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地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地理范文1
区域地理部分是高考重点考查部分,在高考地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地理知识点繁多,各章节知识点自成体系,而试卷所呈现的题量又不足以覆盖整个知识体系。所以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考查自然或人文地理知识的题目十分常见,成为高考出题的主要套路。但在近些年的高考中,并没有直接考查所熟悉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以陌生国家或地区为背景,给出图文材料来考查考生的能力。这一方面是一种减负,因为不再过分要求对几个国家的各种地理事实的准确识记,但在另一方面,却是加大了难度。它突出能力的考查,加强了对宏观把握、读图识图、运用地理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
从近三年的新课标卷来看,每张试卷的主观题都至少有一题是给出一个新地理区域来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在笔者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由于对新情景过于陌生,导致对这类试题的惧怕,不敢下笔答题。在答题中也只敢写一些自己所记忆过的知识,不会结合材料,导致分数很低。笔者认为,考生不能对这些新的地理区域完全陌生,完全不知道这类问题的研究方法与思路,而盲目地去应对这些新地理区域下的问题。对这类问题的准备,应该在区域地理的备考过程中完成。
在高中学习的区域地理,一般以初中的地理事实为依托,运用高中所学的地理原理。而在义务教育阶段,种种原因使得大部分高中生的区域地理事实基础不牢,使得在高一高二的区域地理教学中普遍以教授地理事实为主,甚至将高中原理所适用的区域的现象也要求识记。这显然是淡化了对地理原理运用在地理事实上的教学目的。而在区域地理的备考环节,不应该简单地重复对地理事实的要求,而应该更注重地理原理在具体区域的应用,着重锻炼在区域情景下,如何利用所学的原理来解释地理现象,同时关注高考对区域地理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复习备考,才是高效的。
【经典例题】(2014全国新课标2卷36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如图1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分)
这道试题就是以亚洲为背景来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的。背景是熟悉的北亚,这道试题并没有在区域定位上为难考生。也有很多考生在备考时对这一地区所发生的凌汛现象做了复习。但题目所问的并非是凌汛。三道试题都发力在对地理现象的原因解释上。力求考查考生的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思维能力。这道试题由于背景熟,所以答题易上手,但正由于题目背景熟悉,导致考生直接按照固定模式不仔细审题,加之题目信息量大,所以很容易导致题目答不全。
在第一问中,如果考生能从沼泽定义(指地表过湿或有薄层常年或季节性积水)出发,加之题目所给的条件(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和平时所学知识(此地多凌汛)就可以完整得到满分。
在第二问中,在所学知识中,惯用的通过植被覆盖率作答已无法奏效,但考生在充分解读图文信息后,就可以从河流侵蚀、沉积角度作答,从而得到较高分数。
在第三问中,通过材料解读,可以得出水中营养物质含量低与纬度高、水温低的特点,但无法继续作答,这时就要借助题目分值所给暗示,挖掘河流与河口地区的水文特征并与题中所给的水温和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相对应,从而得到因结冰期长和北冰洋营养物质少。这也是本题的难点所在。但试题答案也是可以通过合情的推理结合所学推断出来的。
附参考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笔者反思】通过这道经典试题可以看出,在熟悉的背景下,仍有新鲜的问题可以考查。并不是说简单地识记就可以解决问题,很多考生都知道鄂毕河有凌汛,结冰期长,却无法正确地在答案中写出,这并不是识记没有到位,而是思维能力还没有达到,没有完整的地理学科思维,无法准确清晰地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这道题可以启发出我们在区域地理复习备考中的一些方法。
第一,注重高中地理原理运用于初中地理事实之上的训练。[1]在区域地理备考中,不光关注地理事实的识记,还要运用高中所学地理原理,解决地理现象。侧重通过历年高考题考过的区域,锻炼描述阐述事物的能力,自主分析其他显著地理现象,以提升知识运用能力。
第二,注重地理思维能力。在学习区域地理过程中,往往以某一或某两个区域为研究对象。在备考中,要宏观地从地理的区域性角度出发,以一个区域为单位,着眼区域整体性,同时分析不同区域的差异性,目的是培养学科思维能力。
第三,注重图像的识读认读,培养读图能力。[2]对图像的认读是一项基本能力,对图像识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考试中得到的信息量的大小,也直接影响考试分数。尤其是区域地理问题,所给的图像尤为重要。但在备考中,由于所学地区已经十分熟悉,往往不能静下心来仔细读图,从而导致复习不高效。所以在复习备考中,要注重读图识图,还需要把某一地区的不同地图对照起来,组成一幅地图,从而做到融合多图为一图。
【新题赏析】(2015新课标2卷36部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图2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1)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6分)
(2)指出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4分)
这道试题的两个问题比较常规,第一问在考查学科基础知识之上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起来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是热带雨林气候,故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而根据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结合生活即可答出防范问题是蚊虫叮咬,疫病(高温湿热)中暑,晒伤(太阳辐射强)等。第二问则考查工业联系,通过材料(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所示,可以得出有关机械制造、钢铁、管线等和铁路建设有关的工业部门均可获益。
