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阴阳五行学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1
【摘要】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核心内容,在细胞水平阐明阴阳五行的物质基础是中医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挑战。在总结现代细胞学研究的基础上,以细胞中的能量代谢和遗传信息代谢为核心,论述了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在细胞中的物质基础,将亚细胞结构按功能进行五行属性划分。并按照中医阴阳的概念和论述,将生命本质定义为遗传信息指导下的能量代谢过程。
【关键词】 中医学 阴阳 五行 遗传信息 能量代谢
Abstract:The theories of Yinyang and Wuxing are the core theorie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iscover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organelles and the implication of Yinyang and Wuxing.In this paper,after summarizing the researches in cell,we explain the implication of Yinyang and Wuxing in cell which are based on both metabolism and central dogma,then group the organelles into Wuxing.According to the implication of Yinyang and Wuxing in cell,the life is regarded as a kind of metabolism, which is guided by genes.
Key words:TCM;Yinyang;Wuxing;genetic information;energy metabolism
1675年发明显微镜以后,医学视野开始从器管走进细胞。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对生命现象进行研究和探讨。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现象都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上。在细胞水平阐述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中医基础理论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是中医理论与实践取得突破的着眼点。现在有学者意识到这个问题,尝试将阴阳五行理论引入细胞学中,如提出五脏中脾与线粒体的假说,气与线粒体假说等多种假说[12],并从基因和蛋白组学探讨中医基础理论[34]。这些尝试对中医理论的诠释都具有探索性意义,但都是局部的,不完整的,相互之间各自独立,没能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而无法从细胞水平完整地阐明中医基础理论。
1 现代细胞学的物质基础
细胞是构成生命现象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组成生物体的细胞在外观千差万别,化学成分非常相似,都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类和各种微量的无机化合物。在种类繁多的细胞形态中,根据进化的程度与结构的复杂程度可划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没有典型的核结构,体积小,结构简单,具有细胞膜、核物质和少数简单的细胞器。真核细胞要比原核细胞复杂得多。光学显微镜下大致可以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电镜下,真核细胞的内各种更细微的结构可分为膜相结构和非膜相结构。膜相结构包括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体、叶绿体和核膜等。非膜相结构有核糖体、中心体、细胞质、核仁、染色质、核基质和微管、微丝等[5]。
上述亚细胞结构既是现代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也是融入中医阴阳五行的物质基础。能够将上述物质基础纳入中医理论体系中,中医也就取得突破和发展。
2 气机的运行和新陈代谢是探讨细胞中五行物质基础的核心
气是中医理论中核心概念之一,阐明气的本质是解决中医理论的重要途径。中医将气作为生命本质来看待;现代西医则认为新陈代谢是重要的生命特征。从中西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角度,气与新陈代谢有一定的等同性[67]。在中医学理论中,气不仅存在,而且还具有运行方式,即气机。升降出入就是对气机运行的最简略概括。新陈代谢是否存在类似于“升降出入”的代谢过程,这值得探讨。将气机运动引入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升降出入的含义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泛化。
生命科学中,新陈代谢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包含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这两者相辅相成,含义基本相同。新陈代谢过程中,糖类、脂类和氨基酸是为细胞提供能量的物质,这些物质代谢终产物为水、二氧化碳、氮并释放能量。糖类通过酵解而生成CoA;脂肪通过β氧化而生成CoA;氨基酸则是通过脱氨基作用后再进行代谢生成CoA。CoA进入线粒体进行三羧酸循环后氧化成为水、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这是物质能量代谢的最后通路。如果进入细胞三大能源物质远大于细胞的需求,它们就会被转化成为脂肪或者糖原存储于细胞中;如果低于细胞的需求,细胞就会动用细胞内的糖原或者脂肪进行供能。在三大能源物质氧化生成ATP的过程中,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体系中是进行能量代谢的第一步,相当于气机运行的入;其次在胞浆中转化成为CoA的过程,相当于气机运行的升;第三步是CoA进入线粒体氧化成为CO2、H2O,释放能量形成ATP的过程,相当于气机运行的降;最后是ATP利用和代谢终产物排泄的过程,相当于气机运行的出。
原核细胞结构相对简单,三大营养物质氧化生成ATP的过程是在细胞浆完成,而营养物质进入和代谢产物的排泄是由细胞膜完成。真核细胞结构相对复杂,细胞内有功能相对专一的细胞器。三大能源物质进入和代谢产物的排泄是由细胞膜完成;存储、转化形成CoA的过程也是在胞浆中完成;ATP的生成则是在线粒体中进行。至此就大致勾勒出气机在细胞内的运行过程,参与相应过程的亚细胞结构即为相应五行的物质基础,见表1。
3 遗传信息的输出是细胞五行相生的核心
在细胞内,与能量代谢相伴的就是遗传信息输出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是生命世界中的核心,是生命现象重要物质基础,细胞中的结构和功能都是以蛋白质为基础。蛋白质的合成是由遗传信息进行指导的。细胞内的染色体通过四种碱基不同的排列顺序对遗传信息进行编码,通过RNA转录,核糖体的翻译等过程合成蛋白质。这是现代生物学中的中心法则。细胞内遗传信息来源于母代细胞,少数情况下来源于基因变异或细胞间遗传信息的传递,如细菌耐药基因的产生和传播。人体体细胞遗传信息同样来源于母代细胞,受精卵的遗传信息却来源于和卵细胞,即父母双方。就来源而讲,遗传信息和肾精有共同之处,可以将二者进行等同。
遗传信息存储于细胞核中,通过转录过程输出遗传信息,细胞核的五行属性就是水。遗传信息输出后在核糖体中翻译合成蛋白质,核糖体的五行属性就是木。
中心法则到蛋白质合成就结束,细胞中五行相生过程没有结束。真核生物蛋白在胞液核蛋白体合成后,有如下三种去向:保留在胞液中;进入细胞核、线粒体或者其他细胞器中;分泌到细胞外。蛋白质经过复杂的合成机制,定向输送到最终发挥生物功能的区域,这一过程成为蛋白质的靶向输送[8]。除了保留在胞液中的蛋白质,进入胞核、线粒体计其他细胞器和分泌到细胞外蛋白质都必须通过膜相结构,或者同膜相结构结合形成镶嵌蛋白才能发挥。蛋白质同膜相结构相互作用从而到达特定功能区域、发挥自身功能的过程即为五行中的土。
