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站艺术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站艺术设计范文1
1.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的页面设计对比
首先,在排版上,中央美术学院的网页设计排版视觉效果清晰、简洁、明了,注重灰色调系;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的网页设计主要以春夏风景画的形式来衬托整体网页的主旨,使画面具有生命力的视觉效果;从整体上对这两个网站进行比较,要表达和注重的重点不同,中央美术学院注重的是简洁映衬内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注重的是通过图像来展示内容。其次,在文字上,中央美术学院网页设计的文字采用了大众化字体,其清晰易懂、字体圆润,字体在整个网页设计的画面中也很融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的网页设计在字体上采用了四种字体,每一种字体都相应代表不一样的模块,使得读者很容易分散地发现某一模块,这样的初衷和想法比较新颖,但在艺术的本性和网页设计的视觉体现上欠缺,学院的文字采用金文,而没有采用大众化比较容易识别的文字,同时文字的多样化会产生视觉疲劳,学院的Logo与字体整体协调性侧重不同。再次,在图像和色彩上,中央美术学院的色彩整体是灰色系略加红橙色,这与其本校的建筑色彩相衬,颜色和图像的整体感觉比较协调。虽然整体的效果相对协调,但是按照其学院的本体性质来讲,并没有突出艺术学院所要表达的艺术性。再对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的图像和色彩,给人整体感觉色彩有些不协调;左栏中图像和中间栏图像的两个颜色暗黄色和绿色搭配不够美观,右上角的荷花有点突兀,并没有突出主体内容,而图片和色彩的主要目的是突出网页中的主体,并不是用于展示图片的精美,整体设计主次搭配略显颠倒。从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的字体和页面中可以看到页面的颜色以简洁为主、不花哨,字体要圆润才更符合大众化。两个网站也凸显出一个共性,页面的整体效果最吸引阅览者视觉,无论是颜色上还是排版上,都要根据网站突出的主题内容进行设计。
2.广州美术学院与西安美术学院的网站比较
这两个网站在排版上给人的感觉都比较新颖、具有各自的优点,广州美术学院和西安美术学院网站设计虽然排版和本院的文化内涵不一样,但是在整体的视觉协调原则处理上比较准确,合理的搭配各元素之间的位置,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视觉上吸引阅览者眼球。广州美术学院的网页在文字和颜色的设计上很容易使读者发现,其将重点的大标题设为红色作为重点突出项,整体色系上使用黑、白、红三种符合中国传统的颜色。西安美术学院网站风格则以文字占主要,这样能够使得读者一目了然,而不感到厌烦,图片采用了分页式进行排列,这样易于读者快速、便捷地了解学校的信息。
二、网页界面设计要体现本校特色
网站艺术设计范文2
九十年代,设计开始面临着新形势,设计方向也有了新的重大趋势和发展方向,此前,行业界限是相对清晰的,虽然受后现代主义影响,各行各业对某种概念有着多元化的诠释,但是行业分工却仍然明确。进入九十年代,行业界限产生了明显的模糊,在教育领域也出现了交叉学科。人们开始很难用一门学科或一种手艺去完成产品设计。如一盏台灯、一个杯子,设计师不能只从产品的自身功能和造型为标准,去考虑产品的设计,更多的时候要考虑设计的产品在不同场合中的不同特点,更应该去适应相应的环境。因此设计师需要考虑的设计因素也日益增多,行业分工的边缘逐渐模糊化,学科有了互相兼容的现像。这就是现代设计的重要趋势。
九十年代个人电脑开始全球普及,也是互联网出现和商用的开始。最初的网页设计受硬件环境和科技的影响,功能简单,制作粗糙;网页设计仅仅是以文字堆积而成的信息页面,内容也不丰富,大部分仅是机构的介绍和联系方式。这个时代网页设计仅仅满足基本的传播功能需求即可。可以说当时的网页设计是以功能为主的设计时代。
而对整个设计行业而言,电脑设计的出现,对于还处于七八十年代以来的“手工式设计”有了很大的冲击。早期的设计教育是从美术教育中衍生出来的,是以技法训练为主的教育,设计师也大都是手工完成作品的设计。个人电脑普及以来,原来画笔绘制或特殊技法完成的效果图,使用电脑设计大大的缩短了制作时间,而且电脑设计绘制精美,甚至能达到很多手绘不能完成的特效,设计师也就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去考虑更多的设计细节。网页设计都是基于电脑的设计,所以网络设计在伊始就紧密与高科技结合,有着创造更多无限可能的可能。
九十年代后期世纪之交,随着人们对网络传播方式的认可及科学技术的提高,因网络传播快捷迅速的特点,受众对网络信息资源有着更直接、更大量的需求。网络中出现门户网站,分类网站、资源网站。网站界面设计开始信息条理化,分类明确化,网络信息的分类检索变的无比重要。这个时期网络的整体特点在于信息的大量上网,大量的从业人员转行融入互联网行业,而这时页面上如何表现出独特审美则相对仍然不是很重要。这个时期互联网信息的制造和传播者,也多以懂计算机的行业人员为主,人们也更多的是在强调科技的应用,而艺术设计师则很少参与。从设计的角度来说,这个时期可以说是偏理性主义的互联网。
网络的迅猛发展,把当今社会带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世纪之交后的网络泡沫经济之后,积淀下来的网站成了信息传达和思想传播交流的重要形式。伴随着网页设计技术的不断提高,设计软件的不断完善,网页设计中融入了越来越多的更先进的技术,人们在对信息的需求同时,开始普遍关注网站的质量与审美。此前的网页设计应该大部分归为网页制作,网页的设计和制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网页形成的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网页设计注重审美在网站页面中的规划设计应用,而网页制作则侧重运用计算机技术在页面形成中的制作和实现。而至此,网页设计不仅是网页制作技术的简单运用,更是视觉艺术设计的体现;这时声音与影像技术也同时出现在互联网中。在网页设计中运用更多的美学与设计方法同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是信息时代对信息传播与表现形式提出的客观要求。信息传播开始往网站风格多元化发展。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时代。它开始融合计算机科学、美学、心理学、工程学、文字等多种学科的综合知识。
