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的名言警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坚持的名言警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坚持的名言警句

坚持的名言警句范文1

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那么关于立志的名言警句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立志的励志名言警句,供大家参阅!

关于立志的励志名言警句精选1.不是成功离我们太远,而是我们坚持的太少。

2.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就是力量。

3.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

4.山高路遥不足惧,最怕贪图安逸心。

5.贪图省力的船夫,目标永远下游。

6.机遇永远是准备好的人得到的。

7.马行软地易失蹄,人贪安逸易失志。

8.没有人能改变你,别人只能影响你,能改变你的只有你自己。

9.成功是别人失败时还在坚持。

10.信心源于实力,实力源于不断的努力。

11.昨天已逝,明日是谜,面对今朝,尽力而为!

12.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13.每一日你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因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你都要更积极。

14.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地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15.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只有走出来的美丽。

关于立志的励志名言警句经典1.只要站起来的次数比倒下去的次数多,那就是成功。

2.今朝勤学苦,明朝跃龙门。

3.无论个人环境有何不同,有一点,他们所生活的世界都是由他们自己造成的。

4.成为一个成功者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每天精力充沛的努力工作,不虚掷光阴。

5.人类心灵深处,有许多沉睡的力量。

唤醒这些人们从未梦想过的力量,巧妙运用,便能彻底改变一生。

6.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7.好的木材并不在顺境中生长,风越强,树越壮。

8.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

9.当你懈怠的时候,请想一下你父母期待的眼神。

10.如果我没有,我就一定要,我一定要,就一定能。

11.一份信心,一份努力,一份成功;

十分信心,十分努力,十分成功。

12.要成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才能,只要把你能做的小事做得好就行了。

13.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你必须选择一样!

14.空谈不如实干。

踱步何不向前行。

15.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

关于立志的励志名言警句推荐1.改变,从现在开始;

成功,由今天起步。

2.人生没有彩排,每一个细节都是现场直播。

3.善用内在潜能,你就是走运的人。

4.马车越空,噪音越大。

5.努力造就实力,态度决定高度。

6.恐惧自己受苦的人,已经因为自己的恐惧在受苦。

7.没有风浪,便没有勇敢的弄潮儿;

没有荆棘,也没有不屈的开拓者。

8.要善于套用别人的成功模式,别人的成功模式可成为一种指引,让你有方向可循。

9.不要满足于眼前的小成就。

问问自己: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吗?

10.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

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11.别让过去的失败捆住你的手脚,否则永远难成大事。

12.因为有悔,所以披星戴月;

因为有梦,所以奋不顾身。

13.跟别人比,会使得自己永远都不快乐。

跟自己比,看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你会很快乐。

14.不要在夕阳西下时幻想,要在旭日东升时努力。

15.我死了吗?没有,所以我不能活得像死了一样!

16.一个真正想成功的人是勤奋与努力的,而不是躺在床上说大话。

17.美丽的蓝图,落在懒汉手里,也不过是一页废纸。

18.世界上没有不成功的人,只有不努力的人。

19.没有比时间更容易浪费的,同时没有比时间更珍贵的了,因为没有时间我们几乎无法做任何事。

坚持的名言警句范文2

一、巧用比喻,神采奕奕

1.巧用比喻,画龙点睛。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则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能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让标题吸引人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有效的就是根据特定的语境和文体内容,巧妙地使用比喻,以做到生动形象和新颖别致。比如有考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为题,将“诚信”“坚持”“毅力”“坚强”等优秀品质比作“青松”,不觉令人赞叹。

2.妙用比喻,增添文采。在记叙类文章中,考生灵活运用比喻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能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在议论类文章中,恰当地运用比喻,可以化繁为简,变深奥为浅显,不仅便于人们深入理解,而且能使文章流光溢彩。如《父亲的哲学》中的一段文字:

