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山海经大荒北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山海经大荒北经范文1
帝江
《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 空间速度之祖巫.
句芒
《山海经·海外东经》:“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 东方木之祖巫.
蓐收
《山海经-海外西经》道:“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西方金之祖巫.
共工
《路史·发挥一》罗苹注引《尹子·盘古》:“共工触不周山,折天柱,绝地维,女娲补天,射十日。” 北方水之祖巫.
祝融
《山海经》云:“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南方火之祖巫.
烛九阴
《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烛龙。 时间之祖巫.
强良
《山海经-大荒北经》:嘴里衔蛇,手中握蛇。虎头人身,四蹄足,长手肘。 雷之祖巫
奢比尸
《山海经 大荒东经 卷十四》奢比有神,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 天气之祖巫.
天吴
《山海经·海外东经》云:“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 风之祖巫.
龠兹
不是山海经里的神,而是上古的氏族名里有这样一句:“天皇燧人龠兹氏”。电之祖巫.
玄冥
《淮南子·时则训》云:“颛顼、玄冥之所司万二千里。”玄冥,颛顼的佐神,名禺强,又作禺京,字为玄冥,是雨师也,实为海神兼风神。雨之祖巫.
后土
《山海经 海内经》: 共工生后土。中央土之祖巫.
参考资料:山海经,淮南子等
巫族相信万物有灵,而且可以通过精神感召祖巫降临,并能召唤各种生灵助战,修行传说中的通零术,不需具备强横的力量,讲求一种精神信仰和精神力修为,成效极快。《说文》:"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也。"又《汉书.效祀志》:"民之精爽不贰,齐萧聪明者,神或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使制神之处位,为之牲器,能知四时牺牲,坛场上下,氏姓所出者以为宗。"
正所谓:神魔鬼怪妖佛仙,天心修为我为前。
山海经大荒北经范文2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滔滔江河必有其源。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根在昆仑。那么昆仑山在何处?
昆仑山不是孤零零矗立在大荒之中,它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山水神灵。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念头:这里是古羌繁衍生息最近的地方,举手抬足之间就能摸到昆仑文化的脉络主旨
(一)瑶池,历史上称谓“西海”、“青海”、“鲜海”、“卑禾羌海”。蒙语称“库库淖尔”,藏语称“措温布”,与《山海经》中“其清洛洛”异曲同工,意为青色的湖,今指青海湖。从藏族传说中也可佐证这个结论。青海湖在藏语中读“措温布”。日本学者白鸟库吉曾经认为这个名称与“西王母”系一音之转,因为“王”字在古汉语中读“温”音。由此他认为西王母是远古时代游牧于青海湖边的一位女酋长。其实,藏文文献中便有与西王母极其相近的传说。清代佑宁寺名僧松巴・益西班觉在其文集中记述道:青海湖在古代叫“赤秀洁莫”,意思是万户消失的女神王。青海湖本来是一片美丽富饶的草原,有十万户帐房人家,后来海心山下的泉水涌出,淹没了草原和帐房,幸亏有神运来海心山压住泉眼,才使整个草原免于沉没。这个传说至今在蒙藏群众中流传,只不过有些变异。“赤秀洁莫”的含义正与西王母的名称相对应,不难想象,最初的传说中必有一位女神的形象。其实,寻根溯源,谢佐先生在《昆仑神话与西王母》一文中提出:西王母瑶池就是今天的青海湖。赵宗福先生在《论“虎齿豹尾”的西王母》一文中提出“青海湖地区就是西王母的故乡”。董绍宣先生的《周穆王、西王母相会处――青海湖》一文提出:瑶池就是青海湖。“青海昆仑断”是说由于昆仑山阻挡,青海湖才没有向东淹漫。“乍来青海畔,昆仑最上头”,说明昆仑山与青海湖相近咫尺,昆仑山就在青海湖东。《昆仑山探寻西王母古国》一书直截了当指出“真正的瑶池大约像是烟波浩淼的青海湖,因为中国古文字里池与湖的概念是相近的”。
(二)赤水,历史上称“浊河”。今称“黄河”。《山海经》中有“赤水之后,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昆仑之丘在西北,河水出其东北隅”。《庄子》中有“黄帝游手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是说昆仑山在黄河之北,过黄河就是昆仑山。有“黄河直与昆仑通”之说。
(三)弱水,史称“尉迟川”,今指倒淌河。“弱水自西海之山”,发源于昆仑山(今野牛山)并在此山环绕西流,注入青海湖,有“凄水出焉,西流于海”的记载。《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渊环之”,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也说:“昆仑之墟,地首也。是惟帝之下都。故其外绝以弱水之深。这里说的是常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神境,有道防线是常人难以逾越的,其下有条护城渊,名叫弱水。“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连鸿毛都沉底,人怎能过得去?《忆・禹贡》:“弱水既西”下注柳宗元话说:“西海(今青海湖)之山有水焉,散涣无力,不能负芥,投之则委靡填汲,及底而后止,故名曰弱”。《书・禹贡》:“弱水既西”下注引苏氏话说:“弱水出吐谷浑界穷石山(今野牛山)”。韩邦奇《禹贡详略》记载:“弱水自西海之山。西海今西宁卫城西,穷石之山,当在其左右”。《汉书・地理志》金城郡临羌县:条下有“西北至塞外,有弱水昆仑山祠”。徐文靖《禹贡会笺》在“弱水既西”下笺云:“按《山海经》阴山北五十里曰劳山,弱水出焉(弱水发源于今野牛山西)”。《淮南子》曰:弱水出穷石。清胡渭《禹贡锥指》在“弱水既西”下强调指出:“正义曰:诸水言既导,此方既西,由地势导之,使西流也。郑云:众水皆东,此水独西,故记其西下也。程氏曰:弱水初必壅遏而东,既导之西侧逆者顺矣”。以上文献中可以看到:弱水就在青海湖周围的佐证。据“众水皆东,此独西流”和“诸水既言导,此言既西”判断,弱水似乎是公元前二十一世纪时今倒淌河的前身。《丹噶尔厅志・艺文》中有“山高则力接天光,河水倒流一线长”。这里山指昆仑山,河指倒淌河。《昆仑神话与西王母》中有“其山之下,弱水九重”。《昆仑山探寻西王母古国》中有“弱水,当指青海湖东岸日月山向西注入青海湖的倒淌河”。是说弱水,今倒淌河就是昆仑神话中的护山河。
(四)炎山,古称“日月山”,隋唐称“赤岭”,元代以后又复称“日月山”。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昆仑之丘,其外有炎火之山”。《昆仑山》中有“下浮弱水波晶晶,傍绕炎火光熊熊”。“炎山”火焰山之意。“土质多红砂”,“由古老的火成岩石构成”。“山上无石,土为紫色,远看如喷火,近瞧似血染”。无疑古时称“赤岭”就源于此。《水经》言其高为三千多丈,为赤山。南北朝的宋云说:“赤岭者不生草木,因此以名”。清人吴延伟在《定藏纪程》中记述:“北边岭口土黄色,南边岭中土红色”。由此可见,远古时期的日月山寸草不留,树木不生,是赤之炎炎的“火焰山”。如今笔者多次在赤岭(今日月山)附近看到还有红山、红岭之称的山丘,皆为赤色,历史名城石堡城就坐落在红褐色的悬崖峭壁上。华石山西头,至噶尔藏岭(今分水岭)满山满深沟与高台,全为火红色的断层石崖,与《山海经》中所言“昆仑之丘”“炎山”完全吻合。其中还有一个洞,洞口石阶崎岖,洞前有一片近3000多平方米的开阔地面,可容纳数千人聚会站立,入口处有两道门隘遗址。走进洞中,洞内还有耳洞、顶洞、窑洞、前洞,当地人称“房子洞”,流传的民谣说:“洞中洞,洞连洞,洞中还有王母洞”。西王母选择这一群穴洞妙处而居,高高大大,王者气派,每在洞中出现,羌民便俯身跪拜,一片欢呼“赤雪洁莫,赤雪洁莫”!她的神秘力量能不让羌民俯首拥戴?
