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子范文1

【关键词】德;无为;天道;人道;生态平衡;天下大治

如何“以道佐人主”治国?郭店《老子甲》曰:“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于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第6-7简)、“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亡事取天下”(第29-30简)、“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17简)、“为亡为,事亡事、味亡味”(第14简)。对于“以道佐人主者”来说,要向圣人学习,“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第10-11简),要“知足”(第6简、第12简),“含德之厚”,要像无知无欲的婴儿一样。

一、老子的“德”的天道内涵

“德”是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品德和操守。“德”、“行”并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1]“德”是伦理学的核心范畴。从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展考察,有两种建构“德”(道德)理论的伦理观,一种是儒家的心性伦理观,一种是道家的天道伦理观。

孔子曰:“天下之达道五,所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之达德也。所行之者一也。”“达道者,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知,所以知此也;仁,所以体此也;勇,所以强此也。谓之达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2]P28-29儒家的“道”乃“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德”乃“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道”“循其性之自然”[2]P17,“德”“行之者一也”。“知之者之所知,行之者之所行,谓达道也;…… 所以知者知也,所以行者仁也,所以至于知之成功而一者勇也。”“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2]P29知、仁、勇三者具备,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人生最高理想准则。

郭店《老子甲》曰:“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2-23简)“道恒亡为”(第13简),“道恒亡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第18简)“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第33简)老子认为,“道恒亡为”是“道”的特质,也是社会生活的原则。“道”对天下万物,永远无所求取。“道”永远没有法子称说,其本真之匿而细微,然而,以天地之大却不敢支配它。人生天地间,应该效法“道”,对社会无私奉献,永远无所求取;应当“视素保朴,少私寡欲”,像无知无欲的婴儿一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亡为”(无私奉献,永远无所求取)便是道家所推崇的人生最高理想准则。

老子的“德”是得之于“道”(天道)的人生准则,是以天道(自然之道)为内涵的。天道“亡为”,人得之于“道”,则应“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天道“亡为”,幽隐无形的“道”显现于万物,万物因“道”而生,“道”并不想得到什么,对万物无私奉献,永远无所求取。因此,圣人守持无为之道而事事,对百姓不是用言语进行说教,而实施以德感化使其效法。一切顺应自然,即使对百姓有所帮助,也不要以为自己出了多大的力;有所成,也不要自以为有功,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有些人违背“亡为”的准则,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有所为而为之。这样的人(为之者)没有不失败的。有些人办一件事,不深入调查研究,单凭主观想象,如此这般地拿出一套方案,硬着头皮去实施。这样的人(执之者)没有不事与愿违的。因此,圣人“亡为”,所以事情一定会成功,“亡执”所以能把握住事情的发展变化。

圣人坚持“亡为”的准则,“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欲,欲望。不欲,没有贪欲。教,政教。不教,(对百姓)尊重而不教训。圣人以没有贪欲为其所欲,不以稀有的物品为珍贵;以不对百姓进行教训为教,使有过失的人闻过而自返。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能顺民意使百姓自然发展,而不妄为。

有些人违背“亡为”的准则,不“知足”,甚至贪得无厌。郭店《老子甲》曰:“罪莫厚乎甚欲,咎莫憯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祸殃没有比过分的欲望更厚重的。灾祸没有比无止境地贪求其所爱更惨痛的。祸害没有比不知满足更大的。自知满足的所谓“足”,这是永远的满足。)这是对“亡为”准则的正面表达。什么是“亡为”?“亡为”就是“知足”,就是没有过分的欲望(甚欲),就是没有无止境地贪求(欲得)。俗话说“知足常乐”,这就是老子的“亡为”之“德”经典概括。

儒家的心性伦理观源于“天命之性”,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3]“性,即理也”,“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2]P17人性善恶是心性伦理观的理论基石。道家的天道伦理观源于“朴”,郭店《老子甲》曰:“朴虽微,天地弗敢臣。”(第18简)老子认为“视素保朴,少私寡欲”乃治国之本。“素”,本也,性也。“朴”,真也。人的本真之性是天道伦理观的理论基石。

郭店《老子甲》曰:“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 终日乎而不忧,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第33-35简)“比於赤子”的德,是柔弱冲和之德。这种德乃人的本真之性的表现,是最可宝贵的。“和”,平和,和顺。《左传·文公十八年》孔颖达疏:“和者,体度宽简,物无乖争也。”这种任其自然之真的和顺之德是最纯粹的德。老子认为“物以和为常。”[4]认识事物的本质就是明察;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就是凶兆;内心恣逞意气就是不顺从。事物旺盛就会走向衰老,由壮而老便会失去赤子之性,没有生命力,这叫做不合乎道。从做人来讲,应具有柔弱冲和之德。这是永葆青春的最纯粹的德。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有道德的人。