年少的记忆里,父亲在家言语不多,像一头永不疲惫的牛,在家里家外忙碌。

作者将父亲比作“一头永不疲惫的牛”,形象地勾勒出了父亲老实巴交、任劳任怨的特点,文采斐然,读来备感亲切。

3.巧借博喻,气势磅礴。考生若将内容相关、结构相近、语气连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比喻句串联起来,用以抒情,则一泻千里酣畅淋漓;用来议论,则大气磅礴不容置辩。如《找回童年》中的一段文字:

童年是那一剂良药,沉淀苦涩后的幸福是那样的甘甜润心;童年是那一曲老歌,积淀平淡后的余音是那样的耐人寻味;童年是那道难解的方程式,揭开谜团后的欣喜是那样的回味无穷……

作者巧用博喻,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渴望找回童年的心情,令人不禁动容。

4.巧用比喻,发人深省。若考生在文章结尾恰当地使用比喻,会使文章更加含蓄蕴藉,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如《温润的记忆》这篇文章的结尾:

温暖、思念、疼痛,如纷飞的雪花,散落了一地……

作者融情于景,将“温暖、思念、疼痛”比作“纷飞的雪花”,余音袅袅,回味无穷。

二、巧用排比,增加底蕴

1.巧用排比,先声夺人。在文章开头恰当地运用排比,不仅便于抒发感情,聚焦文章中心,而且读起来铿锵有力、气势磅礴,会收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如《自立+依靠=成功!》这篇文章的开头:

小草依靠顽强的意志,赢得了广袤的原野;雄鹰依靠强健的翅膀,赢得了辽阔的苍穹;水滴依靠不断的积累,成就了浩渺的海洋……离开了阳光的呵护,离开了雨露的滋润,离开了沃土的滋养,就没有荷花之高洁,梅花之馥郁;就没有翠竹之秀丽,杨柳之婀娜;就没有兰草之幽香,之傲骨;自然也就没有五谷之丰登和百姓之安乐!

作者先从正面入笔,强调成功都需要依靠自身努力,随后从反面进行排比论述,大气磅礴,富有说服力和震撼力。

2.巧用排比,丰厚底蕴。在论述的过程中,如果考生巧妙地将名句嵌入排比句中,不仅能增强文章的气势,而且能彰显自己的文化底蕴,给人以厚重之感。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中的一段文字:

坚持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雄壮;坚持是苏武牧羊,“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信仰;坚持是土尔扈特部族不远千里,克服重重困难回归祖国的执着……

作者从不同的侧面入手论述,事例信手拈来,潇洒自如地诠释了坚持的力量和伟大意义,文化底蕴之丰厚令人叹为观止。

3.假设排比,有的放矢。考生倘若在开篇时运用假设性排比起兴,从自然界写起,由物及人,更能强化自己的观点,增强论述的针对性。如《走好自己的路》中的一段文字:

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也可以长成一片新绿;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的翱翔苍穹,你也可以在枝丫间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岸,你也可以在山间自由流淌。生为人,也不要过度羡慕别人,要做好自己,绽放出别样的美丽。

作者由“小草”“麻雀”“小溪”写到人,鲜明地亮出“要做好自己,绽放出别样的美丽”的观点,针对性极强。倘若在文章末段巧妙运用“如果”模式构成假设性排比,则能照应前文,大气磅礴地强化文章观点,使文章内容更加深刻。

4.段落排比,条分缕析。在议论文中,若考生用三个分论点总起,构成段落排比,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容易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如《挺立的傲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三个分论点,“(一)站起来,在逆境中迸发生命的坚强;(二)站起来,在不屈中迸射永恒的光芒;(三)站起来,丰富生命的内涵,提升生命的品位。”构成排比,旗帜鲜明地阐释了精神的巨大作用,条分缕析,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三、巧用名句,含蓄隽永

1.巧用名句,语出惊人。古典诗文和名言警句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时时绽放着耀眼的光芒。考生适当采撷一些诗文名句,既能彰显自己的文化底蕴,又能打造出秀美的“凤头”,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如《惭愧也是一种美德》中的一段文字:

英国小说家狄更斯说:“恶,往往是昙花一现的,都要和作恶者一同灭亡;而善,则永世长存。”人都会做错事,只要会内疚,会惭愧,就是一种美德。因为,会产生惭愧之心的人,一定有一颗崇善之心。