蛋白质到达特定的功能区域后将参与一定的代谢过程。蛋白质自身有新旧更替过程。蛋白质在参与代谢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地影响,分子构象出现改变而失去活性。蛋白质失去活性也就意味着一次遗传信息释放的完成,细胞将进行新一轮遗传信息的释放,合成新的蛋白质来弥补失活的蛋白质。失活的蛋白质被内噬体吞噬,分解为氨基酸而进入能量代谢过程。蛋白质行使代谢功能并在完成功能后被分解为氨基酸的过程就是五行中的金,参与该过程的亚细胞结构包括:溶酶体和过氧化物体等。
转贴于
上述可见,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输出、蛋白质的合成、发挥功能以及最终被分解代谢的过程也就是细胞中的五行相生过程,在相生过程中,有细胞结构和形态度形成,参与相应过程的细胞结构就是五行相生的物质基础,见表1。
4 信号传导系统是细胞内的调控系统
升降出入是气机运行的基本方式,但需要补充和完善,即将调控作为气机运行方式之一。中医学中意识到生理调控现象,《黄帝内经》就有“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和“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的论述。枢就说明了中医对调控机能的概括和认识,但是在气机运行中并没有提到调控的问题,这似乎是五行同气机运行之间的一种矛盾。升降出入虽然为气机的基本运行方式,但是,由升到降或者由入到出等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个转换和调控过程,这种调控可能为自发的,也可能是主动的,调控的结果就是促使气机运行能够同环境相一致,调控在五行中属于心火(见表1)。现代西医生理学将反馈作为生物的基本反应形式,其包含正反馈和负反馈两方面,二者均起调控作用,在新陈代谢中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通过前面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原核细胞的细胞结构相对简单,所具有的细胞结构基本能够完成简单的代谢过程。虽然也存在调控过程,形成的调控系统相对简单,如乳糖操纵子[8]等。多细胞生物等细胞结构就相对复杂。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和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以及对环境的综合反应依赖于细胞间彼此协调的相互作用,这就使得细胞调控和信号传导成为细胞代谢中必须存在一个过程。细胞分泌能够调节机体功能的一大类能够进行细胞间通讯的生物活性物质为第一信使;第一信使与相应受体结合、激活受体后在细胞内产生能够介导细胞传导通路的活性物质,这类物质被称为第二信使;负责细胞核内外信息传递到物质称为第三信使。三类信使连同与之相关的受体、酶、蛋白质等就构成真核细胞内的信号传导系统。目前所知对细胞内的信号传导系统主要有下列途径:①cAMP蛋白激酶途径;②钙离子依赖的蛋白激酶途径;③cGMP蛋白激酶途径;④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⑤核因子κB途径;⑥TGFβ途径。当然可能还有更多的信号传导途径有待发现研究。这些信号传导途径的最终生物效应将影响细胞的代谢、生长、增值、分裂甚至癌变[9]。信号传导系统就是细胞内调控系统,其五行属性即为心火。
至此,我们简单论述了五行在细胞内的物质基础,并以表格的形式列出(见表1)。在此需要指出:1.叶绿体是植物区别于动物的细胞器,将其列入五行中的肝木;2.高尔基体的功能是将细胞内代谢产物,主要是蛋白类产物排出细胞外,其功能与五行中肾水相同。
表1 细胞中五行物质基础列表(略)
5 遗传信息输出、能量代谢过程与阴阳关系
通过上述论述,我们清晰的看到细胞内的两条核心的代谢过程,一条为遗传信息的输出,一条是能量代谢过程。遗传信息的输出过程中有能量代谢的参与;能量代谢过程也必然有遗传信息的参与,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所有的亚细胞结构代形成和功能发挥都是以能量代谢和遗传信息输出为核心的,只是侧重不同。在细胞水平,生命的本质就是遗传信息指导下的能量代谢过程。遗传信息输出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构建细胞形态结构,为阴,成型;能量代谢则化气,为阳。因此,细胞中仍然具有阴阳五行的物质基础,中医学中五行除了相生相克的关系以外,还有相乘相侮等关系,这将在今后进一步研究和论述。
【参考文献】
[1] 郑敏麟,阮诗伟.中医藏象实质生物学假说之一-“脾与线粒体”[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5):1012.
[2] 张茂林,张六通.论线粒体与中医“气”的关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4):6061.
[3] 倪红梅,徐燎宇.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的链接-基因组学[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12):1618.
[4] 朱姝,高荣林,隋殿军.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与证候实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12):1920.
[5] 傅松滨.医学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
[6] 张永忠.论中医学人体之气的实质是新陈代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5):1920.
[7] 张叶,沈绍功.浅析“气化”与物质代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9):45.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2
关键词:阴阳五行哲学;色彩;五色观;审美意识
1 追溯阴阳五行哲学思想的起源
1.1 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初期哲学思想。阴阳概念最早出现在《易经》,五行出现在《尚书・洪范》,两种概念都来自于很久以前民间流传,阴阳最初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被思想家们借用来表示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力量以及相应的现象,进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阴阳两面构成的,并且由阴阳的对立斗争而形成事物的运动变化。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古代思想家把它们看作是构成万物的元素。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人墨客把两者合二为一形成新的观念模式。他们认为世界的所有物质都是在阴阳二气的推动下滋生,发展最后形成木、火、土、金、水世界上的五种基本物质。这五种物质组成万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滋生和制约,处在不断变化的运动中。
1.2 阴阳五行的文化背景
阴阳与五行是中国哲学史上两个很古老的哲学范畴,上古三代之前五行观念已形成。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哲学思想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自秦汉时期起,与儒家学说结合,被道教及神仙方士所吸取,因此调阴阳,顺四时,序五行成为社会十分普遍的思想。又被历代皇帝所用,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的一种官方哲学和观念体系用来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由于阴阳五行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而天命论又是封建世袭政权合法性的理论依据。因此,历代社会精英都肯定阴阳五行理论的正确性,而且认为是个“伟大”的理论形成了中国社会古往今来强大的社会传统文化势力。与阴阳五行相对应的是五色(青赤黄白黑)体系,中国古人的色彩审美观与五色学说息息相关,所以“五色观”作为一种审美理论影响深远,不仅深入宫廷,也深入民间,甚至用以解释和推测各朝代的兴衰更迭,人事的顺逆成败、命运的沉浮祸福,乃至诊疾治病,所以它在封建时期各方面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 中国古代色彩美学的基石――五色观