附参考答案:
(1)气候特点:(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3分)
需要防范的问题:中暑、晒伤;食物中毒;蚊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3分)
(2)钢铁、机械、机车制造、电子通信、管线、建材等与铁路建设和列车制造有关的部门。(4分)
【笔者反思】通过这道新题,可以看出,高考并未放松基础识记部分,考查的世界气候分布图也属于高中地理学科的重点知识。同为一套试卷的同一出题位置,也沿袭了之前的风格。在第二问出现的考查联系的内容也值得我们关注。从这道题中可以总结出我们在区域地理复习备考中的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
第一,对基本识记内容特别是有关高中部分的要落实。在备考过程中不能放松识记内容,往往识记内容在高考中得分并不高。但在备考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往往不能把初高中所有地理事实全部背诵下来,此时就应该重点注重高中知识。此外,也要注意高中原理的镶嵌,不能不知原理应用而盲目添加背诵。
第二,要有“一定”的空间定位能力。在复习备考中,要有一定的空间定位能力。如果能准确定位所考的是哪一区域下的地理事物,有些问题就可以解决,或者说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个方式。一个区域地理知识十分丰富的考生地理成绩不会太差。但在有限的时间中,大量提升区域地理知识是不现实的,因为无法短时间识记大量的知识,就算能记下来也是无法灵活运用的,而高考考查的不在于知识量的大小,而在知识的运用能力。所以笔者认为在短时间内需要掌握“一定”的定位能力就够了。
第三,适当采取对比不同区域的方法进行复习。在高考中,由于试题量不大。比较的题型因为可以考查较多的知识点而受命题人青睐。在复习中有所训练,重点是掌握这种问题的分析方法,锻炼地理思维能力。
总结上述方法,区域地理学在于三点。第一,不盲目求多,精确重点知识,真正落实好识记,对所知道的地理事实能够运用。第二,具备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会读图识图与分析解决问题。第三,明确考查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参考文献:
[1]梁玉霞.区域地理复习中认知结构的整合构建[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Z1).
区域地理范文2
一、强化空间定位,准确识别区域
识别区域是区域地理学习的第一步,即“是哪里”。只有准确定位区域,才能运用自然、人文地理的相关原理来分析和理解区域特征、解决区域问题。教师可从两个方面入手来提高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
首先,将经纬网和重要的地理事物相结合进行综合定位。单一依靠经纬网定位,记忆难度大且遗忘率高。若将经纬网与河流、湖泊、山脉、大陆轮廓、岛屿、海峡、特殊城市等联合起来进行记忆,通过点、线、面结合进行综合定位,会大大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减少机械记忆的负担。如可借助地中海定位纬度(30°N~40°N),借助艾丁湖(89°E,42°N)定位中国南疆,借助秦岭一淮河(34°N)定位中国的南北方,借助安第斯山(70°W)和大陆轮廓定位南美洲等。
其次,关注重点区域。一是教材中提到的重点国家,如日本、美国、印度、德国等。二是热点区域,高考中多以热点区域作为命题载体。如叙利亚战争问题提醒我们要关注北非,伊朗核问题提醒我们要关注西亚等。
二、把握核心特征,建构思维导图
识别区域后需要运用图文材料说明区域特征,即“有什么”。高考试题通常以区域为载体,考查区域内地理事物的分布和特征。区域地理从自然到人文要素繁多,这就要求地理学习要围绕核心特征,纲举目张,思路清晰,脉络分明。
首先,要抓住区域典型特征建构区域各要素的思维导图。如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可借助“干”建构如图2的思维导图。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寒区分别借助“暖湿”和“高寒”人手理解。对西亚地区可围绕“石油”、“水”、“民族宗教”、“战略位置”展开分析。总之,在区域地理教学中,要围绕核心特征,抓住要害,以点带面,提高区域地理学习的实效性。
其次,要强化区域差异比较,在比较中加深理解。常用于比较的区域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地理位置相似或差异明显的地区,如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二是地形、气候等特征相似或差异明显的地区,如我国南方、北方。三是经济地理特征相似或差异明显的地区,如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比较时要理清比较的对象和思路,在比较中加深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与迁移运用能力,进而为区域间的资源调配、产业转移、协调发展打下基础。
三、联系自然、人文地理,探究特征成因
高考试题考查的不是区域地理的具体知识,而是需要用自然、人文地理的原理来分析区域地理事实和现象中隐含的地理原理和规律,即“为什么”。因此在分析区域特征时,需调用自然、人文地理的原理,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运行灵活变通。
常见的区域特征成因的分析思路有:从地理位置入手,结合大气环流和区域地形、洋流等分析气候成因;结合地壳运动原理、板块学说和地质作用理论分析地貌成因;结合气候和地形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结合气候类型和地形、地势、洋流等因素分析自然带;结合区位因素理论分析区域人口、城市、产业活动、交通和商业布局等。
四、结合区域特征,评价发展现状