作者由狄更斯的话巧妙地引出自己的观点,既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又能彰显文化底蕴,可谓一箭双雕。

2.借名句说理,透辟而悠远。经过岁月的淘洗,名言警句往往透着深邃的智慧的光芒,散发着浓郁的芳香。巧妙借用名句说理,不仅能使文章摇曳生姿,底蕴醇厚,而且能使说理透辟,韵味悠长。如《血性》中的一段文字:

什么是血性?血性是刘和珍“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从容淡定;血性是霍去病“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赤胆忠心;血性是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一往无前……

作者巧借名句说理,以一当十,意蕴悠远。

3.旁征博引,异彩纷呈。在论述的过程中,倘若考生能充分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旁征博引,就能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作文潜能,张扬其炼字炼意的能力。如《给欲望套上缰绳》中的一段文字:

“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如若不能驾驭欲望的野马,任凭他纵横驰骋,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古往今来,多少人“虎视眈眈,其欲逐逐”(《周易・颐》),最终却自食其果,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结局之凄惨,令人不寒而栗……

作者旁征博引,既充实了论据,异彩纷呈,又增添了文化底蕴。

四、整散结合,充满诗意

整句是指运用对偶、排比、叠字、回环、层递、反复等手法,将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组合成形式整齐的句子。整句的形式整齐,音节匀称,气势贯通,念起来朗朗上口,给人深刻的印象,常用于铺陈,渲染气氛,增强文势。散句是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它的形式灵活多变。整句和散句交错使用,能使语言波澜起伏,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参差错落,引人入胜。如《挺立的傲骨》中的一段文字:

身为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龙章凤质”,才貌超群,本可一展鸿志。不幸碰上司马昭乱政。如果骨头酥软一点,也许还有可能像钟会那样飞黄腾达!但嵇康却高昂起不屈的头颅,安心在自家院子里的一棵大树下埋头打铁。虽然家园破败,但他有酒、有药、有高朋满座,有清洁如玉的精神生活!

坚持的名言警句范文3

在开始阶段,学生不知抄什么好,就从字典词典中摘抄一些字词及其解释,包括成语的解释、来历、引申义、比喻义等。二是名言警句、格言谚语的抄写。开始阶段,家中有点藏书比较喜欢读书的学生一般都抄写这些内容。三是现代及古典诗词的抄写。一般是对诗词感兴趣的学生,他们一般基础比较好。四是语文基础知识、文学文化常识的抄写。如对联的基础知识、病句类型、作家生平资料等,一般是对语文一直感兴趣且有自己独特学习方法的学生。五是好句好段好文的抄写。一般是对语言的理解感悟能力较好的学生,他们选择的“好”句“好”段“好”文确实是比较“好”的,说明他们甄别选择的能力较好。更难能可贵的是,开始是一部分人,后来在教师的鼓励下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写出了自己的鉴赏分析。在长期坚持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生鉴赏分析的文字不仅越来越详细,而且越来越准确。还有将不同名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相似的名言集中在一起进行对比,最后自己写出鉴赏评价的摘抄内容。六是小故事的抄写。这些小故事很多类似于高考作文的材料,学生在摘抄之余对故事的寓意给予阐释,有的是多方位的解读,这大多是对故事感兴趣并喜欢独立思考的学生。

从以上内容来看,学生的摘抄至少积累了以下方面的东西:一是知识的积累。无论是由于不知道抄什么而在字典词典中摘抄字词,还是由于懒得查找而就地取材抄写名言警言,还是由于对语文学习持久的兴趣而抄写语文知识和文学文化常识,还是由于本身的爱好兴趣在开始阶段就摘抄诗词、好句好段好文,还是由于对故事的青睐而抄写小故事,总之一句话,这些摘抄内容都是知识的积累。无论哪种层次哪种特点的学生,他们都会在摘抄中在知识积累方面受益。二是习惯的积累。第一是注意卷面整洁的书写习惯和认真的做事习惯。

