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发展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发展趋势

职业发展趋势范文1

关键词:职业生涯管理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职业生涯管理的作用与实操

(一)职业生涯管理概念与作用

职业生涯管理的本质是一种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自我认知,并选择最适合的职业与职业发展办法的管理方法。我个人认为,之所以把职业生涯管理归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环节,主要是因为其与人力资源管理整体理念相匹配,能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提供相应的支持。职业生涯注重心理成就感,倡导人们根据个人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管理,在工作中享受自豪感和成就感;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要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发挥起效能,强调在工作过程中,就职者对工作本身充满激情、极度认同自己的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到这点,个人与组织会得到最大化的双赢。

(二)职业生涯管理面临的问题

职业生涯管理从以上阐述看似简单,实际上真的很难做好,单单其核心的一点“了解企业中员工的企业诉求,制定有针对性的能使员工满意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就难到了很多管理专家。

1、职业发展诉求的难以统一

如果将当下很多企业的员工按照代际出生来划分,每10年为一代,已经有一部分企业进入了“五代同堂”。以企业家身份出现的“50后”正酝酿着交接班退位,管理者和员工要么已退休,要么提前下岗,徘徊在组织的边缘:“60后”和“70后”多数成为第二代企业家或各组织中的管理者:“80后”正以一种新的姿态进入重要岗位,并且这块舞台在未来几年内都将属于他们;被称为“火星人”的“90后”,则正在酝酿完成学业到社会的最后一跳。“五代同堂”表面看起来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可在中国企业界,因掺杂了时代与社会的大背景变迁,使得这几代人之间在方方面面存在着不小的理念区别,而他们的职业诉求也完全不同。这直接造成了诸多的个体的愿望不太可能在一个组织中得到满足。

2、现实中企业职业生涯管理的尴尬

此外,如果跳出员工诉求不同的假设,在现实中能保证每一个人,或者大多数人能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想状态去自我发展吗?在国内现实中的企业,往往不了解职业生涯管理对于企业管理的好处,或者即使知道管理的好处,要么往往因为忽略员工的实际感受而做不好职业生涯的管理,到头来劳民伤财,要么是因为组织自身资源所限,提供的职业发展路径基本上是空中楼阁,既个人的理想职业发展规划路径,企业不能完全提供。此外,因为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具有易变性,所以如果企业所做出的职业生涯规划要与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设想相匹配,需要一种动态的发展环境,如果组织不能提供的话,那么得不到满足的员工很有可能会离开这个组织。

在职场中,当组织与个人在职业生涯管理上达不到统一会怎么样呢?第一种情况,组织方相对强势,组织为了降低人员招募与流失的成本,往往有意忽略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期望,把组织希望的方向发展强加给个人,弱势方的员工没有办法,要么放弃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要么离开企业。之前富士康的“连连跳”,实际上就是强势的企业很强势地把其企业文化主导下的管理方式强加给员工后,长时间后产生的后果。《第一财经日报》刊发标题为《工业化冷漠下的富士康帝国》的记者采访文章,指出:“5月14日,富士康今年的第十场励志晚会,这是专为入职不到3个月的新员工准备的晚会。4月开始,富士康龙华园区几乎每周都有一次这样的活动。在这场励志晚会上,很多90后员工看到一半就想退场。‘不许出去!’门口几个保安粗暴地喊话,随即拿着一根棍子拦在了门口。”可想而知,为了讨生存而不得不长期憋屈在这样企业中的年轻人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当个体的力量积攒到一定程度,他们就会选择离开企业。

第二种情况更容易理解,组织方强势不明显,希望能够得到个人方的人力资源,那么个人方获胜。这种情况下,拥有企业迫切需要的人力资源的个别员工往往拥有一些特权,所以员工间渐渐会产生一种不因公平而带来的不满情绪,隔阂和不合作也会随着产生。在现实中,由于存在资本与信息不对称关系的原因,所以往往强势的一方是组织。

二、职业生涯管理的出路

如此说来,职业生涯管理的出路在哪?职业生涯管理还能做好吗?是不是死路一条?在现实操作中如何对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支持?本人提出浅论如下:

(一)首先,职业生涯管理的出现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必然,是人力文明发展的产物。