在宗家沟还有高耸云霄的天洞,有形似桃儿的桃尔洞、有拴嗥天犬石柱的二郎洞……。众多的洞群,优美与壮丽同在,幽旷与奇景并存,使游人叹为观止。宗家沟上哪座山不是历史,哪一个洞不是故事!
今青海湖东沙山,在《大荒西经》中有“西海之南,流沙之滨”。《离骚》中有“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杂感》中有“吾闻青海外,赤水西流沙”。是说流沙之滨有昆仑之丘。
(六)石室,在《大师宗》中有“黄帝得之,以袭昆仑。王母得之,坐乎少广”,“少广自是仙灵宗”。“仙灵”指神仙,“少广”指西王母石室。《大荒西经》中有“在昆仑丘穴处,名曰西王母”。《水经注・河水》中有“南有湟水出塞外,东经西王母有室”。《仙人篇》中有“骚风游四海,西过王母庐”。以实地考证,早期西王母石室就在昆仑山(今野牛山)下宗家沟,那里有古老岩洞一百多个。晚期的是天峻县关角西王母石室。西王母石室其古朴、其自然、其斑澜、其众多,其鬼斧神工让造访者心魄驰动。
(七)盐池,今指茶卡盐池。不管怎么说,食盐匮乏如金的年代,盐池的发现为古羌的生存铺平了一条康庄道路。《汉书》、《汉书・地理志》中有“金城郡―临羌西北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盐池、北则湟水所出”。从临羌(今湟源县)开始,至东向西即临羌―塞昆仑山外―西王母石室―仙海―盐池。昆仑山与盐池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八)黑水,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以湟源山水考之,符合这个地理方位的一处便是发源于黑山峨博中的寺脑河水。《丹噶尔厅志・地理》中有:初名称“大阿察”向东南流,汇“小阿察”,这里水草茂盛,灌木丛生,土质黑黝,河水流经时,暗淡无光,故称“黑水”。另处是发源于祁连山冰川,流经默勒沼泽,绕过夏格日山,穿过河西走廊,注入居延海。据史记载:居延海又称“西海”,晋代在那里设过西海郡。
(九)翠水,又称“羌水”、“顺羌河”发源于昆仑山(今野牛山)。在《神异典》、《昆仑神话与西王母》中有“左带瑶池,右环翠水”。瑶池青海湖昆仑山(野牛山)翠水(顺羌河)左右分明,昆仑山居中,方位清晰,贴切入题,紧密联系,浑然一体。
(十)山,《辞海》中有“”音“龟”。《山海经》云“山去太华二千八百五十七里,是注于西海(今青海湖)凄水出焉,西流注于海,则是山在西海之东”。《西宁府新志・地理・山川》中有“山在县治(今西宁市)西,而为西宁境内之山也”。按道教说法,西王母位于西方,在西方五行中西方为金、将西王母称为金母,把金母住所龟山称作金山。说来也巧,今青海湖东野牛山就是历史上的山,那里的父老也将野牛山称金山。昆仑山为何称野牛山?根据神话传说,野牛山众多神灵的佼佼者是先民古羌宗称的图腾。
(十一)白水,今指白水河,发源于翠山,又称华石山、南屏山,属昆仑山(野牛山)系。在《离骚》中有“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绁马”。是说屈原早上渡过白水,然后就登上昆仑山,把马拴住。说明白水与昆仑山相近。白水在《昆仑山》中说它在昆仑山的山腰,《淮南子》又说在昆仑山下,现实的白水恰在昆仑山(野牛山)下华石山,庄叫白水村,水称白水河。
(十二)药水,《海内西经》中有“昆仑山西北有甘泉,晋代郭璞认为这个甘泉就是丰泉,丰泉水质甘甜,饮后延年益寿”。有首诗写道:“自有一泓圣水泉,爽口心明醇香甜。无忘王母德义重,至今颂扬在人间”。是说药水泉恰在昆仑山(今野牛山)之西北,就是西王母沐浴健身的丰泉,泉内有灵丹妙药,增添了此泉显赫的声名,故峡称药水峡,村称药水庄,河称药水河,山称药水山根,庙称药水寺。
(十三)湟水,郦道元《水经注》中有“湟水出塞外,东径有西王母石室”。黄河最大支流湟水古称“拨洛充克克河”,发源于今海晏包呼图山,从塞外流入临羌(今湟源),出于东峡又称戎峡。从湟水流经的地域看,西王母石室(今宗家沟)恰在东经方位,且临羌古城又在湟水和药水河交汇地方。
(十四)西海郡,今指海晏县三角城。《论衡・恢国篇》中有“汉遂得西王母室,因为西海郡”。据史记载:安汉公王莽为实现他逐步篡汉的目的,刻意显示他“四海一统”的伟大功业,向当地羌族首领良愿利诱威逼,劝其率部离开青海湖,把青海湖献给汉王朝。良愿答应了王莽的条件,率部迁徙到盐池(今茶卡盐池),于是王莽上奏,在汉元始四年(公元4年)冬天,西海郡正式建置。郡治龙夷(今海晏三角城),实现了北海、东海、南海、西海(今青海湖)四海一统的局面。
(十五)临羌县,在《后汉书・郡国志》中有“临羌有昆仑山”。《逸周书・王会解》云“临羌在今甘肃西宁县西”,《释文》云“昆仑山临羌西”。《湟源县志》中有“汉时置临羌县(治今城东南)隶金城郡,神爵元年(前61年)后将军赵充国进军湟水流域,平定和招抚羌族,同年在今湟源县东筑临羌县城”。此城西临羌族,故称临羌。《青海通史》中记载:“临羌治在今青海湟源县城东南”。近代著名史学家顾颉刚曾在《从古籍中探索我国西部民族--羌族》中说:“临羌治湟源南古城”。周希武在《宁海纪行》中明确指出:“余疑县城东南湟水南岸之古城,当即临羌城也”。《唐纪十》中也有:“汉金城郡临羌县西有卑禾羌海,世谓之青海”。《十三州志》云“青海在临羌县西”。《西宁府新志》亦云“临羌古城在县治西,汉置,属金城郡”。《西宁府续志》也有“治西宁西九十里”。不言而喻,临羌县就在今青海湖东,西宁市西,这样西王母的羌族王国的方位就十分明确了。
临羌县城位于今青海湟源县城关镇万丰村,这是湟水与药水河交汇处,古城北距湟水500米,西距药水河700米,南依松蛾山,又称戎峡山,土人呼大峨博。古城略正方形,东西长250米,南北宽245米,残高18米,底宽15米,顶宽2米,面积约61250平方米。
古城南北各开一门,外有瓮城,每面城墙及四角都有马面,共有13个。城内南高北低,原有布局已看不清楚,城面地面散布砖瓦石块,泥质陶灰片,曾发掘出汉代的五铢钱币,唐代的开元铜币等珍贵文物。
在两千多年前,汉王朝将军、官吏、军队和平民便以这座生土构建的城池为守身之地,在当时诸羌林立、兵戈不息的时期,临羌不过是弱势弹丸的古城,想要立足,只有凭借险阻,以挡羌氐。定地在今湟源县城南古城,便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在两汉长达二百多年的历史中,汉王朝上千名的屯田士卒也凭于此,数万诸羌围攻数年不下,只好引部西遁。由此可见,临羌古城固若金汤,为汉王朝守住这座西陲的政治、军事要冲,建立了不朽的功劳。
临羌,这一古老的汉代王朝的最西边陲古城,尽管它在中原文明血脉中跳动的声音不够宏亮,但却以古羌文化毛细血管般的丰富,以它涓涓细流,使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脉得以延续畅通,并发扬广大。
(十六)昆仑山,昆仑应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语言,意为“天”,昆仑为胡语,“喀喇”之转音,犹言“黑”也。《晋书》中有“形长而色黑,宫人皆谓之昆仑”。《黄河志》中雪山即昆仑山。《青海志》记》中有:“雪山一名昆仑山也”《一统志〉中有“昆仑山,其巅极峻极,经夏积雪不消,也呼雪山”。此山山势极峻,海拔高4898米,终年积雪,候夏不消。
昆仑山是遥远、神秘而恐怖的,它险境魔幻,峥嵘万状,奇特诡谲,概括起来有如下八个地貌特征
(一)“是天上、人间、地狱三界的联系之处”。先说“天上”。《穆天子传》中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昆仑之丘,是唯帝之下都”。“甲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在《昆仑记》中有“昆仑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增城,一名为天庭,是惟太帝之居”;《遁甲开山图》中有“天下神仙,治在昆仑山上”。《拾遗记》中有“有云色从下望之,如城阙之象。四面有风,群仙常驾龙乘鹤游戏其间”;《庄子・天地篇》中称“黄帝古天神也”。从地上说,在《大荒西经》中有“大荒之中,有方山者,上有青树,后曰柜格之松”。“有山名曰丰沮玉门”;从地狱说,以蛇作象征,在《海内经》中有“赤蛇在木上,名曰毒蛇,木食”。《海外西经》中有“四蛇相绕”。《大荒北经》中有“有神人面蛇而身赤”。
