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范文1
一、诵读
在文言文学习中,无论是哪一类文言文,读是首要环节。诵读就是要熟读成诵,在朗读的基础上读熟,直到能背诵。应该说,诵读是文言文学习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方法,如果连读都不读,那又怎么谈翻译,怎么谈理解。诵读不仅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对理解语音、语义和翻译都有较好的作用。诵读也是目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环节之一。在诵读的指导过程中,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教师泛读或录音泛读。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诵读中的异读破读、重音停顿、节奏韵律、抑扬顿挫的语调等,同时提出诵读要求。朗读中首先要注意的是节奏的划分,如《马说》中,“不以/千里称也”“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句,都是学生常出错的地方,教师在泛读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节奏划分,可边泛读边引导学生进行节奏划分。
第二,学生自读。学生在教师泛读的引导下试读,在掌握节奏划分的基础上在读中揣摩文章的感情基调,并在自读中理解相关的语音及语义。教学中对学生自读的要求一般为读准字音、读得流畅、语速适当、节奏准确、读出感情。通常而言,在教学中,学生自读的时间要占整个诵读时间的大半。
第三步,重点读。所谓的重点读是根据作品内容对某一段或某几句话进行反复诵读。重点读的目的是让学生抓住重点,在读中理解作品的内涵。如《小石潭记》中写潭上景物“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就可重点读,因其中“悄怆幽邃”与前文“心乐之”相互映衬,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在乐与忧中才能更好地领悟作者的心境,也才有“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的升华。同样,在《岳阳楼记》中对最后一段就应重点读,最后一段以“嗟夫”领起,在抒情和议论中列举悲喜两种情境,衬托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想境界,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志,可谓悲凉慷慨,一往情深,感人至深。
第四步为背诵。当然我们反对机械性的死记硬背,而提倡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在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而进行,切勿对作品都还没有理解就开始背诵,造成“读白眼书”现象发生。
二、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综合体现,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实词的意义,还要对文言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进行掌握。在教学中,翻译指导要坚持“忠实原文,保留原貌”的原则,即在翻译中要做到做到“信、达、雅”。
在翻译中,常采用“一一对应,字字落实,虚词不虚”的方法来翻译常规句子。就初中文言文来看,大多都是较经典和简单的作品,翻译中只要才用先定词,后替换,再连贯的规则,基本能对全文进行疏通。
所谓定词是将句子中需要翻译的词语找出来进行翻译。如《马说》中“不以千里称也”的“称”为“著称”,“食之不能尽其材”的“食”通“饲”,“喂”之义,而“材” 通“才”,“才能”之意义。替换是将定下的词语用现代汉语进行替换,最后连词成句。如《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一句,其中“自”为“在,从”,“略无”为“完全没有”,“阙”通“缺”,中断。”于是连词成句“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
对于虚词,虽然有些时候不用翻译,但要引导学生掌握其基本用法。如《马说》中“不以千里称也”的“以”为“因为”,而“策之不以其道”的“以”则是“按照”之意。“其真无马邪”的“其”是为了加强反问语气。
此外,对重点词语,需要引导学生单独掌握。如《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中“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对古今义有区别的也要单独提出。如《三峡》中“或王命急宣”中“或”古义为“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同样如“至于”“虽”等词语也要提醒注意。
对于特殊文言句子则采用“增(补)、删、调、换”的方法进行翻译。即对包含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修辞手法的句子,这类句子如果完全按照常规句子的翻译方法翻译基本上行不通,需要用补、删、调、换的办法,来解决。如判断句中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的句子“夫战,勇气也”,在翻译时“者,也”就需删除而替换为判断词“是”。对于省略句则要补充出省略掉的部分,如《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在翻译时就要进行增补。被动句则要采用“换”的方法,如《马说》中“只辱于奴隶人之手”的“于”就可替换为“被”。倒装句则要采用“调”的方法,如《陋室铭》中“何陋之有”就可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介宾短语后置的因其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如《曹刿论战》中“战于长勺”一句。
三、理解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建立在诵读和句子翻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问题来作为引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把握作品内涵。因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困难,教学中提倡逐段提问,最后归纳的方式来进行。
以《岳阳楼记》教学为例,对第一段学习后设问“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来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第二段学习中则围绕“衔”和“吞”二字来套就洞庭湖的景色。但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写景上,接着以“然则”二字回转而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于是过渡到第三、四段中,设问“第三、四段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迁客骚人为何会有这样的心情?”来对古仁人之“悲”和“喜”讨论,进而为自己那“进”和“退”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誓言形成对比,最后再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
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范文2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翻译生态环境;三维转换;文化负载词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一、生态翻译学概述