在区域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需要运用逻辑推理和事实判断,对区域发展现状作出“怎么样”的客观评价,这是地理学的社会使命和实践价值所在。要结合区域特征,分析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人与地的协调程度,为下一步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对区域发展现状评价,通常需要结合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维度,从利与弊两个方面去衡量。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可根据区域发展的阶段或特征进行归类,以达到“学一例会一类”的效果。
五、基于人地关系,提出发展方向
区域地理范文3
关键词:高中地理;区域地理;教学策略
一、高中区域地理的内容要求
从高中区域地理这部分的知识内容来看,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讲述的是自然地理,其内容主要包含环境内的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基本情况,另一个方面则为人文地理,其内容主要阐述某个区域的发展情况及工农业区的分布。《高考说明》的要求上对区域地理的教学内容虽没有具体的明示,但需要学生了解不同区域分布的主要地理特征与分析地理环境对于生产生活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区域地理的过程当中,要随着课程的深入,逐步地了解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差异,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与空间结构,最后能够从经纬度的角度正确区别各类区域,才算真正掌握了区域地理的研究方法。
二、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能力
1.熟练运用地图来分析区域地图是地理研究当中时常用到的一种工具,而区域地理的教学往往离不开地图,学生如若能养成独立利用地图来研究地理对象的习惯,能够从地图中获取大量的地理信息,从而解决问题有章可循。首先教师应该传授给同学们地图的判读方法及图例、标注、颜色等内容代表的意义,以让同学们在读图的过程当中能够了解区域的资源分布情况、气候变化情况等信息,从地图上对该区域的人文和自然状况都有个大致的了解。想要确定地理位置,就必然需要定位,而区域地理的研究方法也离不开区域定位,准确确定区域的位置需要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地图语言,例如绝对位置、相对位置、区域方向等相关概念。地图上的信息量相当丰富,对地图的正确使用,有助于学生提高对区域地理的理解水平。2.掌握自然及人文地理要素构成区域地理的相关地理试题需要我们了解区域特征,从而结合实际背景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例如“读右图,回答A地所在国家是否面对大西洋”这道简单的题目,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看图能力来判断地图中A地的情形,更要学生对大西洋这块区域附近的国家有所了解。由此可见,想要分析区域地理,就必然要掌握各区域的自然及人文地理要素构成,否则根本无从入手,毫无头绪。地理中的自然要素主要分为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特征、资源能源等,人文要素有居民、农业、工业、技术、文化等,只有掌握好相关要素,加以分析,才能通过区域背景解决各类地理难题。
三、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1.引导学生分析各区域间要素联系一个区域包含着多种要素,各要素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因此学生在分析区域问题的同时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区域地理内容包含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两大板块,自然要素是人文要素的依据,一般而言,自然条件将影响人口数量的分布、交通方式的改变等。教师与学生研究区域地理时,应当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区域要素,来分析一个区域自然与人文之间的联系。例如沿海地区受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的影响交通非常便利,便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分析区域要素间的联系是进行区域地理研究的基本,学生只有牢记区域地理基本内容,再辅之以科学的研究方法,地理成绩才能有所提升。2.渗透人地关系思想,促进学生思考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在高考当中,区域地理这块所考查的内容也大都会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从经验表明,一个区域的特征通常是以这个区域的自然条件作为基础而产生的。因此教师教学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在区域的各类特征当中,找出其最本质而最具特色的主要区域特征来供学生思考,方便学生记忆,从而使区域地理学习更加轻松。例如在学习到“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时,教师因让学生联想起这部分地区最明显的自然特征便是“气候干旱”,进而联想到该条件对畜牧业及运输业产生的影响。无论一个区域的地理事物多么冗杂,内部联系多么复杂,只要学生通过对地理环境的分析,联想起该地的资源条件,进而对人类活动进行思考,保持“三步走”的姿态,便能逐渐理清该地的区域特征。人地关系思想的渗透,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区域地理学习不再枯燥。
四、总结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区域地理在高考地理中的考核内容明显有上升的趋势。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中的难点与重点,只有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分析能力与解答技巧,才能使学生清晰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内容。
参考文献:
[1]马莉.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方式探析[J].学术期刊《西部素质教育》,2016(18).