摘抄前要求卷面整洁,把字写好,在批改时对于字迹不工整的作业不仅批文提醒而且当堂提出来,让学生觉得字如果不写好就会在同学面前不好意思,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注意卷面整洁的书写习惯和认真做事的习惯。例如有个名叫李浩龙的学生,开始卷面一直不整洁,老师的作业批语提醒效果不大,后来一次公开课展示了他的作业后,他觉得字不写好实在没面子,从此痛改前非,并且坚持下来,最终形成了注意卷面整洁和认真做事的习惯。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对语文的兴趣不一,对于那些基础弱或语文学习习惯差的学生,这是一个规范,也是让他们走上正轨的有效途径。第二是持之以恒的做事习惯。

要求学生每天摘抄,一个星期后上交时要注明每一天日期,由于上交检查产生的督促作用,他们会不敢松懈,即使某一天由于特殊原因没有摘抄过后也会补上,这样长久以来就会形成坚持的习惯,这就是为什么即使由于考试放假等不能及时上交摘抄他们也会自觉摘抄的原因,这就是习惯的力量。第三是语言表达的习惯。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形成了写自己的感受体会,写评论鉴赏文字的习惯,这种语言表达的习惯会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第四是背诵记忆积累的习惯。在教师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学生自觉利用课余时间背背记记自己抄写的内容,并学会了自觉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与说话当中,让抄写内容真正变成了可以吸收利用的营养。第五是独立思考和思想自由的习惯。对同一故事的不同解读一方面是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在训练思维能力,开始学生在摘抄了小故事后只是简单说出了自己的感想,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的习惯。三是方法的积累。在摘抄中学生积累了很多语文学习的方法,如背诵记忆的方法、写赏析评论的方法、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方法等等。当然这主要在于教师的指导,也就是说,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摘抄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方法的指导并付诸实施,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实现方法的积累。

四是能力的积累。摘抄可以从各个不同的层次提高和积累学生的能力。第一是做事耐心的态度和能力。日积月累形成的注重卷面的认真的习惯最后会成为一种能力,即耐心做某事的定力,这种能力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是难能可贵的,它不仅对考试有好处,更对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会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第二是迁移的能力。摘抄要求学生一定是摘抄课外的东西,这就迫使学生将学习的视角由课内广泛地延伸到课外,这种迁移拓展的能力不仅是考试需要的,更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第三是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要选择好的文段必须要甄别,而选择的过程就是语言理解能力积累的过程,写评论感悟鉴赏的过程就是语言表达能力积累的过程。第四是审美鉴赏能力。学生从对文字好在哪里的分析鉴赏中自然会积累审美鉴赏的能力。第五是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个性表达的能力。对同一事件同一故事从不同角度阐释评论分析的习惯会积累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语文的积累不仅仅是字词句段文、文学文化常识、语文知识这类知识的积累,还有习惯、方法、思维模式、能力等方面的积累,而所有这些方面的积累都可以在摘抄训练这种教学形式中得到实现。以本人的经验而言,摘抄训练不失为一种积累教学的好方式。当然,再好的工具用得不好也会有偏颇,最终出现南辕北辙的后果。那么如何用好这一教学形式呢?我们可以针对学生在摘抄中出现的问题寻找相应的对策,学生的问题大致如下:

一是摘抄前不会选择。这里面有几种情况,或者态度敷衍,或者习惯懒散,或者理解力欠缺,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寻找不同的对策。或许一个学生身上同时具有以上几种原因,或者同一个学生在做不同的作业中原因有差异,总之,教师在批改作业时需要分清情况再下评语,对学生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和指导。

