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狗秋千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白狗秋千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白狗秋千架范文1

关键词:白狗秋千架,暖,田园童话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作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其小说似乎与影视创作总是有着难以割离的关系。从张艺谋的《红高粱》到霍建起的《暖》,莫言的作品不仅使自己名利双收,也为相关的影视创作赢得盛誉――2003年霍建起改编自他的《白狗秋千架》的电影《暖》,连夺金鸡百花最佳故事片奖、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大奖等诸多奖项,在国产电影中崭露头角。

小说《白狗秋千架》延续了现代文学史上由鲁迅等“五四”作家开启的“还乡模式”――离乡多年的井河在父亲的再三说服下终于下定决心“隔断丝丝缕缕”回到家乡。与“五四”作家笔下愚昧落后的旧乡土中国有着异曲同工之效的是,十多年后回乡的井河面临的也是一场充满悲怆苦难的心理考验。如同鲁迅《故乡》中闰土的变化一般,《白狗秋千架》中因自己儿时过失造成右眼失明的小姑暖,如今已是今非昔比,嫁给粗鲁野蛮的哑丈夫,生下三个聋哑的儿子,曾经“婷婷如一枝花,双目皎皎如星”、能歌善舞、对外面世界充满憧憬和向往的暖,已经被岁月和命运折磨成衣衫破烂、面目丑陋、满嘴脏话的再普通不过的乡村妇女。这场“还乡”经历,留给主人公井河的完全没有还乡的喜悦,更多的是一种道德与良心的谴责与考验。

如果说莫言《白狗秋千架》中由线条粗粝风格硬朗的高粱竖立起的高密东北乡完全打破了沈从文笔下原始柔美的湘西世界的田园牧歌,那么霍建起据此改编的《暖》,其意义就在于以完全相悖于原作的柔软温情在风中摇摆的茅草地上重建起这片亘古流传的乡村童话。

与“文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道理类似的是,电影虽改编自小说,但往往又不等同于小说。受编剧的审美意识、预期的传播效果、受众的接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影视作品的改编注定会与原作出现或多或少的差别,小到人物、地点、环境等细枝末节的改动,大到整部作品氛围、基调的完全颠覆。影视作品毕竟是与文学作品完全不同的文艺作品,它更多是以声色并茂的方式满足观众的“文学性”需要,因而二者之间也不应存在孰优孰劣之分。对于影视作品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我们应该保持客观中立的评论立场,理性地分析二者的不同之处,体会两种审美效果的差异。

从这样的基点出发,《暖》对《白狗秋千架》的改编,主要从场景选取的差别、人物命运的改变、结尾的不同处理三方面实现了田园童话的重建。

一、场景选取的差别

莫言的“高密东北乡”王国是从《白狗秋千架》开始建构的。在《白狗秋千架》中,他第一次使用了“高密东北乡”这一文学地理概念,也第一次在这片土地上竖立起刚直硬朗的高粱。“一方水土一方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乡民,也像这红高粱一样,性格粗犷豪放、硬朗野蛮,“老子英雄儿好汉”。这样的背景只适合用唢呐吹奏着悲怆的颂歌,永远也不会响起小桥流水边的琴瑟和鸣。

高密东北乡给了莫言打破原乡神话的底气和勇气,却不能给霍建起提供构建田园温情的土壤。于是,在《暖》的改编中,他将场景移至有着“中国最美村庄”之称的江西婺源。北方高粱地上世代生长起来的悲凉凄怆的格调也就被置换成江南古老典雅的水墨画般的恬淡含蓄的意境。对于选景动机,霍建起说“我把故事发生地挪到了南方,选择了江西古徽州的一部分,是一个文化氛围和自然景观都特别好的地方。那里的感觉像世外桃源,人特干净,在那里,你会产生一种离现实很远的感觉,是一种只有在中国古诗句中才有的境界。”[1]这是一幅由秋千架、茅草丛、小桥流水、雨巷、古屋组成的唯美诗意的乡村画面,它带给人们的更多的是温情、柔软、爱与想象,而不再是残忍、悲凉与创伤。在这片风中柔软摇摆的茅草丛中,霍建起尽情构建着他脑海中的恬淡温情的田园牧歌。

二、人物命运的差别

霍建起在《暖》中对田园童话的重建,除了重新选取故事场景之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原作主人公“暖”的命运的重新书写。

在他的改编中,暖发生了很大的改观:不再是右眼残疾、面目丑陋,而改成右腿残疾、面容依然姣好;她的丈夫虽还是哑巴,但不再是外村野蛮粗鲁的陌生人,而是同村从小一起长大一直爱慕暖的男人;暖的孩子也不再是三个聋哑男孩,而是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女孩。这样暖虽然依旧没有摆脱悲剧性命运,但其悲剧性已经被消解了很多,甚至有些许淡淡的暖意。虽然和丈夫依旧都是残疾,但却幸运地拥有一个稳定安宁的家庭,尤其影片中聪明健康的女儿丫更是暖暗淡生活中的一抹亮色,是暖绝望生活的一丝希望。虽然乡村生活依旧贫困、闭塞、落后,但影片中的暖却不再像小说中那样,完全丧失对生活的希望麻木冷漠,语言也不再粗鄙不屑。即使命运再不公,暖依旧保持着光亮的精神世界,她爱女儿和丈夫,热爱生活,她执著地追求着自己理想的爱情和生活方式,尽管她的等待和守候一再落空[2]。

《暖》让我们看到主人公在黯淡乡村中那光亮、美好的灵魂,有着如此美妙心灵和悲剧命运的暖,像极了沈从文笔下湘西乡下一直在江边等待傩送的单纯善良的翠翠,而这嫁接在婺源古村的暖的故事,也为我们谱写了又一曲有着淡淡哀伤的田园牧歌。

三、结尾的不同处理

《白狗秋千架》的结尾,莫言以残忍的冷酷将井河推向了伦理和情感的尴尬之境――暖让白狗带领井河来到高粱地,让他和自己生一个会说话的孩子。小说在暖绝望冰冷的“你答应了就是救了我了,你不答应就是害死了我了。有一千条理由,有一万个借口,你都不要对我说”中戛然而止,把矛盾和考验留给了井河,也把难以排遣的忧愁留给了读者,莫言也就以最残酷的现实彻底实现了对原乡神话的颠覆。