二、天道无为与生态平衡

老子的“道”,“可以为天下母”,是自然发展变化的根本和依据,即所谓天道。天道乃自然之道。郭店《老子甲》曰:“万物旁作,居以须复也。天道员员,各复其根。”(第24简)这是对自然发展变化规律的概括。“旁”,普遍。“居”,通“举”,皆也,全也。“以”,有。“须”,止也。“复”,返也,意为复归。“员员”(“员”通“圆”),圆貌,似轮常转,意为周而复始。宇宙万物是一个庞大的、错综复杂的生物链,在“道”(自然发展变化的总规律)地作用下,永无休止地,平衡地发展变化。万物普遍地产生、发展,皆有终止和复归。遵循自然发展变化的总规律(“道”),周而复始,各归其根本。所谓终止和复归、周而复始、各归其根本,即:任何一个物种,前代“生命”终止,后代延续前代的“生命”(复归),虽然有物种变异,但是,宇宙生物链绝不会出现缺环。这就是现代所说的“生态平衡”。如果一个物种,前代“生命”终止,没有后代延续前代的“生命”,也就是说只有“终止”没有“复归”,违背了“周而复始、各归其根本”自然法则,宇宙生物链就会出现缺环,宇宙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就会出现灾害。

老子的“道恒亡为也”,是对自然之道的作用的概括。幽隐无形的“道”显现于万物,万物因“道”而生,然而“道”却默默无闻,永远无所求取,对万物奉献着自己的全部力量。“卑道之在天下,犹小谷之与江海。”山间的小水流汇入江河,再汇入大海,江河浩荡,大海澎湃,却源于山间的小水流,没有山间的小水流无以成江河,也无以成大海。山间的小水流是本,江海是末,自本而末,末而不离其本。在江河里,在大海里,山间的小水流永远默默无闻,永远无所求取。“卑道”(谦卑之道)在万物之中,犹如山间的小水流在江海里一样。这是对“道恒亡为”形象化解释。

所谓“道恒亡为”,是说“道”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全部力量,而对万物永远无所求取,在万物周而复始、各归其根本的发展变化中,除了“辅万物之自然”以外,并不要求什么“名分”、“地位”,犹如山间的小水流在江海里一样,永远无声无息。

如何保护宇宙的“生态平衡”?这是人类社会的事,自然世界不存在这个问题。对人类社会来说 ,如何保护宇宙的“生态平衡”,就是如何对待大自然的问题。郭店《老子甲》曰:“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道恒亡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忄爲 ,忄爲 而欲作,将镇之以亡名之朴。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第12-14简)“辅”,佐助。“自然”,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能为”,能有所作为。“弗能为”,不要妄为。“忄爲 ” ,和 谐 。“作”,通“诈”,诈伪。“镇”,安也。人类与除人类以外的宇宙万物是共生关系,不是敌对关系,除人类之外的宇宙万物,包括天空、大地、阳光、空气、山川、湖泊、动物、植物以及所有生物,构成人类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人类社会的的发展、进步,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大自然),必然要进行改造,但这种改造只能是建设性的,不能有丝毫的破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大自然)的改造,只能“辅万物之自然”(帮助万物自然发展),而“弗能为”(不要妄为)。如果能保有“道恒亡为”的这种对万物无所求取的精神,人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就不会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就不会造成对大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人类如果不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宇宙万物就会和谐共生、平衡发展。宇宙万物在和谐共生、平衡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平衡的状态(有诈伪),无以名状的物之真性(亡名之朴)将会使之安定。宇宙万物(除人类以外)不会有贪欲(夫亦将知足),宇宙万物在不平衡之后,自然会出现新的平衡。

老子在两三千年前关于宇宙“生态平衡”(“万物旁作,居以须复也。天道员员,各复其根。”)的论述,以及对天道无为(“道恒亡为”)的热情赞扬,是中华文明宝贵的思想财富,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伟大贡献。然而老子关于宇宙“生态平衡”的论述,长期以来并没有受到重视,“道恒亡为”也被曲解。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不肖的后代子孙,在贪欲的支配下,对大自然进行掠夺性的开发,恣意妄为,使宇宙“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在人类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的今天,在一些先进思想家、政治家的呼吁下,人们才开始重视宇宙“生态平衡”问题。保护宇宙“生态平衡”,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事情,不只是某个国家、某一地区的事情,必须引起全人类的重视。现在有些国家,已制定了保护宇宙“生态平衡”的有关政策,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但这还远远不够,必修全世界所有的国家、所有的地区,所有的人都行动起来,长期地坚持,矢志不渝地奋斗,才可能使已经恶化的生存环境逐渐得到改善。

三、人道无为与天下大治

老子的“道”,是支配天下万物的原动力,“知足”、“不争”、“不欲尚盈”、“辅万物之自然”等,既是自然法则,也是社会生活的准则。对人类社会来说,这些法则或准则都是“天道无为”的体现,即“人道无为”。人道无为乃治世之道。“治”和“乱”相对,有天下大乱,必有天下大治。

天下大乱的根源是什么呢?郭店《老子甲》曰:“罪莫厚乎甚欲,咎莫憯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第5-6简)“罪”,祸殃,使社会不安定。“咎”,灾祸,使社会秩序混乱。“祸”,灾难,使社会苦难深重。“罪”、“咎”、“祸”,同义词连用,程度层层加深。“甚欲”,过分的欲望。“欲得”,无止境地求取。“不知足”,贪得无厌。郭店《老子甲》认为过分的欲望是社会不安定的根源,无止境地求取是使社会秩序混乱的根源,贪得无厌是社会苦难深重的根源。社会不安定、秩序混乱、苦难深重,必然天下大乱。