从泰勒时代起,企业管理的理念发生过若干次的飞跃,我个人认为,真正推动管理向前发展的力量是人类社会与文明的进步。在我国,几乎每10年人们的思想意识就会有很大的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标志人群,比如说70后、80后、90后。仅仅30年的跨度,但这三个人群却有着迥然不同的价值观,看待事物与思考问题的方式、角度也截然不同。实际这就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很多人在批判80后、90后的时候,我到是认为,每代人群的不成熟必然都是暂时的,我很高兴地看到在80后90后的思想中,体现了人性解放程度的日益增加,刻意的思想禁锢或导向的削弱了,这其实是对个体的日益尊重,是当今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相对应的企业管理,传统的岗位、薪酬和绩效管理的体系虽然严谨,但是却忽略了员工的个体差异和内心感受。现代社会尤其是80后、90后陆续登上社会大舞台的这个阶段,如果没有站在人性的角度去关注员工的发展和感受,导致管理的简单化和形式化,那么,管理只能得到事与愿违的效果。

(二)其次,职业生涯管理在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很多组织苦恼其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容易被复制的情况下,人力资本的持有是企业的另一条出路,在这种背静下,如果能够让员工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面,拥有自由度和话语权,使自己的价值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体现,那么这种工作无疑是快乐的,员工的业绩、成长也应该是令人满意的,这时候,组织和个人会形成共赢的局面,实现人才和岗位相互匹配,留住高绩效人才,组织的人力资本持续增值,从而体现职业生涯管理的战略作用。讲到这里,有人会提出,本文前面提到过,在大部分组织中,职业生涯管理呈现一种很尴尬的情况,因为组织没有足够多的发展路径提供给个人,员工的期望值与实际情况总是不对称的。实际上,这种抱怨在全世界都是普遍存在的,但组织在苦于不能提供员工发展机会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机会,以帮到他们的职业选择,有没有表示过关注员工的兴趣与发展意愿,有没有在面试未来员工的时候考虑到除去岗位技能、能力要求外的一些东西,有没有致力形成一种尊重人才与个人发展,鼓励个人价值主张的文化,并努力地一步步实现。在当今社会环境中,对个体的真正尊重是致关重要的。

职业发展趋势范文2

1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发展概况

1.1以学校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

这类课程以学校实施为主,非常重视基础知识,强调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该类课程产生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刚刚兴起,很多国家将中等职业学校升级成高等职业院校,也有的国家直接设立全新的高等职业院校。如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英国的技术大学、日本的高等专门学校和法国的大学技术学院等。其中日本的高等专科学校一般都是5年学制, 前3年学习高中课程, 后两年学习高等专门教育课程。法国的大学技术学院在第一学年先学习专业基础理论课, 第二学年才开始按照不同专业方向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

1.2以企业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

由企业设立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以培训在职人员为主,是对传统学徒制的改良。在课程内容上,以技术、经验、默会知识等实践知识为主,所学的知识与经济、产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如日本的各种“工学院”、大学校就提供此类课程。德、日、英、美等一些国家的很多企业也采取了这种以企业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

1.3产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

产学结合的职业教育课程最早出现在19 世纪末期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中,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高等职业教育在德国大力推广,生产与学习相结合的职业教育课程渐渐运用到高等职业教育中,80 年代,生产与学习相结合的课程理念也被美国、英国采纳。大量事实证明,以学校与企业结合的方式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是合理、高效的。一方面, 企业积极参与课程的编制,并对学习效果给予及时的反馈。另一方面, 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学以致用,符合企业的要求,有利于就业。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合作教育”课程也是一种产学合作课程,其课程实施主要有三种形式: 工读轮换制,即把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季分成两半,学生一半时间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半时间在企业里进行实践知识的学习;半工半读制,即学生每天都有一部分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另外一部分时间用于学习实践知识;实习制,即每学年至少有一次在生产现场学习实践课程。

英国高等职业教育采用“工读交替制”来实现产学结合。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机构是多科技术学院,通常采用“三明治”课程模式。也就是学生在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的第一年,直接进入企业学习实践课程,然后在余下的两三年中又在学校学习理论课程,到了最后一个学年又到企业去学习实践课程;或者是第一学年和第二、四学年学习理论课程,而在中间的学年里学习实践课程。

2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2.1实践课程越来越得到加强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技术型人才,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现场操作能力。所以实践课程越来越得到加强,这也是德国“双元制”、英国“工读交替制”和美国“合作教育”得以推广和延续的原因。从各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中实践课程的比例和安排上来看, 实践课程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理论课程要为实践课程服务,并且体现出“必需、够用”的原则。