而霍建起却以温情的关怀改写了这个残酷的结局:暖善良的哑丈夫让井河带走暖和女儿,暖泪流满面地推着丈夫回家,井河许诺在小女孩长大后带她去城里上学,最后以井河的“我的承诺就是我的忏悔。人都会做错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弥补自己的过失。如此说来,我是幸运的。我的忘却就是我的怀念”的独白告终。这样的结尾既避免了井河的矛盾和尴尬,又实现了井河自我安慰式的心灵救赎。同时给了暖看似温暖的结局――夫疼女孝,使影片呈现出“悲喜交融、真善美的人伦情境”[3],更为重要的是考虑到了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了小说结尾那残酷的现实带给他们的沉重的绝望。

如此,霍建起对《白狗秋千架》的改编,就构建起一个完全不同于原作中丑陋贫乏、闭塞冷漠的乡村现实世界,而通过对细节、场景、人物、结局等的改动,以一种温情脉脉的基调向观众展示了乡村力量的坚强善良、淳朴和大气,从而实现了由《白狗秋千架》到《暖》的田园童话的破灭和重建。

参考文献:

[1] 陈杭、丁一岚.暖:寻找记忆中挥之不去的过往[J].电影艺术.2004 年1月

白狗秋千架范文2

关键词:莫言;独眼人;残缺;苦难

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16-01

独眼人,即两眼之中一目失明,只有一只眼睛能正常视物的人。《透明的红萝卜》中的菊子姑娘和小铁匠、《白狗秋千架》中的暖和《红蝗》中的锔锅匠李大元,这些独眼人形象在差异之中存在着耐人寻味的相似之处,让人不禁探寻莫言对独眼人这一独特形象所赋予的独特内涵与其中他对人生残缺和苦难的独特感悟。

一、残缺:生命里突如其来的无奈与承受

莫言并不是第一个塑造独眼人这种独特残缺形象的作家,但他却用自己独特的笔法向我们呈示了造成“独眼”的残酷过程。莫言在小说中似乎钟情于将美好的、完整的东西毁灭或破坏,将其残缺的一面呈现给世人,莫言的这种对于完整、圆满的“破坏”在小说中通常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出现,独眼人的残缺在莫言的巧妙安排下似乎只是一次难以预测的人生意外遭遇,而正是这种人生的莫测无常却加深了生命的苦难与残酷。

菊子姑娘是美丽的代名词,温柔而善良,然而这种美好却在小石匠和小铁匠的那场充满醋意的争夺战中戏剧性地遭到了破坏,她那双大而美丽的眼睛没能从争斗中挥洒出的石块逃脱独眼的命运,菊子姑娘失去了原本的美丽,成了一个独眼人;在《白狗秋千架》中,暖和“我”在荡秋千的愉悦中发生意外,“婷婷如一枝花,双目皎皎如星”的暖右眼被刺槐扎入,成为“个眼暖”。《红蝗》中四老爷用遍布尖锐树刺的槐树杈子,却并非本意的使锔锅匠也意外地成了一个独眼人。独眼人面对突如其来的苦痛遭遇只能无奈地承受,这正是生命莫测无常的残酷本相。由于突如其来的意外而从正常人变为独眼人,这不仅是生理上的破坏,也是无常生命中难以规避的人生苦难。莫言以平静的笔触向我们冷静地叙述,同时也呈现了生命的残酷——生命中充满了意外,难以把握与预测。美丽被破坏,完整被损毁,莫言以这种意外下对人的完整的“破坏”呈现了人生无常的生活本相,独眼人是莫言对难以捉摸命运的真实呈现。

二、苦难:独眼残缺下的生命残酷

遭遇意外,失却一眼,身体由完整健康变得残缺,失去了原本的健全与美丽,取而代之的是面貌上的丑陋与失衡,而这种独眼的面貌残缺带来的不仅仅是在遭遇意外时的痛苦与无奈,也昭示着先前所拥有的正常人的生活一去不返。独眼的残缺虽然对他们的视觉产生影响,但却没有导致视力全失。然而在他人眼中,独眼人的身体已经残疾,因此会用一种有色眼光来审视他们,在交往上有意无意与其疏远与隔离,独眼人甚至会成为一种禁忌。失去一眼使他们无法获得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与满足,同时使他们处于生活中的弱势地位。如果说遭遇独眼残缺的肉体痛苦本身就是一种苦难,他人轻蔑与歧视的心理伤害则加剧了这种苦难,而这种苦难对于他们的人生命运来说没有终点,自卑、认命、无奈、麻木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生命情绪。

小铁匠疯狂地暗恋着菊子,但他的独眼则直接导致了他无法得到菊子姑娘的青睐,甚至被菊子厌恶地称为“独眼龙”。 小铁匠这种内心深处的自卑与求而不得的爱情直接转化为对小石匠的嫉妒,也转化为对瘦小沉默的黑孩没有丝毫同情的虐待。暖姑的独眼使她自惭形秽不再幻想与年轻军官的爱情,也断绝了和“我”的联系,无奈之下嫁给了哑巴,生下了三个哑巴儿子。眼睛的残缺使她失去了美丽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丈夫儿子都是哑巴,留给她的只有无声家庭生活里的无尽孤独与寂寞,她要忍受村人的歧视,更要忍受无人对话倾诉的愁苦,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压抑与折磨,比眼睛受伤来得更痛苦。菊子姑娘意外发生之后再也没有出现在工地,莫言并没有写出菊子的命运结局,但从暖的遭遇中也可以推测出菊子以后的生活遭遇,暖的现状很大程度上就是菊子的未来生活。

小说中独眼人的命运可以说是莫言对残缺生命的独特残酷呈现,面貌上的独眼不仅使他们的视觉残缺,同时也导致了他们的生命残缺,成为他们苦难生命的隐喻。莫言用独眼人这种独特的艺术形象象征了人生中的一种缺陷与不足,他用面貌上的丑陋与可怖,用失去一眼所导致的面部的失衡,象征了人生的失衡和不完满,其中蕴含了处于弱势的边缘人的人生苦难,也表现了面对这种苦难的无奈与悲凉。“文学在有信仰的作家笔下,表现的应该不只是正常的世界,他应该也表现‘非正常’的世界。”莫言用他独特的视角观照着独眼人的“非正常”的世界,关注着社会中处于边缘位置的弱势者,表达着他对人生残缺和苦难的独特感悟,从这个“非正常”的世界中可以体味到莫言在狂放不羁的表面之下的现实主义心灵姿态。

白狗秋千架范文3

关键词:文学作品;莫言;小说;女性形象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几十年的小说创作中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不乏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由于莫言出生并生长在农村,因此其熟悉农村生活并对农村女性有一种特殊的怜悯之情。在一些作品中,作者通过多家乡中下层女性生活的描写巧妙的反映了自身对大地以及对孤女的感情。淳朴、善良是其笔下女性形象的主要特点,其小说内容丰富,人物形象刻画深刻。针对不同形象的女性下文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一、具有叛逆精神的“我奶奶”