要想天下大治,必须治本。过分的欲望、无止境地求取、贪得无厌,是天下大乱的根源,但不是本。本是什么?老子认为,人为什么会有过分的欲望,为什么会无止境地求取,为什么会贪得无厌?这是因为人失去本性,是人异化的结果。要想天下大治,首先要恢复人失去的本性。道家认为人的本性是“朴”,只有“视素保朴,少私寡欲”才能治理好邦国,求得天下大治。“视素保朴”,“视”,活也。“素”,本也。“保”,通“褒”,大也。“朴”,物之本真之性。所谓“视素保朴”就是活其本性以大其真。活其本性以大其真,以求得人之本性的复归。人之本性复归的意义在于怀藏柔弱冲和之德。怀藏柔弱冲和之德的人,是最高尚的人,是最纯粹的人。怀藏柔弱冲和之德的人,就是达到“无为”(“知足”、“不争”、“不欲尚盈”、“辅万物之自然”)境界的人,就是道家的“圣人”,或“真人”。“少私寡欲”,“少”,轻视。“私”,利己谓之私。“少私”,轻视利己谓之私,正面表述就是“毫不利己”。“寡”,减少。“寡欲”,与甚欲相对,正面表述就是“反对贪欲”。“少私寡欲”是针对造成天下大乱的甚欲、欲得和不知足而言的。所谓“少私寡欲”就是轻视利己之私反对贪欲。轻视利己之私、反对贪欲,以遏制贪欲横流。

“视素保朴,少私寡欲”是春秋道家的治国方略,“人道无为”是春秋道家保证“视素保朴,少私寡欲”治国方略得以实行的思想路线。春秋道家还在“人道无为”(道家的“德”)思想指导下提出了求得天下大治的方针,这个方针就是“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亡事取天下”。“正”,不偏邪,指不偏邪的正道。“奇”,出人意料,指出奇制胜的战略战术。“事”,谓征伐。“亡事”,即“无事”,没有战事。“邦”,诸侯封国。“天下”,指中国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和人民。春秋道家的所谓“不偏邪的正道”就是“无为”之道,就是“视素保朴,少私寡欲”之道。用这样的正道才能治理好邦国,治理好邦国才能治理好天下。春秋道家提出所谓“出奇制胜的战略战术”并不是为了攻伐,而是为了防卫。“用兵”是为了保卫邦国的治理成果。“以兵强于天下”不是“以道佐人主者”之所为。春秋道家的所谓“没有战事”,就是“不欲以兵强于天下”之意。“以亡事取天下”,意思是说,只有使老百姓安居乐业不受战事的祸害,老百姓才能拥护你,你才能取天下。

天下大治要人来治,春秋道家把大治天下的希望寄托在侯王身上,希望侯王以圣人为榜样,保有“道”的永远无所求取的精神,“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为亡为,事亡事,味亡味”,最后能“以亡事取天下”。春秋道家认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美”和“善”都是不可穷尽的,侯王一定要像圣人一样“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断提高自身的“美”、“善”修养,实现天下大治。春秋道家的所谓“美”,就是“知足”、“不争”、“不欲尚盈”、“辅万物之自然”等美德;所谓“恶”,就是“甚欲”、“欲得”、“不知足”等恶行。所谓“善”,就是做保有“道”的永远无所求取精神的善人;所谓“不善”就是不做有“过分的欲望”、“无止境地求取”、“贪得无厌”的恶人。“美”与“恶” (丑,不美)、“善”与“不善”(恶)是对立的存在,在一个人身上,不是此长彼消,就是此消彼长。当人们不满足于自己的“美”、“善”行为的时候,“恶”(丑,不美)、“不善”(恶)的行为就会受到遏制;当人们满足于自己的“美”、“善”行为的时候(“皆知美之为美”、“皆知善”)的时候,“恶”、“不善”的行为就开始了(“恶已”、“不善已”)。这意思就是说,天下人应该永久保有“知足”、“不争”、“不欲尚盈”、“辅万物之自然”等美德,永久保有“道”的永远无所求取精神,切忌“甚欲”、“欲得”、“不知足”等恶行,不做有“过分的欲望”、“无止境地求取”、“贪得无厌”的恶人。只有自觉地保有“知足”、“不争”、“不欲尚盈”、“辅万物之自然”等美德,自觉地做保有“道”的永远无所求取精神的善人,才能自觉地反对“甚欲”、“欲得”、“不知足”等恶行,反对有“过分的欲望”、“无止境地求取”、“贪得无厌”的恶人。如果天下人都如此,天下必然大治。

[参考文献]

[1]周礼.地官.师氏[M]“以三德教国子”郑玄注.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老子范文2

关键词:老子;道;德;万物本性;圣人心性;无为治道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1-0135-07

“德”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范畴。“道”之下落为“德”,下落的领域不同,所相应的“德”之内涵亦各有区别。略观学界对《老子》之“德”的探讨,似多深入于其内涵之单一性的分析,而少见在分类研究基础上对之予以系统把握者。本文从“道”之分别下落于自然万物、圣人心性和社会政治领域这三个方面对《老子》所谓“德”之内涵加以探讨,在此基础上剖析诸内涵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由此所凸现出来的《老子》思想的整体运思理路和其所反映的传统中国人根本的信仰和思维方式。

一、万物本性之“德”