2.2以能力为本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受到重视

职业发展趋势范文3

2009年,面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全行业大力实施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精心组织行业运行,克服了出口大幅下降、资金紧缺、各种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总体形势好于预期,主要经济指标累计增速持续回升,纺织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预计全年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00亿元,比上年增长17%;实现销售收入6300亿元,增长13%;实现利税570亿元,增长10%,其中利润350亿元,增长7%。2009年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1精心组织行业运行引导企业保稳定渡难关谋发展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口大幅下降、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资金紧张等困难影响,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变化,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引导企业正视困难,坚定信心,知难而进,保现金流、保市场、促消费、调结构、保稳定,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保持了行业平稳较快发展。

1.2认真实施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推进产业升级

一是编制了《山东省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山东省服装产业结构调整振兴意见》、《山东省纺织机械行业调整振兴意见》,各市也编制了配套规划,形成了向上对接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向下延伸连接各市产业发展规划意见的产业结构调整总体框架;二是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遴选重点调整振兴规划项目470项,总投资910亿元。截至2009年10月已竣工重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0项,总投资24•59亿元;三是继续抓好服装家纺产业链建设。围绕抓好落实服装振兴规划,在搞好服装与人才、服装与新型面料、服装与辅料三个全面对接,建设信息化、产学研、服装人才、两个市场、新型面料、辅料六个平台方面,积极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初步效果。

1.3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

一是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新进展。2009年有9家企业晋升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目前,全行业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1家,其中国家级8家。二是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全行业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三等奖14项。由如意集团等单位联合完成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及其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由青岛凤凰集团完成的“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回用技术”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烟台氨纶纽士达牌间位芳纶、鲁泰1•9tex纯棉超高支高密面料获国家科技部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三是企业质量创优和管理创新工作积极推进。积极开展了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选表彰活动,共评出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10个,其中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4个;开展了群众性质量管理创优活动,共评出优秀质量管理小组39个、优秀质量信得过班组13个、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先进个人21名;开展了山东纺织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评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开展了企业家创业奖评选活动,有52名企业家获奖。四是战略调整和市场开拓取得积极进展。2009年有67个产品被确认为“山东名牌”产品,目前全行业共有“山东名牌”产品147个、“中国名牌”产品57个(居全国第二位);新认定山东省著名商标18个,目前全行业共有山东省著名商标140个;中国驰名商标23个。

1.4狠抓人才培养职工素质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一是经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申请,为纺织职业技能鉴定所增加鉴定职业工种87个;二是组织了行业标准的编写工作;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岗位练兵。组织实施了“金蓝领”工程,培训一线职工128人。开展了首席技师评选活动,评选出行业首席技师16名,经推荐,4人被评为2009年度“山东省首席技师”、3人被评为第三届“山东省有突出贡献技师”。开展了第二次技师和高级技师的评审,共申报184人,其中99人获得技师职业资格,58人获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四是大力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创优活动,有5家企业荣获山东省纺织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称号、21家企业荣获“优秀企业”称号,两个团队荣获山东省纺织行业团队文化建设“示范团队”称号、12个团队荣获“优秀团队”称号,15名个人荣获山东省纺织行业企业文化建设“杰出人物”称号、15名个人荣获“优秀工作者”称号。

1.5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对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

发展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2009年省纺织工业协会授予平邑县仲村镇“山东省针织劳保手套名镇”、曹县王集镇“山东省毛条加工名镇”、淄博市淄川区“山东省纺织服装名城”称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禹城市“中国半精纺毛纱名城”、广饶县“中国棉纺织名城”、枣庄市市中区“中国纺织文化衫产业基地”称号。目前,全行业共有省级以上纺织产业集群28个,其中国家级产业集群17个(占全国10%左右)。

1.6狠抓节能减排工作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行业节能减排进一步深化,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取得了一批先进技术成果。经申报,全行业有4个项目列入第三批“中国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推荐目录”,目前,全行业共有12个项目列入该目录(全国共91项)。

22010年纺织经济形势分析

2.1从不利因素分析

一是世界市场需求增长缓慢,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和贸易壁垒明显增多;二是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不稳固,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进一步凸显,民间投资尚未有效启动,城乡居民消费短期内难以大幅提升,市场需求不足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并存,纺织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依然不足,保持纺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仍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三是纺织产业发展方式粗放等长期积累的低水平产能过大、集约化程度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影响行业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四是企业增支减收等影响效益和发展的因素增多。原材料、劳动力、煤电油运水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走高,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不会有大的改观。招工难问题仍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2.2从有利因素分析