生态翻译学起步于2001年,是胡庚申提出的一个崭新的翻译学理论。2001年至今,胡庚申教授在国内外发表了数十篇文章,2004年出版了著作《翻译适应选择论》。随着“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的成立,“首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的举办,以及“生态翻译学学刊”的创刊,生态翻译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生态翻译学研究在其第二个十年里的发展趋势将更为可观。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和生存模式,即把一种语言移植为另一种语言,正如把植物或动物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只有适应目的地的新环境才能有幸生存。这里的“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翻译生态环境构成的要素包含了源语、原文和译语系统,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它既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又是译者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翻译适应选择论将翻译定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其基本理念是翻译即适应与选择;最佳翻译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结构。
二、文化负载新词翻译的多维度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负载词(cultural-loaded words)是标志某种文化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反映了特定民族在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独特的活动方式。如今,网络与传媒已成为当今文化传播不可或缺的载体,于是许多带有时代印记的文化负载新名词应运而生。
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将翻译方法简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负载新词的英译是译者对语言、文化、社会、交际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性适应,在翻译实践中主要从语言、文化、交际三维度的角度进行观察。
1.文化负载新名词在翻译时的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所谓“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例如网络热词“杯具”的英译,“杯具”一词原本是指盛水的容器,同时又与“悲剧”一词谐音,用来调侃让人无奈失望的处境或心情。如当下流行的句子“人生是一张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中,如果将“杯具”一词简单翻译为tragic或tragedy,则夸大了词语要表达的含义,同时该词所带有的时代特征和要表达的幽默的语言效果也全然丧失。因为涉及到词语所处的特定的时代、社会、文化等构成的翻译生态环境,因此可以选择直接音译,译为beiju,并加以注释:drinking cup(beiju)is a homophone for tragedy in Chinese,and this usage fully reflects peoples dissatisfaction towards heavy pressure in modern society。这种直接音译法保留了源语发音,更好地传达了文化负载新词的“新”意,同时也体现了译者在不同语言间转换时做出的的适应性选择。
2.文化负载新名词在翻译时的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所谓“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因为语言不仅是人类思想感情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语言反映出了不同国家与民族的生态地域、、风俗习惯和文化思维等。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种特定现象的发生,出现了以“族”、“客”等字结尾的新词,用来指代有特定旨趣的一群人,如“恐归族”、“哈证族”、“月光族”等等。针对这些文化负载新词,如果仅从字面上翻译会给译文读者造成疑惑和困扰。译者只有适应此类词语的翻译生态环境,做出相应的适应性选择,才能成功地传达新词背后的文化含义,让译语读者了解到中国特色的文化负载新词。以“恐归族”为例,从字面是来看,是指恐惧回家的一群人。而事实上并不是这一群人对回家有所抗拒,而是因为他们在外地工作,春节这一特殊时期因种种原因和压力不愿回家过节。比如春运期间客运量太大,一票难求;节日回家花费更为昂贵;因个人感情问题未有着落不愿回家面对家人的逼问等等。因此将“恐归族”译为festival-reunion phobe较为合适。因为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万家团圆的重大节日,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意义非凡。译为festival-reunion phobe,传达了中国节日团聚这一习俗的文化背景,同时道出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处在新时代的人们对这一传统习俗的不同感受,也会引发译文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3.文化负载新名词在翻译时的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所谓“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负载新词的英译,其中一个目的是实现他的交际功能,使这些随时展诞生的新词在生活中得以交流与应用,让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家语言使用者之间也能借助翻译进行交流和沟通,促进新词热词的广泛传播。如网络上流行的“偷菜”游戏,就可以译为vegeteal,既符合英文中的构词法,将vegetable和steal两个词合二为一,又和该游戏的趣味性保持一致。该词简单明了,因此译语读者在看到这个词会联想到游戏的趣味性,也促进了文化负载新词的广泛传播,可见译者做这样适应性的选择,能够更加顺畅地实现译文交际意图。
三、结语
生态翻译学研究超越了传统的语境概念,突破性地将语言、社会、文化等因素涵盖在翻译生态环境内,实现了从人类学视角、社会学视角和语言学视角多视角对翻译问题进行研究。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总是在努力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追求自身与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使翻译选择遵循翻译生态的动态变化规律,求得原文与译文、译文与译语文化、译者与作者、译者与读者间的平衡与和谐。而译品的优劣取决于多维转换程度,主要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也就是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实际操作层面,最佳的译品是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翻译。生态翻译理论为文化负载新词的英译提供了新的启示,译者需将文化负载词放在时代、社会、文化、译者、读者、文本等诸多因素的翻译生态环境中来考察,以求在翻译过程中达到译者与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方梦之.论翻译生态环境[J].上海翻译,2011(1).