在《老子》自然观中,“德”之内涵决定于它与道和万物间的关系。关于道体本身,《老子》一章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徽。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有”与“无”的统一体,二者同出于“道”,不过一个是天地之始(发端),一个是万物之母(根据)。作为万物与天地之终极发端与根本依据,《老子》之“道”与任何具体事物不同,它无形无象,所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老子》十四章),从而不可见闻,不可触摸,不是一个有具体形象的存在;进而,由于“物固有形,形固有名”(《管子・心术上》),“名”是随“形”而来的,因“道”无形,故“道”亦不可名,不可道,而可道即非常道,可名即非常名也。这是一方面,是“道”之作为“无”的存在的方面;但另一方面,作为创生万物的形上实体,“道”中潜藏着无限的生机,它“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二十一章),而依高亨所言,此处“‘精’疑当读为‘情’……,‘精’、‘隋’古通用”,而“情”者“实”也,“其中有情”即指“道”为实有之物。后一句“其中有信”句中“信”字亦有“实”义。可见,在《老子》处,“道”之存在尽管恍惚幽玄,难以形容,但其中并不是空无所有,而是有着绝对真实的存在内容的,故亦可谓之为“大象”、大“有”。作为有与无的统一体,“道”是独立不依的绝对存在,它是一切事物的源泉,同时作为流变的过程,它又内在于万物之内,道不离物,从而与抽象共相式的超离存在判然有别。那么,“道”如何发挥它创始和成就万物的作用呢?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 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 宰,是谓“玄德”。(《老子》五十一章) 所谓“玄德”容后再论,先论蓄物之“德”。万物由“道”而生发,由“德”而蓄养,由成“物”而定其形,由环境(“势”)而成就之。“道”、“德”同为尊贵,在于它们所具有的对万物之自然性的长育、安定(“亭毒”)和养覆作用。那么,此“德”之内容何在呢?张岱年说: 道是万物由以生成的究竟所以,而德则是一物由以生成之所以。一物之所以为一物者,即 德。……德是一物所得于道者。德是分,道是全。一物所得于道以成其体者为德。德实即是 一物之本性。 冯友兰亦曰: 首先,万物都由“道”所构成,依靠“道”才能生出来(“道生之”),其次,生出来以后,万物各 得到自己的本性,依靠自己的本性以维持自己的存在(“德蓄之”)。……在这些阶段中。“道”和 “德”是最基本的。没有“道”,万物无所从出;没有“德”,万物就没有自己的本性。 依张、冯之论,“德”就是“道”之下落于万物之中而为万物之本性者。对此本性之“德”,因为“道”之为“有”为“无”,故其之下落于万物之中亦有“有”、“无”之两个方面。就“道”之“无”的层面之下落而言,《老子》有言: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六章)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 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十一章) 万物的形体是“有”,但形体之中的中空状态则是“无”。溪谷的中空之地为“谷神”,天地的来源为“玄牝”,而“牝”者,中空之女性生殖之器也。有车中轴轮之中空,故有车轮轮转之用;有器皿之中空,故有其盛物之用;有户室之中空,故有其为屋舍之用。所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强调了万物之中其形体之“无”层面的中虚、无形的存在,以及它对万物之形体之“有”的层面所发挥之潜性的支配与成就的作用。万物个体存在中的“无”的层面是“道”之“无”在万物个体存在上的体现和象征,是后者在万物之中的下落和落实,并由此构成万物本性之中的“虚玄”之“德”。

就“道”之为“有”的层面而言,“道”是一是全,而“德”则有歧异与区分,并因此而万物之“德”各有不同。此下落于万物之中的“德”,其内涵是什么呢?《老子》说: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 两句对比,则“道”之“有”乃所谓“一”、“二”与“三”的存在,而此所谓“一”、“二”和“三”。联系其后万物之“负阴”与“抱阳”,则其内涵应该即是气之混沌、气之阴阳与气之冲和。作为“道”与万物之间在生发序列中的桥梁,它们由“道”所生发,而又落实于万物之中,化为万物所禀赋的各自之“德”与“性”。这样,由“一”、“二”和“三”之气所下落而化生,万物各自之“德”之存在,其内涵其实也就是万物在生发之“初”时各自所禀赋的阴阳之气在结构、厚薄、清浊、多少等方面的质性、气性之别,并因此构成万物各自分类和个别存在的依据所在。由于《老子》中没有对物之本性的描述,故可看其后《庄子》对物之本性的相关分析,如: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龅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 所用之。(《庄子・马蹄》)

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日天放。(《庄子・马蹄》) 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歧;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 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庄子・骈拇》)

显然,马之真性和民之常性应在所谓物之质性、气性的角度予以理解之,其内涵即是万物各自

的生命之本然存在。站在万物各“不失其性命之情”的角度上看,则万物之物性都是自足自得的,所谓“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需要的只是将此本有的、内在的、原初就已禀赋的纯真生命质性、气性予以实现和完成罢了。总之,在自然观上,所谓“德”即指“道”之在万物之中的下落,而由于“道”之“有”与“无”的层面,故万物之“德”也有“有”和“无”的两个方面。在“无”的层面,万物有其虚玄之“德”,而在“有”的层面,万物有其质性、气性之“德”。万物的本性就是虚玄之“无”与质性、气性之“有”的统一体。这是我们对《老子》“德”之内涵的第一层把握。

二、圣人心性之“德”

《老子》言“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老子》二十一章),“道”落实到圣人内心世界,化为圣人之超越性的心性存在,此为圣人心性之“德”。对于此“德”之具体内涵,依据道的运行法则,可以大略区分为以下两个层面:

(一)层面之一

1,依反而动。关于事物中普遍存在的正反相生的规律,《老子》说: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 日固久。(《老子》五十八章)