而今,网站的设计更加具有时代性特征,近几年网络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也促使网络出现了虚拟化更真实的特点,如:面部识别技术的技术应用、视频通话、虚拟现实互动、多媒体互动的实现等。网络将计算机科学、设计艺术、心理学、行为学、文学、广告学、经济学、统计学、甚至地理学都融入到了一起。网络编辑一职于零六年首次被我国列入国家职业大典,涉及中文、法律、财经、历史、外语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目前大部分sns社交网站和微博手机客户端都具备“报到”这一功能,“报到”能迅速及时的定位到用户的当前所在位置并相关信息,分享给好友,这就是网络计算机科学与地理学结合的产物。在展览上,人们能通过红外感应器,利用肢体动作就能和电脑里的卡通人物进行虚拟互动,卡通人物能模仿人的动作并创造出更丰富的动作游戏或动画效果;用摄像头面部识别技术,能和鲨鱼等卡通人物或造型产生互动;甚至在未来的几年内,即将出现3d虚拟通话视频技术,在影视行业,已经出现了3d立体直播,虚拟3d屏幕技术在通讯行业的延展应用,也将是必然的趋势。这都是非常具有时代特征的设计,也是现代设计发展的多元化,综合设计的趋势体现。
在今天的信息传播中,我们更多要考虑的是信息的分类与推广,用户的互动体验感受,用户的黏性和忠诚度等。而此背后巨大的推动者就是商业的利益,在海量信息的今天,互联网开始转变为用户至上和市场至上的原则,各大网站纷纷建立各自的ued团队(user experience design,用户体验设计,简称ued。ued是进行产品策划的主力之一,他们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设计能力拿出设计方案。他们不只是互联网专家,还是行业专家)来提供更好的用户服务,因为用户才是最终的评判者。
互联网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在新的商业模式中,用户是客户,用户也是参与者、制造者,各行各业的人组成了新的团体和产业链结构,这是不可忽视“众包”的力量。(维基百科上对众包的定义:众包指的是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众包的任务通常是由个人来承担,但如果涉及到需要多人协作完成的任务,也有可能以依靠开源的个体生产的形式出现。)
多元化的需求决定了多元化的网络设计,网页设计从产生至今,涌现出众多的风格特征,透过其发展变化规律,可以窥见未来的网络设计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向着简约化倾向、多元化倾向、民族特色倾向、高科技倾向、人性化设计倾向发展。
简约化倾向设计:在海量信息的今天,让用户能直接找到所需信息。强调“少就是多”,做好分类索引,主张使用极少主义设计,追求即单纯又直接的简约风格设计。如:google的相关产品设计。
多元化倾向设计:风格多变,单一概念的不同表现。
民族特色倾向:民族的即世界的。借助有特色的,地域性元素与特征,展现网络设计中纯朴而又不失现代感的风格。如:中国天津杨柳青年画网上虚拟博物馆。
高科技倾向:在网络设计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科技手段,如:互动性,虚拟性,调动视觉、听觉各感官,充分展现现代科技之美。
人性化设计倾向: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网络产品与
网站艺术设计范文3
关键词:艺术设计基础教育思考展望
一、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目标
在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提倡和巩固艺术设计基础教育是推动艺术设计教育实现长远发展的有力举措,这股力量的作用不容忽视,更不能忽略。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充分发挥出专业教学的内在价值,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引导他们在教学中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树立其符合时展潮流的思想意识,打造更为精准的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进而全面形成和巩固自身的综合素养。如此,艺术设计教育才能满足我国教育发展形势的迫切要求,才能真正满足学生与家长的愿望,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受益者,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提倡并巩固艺术设计基础教育,是有效彰显学校整体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可见,重视基础教育,普遍打造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是实现专业教育长远目标的关键步骤,学生再有平台,基础教育功底过于薄弱,缺乏基本的专业素质,也很难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形势。
二、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现实价值
艺术设计教育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其对于学生素质的提升,对于教师群体的要求,对于学校发展的目标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究其原因,其彰显出来的现实价值确实得到了很多领域的认可。
(一)重视艺术设计
基础教育是稳固专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石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其规划的内容涉及各方面的内容,而且要将规划的内容逐一落实,以保障规划的实效性,使发展目标不至于落空,就必然在基础教育层面上做足文章。基础教育做得牢、做得稳,才能为更高层次的教育提供基石依靠。此外,在重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今天,基础教育必然成为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规划内容中的重中之重。基础教育坐稳,才能为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打好铺垫,院校的品牌效应才能打得更响,其整体教育水平才能自然而然的得以突显,从而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最终也会反作用于专业发展规划,为专业发展规划的落实提供稳定保障和无形的便利,使规划的落实更有效率。因此,重视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符合专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重视艺术设计