(二)“宇宙中心”。在《地理上的青海》中有“青海虽在吾国之西北部实居全国中心。由省内青海湖算起,东岸经线为东经101度,东距东经135度的黑龙江口和西距东经73度的葱岭,正好在中央部分。横断青海水面的纬度37度,北距54度的萨彦岭和南距20度的海南岛,都不过17度,所以青海居中国的中部”。环青海湖属于青藏高原一部分是世界屋脊,也是亚洲中心,太平洋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海高原寒冷区的交汇点。据《昆仑山探寻西王母古国》中提到“青藏高原是人类的发祥地”。
(三)“四面环水”神话。昆仑山西有弱水(倒淌河)环绕、南有赤水(黄河)流经,东有翠水(顺羌河)流淌,北有湟水源头。四面环水,山青水秀,是昆仑山仙主西王母聚仙会众的最佳境地。无疑,四水之美,不是“青海江南”所表述,它那山山水水也非“西双版纳”这样称号能够企及,只有走过地球的角角落落,才能领悟到它的独一无二。
(四)“其山顶正对着北极星”,无巧不成书,登上昆仑山(今野牛山)顶向北眺望,北极山映入眼帘。北极山座落在临羌(今湟源),山形正好呈北斗七星形,《丹噶尔厅志》中有“状如北极,故名焉”,此山与昆仑山正好在一视线之内,昆仑山“正对着北极星”。
“亦为日月出没之处”,在《大荒西经》中有“大荒之中,有山名日月山,天枢也……日月所入”。因为这里是日月出没的地方,所以称“日月山”。《拾遗记》中有“昆仑山有昆陵之地,其高处日月之上”,昆仑山海拔高4898米,日月山海拔3523米,昆仑山高日月山之上。
(五)“山顶有一棵树”。湟源地貌很像一棵无影大树,它的根部在东峡,县城为树头,从树头上分西乡、小南乡、大南乡等几个树杈,在西乡这一大杈中又分左右、上下,纵横的好多小枝杈,这种地貌正好是昆仑山无影大树。《青海风土调查集》中有(湟源)“全境地形,南北长二百余里,东西不过百里,形略海棠叶”。这朵海棠叶上地球上所有地貌诸如山地、平地、阶地、丘陵景观类型齐全,为这棵树具有繁殖力和四季长青的内涵特征,故与创造、生殖、造物、终极、真实等长生观念相联系,可谓“钟自然之美,显人文之浑澳”。
(六)“宇宙山上住着天帝和各种神灵,为天堂”。在《昆仑文化集》中有“视西方为净土,被称之为极乐世界”。《庄子・外杂篇》提到黄帝“黄帝游手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山海经图赞》中有“昆仑月精、水之灵府:惟帝下都,西老之宇”。《海内西经》中有“昆仑之墟,百神所在”。《海内十洲记》中有“(昆仑山)真宫仙灵之所宗,天人济济,不可具记”。《博物志》中有“昆仑山,神物之所在,圣人仙人之所集也”。《淮南子・地形篇》中有“昆仑山,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以上历史文献所述,昆仑山就是“帝之下都”、“众神之府”的天帝和神灵的天堂。中国的奥林匹斯山,至今在那里的山顶供奉着“阿妈索日苟”意为“大家的阿妈”其实就是昆仑主神的西王母。
(七)“宇宙多产异兽、奇形草木以及金银铜柱玉等”。如今野牛山,夏格日山在《南山经》中有“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西山经》中有“其阳多铜,其阴多铁,其草多条,其善多葱笼”。《山海经》中有“其阳多为黄玉,其阴多为牛、羚、麝”。《西宁府新志》中有“谓此山多为牦牛、羚、麝。今此山间有山豹、猎者每获之”。其实何止这几种,据笔者游此,发现山鸡、野兔、旱獭、豺狼、梅花鹿、麝子等。据不完全统计,这里有兽类20余种、鸟类30余种,被国家列入保护的动物有10余种,被世界野生动物组织列入濒危物种的至少有5种。植物有树、草、花等上百种,其昆仑神话中传说的西王母不死之药,诸如人参果、灵芝、党参、黄芪、羌活、麻黄、大黄、柴胡、冬虫夏草等,都出于此山,丹邑人称此山为动物的资源宝库和植物的“西双版纳”。
(八)故有时与“天”、“太阳”、“雷电”、“光明”、“焰火”、等诸多联系”。《海内十洲记》中有“昆仑”,锦云烛日,朱霞九光”。《拾遗记》中有“昆仑山,南有赤坡红波”。《搜神记》中有“昆仑之墟,又环以炎火之山”。《大荒东经》中有“一日方至,一日方出”。《史记・大宛列传》引《禹本纪》中有“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说文古籀补》中有“日出土则光大”。《文源》中有“像日光芒出地形,日出地,视之若大”。有“日为宝镜天天照,月作明灯夜夜光”之说。
说到这里,有位先哲说过“人一思索,上帝就会发笑”。的确,有关昆仑文化,还有许多说不清楚的东西,许多学说也具有猜想性质,没有经过也无法经过实践的检验。没有定论,充满神秘,正是昆仑文化的魅力所在。然而,从以上历史文献及曾经产生过以昆仑山为载体的昆仑神话中凡涉及到的瑶池、赤水、弱水、炎山、流沙、石室、翠水、黑水、山、白水、药水、湟水、临羌等在环青海湖地域包括今湟源县域内都有地望所指,对号入座,而且与昆仑神话中的原型恰如其分,天衣无缝。神话中的昆仑山,就指青海湖雄峰野牛山,是昆仑神话借以发生和衍化的中枢地带,是神州大地的主脉,是中国神话的摇篮,祖国灿烂文化的富矿区,中国神话中百神的所在地和中心,也是昆仑文化无可争议的发祥地。文化是民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融和积淀的产物,没有文化,历史上不会有永存的事物。而诞生在这一奇特神秘地域声名远播的人物西王母,则无疑奠定了昆仑文化的人文基础。惟其如此,它才在世世代代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心上,树立起对自已民族昆仑文化的自豪感和炽热的爱国主义热情,并留下永远不灭的达观与神秘,复苏与重构,唤醒与勃发,崇拜与向往,执着与追求。
参考文献:
①《山海经・大荒西经》
②《后汉书・西羌传》
③《汉书・赵充国传》
④《淮南子・地形坠》
⑤《水经注》
⑥《神异典》
山海经大荒北经范文3
水兽。人面豺身,有翼,蛇行,声音如叱呼。招大水。《山海经(中次二经)》有载。
英招
人面马身(人头马?),有虎纹,生鸟翼,声音如榴。号称是替天帝看花园的神,但看起来充其量不过是只神兽而已。《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玄蜂
其实就是巨蜂,腹大如壶,蛰人,有毒,能杀人。《楚辞(招魂)》有载。
青牛
出名主要是作为老子的坐骑。但真正的原形是千年木精(土精成形是玉羊)。《嵩高记》、《录异传》有载。
呲铁
形状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铁为食。排泄物利如刚,可作兵器。《神异经(中荒经)》有载。
山臊
山神,人脸猴身,(一手)一足,能说人话,而且会变化,特别喜欢吃虾蟹。《神异经(西荒经)》、《国语(鲁语下)》、《诉异记》有载。
火鼠
又名火光兽。生活在火山中(非现在通指的火山,乃是燃烧的森林),重百斤,毛长接近一米,细如丝,见水即死。用它的毛就可制成“火烷布”(如果脏了用火一烧就可变干净)。《神异经(南荒经)》、《十洲记》有载。
商羊
一足鸟,招大雨。《说苑(辨物)》有载。
讹兽
别名诞。人面兔身,能说人言。喜欢骗人,言多不真。其肉鲜美,但吃了后也无法说真话了。《神异经(西南荒经)》有载。
民鸟
嘴为赤色,身为翠色。可御火。《山海经(西山经)》有载。
钦原
鸟,形状象蜂,和鸳鸯差不多大(可能就是一种巨蜂)。蛰兽兽死,蛰树树枯。《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钩蛇
蛇,身长二十米以上,尾部有分叉。捕食时于水中用尾巴钩岸上动物食之。《水经注(若水)》有载。
远飞鸡
又名翻明鸡、目羽鸡。紫色,翅膀下亦有眼睛。日出夕还。《洞冥记》有载。
腓腓
有点象狸,白色的尾巴。养之可以解忧愁。《山海经(中山经)》有载。
诸犍
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长尾,能发巨声。行走时衔着尾巴,休息时盘着尾巴。《山海经(北山经)》有载。
混沌
长毛四足,如犬,有腹无五脏。抵触善人,凭依恶人。《神异经(西荒经)》有载。
应声虫
