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式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合作式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合作式教学

合作式教学范文1

    关键词:合作式教学 初一历史 教与学

    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同样,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对学生的人格、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也很重要。在传统的学习观中,这个问题长期被忽视,虽然一些有识之士曾多次指出并提出许多措施,但是由于既定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问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中,虽然四五十个人在一个教室里学习,但学习方式却是个体的、封闭的,听课、理解、做作业、考试,除了与教师的单线联系之外,缺少横向的、与同学之间的沟通。这种环境和学习方式,尤其是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使学生形成了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的性格。其根源除了品德教育、人格修养的因素之外,与这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不无关系。 因此,如何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新教材在学习方式上的改革之一就是合作学习。许多教材提倡课堂学习活动化、交际化,如把学生分成各种各样的小组,进行角色表演、游戏、做手工、完成项目、唱歌、跳舞,以及陈述、讨论、辩论等。

    教学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在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中,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也是师生间、学生间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发生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基本方式,也是社会群体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正是在相互合作与交往中得到发展。

    初一历史新教材把中国古代历史划分成了9个主题,以中华文明起源为基本原则和线索,增强了形象性,强调了历史延续性,强调了人性化(以人为中心,以有利于人的发展为目标),强调了整体性,具有综合特征,强调贴近生活,以生活为出发点去感受古代生活,增加了感性认识;以中国古展的阶段性与社会重要侧面特征的统一为主要内容;以宪法和国家现行法律为主导。其目标就是要求学生首先能够准确把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三者之间的联系;其次要能读懂历史事件图,正确使用历史记年方法,了解中国古代的基本内容;第三,在情感态度上,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是与老教材相比知识的连续性就相对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探索更加适合的教学模式。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有一些很好的例证:比如初一历史上册书的第一课《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有一道动脑筋题: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合作式教学就在这里发挥了作用,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讨论。由于问题有它的特殊性,可以自由发挥,这就为小组内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一个班的七八个小组发言很踊跃,有按时间来说的、有按历史情景来说的,发言内容丰富且有灵感。

合作式教学范文2

【关键词】合作式教学 分子生物学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浙江农林大学“分子生物学精品课程”、教改项目“分子生物学‘合作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资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01-02

近年来,合作式教学(Team teaching)作为研究式教学的一种方式,在欧美、日本和我国的中小学、大学教学过程中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1-9]。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对教师教学与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合作式教学方式,可以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知识面较窄的局限性,加强教师间的互相交流,提高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分子生物学是我校的一门精品课程,课程组师资力量雄厚,各位任课教师背景各不相同,研究侧重点也不一样。为更好地开展该课程的建设,充分发挥各位任课教师的专业优势与潜力,我课程组从2009年开始采用合作式教学的方法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师生反映良好。本文对合作式教学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我课程组在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过程与实施效果,以期为分子生物学和其它的大学本科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1.合作式教学的概念与内涵

目前,有关合作式教学有不少报道[1-9]。我们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文章中提到的合作式教学的概念与内涵均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对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大致可将其分为三类:1)两个教师同时出现在同一讲台上,就重叠内容部分的概念、理论及相关阐释,从各自的学科视域进行不同的解读,以澄清两学科存在的对同一信息的误读,减少模糊性,并以此为契机,拓展学生视野,发散学生思维,增强合作精神,提升团队意识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4-6]。这种教学方式目前在大学或职业教育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通常采用中教与外教合作教学的方式。2)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教师共同计划、备课以及共同对一门课程、同一个或一个以上班级学生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包括互相听课、共同反思、互相评价、共同授课、共同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等。这种教学方式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应用较多。3)教师和学生共同协作(还可以包括教师与教师协作、学生与学生协作),开展某一门课程的教学[8-9]。这种教学方式在中小学、大学均有应用。

Buckley指出合作式教学就是一组教师有目的性共同协作对一组学生进行教学[1],他提出的概念可以包括第一种和第二种方式,也可称为师师合作式教学;第三种方式则以师生合作式教学为主,有时也包含了师师合作和生生合作的内容。我课程组在分子生物学教学采用的是第二种教学方式。