2.1 五色观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五色学说”起源于中国原始氏族社会对色彩的崇尚,萌芽于奴隶社会殷商时期。“五色学说”的成因基础是原始唯物观的“五行论”和“阴阳说”。中国传统民间色彩“五色观”的形成是继承远古人类对单色崇拜,结合中国人自己的宇宙观――“阴阳五行说”,并与构成世界的其他要素:季节、方位、五脏、五味、五气逐渐发展而来的。据史书《周礼》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这是目前我国最早关于“五色观”色彩理论的记载,由此也奠定了我国传统色彩的美学观念的形成。
何谓“五色”呢? 孔颖达疏:“五色,谓青、赤、黄、白、黑。”刘熙也曾在《释名》中谈及他的观点:“青色为主,生物生长之色;红色为赤,太阳之色;黄色为光,日光之色;白色为启,如同化水之色;黑为晦,如同昏暗之色。”
古代的五种基本色的分类:有彩色系(赤、黄、青)和无彩色系(黑、白)以及十种间色,说明古代中国人不但开拓了基本的色彩系统和原理,而且还掌握了调色和配色的基本方法,如《辞源》中记载“(五色)谓青、黄、赤、白、黑也。――古盖以此五者为主要之色。” 西周时期,已经提出了“正色”和“间色”的色彩概念。间色是正色混合的结果,正色即原色,它与间色和复色相对应,所谓“正色论”即“五原色论”,亦即赤、青、黄、黑、白五原色构成的“五色体系”。
“五色说”作为“五行说”哲学轨道里的一个分支,一开始就与方位附会到了一起,在《周礼・冬官画缋》里说:“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在传统色彩的五色体系中,遂将“红、黄、青(蓝绿)、白、黑”五色定为正色,又各以五行的各行作为一正色的代表,它们分别是:土黄、金白、木青、火赤、水墨。东汉时期确立了“土居中央”的观点并突出了黄色在五色之间突出的地位,黄色作为远古五帝之中心之帝的象征,位居五行当中,象征大地的颜色。经隋唐至宋之后,被定为皇室专用的颜色。秦汉之际,随着宗教的发展,这个发展当然也包括了道教的逐渐成熟与佛教的白马驮经,五方的认识便转化为了五帝、五神的多神崇拜。即西是白帝,后称为白虎;东是青帝,也就是青龙;南是赤帝,也就是朱雀;北是黑帝,也就是玄武;中央是黄帝,也就是统筹一切的天子。
古人从色彩实践中发现五原色是色彩最基本的元素,是最纯正的颜色,必须从自然界中提取原料才能制作得来,其他任何色彩相混都不可能得到五色,而五色相混却可得到丰富的间色。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主观思维的提升和色彩观念的深入,逐渐衍生出:正色与间色、两仪之色、五行之色、五方之色、四季之色、四神之色、五色土和帝德之色等用色观念,形成了完整的中国“五色学说”理论和中国传统色彩体系。
2.2 五行学说确立了五色美学原则
在中国古代的色彩学里,五行学说确立的五色观念有着密切关系。中国的五行学说,虽然是在战国时代整理成册并盛行起来的,但是,五色早在夏、商、周三代以前,便已成了崇尚色彩。从色彩学的角度看,五色早在三代以前就已经出现了。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五色已成为广泛传播的审美标准。“五色体系”的确立标志着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色彩审美意识,已从原始观念的积淀中获得独立的审美意义。当时人们在色彩上追求“美而艳”(《左传》)和“目好之五色”(《荀子》),用五色规范了章服等级制度,创造出毫不含糊的色彩美学,纯度明朗、简单清晰的五个正调,对社会秩序进行了色彩美学装饰性的统一,这在世界色彩学发展史上,也是先进的观念,说明了中国社会美学的早熟。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文化里,商周时期奴隶制等级制度和宗教礼仪非常严格的情况下,色彩用作是尊卑的标志,成为君王“明贵贱,辨等级”的工具,以维护其统治阶级的利益。
2.3 儒家思想对中国色彩观的影响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祖述尧舜,(效法)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治”,重视伦理道德。儒家以“敬天事祖”“慎终追远”为由,大兴礼乐之举,从维护统治阶级权威利益出发,制定了一套生活法则,以规范人们政治生活和道德生活等一切行为方式。儒家色彩美学思想常把色彩美与“仁”“德”“善”融合一体。儒家色彩观从“礼”的规范出发,并最终实现“仁”的目的,极力维护建立的色彩典章制度,把“五色”定为正色,把其他色定为间色,并赋予尊卑,贵贱等级的象征意义,分别代表君臣民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让人人恪守本分。《后汉书・服志》也载:“尊尊贵贵,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礼记》记载:“衣正色,裳间色。孔子极力提倡中庸思想,“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大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境界。儒家中庸观念在色彩上体现为“文质彬彬”的适度的色彩修饰。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谓“文质彬彬”,“文”即文采,外部装饰的形式美,“质”即实质,内部精神的内容美,“彬彬”即配合适宜。孔子认为文胜质不美,质胜文也不美,过分的外部装饰则哗众取宠,名不符实,缺少装饰则平淡乏味无兴趣。
2.4 道家思想对中国色彩观的影响
道家是由先秦老子、庄子创立的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派。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则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道家思想以老庄的自然天道观为主体,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思想行为上强调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对于艺术的态度,不同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儒家肯定艺术的社会功能,将艺术与礼乐结合:而道家与墨子为代表的“墨家”“非乐”的观点非常接近,都是否定艺术。 道家的色彩观受道家思想观的支配,一直以来都主张淡泊无为的思想,它色彩主张“无色而五色成焉”,“澹然夫极而众美从之”――《刻忌》,体现为在艺术上追求无色之美,以无色之感为最美。
道家主张“玄学”,崇尚黑色。认为黑色是高居于其他一切色之上的色。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即黑,是幽冥之色。天色为玄,因为“天”在道家思想中具有产生万物的功能,显然天之色“玄”(黑)有派生一切色彩并高于一切色彩的功能。所以道家将黑列为众色之首,并选为道家的象征色,道家的建筑以及服饰色也多为黑色。他们认为“阴阳高于万物,而黑白高于五色”,道家对黑色的审美态度也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的色彩美学思想,并奠定了黑色在中国绘画中的造型地位。中国古代色彩尤其是“五色观”色彩理论的形成并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不仅促使了我国艺术风格的形成,同时也广泛地影响着当时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礼仪等诸多方面,从而形成了一套独具东方色彩的文化体系。
3 结语
阴阳五行哲学观念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涉及社会文化包括艺术等多个领域,它所包容的对立统一的思想给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带来多元化丰富的形式。阴阳五行学说中的象征性色彩的表达,昭示出我们的祖先驾驭色彩与外部世界相协调的特殊思维才华,同时也为华夏民族固有色观念的形成及其审美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虽然各家对它有不同的解释,但作为古人的经验一直被沿用下来。它在中国各个时代、阶层、领域根深蒂固、延绵不息,并且成为中华现代色彩文化的重要思想根源与艺术创作依据。
参考文献:
[1] 徐园,徐睿.阴阳五行哲学观念与中国图案及绘画[J].装饰,2003(6).
[2] 王智明.色彩美学[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4.
[3] 李广元.东方色彩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4.
[4] 张继华,郭兼夫.色彩美术[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5] 王文娟.五行与五色――美术观察[M].2005:85.