居于人腹。宿主每发声,腹中便有小声效之,且会越来越大。以雷丸可治。《续墨客挥犀》、《隋唐嘉话》有载。
庆忌
又名要离。泽精,人形,大概十几公分高。黄衣黄帽,乘黄色小车,日驰千里。叫它的名字可使之报信(亦有捉鱼之说)。历史上也有人名(吴王僚子,猛将)、塔名为此。《管子(水地)》、《太平预览》有载。
并封
类猪,黑色,前后皆有头。《山海经(海外西经)(大荒西经)》、《周书(王会)》有载。
夫诸
象白鹿,但有四角。招大水。《山海经(中次三经)》有载。
当康
有牙的小猪状,因叫声而得名。可以预见丰年。《山海经(东次四经)》有载。
山蜘蛛
巨蛛,大如车轮,其丝可止血。《南部新书》有载。
鸣蛇
大体如蛇,但有四翼,发磐磐之音。见则大旱。《山海经(中次二经)》有载。
南海蝴蝶
巨型蝴蝶。有人曾捕之,去掉其翅膀和须足,仍有八十斤,极其鲜美。《岭南异物志》有载。
幽(安鸟)
类似有条纹的小猴子,经常发笑,看见人则躺倒,因叫声得名。《山海经(北山经)》有载。
狸力
猪状兽,脚后有突起,声音就像狗叫。应该是有操土之能。《山海经(南次二经)》有载。
马交
类马,白身黑尾,头有一角,利齿,四足为爪,发音如鼓声。以虎豹为食。一说可御兵。《山海经(海外北经)(西次四经)》、《管子(小问)》、《周书(王会)》有载。
孰湖
马身鸟翼,人面蛇尾(与英招类似)。喜欢载人(应该很适合作坐骑)。《山海经(西次四经)》有载。
媪
似羊非羊,似猪非猪。在地下食死人脑,能人言。用柏枝插其头方可杀之。《搜神记》、《晋太康地志》有载。
患
身长数丈,类牛,青眼光耀明亮,四脚于土中,虽在动却不移开。唯灌酒能消。因为其为忧伤之气所聚,酒能忘忧,所以可消。《搜神记》有载。
鬼车
别名九头鸟。色赤,似鸭,大者翼广丈许,昼盲夜了,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爱入人家烁人魂气。亦有说法称九首曾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此疑个例)《三国典略》、《岭表录异》、《正字通》有载。
九婴
水火之怪,可喷火吐水,为羿所杀。《淮南子(本经训)》有载。
飞廉
鹿身,头如雀,有角,蛇尾豹文。有说其为风伯。或是操纵风力大气的神兽。《楚辞(离骚)》有载。
飞诞鸟
鸟,似鼠,赤足。口可分泌粘胶,用其洒在树上粘取飞禽食用,亦有时用其喷射,百发百中。《广博物志》有载。
九尾蛇
巨蛇,体有鳞甲,腰以下有九尾,拖行,有铁碰撞之声。尾端有小孔,会喷射,如枪弹,中者非死即残。《续子不语》有载。
奚鼠
巨鼠,居于冰下,重千斤,肉可食。皮毛可以制衣被,为御寒上品。用其皮蒙鼓,其声可以传千里,它的毛发可以召集鼠类。《神异经》有载。
傲因
类人,穿着破烂衣服,手为利爪。袭击单身旅人,喜食人脑。舌头暴长,有时伸出盘在地上休息,用烧烫的大石掷之,可杀。《神异经(西荒经)》有载。
吼
形如兔,两耳尖长,仅长尺余。狮虎畏之,盖吼溺着体即腐。《偃曝馀谈》有载。
横公鱼
生于石湖,此湖恒冰。长七八尺,形如鲤而赤,昼在水中,夜化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乌梅二枚煮之则死,食之可却邪病。《神异经(北方荒经)》有载。
傒囊
象小孩子,见到人就伸手牵引,但人一到它住的地方就立刻死去。《搜神记》有载。
风狸
别名风生兽。似貂,青色。火烧不死,刀砍不入,打之如打皮囊。用锤击其头数千下方死,但只要其口入风立即复活。用菖莆塞其鼻方可杀之。其溺可入药,其脑和服满十斤可寿五百。《抱朴子(仙药)》有载。
角圭/角虎
又名任法兽。如羊,一角,青色,性忠直。看见有人相斗就触理亏的一方。皋陶曾用其断案。《诉异记》、《神异经》有载。
委蛇
又名延维。人首蛇身,有两头,紫衣朱冠,和车辕长度相当。厌恶雷声,闻之则捧首而立。见则能霸天下。《山海经(海内经)》有载,《庄子(达生)》则说齐桓公曾见之。闻一多在《伏羲考》中则说此为人首蛇身之伏羲女娲交尾神象。
契俞
兽中最大者,龙头马尾虎爪,长四百尺,善走,以人为食。遇有道之人则隐藏,遇无道之人则食之。《尔雅(释兽)》有载。
魍魉
木石之怪,亦有说为山川之精。状如三岁小孩,红眼长耳,赤黑色,喜欢模仿人声用以迷惑人。《国语(鲁语下)》、《说文》有载。
(鼠勺)犬
类狗,能飞,食虎豹。《周书(王会)》有载。
率然
五彩蛇,亦有说为两头。人物触之,中头则尾至,中尾则头至,中腰则头尾并至。(《孙子兵法》中‘三军势如率然’即为此蛇)《神异经(西荒经)》、《博物志(异闻)》有载。
鲲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
鬼母
南海小虞山,有鬼母,能产天地鬼,一产十鬼,朝产之,暮食之。《述异记》
神鸟帝江
天山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山海经》
恒山神鸟
恒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四海,悲鸣而送之。《艺文类聚》
海中大蟹
昔有海商海中行,遇洲港,林要茂甚,乃维舟登岸,息于水旁,半炊而林没,钯断缆乃得去,详视之大蟹也。《山海经补注》
龙鱼
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鲤),一日虾,即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山海经》
犼(超强)
形类马,长一二丈,有鳞片,浑身有火光缠绕;会飞,食龙脑,极其凶猛。与龙相斗时,口中喷火,龙即不敌。有人尝见一犼独斗三蛟二龙,斗三日夜,杀一龙二蛟方毙。《诉异记》有载。
车马芝
名山生神芝。上品车马形,中品人形,下品六畜形。食之有说可不死;有说可乘云而行,且有云气覆之。《太平御览》、《博物志(物产)》有载。
影木
一种植物。白天看它,一叶百影;花会发光,夜晚就如星星一般。万年才结果,果如瓜大,青皮黑子,食之则身轻。《拾遗记》有载。
讹兽
古仙人名。常在槐山上采药。喜欢吃松子,身上有毛,有七寸长。能在空中飞,能追上奔马。据说曾经把松子给尧吃。当时服用松子的人,都活了三百岁。《搜神记》有载。
乖龙
厌烦行雨,到行雨之时便四处逃逸,藏在人身上,或古木大柱,或楼台厅阁;逃避雷神的追捕。如果在旷野,无处逃避,往往钻入牛角,牧童往往因为受此牵累,被雷震死。《兰亭夜话》有载。
牛鱼
形如小牛,毛色青黄,喜欢睡卧,受惊动声如大牛,可传一里。把它的皮悬起,潮涨则毛起,潮退则毛伏。《博物志》、《太平御览》有载。
云阳
山中有会说话的大树,并非树的缘故,而是因为树精云阳。正确叫出它的名字就无事了。《抱朴子(登涉)》有载。
洞冥草
一种植物。会发光,折下枝条可以用来当火把。可以照见鬼物。可服食,常食之身体亦会发光。《洞冥记》有载。
帝江
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沌无面目,识歌舞。《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酸与
鸟类。形状象蛇,四翼六眼三足。自呼其名。现之则该地有恐慌。《山海经(北次三经)》有载。
辟疟镜
尝有陈姓人家,有祖传古镜一面,直径大约八九寸。凡是患疟疾的人,用它照自己,必然看到自己背上有一模模糊糊,面目不清的东西附着。此物一被照到,立刻象受惊一般,突然消失,病就好了。猜测此物为疟鬼,羞于见己,故遁。世间称此为宝。后来有兄弟分家,将此镜一分为二,再照疟疾,不复见鬼。《庚己编》有载。
玉红草
据说食它的果实会醉三百年,然后再醒来。《尸子》有载。
龙的分类
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璃龙。《广雅》有载。
蜮
生于山溪中。长一二寸,口中有弩形,以气射人影,所中之出发疮,不及时医治则死。《博物志(异虫)》有载。
如何
大树。三百年一开花,三百年一结果。花色朱,果实正黄色。高五十丈,叶长一丈,宽二尺多。果实有核,形状象枣子,长五尺,宽也差不多。用金刀切则味酸,用芦刀切则味苦。食之则有地仙之能,不畏水火,不畏白刃。《神异经(南荒经)》有载。
毕方
木精,如鸟,青色,赤脚,一足(有说两足一翼),不食五谷。见则邑有讹火(有说常衔火在人家作怪灾)。为黄帝卫车之神鸟(有说为致火之妖物,俗称火鸦)。《山海经》、《神异经》、《淮南子》...俱有载。
彭侯