二是摘抄后只抄不背。有的是为完成作业任务,摘抄时敷衍塞责所以抄完后就撂在一边,这种抄写基本上起不到积累的作用,所以教师要针对其惰性进行抽查督促。

三是摘抄中评论鉴赏不够准确深入精练。这是摘抄中出现的最大的问题,它涉及语言的理解和表达,教师需针对不同情况修改订正、指导启发、讨论商榷甚至交流互动。如很多学生由于理解力不强而出现的理解偏差,赏析的针对性不强,或者表达上用语欠妥、语言啰嗦等问题,教师要针对不同问题进行修改,这样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才有一个提高。例如,有学生对“拯救别人的同时,也是拯救自己”这句名言理解为“帮助别人走出绝境,同时也让自己眼前出现希望”,这是理解不够深入,教师修改为“同时也拯救自己的灵魂”。再如对名言“慷慨不是你把我比你更需要的东西给我,而是把你比我更需要的东西给我”(约•霍姆)的理解,学生的感悟:“给予是快乐的,先给予别人再留给自己更是幸福的”,这是语言啰嗦,教师修改为“先人后己的给予更是快乐的”。又如“常人的批评和判定,好像一群瞎子,在云外推测明月”,学生赏析:“运用了比喻和联想的修辞手法,使句子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教师指导“:联想不是修辞手法。”

坚持的名言警句范文4

关键词:工作质量 四个观点 三全管理 思想道德 以人为本

当前无论国有企业还是个体企业,要想在竞争的社会里立于不败之地,保持长久的稳定和发展都无一例外的重视质量和安全,把质量当作是企业的生命,把安全作为企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问题来抓。国家政府也十分重视质量和安全,特别是煤矿企业,设立层层的监管部门来管理质量和安全,出台了相关的安全、质量法规,用以控制质量和安全不偏离正确的轨道,以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健康发展。现今国内各煤矿企业,虽然从政府到企业本身制定了众多的法规和处罚条例,然而企业零星的质量和安全事故不断,重大事故也时有发生。“三违”现象屡禁不止,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局面?因为没有解决好影响质量与安全的关键问题,既没有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提高人的素质和道德水平。人的素质主要体现在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素质、业务水平和身体素质五个方面。

一、质量管理

1.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是提高工程质量,也就是把重点放在提高工程质量上。通过工作质量的改善,保证工序质量进而保证工程质量。而工作质量的改善取决于人的素质和道德水平。所以提高企业全体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技术水平、业务管理水平和道德标准是提高一切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2.质量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的观点

(1)三全管理观点。全过程、全企业、全员管理。

(2)为用户服务的观点。为用户服务的观点也叫用户第一的观点。用户是上帝,让上帝满意是施工者应有的观点。

(3)预防为主的观点。就是把事后把关变为事前预防,把住工序质量,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进行。

(4)一切用数据说话的观点。用数据来评定工程质量优劣最有说服力。

二、安全管理

什么是安全?安全就是人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在不违背自己意愿的情况下而达到目的,也就是没有受到伤害,没有出现事故。

伤害包括心理上和身体上两方面。无论哪种伤害都是人们不愿意碰到和见到的。

煤矿井下出现的安全事故大多数都是违章作业造成的。

1.安全管理现状

国家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方面是下大决心的,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层层监管机构,安全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多,规章制度来全,处罚力度来大,甚至强制性的让职工接受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必知必会卡片每人一分。名言警句用的也不少,标语到处悬挂,用的都是贴切生动的语言,如:自己的安全自己管,指望他人不保险 ;他人的安全也要管,联责联保连着咱;违章指挥就是杀人;违章作业是自杀或杀人;见违章作业不制止就是纵容犯罪、抓三违要有狠心,抓帮教要有耐心等等。执行严格的法律法规,安全工作有了显著成效,安全事故大为减少。虽然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消灭安全事故,因违章作业造成的事故还时有发生,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触及不到人们的心灵深处。看管不到的地方和时候,抱着侥幸心理仍在违章作业。

2.消除安全事故的两个主要因素

(1)提高职工素质

要想避免出现各种事故就必须提高企业素质,也就是提高全员素质。因为一个企业的正常生产是通过很多行业、很多工种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煤矿井下包括:采煤、掘进、通风、运输、机电、安检等工种,而每一工种又分多个专业。每一人每一专业系统出现事故都有可能影响全系统、全企业的安全。因此,只有提高企业全员素质,每一职工都能严格按规程要求操作、每一工序都能达到标准要求,才能保证不出安全事故。要提高全员素质就必须做好培训工作,对职工进行全方位培训。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道德标准

