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家助学贷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家助学贷款范文1
关键词:诚信教育就业率个人信用制度个人征信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银行对高校学生发放的一种教育消费与信用贷款。助学贷款自1999年在全国八城市试点,到2004年由于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导致各大银行纷纷停办助学贷款,主要原因在于贷款学生的信用过低。2004年底,政府对助学贷款实行学生在校期间利息全部由政府负担,毕业后两年内开始还款,最迟六年内还清的做法。尽管如此,新机制下的还款率仍不容乐观:2006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国联网运行新闻会上说,助学贷款违约率高达28.4%。如此高的违约率使原本贷款工作就很不积极的银行更加消极对待。如何群策群力为国家助学贷款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使之朝着良性循环的轨道运行,是我国现阶段教育界和金融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一、助学贷款信用缺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使用助学贷款并按时返还看似很简单,然而在使用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还贷工作极其艰难。
1.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还款意识
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落后,导致社会信用观念弱化,信用环境和信用秩序混乱,“信用危机”成为制约中国信用消费、影响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大学生正处在思想和行为的定型期,极易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加之大部分学生缺乏相应的金融知识,对于贷款选择很容易随波逐流,采取能逃就逃、能拖就拖的办法,给银行造成工作上的被动,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就业难,还款能力缺乏
自1998年大学扩招以来,每年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正在以30%的速度增加,远远大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社会不能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劳动力供过于求,就业形势严峻。同时,大学生较高的培养成本使他们产生较高的职业收入预期,大学生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贷款学生大多家庭贫困,在家庭无力负担偿还时,还贷就成为兑现遥遥无期的一份沉重的负担。
3.缺乏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还款制约力差
没有健全的个人信用制度,银行对个人信用难以把握,从而也无法根据消费者的真实收入水平和承贷能力准确、及时地决定贷与不贷和贷多少。在一些个人信用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信用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的“通行证”,每个公民都拥有一个账号,里面储存着公民的学历、就业、信用记录等多种信息。相关机构可以对公民的信用进行查询。一旦有了不良信用记录,公民将受到来自很多机构的惩罚。就我国助学贷款政策而言,对于已毕业学生信用状况的查询和管理成为一个棘手问题,信用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助学贷款的顺利实施和进行,并制约了消费信贷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良好经济秩序的形成极为不利。
4.法制不健全,违信成本低
信用卡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在我国逐渐使用,我国法律制度对于违约的惩罚至今缺乏完整、系统的规定,违约者仅仅受到经济惩罚,可以说对于违约者的影响微乎其微。在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只要存在违约记录,不仅影响违约者的再次贷款,而且不良信用记录会影响工作升迁甚至一辈子的事业发展,一次违约,一辈子刻苦铭心,违约成本非常高,贷款者自然会选择守约。
5.学生缺乏责任意识,感恩意识淡薄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责任意识培养的欠缺和感恩教育的弱化导致学生依赖性较强,感恩意识淡薄,有的学生把助学贷款当成是政府在改革大学收费制度后理所当然应为贫困生承担的责任,视助学贷款为免费午餐,对于自己在贷款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认识不清,还贷意识淡薄。
二、规范和降低信用风险的保障措施
新贷款政策加大了高校在贷款管理中的责任,但是高违约率单纯依靠高校和银行的努力是不能彻底解决的,因此政府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始倡者,应加强对助学贷款外部保障机制的探索和实践,尽快建立助学贷款的信用保障机制。
