的值不同,要说明一个结论不正确,只要举出一个反例驳倒即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索论证方法;通过前面的探究过程也能明白只有边长为a的和边长为b的两个正方形是无法拼成一个边长为(a+b)2的正方形。根据以往学生的认识过程来看,学生的定向思维就认为(a+b)2=a2+b2,还是根深蒂固的,通过辨析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此公式的正确认识。)

二是注重“殊途同归”的转化。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公式中的字母a,b既可以表示为数,也可以表示代数式。)

四、知识拓展――放飞思维的“翅膀”

例如:计算5982;3012

五、回顾反思――揭示问题的本质

引导学生再回顾游戏的内容,揭示本质。将学生的年龄设为a,由游戏的规则列出(a+5)2-(a-5)2,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可以算出差值为年龄的20倍。

(设计目的:进一步体会生活中蕴涵的数学规律和数学思想,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同时也为将要学习的平方差公式做好铺垫)。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 情境创设

情景一:经常听到老师们对学生说这样的话,“我已经讲过几次了你怎么还不清楚”,“刚学过啊怎么又错了”。

情景二:“这么简单的问题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别人早就明白的事,全班就你一人不知道”。

简析: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老师刚讲过的问题学生就不会解决,是教师的教法有问题,还是学生的学法有问题?是教师没有讲清楚,抑或是学生根本就没有理解?今天的老师已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注重让学生体验感悟,合作研讨和求异创新。但有时课堂的场面很热闹,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是很理想,等到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就暴露出能力上的缺陷。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有关有效教学的论述有不少,从现在的文献来看主要有,目前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学习,如果教学的理念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准备、思维发展水平,以及日常生活经验相违背,那么无论教师采取了何种教学方法都不能起到发展学生的智慧,启发和诱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作用。依据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学生数学知识准备、思维发展水平、日常生活经验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很大的作用。笔者就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用好课程标准和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理念的来源和教学内容的最高指南,九年义务教育的课标是所有教学的依据,只有符合课标的教学内容才是科学的教学内容。要进行有效教学,就必须熟读课标,充分理解课标的实质和理念。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地把握所要教授的内容。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从宏观上进行把握,主要是仔细理解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思路,如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明确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为我们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作为数学教学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真正对所教内容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程标准还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这实际上为数学教师进行有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二是从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把握,即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以课程标准为最终标准,按照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进行教学创新。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载体,是对具体数学内容的具体体现,是对课程标准所提数学教学内容的具体阐释,是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如果说对于课程标准的理解程度间接影响有效教学的成效的话,那么对于教材的理解则直接影响着有效教学的成效。

2.精心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人教版的新教材与老版的相比较就是对情境创设的改进,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新教材中,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情境中展开的。精心创设情境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教材提供的情境是普遍的情形,不一定适应本校的实际情况。因此创设情境就应从学生生活经历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来创设问题情境,依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做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样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数学活动课中带领学生对操场进行实际的测量来激发学生学习“周长”和“面积”的兴趣。

(2)学生对任何新奇的事物都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因此,情境的形式要经常有所变化,可采取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赛情境等来进行情境创设。如:对于低年级的数学教学,采用的是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等形式来创设情境。

(3)情境教学作为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吸引学生的参与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学生参与的状态、品质及效果,要体现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充分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进行有效的教学预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互交往的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一个共同活动过程,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

(1)合理使用教材,进行有效教学预设。新教材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呈现形式上都较以往有很大的突破,我们在教学时要充分理解教材意图,用好现有的教材资源。例如,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44—46页《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在编排上分两个层次:第一,以学生活动情境提供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乘法运算;第二,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材结合具体活动情景从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创新教材使用,进行资源整合。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是我们课程的一个划时代改革。由原先的教学大纲变为了课程标准,教师的教学也由原先的死扣教材变成了以课程标准为准,灵活运用教材。这也就给我们创造和开发教材资源提供了依据。《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数学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44—46页《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们思考“乘法是怎样产生的呢”,乘法的产生是有其必要性的,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遇到许多相同加数相加的情况。在长期的记录过程中由于感觉到它的麻烦,于是创造出一种简单的记录方法,并逐渐形成算式,演变成了乘法。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力图让学生亲自经历乘法产生的这一过程,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活动经验,开展摆小棒游戏让学生计算自己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从而列出许多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通过观察这些加法算式。并让学生想象如果继续摆下去,摆100个图案,所列的加法算式会怎么样,使学生充分感知到这种加法算式记录起来很麻烦。于是产生想要简化的愿望,在对加法有了充足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索一种简单的表示方法,然后根据学生研究探索的情况,由教师引出乘法。这样教学可以避免教师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情况,而是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简化加法算式,创造新的表示方法,学生在充分参与简化的过程后,教师再适时地引出乘法。这样设计使学生真正成为了数学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思考个性和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感受成功的愉悦。