除了安全、技能培训外还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标准提高上来了,职工就能自己约束自己,自觉的遵守规章制度,自觉的按标准要求来工作。达到检查不检查一个样,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牢记我以企业为生,企业以我为荣的理念,知道我的衣食来源于企业,企业兴衰关系到自己的生活水准,时刻想着如不认真工作,将受到自己良心谴责。时时反观自身,处处为他人着想,工作时严肃认真,就可避免很多事故。

坚持的名言警句范文5

【关键词】语文活动课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083-02

语文学科是各学科中很难在短时间内能够大幅度提高成绩的“慢性学科”。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就很难把语文学好。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笔者看到沿海一些省市实施“大语文”教学,使语文教学真正融入生活,真正使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使语文深入人心。而我们学生平时对语文不感兴趣往往是因为单纯的教材教学太枯燥无味,于是笔者就开始模仿他们的做法,大胆开拓尝试,实践“大语文”教学,在语文活动课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主要通过开展以下几项语文活动课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读课外美文、每日一讲、编辑手抄报、看新闻联播、举行语文知识竞赛。通过五六年的尝试,得到了一些收获,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读课外美文

(一)读美文的作用

一是读美文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二是读美文是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的,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大量的阅读美文,可以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直至转化为能力。三是读美文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们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等。这些令我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也可以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所认识。

(二)读美文的途径

每个学期开学初,笔者就要求学生在搞好课堂学习的同时,坚持课外阅读,每日摘抄,写读书笔记。阅读和摘抄的内容天文地理、名言警句无所不包。课外阅读是课堂的补充,学到什么文体,便阅读相应文体的课外美文,摘抄相关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这样做,既使课内课外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了学习的针对性。自从开辟美文阅读以来,引起了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并发表了自己真实的感受,从学生的发言中能感受到他们的变化。

1.我们农村学校,缺乏课外读物,为了解决读有物、抄有文的问题。笔者向他们推荐《读者》、《疯狂阅读》、《时文菁华》、《青年文摘》等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籍,要求三五位学生合订一份语文方面的报刊或杂志,并尽量做到不重复,这样全班五六十位学生有近20种报刊杂志,建立班级图书角,供学生交换课外书籍。

2.学生摘抄的数量每日在200-300字之间,要持之以恒,养成自觉摘抄的习惯。通过一个学年的摘抄积累,很多同学解决了作文素材缺乏问题,写起作文来,洋洋洒洒,言无不尽。甚至平时连说话也带点书卷气了。

二、每日一讲

我们农村的学校,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很少重视“讲话”训练。为了弥补这一教学缺陷,笔者每天上课前让一位学生讲述自己摘抄的内容,可以讲故事、说新闻、解释名言警句、说心得体会、口头作文、朗诵诗歌、“我是新闻发言人”等,形式多种多样。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思维能力。通过一年的试验活动,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解决课外文段阅读问题的能力大有提高,班里掀起了读书的热潮,语文科的成绩也大大提高了。

1.这项活动利用课前5分钟来完成。开学第一周就把“每日一讲”顺序安排好,方便学生做准备,所以一般情况下都能如期完成,不会占用更多课堂时间。因为有了课外阅读摘抄积累,学生逐渐都能做到言之有物,而且整个过程也比较流畅,语言表达流利,讲者的姿态也自然。

2.笔者经常找一些著名的政治家的演讲视频给他们看,用于激励那些胆小怯场的同学,让他们相信,只要我敢去说,我也一定能够讲得很精彩。同时,笔者作为主导者、引导者,也常常博览群书,收集资料,积极参与,给他们注入“新鲜的血液”,也向学生介绍一些说话、阅读和摘录的技巧及方法。

我们以前也断断续续办过一些手抄报,但占用学生的时间较多,后来就停办了。前年桂林地区的恭城瑶族自治县的高考经验介绍时大篇幅地强调了他们学生编辑的手抄报在高考语文成绩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我们河池市教育局再次要求全市的中学生都要学会编辑手抄报,积累知识,力争提高语文成绩。