红高粱可以说是莫言最成功的小说,其在文中刻画的女性形象“我奶奶”性格刚烈、坚强勇敢。虽然生活在不幸的年代中,又被迫嫁给麻风病人。但却并没有让其屈服,她用自身的智慧和勇敢维护了属于自身的爱情。在小说中,其不放弃的性格是其绝处逢生的根本原因。“我奶奶”不顾名声与盗贼余占鳌的野合,在那个时代来说其想法和做法都比较大胆,但正是这一大胆的性格为其赢得了解放、自由和爱情,并最终走向了抗日的道路。莫言将其刻画成风流刚烈的女性形象,这是对当时社会众多女性遭遇的真实反映。也说明了在面对不同苦难时态度决定了一切。莫言饱含了对不公平命运面前不服输的感情,这与其对中下层社会的了解具有很大的关系。无论是风流绝代、热血刚烈的“我奶奶”,还是追求男欢女爱的孙媚娘,都是恩怨分明的角色,都是那个时代诞生的鲜明女性形象。在这些人中,生活不如意、婚姻不如意成为其共同点,但无论是孙媚娘还是“我奶奶”都选择了不屈服,这种伴随着强烈乡土气息且叛逆的女性是莫言笔下最丰富的人物形象之一。

二、传统思想主宰的母亲形象

母亲形象在东方作品中颇多,但将传统的母亲形象描写的如此入骨、深刻恐怕只有莫言了。在其长篇小说《丰乳肥臀》中描写了一位为了给丈夫留下后代而被迫与别的男子耦合的上官鲁氏。上官鲁氏一生遭遇坎坷,丈夫不能生育,为了给其留下后代,鲁氏与多个男子一生留下多个女儿,最终生下一个具有一点特殊爱好的儿子,文章以这个儿子的视觉描述了上官鲁氏一生的遭遇。婆婆虽然身为女性,但在选择是非面前依然没有给上官鲁氏安慰和鼓励,但鲁氏一生中始终保持忍辱负重、坚强不屈的性格。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上官鲁氏听从家族的安排,其将一生奉献给了家庭和孩子,养育了众多儿女。文章中上官鲁氏是一个对生命充满关怀的女性,实际上这也是莫言人文主义的体现。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接受了采访,其在谈吐之间也反映了对生命、对生活热切的关怀。莫言的小说中,母亲形象兼顾了高雅与卑微、生长和消亡。无论是上官鲁氏、孙姑妈还是孙寡妇,都是生命力旺盛、生殖力旺盛的典型母亲形象。这是对古老的中华民族精神真实的反映。

三、不屈服于苦难的女性形象

敢于对苦难说不,这是莫言小说中很多女性的形象反映。《白狗秋千架》这部小说了依然延续了一个古老话题。以一个回乡探家路上遇见自己初恋女子的青年男子的心理描写为主线,通过颇为忧伤的口吻和写法描述了其遇到的农村妇女形象。小说中,女主角成为大学教师并成功返回家乡,在当时的时代,教师是一种儒雅的具有一定社会地位但又不高的形象。男主人公在返回家乡的过程中偶遇了自己儿时玩伴也是其两小无猜的情人。作者通过两个完全不同阶层的人对事物的行为反映和心理反映描写,更加深刻的反映了作品中女主人工不愿屈服的个性,但此时文雅的教师形象只能对这一遭遇表示同情,但是无法帮忙甚至无法感同身受。秋千架是这个文章的主线,是导致女主人公一生遭遇的开始。但是与其他文章不同的是,在莫言的文章中,女主人公并没有选择屈服于生活、顺从于生活。而是选择了甚至另常人无法理解的方式要求与教师一起。在教师将要离开故乡、离开自己的时候,白狗将其带回到女主角身边。而女主角却只希望其为自己生一个会说话的孩子。从伦理道德方面来讲,这也许违背了正常的道德观念,但实际上在那个时代,莫言通过这样的描写真实的反映了一个有自己思想并且努力完成自己梦想永不屈服的女性形象。其感情的强烈,想法之坚决是文章赞扬的主线。

莫言笔下另外一个顽强的女性形象是被丈夫抛弃的杨玉珍。但这只是故事的开始,杨玉珍并没有因为被抛弃而放弃自己的生活,而是选择了独自带着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建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杨玉珍靠自己的能力,以收破烂为生养活了自己和儿子,盖起了全村最豪华气派的房子。当然,莫言的描写十分贴近于生活,他并没有直接给杨玉珍这样的形象超乎想象的坚毅。在失去丈夫之后,杨玉珍也曾茫然甚至哭泣。这是每个普通女性正常的反映。文章曾经这样描写:“ 母亲抽泣起来,喉咙呼噜呼噜地响”。但正是其坚毅的性格获得了丈夫的回归,最终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莫言将这种女性形象刻画的真实而深刻,说明了其是具有生活的。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小说中,不乏有这种女性形象。莫言通过主人公生活片段的描写,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主人公的性格和形象,饱含了文化内涵。从莫言的作品中,能够看到其女性角色所反映的历史背景、能够看到作者对人文和对生命的关怀,这些成功的女性角色也使莫言的小说获得了成功。

四、总结

2012年,莫言评价作品《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从此开始被更多的人熟知。从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出莫言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对人文关怀的品质。这也是其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透过莫言的作品,可以看出其女主人公描写中渗透的文化内涵,可以了解更多的历史背景。分析莫言的作品甚至可以了解更多的人文精神,因为其在众多作品中都体现了对女性角色的赞美、歌颂和支持。读莫言、品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已经成为一种风尚。而我的名字叫闭嘴这一简单的幽默又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功底和低调的做人风格。(作者单位: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白狗秋千架范文4

[关键词]等待 闺怨 情景交融

王国维先生曾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所以唐有诗宋有词,元有曲明清有小说,然而不管是哪一代的文学,总是会有一些相同的内容,会有一些永恒的话题,比如爱情:比如亲情:比如乡愁:比如等待。