一是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二是我省实施重点带动战略,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加快省会建设发展,为纺织产业调整振兴提供了重大机遇;三是世界经济逐步趋稳,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四是境外投资成本下降,投资或并购优质资产、先进技术、著名品牌机会增多,为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五是经过一年多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锻炼,行业部门指导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显著增强,行业上下求发展、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

32010年行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重点工作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全省纺织工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打好调整振兴攻坚战。在继续抓好服装、家纺两条产业链建设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探索产业用纺织品发展的新路子。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培育名牌产品、特色产业集群和大企业集团。引导企业苦练内功,加强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向节能减排和节约资源要效益,向自主创新和管理创新要效益,提高纺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保持纺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主要增长目标是: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3%以上,利润增长6%以上,出口创汇增长8%以上。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3.1着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推进纺织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3.1.1着力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以优化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顺应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的趋势,跟上国际金融危机催生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潮流,在保持纺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上取得新成效。产品结构调整突出三大领域:巩固发展衣着类,优化扩大家纺类,开发提高产业用品类;产业结构调整突出四个重点:调整优化棉纺织,做大做强毛纺织,大力开发化纤新原料,发展提高印染后整理。区域结构调整打造三大板块:胶东半岛服装家纺产品生产基地,中西部地区纺织优势产品产业带,着力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基地、特色产业集群。要更加注重以内需和科技创新推动结构调整,大力调整内外需结构,不断增强内需对纺织经济的拉动力;大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淘汰落后产能,防止重复建设;鼓励企业跨区重组、产业整合,推进企业结构调整。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积极利用中日韩区域合作平台,努力构建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3.1.2全面实施调整振兴规划,不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要以现有企业为依托,以技术改造为主要手段,以重点项目为载体,以配套政策为保证,把行业结构调整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一手抓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一手抓新兴产业的培植和壮大。要重点抓好国家和省里有投资的“国家200亿元贴息技改项目”、“省30亿元扩大内需技改项目”、“省双百工程技改项目”、“节能项目”、“信息化项目”、“中小企业集群项目”等的调度实施,培植一批经济增长点。

3.1.3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培育品牌,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一是要加强质量和标准化建设,提升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二是大力实施自主品牌建设工程。加快企业品牌向集群品牌和区域品牌转变,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品牌企业、产业集群集聚,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大品牌经营力度,提高企业信誉和品牌知名度,扩大自主品牌国内外市场份额。

3.1.4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突出抓好信息技术与产品设计、制造过程、经营管理、流通体系、人才培训等方面的融合。要深化电子商务应用,与信息技术企业开展多层次的合作,要大力实施行业信息化改造。工信部对棉纺织、服装、化纤、印染四个行业分别提出了实现“两化”的目标,我们要认真落实。

3.1.5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一是强化机制建设,抓好基础管理。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节能减排管理模式。二是加大技术节能力度。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重点工程建设。三是加快淘汰“双高”产品、落后工艺和设备。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环境、劳动保护工作。

3.1.6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争取涌现出更多的管理创新成果。

3.2继续抓好服装家纺产业链建设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3.2.1服装产业链:继续按照“强化特色、壮大优势、培育名牌、提高档次、突破辅料、开拓市场”的思路,突出抓好服装设计,壮大男装品牌,培育女装和时装,做强针织服装,做精高档色织衬衫,做大牛仔服装。加快发展西服、高档色织衬衫、系列牛仔服装、男女时装、职业装和高档针织内衣、休闲运动装、针织时装类产品,以此带动面料、辅料、设计、技术、工艺、品牌、广告、营销、服务等产业链诸环节的整合与配套发展,进一步拉长产业链。不断满足消费者对衣着类多层次、个性化、休闲化、舒适化、功能化的需求。

3.2.2家纺产业链:根据“发挥现有优势,突破瓶颈制约”的发展思路,瞄准国外先进水平,加快家纺行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以孚日、亚光、喜盈门、金号、豪盛、新光、鸣球、圣豪、东升、东方、山花、海马等巾被、毯类企业为骨干,加强技术创新、产品设计及系列产品的配套开发,进一步提高织造和染色水平,充分利用各种纤维、纱线,灵活采用提、绣、贴、割、剪、印、整等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产品档次,扩大市场份额,继续保持我省巾被和毯类产品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在稳步发展文登、滨州、高密家纺基地的同时,积极推动潍坊千榕家纺、烟台北方、齐荣纺织、莱芜泰丰、威海银洁、如意集团、天信家纺、大海、澳亚家纺、青纺联等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系列化室内用品,形成新的增长点。围绕高科技家纺产品的生产和阔幅特种整理深加工的要求,建立印染加工基地,支持现有印染企业淘汰落后生产线,扩大特宽幅印染生产,提高后整理水平,增强配套缝制加工能力,形成以中高档床品为龙头的家纺产业链。推广应用电子、节能、环保等新技术,实现家纺产品系列化、功能化、时尚化。