“反者道之动”,所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二十三章),万物之运动是辩证的,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着相反方向运动,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反向运动是普遍的规律与法则。利用此反向运动的辩证法,圣人亦求常人之所求,但他所采用的方法却是与俗背反的。《老子》说: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

微明。柔弱胜刚强。(《老子》三十六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

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老子》四十五章)

显然,圣人并非不求在争斗中的胜利,故有类似兵家之反向操作之举;同样,圣人也并非不求己身事业与存在之“大成”、“大盈”、“大直”、“大巧”与“大辩”,但他明白,它们并非排斥所谓“缺”、“冲”、“屈”、“拙”和“讷”之对立面的存在,而是需要将后者作为必备的因素纳入己身之中,甚至就表现和实现于后者之中。要之,《老子》是求强的,为达此目的,依循反向操作的辩证行为原则,它却主张以弱为用。

2,以弱为用。关于以弱为用,《老子》说: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

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七十六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

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

“老聃贵柔”(《吕氏春秋・不二》),原因在于“道”对万物的创生和化育遵循的正是自然无为,以顺任万物自生自化的柔弱原则。将此原则应用于自然与人事,则“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七十六章),柔弱代表了生机,而强横则会走向灭亡,原因就在于物极则反,“物壮则老”(《老子》三十章),所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老子》九章),事物发展到顶点则会走向衰败,欲求长保则应适可而止;相应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柔弱之物看似无力,其内在力量却连绵不绝,水滴石穿,从而在足够的持久和耐心中达到转弱为强、以弱胜强的目标。将此以弱为用的原则落于心性之上,有圣人之“常德”。

3,圣人之“常德”。关于圣人依反而动、以弱为用的心性之“德”,《老子》说: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

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

归于朴。(《老子》二十八章)

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万物负阴而抱阳”,雌与雄、白与黑、荣与辱等,都是二元对立性的存在,而“道”则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对一切对立性的双方均应该予以总体性的涵括与融和,故它应该是所谓“雌雄一体”的有机整体,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道”之为“天下溪”、“天下式”和“天下谷”,却主要还是存在与呈现于雌、黑、辱的低洼之地,而不是雄、白和荣的高亢之所。将“道”落于心性之中,圣人有所谓“常德”。此“德”,首先是“知雄”、“知白”和“知荣”,其次是“守雌”、“守黑”和“守辱”,其中反射出的是《老子》出于辩证思维和阴性智慧的独特视角,其主要内涵就是依反而动和以弱为用,从而所谓“常德”之圣人心性,就既是“雌雄一体”、阴阳和谐的整体人格,又同时主要是通过雌柔守弱而不是雄武争强以达到维护个体心境之平衡、事业之发达和与外部世界关系之和谐的多维目标的。要之,依“反”而动和以“弱”为用是圣人心性之“德”的重要方面,但,“道”不限于此,“常德”等亦不限于此。它们还有另外的层面。

(二)层面之二

1,依“返”而动。《老子》日“反者道之动”。“反”者反也,但亦“返”也。万物和“道”的运行,不仅仅只是正反相生,各自向对立方向的运动,进而它们也是一种返回和回归式的运动,是循环,是圆圈,是“归根”和“复命”。《老子》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

强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日“大”。大日逝,逝日远,远日反。(《老子》二十五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静日复命。复

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十六章)

显然,无论是物的运动还是“道”的运动,其运行轨迹都是回归性的,都是向起点和原点的返回和复归。“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万物之运行各复归于万物各自的本性之“德”,以及作为本性之“德”之来源的“道”,而“道”的运行则一方面独立于万物之外为不改之本体和母体,另一方面它又运行于万物之中,由“大”而“逝”而“远”而“反”,在极远处即由远点而向原点回归,并最终归根于作为独立之万物先天母体的寂寥存在。然,“道”却以何为用呢?

2,以“无”为用、以“无”为心。“道”是以“无”为用,进而以“无”为心的。《老子》说: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

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三十四章)

“道”以“无”为用,此“无”用之于万物。万物各有其自足、有限而不易的本性,是谓其各自之“常”、“命”。以“无”为用者,大道因循万物之德性,它“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十六章),故包容、公正、自然和长久,不会因其存在之封域而有所偏私和遗落,从而能够生发一切、蓄养一切;以“无”为心者,“道”同时将此“无”之原则反作用于己身,从而泯除掉在己身之中可能生发的一切自大、自有和主宰之心,它“道法自然”,“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

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故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之“玄德”。显然,能够以“无”为心,是大道之所以虚通、充盈从而能够真正以“无”为用的基本前提。将此以“无”为用和以“无”为心的原则落于心性之上,有圣人所谓“赤子”之“德”。

3,“赤子”之“德”。关于“赤子”之“德”。《老子》说: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虫不螫,攫鸟猛兽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

胶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老子》五十五章)

“赤子”是柔弱的,他骨弱筋柔,呈现的是圣人以弱为用的柔弱之德;“赤子”是淳朴的,他精和之至,呈现的是圣人与“道”同体的真朴之德;“赤子”是愚闷的,他“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二十章),呈现的是圣人以“无”为心的无知之德。就内容看,“赤子”之“德”主要是“道”体之“无”的层面在心性之中的下落,并将“道”体之以“无”为用和以“弱”为用的方面圆融地结合在了一起。要之,“赤子”之“德”是圣者心性中之与“道”同一的境界,是其对自我和万物之有限质性的顺任与实现,是在这一实现中的复归于原初之混沌同时又虚通的状态。