基础教育是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动力之源大幅度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必须着力保障院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必须重视科学教学管理的推行,以此促使教师对自身教学进行重新的定位,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发展核心、管理效果及发展目标等方面的革新与落实。只有充分重视艺术设计基础教育工作,才能真正为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找准契机,从而保证教师教学活动的实效性,确保其工作质量按照专业教育发展目标快速迈进。可见,重视艺术设计基础教育无疑为敦促院校提升教师教学活动质量注入了强大的推力。
(三)重视艺术设计
基础教育是提升学生审美意识的绿色通道艺术设计教育需要学生具备一定审美意识,具备了审美意识,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接受这门专业课程,从而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基础教育对于学生正确思想意识的形成,审美意识的提升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性作用。如何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彰显专业的人文特质,往往需要在基础性教育阶段做好充分的功课准备,否则,必然无法适应更好层面的学习,反而会延误专业教育整体效果的实现。可见,重视艺术设计基础教育是在为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审美意识做好铺路工作,以保障预期的人文性教育成果。
三、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内涵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融入了艺术知识和科技知识,二者的有机结合为艺术设计课程的设置提供了空间。因此,重视艺术设计的基础性教育,必然无法绕开视野、思维意识及知识技能三个方面的内容,充分认知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才能真正做好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为提升专业教育水准埋下良好的伏笔。
(一)开阔视野的培养
视野,就是学生个人的眼光,也是其选择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一把钥匙。因此,一旦学生选择了艺术设计这个专业教育平台,老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开阔学生的视野做足文章。毕竟,视野的开阔程度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及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艺术设计基础知识,主要囊括了艺术、科学、人文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若想为学生开阔视野,增强他们的基础知识,老师必然要具备深厚的基础知识功底,如此才能将应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知识框架符合时展的需要,符合素质教育的形势需要。老师可以在讲解艺术设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其他艺术门类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从而让学生的眼光足够长远。比如,老师可以将中国画的相关内容融入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当中,让学生在讲解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存在和独特的魅力,老师也可以将自己创作绘画的过程与学生进行分享,和学生在绘画经验上进行交流沟通,是艺术设计基础知识更加丰富。此外,学生视野的开阔程度不能单单依靠老师,老师也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学习其他相关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构架更加饱满。
(二)意识培养
在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环节,我们同样需要培训学生的相关意识,这些意识应当具备自觉性、针对性,而不能带有盲目性,否则,必然会干扰专业意识的树立。
1.人本主义思想
人本主义思想的核心是在艺术设计基础教育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需要照顾到人的实际需要,满足人的内在需要和主观愿望,不能过于功利性,否则,艺术设计基础教育就会偏离发展的正确轨道。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必然会触及各种利益,比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我们必须立足现实,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平衡好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
2.艺术审美意识