总之,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永恒的课题。在对此问题的探讨过程中,笔者提出了以上这几点粗浅的看法,期待能抛砖引玉,使自己的教研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丁一平.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学科教学,2009.1.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习基础;数学思路

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而言,数学学习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会出现大量的在小学数学成绩优异而到了初中后学习成绩不佳的现象. 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相对于小学而言,更多、更难;二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来不及改变,旧壶装新酒,不是那个味!而从问题解决的角度来看,要帮学生顺利地进入初中数学学习的状态,关键还在于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帮助学生打开初中数学学习的思路,进而为学生学好初中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试以“有理数的除法”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思考与做法.

学生的学习准备分析

为了打开学生的数学思路,在本节知识教学之前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思维基础两个方面.

先谈学生的知识基础. 学生此前已经学过了有理数的概念以及有理数的加减与乘法,其中在有理数的概念学习中,由于教学情境的创设等作用,学生知道了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从而扩大了对数的理解;由于引入了数轴,从而扩大了对数形结合的理解. 在有理数相加减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意识到了有理数的加减一方面与自然数的加减关系一样,具有运算与逆运算的关系,同时由于扩充到有理数范围,因此又有了超越自然数相加减的内涵.

再谈学生的思维基础. 由于此前的数学学习方法积淀,学生对四则运算非常熟悉,因此,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之后,学生已有学习有理数除法的心理准备和心理预期,这为本知识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动机,而且这种动机来自于寻找知识的圆满与平衡,其作用远大于教师通过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 而由于意识到有理数的除法与乘法应当是逆运算的关系,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对此问题有了自己初步的思考,并对运算法则作了初步的探究,甚至会出现不少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并且得到正确结果却说不出具体运算规则的情形.

结合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主要着力点不在于复杂情境的创建,也不在于教学过程中无微不至的讲解,关键在于通过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思维基础,通过有效的引导打开学生探究有理数除法的思路,并在此过程中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教学提醒,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认识,形成一定的初中数学学习策略,以为后面数学知识的学习服务.

教师的教学设计实施

在实际教学中,本节内容的教学可分为以下三大环节:一是新课引入环节;二是规则探究环节;三是知识应用环节. 考虑到与阐述主题的一致性,下面重点论述前两个环节.

1. 新课引入环节

面对传统教学思路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取向,本节的引入有两种选择:一是基于前面所学的有理数的知识;二是重新创建一个新的生活情境. 考虑到本知识从难度上讲学生并不难接受,因此从教学的效益角度看,笔者选择了第一种思路.

本环节设计的问题环节有:首先通过“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此处,要注意少数“学困生”的表现,确保他们在此基础阶段不出问题;然后提出第二个问题:当初学习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时经过了什么样的思路?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意识到有理数的减法是建立在有理数加法的基础之上. 需要做的一个过细工作是,要让学生明确理解“减去一个有理数,就是加上这个有理数的相反数”(要顺便复习一下相反数的概念,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掌握这一思路);最后,从认知策略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理数的减法与加法之间可以实现这样的转化?回答此问题的目的在于,明确“逆运算”的概念,以初步打开下面有理数除法法则的研究思路.

有了上面的基础,结合一两个有理数乘法的例子,教师可以顺势提问:现在大家已经掌握了有理数加减乘的运算规则,还差一个什么呢?从而将教学引向下一个环节.

2. 规则探究环节

教师可以先出示两至三个除法例子,如9÷(-3);(-9)÷3等. 学生在面对这两个算式时一般会有这样的想法(可以通过学生在下面的轻声讨论知道):如果是9÷3就好了,现在多了个负号,应当怎样计算呢?这些问题的提出往往意味着研究动机的存在. 教师此时应当注意,学生这样的思路其实还暴露出了思维上的另一个盲区,即由于对四则运算的熟练,学生已经忽略了除法最为本质的理解,而将这种理解还原出来,则是打开学生探究思路的一个关键. 于是教师可以这样提醒学生:对于第一个式子而言,我们现在看起来是要知道9除以-3的结果(停顿片刻,让学生理解一下这句话)……实际上换一个说法,就是要知道哪个数乘-3等于9(再停顿片刻,让学生理解一下这句话)……此处的两次停顿非常重要,因为这一提醒实际上就是在帮学生寻找通过对乘法的理解去寻找除法的规则,是第一次将有理数的除法与乘法联系起来. 于是学生的思维对象就由9÷(-3)=?变成了 ?×(-3)=9.