三、无为治道之“德”

“道”下落于社会政治领域,有无为治道之“德”。此“德”分两个层面,日无为心性之“德”,日无为治术之“德”,宜结合它们在现实世界之对立面而分别论之。

(一)无为治术之“德”

关于现实治术,《老子》说:

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十八章)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老子》五十七章)

可见,在日常世界中常见的乃是有为之法令、伎巧、忌讳和利器,乃是应该弃绝之圣智、仁义和巧利等现实治术。作为治国之器,它们乃是大道没落的结果,是国家滋昏、社会祸乱的根源,故应视为治国之劣术而否弃之;但,问题在于弃绝有为治术后的回归之路。《老子》说:

绝圣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

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老子》三十

八章)

这样,在治术上,“德”之内涵就是圣人治国之“无为”,所谓“以无事取天下”(《老子》五十七章);进一步,具体到“上德”与“下德”之分的问题上,无为治术应是指“下德”,因为作为一种“术”,它对“德”之追求具有有心、有为而将之工具化、手段化的特征,故虽“无为”而实“有以为”。“下德”需要向“上德”提升,所谓“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属”于什么呢?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故问题最终还是落到君王之心性上来。无为治术,若求不沦人沉沦,则要求无为之心性。

(二)无为心性之“德”

关于现实君王之心性,《老子》说: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

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老子》七十五章)

现实中君王的心性是有为的,他们损民众之不足以补一己之有余(《老子》七十七章),故可谓之为“盗夸”(强盗头子,《老子》五十三章)。与此相反,圣王则以己之有余而奉天下之不足,其存在与天道相类,他们具有无为之心性。

关于圣王无为之心性,予以粗略地概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剖析之:

1,居下不争之“德”。为王者当居于人下,而有不争之德。《老子》说: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

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

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六十六章)

显然,这是依“反”而动、以“弱”为用的大道运行法则以及圣人之“贵柔”、“守雌”之“德”在政治领域的推演,如此则“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是谓配天之极”(《老子》六十八章)。

2,以愚治国之“德”。为王者当以愚治国,而不能以智治国。《老子》说: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老子》五十八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

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

至大顺。(《老子》六十五章)

主张以愚治国,从而追求万物之复归于淳朴,这也是“无”之原则的反作用于己身,故亦可名之为王者心性之无为“玄德”。显然,此“玄德”是与圣人心性中的“无知”之“德”相适应的;

3,“啬”智无为之“德”。在《老子》处,身国一体,养生之道和治国之道是同一的。《老子》说: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

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老子》五十

九章)

《韩非子・解老》日“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老子河上公章句》日“治身者当爱精气而不放逸”,则“啬”者,当谓收藏其神形而不用,以归于无为也。以“啬”养生,则长生久视;以“啬”治国,则可以长久。在此处,“德”之内涵应该是指王者的无心、无为之“德”,积此无心无为之“德”,以之用于无论养生或治国,均无所不克。显然,这不过是以“无”为心和以“无”为用的圣人德性在政治和养生实践中的应用和推演罢了。

4,进一步,需要将此圣王心性之“德”应用于具体的治国行为之中。《老子》说: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

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

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老子》五十四章)

显然,在《老子》处,圣王之“玄德”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心性之内,而需要由内而外地发显和展开,其基本路径即是身一家一乡一邦一天下,而其心性之“德”也由此而真一余一长一丰一普。可见,《老子》走的也是由“成己”而“成物”的路径,它在本质上是内圣外王的君王之学。

四、道德合一

以《老子》之“德”为桥梁,对《老子》之“道”及其与现实政治的关系,可以获得更为深入的理解。

(一)道一圣人心性一君王之德

沿着《老子》“道一圣人心性一王者之德”之顺延而下的线路,我们可以将“道”与君王之德对应起来,并通过后者以更好地理解前者。具体说来:(1)“道”的超越性与君德的超越性之间的对应。道是宇宙本体,具有超越性,同时存在与作用于万物之中;“道”下落于圣人内心,为超越心性,同时存在与作用于圣人之和光同尘的应世活动之中;王者之“德”具有超越性,它来源于君王名位相对于

臣民而言的高居其上与其外,同时其为政之功用又下落和贯穿于全体臣民和社会领域之中。显然,以圣人心性为桥梁,“道”之德性与君王之德性是相互对应的,“道”之存在主要下落和落实在君王之德性中;(2)“道”的运行法则与君王之德的具体要求之间的对应。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是“道”的运行法则;圣人之心居下、守弱,且以无为用,亦以无为心;君王之德,依照《老子》的要求,正是居下不争、以愚治国和“啬”智无为。我们认为,这种对君德的要求更多地植根于政治争斗中的历史智慧,且围绕之中轴仍然是君王之位的保有、强盛和长久。显然,以圣人之心性为桥梁,“道”的运行法则与君德之具体要求也是彼此对应的关系。