[2] 胡庚申.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4).
[3]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M].中国翻译,2008(6).
[4]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J].外语研究,2010(4).
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范文3
一、调查结果分析
英国是传媒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是电影学、新闻传播学等传播类专业的教育基地。目前大部分中国纪录片在国外发行都以英语为主要译语,研究英国大学校园的受众对中国纪录片的态度对中国纪录片海外传播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数据调查地点为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伦敦大学学院在英国大学中排名前四,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英国大学伦敦学院中的英国人及其他国籍的非华裔为调查对象,通过中国纪录片在英国大学校园中的影响,窥一斑而知全豹。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结合随机的抽样方法,随机发放50份问卷,除2份遗漏之外,一共回收 48份,其中已剔除掉13份不符合要求的答卷,有效的答卷35份,有效率为72.9%。笔者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对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归纳后,发现如下几个问题:
1.翻译是影响中国纪录片在海外接受的最大问题
部分受访者认为他们接受中国纪录片的最大障碍并非新颖的题材、制作水平、政治观点,而是翻译问题。在影响中国纪录片海外接受因素中,翻译问题最高,占45.71%,题材问题和政治观点问题居第二位,其比例都占22.86%。从此可见,翻译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纪录片海外传播的当务之急(表1),需要更多纪录片人的重视与加强。
2.约五成受访者认为纪录片应该翻译剪辑
受访者的意见有所不同。其中,37.14%的受访者认为纪录片翻译就是解说词翻译;42.86%的人却认为纪录片翻译应该重新剪辑改编;22.86%的人表示纪录片翻译应该根据不同的题材有不同的版本;只有11.43%的人回答纪录片完全不需要翻译;5.71%的人不回答该问题。
3.超六成受访者认为文化偏见影响纪录片的翻译
被视为影响纪录片翻译最大的问题是文化偏见,表达该意见的受访者比例为65.71%,占了大多数;其次是价值观不同(20%);排在最后的是政治立场不同(8.57%)。5.71%受访者不确定自己的答案。其中,受到影视教育和未受影视教育受访者对该问题的答案大同小异。两组受访者一致认为文化偏见是影响纪录片翻译的最大因素,但除此之外,受到影视教育的这一组还认为价值观不同也是导致纪录片翻译质量不好的重要原因。
4.合拍有利于解决纪录片翻译难题
笔者在调查中询问海外受访者“你认为中国纪录片人应该做什么以解决中国纪录片翻译难题?”并提供“走合作拍摄路线”(第一种观点)、“感兴趣的题材拿过来翻译”(第二种观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亲自去拍摄”(第三种观点)3个选项。结果表明,5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纪录片人应该走合作拍摄的路线。34.29%受访者支持纪录片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亲自去拍摄(其中,受到影视专业教育的人占75%)。选择拿过来翻译自己感兴趣的题材的人很少,只占受访者总数的8.57%。
如上所述的调查结果再次证明了字幕翻译与确保翻译质量,对中国纪录片海外传播的重要性,让包括纪录片人在内的传播者重新考虑目前中国纪录片字幕翻译现状,并且想方设法将其进行改善,以便让海外受众更容易接受中国纪录片,最终才能扩大中国纪录片的海外传播市场。
二、中国纪录片翻译的不足