2.合作式教学的实施

2.1教学任务安排

学校的教学任务一般在上一学期后期下达,教学任务下达后,课程组组织相关老师讨论,安排各自的课程任务,让大家提前备课,做好下学期上课的准备。在第一次合作教学的教学任务安排时,由各位任课老师根据自己的学习、研究背景和专长自由申报,汇总后做适当调整,尽量做到资源合理配置,让每一位任课教师负责自己有优势的部分。之后,每学期的教学任务作适当调整,争取做到既能充分发挥任课老师的特长,又能让任课老师全面的了解全部教学内容,保证整个课程教学内容的连贯性。

2.2合作授课

在第一次合作式教学工作开展之前,由所有的任课教师共同讨论上课内容,并制作相应的PPT。从第二次合作式教学工作开始,再由负责具体教学任务的教师对各自负责部分的PPT进行修改,并发给大家。在课程快结束时,由任课教师共同出题,考试结束后,采用流水作业的方法由任课教师共同批改试卷,保证考试成绩的公正性。每个学期上完课后,课程组组织所有的任课教师,共同讨论上课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修正。由于我校是农林院校,在上课的时候要求各位老师有一定的针对性,比如说对林学专业举例以林木为主,而对动物科学专业举例则以动物为主。为更好的做好教学工作,课程组还制作了专门的课程网站,把上课的PPT、课程相关的电子书、分子生物学常用软件、试题库等挂在网上,供学生下载使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任课教师授课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对科研的热情,鼓励学生自己申请创新课题或参与教师的课题,使课堂理论知识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并通过合作研究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2.3互相交流

除了共同准备该课程的PPT外,课程组教师每学期初和学期末都会聚在一起,讨论课程的实施计划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组还会组织任课教师互相听课,互相讨论,使具有不同智慧、知识结构、教学水平的群体成员通过对自己教学的反思和向其他教师学习和借鉴,扬长避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2.4学生反馈

为保证教学效果,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和结束后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及时进行修改。此外,在课程网站上设置了交流区,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每学期,教务处组织学生对上课情况进行打分和评价,并反馈给任课教师,教师们了解情况后,可以针对问题及时改进。

2.5综合性实验设计与开发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课程组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进行改革,将4次实验课的内容串起来,从DNA的提取、PCR反应、PCR产物电泳到产物的回收、连接、转化、鉴定,形成了系统性强的综合性大实验,充分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了保证实验的结果有可比性,每一个实验,任课教师都准备了标准样品,作为学生完成该大实验的对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3.实施效果评价与分析

3.1改善教学效果

通过合作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发现学生可以领略和感受多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学生上课听讲更加认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对科研的兴趣显著提高,有许多学生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和课程结束后联系老师,积极参与申请国家、省和校级各类创新项目或参与教师课题。近年来,各班级考研学生的人数也明显增加,并有多位学生在学校期间,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此外,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我们的合作教学方式也可以供学生学习,使他们学会合作学习,将来在社会上更好地合作开展工作。

3.2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理论表明:在群体中,只要有别人在场,一个人的思想行为与他单独一个人时有所不同,会受到其他 人的影响。在合作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和不同思维方式的成员之间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合作性的教学群体,彼此之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不断的交流启发中,各群体成员将产生新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用集体的力量更好地共同完成教学任务[7]。此外,在合作式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对同样的班级讲述同一门课程,无形中产生了一定的竞争压力,大家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形势,督促大家认真备课,努力教学,与学生多加交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授课过程中互相听课,特别是青年教师,可以了解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取他们在教学中的长处和教训,弥补自己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老教师也可以从青年教师上课过程中,了解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新的思路,共同进步。此外,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馈,也可以让大家找到不足,加以改进,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通过近4年的合作式教学,我课程组6位教师(含实验课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6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项(其中重点项目和杰出青年基金各1项),发表SCI收录论文近20篇,1人晋升正高,1人晋升副高,课程组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总体水平均有显著提高。

3.3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在合作式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我们通过互相听课、听取其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也发现了采取合作性教学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任课教师上课时,有时候不清楚其他教师之前讲述的具体内容,造成有些概念重复讲述,而有些概念被遗漏。这个问题需要任课教师在上课前多沟通,加强交流,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Buckley FJ. Team Teaching: What, Why and How. Sage Publications Inc, Thousand Oaks, CA. 2000

[2]Perry B, Stewart T. Insights into effective partnership in interdisciplinary team teaching. System, 2005, 33: 563-573