吴朝建安太守派人砍大樟树,没砍几斧,突然有血出。树断,有一人面狗身(有说无尾)的东西跳出。太守说此为彭侯,杀了烹食,味道象狗。《搜神记》有载。
多即
形状象狼狗。红嘴红眼白尾,一出现该地就有火灾。《山海经(中山经)》有载。
白鹿
瑞兽,常与仙人为伍。鹿寿千岁,满五百岁则色白。《太平御览》有载。
龙刍
草名。马食之,一日千里。古语云’一株龙刍,化为龙驹。’穆天子尝以此养八骏。有说为龙的口水所化。《诉异记》有载。
重明鸟
尧在位七十年,有秖支之国,献重明之鸟。能捕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拾遗记》
虫为
川水之精。一头两身,类蛇,长八尺,呼其名,可取鱼鳖。《管子(水地)》有载。
药兽
神农时,白民进药兽。人有患病就用白民所传的不明语言告之。兽就到野外衔草回,以此草服之,病就痊愈。有说黄帝叫风后整理其资料,传后世。《芸窗私志》有载。
计蒙
人身而龙首,经常出现在有水之处,伴随其必有禁书。(与后世传说中的龙王很像,应为其原型)《山海经(中次八经)》有载。
海蜘蛛
生于海岛中。如车轮般大,身具五色,吐丝亦粗,虎豹触之亦不得脱,其毙而食之。《香祖笔记》有载。
麒麟
麒为公,麟为母。麋身牛尾一角。不履生虫,不折生草。虽然很强却不为害,谓之仁兽。祥瑞之物。麟凤龟龙,谓之四灵。《说文》、《礼记(礼运)》有载。
虎鹰
飞鸟。身大如牛,翼广二丈余,能捉捕虎豹。《墨客挥犀》有载。
照海镜
圆形,围长二尺余,外圈绀色,似玉非玉;中间为一白石突起,透底空明,似晶非晶。可在百里之外照见怪鱼及一切礁石,以利回避。《续子不语》有载。
龟宝
希世之灵物。尝有海客得一如婴儿拳大小之琉璃瓶,内有一寸长之小龟,在不停转动,但瓶口极小,不知如何进去的。但立刻为众龟所围,不得脱,只得弃之,龟群方散。有识者称其名龟宝,福薄之人遇而不可得;如得而藏于家,则必得宝藏。《虚谷闲抄》有载。
蛮蛮
鸟。形状象野鸭,只有一只翅膀,一只眼睛,要两只鸟合起来才能飞翔。它一出现天下就发大水。《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强良
嘴里衔蛇,手中握蛇。虎头人身,四蹄足,长手肘。《山海经(大荒北经)》有载。
玉桃
光明洞彻而坚荧,须以玉井水洗方可变软食之。服之可长生不死。《诉异记》、《神农经》有载。
谢豹
为杜鹃之别名。但有一虫亦名之。此虫圆如球,类虾蟆。见人就以前足遮头,象害羞一样。能钻地,速度很快。但有时在地上听到杜鹃的叫声就脑裂而死。《虫经》有载
酒泉
西北荒中有酒泉,其水若酒,酒味美如肉,清如镜。其上有玉杯,喝一杯又有一杯出。该泉和天地同,永无干涸之时。有说饮此酒者,与天地同寿。《神异经》有载
九尾狐
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食人。吃之不蛊。但其后被赋予象征子孙繁息之意,成为瑞兽,与白兔、蟾蜍、三足乌并立与西王母座旁。可惜最终受小说及民间传说所累,又变回了高等妖兽。《山海经(南山经)》有载
浮游
共工的臣子。据说战败后自己投水而亡。其状如赤熊,经常带来不祥。在厅堂上见到则称霸天下的人死,厅堂之下见到则平民受到惊骇;在门附近见到则近臣有忧,在庭园里见到则没什么大碍。晋平公尝夜梦其窥屏,乃病。子产言其窥屏只病而无伤。因其为颛顼所败,又为共工之臣,故祭颛顼共工可愈。《古文琐语》有载。
蔓金苔
晋朝时,有邻国向宫中敬献一种叫做蔓金苔的苔类植物。其色如金,宛若无数只荧火虫聚在一起,体态有如鸡蛋一般。若将它投入水中,则蔓延于水波之上,所亮闪烁夺发出的光目。因此,也有人称"夜明苔"。唐段成式《酉阳杂俎》
藤花
形似菱菜。朝紫,中绿,午黄,暮青,夜赤,五色变幻。《异苑》有载。
肥遗
如蛇。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山海经》有载。
能
传说为鳐死后所化,三足鳖,尾有分支。食之无蛊疾。《山海经(中次十一经)》有载。
风狸杖
有得之者,禽兽随指而毙;有所欲者,指之如意。《岭南异物志》有载。
华盖
黄帝与蚩尤战时,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停在其头上。因其有花卉之象,故称为华盖。《古今注》有载。
蛇衔
昔有百姓耕地,看到一只伤蛇在边上。另一只蛇衔一草覆于伤处,隔日伤蛇愈。后用其草治疮,皆灵。此草本无名,以其事而得名。《异苑》有载。
天鸡
北海大鸟,其高千里,左足在海北边,右足在海南边。其毛苍,其嘴赤,其脚黑,以鲸鱼为食。震动翅膀飞翔时,声音如雷如风,震动天地。《神异经》有载。
雨工
柳毅曾经看到一个妇人在牧羊,问之。妇人答:“此非羊,雨工也。”再问:“何谓雨工。”答:“雷霆之类也。”《异闻集》有载。
怀梦草
似蒲,色红,白天缩在地里,夜晚才露出地面。怀着它的叶子可以知道梦的吉凶,立刻灵验。
汉武帝思李夫人之容不得,东方朔献此草,帝怀子,夜果梦之。《洞冥记》有载。
养神芝
秦皇时,旺死者众。有鸟衔草覆于死人面,立刻复活。秦始皇派人拿此草给鬼谷子看,回曰:“此乃祖洲不死草,生在琼田中,叶如菰,不丛生,一株可活千人。”《洞冥记》有载。
不尽木
生于南方炎火山中。火灭时生出枝条;火一起,枝条立刻掉光。用此木为柴,不会有灰。此′尽′同′烬′。《诉异记》有载。
游仙枕
色如玛瑙,温温如玉,其制作甚朴素。若枕之,则十洲三岛,四海五湖,尽在梦中所见。《开元天宝遗事》有载。
续弦胶
凤喙及麟角合煮作膏。此胶能续弓弩已断之弦,刀剑断折之金。用此胶续之,以力士破之,别的地方断,它续之处,始终不断。《十洲记》有载。
丹鱼
此鱼浑身发赤光如火,割其血涂足,可履水如平地。《诉异记》、《水经注(丹水)》有载。
水虎
类三四岁小孩,浑身有鳞甲,箭射不入。夏天时喜欢在岸边晒太阳。漆头似虎,爪往往没在水中,只露出漆头。小孩不知道,去逗弄,就会被杀。《水经注》有载。
返魂树
击打树身,会发出类群牛吼的声音。用它的根心在玉釜中煮,在用微火煎到如黑稠状,以之为丸,叫惊精香,又名返生香。死者闻香气乃活。《十洲记》有载。
马见愁
西域异兽。如犬,含水喷马眼,则马瞑眩欲死。故凡马都畏之。用其皮编为鞭,手扬马走,谓之不须鞭。《采兰杂志》有载。
周穆王之八骏
按《穆天子传》说法只是以毛色划分之骏马,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璸耀;六名超光,一行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
罔象
水怪。如小儿,赤爪,大耳,长臂,食人。《尸子》、《庄子》、《国语》俱有载。
混沌
长毛四足,如犬,有腹无五脏。抵触善人,凭依恶人。《神异经(西荒经)》有载。
浑沌
浑沌因既混且乱故后世称是非不分之人为“浑沌”,《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
饕餮
《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狠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据《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改)。强者夺老弱者,畏强而击单,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缙云氏之不才子也。”《左传文公十八年》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神异经》所谓“《春秋》言”,即此。《吕氏春秋先识》云:“周期着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宋罗泌《路史蚩尤传》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戒。其像率为兽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说,殆亦饕餮。《左传》谓饕餮是“缙云氏不才子”,而《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贾玄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在缙云之官也。”蚩尤姜姓,亦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传》),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又《山海经北次二经》所记“麃(号鸟)”,郭璞注以为即《左传》之饕餮。