1.打造诚信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使诚信成为公民的自觉意识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基本价值道德标准,”“明礼诚信”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道德规范。然而,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逐渐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传统的道德观在当今社会似乎成了迂腐、保守、另类的代名词,道德观念、诚信理念的缺失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经济体制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在全社会范围内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把培养诚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宣传报道典型,使道德模范成为全社会敬仰和效仿的对象,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成为公民的自觉意识,使诚实守信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动。
2.开拓就业市场,提高就业能力,鼓励贷款学生灵活就业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也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大量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面临求职困难。国家应大力发展生产力,加速发展经济,广开就业门路;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贷款学生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团委和就业部门应联合起来,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引导学生珍惜大学的学习时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大学生只有学到真本事,才能实现就业,才能有好的发展空间。
3.银校联合,建立完整的个人征信系统
2006年1月,我国银行个人征信系统全面运行。目前,个人征信系统尚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方面都需要健全和完善,尤其是在助学贷款学生基本信息的对接上存在着很大的空白。学生毕业前的信息掌握在学校,毕业后有关信用信息分散在公安、银行、税务、煤气公司等各个部门和机构,银行应和学校、公安、税务、煤气公司等涉及个人信用的机构和部门协调联合起来,取得有关个人信用的完整记录,在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系统的基础上,建立面向大学生的联合诚信系统和助学贷款学生个人信用信息查询系统,实现银行对高校学生个人信息的共享。这样,学生毕业后,不管其工作流动性有多大,银行均可通过遍布我国的信息网络系统及时掌握借贷人的行踪和收入,从而有效控制贷款风险。
4.健全个人信用法制体系,做到赏罚分明
我国关于个人信用业务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备,完善的个人信用法律体系应涵盖个人信用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我们必须加快有关个人信用立法的步伐,规范消费者信用行为、规范信用中介服务行业行为,尤其要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制定合理的惩罚尺度,以对不同程度的失信行为施以相应的处罚,提高信用缺失者的违约成本,迫使其将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首选策略。
5.银行应加强贷款等金融知识的宣传工作,促进还款
据了解,一部分毕业生拖欠贷款的原因是不了解还款的具体规定,不知道如何还款,何时还款,尤其是贷款延期的学生。学校贷款管理部门对于金融方面的具体规定也不甚了解,很难给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银行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加强对助学贷款还贷程序、还贷方式及全国个人征信系统的宣传工作,提供快捷便利的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将还贷情况、利率调整、账户更改等信息告知学校或者学生,许多无意逾期的学生便会及时还款。
参考文献:
[1]李云风.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5(3):12-18.
[2]张影.构建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障机制的几点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5(1):2-3.
国家助学贷款范文2
贵行对借款学生______ 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经济暂时困难家庭的关心和扶持,作为借款学生的家长(监护人),我们同意借款学生到贵行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并保证支持借款学生 按时归还贷款本息。保证期间从借款学生不履行偿还贷款本息义务之日起两年。
我们的具体住址是: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保证人(借款学生的 )_________(签字)
保证人(借款学生的 )_________(签字)
国家助学贷款范文3
一、就业困难,降低了贷款学生的还款能力
随着高校的扩招,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逐渐增多,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或者在短期内很难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2007年约145万人待业。就贫困生而言,在经济、学业等方面相对处于劣势,就业上就显得非常困难,占待业人数的相当部分。而且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毕业后的5~6年刚好是他们经济实力的薄弱时期。就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工资水平而言,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600―1200元不等。对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房租、培训、学习、交通费、生活费用等开支,每月收入所剩无几,同时还面临结婚、买房、补贴家用等问题,即使他们想还款,但是经济实力达不到。虽然有些人收入高一点,也不一定能如期还贷。这就是很多大学生陷入了生存状态与诚信之间的矛盾。