本文所要谈到的三部电影就是拍摄这样一些永恒的话题。《我的父亲母亲》讲述唯美的初恋,《那山那人那狗》讲述委婉的亲情,《暖》讲述感伤的乡愁。三部电影又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等待。《我的父亲母亲》在经历了长久的等待之后,相守一生。《那山那人那狗》中的母亲在爱上了乡邮员父亲之后开始了一生的等待,等待常年在外,总是奔波在山区送信路途中的丈夫《暖》中的暖儿经历了两次无望的等待,那位信誓旦旦的井河在和她一起荡秋千的时候绳索绷断,导致了她的残疾,却终究还是辜负了她的等待,无奈之中美丽而残疾的暖儿嫁给了一直爱她的哑巴。

等待,成为了三部电影最美丽的背景氛围,以故事的外延形态存在,所有的情绪情感都在“等待”二字上找到了落脚点。

一、“等待”主题与“闺怨”传统的默契

若要提到等待,尤其是女子的等待,就不得不提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闺怨文化。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闺怨诗词数量很多,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这些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其中王昌龄直接以《闺怨》为题,写下了“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名句。

中国最早的闺怨诗见诸于《诗经》。《诗经》305篇,其中《国风》中相当一部分是描写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情感的,由劳作、行役、婚姻、家庭而衍生出来的闺怨诗占了不少篇目。如写弃妇的《卫风・氓》,写思妇的《卫风・伯兮》,写怨恨的《{)风・柏舟》等。出自《诗经・王风》中的名句“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君子于役,不日不月。……君子于役,苟无饥渴!”不正印证着所有在等待的这一头苦苦盼望的痴情女子的心态吗?乐府《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也是以一位“与君生别离”的女子口吻来诉说别后的思念与忧伤:“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唐朝大诗人都写闺怨,杜甫笔下“三别”中的《新婚别》就是离愁的名篇:“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以这些闺怨诗的意境来观照这几部成功的电影作品会发现:传统的道德标准,传统的审美取向依然是这两位导演的选择。

《我的父亲母亲》中几次告别的镜头,年轻的母亲眼中流露出来的担忧与伤心,让人想起“欲别牵郎衣,问郎游何处?不恨归日迟,莫向临邛去。”的古诗。(聂夷中《古别离》)

无论是沈如筠的“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影”,还是李益笔下的“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都能让我们想到那位无数次站在桥头等待郎君的乡邮员妻子。月光下,她的身影与古人笔下那些痴情女子幻化成一体,共同吟唱着关于等待的柔情。

乡村小学教师的恋人或者乡邮员的妻子都是纯情而痴情的,为了有情郎从一而终的等待,追求生命中爱情世界的“守得云开见月明”。

烟雨小楼上,痴痴望着流水落花,梳着一头烦恼丝的暖儿,在害怕拒绝与遗忘的岁月中慢慢绝望,而这样的景象竟在八百年前就被文人收在笔下,且看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鹧鸪天》:“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当井河为自己的负心而忏悔的时候,他站在雨巷中哀伤地对暖说“暖儿,我对不起你,我忘了你……”暖倔强的抿了抿嘴巴说,“你没有,你越不回来,就越忘不了!”的确,苏轼的名篇《江城子》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暖与井河虽然不是生死相隔,却也是两个世界的人,只是那些曾经荡漾在秋千上的笑声与情话,永远都回响在心头不可能忘记。暖守在故乡,腿瘸了只是她的肉体残缺,心中两次为爱受伤,等不回有情郎才是生命中的残缺。

与批判负心郎,比如“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类闺怨诗有所不同的就是《暖》这部电影选择了一种“哀而不怨”的传统美学标准。更凸现了导演对传统审美的追求。电影开头两人十年后再次见面的时候,暖对于负心人井河有抵触的情绪以此造成了情节上的悬念,但是随着回忆的展开,两人平静而略带忧伤地在暖的家中见面,与暖的哑巴丈夫还有小女儿一起渡过一天的温暖时光之后,两个人都变得温和,这种温和的情绪更加深了落寞的感触,这就是“哀而不怨”的审美境界。暖是在等待的命运中不太幸运的一位,可是在那些寂寞的岁月里,她一如既往地在无情的河流中梳洗着自己的美丽,哀愁的情绪在她的眼波中荡漾,却极少对命运的怨恨,很显然霍建起追求着一种让人更加心生怜爱的美丽。

闺怨诗词往往以其意境动人,深婉悠长、含蓄无尽而打动人心,因此在千百年之后,许多名篇名句依然脍炙人口。在众多永恒的话题中,“等待”总是显得那么绵长而充满着忧郁的美丽,等待又往往与别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等待远方的恋人,等待迟归的子女,等待知心的朋友,等待会意的理解……等待,在千古文学长河中,留下了一个个痴情缠绵的身影,留下了一串串温暖执著的手势。

二、情景交融的拍摄感人至深

如果说三部电影都在“等待”这一主题中继承中传统审美,那么在影片拍摄中,便都成功的利用了电影的影像手段,达到了情景交融,感人至深的境界。

三部电影均改编自中短篇小说,《我的父亲母亲》改编自鲍十的小说《纪念》;《那山那人那狗》改编自彭见明的同名小说;而《暖》改编自莫言的《白狗秋千架》。三部小说都是情节比较简单的作品,但是各有一种情绪弥漫在其中,从这些作品中,张艺谋发掘出了初恋与爱情的美丽;霍建起发掘出了父子亲情的传递与乡愁的永恒话题。

散文诗一般的小说,其中的情绪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文字语言细腻的表达出来,这样的作品改编成电影往往会显得叙事性不强。但是两位导演都克服了这样的困难,张艺谋是摄影出身;霍建起是电影美工设计师出身,在如何用影像表达情绪的方面,两人不约而同的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

正如王国维先生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以我观景,景必有我之情感,在导演使用的诗情画意的镜头中,在唐宋诗词一般的意境中,清纯、或者哀愁的情绪淋漓尽致的泼洒在银幕上,让观众被简单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更被电影制造的如空气 一般的情绪与气氛所包围。

《那山那人那狗》取景在湖南西部,湘西地区风景如画,最美的就是春天生机勃勃的绿色。大山中郁郁葱葱的绿色滋养了山里人的纯朴,也滋养了电影作品中的父子亲情。绿色是代表着生命的颜色,正如走上这条路的父子,老乡邮员最后一次走上这条路,新乡邮员第一次走上这条路,父子第一次同行这条路,他们的身份在一次次的对话中转换,时而是为了工作的交接,时而是为了家中的事情谈心。穿行在山林中的乡邮员父亲,平凡真诚并且执着,与一片片让人赏心悦目的绿色结合在一起,正是一派“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似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导演用影像把古诗词的意境生动地再现了出来!