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活动,其必然要求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否则,学生便无法判别艺术设计作品的好与坏,无法对其进行鉴赏,不能及时发现瑕疵。审美意识能够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得到情趣和品味的享受。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有可能在未来成为一名专业的设计师,其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是必然的要求。那么,学生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学会对艺术设计作品进行鉴赏,提出合理的质疑,努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就要尽早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为更高层次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知识技能的培养
知识技能为学生开阔视野指引了方向,也为意识培养奠定了基础。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主要培养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设计造型能力,包括雕刻、绘画、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二是沟通表达能力,包括语言文字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1.设计造型能力
在设计造型方面,学生要学会从传统绘画艺术中汲取营养,将传统文化特色体现在设计造型中,毕竟,设计造型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其注重给人带去美的享受,我们必须借助适合的方法经验来加以创作,不能过于偏重科学标准加以衡量,毕竟,设计造型是一种主观的艺术表现形式,一旦过于看重科学标准,就会使作品显得过于呆滞,缺乏灵性。当然,设计造型也不能置科学而不顾,不能有所偏重失衡,否则缺乏科学的衡量,作品也会丧失被评判鉴赏的可能性。设计造型过程中,应当把审美意识与科学价值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2.沟通表达能力
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创作活动,不应处于封闭的状态,而是应当接触自然,接触生活,在与自然、生活的接触中激发灵感,固定灵感,进而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换句话说,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赋予艺术设计作品语言的重要途径,让作品说话,必须注重创作者的沟通表达能力,一款会说话会表达的作品才能赢得人们的喜欢和青睐。四、对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展望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价值不言而喻,其内容也十分丰富。因此,我们在未来的基础教育活动中应当针对当前的形势做出应有的转变和努力,是基础教育水平按照预期的教育计划得以全面体现。
(一)打造学生双重能力,避免能力有所失衡
首先,老师应到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待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针对学生的特点及意识设计专业的特点来制定较为科学可行的教学计划,从而保证自身的教学过程更加流畅。其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设计造型能力与沟通交际能力的双重培养,不能顾此失彼,否则,学生的专业能力必然出现失衡的现象。老师可以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定期的在实践环节实现运用。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印象,同时确保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将课堂教学引入开放式,促成学生思维的灵活开放性
高中学校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选择能力强、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带领学生,从而保证学生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打造优质的专业功底,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老师应当及时认清教育形势改革的步伐及成果,将开放式教学理念灵活的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成为教学主人的优越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老师可以定期将教学内容从课堂搬移到大自然,带领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气息,在自然中寻找创作灵感,从而不断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转换成未来工作当中的专业能力。
五、结语
艺术设计基础教育对于全面推进专业课的开展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对基础教育的目标及价值加以明确,并且要熟悉基础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将内容时刻落实到现实教学学习过程当中,从而为打造学生的专业能力夯实基础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崔育斌.眼界、意识与技能———对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思考及展望[J].深圳大学学报,2003,(02).
[2]王焱.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思考及展望[J].美与时代(上),2014,(04).
[3]何菁.关于大美术环境下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再思考[J].四川水泥,2015,(06).