穷奇
兽名。《山海经海内北经》:"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又《西山经》:"帮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豺狗。是食人″。《神异经西北荒经》:"西北有兽焉,状似虎,有翼能飞,知人言语,闻人斗,辄食直者,闻人忠信,辄食其鼻;闻人恶逆不善,辄杀兽往馈之,名曰穷奇″。《抱朴子内篇杂应》:"后有十二玄武,前道十二穷奇,后从三十六辟邪″。
梼杌
《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大,毛??尺,人面虎足,口牙,一丈八尺,扰乱荒中,名梼杌。”后来“梼杌”被用来比喻顽固不化态度凶恶之人。之人,《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
蚩尾
又名螭吻。海兽也,喷浪即降雨,能辟火灾。后世有设其像于屋脊之举。《名义考》有载。
冰蚕
长寸,黑色,有角有鳞。在霜雪之下作茧。长一尺,其色五彩。其丝水火不侵。《拾遗记》有载。
神人类
禺号:东海海神,人面鸟身,耳挂两条黄蛇,足踏两条黄蛇。
禺京:禺号的儿子,人面鸟身,耳挂两条青蛇,足踏两条红蛇。风神兼北海海神。
旱魃:热神,身着青衣,头戴青帕,面容冷漠。性别是女的。
祝融:火神,兽身人面,驾两条火龙。
共工:水神,蛇身人面红发,驾黑龙。乃祝融玄孙。
后土:土神。
噎鸣:时间神。
句芒:木神,又名重,鸟面人身,驾两条龙。
神荼,郁垒:冥府之神,居东海桃都山。
不廷胡余:南海海神。
烛阴:钟山之神。
帝台:中山大神。领中山之地。
西王母:人身豹尾虎齿,乱发蓬松的头上精心地别着一支玉胜。大神,居西方之玉山。
英招:人面马身,背长双翅,通体虎纹。
陆吾:昆仑山神,人面虎身九尾。
开明兽:昆仑山神,身如巨虎,九头,每个头都有一张人面。
离朱:昆仑山护树神。眼睛最明亮。
长乘:赢母山神。
帝江:天山神,六脚四翼无头。
瑶水:型如牛,八足马尾,两个脑袋,喊叫地声音象鸣号筒,他在哪里出现,哪里就会有战乱。
白泽神兽:将天地间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种精怪奇物描述出来的神兽。
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头生坚角,耳旁毛发直竖如剑,以沙石金钱为食。
魑魅:人面兽身四脚的怪物,以柔媚的女儿声迷人。
神辉:人面兽身,独脚单手,能以催人入眠的哈欠声迷人。
魍魉:象三岁小娃娃,通身黑里透红,长耳红眼,长了一头乌黑的长发,能用呀呀学语的童声迷人。
风伯飞廉:鹿身雀首,头生尖角,通身豹纹,尾如黄蛇。
雨师屏翳:形如寸细蚕,背生鳞翅。
夔牛:牛形无角,灰身一足,进出海水,必定有大风雨伴随,双目如日月般明亮,吼声如打雷震惊天地。
雷兽:龙身人头,肚大如鼓,每自拍打肚腹,便放雷。
肥遗:六脚四翅的蛇,当人们看到它在天生翱翔的时候,地上就会发生可怕的旱灾。
柃柃:牛形虎斑纹,鸣声似人申吟,它一出现就会发生大水灾。
蜚:牛形白脑袋,一只眼,尾似蛇,它经过水水干枯,经过草草枯萎。它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瘟疫。
毕方鸟:象鹤,轻身白嘴,红斑纹,一只脚,它出现在哪,哪就会发生怪火。
酸与鸟:象蛇,四翅六眼,三只脚,见到它的地方就会闹恐慌。
玄丹山的五色鸟:人脸长发,栖息在哪,哪里就会有亡国之灾。
吃人的怪兽
诸怀:四角,象牛大耳,嘴形状怪。
麃鹗:象长腿大狗,眼长在前脚后面。
穷奇:牛形红身,人面马脚,叫似婴儿啼哭的怪物。(跟黄帝有血缘关系)
浮游:人面兽身有翼,身披红毛,常浮游水上,善兴风作浪。
相柳:九头怪物,天界第四次大战结束后与共工不知所踪。
腾蛇:忘记了。
凿齿:人身兽首,口生六尺长的凿刀般的利齿的怪物。
修蛇:又名巴蛇,身长百丈,黑身青首,一口可以吞下一头大象。
强良:嘴里衔着蛇,手里握着蛇,人身虎头,有很长的手。
日猋:长居地心烈岩,暴躁凶狠,浑身如烈日煞白,足迹到处,裂地焦土。群火中凶芒。
魍狐:狡猾奸诈,占有欲强,黄色昧火能僵化所有生命。代表群火中之惑昧。
尚飨:贪嘴暴食,可吞天地,口喷腐蚀性的紫光,可溶解坚矿金鉴。代表群火之贪芒。
螟蛟:愤世嫉俗,凶性爆发青色烈火,蒸云化雾,损害天地干旱连年。代表群火之怒火。
金鳌:水陆双栖,内容玄寒,深蓝之光能凝固万物成冰。代表群火中之冰寒。
凫鷩:疯狂妄为,熊熊烈火无孔不入,催发火山天灾,令生灵涂炭。代表群火之狂焰。
貔貅:嗜杀残暴,双目照射红光,高热令万物化成灰烬。代表群火中之血光。
山海经大荒北经范文4
东北方言长点心是指对人对事要留心,不能随意;另外东北方言的形成也有其认知动因,隐含型东北方言和半隐含型东北方言是通过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得以体现。字面型东北方言也并非其构成因子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其中蕴涵了人类的认知加工。东北方言多义性符合家族相似理论。
东北地区,是一个地理文化大区和经济大区,不是行政区;"东北"一词,最早发见于《周礼·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山海经》中,"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元朝《大元一统志》说:"开元路,南镇长白之山,北浸鲸川之海,三京故国,五国旧城,亦东北一都会也。"
(来源:文章屋网 )
山海经大荒北经范文5
关键词:西王母;文学形象;汉代;定型;文化成因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6-0079-06
汉字中的东西南北等方位词,随着汉文化的渐趋成熟,其承载的内涵也逐渐超越了表方位的本义而演进为复杂民族文化心理的载体。诚如卡西尔所说:“东、西、南、北不是用来在经验知觉世界内取向的、本质相同的区域。它们每一个都有自己特殊的实在的意义,都有一种内在的神话生命。”① 以他的这段话来验证中国东汉时期的西向崇拜与西王母形象的演进问题,是完全适合的。
在东汉以前,中国人对于空间方位有着独特的偏好,约略言之,黄河流域的周文化圈及其后来的衍生文化体,在南北的方向上更推崇南,在东西的方向上更推崇东②。但是到了东汉,文学中很少突出南北这一对纵向方位,而在说到东西这两个对应的横向方位时,东汉人明显地表现出西向崇拜的趋势。虽然有以班固《两都赋》为代表的辞赋重点探讨东西方位,但却是就定都问题而有意发挥,这种服务于一时政治而提出的崇东抑西观,不能作为东汉时期人普遍的方位意见的代表。考察这一时期的文献、画像石会发现,东汉人对于西向有着特别的偏好。这一令人惊讶的现象,反映了东汉文化与文学的一些特质。东汉人方位意识的这一转向,是与自西汉以来就存在而在东汉时期盛行的对西王母的崇拜密切相关的。在东汉人的想象里,西方是仙界,西王母则是居于西方仙界的长生之神,是可以给予人以福佑的神灵。对西王母的崇拜,强化了对西向的崇拜。对西王母形象的梳理、分析,不仅仅是个文学研究的问题,也是个文化研究的问题。对西王母形象的文化研究,有丛书《西王母文化研究集成》;从艺术发展史的角度对西王母形象做深入的研究,有李凇、巫鸿两位学者做出了很大实绩③。西王母形象有着漫长的演进过程,约略言之,东汉是一个重要阶段,道教兴起之后的改造是另一个重要阶段。
一
在东汉之前的文学中,西王母的形象早已出现,并始终处于与时俱进的演进状态。
文献中最早出现西王母,陈梦家先生认为始于甲骨卜辞。出土于安阳的甲骨中,确实有一版上刻“西母”二字,陈先生据此考论认为这二字所指的就是最早的西王母④。但陈先生的意见并未被广泛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察举制度与两汉文学关系之研究”(项目编号:08JA751014)的成果之一。