霍建起拍摄《暖》的时候,把小说中本来属于东北高密的故事搬到了夏天的安徽。烟雨笼罩中的徽派建筑一派灰黄,那是承诺被辜负的失落与寂寥,也是绵延不断的乡愁带给人的感伤与淅沥。粉墙黛瓦的江西婺源,小桥、流水、人家。不要说荡起的秋千有多么浪漫,那上面的恋人有多么美丽,即使是痴恋暖的哑巴也有一种独钓寒江雪的等待,他在等待所有人的放弃,当小武生与井河都放弃了之后。他的等待竟有了收获。

在张艺谋镜头中的《我的父亲母亲》相识在一片金色的秋天,等待在一片皑皑的白雪中,而象征着热烈情感的红棉袄,就在嫩黄的山景与雪白的山路上奔跑。那座乡村小学堂,总是用仰拍的镜头,穿过几株白桦树,小学堂显得高高在上,母亲心中的学堂就好像西方油画中的教堂,那是母亲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

整部影片在拍现实场景时全用黑白两色,拍回忆的画面时却是斑斓的彩色,当下场景中的故事以父亲的葬礼开始。过去场景以儿子从一张照片引发的回忆开始讲故事,死亡是生命最终的结束,爱情是生命中最美丽的升华,所以这一反传统的色彩基调使观众的感受在一开始就跟随着影片,走上了一位乡村小教师最后的路程,走进一段唯美青春的爱情。

三、结语:等待让人间充满温情

在《我的父亲母亲》与《那山那人那狗》中,在等待的这一头,总是有一位美丽而温柔的母亲;在等待的那一头,总是联系着一个高尚的职业――教师或者乡邮员,乡邮员为乡亲们传递着情感与亲情,乡村小学教师为乡亲们传递着知识与文化。

乡邮员的妻子站在桥头,乡村小学教师的恋人站在路口,所不同的是,乡邮员的妻子在离开山里之后,开始了一辈子的等待,她的一生都在送别、等待与盼望之中:乡村教师的妻子在殷切的等待,痛苦的盼望之后,换来的是一生的相守。

乡邮员的儿子说“出门在外的人总是有很多原因顾不上想家,倒是家里的人更牵挂他们。”乡村教师的儿子说,“在母亲最后等到父亲的那一天,又穿上了那件红棉袄,从那一天起,父亲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母亲。”

白狗秋千架范文5

周六上午的古玩交易博览会,苏晴逛遍了所有摊位,最后还是决定去买下那个晶莹滋润、玲珑细腻的翡翠玉镯。

苏晴爱不释手地把玩了一会,准备把它套在手上看看圈口大小合不合适。

不同于其他摊位的谄媚聒噪,一直在旁沉默的老板突然意外地开口阻止:“小姑娘,这玉镯是极有灵性的,如果你能戴上我就送给你,但是轻易不可摘下来。”

苏晴没有多想,小心翼翼地把玉镯送进手腕,微微地痛楚过后,玉镯平稳地镶嵌在她纤细的手腕上,大小刚好。

老板像是早已预料一样满意地点点头,从身后拿出一幅画递给苏晴:“这幅画也送给你,回家之后再打开仔细鉴赏。”对古玩颇有研究的苏晴早已看出这幅画年代久远而且并非凡品。

虽然老板已经答应把玉镯送给她,苏晴还是坚持以自己能够接受的价格买了下来。回家的路上苏晴怀抱着古画,右手抚摸着温润的玉镯,如获至宝。

泡上一杯清茶,苏晴把古画放在书桌上徐徐展开。只是一幅普通的山水画,意境却给人以直抵心窝的静谧:鹅毛大雪在林间悠然飘落,林间小屋坐落于巍峨山麓,宛若世外桃源。

苏晴正赞叹着,画中的小屋里隐约浮现出一个模糊的人影,忍不住好奇心的苏晴急忙低下头仔细查看。按在画卷的左手上翡翠玉镯泛出淡淡的荧光,忽暗忽明地闪耀着不明所以的信号。随着光亮的消逝,画卷也自动卷起,静静地平卧在书桌上,只余清茶袅袅的香气。

2

一心想要看清木屋里人影的苏晴鬼使神差地向前迈了一步,脚下突然发出的“吱嘎”声让她瞬间清醒过来。漫天飞雪,雄山小屋,这不是那幅画中的景象吗?只穿了一件单衣的苏晴茫然看着周围的一切,终究是敌不过寒冷,来不及多想就抱着胳膊向木屋跑去。

空无一人的木屋里火炉熊熊地燃烧着,一只纯白色极似小狗的动物蜷缩在角落里,畏惧地望着突然闯入的苏晴。

“好可爱的博美小狗啊!”苏晴欢喜地伸出手想要把它抱起来,手上玉镯荧光流转,小狗突然幻化成人的模样――一个穿着古代服饰的银发少年。

“我哪里长得像小狗,分明是狐狸!”银发少年不屑地扫了苏晴一眼,拿起床上的虎皮披风递给她。

“你是狐狸精?”苏晴惊讶地看着他长得异常美丽的脸。狐狸精也有男的么?苏晴没敢问,静静地听他娓娓道来。

陌九修炼千年终于化为人形,与狐狸女友双宿双栖,山中生活虽然清苦无趣倒也甜蜜温馨。却在雷霆天劫到来之时失散,陌九修为尽失,幸而遇到一位高人把他封入画中才没有魂飞魄散。只是又过千年,故人仍杳无音讯。

苏晴喝完最后一口热粥,把碗放在一边:“你的故事讲完了,现在可以送我回去了吧?”她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虽然这种情节在小说里常有,可真要发生在自己身上却还是有点害怕。

陌九无辜地摇摇头:“只有画卷再次被打开我们才能出去。”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苏晴绝望地叹着气,暑假刚开始自己就跑到全家去海边度假的姑妈家住了,按照惯例他们不玩到开学是不会回来的。“等一下,我们?为什么是我们?”

