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的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马的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马的诗范文1

介绍:妇妤为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生活于公元前12世纪的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

故事:

1、由于妇妤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商王武丁经常令她主持祭祀,育读祭文,并被任命为卜官,刻写卜辞,她通过主持祭祀,而参与朝中的政治活动,成为武丁埋藏的一位女政治家。

2、妇妤还多次受武丁派遣带兵打仗,北讨土方族,东南攻伐夷国,西南打败巴军,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武丁对她十分宠爱,授予她独立的封邑,并经常向鬼神祈祷她健康长寿。

(来源:文章屋网 )

关于马的诗范文2

在正史《三国志》有记载关羽刮骨疗毒之事,但医生并非华佗,华佗为曹操所杀。

关羽曾经被乱箭所射中,贯穿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痊愈,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医生说:“箭头有毒,毒已深入骨髓里,应当剖开手臂打开伤口,刮骨头除去毒素,这个隐患才可以除去。”关羽便伸出手臂让医生剖开它。当时关羽正在和诸位将领围坐在一起喝酒,手臂鲜血淋漓,都漫出盛血的盘子了,但是关羽却割肉喝酒,谈笑如常。

该故事写出了关羽豪迈的大丈夫的帅气、光彩风度,勇敢无畏,同时也说明了三国时期医术高明。

(来源:文章屋网 )

关于马的诗范文3

渴望交往

几乎每天早晨,小表姐都要奶奶打电话到桐桐这边,邀桐桐一起玩。接到电话的桐桐,则每每恨不得一下子飞到小表姐那里,嘴里不停嚷着“快穿好看的衣服”“穿新鞋子”“去找姐姐”……

和小表姐在一起,小家伙明显比跟我们在一起活跃,她跟在小表姐身后上蹿下跳,左奔右跑,扯着嗓子发疯,甩起胳膊打闹,乐得仿佛整个世界都是属于她们的。

同伴交往带给孩子的快乐是亲子交往难以代替的。一般来说,孩子到了3岁左右就会萌发同伴交往的欲望,正处在这个年龄的桐桐显然也不例外,特别享受和同伴相处的愉快时光。

良莠不分

孩子善于模仿。对此虽然早有理论认识,而且平时桐桐也经常模仿我们或书中的动作,但像她俩这种完全模仿的行为,还是头一次看到。不管小表姐做什么,桐桐都要跟着做:

小表姐拿着球边往头顶上抛边说“看我多厉害”,桐桐也照做、照说;

小表姐喝水,桐桐也要喝水;

小表姐脱下鞋子抠脚,桐桐也脱下鞋子抠脚;

……

简直就是小表姐的影子嘛!

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没有是非观念,桐桐模仿时还不会鉴别小表姐行为的好坏,照单全收。好在这些模仿的行为都无关紧要,所以我也就任由她。如果涉及习惯或者原则性的问题,我就要适当介入,进行引导了。

表现最好的自己

和小表姐一起爬滑梯,表姐爬大的,桐桐爬小的。没想到小的她也爬不好,爬着爬着一下子从滑梯上摔了下来,“掷地有声”。谁知,她竟然没哭,而是看了看小表姐,爬起来拍拍手上的灰,继续跑去玩了。

桐桐不算是坚强的孩子,以前只要摔倒了,都要跑到我面前抹两把眼泪,撒一下娇。可跟小表姐在一起,却一改往日的娇弱,变得坚强勇敢起来。可见孩子面对同伴时,行为会不自觉地相互参照,进行调整,确保自己在同伴的眼中是最好的。

学习调适情绪

桐桐把玩过的电话顺手放在旁边,小表姐看她不玩就跑去拿,结果她立马哭闹着跟小表姐要,小表姐只好还给她。奶奶看见了,就找了另外一个电话给小表姐。小表姐于是默默玩自己的电话,不搭理桐桐。

没过一会儿,桐桐开始向小表姐“示好”:“姐姐,我们来打电话,好吗?”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角还挂着刚才哭闹时没擦干的泪珠呢。