3.3大力发展产业用纺织品培育纺织工业增长的新亮点

一是加快对位芳纶、碳纤维、超强聚乙烯等高科技纤维原料的研发及产业化生产,以满足国家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方面的需求。二是开发生物医用纺织材料、手术衣、隔离服、抗菌保健防护服、家用产品等,拓展在医疗卫生、家庭保健等方面的应用。三是加快推进针刺、水刺、纺粘等先进工艺和高性能纤维在环保过滤用纺织材料生产上的应用。四是加强复合技术、功能性整理技术、整体成型等技术的开发应用,重点发展聚四氟乙烯膜复合面料、高模低缩型聚酯纤维帘子布、SMS复合无纺布、整体带芯、新型蓬盖材料、土工格栅、高强土工布、防水卷材、高性能增强复合材料、过滤用纺织品等产品,扩大产业用纺织品在交通基础设施、建筑工程、环保过滤、水利工程、汽车船舶、新能源、旅游、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3.4努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提高纺织装备自主化水平

重点培育青纺机集团、星火集团、东佳集团、天一集团、环球集团、同大集团、同济纺机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和青岛云龙、日发纺机、济宁圣泰纺机、金鼎印染机械、济南天齐、青岛纺器、日照裕华机械厂、滕州山鹰、烟台易斯特等骨干企业,整合资源,提升纺织机械制造业装备水平。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建立较完备的纺织装备制造业体系。加快机电一体化研发,提升传统纺织机械整体技术水平,大力发展清梳联及新型梳理设备、自动络筒机、合金镍网、特种平带等基础好的产品,争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大力发展针织大圆机、金属针布、节能电机、摇架等主机和关键专件,提高市场占有率;大力发展紧密纺关键专件、高档喷气和剑杆织机等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提高质量水平。加快产业用纺织品设备研发和产业化,形成纺机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高效、连续、短流程等节能减排染整设备和能源、资源回收再利用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青岛纺织机械专用设备基地建设,支持中小纺机企业加快发展,为大企业搞好配套,提升纺织机械专用基础零部件、配套件技术水平,打造纺机制造产业链,形成优势互补和集聚效应。

3.5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引导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在完善规划、整合资源、提升产业、创新机制、建立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创新发展。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型工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三是壮大名牌龙头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整合优势资源,深化专业分工,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以延伸产业链为主线,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配套发展的一体化生产格局,四是培育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引导产业集群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推动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向区域品牌转移。五是积极培育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以市场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突出抓好重点产业集群和重点特色产业名镇建设。更加自觉地把实施区域重点带动与培育产业新优势有机结合,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引导和促进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健康发展,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表率。

3.6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一是进一步拓展内销市场。二是围绕国家消费政策所涉及的领域,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三是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努力促进出口稳步提升。四是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发挥利用外资在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把招商引资的重点转向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循环经济等新兴产业。

3.7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

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培养具有纺织专业知识、国际营销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和富有创新意识的高级设计人才作为人才工程的重点,进一步突出能力建设这个核心,紧紧围绕行业发展的目标任务,高度重视学习培训,努力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

职业发展趋势范文4

关键词:会展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发展趋势

十一五以来,我国会展业以年20%的增长率迅猛发展,会展经济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重要参数与抓手。2015年4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期间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思路,出台了系列措施优化会展业发展环境。浙江省作为我国会展业发展最为迅猛的省份之一,于2015年12月《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建设会展强省的建设目标。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巨大的专业人才需求,促进了浙江省会展教育的蓬勃发展。