陌九眨着他妩媚的大眼睛:“我的修为都禁锢在你手上的玉镯里,在下一次天劫到来之前我必须跟着你才行。”

“那我还你好了!”苏晴边说边用力把玉镯撸下来,手腕都搓红了,玉镯依然固执地嵌在那里。神秘老板的话突然闪过脑海,原来自己早已步入了预先设下的“陷阱”。苏晴颓然地坐在床边,看着自己一身烟紫色的古代装扮,恼火地瞪着一脸无辜的陌九。

3

天色早已灰暗下来,群星争相闪耀着光芒,无数的繁星就像是初中地理课上画的全国铁路交通枢纽图。

苏晴深吸了几口气,其实在这里多留几天也是不错的。可以呼吸未被污染的空气,品尝完全不含添加剂的美食,还有,只存在于童年记忆里的满天星斗……

“你真的要跟我离开这里吗?”苏晴有些担心,身边这个银发及膝的少年与自己的生活格格不入,现实社会里又是否能有这样一只小狐狸的藏身之地。

陌九坚定地点点头:“雷霆天劫是无法逃避的,而且高人曾说,”他突然看向远方,眼睛里溢出难以抗拒的无奈,“我与烟紫的宿命也会在那里有个了结。”

苏晴突然觉得空气凝重了起来,拍着陌九的肩:“放心好了,小九,我会保护你的!不过你要乖乖听我的话,知道吗?”苏晴看到陌九像乖巧的宠物一样点头答应,狡黠地笑起来。把他当做宠物藏在身边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墨黛色的天空突然裂开一道缝隙,一抹阳光从中注入照亮了原本漆黑的夜晚。

“我们快走!”陌九急忙站起来,拉起苏晴的手向天上的裂缝飞去。苏晴只觉得身体一阵发飘,小木屋变得越来越渺小。回过神来人已经站在了书房里,古画依旧不动声色地平躺在书桌上。

“小晴?原来你在家啊!”姑妈突然探进头来一脸惊讶地看着苏晴,刚刚进门的时候明明没有看到人啊。

“嗯!”苏晴立即点头,装作淡然地随意卷起那幅古画。没想到旅游归来的姑妈竟然阴差阳错地打开了古画,可陌九又去哪里了呢?

姑妈定睛看了看苏晴,突然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这套衣服的做工不错呦!又去COSPLAY了?”

“嗯?嗯!上午去的!”苏晴突然抓到救命稻草一样拼命点头。幸好没有露馅,苏晴不动声色地关上房门,把古画摊开,陌九正冲她眨着明媚的大眼睛。苏晴脸色一沉刚想动手敲他脑袋,陌九就从画中跳了出来。

“搞什么呀?”苏晴看着格格不入的陌九坐在自己的床上,一头银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现着令她无法直视的色彩。

好奇心满满的陌九打量着苏晴房间里的一切,似乎不愿意再把目光浪费在苏晴身上,“法力刚刚解封,暂时不能持续太久。”他轻轻拿起床头的阿狸抱枕,对着这个“同类”耳语了好久都不见它有任何答复,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求助地望向苏晴。

苏晴忍住笑破肚子的欲望,把阿狸抱枕抱在怀里,告诉陌九这是个以狐狸为原型做成的娃娃,然后又耐心地讲解了身边的其他物件。

苏晴一向爱好古玩,买了不少被老妈批评为“无用的东西”,这反倒增加了陌九对现实生活的亲切感,日子不至于太难过。陌九极为聪明,很多事情只在一旁默默观察就能够学会。

从理发店出来,扎眼的银色短发,浅色的T恤,牛仔短裤,一脸明媚的陌九成功地蜕变为21世纪的阳光美少年。

4

在苏晴的千叮万嘱下,陌九终于跟着她进入了大学的校园,已经逐渐熟悉现实生活的陌九在各个方面都已游刃有余。银发美少年在自己身边惟命是从也让苏晴赚足了面子,连同学们看她的眼光似乎也掺杂了些许嫉妒。

苏晴一个人站在图书馆前,等着陌九去拿她落在自习室的课本。想想陌九已经在现代生活两个月了,有人陪伴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只是要一直这样下去吗?他,毕竟和我不同……

“怎么一个人在这里?”温良帅气的学长突然出现,身边是酒红色披肩长发的校花女友,他们是全校公认的金童玉女。

“在等人。”苏晴黯然地看着他们十指相扣的手,翟泽学长是她暗恋了两年的对象,是只能远观而不敢靠近的人。

“小晴!”陌九从不远处跑来,灿烂的笑容,明媚的目光,稍稍驱散了苏晴心中的阴霾。“我们走吧!”陌九丝毫没有理会身旁的两个人。

“难怪全校都传得沸沸扬扬,这就是你的新男友吗,苏晴?”校花烟紫第一次感觉自己受到了冷落。

“男友?是啊!”陌九肯定地答道。虽然不明白那女子说的话却早已察觉到苏晴眼里的不快,陌九转头看着咄咄逼人的女子,不由得愣住了。

烟紫得意地抬起下巴,玩味地欣赏着陌九被自己的美貌震慑而目瞪口呆的模样,轻轻挽起身边翟泽的胳膊。

“烟紫?是你吗?你不记得我了吗?”陌九情不自禁地向她靠近,满目柔情。

“哼!哪里来的小鬼,我怎么会认识你?”烟紫不屑地扬起嘴角,挽着翟泽的手翩然离去。

脑海中突然闪过那套烟紫色的裙装,苏晴知道他想起了昔日的恋人,急忙上前拉住陌九。陌九看着他们渐渐模糊的身影,心也一点点凉了下去,孤寂千年的等待只为换回你一个无情离去的背影吗?

“她原来不是这样的……”陌九失魂落魄地坐在楼梯上。苏晴安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想起烟紫挽着学长的得意神色也气得牙痒痒,心里直骂狐狸精!可她本来就是狐狸精啊,自己怎么跟她争呢?想到这里人又蔫了下去。

这就是宿命的了结吗?陌九叹着气,雷霆天劫应该也快要来了。转头看看撅着嘴发呆的苏晴突然有些不舍。

“咦?”苏晴抬起左手,翡翠玉镯闪耀着奇异的光芒,像是在警示着什么。

“雷霆天劫果然要来了……”陌九站起来,下定决心般拉起苏晴的手:“小晴,我必须变回原形了,以后,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苏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再想说什么的时候陌九已经变回了一只可爱的小狐狸,苏晴只好抱起它默默地往回走。

没过几天校园里又有传言,苏晴被男友抛弃,心痛欲绝之下只能整天抱着博美狗闲逛以排解失恋的痛苦。

5

罕有人迹的小湖边,苏晴不舍地看了一眼脚边的小狐狸,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打开了古画。雄山小屋,宁静悠远,只是,物是人非。

陌九化为银发美少年站在苏晴身边:“我若是出不来,便把这画烧了吧。”他凝视着苏晴的眼睛,一种难言的思绪涌上心头却又不得不压下去。

“小九!”苏晴泪眼朦胧,内心无比挣扎却还是不能伸出手拦住他。

陌九走到古画前,微微侧目不忍心再回头。画卷随着陌九的消失自动卷起落回苏晴的手中。

苏晴黯然地看着手中的古画,紧咬着嘴唇不让泪水流下来。往事历历在目,昔日言犹在耳,要当做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吗?苏晴无力地甩甩头,却甩不脱那些有关陌九的记忆。