笔者所执教班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办报基础,在这个大环境中,他们更是如鱼得水。他们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摘抄,积累了很多知识,小有收获,他们都想说出来给别人听,苦于无机会叙说。笔者就提示他们可以通过举办手抄报展评来显示自己的风采。于是学生3人一组合作办报。排版、誊写、插图等既分工又合作,又学会了当小编辑。通过手抄报展览,无记名投票评比,选出优秀的手抄报上送学校宣传栏加以展览。这样,很多以前对语文学习漠不关心的学生也有了兴趣,有了热情,这样,语文课不再无味了,因为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用到了语文知识。

四、看新闻联播

作为当代中学生,既要读好书,也要关心国家大事,而新闻联播是最好、最易实践和坚持的途径。

1.笔者在每天19:00-19:30的时间段让学生看新闻联播。让学生在了解国内外时事政治的同时也学会了对问题的表述,又学会了说话的一些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听“国标”普通话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模仿,矫正自己错误的发音,在说话中避免夹杂壮语方言,为学生说好普通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2.看新闻联播还有利于提高作文写作水平。写文章用语不规范,看新闻联播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机会,它有很多经典的话语,是可以现学现用的,比如“继续深入学习、落实xx精神,以xx精神指导各项工作;切实贯彻xx思想,努力实现xx目标;一定要紧紧抓住xx机遇期,加快推进xx,为xx而努力奋斗……”通过耳濡目染的学习,不用多长时间,培养了学生规范行文的能力。

五、举行语文能力竞赛

为了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外活动课的热情,笔者每学期都举行一次语文能力竞赛,择优予以奖励。

考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组织学生参加县邮政局主办的“书信比赛”以及“步步高”全国作文大赛、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知识竞赛。班级曾有37位学生获得书信比赛奖励,两位学生分别获得2012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知识竞赛全国一等奖和全国三等奖。这些学生的获奖大大增强了大家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信心。二是每位学生出一道题,综合起来作为竞赛的试卷,这样内容涉及面广,扩大学生的视野,又让学生掌握了考试及出题的方法及规律,为语文考试奠定了基础。学生在制作竞赛试卷的过程中了解了出试题者考察意图,对于平时语文考试试卷的内容和结构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考试中就能得心应手。

总而言之,通过开展以上五项语文活动课,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大面积、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黄麟生.中学语文教育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黄汉青,黄麟生.中学语文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坚持的名言警句范文6

本人通过实践摸索,试图凭借课本示范、高考引路、教师下水、学生练笔、反思提升,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打造一个精彩的开头,使文章呈现“亮点”。这里简单地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开篇点题,单刀直入

开篇点题是一种节省文字,直入主题的很好的方式。这种开头,可以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以统摄全篇,收到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

课本示范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开篇就直接点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高考引路

相信自己,你就是一道风景。 (《你就是一道风景》)这里开宗明义,简单明了,与题目相照应。

教师下水

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年,或走或停,或沉或浮,奔跑与追求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因此,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 (《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

开头提出论点“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开宗明义,照应标题。

学生练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不过,只有合适的目标,才有动力,换句话说,成功源自合适的目标。(《成功源自合适的目标》)

开头简洁,直奔主题,一语破的。

反思提升

有些学生喜欢绕圈子,教学生要直奔论点,语言尽量简洁。

引用名句,紧扣中心

这种开头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引用名言警句,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这样不仅激发阅读兴趣,使文章富有哲理,同时也增强说服力和论述的权威性。

课本示范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朱光潜《说“木叶”》)

本文直接引用屈原《九歌》诗句,点出了“木叶”,增强了说服力,隽永的诗句,是作者深刻思想的体现,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高考引路

英国王子查尔斯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这就是责任。(《责任》)

开头照应题目,引出下文,引用英国王子查尔斯的话,增强论述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教师下水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泪。”可见,人只有经过努力才能提高,经过长期拼搏才能成功。(《拼搏铸就成功》)