二、未能如期毕业,无法偿还贷款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后,给有些学生带来了很重的思想负担,进而影响了学业。表现在所修课程考试不及格的门次过多,导致学生留级或者退学;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考试期间作弊等违纪行为受到学校处分后,不能取得毕业证、学位证。还存在特殊情况,如贷款学生在校期间因病、以外死亡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出现以上情况,都会是贷款不能按期偿还,他们的贷款往往就成为助学贷款的“坏账”。
三、家庭经济困难,没有能力帮助还款
对于在校获得助学贷款的贫困大学生,因受贷款额度的限制,贷款金额基本上能满足学费和住宿费的需要,对于高校艺术类专业和民办公助本科院校每年仅学费一项就高达万元以上,这样生活费用和其他开支要有家庭支付。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导致家庭贫困的原因有四种,一是贫困程度较深,如处于贫困县贫困乡贫困村的贫困家庭;二是因病致贫,特别是一些重病、绝症、久治不愈之症导致家庭贫困;三是因灾致贫,如车祸、矿难、地震、泥石流、旱灾、涝灾等;四是因教致贫,因其家庭经济困难,为了供应一个学生,家庭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出现能卖则卖,能借则借,有的连家里的更牛都卖了,家里已经债台高筑,不但欠了国家的,还欠了亲朋好友的钱。根本没有能力来帮助偿还助学贷款。
四、缺乏诚信,还款意识差,恶意拖欠
虽然政策规定了贫困生申请贷款应承担的义务,但是助学贷款属于信用贷款,无需担保,并且国家还未建立起个人信用制度。有些人毕业后,工作单位稳定,收入可观,有了钱却不把偿还助学贷款放在首位;有的贷款毕业生,还款意识差,不按约定的时间还本付息;还有的毕业生丢失合同和贷款银行卡,本人不知如何该还本付息,又不及时采取解决措施;有些恶意拖欠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是政策性贷款,这是国家对他们的福利,因而缺乏应有的还款意识。例如某校毕业的同学,毕业后在天津工作,每月薪水近2000元,但其在校期间仅1000元的助学贷款到现在还没有还。分管学生工作的老师多次与其联系,如今对方连电话号码都换了。③
五、银行承担风险大,热情不高,利益缺乏制度保障
银行是企业,其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然而银行又是国家助学贷款的承担者。银行的利润主要是通过利息收入,尽管政府和高校给予了贴息,但是贷款对象是在校贫困生,无疑银行要承担巨大的还贷风险。据调查,“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普通人贷款坏账1‰的比例。”④从银行角度来说,助学贷款笔数多、业务量大、金额小、周期长、成本高,经济效益远远低于社会效益,所以银行缺乏热情。在贷款回收上,缺乏相应的法规、措施和保障机制,呆账、坏账的核销还没有明确的细则,使银行的利润无法保证。银行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尽快收回成本和取得利息收益,往往还款期限较短。银行可以适当放宽还款期限,例如美国和德国助学贷款的还款期一般为15~20年。印度助学贷款的还款期限为8~10年,借贷者参加工作一年或毕业三年后,开始逐月还贷款,同时鼓励提前还款。⑤
六、学校认识不到位、承担补偿风险,资格审查难度大
有些学校认为学校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助学贷款虽有很强的政策性但最终是学生和银行的经济行为,或者担心出了问题学校承担连带责任,按照某省国家助学贷款资金管理办法规定,风险补偿金的计提比例为贷款发放额的10.9%,省财政和高校各承担50%。如果提取的风险补偿金不足以补偿助学贷款违约本息,不足部分由高校和贷款银行按60%和40%的比例进行分担。但是高校没有认识到学校是国家助学贷款的直接受益者,因而没有起到认真组织和积极引导的作用。由于每年贷款发放的额度和人数有限,成功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的是刚入学的新生占大多数。基本上是每年9月份开始审查,由于新生入学时间短,学校难以准确了解新生家庭经济情况和生活情况,只能凭当地民政部门开具的家庭经济情况来判断,这容易使一部分别有用心的学生有机可乘,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国家贷款额度,还容易出现坏账。
七、政府补偿机制不完善
目前银行的利益主要是由地方政府和高校各出一半的风险补偿金来保证,由于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差异比较大,尤其是西部边远地区的财政能力普遍较差,对于支付助学贷款贴息十分困难,而中央政府作为助学贷款政策发起者和调控者却没有能力为助学贷款提供风险担保,无疑会影响银行提供助学贷款的积极性。
八、管理措施滞后
国家助学贷款属于无担保的信用贷款,有些学生开具假证明,骗取国家助学贷款后大肆挥霍,造成了恶劣影响,是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得不到助学贷款。刚进入校园的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在合理使用贷款方面存在一些误区。贷款额度小,不足以完成学业;贷款额度达,会造成大手大脚,增加毕业后还款的压力。助学贷款对家庭的约束不力,尽管在班里助学贷款手续时,需要提供父母的身份证明和地方证明,但是当出现子女违约时,有的家长竟然说:“字不是我签的,贷款又不是我借的,钱不是我化的,所以你该找谁还是找谁去吧。”⑥银行跟踪、追缴贷款的力度不足,毕业后的大学生流动性很强,跳槽、出国、失业都可能导致违约,银行异地追缴贷款成本比较到大。再有国家没有建立全国性的个人信息系统和诚信系统,对违约者缺乏法律约束力。
参考文献
[1]谢洋.国家助学贷款10年累计337.1亿惠及436万大学生[N].中国青年报,2009-05-02.