“原来你真的被甩了啊?”伴着轻轻的嗤笑,烟紫一个人走了过来,双手交叉在胸前,俨然一副高高在上的公主摸样。

“哼!”苏晴别过头去不愿理她,紧紧地握着手里的古画。

“把你手里的画给我看看!”烟紫颐指气使地靠近苏晴,完全没有了平日在翟泽身边温婉淑女的仪态。

苏晴本能地后退,难道这才是宿命的了结?她突然停住,狡黠地笑笑,扬起头迎上烟紫傲慢的目光:“不过是一幅画而已,给你就是了。”

烟紫得意地一扬眉,伸手接过古画,画卷徐徐展开:皓雪已停,银发男子静静立于画中,正望着远方出神。

苏晴看着陌九百感交集,不自觉地抚摸着左手的玉镯,陌九像是有感应般地回过头来,一道亮光闪现,烟紫已经被吸入画中。

这一次画卷并没有自动卷起,而是浮在半空中,像屏幕一样播放着画中的故事。

烟紫站在小屋前,茫然地看着陌九嘴角的淡笑,霎时想起了他们的前尘往事。画面突然切换,一间古宅,几棵古柳,寻常的画面却让苏晴的心突然沦陷,这种莫名的亲切感是从何而来呢?

“烟紫!”翟泽慌慌张张地跑过来,气喘吁吁地停在苏晴身边:“烟紫呢?她说要来找你的。”

看着学长一脸的焦急,原来烟紫的骄横傲慢都来自于学长的纵容,苏晴自嘲地笑了笑,望着悬在半空中的古画:“在里面,看戏吧!”

烟紫已经穿上了那套本就属于她的烟紫色裙装,跟在陌九身后进入了那间早已荒废多年的古宅。那是他们初次见面的地方,她化作这家小姐的丫鬟遇到扮作门客的陌九。同类总是能更快地发现对方,也更加珍惜对方。人生在世,又有几人有幸遇到自己的同类?

烟紫坐上秋千架,轻轻摇晃起来。那日不幸被天雷击中,本以为会就此灰飞烟灭,却得以进入轮回,最终转世为人,倒成了万幸之事。

“你虽等待千年,却不是为我。”烟紫走到陌九身边,眉宇间恬静淡然,昔日的娇纵傲慢早已消逝殆尽。烟紫忆起他的痛彻心扉,深情眼眸,柔声软语……可惜却都不是为她,自己终究不过是她的影子。

6

一道血红色的闪电划过天际,随后是“轰隆隆”的震耳雷声。

雷霆天劫!苏晴担心地一步冲到古画前,却被翟泽伸手拽住。苏晴恼火地回过头瞪着翟泽,昔日的爱慕之心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消散。失望地捕捉着翟泽眼中的懦弱无助:“我不能袖手旁边,你在这里等着就好。”

翟泽怏怏松手,默默退到一边。苏晴深吸了一口气,伸出左手轻轻触碰牙黄色的细绢,玉镯泛起淡淡的荧光。

古朴厚重的大门前,苏晴再次被莫名的熟悉感冲击着,一时间竟忘记了自己来到这里的目的。大雨如注,倾盆而落,苏晴只好推开门跑了进去。

影壁,游廊,垂花门……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而亲切,像是经常出现在梦中的场景。又是一道闪电划过,苏晴突然回过神来向花园跑去,明明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却偏偏记得这些曲折的小路通向何处。

转过前面的游廊,一个少女背对着她坐在横栏边上,喃喃自语:“你为什么还不来找我呢?爹爹要把我许配给临街的刘少爷了……”苏晴向前走了几步想要看清她的样子,她却如烟雾一般四散而去。

秋千在雨中孤独地摇曳着,陌九和烟紫早已不知所踪。苏晴站在雨中,那个少女仿佛在欢快地荡着秋千,青春逼人,笑靥如花。苏晴不禁伸出手,少女的影子却又忽然消失。

陌九不知为何来到一间寺庙前,碧空如洗,丝毫没有了刚才雷雨大作的痕迹。烟紫的话仍在耳边萦绕不绝,千年孤寂,所等为何?

感觉到体内法力的逐渐增强,难道小晴也进来了?陌九正要离去,寺门却訇然大开,白袍僧人手捻佛珠:“既然来了,为何过门不入?”

陌九定睛细看,原来是当日将自己封入画中的高人,只好随他进去。简朴的禅房,“静”字悬在中央,陌九此刻却完全静不下心来。

高僧看着坐立不安的陌九,但笑不语,静静品了一会香茗:“看不透,依心所做便是。”

“多谢大师!”陌九心念苏晴,转瞬间已消失在禅房中。

高僧轻声叹息:“终究是逃不过,也罢。”幽深如海的眼波泛起涟漪,一心向善的苏老爷之女生来慧眼,情窦初开将心许在了一只白狐身上,这段情终是没有善果。“苏大善人,你且安心吧。”高僧口诵佛号,不急不慢地坐在“静”字下念起经文。

陌九不知该去哪里寻找苏晴,脑海中却突然闪过一个古代少女的影子,正是千年前苏家的大小姐。陌九无暇多顾,虽知不可却不得不运起法力。

苏晴失魂落魄地坐在秋千架上,任凭雨水冲刷着自己,这番情景仿佛在哪里见过却又无论如何寻不到根源。心中骤然一紧,痛楚蔓延到四肢百骸。“小晴!”刚刚踏出一步,一道天雷从天而落,不偏不倚地击中了陌九的天灵。

“小九!”苏晴被雷声一惊回过神来,急忙抱住瘫软在地的陌九。

“小晴。”陌九只觉得神识正在一丝丝游走,突然想起千年前被自己尘封在心底的记忆。那是自己还是一只狐狸的时候,自由自在地驰骋在树林里……

银灰色的皮毛终究还是引来了猎人的觊觎,狐狸聪明机灵却敌不过人类的狡猾。误入陷阱的陌九本以为自己难逃一死,却在恍惚中看到一个小女孩向自己走来。女孩救下了陌九,又帮它包扎好伤口:“叫你小九好么?”女孩似乎很寂寞,离开时邀请陌九去找她玩耍――城南的苏府。

后来他扮作门客溜进苏府遇到烟紫,这个大胆的丫头对他一见倾心,将他骗至私宅。

当他拒绝了烟紫的纠缠,再回到苏府时,却听说苏晴已经被许配给刘少爷,而她,竟在大婚之夜自尽。他痛彻心扉,封住了有关她的所有记忆,醒来时,他只记得令他牵挂的女子身着一身烟紫色的衣裙。

原来小晴一直在等着我……陌九看着苏晴渐渐模糊的泪眼,无力地闭上眼睛,最后一丝神智也在飘然走远。

“南无阿弥多婆夜……”低喃的经文声从远方而来传入耳中,直达心底,是大师为我念起了往生咒吗?