[6] 王海燕.原始装饰艺术中的生命意识探微[J].装饰,2003(12):74.
[8] 邓莉文.“大象无形”美学观下的艺术表现[J].装饰,2003(8):61.
[9] 李广元.色彩艺术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ZK)〗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3
[关键词]西汉;瓦当;四神图形
[中图分类号]K8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8-0027-03
四神或称为四灵,《三辅黄图》卷3记载:“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远在殷商时期,人们凭借抽象思维和幻想能力,便把天上的星星想象为鸟、龙、虎和龟蛇形象。二十八宿体系形成后,每七宿组成一种动物形象。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五方配五色之说,四象被标上了四种颜色,成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西汉末到东汉初,更重四象方位,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备受推崇,被奉为镇卫四方、驱除邪恶的神异动物,常用于建筑物上,并表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一、四神瓦当概述
四神瓦当在汉代建筑遗址中时有出土。陕西汉长安城遗址就先后出土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它们成龙配套,风格统一,同时反映了汉代瓦当制作的精湛技艺。下文以上海博物馆馆藏汉四神瓦当为例浅述其艺术形态及社会价值。
龙纹瓦当(见图1),直径19.3厘米,构图雄浑而饱满。龙口大张,身躯精健;龙体盘曲,本来为适应圆形构图,但却增加了强烈的运动状态和腾飞气势,加之龙宽阔高挺的胸肌,锐利前伸的四爪,以及旋举冲天的龙尾,更显得神态轩昂,气宇非凡,大有叱咤风雨、扭转乾坤的威力。龙,居于四神之首,《淮南子·天文训》:“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说文解字》:“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它在古人心目中至高无上,是神灵和权威的象征。龙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伟大力量、腾飞精神的体现。
虎纹瓦当(见图2),直径17.2厘米。虎态威武雄健,瞪目张口,露着锯齿形利齿,身躯围绕中心圆,向外迸放出力度,首和后爪前后对应,处于同一水平,显得构图均衡。两距间,虎尾呈“?”形,卷曲向上,既提起了全身的神气,又填补了空间,谐调了画面。虎的四腿有力伸张,作奔跑之态,产生腾骧咆哮的动势。虎身刻画的条纹又增添了周身的弹性质感,随着观者视线转侧,似觉猛虎斑毛波动,欲跃出瓦面。
朱雀纹瓦当(见图3),直径18.3厘米。朱雀和龙一样,都是古人臆想的吉祥神物。朱雀的形象,可以说是孔雀、锦鸡、绶带鸟一类飞禽的综合体,带有浓重的浪漫色彩。或由于时代不同,其形象不断变化,而冠以夔凤、鸾、凤凰等不同名称。早在商周时期,它就是青铜工艺的主要装饰题材。后来,受和王权支配,作为四神之一出现。《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此瓦中,朱雀口涎宝珠,昂首翘尾,更显得威武鸷猛,神怪异常。
玄武瓦当(见图4),直径19厘米。它的形象为龟蛇合体。瓦面上龟作爬伏之态,蛇弯曲盘绕龟身。生性呆笨的龟和敏捷灵活的蛇融洽契合,使得圆形空间里线面参差错落,圆中透方,紧凑而不呆滞,凝重沉稳中又显出活跃的气氛。玄武,中国古代的神名。《楚辞·远游》:“召玄武而奔属。”王逸注:“呼太阴神使承卫也。”洪兴祖补注:“说者曰:‘玄武谓龟蛇。’”《后汉书·王梁传》:“玄武,水神之名。”李贤注:“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另外,据《史记·高祖纪》:“八年,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注引《关中记》:“东有苍龙阙,北有玄武阙。”可知此种瓦当,除在建筑物上表示方向外,还为玄武阙所用。
二、四神艺术形象的来源
四神瓦当,在内容上互为联系,格调、装饰手法极其统一。它虽然扎根于神学的社会土壤,但却开出灿烂的艺术鲜花。在内容上尽管受、唯心主义思想所支配,但从艺术上看,它又非单纯抽象思维所能表现,而是运用人类特有的审美活动中的形象思维,以审美感知为起点,在对自然界的长期观察中,综合现实生活中某些飞禽兽类的特点,创造出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典型。如龙具有鸟、鹤、鱼、蛇的特点;朱雀带着孔雀、鸡、鸟的影迹。它是表现和再表现,抽象和具体的高度统一。本来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物象,通过艺术加工表现,不但不使人感到荒诞离奇,反而感到它们充满生命活力和雄健之美。虎、龟、蛇经过塑造,比真实的更凝练、集中,具有典型性。
在表现手法上,它既汲取了战国、秦以来的传统精华,体现出古朴、粗犷、稚拙之美,又融进时代的风格特色,显示着严谨、含蓄、神秘的色彩。对四神形象的塑造,既服从建筑的整体需要,注意远距离的醒目效果,又深入纹饰的细部,运用含蓄的手法,刻画出龙身上的鳞片、虎身上的条纹、朱雀的羽翼、龟的甲壳、蛇的花斑。这样,便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精妙地突现出了它们不同的个性特点。这种蕴涵在瓦当中的美学风格,正是“在粗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表现出力量、运动、速度以及由之形成的气势的美”。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荡漾着时代的精神,放射出民族性的光辉。农业生产要求有准确的农事季节,因此,古人观测天象非常精勤,促进了天文知识的发展,使得古代历法逐渐成熟。
古人选择黄道、赤道附近的28个星宿为“坐标”,称为二十八宿。以此为参照,来观测日、月以及金、木、水、火、土诸星的运行情况。他们将二十八宿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并把每一方的七宿联系起来想象成四种动物形象——龙、虎、鸟(朱雀)、玄武(龟蛇合体),分别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青、白、红、黑四种颜色相互匹配,称为四神(或四灵、四象、四陆、四宫)。
青龙,东方之神(对应青色),由东方七宿——角、元、氐、房、心、尾、箕组成龙像,亦称苍龙,能呼风唤雨,为四象之首,是尊贵、吉祥的象征。白虎,西方之神(对应白色),由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嘴、参组成虎像,民间俗称其“白虎星”、“丧门星”,被奉为西方之神及凶神。朱雀,南方之神,由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组成鸟像(对应红色),被奉为吉祥之神。玄武,北方之神,由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组成龟或龟蛇合体(对应黑色),为北方太阴之神,是生殖的象征。
三、四神产生的历史根源和思想基础
四神的产生时间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甚至更远。它是由先民应农事需求观测“天象”,将星宿联想为动物形象,“应物取象”而逐渐形成的。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处于内陆,主流是农耕文化,适宜农业发展的自然环境促成了早熟的农业经济和建立在其上的宗法制度,稳定的农业社会有利于文化的积累和延续,同时也催发了华夏文明古代社会的文明成就和文化传统。也正是基于华夏先民特定的观念和意识,从而通过想象产生出这种具有华夏文明特质的“人心营构之象”。由于古人的“万物有灵”观念而将主体的行为、意愿、情感、能力和整个生命都投射到客体世界中去,并通过想象和幻想幻化出种种超自然、超现实的神奇事物。