[2]郑凡.关于高中区域地理教学方式研究[J].学术期刊《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32).
区域地理范文4
一、高屋建瓴,把握教材
搞清楚区域地理教材的编排特点,把握区域地理教材的“脉搏”,有助于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
区域地理基本上按照有总到分的知识框架编排。以《世界地理》为例:
总论【地球、地图 陆地和海洋等】——分区【东亚、东南亚 南亚、中亚、西亚 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等】
总论部分多为系统地理,与高中系统地理遥相呼应,总论是总结概括分区地理知识得来的。分区地理部分的编排同样有明显的规律,基本上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入手(自然地理讲述区域的范围、位置等特点;人文地理讲述自然资源、经济概况等特点)。
《中国地理》的编排也是这样的模式。
区域地理教材编排虽有明显的特点,但学习过程中不能把这些特点和规律视作“灵丹妙药”而完全照搬,必须结合各个区域的不同地理特色而有所取舍,灵活运用。
二、有机结合,相互渗透
在学习区域地理的过程中,要把总论和分区之间,初、高中之间结合起来,相互渗透,不然学习区域地理就变为记忆初中地理。
初、高中地理结合,就是利用高中地理中系统知识分析解决初中地理问题。如分析《城市》一节时,就有这样的问题:我国大城市的分布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分析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利用高中地理《聚落》一节的知识作为分析问题的思路,知道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有地形、气候等。再结合城市的情况,很容易得出结论,如果死记的话,就无法作答,因为初中课本没有直接介绍原因。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
三、总结归纳,把握规律
学生在学习时只有把握规律,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要学会总结归纳,找出规律。
如学习我国黄河的凌汛可以总结形成凌汛的条件:河流有结冰期、自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根据这一规律可知,俄罗斯的叶尼塞河等可能形成凌汛。
再如地形的形成与内外力作用有关,分析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就要从内外力作用入手。日本以山地丘陵为主,其多火山地震的特点,是与日本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有关,由此总结类似的规律: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地区多山地、多火山地震的特点。
四、关注热点,理论联系实际
地理教材更新周期长、速度慢,因而大量典型鲜活的热点地理材料不能及时地编入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初中地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热点问题,并利用这些热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补充时事地理材料是必要的。这样不仅丰富了地理教材,增加了学生对地理事物的感性认识,而且能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五、加强记忆,奠定基础
区域地理范文5
新的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定如下计划:
一 、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人教版地理必修二及部分区域地理内容,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学情分析
从上期期末考试情况看,四个班的成绩都有较大提高,但学生的数学基础还是参次不齐。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比较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而且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 、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区域地理范文6
认识青藏地区
第一节
自然环境及农业
1.
西藏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
2.读图:(1)山脉:①
②
③
④
(2)地形区:⑤
⑥
(3)湖泊:⑦
(4)城市:A.
B.
C.
(5)省级行政区:D.
E.
F.
(6)农业区:G.
H.
(7)邻国:M.
3.青藏地区位于哪里?
4.“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指的是哪里?
5.为什么会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1)
(2)
6.青藏地区是什么气候?
7.最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什么?
8.为什么太阳能丰富?(1)
(2)
9.“日光城”是哪个城市?
10.为什么有丰富的地热能?
11.为什么水能丰富?
12.藏袍有什么优点?
13.为什么到青藏地区旅游要带防晒用具?
14.为什么到青藏地区旅游要带氧气袋?
15.为什么到青藏地区旅游要带御寒衣物?
16.青藏铁路连通了哪两个城市?
17.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18.草场类型是什么?
19.有哪两大牧区?
20.代表性牲畜品种有哪些?
21.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22.种植业类型是什么?
23.种植业区有哪些?
24.主要农作物品种有哪些?
25.为什么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带?
(1)
(主要)
(2)
(3)
26.农作物为什么优质高产?
(1)
(2)
(3)
27.主要饮食品种有哪些?
28.传统住房类型有哪些?
(毡房)、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1.位于哪里?
2.