接受,因为“西母”是否就是指后世的西王母很难确定;另外,甲骨上刻“西母”的仅见于此版,孤证难成定说。
如果舍弃模棱两可的甲骨文献,则西王母形象的最早出现,是在先秦神话中。最早记载西王母的当属《山海经》。在这部性质迄今尚存争议的先秦古籍中,西王母被描绘成统领众鬼的可怕的山神形象。《山海经》中三处言及西王母,较为详细些的是如下两处:《西次三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大荒西经第十六》:“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⑤《山海经》描写西王母的这两处文献,都言及西王母衣裳原始,穴居独处,是一位有着人的形状同时兼有猛兽特征的山神,她执掌刑罚与瘟疫,说明她又有冥神的性质。总之,这是一位凶残暴戾的女神,她带给人的,更多的是畏惧,而绝没有一丝的温情与亲近感。与《山海经》中的叙写类似的,是《鸿苞轩辕黄帝纪》,该书这样描写西王母:“于时有神人西王母者,太阴之精,天帝之女也。人身虎首,豹尾蓬头,戴胜颢然,白首善啸。石城金台而穴居,坐于少广之山。”⑥
但是,在《山海经》之后的同为战国时期著作的《穆天子传》一书中,西王母的形象开始产生了变化:
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
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
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
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
见汝。比及三年,将后而野。”西王母……又为
天子吟曰:“比徂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
於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
将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翔翔。世民之子,唯天
之望。”⑦
《穆天子传》中的西王母,形象已经与《山海经》中狞厉凶恶的山神形象大不相同。她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能够随口赋出饱含深情的诗歌,表达她不愿独自在旷野上过着“虎豹为群,於鹊与处”的生活,而愿意托身穆王的情意。对于穆王的离去,她忧心忡忡,并两次作歌,一再致意,要求穆王“复来”相会。
山海经大荒北经范文6
【摘要】1973年,河北省定州八角廊村西汉中山怀王墓出土了一批竹简,内容丰富,其中有《文子》,存简277枚,内容多与今本相同,但也有少量不见于今本的佚文。过去有人怀疑《文子》出于后人的伪托,这批汉简的发现,证明《文子》是一部可信的古代典籍,是研究战国秦汉时期道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河北省定州八角廊西汉中山怀王墓所出汉简中有《文子》,存简约277枚,2790字,保存情况很差,无法恢复原貌。今本《文子》的真伪,过去有争议,持与汉简本相校,异文颇多。现就汉简《文子》中的一些内容略作考证,列叙如下。
一
汉简《文子》云:
修德非一听,故以耳听者,学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以【神】听者,……(2482、0756)
今本《文子・道德》云:
老子曰:学问不精,听道不深。凡听者将以达智也,将以成行也,将以致功名也。不精不明,不深不达。故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
今按:“以耳听者”是常人,“以心听者”是君子,“以神听者”是圣人。《荀子・哀公》云:“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圣人。”《荀子・修身》云:“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
“听”是指如何通过语言而判断是非。《论语・公冶长》云:“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凡“听”必经过学习,故上引《文子》云:“学问不精,听道不深。”《吕氏春秋・听言》云:“凡人亦有所习其心,然后能听说,不习其心,习之于学问,不学而能听说者,古今无有也。”所谓“习其心”者,如同孟子所说的“尽心”,《孟子・尽心上》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人之本性,乐生而恶死。修身养性可以由己而推知他人,如《论语・卫灵公》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郭店楚简《尊德义》云:“是以君子人道之取先,察者出所以知己,知己所以知人,知人所以知命,知命而后知道,知道而后知行。”明察性理之人是“察者”,由知己而知人,由知人而知命。《论语・尧曰》云:“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吕氏春秋・谨听》云:“夫尧恶得天下而试舜?舜恶得贤天下而试禹?断之于耳而已矣。耳之可以断也,反性命之情也。今夫惑者,非知反性命之情。其次非观夫五帝三王之所以成也,则奚自知其世之不可也?奚自知其身之不逮也?太上知之,其次知其不知。不知则问,不能则学。《周箴》曰:天自念斯,学德未暮。学贤问,三代之所以昌也。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
“以神听者”是庄子学说中的“心”,《庄子・人间世》:“仲尼曰: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也。”所谓“听之以气”近于“以神听者”,成玄英注云:“心有知觉,犹起攀缘,气无情虑,虚柔任物,故取彼知觉,取此虚柔,遣之又遣,渐阶玄妙。”“以神听者”超脱一己之私利,无爱恶之心,《吕氏春秋・知度》云:“君服性命之情,去爱恶之心,用虚无为本,以听有用之言于朝,上服性命之情,则礼义之士至矣,法则之用植矣。枉辟邪挠之人退矣,贪得伪诈之曹远矣。”
“虚无”则“静”,《释名・释姿容》云:“听,静也,静然后所闻审也。”《尚书・洪范》中有“敬用五事”,其四曰“听”,郑玄注云:“听属水。”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云:“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己于道矣。”《庄子・天道》云:“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儒家亦主张“静”,《礼记・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听之以气”近于孟子“知言养气”之说,《孟子・公孙丑上》云:“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二
汉简《文子》云:
产于有,始于弱而成于强,始于柔而成于刚,始于短而成于长,始于寡而成于众。始……之高,始于足下。千方之群,始于寓强。(0581、2331、1178)
简文云“始于足下”,今按:《老子》第64章云:“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河上公注云:“从小成大。从卑立高。从近至远。”
简文云“千方之群,始于寓强”,今本无。“千方”如言“多方”,《尚书・多方》云:“王若曰:猷告而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书序》云:“成王归自奄,在宗周,诰庶邦,作多方。”“群”,读为“君”,指天子。《荀子・王制》云:“君者,善群也。”《逸周书・太子晋》云:“侯能成群谓之君。”《春秋繁露・灭国》云:“君不失其群者也。”《白虎通・三纲六纪》云:“君,群也,君下之所归心也。”