[3]Tajino A, Tajino Y. Native and non?鄄native: what can they offer? Lessons from team?鄄teaching in Japan. ELT Journal, 2000, 54: 3-11

[4]郝春涛, 王丽芹. “合作式教学”传播功能探析.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30(5): 55-57

[5]吴强.串联与并联——中教与外教合作式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初探.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4(3): 70-72

[6]杨植, 陈媛. 中医药专业英语合作式教学与师资队伍建设.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1, 19(5): 422-425

[7]余梅.“师师合作式教学”在体操教学中的应用. 泰山学院学报, 2009, 31(3): 124-127

[8]刘真延.大学英语合作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1, 10: 75-76

[9]陈吉刚.微生物学合作式教学改革的探讨和思考.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9, 22(2): 84-87

合作式教学范文3

关键词:合作式教学;初中;音乐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积极的方法创新与教学理论,并且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合作教学作为广受老师接受的教学理念,合作式教学,不仅创造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也体现了互助互帮、团结合作的作用。

一、合作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从字面意思来看,合作教学是师生共同构建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教学,并且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生动形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有生生合作,也有师生合作,具体操作过程根据情况而定。从初中音乐教学意义来看,它对优化课堂教学成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在师生相互交流、沟通的环境下,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这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课堂作为师生共处的平台,在师生合作的同时,也是老师素养提升的过程,但是大部分时间,老师都以传授者的身份和学生相处,很少有交流与沟通。将合作教学应用到初中音乐教学中,能很大程度地调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判断教学成果。这样不仅能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能大幅度提高老师素养与技能的方法。

二、改进初中音乐教学合作学习的策略

在开放的初中音乐教学中,营造自由、民主、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拉近师生距离,还能让老师进入学生空间。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只是导演,带领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还能给学生更宽广的内容,让其有更多的发展。教育心理学认为,师生成为可靠的朋友,学生就会愿意主动接受老师,和老师相处。同时,也正是这种和谐、平等、热烈的教学氛围,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积极性与主体性。

1.科学分组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效果,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合作中,通过讨论,最大限度地加强学习互补进程,培养能力与智力。例如,在新歌教学中,我们可以让邻桌的学生互相合作,在巩固新歌的同时,将游戏转变成小组式学习,然后再引导学生集体性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快速进入学习空间。同时,在教学中,老师也要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更好更快地完成教学任务与目标。

2.营造合作氛围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老师应该努力营造合作氛围,通过为学生构建学习平台,为其提供展示机会;通过培养参与意识,对不同学生的表现进行对应的评价,切勿以偏概全,这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如,我们可以根据教学任务以及时间安排,不定期举办音乐会,并且鼓励学生参与表演,或者改良测试方式,设置奖励加分。通过设置组织活动,让其自行排练,更好地融入合作交流活动,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交流合作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愉快、轻松地得到音乐知识。

3.精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作为合作学习的关键,除了教材内容,流行歌曲也能作为初中音乐的辅助内容。只要不偏离初中音乐教学的重心,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选择当下流行、学生感兴趣的歌曲,引导学生学习。如,《水调歌头》《独上西楼》等流行歌曲,既具有古典意味,又有着浓郁的现代色彩,还能缩短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得到双赢的局面。

4.使用恰当的教学方式

众所周知,合作教学既有师生互动,也有生生合作。师生互动作为教学最普遍的方式,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更多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这样才能主动吸收音乐技能与知识。

音乐是一门艺术课程,在学生的素质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音乐教学的创新与突破,应该作为音乐教学的重点,在新时代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坚持发展与创造相结合的态

度,有效、完整地将合作教学的精华、重点整合起来,为其创造出和谐、稳定的教学情境,通过鼓励创新意识与积极性,让其领会音乐的魅力。

参考文献:

陈双.合作学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2010(09):171,175.