根据教学中的实际反应,学生的思路一般有两个(思路的多元性恰恰证明了学生的思路已经被打开):部分学生立即反应出此式中的“?”应当为-3,这是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规则得出的结果;也有部分学生会经历一段“弯路”:“?”不可能是3,因为3×(-3)=-9,然后才想到-3,再经过转换之后,学生就可以得到9÷(-3)=-3这一结论. 刚刚进行的是分析的第一步,无论是从归纳的角度看,还是从逻辑的角度讲,此时都不宜直接得出有理数除法的规则,因而还需要让学生继续分析其他的例子. 待两至三个例子分析结束之后,学生意识当中就会初步浮现有理数除法的规则,但这种规则还难以形成准确的数学语言,因而需要教师继续引导:9÷(-3)=9×(?). 这一等式的出现要设计成浓墨重彩的一笔,要在黑板或多媒体上凸显出来,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而学生的回答一般也应当是迅速得答出-■!然后思路就清晰了,即教师引导学生寻找-3与-■的关系,于是倒数关系也就明晰地出现在了学生的思维里. 在其他例子的辅助之下,这一工作必须再进行一至两次的重复,以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规律感.

至此,有理数除法中“除以一个数就是乘以这个数的倒数”的结论呼之欲出. 下面要进行的工作就是由特殊向一般转变,寻找有理数除法规则的符号表达,即a÷b=a×■,至于本式中b≠0这一条件的得出,对学生而言倒不是问题.

至于知识应用,此处要做一个提醒,即应用不能只是规则的直接应用,也可以从有理数除法规则证明得出的角度去设计一些问题,以让学生回顾、巩固知识发生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结论的认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学习策略的认识,这对以后数学知识的学习有好处.

教学的总结、反思、前瞻

总结并反思这段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我们会发现,其中对于学生而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所有的探究过程与结果的得出都不是教师给出的,而是学生自主得出的.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发挥了指引的作用,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得到了体现. 但对于笔者而言,反思到这一步仍然意犹未尽,因为将这段教学过程与以往的教学过程进行比较,还是发现了其他一些认识,如如果遵循从头到尾的讲授并经过部分习题的训练,学生最后也能掌握这一知识(这就是一开始说本知识不难的一个依据),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是不佳的,到了后面其他知识的学习中,教师依然要费大把的力气去讲授. 而遵循这一教学思路,并在后面的知识学习中继续坚持,我们会发现,学生上数学课时的积极性提高了,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也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比之下,后者显然更能促进学生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这也意味着学生数学学习的思路被打开了,从而一个坚实的数学学习基础也就奠定成功了.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一)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课程标准》提倡新的教育理念是:既要让每个学生获得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改变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由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向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要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的角色;评价的方法、手段及内容也要变化。广大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搞好小组合作学习。

(二)教师合作学习教学技能的培养

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小组合作学习应有正确的认识外,还要加强对合作学习教学技能的学习。教师的合作学习教学技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合作学习的分组

合作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讨论,所以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必须得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等等。

2、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另外,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还必须要考虑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

3、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合作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但是合作也只有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如教学《乘法口诀表》,根据已经学习了的“1-9的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出示讨论问题的思考提纲,如“乘法口诀表的排列顺序有什么规律?”“一般每句乘法口诀可以写几道乘法算式和几道除法算式?”“是否每句乘法口诀都是这样?”“根据乘法口诀表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根据这些疑问,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讨论研究,共同探讨,得出答案,再向全班汇报、总结,学生通过这种学习的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又充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4、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也可以设计“学习反馈表”进行简单的统计。

(三)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合作,而小学生往往不善于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总体而言,可以从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的能力入手:

1、会搜集资料。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有较强的操作性,所以往往需要搜集一些资料,例如:在教学《白色污染》时,让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就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搜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

2、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树立起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观点的教学理念,并且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点。期间,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甚至不批评。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3、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之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4、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由于人的个性的差异,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教师要使学生逐步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学习。让学生用三角形,通过拼摆来探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他们有的剪、有的拼,互相讨论,几分钟后,都拿出了自己小组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接着大家开始了交流。同学们在交流中学会了知识,看到许多问题在短时间内靠个人的努力是不能解决的,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使他们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上一篇职业发展趋势

下一篇薪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