“寓强”,文献中多作“禺强”,北方之神。《庄子・大宗师》云:“禺强得之,立于北极。”《吕氏春秋・求人》云:“禹北至人正之国,禺强之所。”《山海经・海外北经》云:“北方禺强,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山海经・大荒北经》云:“禺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名曰禺强。”又名“禺京”,《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名曰禺。黄帝生禺,禺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处东海,是为海神。”
今本《文子・道德》云:“君必执一而后能群矣。”《老子》第39章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九宫之数,北方为一。一为圣人之位,《周易・系辞下》云:“圣人之大宝曰位。”《六韬・大礼》云:“文王曰:主位如何?太公曰:安徐正静,柔节先定,善予而不争,虚心平志,待物以正。”五行学说中北方为水,《老子》第78章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故圣人之言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之主,受国之不详,是谓天下之王。”马王堆帛书《称》云:“诸阴者法地,地之德,安徐正静,柔节先定,善予不争,此地之度而雌之节也。”
三
汉简《文子》云:
弱小有道,则不诤得识。
今本《文子・道德》作:
小弱有道,不争而得。
今按:“识”读为“职”。《庄子・缮性》云:“心与心识。”《释文》云:“识,向本作职。”战国秦汉时代的习语中有“得职”,《易林・〈萃〉之〈震〉》云:“得职蒙恩。”《史记・燕召公世家》云:“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又作“得主”,《尔雅・释诂》云:“职,主也。”《周易・坤》卦辞云:“先迷后得主。”《管子・形势解》云:“主者,人之所仰而生也。”
银雀山汉简《为国之过》云:
四为国之过,欲民之和劝,不可与虑它也,而民无恃上之心。(0439)
今按:《论语・子路》云:“君子和而不同。”皇侃疏云:“和,谓心不争。”《吕氏春秋・上德》云:“不赏而民劝。”高诱注:“劝,善。”“不可与虑它”者,精专之义。《韩诗外传》卷2:“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优得师,莫慎一好。好一则博,博则精,精则神,神则化,是以君子务结心乎一也。《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人民“和劝”而“精专”,有道之义。“恃”者,依赖之义。所谓“民无恃上之心”,人民可依自我的判断而知善恶是非,即汉简本《文子》所云:“不诤(争)得识(职)。”
四
汉简《文子》云:
闻之传曰:道者博。(0741)
子曰:道产之,德畜之,道有博。(0722)
今按:“闻之传曰”,古代学术师徒相传,口耳相受,郭店楚简《君子》(旧题《成之闻之》)云:“闻之曰:古之用民者,求之于己为恒。”《贾子・耳》云:“窃闻之曰:目见正而口言枉则害。”
《荀子・修身》云:“多闻曰博。”老子反对“博”,《老子》第5章云:“多闻数穷,不如守中。”《老子》第81章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言不辩,辩言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儒家主张“博”,《周易・大畜・ 象》云:“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君子修身正心,要学习先圣的教诲,效仿前贤的行为。《论语・ 雍也》云:“君子博学于文。”皇侃疏云:“博,广也。”《论语・子罕》云:“博学而无所成名。”又云:“博我以文。”《论语・子张》云:“博学而笃志。”老子亦反对“学”,《老子》第20章云:“绝学无忧。”
《广雅・释诂一》云:“博,大也。”《素问・病能论》云:“博者,大也。”《礼记・中庸》云:“致广大而尽精微。”郑玄注:“广大犹博厚也。”《逸周书・命训》云:“天生民而成大命,命司德正之以祸福。立明王以顺之,曰大命有常,小命日成,成则敬,有常则广,广以敬命,则度至于极。”马王堆帛书《五行》云:“圣始天,知始人。圣为崇,知为广。”凡圣智者必“博”。
汉简《文子》屡言“圣知”:
平王曰:何谓圣知?文子曰:闻而知之,圣也。(0896、1193)
知也,故圣者闻。(0803)
而知择道,知者见祸福。(1200)
【刑】,而知择行,故闻而知之,圣也。(0765)
经者,圣知之道也。【王】也不可不(0909)
老子亦反对“圣智”,《老子》第19章云:“绝圣弃知,民利百倍。”
五
汉简《文子》云:
积怨成亡,积德成王,积(0737)
天之道也,不积而成者寡矣。(2315)
积之乃能适之,此言多积之谓也。(2249)
《广雅・释诂四》云:“积,重也。”《老子》第59章云:“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皂服,皂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荀子・强国》云:“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敖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则小事之至也数,其县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希,其县日也浅,其为积也小。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周易・坤・文言》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云:“子夏曰:《春秋》之记臣杀君,子杀父者,以十数矣,皆非一日之积也,有渐而以至矣。凡奸者,行久而成积,积成而力多,力多而能杀,故明主蚤绝之。今田常之为乱,有渐见矣,而君不诛,晏子不使其君禁侵陵之臣,而使其主行惠,故简公受其祸。”《周易》有卦名《渐》,《象》云:“君子以居贤德善俗。”《春秋繁露・天道施》云:“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渐、浸义通,《荀子・修身》云:“知虑渐深。”杨注:“渐,浸也。”郭店楚简《君子》云:“君子之于教也,其导民也不寝(浸),则其淳也弗深矣。”
道德修养需要积累。马王堆帛书《五行》云:“索达诸君子道,谓之贤。”“索”者,如言“丝缕缕”。索、素古通。《礼记・杂记下》云:“纯以素。”郑玄注:“素,生帛也。”《广雅・释器》云:“缕,也。”君子之道如素帛,由丝一缕一缕地组成,道德修养必须一步一步地进行,不可急躁。
六
汉简《文子》云:
此功者天道之所成,听圣人守道(0766)
“听圣人”,战国古语。《商君书・徕民》云:“且古有尧舜,当时而见称,中世有汤武,在位而民服。此三王者,万世之所称也,以为圣王也。然其道犹不能取用于后。今复之三世,而三晋之民可尽也,是非王贤立今时,而使后世为王用乎?然则非圣别说,听圣人难也。” “别”,如今语所谓“另外”。“非圣别说”,不是圣人的概念另有解说。《周礼・乡师》云:“各掌其所治乡之教而听其治。”郑玄注:“听,谓平察之。”
七
汉简《文子》云:
【天】地,大器也。不可执,不可为,为者贩,执者失。(0870)是以圣王执一者,见小也;无为者(0593)
下正。平王曰:见小守静奈何?文子曰(0775)
也,见小故能成其大功,守静(0908)
也,大而不衰者所以长守(0806)
高而不危,高而不危者,所以长守民(0864)
今本《文子》作:
天下,大器也,不可执也,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执者,见小也,见小,故不能成其大也。无为者,守静也,守静能为天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