一、浙江省会展教育基本概况

浙江省高职会展教育自2002年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全国首开会展与广告专业以来,经过十五年的建设发展,目前已经开设会展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主要有: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占浙江省48所高职院校的18.75%。主要集中于杭州、宁波、金华(义乌)等会展业较为发达的区域,其中杭州5所,占55.56%。在浙江省高校“十三五”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中,有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等两所职业院校获得省优势专业建设立项,有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两所职业院校获得省特色专业建设立项,极大的促进了浙江省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截止目前浙江省高职会展教育累计招生9472人,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6512人,当前在校生总量为2960人。2017年浙江省高职会展专业实际招生937人,占浙江省招生总量0.81%,招生总体呈平稳有升态势。2017年浙江省高职会展专业应届毕业生共计1010人,一次性就业率最高为100%,最低为98%,平均就业率达到99.50%,较2016年度提高1.5个百分点,总体呈上升向好趋势。就业岗位主要集中于活动策划(会展、婚庆、节事)、项目营销、现场服务、会展设计等岗位,并在文化创意传播、网络营销以及销售、旅游等方向就业增速明显。为进一步满足行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对于人才的差异性需求,凝练特色,浙江省高职会展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实战驱动、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以校内外自办展为载体,加强行业实践与专业教育对接,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行业技能方面成效显著。

二、浙江省会展教育发展历程

1、2003-2008年起步阶段。2003-2008年为浙江省会展教育发展的起步阶段,有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会展专业。2、2009-2014年快速发展阶段。2009-2014年是浙江省会展教育快速发展阶段,共有9所高职院校开设会展专业。比起步阶段(2003-2008年)新增: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等4所院校。3、2015-2017年稳定发展阶段。2015-2017年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没有新增会展相关专业,会展教育稳定发展期,总体招生量稳中有升,年均增幅5.6%。

三、浙江省会展教育主体结构分析

浙江省开设会展专业高职教育主体的数量情况:2017年,浙江省共有9所高职院校开设会展专业,其中公办8所,民办1所,招生总人数为937人。浙江省开设会展专业高职教育主体的对比情况:2017年,浙江省开设会展专业高职院校所在地区:杭州5所,宁波1所,金华2所,绍兴2所,其中杭州5所高校的招生人数为612人,占65.31%。此外,国际合作教育情况:国际合作主体。浙江省共有两所高职高专院校会展专业开展国际合作招生,分别与澳大利亚、台湾等境外院校合作办学;国际合作层次。浙江省共有两所高职高专院校会展专业开展大专层次的国际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注重国际化水平,提升学生判断性思维能力,学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国际合作方式。浙江省开展国际合作高职高专院校会展专业主要采取境内外合作办学N+N的方式进行,即双方合作制定整个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授课由合作院校共同承担。其中1-2年在国内进行教学,经过相关考核后学生前往澳大利亚与台湾进行教学完成人才培养计划,完成学业者可实现中外合作院校的学分互认,通过考核成绩合格者可授予合作两校的毕业文凭或者实现中外合作院校学分互认。

四、浙江会展院校(高职)教育存在问题与相关建议

(一)专业就业与对口问题有待改善

就业率持续提高,就业“跨界”现象日益突出。2017年度浙江省开设会展专业的9所高职高专院校应届毕业生共计1010人,一次性就业率最高为100%,最低为98%,其中6所院校一次性就业率达到100%。9所院校平均就业率为99.50%,较2016年度提高1.5个百分点,一次性就业率较高,总体呈上升向好趋势。据统计学生就业岗位主要集中于会展策划、婚庆策划、活动策划、项目营销、现场服务、组织管理、会展设计(展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等岗位。相较于十二五,会展学生就业方向更为广泛,其中文化创意传播、网络营销、视觉设计以及销售、旅游等方向增速明显,由会展行业跨界到销售、旅游、创意等相关行业成为会展毕业生就业的新方向。对口率较低,有所提高。2017年度浙江省高职高专会展专业学生毕业生平均就业对口率为76.8%,其中对口率最高为96%,最低为42.5%,就业对口率较十二五期间有较大提高。但总体会展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仍然偏低,通过研究分析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1.专业对于行业市场预估过于乐观,错误估计行业吸纳量,招生量大、方向特色不突出,不能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类型与数量的差异性;2.媒体宣传影响力大,学生对于行业预期与薪资期望值过高,实际岗位起点较低薪资福利待遇普遍偏低,导致离职率较高;3.会展行业门槛不高但专业性很强,毕业生未能适应行业实际需求;4.专业定位脱离区域实际,教学特色提炼不足。会展具有明显的产业区域特点,专业办学未能很好的结合当地的会展资源与产业优势;5.学生和会展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出现企业招不到“科班”出身的会展学生,而会展专业学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二)“能力引领、实战驱动”,应加强行业实践与专业教育对接