四神及其具体形象(造型)形成,首先是基于上述这样的心理(精神范畴)需求以及天文历法的需要(社会物质需求)而产生的。其次,是人们对美的追求使然。在东、西、南、北四方,有青色的龙、白色的虎、红色的朱雀、黑色的玄武;在天空陆地、森林水泽、高山大川,五彩缤纷而各具特色的神灵或神勇、或威猛、或灵秀、或诡异,刚柔相济而交相辉映;在变化中求统一,反映出华夏先民的审美理想。
(一)西汉谶纬学说的影响
有汉一代,与经学的兴衰共始终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是谶纬神学的出现,与今文经学所追求的天人感应、上天谴告、微言大义等思想学说结为一体,成为一种以阴阳五行为骨架、借助神意来表达对未来的某种预见或愿望的思潮。秦汉四神瓦当,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分别代表四个方向的主神,称为四神,古代以青龙为东方之神,代表春季;白虎为西方之神,代表秋季;朱雀为南方之神,代表夏季;玄武为北方之神,代表冬季。云纹瓦当位于建筑物的上部,这些云纹图案深刻反映了古人宇宙为气的观念,古代匠师们以瓦当天,把瓦当宇宙,刻画出各式各样的云纹,各种云纹又表现左右、上下、旋转和升降状态,把一种阴阳消长、五德终始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以一种秘而不宣的艺术符号,传达着古人极其丰富的宇宙观,表现了封建君主制威严肃整的社会面貌。
(二)西汉五行学说的影响
四神之所以能在汉代流行,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五行思想盛行所致的四神首先是作为四方星宿的代称出现的。四神最初只是四种用于象征方向的灵兽。战国末年,阴阳五行学说开始系统化,阴阳学家邹衍根据前人的认识成果,将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发挥,提出五色配五方的学说。于是,青色配给了东方,白色配给了西方,赤色配给了南方,黑色配给了北方,因而主管二十八宿的东方龙、西方虎、南方鸟、北方龟(龟蛇的交合体)分别进一步称为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和北方玄武。由于阴阳五行学说的推广和普及,至两汉时期,四神受到了特别的青睐。在历次发掘汉古城遗址的过程中,出土的瓦当图纹绝大多数是四神可以佐证。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神,既标志着东、西、南、北,左、右、上、下的方位,又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和青、白、赤、黑四色。考古资料表明,四神瓦当一般按其所象征的内容被使用于相应的位置,即青龙用于东面屋檐,朱雀用于南面屋檐,白虎用于西面屋檐,玄武用于北面屋檐,有着明确的符号性象征。
秦汉之际,宗教神学占据社会思想的统治地位,阴阳五行观念构筑成一个庞大的系统结构,四神瓦当作为一个完整的子系统,实际上是整个系统的集中反映。阴阳五行学说产生于战国时期,原是一种朴素的宇宙系统论,后来逐渐系统化,成为一种包罗万象的思维模式,四神作为五行说的具体体现,在阴阳五行学说盛行的两汉时期随处可见。
汉代王莽时期所铸的四神规矩铜镜中有铭文写道:“新有善铜出丹阳,和以银锡清且明,左龙右虎主四彭,朱爵玄武顺阴阳”。这十分明显地说明当时四神的广泛应用是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所致的。两汉时期,不论自然科学,还是哲学思想,都深受阴阳五行的影响。医学方面,《皇帝内经》认为,天地的阴阳五行规律支配人体五脏六腑的运行规律和过程。天文学方面,后汉天文学家张衡在《灵宪》中写道:“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据于右,朱雀奋翅于前,灵龟蜷首于后。”道家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四方之神,以壮威仪。《三辅黄图》卷3有云:“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五行学说归纳客观世界是有金、木、水、火、土五种最基本“元”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想象的发展和变化都是这五种“元”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按照五行及其对应物,可简单表述如下: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色指青、赤、白、黑、黄,五方指东、南、西、北、中,五虫指鳞、羽、毛、介、倮,四季指春、夏、秋、冬,五脏指肝、心、肺、肾、睥,五音指宫、徵、商、羽、角。
由此可见,汉代人用阴阳五行作为认识模式,把一切经验资料都归纳其中,天、自然、人、社会都能在阴阳五行这些概念上达到统一。四神纹样的广泛应用正是这一时期阴阳五行说盛行的重要标志,而四神瓦当被按其代表的方位而施用于建筑上,是五行说用于建筑的实物证据。值得一提的是,四神瓦当主要用于宫殿和礼制建筑。这是古代统治者以四神来显示对四方的统治权,符合“四神镇四方”的说法。四神的运用,表达着宫殿为天下、为四方之中心,皇帝为四表八股的君主。五行循环论还被历朝历代用作建立帝国各王朝取得思想支持的一种手段。
西汉的四神是方位主宰神、人的保护神。古人把四神神化,使方位、时间和社会都纳入一个统一的空间图式。西汉的四神也是五行学说的形象表现,四神纹样的盛行是由于阴阳五行学说的盛行,是统治者“以神意的角度寻求道德和智能上的根据,以使他们的统治合法化”。
(三)楚文化艺术的影响
战国时期是楚文化的鼎盛期,其哲学、文学、字画艺术、建筑艺术无不独领。更为重要的是,楚人的政治社会体制、民族文化心理、日常生活方式等趋于成熟定型,使楚文化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秦灭楚后,楚文化伴随整个中华文化的发展生生不息,在民族心理层面上崇火尚风、亲鬼好巫、天人合一、力求浪漫,反应在楚人生活的衣食住行、思维想象、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先秦楚国的巫文化和道家学说是很有特色的。在楚国的道家学说中,神仙观念是其基本观念,得道成仙是道家的终极追求。先秦时代,楚地的神仙观重在借助灵物飞升成仙。这种神仙观是后世道教神仙观和道教法术的重要来源。楚汉不可分,在汉代艺术和人们的观念中弥漫的是从楚国流传下来的种种神话和故事,四神并不是表面的动物的形象,相反,而是以动物为符号或象征的神话来作为艺术内容和审美对象。如多神崇拜,招魂习俗,飞升成仙,伏羲、女娲的蛇身人首,双臂化为两翼的不死仙人王子乔以及各种奇禽怪兽,这些都是四神、云纹瓦当产生的思想源头。秦汉四神瓦当、云纹瓦当运用夸张、概括、变形、归纳的手法, 包含了“精、气、神”的内涵以及多种深刻的文化思想。
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组成部分,瓦当浓缩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内涵,汉四神瓦当和云纹瓦当的流行是汉代谶纬学说、楚文化艺术影响的结果。
四神纹样存在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装饰性的价值或美的价值,更多的在于其深厚的民族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纹样的图像学不仅从纹样、图案的内容中发现社会的文化和生活内容,还包括纹样的装饰风格、用途中去探究其有着心理历程的内在意义。”四神瓦当的产生与应用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与一个民族的信仰和思想观念紧密相连的。四神纹样既有形式上的装饰美化意义,又有服从一定思想内容的表意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蓉.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2]尹定邦.图形与意义[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李浴.中国美术史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84.