引用冰心的话,引出“人只有经过努力才能提高,经过长期拼搏才能成功”的观点,耐人寻味,启人深思。

学生练笔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贵在坚持》)

开头引用大文豪苏轼的话,恰当地表达了坚持的重要性,先声夺人,给人以警示,直接点题。

反思提升

有些学生为了追求文采,不顾论点胡乱引用,引导学生一定要紧扣论点恰当引用。

善用比喻,隐喻题旨

在文章的开头,运用一个或一组比喻来引导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使抽象的说理形象化,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课本示范

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今天我们就站在他象征性的身影下――签署了《解放宣言》。这项重要法令的颁布,对于千百万灼烤于非正义残焰中的黑奴,犹如带来希望之光的硕大灯塔,恰似结束漫漫长夜禁锢的欢畅黎明。(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这篇演讲稿,开头把签署了“《解放宣言》”比作“带来希望之光的硕大灯塔”,形象地点出了《解放宣言》的签署对黑人的重要性――给黑人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也使得演讲形象生动。

高考引路

在暗礁四伏的海上航行,需要灯塔指点迷津;在岔道口上,需要路标指引方向。否则就要触礁,迷路。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灯塔・路标・理论》)

此文设置了一个比喻场景,即在暗礁四伏的海上航行,灯塔、路标对航行的重要性,再引出自己的话题――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这个比喻具体形象,使得道理通俗易懂。

教师下水

正如精美华贵的瓷器,放置几案上久了,那剔透的玉胎上也会蒙上一层薄尘一样,我们每个人,在人生路上跋涉,冒雨顶风前行,心灵上或多或少也会沾染些许尘埃。若想令瓷器光彩依旧,若想使心灵纯净依然,请伸手,将尘埃轻轻拂去。(《拂去心灵的尘埃》)

开头设喻,将心灵比作“精美华贵的瓷器”,恰当而形象地引出“拂去心灵的尘埃”的观点。

学生练笔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高山,坚强则是磷峋的巨石;如果说生命是一棵大树,坚强则是茂密的枝叶;如果说生命是一条长河,坚强则是涌动着的波涛;如果说生命是一首曲谱,坚强则是跳动着的音符……(《坚强》)

作者把生命与坚强对比来打比方,相互映衬,借助形象说理,使得行文生动活泼,也构成了排比,气势磅礴,吸引力增强。

反思提升

有的学生比喻用得太过于抽象,让人看不懂题旨。

设问质疑,启发思考

就是先对文章的论题设问,然后自己回答,形成观点。这种开头进入主题较快,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可激发阅读兴趣,拓展思路。

课本示范

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钱钟书《谈中国诗》)

开篇提出“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直接进入主题“谈中国诗”简洁明快,顺便引出下文对 “中国诗”的具体论述。

高考引路

怎样看待得与失呢?关键要看为什么得,为什么失,如果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一些个人利益,这样的“失”是值得的。相反,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得”的代价,是遭人鄙视和唾骂!(《得与失》)

开篇直接对题目的两个关键字提出了疑问,“怎样看待得与失呢?关键要看为什么得,为什么失”,启发思索,接着给出答案,让人豁然开朗。

教师下水

没有鸟儿的翅膀,难道就不能飞翔么?没有鱼儿的身躯,难道就不能畅游么?不!为了实现梦想,需要长期努力。(《成功需要长期努力》)

文章开篇提出了两个疑问,启发读者思索,答案让人豁然开朗。

学生练笔

什么是青春?青春是画笔,绘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青春是清泉,流出一泓沁人心脾的芬香;青春是彩虹,搭起承载梦想的飞船。(《绽放吧!青春的花朵》)

短短的一个提问,连续给了三个答案,构成排比,引人注意,发人深思,文采飞扬,增加了可读性和趣味性。

反思提升

有些学生设置了疑问,却缺乏思维含量,未能体现其价值。

总之,议论文开头的写法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学生只要掌握了这些主要的技法,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反思总结,熟能生巧,定能提高作文素养,在考试中取得高分。

上一篇考察情况

下一篇环境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