作者简介:饶海,男,出生于1968年8月,本科,就职学校: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第五中学,研究方向:音乐教育教学。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usic Teaching

Rao Hai

合作式教学范文4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合作;意义

中国分类号:G633.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也开始进行教育改革,提出素质教育。2000年以后,新课程改革更是一场更为深刻的教育改革,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都如潮水一样涌了出来。探究式教学以其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受到教育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有关探究式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这些研究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探究式教学在具体教学中的推广和实践。

一、什么是探究合作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学者们以科学探究活动为参照和借鉴,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新方式,是由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施瓦布最先提出来的,施瓦布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像科学家一样主动探索,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去获取新的知识,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精神价值观的教育。对于探究式教学的定义,在目前我国的教育界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许多学者认为: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一些事例和问题,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交流等方式进行探索研究,从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数学合作探究式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以合作的形式探究以数学问题为主的教学。具体的说,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数学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围绕某个数学问题,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将自己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数学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猜想发现、抽象概括、化归转化、推理论证等数学思维方式,有利于数学知识和数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是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改革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二、探究合作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中小学课堂。但是长期以来,课堂上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促进学习方式的切实改变,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能否取得预期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探究合作学习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重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了学生潜能的开发,提升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可以达到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些优势正日益凸显出探究合作教学的优越性。

1.探究式教学符合时展及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时期的人才更加注重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竞争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之所在,合作技能与交往技能的高低是制约个体发展与事业是否成功的重要的因素,有组织才能和合作精神已经成为21世纪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素养。2001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以法律的高度确立了合作学习在我国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数学课程标准》更是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中小学课堂。合作探究学习,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和协助下,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整个过程都由学生自主操作,教师只承担组织者和协作者的角色。所以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是主人翁,是研究者,一切过程都要自己设计,自己操作,所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既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也能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协作能力。

2.探究式教学符合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科学的学习方法,数学也不例外,甚至更加注重科学的学习方法,而探究合作式教学正式提高学习能力的好方法。初中数学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和广泛应用性,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其逻辑的严密性,同时又保证了其广泛的应用性。正是由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逻辑性和严密性,导致有许多数学知识对学生个人来说抽象难以理解或理解上有困难,这就需要借助合作学习小组的集体智慧去解决问题;数学活动中有很多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有时候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探索和思考全面,这就需要合作学习来帮助;数学问题中有很多问题的答案并不只有一种方法可以得到,例如一题多解,这种情况需要发挥合作学习小组的优势,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进步。总之,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适合进行合作学习。《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合作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实施也具有了充分的现实条件。

3.探究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要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生的自主性在于对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主要途径有两个:其一营造课堂氛围。通过教师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因惑质疑,激发学生产生悬念,进入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或在问题中溶入一些趣味,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征服问题的欲望。教师只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由旧知引新知,由浅入深,层层铺垫,为学生创设迁移情境,并引导学生对照比较,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积极地去探究。其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计一个问题的模拟发现过程或借助类比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境中,进入发现者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生疑质疑,学生就会自主地进行探究与思考,作为这一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能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活动。例如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设计情景问题:“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写出一道一元二次方程并解出两个根,把两根告诉老师,让老师猜出你们的方程。”老师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很快说出原方程,学生因此会感到惊讶,就想弄清楚老师的秘密在哪里,从而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激发了兴趣和学习欲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合作式教学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探究

合作探究 问题破解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A-0014-02

玉林市博白县博白镇第三小学于2013年开始进行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在新课改伊始,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还没养成,教师对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解还不透彻,导致了教学改革的进展缓慢。基于这些问题,博白县博白镇第三小学确定了以《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实践问题调查》(以下简称《调查》)进行研究,从中我们得知,“自主合作探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存在对方式理解不当、应用机械,导学案有违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合作关系不协调等主要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以下破解对策。

一、正确认识“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创新实践应用模式

从《调查》中我们得知,无论是模式的构建还是导学案的设计或是课堂中的实践运用,本校教师都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那就是片面地理解了“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普遍认为这种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机械地拆解了“自主合作探究”。这样拆分,自主学习成了自己学习,合作学习成了“对学”与“群学”。

其实,自主合作探究是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的合称。“自主”是一种自觉的独立意识,“自主探究”就是独立思考、独自探索学习的行为;“合作”是一种为解决同一问题多方有机配合的协作方式,是一种协同作战,“合作探究”就是在教师(或家人)的引导和启发下,与同学的交流中探究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既是学的方式,也是教的方式,合作探究不仅是生生之间的结对子研究和分小组讨论,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家人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合作,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未学和不懂的问题时,教师和家人的引导、启发与指点便成为了一种常态。