[4]雒忠如.西安西郊发现汉代建筑遗址[J].考古通讯,1995,(10).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4
【关键词】阴阳;五行;中医基础;美容
【中图分类号】R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018-02
进入21世纪,人民对美的追求越来越热衷,尤其是以自然疗法为核心的中医美容,也备受关注。中医是一门系统科学,要完美地演绎中医,科学地进行美容,必须了解中医理论根基――阴阳五行学说。本文将探讨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医美容的指导意义。
1阴阳学说的内涵
阴阳是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相互关联而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或现象,又可用以说明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的概念,来源于对自然现象的长期观察,是对错综复杂的变化万千的各种自然现象进行抽象,以阴阳来概括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两种物质现象及其态势。如上下、寒热、动静、雌雄等等。一般来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都属于阴。如以人体气血而言,气具有推动、温煦作用而主动,故属阳;血具有滋润、濡养作用而主静,故属阴。因此,阴阳是指相对立事物的相对属性,而不是固定于某一具体事物。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的根本原因。
阴阳学说作为一种方法论渗透到医学领域,与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逐渐与中医学的具体内容融为一体,形成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与医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用阴阳的概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实践的一种基本理论。它作为中医学所特有的论理方法,指导着历代医家的认识和实践活动[1]。
2阴阳与和美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着美容中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2.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人体的一切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从性别来讲,男为阳,女为阴。自古以来,中医审美强调“阳刚阴柔”。这点从古代的许多古画、雕塑和文学作品中可以得到充分佐证。这也是我们中医美容实践的最为基本的出发点。
2.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形体容貌美的产生,中医学也是用阴阳学说来加以概括说明的。阴阳学说之所以可以用来解释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是由于人体内对立着的阴阳双方,本来就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并在不断地相互消长和相互转化的运动中,保持协调平衡的结果,古人描述为“中和之美”。例如,以人体内的功能活动与组织结构等物质基础相对而言,前者属阳,后者属阴,因而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阴阳之间关系的具体体现。人体的生理活动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没有脏腑、经络、气血等物质基础,就无以产生人体的生理功能,而生理活动的结果,又不断促进着物质的新陈代谢,这就是体内阴阳消长转化的过程。于是,在一定的限度内,物质与功能,即阴与阳,处于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消长和相互转化的一体中,并从总体上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人体内的阴阳必须处于平衡协调状态,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因而机体阴阳双方的平衡协调是健康的标志,而阴阳失去平衡协调,则标志着机体处于疾病状态。人体容貌的异常,疾病的发生及其发展变化,皮表影响容貌疾病的发生,均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正气,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包括对病邪的抵抗能力、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损伤组织的修复能力,也包括了对肌肤皮表的荣养和再生修复能力等;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如外感六及内伤七情等。正气和邪气均可以阴阳来区分其属性,疾病的过程,多为邪正斗争的过程,其结果则引起体的阴阳消长失调即阴阳偏盛或偏衰。
举例子说,人的肌肤也分阴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受到过敏反应的困扰,在使用化妆品之前,要进行一下测试,看看你的皮肤是否能够承受这种植物。通过调节阴阳,我们能够对皮肤问题对症下药。
按“美容时钟”护肤:从30岁起骨胶原纤维开始发生变化,它逐渐转变成不可溶的骨胶原。有很少的水可以在其中存储,皮肤看起来明显衰老,从而产生了皱纹,整个皮肤将过渡到一种比较干燥的状态,“阴”性的皮肤转变成“阳”性的皮肤。至少从这时起,人们就必须对其皮肤进行保养了,从而减缓衰老的速度。这个“美容时钟”是有周期性的,它显示的就是女性的月经周期。在月经来临的时候,女性的皮肤转向较“阴”性的皮肤。此时的化妆要做相应的调整,最好使用“阳”性的化妆品。在排卵期的时候,她的皮肤变成了极阳的皮肤,此时必须用“阴”性化妆品来进行调和。如果你注意到了美容的周期变化,你就能消除皮肤的压力,使你青春永驻了[2]。
一天的化妆也可以被划分为“阴”、“阳”两个时段。“阳”性时段是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八点,“阴”性时段是从晚上十八点持续到第二天早上六点。这里要强调夜晚的化妆。睡觉时皮肤将自行修复,处于非常放松的状态,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你能正确地使用润肤霜和润肤露。夜晚的化妆当然是一律的“阴”性化妆品,但是不能过油。润肤水也应属于“阴”性的,应该涂抹一种非常湿润的、易于吸收的润肤霜,在你睡觉的时候,它会起到十分良好的效果。早上“阳”性作用变得明显。你需要一种“阳”性的化妆品,或者带有“阳”性作用的一种“阴”性化妆品。白天的作用将加强润肤霜的效果,自然的阴阳力量足以能改善你的肤质。
3五行学说的内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属性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大类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物质,“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不息,变化不止。