桐桐挂着眼泪的“示好”,实际上是学习调适自己情绪的过程。她从小表姐默默玩手机的情形,感受到了小表姐有些不高兴,所以想打破这一“僵局”。通过同伴的反应,孩子会逐渐体验到自己哪些行为是受欢迎的,哪些行为是不受欢迎的。

仍不懂交往要义

桐桐自我中心的倾向特别明显,有时候看到小表姐玩什么,就非要小表姐让给她,不让就哭闹:“不许姐姐拿!”“那是桐桐的!”哭得梨花带雨。可是真等到小表姐让给她,她又不玩了。

显然,这个时期的桐桐还不明白交往中需要分享与合作,在自我意识支配下,她把自己当成了伙伴关系的中心,希望事事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

就跟成人交往一样,孩子跟同伴的交往也是个技术活,需要不断学习和调整。刚开始出现的各种“不和谐”非常正常,如果因此而给孩子定性,认为孩子“自私”,或者担心孩子“学坏”而阻止孩子交往,会让孩子错失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关于马的诗范文4

山东胶州市铺集小学的语文教师王爱霞因父母早亡,以姐代母拉扯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长大成人,妹妹都是硕士毕业,弟弟也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因为艰辛抚养并教育出优秀的弟妹,两年前王爱霞被评为“感动胶州”十佳人物。在成功放飞弟弟妹妹的同时,上四年级的女儿王晴也在王爱霞的教育下,品学兼优,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日前,记者走近王爱霞,听她讲述培养孩子的独门秘籍“三维教育法”:通过要事优先、统筹利用时间、有条理地生活三个方面,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孩子的前途清障。

在游戏中领会要事优先,

空瓶子里先放乒乓球还是黄豆

35岁的王爱霞出生在山东省胶州市,因父母早亡,不得不照顾年幼的弟妹。她大学毕业后在家乡铺集小学当了一名语文教师,当时两个妹妹一个上大学、一个上初中,弟弟还在读小学。学教育专业的她,将三个弟妹都送进了大学校门。在多年的教学及培养弟弟妹妹过程中,王爱霞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她一直牢记着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家公司组织面试,应试者在总经理办公室等候。十几分钟后,总经理进来宣布面试结束,让大家打道回府。应试者都不服气,面试还没有开始,怎么就结束了呢?总经理说,办公室里装有摄像头,应试者在等待的时候,翻翻这儿、弄弄那儿,一举一动都被总经理尽收眼底。一个人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的所作所为,最能体现其本质,所以他们都被淘汰了。这个故事让王爱霞很受启发,好习惯能够给人带来更多的成功机会,小小的坏习惯常常会遮蔽他所有的光辉。

1999年8月,王爱霞的女儿王晴出生。2005年9月,王晴上小学,她很懂事,知道妈妈要备课,要辅导小姨、舅舅和自己的功课,还要做家务,就跟在妈妈身后帮着干这干那。有了这么一个小帮手,王爱霞很欣慰,但她也有烦恼。女儿的道德品质培养不用操心,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潜移默化,可是,她不喜欢学习,一让她坐下来写作业看书,就开小差,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乱写乱画、一会儿跑下楼去玩,根本管不住自己。等真正开始学习时,又到了睡觉的时间。临睡前急三火四地写作业,字写得潦草不说,准确率也不高。

作为小学教师,王爱霞知道,女儿身上的毛病,其他孩子也有。当务之急,就是要让女儿分清轻重缓急,自觉地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一个星期天的晚上,一家人吃过晚饭,王爱霞把女儿和弟弟、妹妹叫到眼前,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她准备了一堆黄豆和一个阔口瓶子,让三人把黄豆先装进瓶子。瓶子快装满的时候,她又拿来一个乒乓球,也让三人装进瓶子。三人摇摇头,哪里还装得下呀?王爱霞建议三人把黄豆倒出来,先装乒乓球,再装黄豆。三人照着做了,结果刚好装了满满一瓶子。