(二)道一万物德性一臣民之德

沿着《老子》“道一万物德性一臣民之德”之顺延而下的线路,我们可以通过“臣民之德”来理解《老子》对“万物德性”的规定,进而达到对“道”之“玄德”的深人理解。具体说来:(1)万物德性与“道”之无为玄德的相互关系。在《老子》中,万物的“德”性是“道”的下落,其内涵是虚玄之“无”与质性、气性之“有”的合一,而其特征则是自足、自得和自乐等价值性的。对此万物“德”性的自得、自足和自乐特征,从万物作为价值主体的角度看,是指他们的本性、需要、能力等,与由其本性所先天决定的其生命之生存、展开和实现的环境、范围等之间的统一性和适应性,他们不能够逾越其外,而进人并非其类的领域,从而悖逆了它的天性,而是应该生存、实现和完成于其中,从而也是自得、自足与自乐于其中的;从万物作为价值客体的角度看,万物“德”性的自得、自足和自乐特征,则意味着它们是自适其适,而非适人之适,是自得其得而非得人之得,也就是说它们自我满足亦满足自我,它们不是被改造的对象,它们的存在不是满足大道和他物的要求和需要,它们由大道生发之后其存在与实现完全是自我展开和自我完成的,大道与它们之间是自然无为的关系,这也正是所谓“道”之“玄德”;(2)万物“德”性与臣民之“德”的相互对应。从《老子》作为君王之学的角度看,臣民对其名位应该安于其中,应该自得与自足其中而非越分妄为,从而破坏社会的整体秩序和政治等级制度,此乃臣民之“德”,而从另一个角度看,社会中的臣民能够自我完成其自身的职分,社会的名教与名法等组织制度也具有自我调整、自我筛选和自我组织的功用,作为君王者应该实行无为之治,应该尽可能对臣民之完成其职分之举不加干涉,应该尽力尊重臣民自身的自得、自力与自足,而不要实行有为之治,进而破坏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格局。这是《老子》对君王与臣民关系的基本考量,由此而产生的对臣民存在及其职位的尊重应该是他赋予万物之“德”性以价值化特征的根本原因。

老子范文3

1、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2、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4、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6、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7、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8、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9、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1、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2、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13、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14、治大国,若烹小鲜。

1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7、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9、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20、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1、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22、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4、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25、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6、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27、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8、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2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30、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3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3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3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34、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35、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3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9、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0、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41、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42、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43、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4、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5、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4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4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4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50、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5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52、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53、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54、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55、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5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5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59、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6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61、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62、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63、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64、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65、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66、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67、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6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69、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70、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71、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7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73、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7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7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76、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7、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7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79、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8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81、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82、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8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84、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8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86、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87、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88、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8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90、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91、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9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93、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9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9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96、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97、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98、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9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00、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01、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0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03、治人事天,莫若啬。

104、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0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106、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10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0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10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10、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范文4

关键词:道 《老子》 形上实体

在《老子》这部书中,“道”字前后在三十七章中一共出了七十三次,这个字在不同的地方,符号形式虽然一样,但是在各个不同的地方的意义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我们可以在各个不同的章句中,去逐一寻找“道”字的脉络意义,并通过一定的思想方法和各家的注解,大致把这些不同的意义分为几大类,并依据这些类别在中国哲学上的重要性排定出一个顺序。

一、作为形上实体的“道”字

《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这一章里的第一个和第三个“道”字,才是我们要进行分类的内容,第二个“道”字只是通常意义上的言说的意思,不是《老子》的专有概念。在这一章里,“道”是构成世界的形上实体,也是创造和生成宇宙的动力,也就是上面说的第一个方面。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这一章是描写“道”的虚空,也说明了“道”是万物的根源,这里的“道”也是指形而上的实体。《老子》中用来表示形上实体的“道”字出的章节还有: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第三十四章:“大道兮,其可左右,万物侍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老子》里面,作为形上实体意义的“道”字,就是出在上面的八章之中。在这些章节里面,有的是说明“道”的地位,有的是描述“道”的特点,有的是讲“道”生成万物的过程,等等。我们可以说,《老子》的哲学系统就是由这个“道”展开的。老子认为这个“玄之又玄”、“ 惟恍惟惚”的“道”是真实存在的。

二、形而下意义的“道”字

在《老子》一书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八章里面的作为形而上的实体意义的“道”之外,剩下了二十九章提到的“道”字都是就形而下的意义方面说的。按照不同章节的意义,这些表示形而下的意义的“道”字,又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小类。

其一,“道”作为一种生活的准则。上面提到的作为形而上的“道”,我们人类的感觉和知觉是不能直接接触到的。但是,在《老子》中,这个不能为我们感觉知觉的“道”,却能落实下降到象界,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某些准则。这个形而上的“道”因此具有很强的实意义,它所显的一些基本特性可以指导我们人类如何为人处世,如何正确看待我们的人生。在《老子》看来,形而上的“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我们只有遵循这些形而上的“道”所显示的生活准则,才能真正幸福地生活。表示这些生活准则的“道”字在不同的章节里面有不同的具体的意义,如第八章里:“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个“道”字表了“不争”、“柔”的生活准则,这是《老子》很重要的一条生活准则。“道”字表这一准则的章节还有: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里的“道”字意义表的另一个生活的准则是“无为”、“自然之道”。如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这里面的两个“道”字都是指自然之道。第十八章“大道废弃,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这里的大道是指自然无为之道。“道”字表达“自然无为”的意义的章节还有: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立天子,置三公,…….不如坐进此道。”《老子》上面各章里的“道”字是“自然无为”的意义。“自然无为”是《老子》一书的一个中心观念,体了这书的中心思想,书中其他很多重要的观念都是环绕着这个观念展开的。在《老子》看来,任何事物都应该顺应它自身的情况去发展,事物本身具有潜在性和可能性,不该用外界的意志去制约它。