五行的最初涵义,是指人类生活和生产劳动所习见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本身,后经历代思想家将这五种物质的特性进行抽象,形成理性概念,将这种理性概念作为推演络绎各种事物的基本依据,并以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来阐释各种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从而形成了五行学说。五行学说中的木、火、土、金、水已不再特指五种自然物,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性质和作用,因而宇宙中的万物也可以这五种物质的性质和作用作为分类依据而分别归属到五行之中,从而构成五行系统。
4五行的多元生命观与美容探索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内涵、特性、生克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五行学说不仅认为自然界的万物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所生成,事物可以根据不同性质和作用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类,以木、火、土、金、水为中心构成五大系统,而且认为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五行的生克运动中维持着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相对稳定。
五行学说作为古代哲学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被引用于中医学中,与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医学的五行学说,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医学的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运动规律来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及其与外在环境的相互联系,并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的一种中医学的独特理论。尤其是中医美容实践中,五行归类、脏腑相关理论的应用,更有重要价值。
《内经》将人的面相、体型归纳为木、火、土、金、水5种类型:
(1)木型:足厥阴为肝经,属木,肝经气血旺盛,也是禀受木气最全的人。特点是:皮肤为青色,体长挺直、腰细而圆满、手指纤长多纹。木形之人其气宜青,如果带有少许火色(青中泛有红光),为木红通明之象。
(2)火型:手少阴为心经,属火,其气盛之人为火型。特点是:皮肤色红,齿根宽广,颜面瘦小,面色红润。火形之人忌肉肥气静,若色带玄(色现微黑)为水来克火。因该类型之人上半身魁梧、肌肉比较结实、静脉容易曲张、不仅面部,有时背部也易滋生暗疮,脸部潮红、微血管破裂、皮肤油腻。
(3)土型:足太阴为脾经,属土,其色黄,禀受足太阴脾气经气血最全的人。特点为:皮肤呈黄色,面圆形,头大,肩背部丰满而健美,腹部宽大,下肢自大脑到足胫部都生得强壮结实,手足不大,肌肉丰满,全身上下各部均匀对称。
(4)金型:肺为手太阴之经,属金而色白。禀受手太阴肺经气最全的人,特点为:面方耳正、眉目清秀、手端小而方,腰腹圆正,气白气清为正。然气清色冷,故宜微火(润之中略带红润之色),为寒金逢火炼,乃是最佳之色。
(5)水型:肾为足少阴经,属水而色黑。禀受足少阴肾气最全之人特点为:皮肤色黑,骨正肉实,色黑带润,腹臂指掌肥圆,但古人以为水形之人不宜气粗色暗、骨肉虚浮,不宜皮白如粉,更忌枯黄,因为这是土重伤水。因体内水重,所以很容易出现下半身肥胖、水肿、静脉曲张、四肢冰冷,脸色暗沉和下颌部暗疮等症状。
“五”这个数字在中医里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以至于在中医看来,世间万物都可以用“五”来划分:五行、五气、五脏、五味、五色……五行的每一行代表一种功能属性,五行平衡才能维持人体的生存和发展。我们以肝病美容和饮食保健问题为例来说明五行与美容的重要关系。
人身体中的“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着“肝、心、脾、肺、肾”五脏,它们之中有一种呈虚弱状态,就会引发身体的连锁反应,牵一发而动全身,皮肤自然也会变差。在中医学里,“肝、心、脾、肺、肾”这五脏状态的细小变动,直接影响皮肤,即使再好的护肤品,也无法改变身体内部的病症,所以中医美容很讲究内调和外治相结合,找回肌肤的平衡状态。
五行的“木”对应肝,又对应青色,面色发青、有斑点和痘痘的人,很可能肝不好,身体中的毒素排不出去,脸上才“不干净”。斑、痘都与木相关。肤色有些泛青,颧骨长斑,容易发痘痘,甚至眉间或太阳穴青筋暴露,是肝脏虚弱的表现。 在五行中,木对应肝。工作辛苦时首先要维护的就是肝。脸色发青、有色斑、易长痘,很可能肝脏虚弱。因为肝脏负责排毒,重新净化静脉血液,一旦排毒和净化功能无法正常进行,皮肤就会呈现青色,长出色斑和痘痘。在调理方面,应该多吃多吃黄绿色食物 青色食物如菠菜、蛤蜊、猪肝等含有大量的叶绿素、维生素及纤维素,能协助器官加速排出体内的毒素。 所以说:掌控五行才能掌控美丽[3]。
参考文献
[1]魏睦新,王钢. 《美容中医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第一版 北京)P 14-15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5
中华五千年的古老文化将自然界万事万物划分为五种元素――木、火、土、金、水;将自然界万事万物变化规律总结为阴阳学说。人的身体也是由这五种元素组成,并依照阴阳学说而生存的。在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生克制化”联系,从而维持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人体生理的协调平衡。人体的五脏是与自然界中的五行相对应的。自然界是个大宇宙,有木、火、土、金、水五大元素;人体是个小宇宙,有肝、心、脾、肺、肾五大脏器。人类要健康,就必须遵循阴阳五行规律,采取相应的养生措施,即“调、补、养”,以维持人体内部、人体与自然的动态平衡。
阴平阳秘,以平为期
现代医学认为,新陈代谢是人体维持正常生长的基本生理活动。通过新陈代谢保证人体从自然界和食物中获取生长必需物质,同时使体温、血糖、血脂、血液、PH值等都相对稳定在一定的生理范围内,即维持体内相对动态平衡。人体新陈代谢失调,营养摄入不均衡,可使体内某些元素积累过多,或某些元素不足,出现元素平衡失调,导致疾病和早衰。当前许多疾病,大多与元素平衡失调有关。例如:危害人类健康最大的心血管病的产生与体内物质交换平衡失调密切相关。因此,在人生不同年龄阶段,要根据不同的生理特点,通过服用相应的保健食品,纠正体内元素的失调,维持体内各种元素的协调平衡,从而保持机体健康。
传统的中医学认为,阴阳失调是所有疾病的基本病因。阴阳失调即阴阳失去平衡协调,是指人体的阴阳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失去了平衡协调,形成阴阳的偏盛、偏衰等病理状态。阴阳平衡的失调会影响脏腑功能失衡,导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运行紊乱,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养生保健就是要实现“阴平阳秘,以平为期”,调节和维护阴阳之间的动态的相对平衡,补充营养,使人体保持健康。
补其不足,泄其有余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6
文章论述了五行色的概念,五行色的起源,五色观念对中国画色彩特点形成的影响,即一方面正色和间色的原理使中国色彩有了现在看来也非常科学而完整的色彩系统,另一方面由于阴阳五行而使色彩与物质、方位、空间相联系,这就导致中国绘画使用色彩的独特面貌:伦理性、象征性和概括性。
关键词:
五色 五行 色彩 中国画
中图分类号:J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076-02