王爱霞说:“瓶子好比一天的时间,乒乓球代表最重要的事,黄豆代表杂七杂八的琐事。如果我们每天都先做这些琐碎的小事,那最重要的事岂不就没有时间做了?”弟弟妹妹听了,很有感触,认真地点了点头。其实她这也是做给女儿看的,王晴一直在旁边好奇地看着,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妈妈的话,但也似懂非懂地点头。王爱霞随即拿来一张纸,让女儿按顺序写出她觉得重要的事。王晴用拼音写道:写作业、画画、做手工……王爱霞因势利导:“既然你认为学习是最重要的,那是不是应该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呢?”王晴再次用力地点了点头。

之后的一段时间,王晴放学进家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读书。偶尔懈怠了,王爱霞就举起装有乒乓球和黄豆的瓶子,王晴见状一吐舌头,立即乖乖地学习去了。就这样,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复教育,王晴终于养成了专心学习的习惯。并且,她还活学活用“要事优先”原则,每天都把要做的事情按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顺序列在本子上,集中精力把重要的事先做完。

有时候,舅舅、小姨周末回家,好不容易休息一天,自然要坐在电视机前看看电视。这时,王晴就拿出装有乒乓球和黄豆的瓶子,举到舅舅和小姨面前,让他们别看电视,先去把重要的事做完,回头再看。王晴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逗得一家人笑声不断。

生活中学会统筹利用时间:

一个箱子能装两个箱子的东西

王爱霞很喜欢华罗庚的一句名言:“凡是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利用时间的高手。”她还很喜欢著名的时间管理专家阿列斯・伯雷说过的一句话:“一天的日子,就如同一个行李箱,如果你懂得装箱的技巧,一个箱子就可以装两个箱子的东西。时间的使用,也是同样道理,如果一天当中的时间,你都能善加利用,我相信你的一天等于他人的两天时间。”

尽管王爱霞惜时如命,可是,每天还是忙得焦头烂额。下班后带着女儿走进家门,她就一头扎进厨房忙着做饭。吃过晚饭,洗完碗碟,再辅导女儿写作业,转眼就到了睡觉时间。睡前整理书包,复习、预习功课,洗漱一番,上床时往往就快10点了。日程看起来排得满满当当,环环相扣,母女俩每天都像上战场似的,忙得不亦乐乎。

有一天下班后,王爱霞在厨房里忙碌,她把大米淘好放进电饭煲,然后洗菜、切菜、炒菜。等菜炒好了,米饭也熟了。这个被她重复了无数次的程序忽然给了她一个启示:有些事情是可以交叉着做的,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为什么不让女儿也试试呢?

有了这个想法,王爱霞立即付诸行动。她看到女儿正在全神贯注地看动画片,就把一盘毛豆端到女儿面前,让她一边看电视一边剥豆子。虽然有时候看电视看得太入神忘了剥,但动画片结束后,王晴竟也剥了半盘豆子。王爱霞为了奖赏女儿,就把这半盘豆子炒了,当稀世珍宝似的分给家人每人几颗,并一再表示,这是王晴的劳动成果,大家一定要好好品尝。这可把王晴高兴坏了。

和普天下的母亲一样,王爱霞也期待着女儿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未来是由一分一秒的时间构成的,充分利用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就等于把握了未来。可是,女儿年纪太小,还不懂得时间的宝贵,也没有能力去统筹运用时间。王爱霞便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教孩子养成巧妙安排时间的习惯。

王爱霞的家距学校有15分钟的路程,以往母女俩牵着手步行,常说些无关痛痒的家常话。现在,王爱霞改变了策略,她要让这15分钟变得充实有效。她根据女儿的课程进度,每天准备一些题目。这些题目有的是学过的,有的是与课程相关的课外知识,还有一些选自《十万个为什么》。一路上,母女俩边走边说,王晴答对了,王爱霞就说:“恭喜你,答对了,加10分!”王晴高兴得连蹦带跳。日复一日,上学15分钟、放学15分钟,加起来就半个小时。母女俩这样坚持的结果是,王晴在大大小小的考试中都拿到了理想的成绩。