以上数据调查凸显出当下中国纪录片翻译的不足,纪录片翻译不仅仅是文字与文字、单词与单词的互译,更应该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对接。即解决文化和语言两个矛盾应该是纪录片翻译的核心问题。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或译文是否‘完美’,是否达到了‘信、达、雅’或动态对等,而是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原文作者、目标读者等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处理方法”③。换句话说,它是针对特定翻译目的选择特定的翻译方法或策略而进行的。在目的论下,翻译的标准不是静止固定的, 而是动态的,是随着翻译的目的变化而变化的。目的论将翻译定义为一种有目的的信息转换行为,而评价这个信息转换是否成功,则要看它是否达到其预期的目的。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中国学者李娜认为,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类型有着自身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其翻译所具有的特点。这些特点及目的性也决定了在翻译的过程中,为面向这些特点以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翻译就应运而生。纪录片的基本特性: 声画性、真实性、文献性、人文性、艺术性;这些特点就是制约着纪录片翻译的非语言因素。因此,纪录片字幕翻译不但要解决语言问},而且考虑如何让翻译更符合纪录片的基本特性,以便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对同一部纪录片所呈现的内容能够理解。
就中国纪录片字幕翻译而言,目前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其一,忽视纪录片字幕翻译的自身特点。纪录片字幕翻译具有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文化差异等影视翻译的特点。关于时间限制,纪录片的字幕要和画面以及解说词同步,在屏幕上显示的时间很短,随着解说的语速以及镜头的切换稍纵即逝,来不及反复阅读,因此,翻译过程中必须把握字幕的可读性。关于空间限制,受电视屏幕大小和普通观众可以看清的最小字母大小的影响,屏幕上最多出现两行字幕,一行只能容纳一定的字数,所以进行字幕翻译的时候,译者需要采用浓缩、简化和省略等技巧。关于文化差异,因为不同语系背后都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表述差异经常出现,比如:中国纪录片,尤其是文化题材的纪录片的文本中经常使用典故典籍、谚语等,而在其他外语系统中不一定能找到对应(或具有同样的文本地位)的词(或词组),所以难以在翻译过程中确保跨文化因素转换的效果。总之,纪录片字幕翻译的自身影视语言特点确实将其置于难处。
其二,漠视纪录片字幕翻译的原则。纪录片字幕翻译的原则是简洁易懂。“在句式上应化多为少,在词汇上应化繁为简”④。另外,纪录片字幕还要尽量保持翻译文本和语言风格与原文一致,保持字幕的关联性、逻辑性,同时还要尽量缩小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以便迎合影视字幕翻译特点,也不影响观众的接受心理。实际上,能达到这样的要求是很难的,一般来说,译者都得按特定条件,依这几个方面的轻重灵活对待。比如纪录片《冰冻星球》的字幕翻译:
【原文】孙怀忠:我放慢一点,你试试看。爱的真谛,爱是什么,爱就是挠痒痒,要挠就挠一辈子,花前月下海誓山盟,说得再好听,用年轻人讲话,神马都是浮云。
作者原译:Sun: Now I’m going to take it slower to see if that helps. Oh, what is true love? For a monkey,love means always having a partner. Lovers’vows are insubstantial and fleeting.
央视改译:Sun: Now I’m going to take it slower to see if that helps. Oh, what is true meaning of love? For a monkey,it’s always having a partner. But like the Beatles sang,‘Love has a nasty habit of disappearing overnight’.