网站艺术设计范文4
关键词:网页艺术设计;网页设计;视觉设计;艺术化;整体性;全媒体
网页艺术设计,顾名思义,指的是设计师以网页设计技术为基础,对网页内容进行艺术化、创造性规划与设计的过程。在网页艺术设计的发展与应用过程中,设计师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技术发展情况尤为重要。在当下这样一个计算机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时代,网页艺术设计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其未来的前景也十分值得期待。
1 网页艺术设计的现状分析
所谓网页艺术设计的现状,指的是网页在开展艺术化设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些特征、征象,以及由此对设计本身产生的冲击。很明显,作为视觉设计的重要表现形式,网页艺术设计的应用已经呈现出方兴未艾的态势。
1.1 主题、内容与形式达成和谐的统一
显然,作为视觉设计的重要表现形式,网页艺术设计具备其自身的显著特性。从视觉角度看,网页艺术设计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而产生的将视听元素与版式设计结合起来的设计样式,具备鲜明的表现特征,有别于传统的网页设计。当前网页艺术设计的一个基本现况就是“主题、内容与形式”的“三统一”。首先,网页艺术设计的主题就是网页的核心诉求所在,即设计所要表现出的标准与规范。比如,设计师在设计关于医药类的网页时,无论艺术化的形式如何变化,“医药”这个主题决定不能变。围绕“医药”主题开展的艺术化加工与设计,才是该种设计的本质。
此外,网页艺术设计必须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而且不可偏废。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当前网页艺术设计的基本现状,也是所有设计师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考虑版式设计与视听元素的结合时,既要追求网页的“美感”和艺术效果,更加简明扼要的突出网页的核心内容,让访问者可以快速了解、认知网页的鲜明主题。总之,主题、内容与形式的完善结合是当前网页艺术设计的基本现况,也是优秀设计的核心理念。
1.2 网页整体性与艺术性的搭配是主流
何为网页的整体性,即在网页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既要遵循网页设计的基本诉求,将主题凸显出来,将内容与形式进行完善的搭配;同时,网页的整体画面感、形式美要艺术性要合理搭配,形成整体效应。这样,网页的基本内容能够一目了然,同时艺术性和美感也得以提升。因此,从整体角度衡量和操作设计,才是新时期网页艺术设计的主流。
例如,在版式设计上,要将页面中各视觉要素作通盘考虑,以周密的组织和精确的定位来获得页面的秩序感,即使运用“散”的结构,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所以,从细节看到整体、从版式看到画面,这才是当下网页艺术设计的基本态势,也是优秀设计师必须遵循的准则。主要凸显出网页的整体性,其艺术性才能表现出来,网页的整体水准和质量才能得以提升。总之,规范的运用网页艺术设计的操作技巧,统筹整体性与艺术性,这显然是当前网页艺术设计的主流走向。
1.3 行业的发展催生了设计师的队伍壮大
很明显,相比于传统的网页设计,网页艺术设计更加注重网页的艺术性特征与美感的表现,更能吸引访问者与受众的注意,因此格外受到重视。可以看到,单就网页设计这一个行业来看,运用艺术设计的思维和元素已经是大势所趋。在行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网页艺术设计师的队伍正在逐渐壮大,这正是依附于网页艺术设计的蓬勃兴起。
不难想象,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更多技能过硬、思维活跃和技巧多元的网页艺术设计师将“登堂入室”,进一步推动网页艺术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一点毋庸置疑。
2 网页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探究
前面就网页艺术设计的发展现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同时也穿插着对网页艺术设计的原则、特点进行了剖析。展望未来,网页艺术设计的发展还是很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
2.1 多种要素的交互与综合运用
很明显,未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综合、快速发展,网页艺术设计必然受其波及,产生剧烈的变化。其中,设计过程中多元要素的交互与综合性运用能够增加网页的艺术性,提升网页的观感美感度,拓展网页的辐射力与影响力。未来,网页艺术化设计中诸如视频、音频、新型静态媒体、流媒体、自媒体等多种要素的综合交互是基本的趋势,也必然带动网页艺术设计的再一次变革。
2.2 移动互联网和全媒体的趋向
当前的网页艺术设计只限于计算机的操作,其发展和辐射的范围都是很有限的。未来,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媒体时代即将到来,而网页艺术设计也必然受其影响。所谓的全媒体,也可以理解为综合性的媒体形式,集中表现为移动信息技术条件下网页的艺术设计。比如,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扩张,未来的网页艺术设计可能在这些设备上就可以完成,并且支持快速的分享与。所以,综合性媒体形式的多元化应用是未来网页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
综上所述,网页艺术设计是一种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设计样式,在当前的网页设计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业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网页艺术设计一定可以再次焕发新貌,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杨艳霞.网页艺术设计要素探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2).