为配合“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实施,笔者认为,创新应用模式很有必要,但也不能为模式而模式、为创新而创新,而必须维护“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必须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必须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因为学习过程中学生是绝对的中心,学生的自觉与自主是决定学习有效的前提,同学、老师和家人仅仅是辅助,他们的激励、引导、启发和监督是学习高效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创建最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教学模式。为此,笔者构建了以学生学习成长为中心的“三+两”教学模式,“三”指“教师导学+同学协学+家长督学”三方合作方式,即教师根据课纲、生情设计导学案,并在课堂上协调关系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同学间相互交流协助探究学习;家长按教师要求督促学生在家自主学习。“两”指教学沿“先温故知新,后学以致用”导学的两大流程。这是一个相互协作、共同促进学生学习成长的模式,是一个遵循学习规律组织教学以提高学生探知效率和学习效果的模式。它的实施将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全面开展,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与合作意识的养成,有助于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激活。

二、谨遵学生认知规律,优化“自主合作探究”导学方案

前面我们认识到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不是一种放任学生自学的方式,而是在教师或家长的引导下有特定目的、既定目标和必要要求的一种导学方式。因此,科学设计与编写导学案对学生有效执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引导至关重要。经过前面导学案设计问题的探因,笔者认为,谨遵学生认知规律是“自主合作探究”导学案设计的根本原则。因为学习的本体是学生,学习的受体也是学生,学生能不能正确理解,快速接受所学知识,准确实践检验真理,是教学有效和高效与否的关键。所以,教师一定要知晓学生的普遍J知规律和学习心理,使导学案的设计无论从学习的目标到导学的步骤,从题目的编排到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如笔者设计的导学案如下:

学习目标的设置:一般设置一至两个重点学习目标。因为9至12岁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约为15至30分钟,年龄越小注意力集中程度越低,同时由于认知积累少,理解和接受的速度相对也慢,所以,40分钟内设置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就不宜过多。

导学步骤的安排:(一)温故知新:1.我记得;2.我发现。(二)学以致用:3.看示范;4.我会做;5.请指正。因为新知识新规律的产生缘于已经掌握的旧知识,在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组合推演出新的知识,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记牢,掌握了新知识的钥匙,就容易解答后面的应用题目,为后面教师的演算示范和学生的自主操作与合作探究准备了必要的依据,符合学生的认知由已知向未知发展的规律。

教学内容的设计:布置题量要适中,题目深浅要适度,能够做到旧知能推演出目标新知,示范题目能说明新知运用即可,给学生应用演算的题目能充分涵盖所学知识,先浅后深、先简后繁地安排就可以了。所有的学习任务安排都要以学习目标的实现和学生接受的程度为前提,简单的题目不要安排合作探究,而且用于合作探究的题目设置也要少些,一到两题即可,因为重复过多的任务只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事倍功半。

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时间的分配一定要科学合理,重点、难点多配些,次要、浅易的知识点少配些;合作探究多配些,教师讲解少配些。一定要充分考虑分配的时间能满足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需要。

教学方法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设置应结合所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灵活采用教学方法,不可一概而论,比较容易的题目就没必要合作探究,不是很复杂的运算就没必要到黑板上演算,只有遇到容易使学生疑惑或有多种解法的题目,才安排合作探究。如果将要学习的知识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那么就应该安排教师讲解示范;如果是涉及学生身边的时间或空间方面的数学问题,自然可以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来探究。只有学生的已有知识难以解决的问题,才安排教师启发和点拨。

三、加强学生学习关系的沟通,推进“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合作

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问题责任都指向一个主体,那就是学校。学校教育主管人员对“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理解不透彻,对执行教师和相关家长的思想沟通不到位,使得执行教师不情愿、相关家长不看好;执行教师对“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不得法,导学案设计偏离学生的认知规律,对“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理解有误,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规则不明、引导启发乏力,课堂学习关系协调困难,最终导致了“自主探究”变成了“自己学习”,“合作探究”变成了“组长独秀”,其他组员大多沉默观望,合作探究热情不高;即便参与讨论也因准备仓促而容易陷入盲目争论而浪费时间,导致教学任务无法按时完成。