王爱霞抓紧一切机会,让女儿“一心二用”,比如去游玩的路上背古诗、看电视的时候削铅笔、扫地的时候听英语、整理书包的时候背课文。除此之外,她在做饭或者洗碗的时候,让女儿搬个小凳子,坐在厨房门口背课文或读课外故事;女儿写作业的时候,她则坐在女儿身边备课……王爱霞很快就惊喜地发现,经过这样巧妙地安排时间,母女俩不再像以前那样焦头烂额。以前每天晚上忙到10点才能上床,现在9点就可以了。女儿拥有了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比如画画或者做手工。

养成一种好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王爱霞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初步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形成一个稳定的习惯需要90天。也就是说,一个习惯的形成,一定要持续很长时间,并且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就越巩固。

摸清了事物发展的规律,王爱霞就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除了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每一次王晴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做好几件事时,她就正面鼓励,大加赞扬。慢慢地,女儿掌握了统筹利用时间的技巧,养成了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如果早晨到学校早,她会复习一下昨天学过的内容;外出的时候,她会站在公交站牌前仔细看,认一认上面的生字;等待朋友来家里玩,她就准备水果;等待开饭的时间里,她则拿起书读上一段……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王晴把零零散散的时间都有效利用了起来。坚持两三年后,收获非常大,成为老师和同学眼中思路清晰、知识面宽、学习效率高的好学生。

在“找东西”游戏中做到条理清晰

王爱霞多年担任班主任,在她的办公桌上,一直放着一个笔筒,里面放着一堆找不到主人的文具,铅笔、橡皮、格尺、胶棒……丢三落四,这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通病,和孩子们打了多年交道的王爱霞已经见怪不怪。

这种通病,在王晴身上也有。入少先队后,学校要求每天戴红领巾。有一次,母女俩已经走到学校门口,王晴见到门口查岗的高年级哥哥姐姐,突然立住不敢朝前走了,向妈妈求助道:“我忘记戴红领巾了。”为了节省时间,王爱霞只好到学校对面的超市里买一条新的红领巾给女儿戴上。一个学期下来,家里多出了五六条红领巾。

这还不算过分,更让王爱霞头疼的是,王晴喜欢随手乱放东西,转着圈找电视遥控器是经常的事,她最怕听到女儿问:“遥控器放哪儿了?”事实上,10分钟前她还拿在手里换台。有一次王晴写周记,一个句子写到一半时出现个错别字,但橡皮却找不见了。从床上找到床下,寻遍了每个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把书包倒了个底朝天,最终却在自己的裤袋里找到了。等她把错字改正,却不知道往下该怎么写了,拍着脑袋告诉王爱霞:“妈妈,我忘了我要写什么了。”王爱霞哭笑不得,她建议女儿把写过的东西从头读一遍,像找橡皮一样把忘掉的半句话找回来。

还有一次,美术老师布置了做手工的家庭作业,需要彩纸、剪刀、双面胶等近10种材料。做手工可是王晴的一大爱好,兴趣自然很高。可是,动手之前,找材料难坏了她,她找了这样找不到那样,等找得差不多,都过去半个多小时了,情绪也被破坏得差不多了。好不容易耐着性子动手做,可做到一半时,需要用一张黑色的卡纸做眼睛,她不得不停下来,再翻天覆地一通找。卡纸没找到,王晴却彻底烦了,把做了一半的手工活一丢,气呼呼地打开电视。

如此几次三番,王爱霞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丢三落四、杂乱无章的坏习惯已经给女儿带来了麻烦,它的消极影响是绝对不能忽视的。为了让女儿养成一个有条理的好习惯,王爱霞绞尽脑汁。