[2]耿传辉.如何解决大学生助学贷款中存在的还贷两难问题[J].吉林商业学院学报,2006(3).
[3]潘光才.高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现象分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0(1).
[4]龙显均.从国家助学贷款看大学生诚信危机[J].中国高教研究,2004(04).
[5]孙涛,沈红.印度高等教育助学贷款和改革与启示[J].教育研究,2009(7).
国家助学贷款范文4
据了解,国家自1999年实施助学贷款工作以来,截至今年3月底共发放贷款69.5亿元,惠及80多万名贫困大学生。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借贷学生违约率较高,陆续有银行因难以承担过大的风险而开始对高校助学贷款叫停。
为确保贫困大学生能够得到助学贷款,顺利完成学业,针对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新的国家助学贷款办法将按照“方便贷款、防范风险”的原则,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理顺国家、高校、学生和银行之间的经济关系,并对各方职责均作了新的明确规定。新办法还结合实际情况,对贷款学生的还贷期限做出相应调整,同时将改革贷款审批和发放办法,强化高校和银行的管理职责。
据悉,新的国家助学贷款办法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使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益。
国家助学贷款范文5
一、我国助学贷款贷后管理现状
国家把“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作为目前助学贷款活动的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能够承担学费,但他们认为“不贷白不贷”,于是和贫困生一起提交了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由于时间等因素的限制,负责此项工作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不可能对每个提交贷款申请的学生进行家庭情况摸底调查,只能从穿着及贫困证明判断其是否符合贷款条件,结果就使有条件支付学费的学生也取得了助学贷款。当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毕业后,到了该偿还贷款的时期,虽然高校及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等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多种方式普及还款知识,但很多学生还是以不知道还多少、不知道怎么还、银行卡没有激活、银行卡丢失等借口不能按时偿还,造成了违约现象,并且这种现象称持续走高态势。目前我国还不具备成熟的道德、法律、行为规范及有效信用体制制度,对贷款违约行为无所适从,所以获取国家贷款的学生还贷意识不高,诚信危机普遍存在。当然,在违约人群中还有因为工作繁忙而忘记还款,或者因联系方式变更、经济状况不佳等状况造成的违约现象。
二、加强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工作策略
加强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减少贷款违约率,关系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能否持久、健康开展,也关系到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学生的信用问题,更是评价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为加强贷后管理工作,需要受助学生、政府、高校、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机构、银行共同努力,才能提高管理成效。
1.加强对贷款学生的教育
通过宣传栏、知识竞赛、讲座等形式开展好助学贷款的宣传工作,使贷款学生全面学习助学贷款的相关知识,使其知晓支付宝的实名认证及使用方法。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对在校学生,尤其是对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开展诚信教育。诚信教育应经常性开展,并确保具有实质性意义,不能只是开会走形式或简单地印发宣传资料,这些只停留在层面上的行为,不能使诚信理念渗入贷款学生的思想,不易使他们树立失信可耻、守信光荣的观念。所以,应对贷款学生进行常态化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诚信教育。第一,在提出贷款申请后、发放贷款之前安排学生观看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教育部联合摄制的《贷款助学信用助人》的宣传教育短片。第二,经常性对贷款学生实施诚信教育专题培训,用真实、鲜活的贷款违约案例提醒学生要及时还贷,提高贷款学生的还款意识,借助网络技术、多媒体资源等先进技术现场普及还款知识,告知学生还款流程,使他们清楚还款的每一环节。第三,毕业前夕再次对贷款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专题会议。会议内容应该包括:举行庄严的“你资助我上学我定按时还款”的宣誓仪式;印发还款流程详解手册;为学生提供现场还款咨询;指导学生签订《还款承诺书》;登记贷款学生本人、父母及亲属的家庭地址、QQ号码、联系电话、工作单位等详细信息,并引导贷款学生当场加入贷款学生组群,并嘱咐学生毕业后如果更换联系方式应第一时间联系助学贷款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告知其新的联系方式,确保联系不中断。