分析:“花前月下海誓山盟,说得再好听,用年轻人讲话,神马都是浮云”这句话是孙怀忠在排练“猴戏”时候的台词,全片一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练摊的时候,一次是在家中跟老伴排练的时候。“神马都是浮云”是2010年中国网络热词,是网民们面对一些社会现象发出的无可奈何的、自嘲式的感慨,是当代中国草根文化的一个典型符号。作者在初稿中采取了直译的方法,译为Lovers’vows are insubstantial and fleeting’,但央视的外籍专家在校稿时将这句话改译为:But like the Beatles sang,‘Love has a nasty habit of disappearing overnight’. 作者在与外专讨论之前,觉得这样的译法似乎归化有余,完全消解了原文中新词的文化内涵。而外专认为这样可以减少目标语读者在有限时间里的理解负担⑤。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得出如下结论:
纪录片翻译被视为海外受众接受中国纪录片的最大难关。翻译是跨文化的桥梁,翻译过程表面上是语言与文字的转换,但是因为东西方等各国、各民族的不同特点,导致文化上存在差异,特别是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上存在的不同特征,所以包括纪录片翻译在内的翻译过程在本质上是跨文化交际行为,直接影响到受众对纪录片的接受心态和接受能力,为了促进中国国产纪录片海外传播,纪录片人要更重视纪录片翻译这项工作,并尽快解决纪录片翻译存在的问题。
关于如何解决纪录片翻译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指出有5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纪录片人应该走合作拍摄的路线。然而,实际上采取这个办法的可能性不大。基于现实情况,笔者在此提出如下的建议:
1.遵守影视行内的翻译准则。比如:进行中国纪录片英译时,要遵守Jan Ivarsson(瑞典电视台知名字幕翻译专家)和Mary Carroll(德著名影视翻译字幕公司Titelbild总监)共同制定的字幕翻译准则,其中要注意的是要用西方的语言风格讲述中国故事以提升中国纪录片的可接受性。⑥一部被翻译过的异国纪录片在另一个文化背景下的认同感,尤其是当被置于世界纪录片的大舞台上时,其语言风格的母语特质以及这个风格所反映的对观众视听习惯的尊重,都将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话题。为了更好地向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字幕译者在遵循传统字幕翻译规范的同时,更应有效地把握目标语受众的接受心理与传播中国文化之间的平衡,在翻译删改时应考虑纪录片整体叙事的连贯性。
2.客观对待文化折扣现象。我们对待纪录片的翻译工作,尤其是其所承载的文化气息,应该抱着较为宽容的态度:即客观地对待一定程度的缩译及文化折扣现象,容忍原文本中地方性特质的削弱,以及译文的“本土化策略”。
3.字幕翻译应当细分全球市场,充分了解目标受众的观影期待。包括字幕翻译在内的纪录片制作应根据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受众采用不同的策略。正如文学翻译需要考虑目标语读者的阅读期待一样,纪录片的翻译和制作必须考虑观众是谁?观众具有怎样的特点?观众的期待如何?在大数据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纪录片制作人可以对目标语受众的收视需求、偏好、习惯等进行计算和预测,并根据结果调整纪录片的生产、传播和销售,其中也包括翻译策略的调整。中国的纪录片人应该积极与海外同行交流对话,在这种跨文化的环境下,两者将会探讨对方的意见,会更好把握语言转换/翻译的效果。同时,由于中国文化“走出去”并不仅限于英语国家,今后的纪录片翻译应该更加重视多语种翻译人才的培养。⑦
(本文系文化部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基地课题“中国纪录片学术研究、翻译与海外推广”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号为KY01000D2016002,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I类高峰学科建设项目“纪录片跨文化传播与中国形象重塑”阶段成果)
「注释
①杨宝磊、王长潇:《中国纪录片海外传播路径的新拓展》,《现代视听》2014年第12期。
②李美:《受众接受视阈中的纪录片翻译》,2016 中国纪录片海外传播与翻译高层论坛,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5年6月12日。
③张清宏:《翻译目的论与影视字幕翻译》,《西安欧亚学学院报》2009年第1期。
④杨丽俊、丁颖:《电视纪录片字幕翻译的研究――以为例》,《三峡大学学报》,2014年第12期。
⑤程维:《求同或存异: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纪录片字幕翻译――以央视外专审稿意见为例》,2016中国纪录片海外传播与翻译高层论坛,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5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