“五行说”是中华文明和思想中影响最深而范围最广的学说之一,传统文明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涵盖在“五行说”的脉络之内,庞朴先生称其为“中国文化的骨架”…。所以,五行思律很大程度的影响了中华文明的色彩观。中国绘画“五行色”的审美观,就是源于五行说。
一 “五行”――中国人传统的思维定律
根据《吕氏春秋》十二经,《礼记月令》《淮南子,时则训》关于五行及对应内容的阐述,简明的绘制五行系统表。
古人论事“以五”,这既是思维定律,也是民族习惯。
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五味、六合、十二食,还相为质也。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礼记.礼运》
色遵礼,礼又运和“天”于是,一切人文现象,都被编织到礼运秩序、天运秩序的大统之中。《礼记》同篇谓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惟其如此,一切社会行为都应顺其大统”,所以,《礼运》日:
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四灵以为畜。以天地为本,故物可举也。以阴阳为端,故情可睹也。以四时为柄,故事可勤也。以日星为纪,故事可列也。月以为量,故功有艺也。鬼神以为徒,故事有守也。五行以为质,故事可复也。礼义以为器,故事行有考也。人情以为田,故人以为奥也。四灵以为畜,故饮食有由也。
这个表只是列出了比较主要的几个大方面,其中包括季节,方位,颜色,音律,味道,内脏,感情,五帝、五神。从此表可以感觉到“五行”思想网罗了世间社会的各个方面,从时间到地域,从视觉到听觉再到味觉,从肉体到精神,从现实世界到神仙境界,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元素。这对于中国人的思想定律,思维模式和思考方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五行”对应的人体内脏,根据其相互生成和相互刻制的原理,是中医学和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之一。“五行”对应的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根据其相生相克的原理,产生了中国古代风水学的理论基础。那么“五行”中的五色原理对于中国传统绘画颜色的使用也有着极其巨大的影响。
二 “五色”的起源与发展
“五色”之说,书面记载最早见于《尚书,益稷》,而在民间“五色”的传说早在古人所谓的“开天辟地”之时就有了。女娲补天的故事中就有关于“五色”的提法。《淮南子》:“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猛兽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方。苍天神、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精民生、背方州,抱园天。”在这个家喻户晓的民间神话故事里,女娲炼石补天,用的就是“五色石”,可见“五”、“五色”在最早的民间意识里就是一种传统定式。
中国古人的五色崇拜自殷商起就有了文献资料的确凿证据。在上古洪荒的时代,占卜求雨,祭四方对于农民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而农民对于颜色的关注也远远超过了我们所能想象的郑重性。在这一时期甲骨卜辞中就记载着那个时期的人们用于祭祀的动物的色彩挑选规则的苛刻。上古人钟情于五色,在甲骨文中均有出现“赤”、“白”、“黄”、“玄”、“幽”、“勿”等。关于色彩与方位――方祭的关系也有所体现:
贞,帝于东,坎犬,燎三牢,卯黄牛。
贞:燎东西南,卯黄牛。
燎于东南,侑伐,卯南黄牛。
到了春秋时代,祭祀用的动物的色彩选择和这个仪式就存在了很稳固的关系。当颜色与方向相对应,这说明颜色与方向,与形而上开始存在联系。五方色在《周礼.冬官.考工记》时有着更为明晰的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彩备谓之绣。”这说明周人已经有了成熟的五方色的概念,当色彩与方位相连,就意味着空间的意义也赋予了色彩。方位的安危就是色彩的安危。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华夏人民的颜色观念起初就有标示性和代表性,包含抽象因素。中国人的色彩除了能与时间空间相联系确定一种关系的同时,存在另外一种关系,就是人伦关系。因为在方向之间,“中”高于四个方向,所以与之对应的黄色理所当然地高于代表四个方向的色彩了。所以黄色在历代中应用于皇权颜色大概也是源于此,那么由五色两两相配的间色自然地位低于正色。所以在历朝历代,官服的颜色也有了等级之分。色彩从物理学来说无高低贵贱之分,但中国人却赋予了色彩不同的含义,五色的运用在周代已经深入到祭祀、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成系统的五行色体系及其演变却应是阴阳与五行合流之后的产物。这个弥纶天地、人文的阴阳五行体系,就不仅仅只是对世间万象进行归类析缕的静止系统。而也是一种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彼此促进又彼此制衡的动态系统。于是宇宙的生生不已,万物的枯荣,寒来暑往,历史的盛衰兴亡,人生的吉凶祸福……都被古人包蕴在这庞大、神秘而充满机关玄妙的阴阳五行说的解释中了。
三 “五色”观对中国画色彩特点形成的影响
第一、五色系统作为五行理论的分支,一方面由于五行中相生相无的原理,使五色按照此原理旋转而产生间色,间色而再和间色,从而产生丰富无穷的色彩变化,使中国色彩有了现在看来也非常科学而完整的色彩系统。五行色表是根据《考工记,疏》引皇侃之说而制。图中箭头所指为“刻”标,例如“木刻土为绿”即用“木一绿一土”标识。
正如《礼记》中记载:“青是东方正,绿是东方间,东为木,木色青,水刻土,土黄,并以所刻为间,故绿色青黄也。朱是南方正,红是南方间,南为火,火赤克金,金白,故红色赤白也。白是西方正。碧是西方间,西为金,金白刻木,故碧色青白也。黑是北方正,紫是北方间,北方水,水色黑,水刻火,火赤,故紫色赤黑也。黄是中央正,骝黄是中央间,中央为土,土刻水,水黑,故骝黄之色黄黑也。”这个表格清楚明了又生动地把五行色的相生相克关系,及两两产生的间色关系勾勒了出来。在五行学说成了一种认识论方法论模式之后,故便将一切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存在或现象联系为“一”了。他们以“生刻”观来解释色及色的构成原因,顺顺当当,水到渠成。
第二,由于阴阳五行而使色彩与物质、向位、空间相联系,从而使中国色彩观根据的既非西化的真实状物及直观视觉经验。而是由中国哲学思维五行及五色转换循环的意识性阐述的伦理性和符号性。这就导致中国绘画使用颜色的独特面貌:伦理性、象征性和概括性。这在后来的院体绘画和宗教壁画中均有体现。中国绘画对于色彩的认识和应用,正是基于“五行”思想这种模式。华夏颜色理论的基石,正是阴阳、五行理论。美学中的重要语言和词义,静动柔刚,实虚等等,均是阴阳理论的发展。而色彩的构成及相互关系,则由五行生刻学说加以解说,西方人对中国文化,比如对中国的绘画,书法深感神秘,其原因之一是这种文化和艺术的美学原理便是以阴阳五行说为基础的神秘哲学。“易”的两极观是华夏色彩论的哲学根基。华夏色彩的评论词语,便是成系统的一组组两极相对的观念,诸如浓淡、干湿、虚实等等,特别在写意水墨出现后,用黑色和白色作为画面的颜色,这与“易”有密切相关。按易经的学理,一切事物,都是阴阳转化的,这种理论不是引导人们从客观结构的探索中去知晓事物的本质,却是从“形而上”的层面用玄学的方式来阐述道的概念。易学的哲学使中国画在色彩的选择和使用上遵循“道”理而不是纯客观。绘物不求形似而求神似,《易,系》日:“阴阳不测之谓神”,所以,中国画用色是观念色,这“观念”,最重要的便是认识世界的主导观念,学术界称中国文化为“阴阳文化”,又谓“阴阳观是中国的思想律”。可以说,阴阳观是影响一切的,其笼罩力最大。所以,现代绘画大师陈子庄说:“学画的人应当特别注意读《易经>,因为画画的人要观察万物”。秦前思想家所构建的这个“思想律”,影响中国色彩学说极深,后世的变化,始终在这个大限内,而色彩学理便是完全建立在这个“律”的基础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