为进一步满足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对于人才的差异性需求,凝练特色,浙江省会展教育相关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与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通过能力引领、实战驱动,以校内自办展为载体,加强行业实践与专业教育对接。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坚持“专业对接行业、课程对接岗位、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以学生策划与设计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一专多能”创意型高素质会展人才培养为目标。确定“校企对接、能力引领、实战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力引领、课程对接岗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专业根据典型工作岗位需求,构建“搭平台、厚基础、强技能、重创新”的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训环节,实施项目化教学。实战驱动、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专业围绕会展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营销的需要,实施线上线下结合、实战驱动的教改战略。“互联网+会展”,形成三阶段递进式综合实训(自办展)体系。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将线上线下结合的展会运营模式融合到校内三大实训环节(校园展销会——下沙高校电商展——校园会展文化节)。从大一的接触市场、了解市场(展销会)入手到大二上的承办实体展会(电商展)最后到大二下的操作包含会、展、节、赛、演的综合会展实训项目(会展文化节),以项目为载体,循序渐进,对接行业实践,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行业技能。

五、浙江会展院校(高职)教育未来趋势

(一)师资团队,建设应用服务型教学团队

会展行业是一个新兴业态下的综合行业,具有极强的“嫁接”型功能,涉及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因而,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创能力是我们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强人先强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会展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构建以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为主线的两大教学团队,培养“专兼结合、双师双能”教师队伍,健全教师培训进修管理机制。走出去请进来,内外兼修,打造“素质优良、技能优秀、结构优化、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服务型教学团队。通过专业基础团队的构建,有针对性的去引导、指导学生参与团队项目的开发与实施。

(二)线上线下结合,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

1、“互联网+会展”的递进式实训创新项目。将线上线下结合的展会运营模式融合到校内实训环节。通过线上招展、招商——线下洽谈、体验——线上交易——线下发送的模式,将网络营销、在线结算等互联网资源与技术运用展会,掌握互联网时代展会运营模式;2、“互联网+课堂教学”,学习资源网络化,课程资源社会化。结合在线教学门户,构建以核心课程为主体的“开放式、交互型”在线课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项目下达—作业—作业评价—作品展示”,实时交互,结合线下创作完成教学;3、“互联网+顶岗实习”,线上线下结合指导实习。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开发实习管理APP,通过公众号、微信群,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实习指导模式。

职业发展趋势范文5

一、现代机械工业制造技术

1、面向未来的机械制造。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既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而产生了一个完整的技术群,它是具有明确范畴的新的技术领域,是面向未来的机械制造技术。

2、注重实际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特别注意产生最好的实际效果,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目的是要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统一。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4、技术面向全球竞争。市场的全球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经济、科技手段争夺市场,倾销产品,输出资本。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5、生产效率生产成本与产品质量相统一。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个新产品上市,很快就会有相同功能的产品跟着上市。因此,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率。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造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矛盾。先进制造技术把这三个矛盾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达到了统一。

二、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不断采用先进制造技术,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

1、管理方面。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推出了准时生产、敏捷制造、精益生产、并行工程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我国只有少数大型企业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多数小型企业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2、设计方面。工业发达国家不断更新设计数据和准则,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大型企业开始无图纸的设计和生产。我国采用这类的技术比例较低。

3、制造工艺方面。工业发达国家较广泛的采用高精密加工、纳米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术等新型加工方法。我国普及率不高,尚在开发、掌握之中。

4、自动化技术方面。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现了柔性自动化、知识智能化、集成化。我国尚处在单机自动化、刚

性自动化阶段,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仅在少数企业使用。

三、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全球化。一方面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例如在机械制造业中,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甚至是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在这种无情的竞争中纷纷落败,有的倒闭,有的被兼并。不少暂时还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份额的企业,不得不扩展新的市场;另一方面,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进一步激化了国际间市场的竞争。这两个原因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球化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全球化制造的第一个技术基础是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使制造的全球化得以实现。

2、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产品设计、物料选择、零件制造、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都可以异地或跨越国界进行。此外,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技术信息的交流、加强产品开发的合作和经营管理的学习,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

3、虚拟化。制造过程中的虚拟技术是指面向产品生产过程的模拟和检验。检验产品的可加工性、加工方法和工艺的合理性,以优化产品的制造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周期和最低成本为目标,进行生产过程计划、组织管理、车间调度、供应链及物流设计的建模和仿真。虚拟化的核心是计算机仿真,通过仿真软件来模拟真实系统,以保证产品设计和产品工艺的合理性,保证产品制造的成功和生产周期,发现设计、生产中不可避免的缺陷和错误。