[2] 严晨,杨智坤.抽象艺术设计思想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与出版,2011(05).
[3] 邓怀勇,马琴.浅析网页制作中的艺术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9).
[4] 林南秀.论网页与界面设计中艺术的运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02).
网站艺术设计范文5
关键词:网络展示;艺术作品;美术院校
中图分类号:TP31
1 背景
在如今,随着互联网络的盛行,已经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工作及消费方式,其中艺术作品的展示也不例外,伴随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线网络展示、虚拟展示是最近涌现出来的新形式。一时间,许多美术馆、博物馆都顺应潮流,建立起各自的网上展厅,使得艺术爱好者可以轻易地观赏到各类艺术作品。
美术院校作为艺术传承及人才培养的高等学府,拥有着众多宝贵资源,例如每年的毕业展就是一个好的例子,参展作品数量多,观展人数多,社会影响大。但是这种大型的展览终究会因为场馆及展期的限制,使得作品展示都未能发挥出其最佳效果。所以,美术院校作为高等美术教育的主战场,要想进一步促进美术教育的传播与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搭建艺术展示平台是一个便捷可行的办法。
2 艺术网络展示平台特点
艺术网络展示平台顾名思义,它是基于互联网而生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来实现新型展示模式。与传统展览展示方式相比,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传统的展览只能在有形场所如美术馆、博物馆里进行,实际上能够现场参观的人只占少数。互联网的出现,让人们摆脱“地缘”限制,大家可以将作品上传至网络,全球网络用户只需敲击键盘,点动鼠标,就可以欣赏到相隔千里的艺术家的作品。
(2)实现了作品长期甚至“永远”的展示。传统艺术展览都有展期的限制,一般展期不超过一个月。必然有许多观众会错过了。但网络展示平台上,互联网络不断,可以实现永不落幕的展览。
(3)在网络展示平台上,艺术家可以建一座属于自己的展厅,按照自我要求和艺术风格特点,来布置展厅,不受显示场地的限制。
(4)传统展览以实物展出居多,但艺术品对环境温、湿度及照明都有一定要求,否者则会损坏艺术品。同时,艺术品往往价值昂贵,实地展出自然存在安全上的威胁。艺术网络展示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作品,观众可以看到二维、三维等虚拟作品,解决了各类实际问题。
(5)在传统展览中,观众与艺术家双方沟通较少,甚至没有,这也是为什么艺术彷佛总是小众的。但艺术要发展,也脱离不了交流与沟通。在网络展示评上,已经没有了时空限制,作则和观众可以面对面平等的在一起交流对作品的各种想法和看法,观众也可以在作者的引导下,领会出作品的“背后的故事”。
3 网络展示平台设计与实现
从实际需求看,美术院校网络展示平台应具备以下两个功能:
(1)展示功能。艺术作品的网络展示是平台的基础,它是将艺术作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在网络上给大家欣赏,满足大家的需求。
(2)教学功能。作为专业美术院校,主要工作是教学。自然在艺术网络展示平台上,也不能摆脱教学这一轴线。在这里,不仅让大家欣赏到作品,还可以把与作品、作者相关的学术、教学等资源呈现出来,进而发挥展示平台的教学作用。
如图1所示,美术院校艺术网络展示平台的结构图:
3.1 主要模块说明
(1)名师名家空间。美术院校在漫长办学历史中有一批名师名家,这些人往往是学校形象,为名师名家建展厅,既可以让名家们声名远扬,同时也是学校宣传的窗口。
(2)馆藏作品空间。美术院校因拥有专业美术展示场馆,就拿地处华南的某高校为例,就拥有多个独立美术馆,展馆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展线将近3000米。美术馆都兼顾收藏,例如其中收藏涉及历朝历代的美术作品就有1万余件,将这类馆藏作品都进行整理、数字化处理之后,可以形成丰富的馆藏展示区。
(3)师生展示空间。随着美术院校扩招,师生人数增加,可供展示区域却有限。在这里,可以为师生提供展示空间,让观众更为直接地了解各类师生创作。
(4)美术展览空间。据不完全统计,某高校每年举办的展览有将近300多个,其中不乏高水准高质量的展览。在这里,主要为在实地展览提供展示区域,实现长期展览。