周末在家休息,王爱霞邀女儿和她一起玩“找东西”游戏。她让女儿在3分钟内找到袜子、语文书、三角板、遥控器以及一年前爸爸出差买给她的泰迪熊。计时开始,王晴在各个房间里进进出出,3分钟内找到了4样东西,爸爸买的泰迪熊实在是想不起来放在哪里了。

只有一样东西没找到,王晴感觉战果还不错,对这个游戏颇感兴趣。此后的一段时间,王爱霞一有空就和女儿玩“找东西”游戏,并且有策略地从容易到难,再从王晴自己的东西到家居生活用品。王晴为了赢得游戏,开始留意家里的物品摆放规律。王爱霞也趁着女儿热情高涨的时机,和女儿一起,把女儿的房间分成学习区、玩具区、休息区等几个部分,再把女儿的物品分类,摆放到相应的区域。如此一来,王晴的房间变得井井有条。到后来,用不了两分钟,王晴就能找到家里的任意5样东西。

不出王爱霞所料,王晴在“找东西”游戏中,变得越来越有条理。小学三年级以后,找橡皮、遥控器类的事情再没有发生过。更令人欣慰的是,王晴还对房间的分区和物品摆放进行了改良,比如把学习区的物品又具体分为课本、文具、课外读物等小类,把常用的东西放到容易发现的位置。并且,王晴还在妈妈的带动下,学会了每日维护房间的卫生和井井有条的秩序,用完东西及时归回原处,每隔一段时间清理废弃的物品。

如今,王晴已经上小学四年级,正如王爱霞所期盼的那样,德、智、体、美、劳都在向理想的方面发展。在接受采访时,王爱霞说:“有教育专家说,儿童时期最好的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是成功的基石。我在教育女儿,包括教育我的弟弟妹妹时,一直坚持同样的原则,就是帮他们清除人生路途上的障碍。我认为最好的途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帮他们养成好习惯。”

关于马的诗范文5

1、意识和认识分属于不同概念;意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概念。而“认识”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角。

2、意识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而认识肯定是主动的.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是说不论是自觉或不自觉,只要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就会有意识发生,即意识有主动意识和被动意识之分;而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认识是人主动地感知对象、理解对象的结果。

3、意识是对于物质而言的,是从世界观的角度加以规范,意识是人脑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认识则强调人类认识世界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两者阐述问题的角度和方法都是不同的;

关于马的诗范文6

【关键词】:天麻素;药理;临床应用;综述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584-01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BI)的干燥块茎,为常用名贵中药, 在《神农本草经》中谓其赤箭,言其可“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药性论》云:可治“语多恍惚,多惊失志”,《开宝本草》言其治“小儿风痛”,具有平肝熄风止痉之功[1]。天麻素为天麻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最高的有效单体,化学名为对羟甲基苯-β-D-毗喃葡萄糖苷,又称天麻苷,具有镇痛、镇静及增加脑血流量,减少脑血流阻力,特别是能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迷路动脉等作用,临床多用于头痛、神经衰弱、眩晕、前庭神经元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疾病的治疗[2]。本文仅对近年来天麻素的药理和临床研究作一概述。

1 药理作用

1.1 镇痛消炎作用

实验研究发现,复方天麻制剂以及乙酰天麻素均可较快提高疼痛模型大鼠的基础痛阈,降低炎症局部温度,减轻踝关节的肿胀,从而降低疼痛级别[3~4]。

1.2 降血压作用

任世兰发现天麻素使主动脉、大动脉等血管弹性增强,从而加强了血管动脉血压的缓冲能力,使天麻素降低收缩压比舒张压和平均压更明显,并且比较了3种含锌量不同的天麻的降压效果,发现含锌量越高,其降压作用维持时间就越长,且降压时不影响心率。