《老子》里面的“道”字的第三个意义是规律,“道”是指规律性的道,指的是万事万物中的某种规律。如第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纪”即是“道”的规律。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是道的规律的表。第四十七章“不窥牖,见天道。”、第七十七章里“天之道,其犹张弓与?……”,这里的“天道”都是指自然的规律。

上面就是“道”这个字在《老子》一书中各个章节出的情况以及在各个章节中所代表的意义。如果从篇幅的对比上我们可以发,作为《老子》中最重要的“道”字,用于表示形而上的实体意义所占的篇幅要远远低于用来表示形而下的各种意义的篇幅。“道”字在书中一出在了三十七章中,其中八章是表示形而上的实体意义,剩下的二十九章里的“道”字都是表示的形下意义。从这个初步的简单的对比中,我们或许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老子》中的哲学思想,形上学的色彩固然很浓厚,但是它所关心的重点仍然是人生和政治的问题。形而上的“道”如果不与人类的生活发生关系,那么它只能是一个挂空的概念,没有实际的实意义。当这个“道”向下落实到经验世界的时候,它才能对人类社会对个人的人生产生重大的意义。

以上是通过对《老子》一书中“道”字出的次数和意义做一个粗略的梳理之后分析出的一个简单的结论。

参考文献:

[1]王弼, 注. 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中华书局

老子范文5

1、老子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2、老子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恶。表面看来,正相反对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而实际上又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3、老子的思想体系可以说是以形而上的道为根本依据,以“道法自然”为宗旨,以自然无为为纲纪,以依道修身为中介,以治国安民、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生理想为归宿的理论大厦。关于社会人生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以及关于自然无为和依道治国的思想,是老子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来源:文章屋网 )

老子范文6

[关键词] 道家;老子;道

一、历史背景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四大显学之一,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能和儒家伯仲相称得学派,它的道理深藏在玄妙的语言之中,无为之中大有作为。

先说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老子这个人本身就很神秘莫测,他的真实姓名、籍贯、享年,无一不成问题,甚至有人怀疑是否真的存在过这样一个人。多数说法认为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曾做过周朝管理图书的史官,后因不满当时动荡变革的社会现实而悄然隐退,不知所终,但他的《道德经》却被后世奉为经典,世代传颂。

二、“道”的涵义

老子是一个绝对的隐士,他从不寄希望于帝王,只遵从他所信奉的“道”。那么,这个“道”是什么呢?“道”最原始的解释,就是“道路”,引申一步就可以理解为“事物运行的轨迹”,也就是“事物的规律,本质”。

从象形文字的角度去看,“道”这个字的甲骨文写法有很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写法的风格也有很大不同:

有象形单纯的道路的

,这完全是一个人走在一个十字路口处。

也有和我们今天的“道”字相近的

还有一类介于象形和现代汉字之间的写法

,我们可以从下半部分看出道路的形状来,中间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人,上半部分近似于现代汉字中的“首”,下半部分有象征“足”的意象。我们可以把上边的部分看成一个人的头,连接着通往天上的另一条道路,从“道”字最广阔最宏大的角度考虑,可以将这个字看作,一个人足下于大地相连,头上与苍天相连,天、地、人相统一,将人融入自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这就是“道”。

三、“道”的推理

《老子》二十五章中曾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说“道”是宇宙的根本,是价值判断的标准,先于一切物质而存在,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转贴于

“道”是一个玄妙至极的概念,它到底是什么?宇宙的本源又是什么?我想尝试用逻辑方法来推理一下老子关于“道”的理论:

已知一:无生有(1);已知二:道生一(2);“一”是物质或意识的,也就是“有”(3);由(1)(2)(3)得出:“道”有可能是“无”(4)。又因为:“道”是确实存在的,而不是没有(5);由(4)(5)得出:“道”不是“无”,而是“非有”和“非无”的并集(6)。已知三:“道”无形无象,不可用感官感受(7);由(7)得出:“道”不是物质(8)。道可道,非常道,即:常“道”(真正的“道”)不可道(9);由(9)得出:“道”不是意识(10)。由(8)(10)得出:“道”既不是物质也不知意识,即“非物质”和“非意识”的并集(11)。由(6)(11)得出:“道”是一种不可被认知的存在。

最后,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道”究竟是什么,它超出了我们所能思考的能力范围,这也导致了一种不可知论,就像老子说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那么,知道与不知道,明白与不明白都是循环的,“无为”,心平气和,不勉强,不强求,顺其自然,“道”便能了然于心了。这也正好验证了老子的理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遵循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发展。

事物可以无条件的向其相反的方向变化,就像道教中的太极阴阳图,黑白两极此消彼长,总向着对立的方向运动着,但是这两者无论怎样运动变化,都始终保持着一种总体上的平衡,而在这其中维系着平衡的力量就是“道”。它并不刻意去控制变化的趋势,但却能够以一种潜在规则的形式维护着总体的稳定,任凭阴阳两极变化无章,相互侵占,它们也只能各占圆的一半位置,谁也不能多出来一点。

这就是对“道”的一些简单的阐述和理解,老子的“道”虽然有些被动和出世,但是对于古代辩证法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我们的人生也有着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范应元,黄曙辉著.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关于读书的诗句

下一篇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