(5)专题展览空间。高校有大量的教学任务,各个课程都有与众不同的教学成果,这一模块方便师生将教学成果的展示,让人进一步学校教学水平,同是也是教学资源的积累;
(6)视频空间。主要用于优质教学视频的点播展示,公开服务社会需求。
(7)资讯空间。主要提供校内外各类最新艺术信息,如展讯、讲座、活动等讯息。
3.2 平台设计与实现
在确定了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数据流程,美术院校艺术数字化展示平台采用+Sql sever等技术进行开发,采用B/S结构,保证整个系统的易操作性。
在平台中,主要用户有两种:
(1)展示空间使用用户。对象主要是为师生及美术展示部门,主要是建设各自所需要的展厅。如图2所示展厅用户用例图及图3所示艺术家展厅页面:
(2)平台管理用户。主要权限是对展示空间使用用户进行管理,对其的信息进行审批及管理,维护平台的基本系统。如图4所示平台管理用户用例图。
在展示平台中,用户可以通过名称字母、展览时间及相应的搜索来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作者及作品,如图5所示。
在开发中,还利用到ajax,html5等新的页面技术,实现了页面浏览及交互的便利,其他页面及相应的实现代码限于篇幅,不做详细说明。
4 结语
综上所述,美术院校艺术作品网上展示平台建设是教学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是艺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建设好网上展示平台,对于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兴明.浅谈网上艺术展览[A].不老的长江――第二届长江沿岸城市群众文化发展论坛论文选[C].2001.
[2]王东,刘俊.论新形势下高校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J].教育与专业,2007,27:191-192.
作者简介:孙涛(1983-),男,湖北潜江人,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多媒体教学。
网站艺术设计范文6
[关键词]内容管理系统 数据迁移 Hibernate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1-0030-02
引言
如何实现旧网站保留的历史数据向新系统中的顺利迁移,是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由于所使用的数据库平台的异构性,亟待开发一个跨平台的通用的数据迁移工具。本文通过构建数据迁移总体模型,引入Hibernate中间层,用来实现内容管理系统之间的异构数据库数据交换。
一、内容管理系统数据迁移的设计
(一)系统需求分析
基于目前企业网站的实际情况,以下是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1.数据迁移策略的选择
针对网站的内容管理系统,在升级网站内容管理系统时,应该结合不同的迁移方法和不同的迁移工具,使数据迁移工作变得高效。
2.数据转换方法的选择
建立数据迁移模型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解决不同数据库、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转换,包括数据的分拆、数据的抽取、数据的传输、数据的重组等。
3.数据的抽取的实现
在数据抽取的实现中,该数据抽取方法可以应用到任何操作系统上,即具备平台无关性。
4.跨平台与通用性的实现
怎样设计出一种跨平台与通用性的数据迁移工具,以减少程序设计的复杂性,也是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二)运用Hibernate消除数据库的异构性
本文运用Hibernate消除数据库的异构性。在具体的数据迁移中,首先对Configuration类进行调用,在内存中调入Hibernate映射文件和配置文件中的信息,基于这些信息,在Configuration类的作用下生成一个对象:Session Factory,经由这个对象进一步生成一个Session对象,然后生成Transaction对象。由Session对象的方法来实现持久化对象的不同操作。最终通过Transaction对象来提交这些操作结果。
(三)数据迁移模型设计方案
1.模型总体功能与层次结构
为了适应企业网站中各种迁移需要,本模型设计的策略适用一次迁移,同时也适用分次迁移。在进行迁移时,指令由新内容管理系统发出,迁移指令被中间处理层检测到,对源数据库中的数据利用Hibernate提取,经过对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转换,使之成为统一的静态Java类对象,在进行分拆处理后,以Hibernate在新系统中写入:
(1)源数据库层。这个层次通过Hibernate,可以将需要访问的数据类型抽象为静态Java类,从而实现访问需要迁移的数据库的信息。
(2)中间处理层。在Hibernate的协助下,建立与目标数据库和源数据库之间的连接,表中各数据字段信息及数据库中表的基本信息通过Hibernate接口得到,并将其转换为静态Java类,实现对数据的整理和拆分,将源数据库中的数据迁至目标数据库中。
(3)客户端层。客户端层指的是目标数据库端,用来实现返回迁移结果和出错信息,接收数据迁移完成信号,发送数据迁移指令等。
(4)源数据库。源数据库指的是旧内容管理系统原有数据库,源数据库大多为基于一种平台的几个不同版本的系统,其异构性通过Hibernate来进行消除。
(5)数据迁移准备。数据迁移准备涉及到的工作包括旧系统数据质量分析、旧系统数据字典整理、新旧系统数据差异性分析、新系统数据字典整理等。
2.数据迁移的流程
针对网站数据迁移的特性和网站内容管理系统本身的特点,本文通过Hibernate消除数据异构性。下图所示为数据迁移的流程。
结合上图,下面简要阐述数据迁移的基本过程:
(1)查询新网站内容管理系统是否包含需要迁移的历史数据。
(2)如果没有查询到该历史数据,就向中间层传输一个数据迁移指令,如果查询到历史数据,就继续完成迁移任务。
(3)在Hibernate的协助下,中间处理层通过连接源数据库,在对象模型中加载数据模型中的数据。
(4)中间处理层转换对象模型中的对象,包括数据分拆、数据重组等。
(5)对转换后的对象进行组装,使之成为新系统对应的Hibernate模型,通借助Hibernate内部机制写入到目的数据库中。
(6)迁移结果由中间处理层显示,同时将完成信号发送给新内容管理系统,继续回到步骤(1)。
(四)数据迁移总体模型的关键技术
本系统重点和难点在于实现不同对象模型之间的分拆重组。
1.通过Hibernate对源数据库进行抽取
下图所示为数据抽取过程,通过反向工程生产的类,以及已经配置好的源数据库Hibernate映射,在系统中加载静态数据。
图:Hibernate 抽取数据
通过将源数据库中的数据抽取出来,使之转换为Java对象,关键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copyBody(String[]args){
//加载编号为5的文章
WyArticles article=new WyArticles(5);
……
}
通过以上代码,将一个id号为5的文章加载到系统中,从而进一步拆分验证该数据对象。
2.拆分验证静态数据对象
一般来讲,网站新旧内容管理系统数据库E-R图是有所差异的,在组织格式上,通过Hibernate抽取的Java类也有不少差别,因此对Java对象进行相应的转换是十分必要的。基本的转换主要包括:
(1)验证空值:如果系统在是否允许保存空值上存在矛盾,就需要通过一定的空值验证的手段,将默认值存储到新系统中。
(2)验证数据长度:数据库都有数据库长度的要求,进入新系统的数据长度必须通过验证,以符合系统要求。
(3)转换数据格式:可以通过Java内部的一些方式来构造出符合目标数据库的Java类格式。
3.数据重组写入静态数据对象
结合目标数据库的需求,对源系统经过拆分验证后的数据,组装为Java类格式,这也是目标数据库需要的。然后再借助Hibernate,将来自目标数据库的Dao文件提取出来,存入目标数据库中,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Hibernate 写入数据
一条记录的迁移工作至此完成了,只要系统重复进行迁移指令,就会逐步将旧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全部迁移到新系统中。
二、结束语
由于新旧网站内容管理系统存在异构性,因此数据迁移工作也存在很大的难度。本文通过研究网站内容管理系统升级时的数据迁移,实现了数据迁移过程模型。通过设计一个跨平台的通用的数据迁移工具,最终实现了系统的数据迁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Norman W.Y.Shao,Stephen J.H.A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for Adap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Proceedings of the IEEE Fi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ilMultimedia Software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