1.3 镇静抗惊厥作用

给实验小鼠皮下注射天麻素的结果显示,天麻素明显有协同戊巴比妥钠、水合氯醛及硫喷妥钠等的作用,能对抗咖啡因所致的中枢兴奋作用,明显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剂量的睡眠时间。恒河猴、兔及鸽静脉注射天麻素后均产生镇静作用。天麻素可透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中以较高速度降解为天麻苷元,天麻苷元为脑细胞膜Bz受体的配基。天麻苷元作用于r氨基丁酸/Bz受体,从而显示镇静、抗惊厥的中枢抑制效应。

1.4 神经保护作用

刘中华等考察了天麻素对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神经细胞的作用。以人参总皂苷作为阳性对照,通过形态学观察和MTT等方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天麻素对Aβ25-35诱导的神经损伤亦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可显著降低神经细胞的死亡率,且天麻素浓度在0.05 mg/ml时保护作用最强。Zeng等发现天麻素可以显著减小短暂大脑中动脉闭塞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和水肿体积,改善神经学功能,并能抑制缺氧缺糖和谷氨酸引起的神经细胞死亡,降低缺氧缺糖后的胞外谷氨酸水平等作用。

1.5 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天麻素注射液能显著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清溶菌酶能力。溶血空白实验、IRFC试验和抗SRBC试验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天麻素注射液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均有增强作用。黄秀兰等研究天麻注射液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观察到低浓度的天麻注射液具有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的功能,中等浓度的天麻注射液对ConA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无明显作用,高浓度的天麻注射液则有抑制小鼠脾细胞转化的作用。

1.6 改善记忆作用

天麻可以对抗东莨菪碱引起的小鼠避暗潜伏期缩短,表明天麻可以改善东莨菪碱引起的学习记忆损伤。天麻复方也可以延长小鼠避暗潜伏期。

2 临床应用

2.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

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属于内科常见病,为颈椎退行性病变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缺血综合征,其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应用活血化瘀和血管扩张药物。临床实践证明,天麻素注射液静脉注射作用快,疗效肯定,是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理想药物。在病因相同情况下,天麻素注射液的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临床试验研究发现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时间较其他常用药物短,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2 头痛及炎症的治疗

古代文献记载主治诸风湿痹,消痈肿,下支满。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天麻对炎症早期的渗出有抑制作用,并能明显抑制多种炎症的肿胀。研究还发现天麻注射液有抗巴豆油鼠耳炎症的作用。临床对多种炎症肿胀的疾病均可使用。另外,天麻素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以头痛、头晕、睡眠障碍为主要症状的脑外伤综合征。有效率为97%[2]。董玉娟等将102例患有前庭神经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天麻素组)52例,对照组(眩晕停组)50例。经治疗后,症状改善的时间治疗组为(3.0±1.5) d,对照组为(6.0±2.7) d,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

2.3 高血压的治疗

孙岐等在临床中将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甲琉丙脯酸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天麻素注射液0.2g,肌注。结果表明: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西药加用天麻素治疗高血压病,既能使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得到理想控制,又能较快消除临床症状,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降压药,是一种理想的高血压治疗手段。

2.4 眩晕症的治疗

眩晕是病人自觉头晕眼花的一种症状,表现为身体平稳感觉障碍、视物旋转、眼球震颤、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症状。郑周燕将眩晕病人予天麻素注射液,治愈3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临床观察表明,天麻及天麻素有降低血压作用,降低外周阻力,扩张小动脉及微血管,增加微循环血流量。天麻素可恢复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间的平衡失调,具有镇静、安神和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

2.5 免疫力低下的治疗

古代文献记载久服益气力,助阳气,补五劳七伤。现代临床研究发现需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的疾病均可使用。如小儿因免疫能力低下引起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即可用天麻治疗[2]。

2.6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临床研究发现天麻素对于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颇佳,其机理可能与增加局部脑血流量有关。

3 结语

综上可见,天麻素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免疫系统药理作用明显,临床应用前景广泛,随着人们对天麻素认识的不断深人,不断研制更多剂型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其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将取得更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刘雄.运用传统中医理论、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思维学习运用天麻[J].内蒙古中医药,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