4、自动化。自动化是一个动态概念,目前它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制造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制造单元技术、制造过程的计划和调度、柔性制造技术和适应现化生产模式的制造环境等方面。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制造全球化、制造敏捷化、制造网络化、制造虚拟化、制造智能化和制造绿色化。

职业发展趋势范文6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发展 现状 趋势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职业教育组成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主要开展单位有中职学校、高职学校和职业技校等等,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不可忽视,其在我国的社会中担任着开发社会劳动力资源,为社会提供大量实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加上近年来我国的各项教育改革不断开展和深入,我国的经济保持着快速的增长趋势,不仅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对于追求更加高等学历教育的愿望也更加强烈。另外,社会对于职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加大,但是当前职业教育学校数量越来越多,招生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困难,学生数量的冲击和学校的频繁兼并重组,学生的职业教育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社会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过于重视学历的高度,不重视应有职业技能的现象,同时对于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存在很大的偏见。在职业教育领域内,学生的学习都被认为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人才观念的错位造成了中等职业教育得不到学生家长更多的重视,学生家长普遍愿意花费大量的择校费而选择更好的普通高中,职业人才也很难得到社会普遍的肯定和地位的提升,所以说社会对于中等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众多的偏见。

我国原有的中等职业教育普遍教学环境较差,加上近些年来我国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的教学任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学校不仅仅缺乏大量的教学设备,也没有针对学生实习训练的基地环境,因此教育环境投入的不足很容易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因此不足的教学经费给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在职校数量上不断增长,在社会热门的专业方向上进行盲目新增和建设,造成了各种专业全部集中的混乱现象,于是在一些专业教学的教师选择上鱼龙混杂,各种方向的专业教师集中在一起难以形成科学化的教学团队,因此教师队伍不仅在数量,还有在人员流动上都具有极大的变动性。混乱的专业组成,复杂的结构体系给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团队带来了素质不高的结果。所以说提升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学的师资力量也是一项当务之急的工作。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将来发展趋势

虽然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在现在还存在着一切问题,但是该问题都可以通过适当的调整和改善得以解决,因此在未来,当前的问题不仅可以逐步得到解决,在将来还有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创造性成果和改变。

1.丰富人才结构

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因此职业教育学校需要在未来拓宽招生的渠道来源,根据社会企业的需求来多层次地进行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所面向的市场也不能够仅仅为大城市,也应当适当面向本地的农村区域,在人才的来源上不仅要针对当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也要面对农村的务工人员和农民,使其在学历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针对多方面的群体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例如可以根据学习的形式来通过学分的方式修学历,将传统的学历教育和现代短期的教学培训进行有机结合,并对其进行量化考察,当学生的学习量达到学校所要求的水平时,就可以获得相对应的学历。

2.政策引导改善

自从总理在全国第五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后,我国普遍对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领域产生了更多的关注,党和中央和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对职业教育发展推波助澜,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未来五年内的发展计划,这些政策上的信号都表明了我国的国家政策都在积极引导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正在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项主流,对职业学校的大量资金投入,为职业教育学生的生活费补助都表明了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正在迎来其第二春。

3.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目前世界经济都在向着全球化的方向迈进,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企业必然会对人才提出更多的国际化要求,一方面逐步引进的外来企业会对人才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会加速产生对职业技术类型人才的需要,加快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可以更好地实践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方向,全面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在国际上的更强竞争力提供更高的保障,同时需要加速职业人才的资源开发,提升我国的企业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职业教育人才的技能提升。如今的经济增长方式要求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要加大教学和培训的力度,将来我国的劳动力需求的市场发展结构要求了职业人才将会具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因此对于我国来说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仍然需要在科学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展。

三、总结

总的来说,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正在面对着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当前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都要求在响应教育部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背景下进一步重视职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今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将会渗透到更大的范围中去,目前每年的教育部工作会议都在提出将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将其提升到高中教育的程度,在未来发展到规模超出现有普通高中教育规模的目标,面对这样的目标,中等职业教育等要面向市场需求,适应地方特点,积极参与企业发展,深入改革教育环境,就一定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启华.浅谈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开封:东京文学,2010(3).

[2]王浩波.浅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之发展[J].北京:中国科技信息,2005(21):225-226.

[3]高燕南.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现状及思考[J].长春:职业技术教育,2008(34):17-20.

[4]江爽.关于中职教育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J].石家庄:商情,2013(4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