正所谓“孤掌难鸣”,如果没有好的合作者,即便再好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也难以实施,更难以生效。所以,沟通协调各合作关系,彼此真诚合作、积极配合就显得至关重要。为此,学校教学主管部门要设法就“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加强与教师、家长的沟通,召开“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释疑会,正确解释这种教学方式的内涵,阐明实施这种方式的背景、意义,告知学校的做法和要求,化解师生以及家长的疑惑,让他们全面、正确地了解这种教学方式,以获得广泛的认可与支持。尤其要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尽快转变教学观念,吃透方式内涵,围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优化导学案,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向家长开放课堂,鼓励家长观看普通班和实验班的课堂教学,加深对“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的直观了解,同时指导他们正确督导学生完成导学案。

执行教师在班级里要向学生充分阐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操作与规则,播放优秀、精彩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课堂录像,让学生真切感受这种教学方式的魅力,进而模仿学习。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特点,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完善小组合作机制,激励学生踊跃交流,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此外,教师要提高沟通技巧,调动学生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四、加强课堂管理培训,提高教师“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引导能力

教师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持人,负责组织沟通、协调学生参与学习;教师是课堂学习的引路人,当学生的学习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地指点迷津。那么,要成为一个善于驾驭课堂的教师,课堂管理的能力必不可少,尤其是协调能力与引导能力。《调查》结果反映出小M探究和展示质疑的合作学习成了学优生的“独唱”,其他学生被动学习,缺乏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和有效质疑的意识与能力。这说明了教师不善协调、不善引导,因为小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和有效质疑的意识与能力并非天生就有,它需要有计划、有步骤的科学培养才能逐步养成。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学习、培训教学引导与学习启发技巧。包括教学程序的引导、学习活动的引导以及学习疑难的指导。对于教学程序的引导,导学案一般都已设定,主要就看教师对执行时间的把控了。对无关紧要的话教师不说,对批评表扬的话少说,对次要内容的解释略说,保证重点内容探究和难点启发探究的时间。“达标检测”可当作业引导到课后完成。对于学习活动的引导,教师要把握好题目的难易,简易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复杂难题则用师生或生生合作探究的方式,不要拘泥于形式。交流讨论、展示质疑,教师要言明规则,加强调控;鼓励“潜力生”主动参与,制造机会让他们表达想法,阻止无关主题、重复嗦的发言。对于学习疑难的引导,教师则要坚持导而弗牵(即不强牵),启而弗代(即不代言),确保教学有序进行,任务如期完成,并能促使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目的实现。

合作式教学范文6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语文 自主 合作 探究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开始了,它打破了以往宁静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经过初试,正在为学生和广大教师所接受。我尤其青睐于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教学方式。

一、对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认识

真正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不是表演,它应该有灵活的操作模式技巧,尤其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内容的精心选择。二是时间的精确把握。三是教师的灵活指导。切实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改形势下的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设计。而不是单纯地照搬蜂拥而出的模式,适应潮流,形成一种虚假的繁荣。不管课堂是否需要,就简单地分组,在课堂上讨论得热热闹闹,有声有

色,结果却是学无所获。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应把握的关键环节

首先,加强师生交往,拓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空间。

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材承载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体验来获得。学生必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否则课程内容无法理解。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师生间的交往互动。师生交往是多向式、交互式的,既有师生的交往,又有生生的交往,这种师生与生生间的多向交往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如教授新课文时,传统的做法是教师查阅大量的资料,设计教学环节,费时又费力,但是课堂效果不一定好。如果这一环节师生合作,不断频繁地交往,教师就会在学生的参与中设计出学生最乐意听的优质课。当学生已初步掌握知识时,让他们围绕特定的话题开展对话,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将这三种学习方式依据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所进行的恰当组合。

其次,开辟自主高效的课堂,从教师演示为主转向学生独立操作。初中生最大的特点是好动不好静,因此,多给他们自主活动的时间。在预习中,给他们安排好搜集资料的任务,不仅让他们积累知识,还能够丰富学生的各种人生体验,培养他们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在课堂中,教师把含金量高的讨论题即能够体现知识要点的题分发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展示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讲解点拨。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大胆发言,弘扬个性。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来,在开放的学习形式中,给学生创造一片畅想的天空。只要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探讨。比如课文中的字、词、课文背诵、内容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文体知识等,教师只需要教给方法。

第三,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