读图:(1)省级行政区:①
②
(2)河流:③
④
⑤
(3)铁路线:⑥
(4)城市:A.
B.
C.
3.是哪三条河流的发源地?
4.别称是什么?
5.降水不丰富,为什么能成为许多河流的发源地?(1)
(2)
(3)
6.为什么生态环境特别脆弱?
7.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是哪里?
8.为什么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1)
(2)
9.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有哪些表现?
10.怎样应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第八章
认识青藏地区
第一节
自然环境及农业
1.
西藏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布达拉宫
2.读图:(1)山脉:①昆仑山②祁连山③横断山④喜马拉雅山
(2)地形区:⑤青藏高原⑥柴达木盆地
(3)湖泊:⑦青海湖
(4)城市:A.拉萨B.西宁C.格尔木
(5)省级行政区:D.西藏E.青海F.四川
(6)农业区:G.雅鲁藏布江谷地H.湟水谷地
(7)邻国:M.印度
3.青藏地区位于哪里?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南至国界。
4.“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指的是哪里?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5.为什么会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1)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少。(2)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为大江大河提供稳定的水源。
6.青藏地区是什么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7.最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什么?高寒。
8.为什么太阳能丰富?(1)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烈。(2)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9.“日光城”是哪个城市?拉萨
10.为什么有丰富的地热能?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11.为什么水能丰富?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是许多大江大河发源地,河流众多。河流落差大。
12.藏袍有什么优点?能适应青藏地区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13.为什么到青藏地区旅游要带防晒用具?
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烈。
14.为什么到青藏地区旅游要带氧气袋?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低。
15.为什么到青藏地区旅游要带御寒衣物?海拔高,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
16.青藏铁路连通了哪两个城市?西宁和拉萨。
17.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高寒缺氧,有多年冻土、沼泽湿地
,生态环境脆弱等。
18.草场类型是什么?高寒牧场
19.有哪两大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20.代表性牲畜品种有哪些?牦牛、藏绵羊、臧山羊。
21.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是什么?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22.种植业类型是什么?河谷农业
23.种植业区有哪些?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24.主要农作物品种有哪些?青稞、小麦、豌豆等。
25.为什么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带?
(1)海拔低,气温高,热量条件好。(主要)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3)有灌溉水源。
26.农作物为什么优质高产?(1)日照时间长,利于光合作用。(2)气温低,生长期长。(3)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积累。
27.主要饮食品种有哪些?糌(zan)粑、牛羊肉、酥油茶、青稞酒。
28.传统住房类型有哪些?牛毛毡搭成的帐篷、平顶碉房。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1.位于哪里?位于青海省南部。
2.
读图:(1)省级行政区:①西藏自治区②青海省
(2)河流:③黄河④长江⑤澜沧江(3)铁路线:⑥青藏铁路
(4)城市:A.拉萨B.西宁C.格尔木
3.是哪三条河流的发源地?长江、黄河、澜沧江。
4.别称是什么?被誉为“中华水塔”。
5.降水不丰富,为什么能成为许多河流的发源地?(1)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少。
(2)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为大江大河提供稳定的水源。
(3)湖泊、沼泽众多,是河流水源的重要调蓄器。
6.为什么生态环境特别脆弱?海拔高,气候寒冷。
7.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是哪里?三江源地区
8.为什么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1)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萎缩,影响水源补给。(2)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9.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有哪些表现?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
10.怎样应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退耕还草,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前言
从事初中地理教学20多年,接触了海量的初中地理教学资料,吸收其优点,经过对比修整,编写出了自己的教学案。
工作的需要,被安排到高中部教学,深感高中学生初中地理知识的欠缺。采用初中地理教学案的编排模式,按照初中、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吸收初中地理各个版本的优点,对应北斗区域地理教材的知识体系,编写出了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区域地理教学案。教学案的编写与教材同步,采用了正反页的方式。正面提出问题,反面相应位置展示答案。解决了学生背诵不知答案,感觉背好后无法自我检测的问题。学生可对着反面背诵,对着正面自我检测。
教学案集教案、学案、笔记、测评等于一体,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减轻了教师的讲课负担,真正做到了学生能学、教师能教、家长能查,解决了教案与课堂脱离、学案与课堂冲突、教学反馈不够及时等问题。。
区域地理知识与地图有密切的联系,编写中对地图进行了详细修改,去除了无关内容对学生记忆知识的影响,只保留了《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图上记忆的知识,更利于学生学习。
学生掌握好了基础知识才能做题,没有对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做再多的题,也会有欠缺。有了对知识的拓展提高,才会考高分。教学案两者都兼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