2.学校积极参与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工作。
学校对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工作的重视,是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学生在生源地履行了贷款手续后,直接进入了高校进行学习,高校应对贷款学生普及违约还款的危害性的教育,以提高贷款学生按时还款的意识。树立积极还款意识的前提,是贷款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诚信度,只有提高学生的诚信度,才能提高助学贷款的还款率。可见,健全贷款学生信用制度有着重大意义。建立学生信用制度,能够实现对贷款学生读书期间的详细表现进行全面监管,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偿还能力的分析及预测,可适当控制助学贷款的投放量,减少助学贷款违约风险。建立健全学校学生信用制度,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第一,建立诚信监督制度。银行及学校应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申请贷款的真实度、贷款的实际用途及还贷详情进行监督。第二,建立学校学生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性格特点、道德品质、信用记录、奖惩情况、学习成绩等,将以上内容规范整理,形成档案封存,以备查用。第三,完善学校学生的失信惩罚制度。将学生的诚信等级作为干部选拔、奖学金申请、就业推荐、入党的重要标准。第四,建立科学的学校学生诚信评估制度。在建立诚信档案的基础上,定期按照档案记录情况对学生的诚信等级进行评估,对有失信行为的学生进行警告,促使其养成健康的诚信习惯,并把评估结果装进学生档案。学生毕业之后,高校可把学生诚信档案和劳动、司法、人事等机构联网,使其形成一张公正而严密的监督网,时刻提醒学校毕业生要以诚信为本,养成诚信做人、诚信办事的好习惯。
3.三级联动,切实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工作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信用贷款,放款银行对贷款学生毕业后动向有知情权,以便更好地收回贷款。对于那些违约学生,放款银行可通过生源地所在的县(市、区)资助中心对学生的动向进行动态跟踪。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应做好贷款学生的动态跟踪工作。比如,笔者作为生源地助学贷款贷后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为保证在每年的12月20日前能使需要还贷的每名学生都能按时还贷,对每名需还款的学生都进行了细致登记,并逐个进行联系。结果因大部分学生更换了联系方式,造成联系中断。了解这一情况后,我们动用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全体人员,通过深入学生居住地查找学生家长、亲属的方式,通过查找学生档案加QQ、发电子邮件,QQ群公告的方式,想方设法拿到了这些学生的电话及联系地址,并尽快与这些学生联系,耐心地为他们做工作,并告诉他们还款方式,一步一步教他们还款流程。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们联系到了所有需要还款的学生,学生及家长也表示会积极主动做好还款工作。
国家助学贷款范文6
乙方:____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局(或学生贷款管理中心)
为帮助高等学校中部分在读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经双方协商,签订国家助学贷款合作协议。
一、甲方负责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开展辖内高等学校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
二、乙方负责协调地方财政部门、教育部门、银行及学校之间的关系。
三、乙方负责接收、审核地方所属高等学校提交的贷款申请报告,核准各学校贷款申请额度,并抄送甲方。
四、乙方将地方所属高等学校国家助学贷款贴息经费于每年___月___日前存入在甲方开立的“国家助学贷款贴息经费专户”,用于国家助学贷款的贴息。
五、甲方须于每季度___日前向乙方提供地方所属高等学校国家助学贷款分期限贷款余额、利息金额、50%利息贴息额。
六、乙方负责依据甲方实际发放的助学贷款额,经审核无误后,于每季度_____日前向甲方划转贴息经费。
七、甲、乙双方分别在本系统对当年安排的助学贷款实际发放额和户数进行统计,并由双方共同核对确认。
八、甲、乙双方应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计划安排情况、发放和收回情况、贴息款的划付情况、借款人的用款情况及毕业分配情况等进行及时沟通。
九、甲、乙双方应采取协商的方式解决国家助学贷款运作中出现的问题。
十、本协议自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至本协议项下全部助学贷款收回后终止。
十一、双方订立的其他事项:
1.
2.
3.
4.
十二、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
甲方公章: 乙方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