7

苏晴把古画挂在卧室的墙上,草长莺飞,春意袭人,原先的小木屋也变成了苏家的古宅,安然自得。

陌九疲惫地睁开眼睛,察觉自己还在苏晴的卧室里,刚想活动一下身体却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那个阿狸抱枕。“怎么回事!”陌九不安地扭动着身体向前移动。

白狗秋千架范文6

关键词:时效性 当代小说 主题表达 研究

一、引言

文学来源于生活,因为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阐述和揭示;文学高于生活,因为文学作品的内容并不是指生活中具体的某个人或者某件事,但是却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总而言之,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来自社会生活,却又不同于普通的实际生活。分析一个作家的作品,不能脱离其所在的特定的历史环境,作家的创作思维是受到世界观的指导和制约的,所以作家在以形象思维进行创作的时候,由于受时代和世界观的影响,在创作过程中,作家必然会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去描写和评价生活,把自己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审美观念等倾注到作品的艺术形象中去。此外作家还会以自己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为背景来描写人物、事件等,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

二、当代小说作品与作家现实生活的背影

在小说家创作的作品里总是将自已最熟悉的场景不自觉地写到小说中去。莫言在《超越故乡》中说:一、故乡的制约。一九八四年他在《白狗秋千架》第一次写出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文学的故乡,他说,放眼世界文学史,大凡有独特风格的作家,都有自已独特一个文学共和国,威廉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马孔多小镇”、鲁迅的“鲁镇”、劳伦斯的“诺丁汉郡伍德煤矿区”。二、故乡的“血地”。他说,作家的故乡并不仅仅是指父母之邦,而是指作家在哪里渡过了童年乃至青少年的地方。这块地方有母亲生你时流出的血,这块地方埋葬着你的祖先。乡土社会的基本视角和被限制的童年视角相重叠,在其文本序列中,表现出恋乡与怨乡的双重心理情节。三、故乡的经历。他说,一个作家难以逃脱的是自已的经历,而最难逃脱的是故乡的经历。有时候,即便是非故乡的经历,也被移植到故乡的经历之中。像他的《天堂蒜苔之歌》就是一例。四、故乡的风景。他说,我只能把我的人物放到高梁地里,因为高梁地是我高密东北乡文学王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反抗任何侵入者,就像当年反抗日本侵略者一样。他在小说《枯河》、《白棉花》、《球状闪电》、《透明的胡萝卜》等小说中,将故乡的事物都写了进去,这也成了他小说中生活环境和场景。五、故乡的人物。他说只要一到家乡,那些乡亲们便飞奔而来,他们个个精彩,形貌各异,妙趣横生,每个人都有一串故事,每个人都是现成的典型人物……一个作家可以在他一生的全部创作中不断地吸收他童年的永不枯竭的资源。莫言小说中的人物,都取材于故乡。六、超越故乡。他说故乡的经历,故乡的风景,故乡的传说是任何一个作家都难以逃脱的梦境,但要将这梦境变成小说,必需赋予这梦境以思想,这思想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你要达到的高度,这里没有进步落后之分,只有浮浅和深刻的区别。对故乡的超越,首先是思想的超越,或者说是哲学的超越,这束哲学的灵光,不知将照耀到哪位幸运者的头上……

二、当代小说作品超越生活,塑造作品的典型人物

莫言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十大关系》中说,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记创作小说中的重要任务,就是塑造典型人物,不要忘记把小说从写实的层面上升到象征的层面,另外就是不要忘记超越狭隘的功利观念和偏狭的道德义愤。不要把眼睛只盯到社会问题上而忘了人,或者说你可以关注社会问题,但是你的写作不仅仅是要反映社会问题,而且要把问题当做塑造人物的环境。在创作中,不能停留在展示苦难、展示罪恶这一层面上,应该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要通过事件写人。我们所谓贴近生活,最终的目的是要超越生活。文学作品不能满足于对生活作品的简单反映,一定要写出生活的象征性,揭示出平凡生活中蕴藏的哲理。要使小说不仅仅在当今有阅读价值,而要使它具有久远的阅读价值。也就是说要强调文学的艺术性,淡化文学的政治性;要关注当下的社会问题,但更要关注永恒的问题。什么是永恒的问题?那就是人的问题,生存死亡,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莫言正是以高密东北乡的真实生活为素材,通过加工成了他的小说的素材,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农村半个多世纪风云变幻的真实生活,从而使他自已成了一个走向全世界的作家。

三、作为老百姓而写作,创作传世经典作品

当代中国文学出现了严重的趋同化倾向,如果此风蔓延,势必将当代文学引向一条死胡同。莫言主张改变这种倾向的最好办法就是个性化创作,所谓个性化创作就是为老百姓而写作。一是作品的主人公都是普通的老百姓。莫言对作品中的人物,都是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对待的。他的小说人物谱系,都是小说的主体人物。这一点就像印象派主张的那样,不是对重大事件、知名人物的塑造,而是对民间社会的民间人物、民间声音的全方位渲染。

四、作品创作杜绝功利色彩

非民间写作总是带着浓重的功利色彩,从而削弱了作品的艺术价值;而民间的写作,总是比较少有功利的色彩,从而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因此,用老百姓的思维来写作,才是真正的民间写作,“作为老百姓的写作”也就是写自我的自我写作……文学的突破总是在边缘地带突破,但一旦突破之后,边缘也就成为中心,支流就会变成主流,庙外的野鬼就会成为庙里的真神。尽管这是一个难以逃避的过程,但对此警惕总比不警惕好,有警惕就可以较长时间地保持你的个性,保持你的民间心态,保持你老百姓的立场和方法。莫言就是用民间的话语、民间的声音、民间的眼光、民间的狂欢,为我们塑造出老百姓眼里的色彩和旋律,无数灵魂的悸动,闪耀贫瘠群落的生命之光。莫言有可能给我们留下更多经典传世之作,这也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五、结语

文学创作出来,是给人们看的,因此文学对人们的精神、思想产生影响。文学欣赏不是单纯的享受,同时也是在接受思想教育。人们在对文学进行审美、欣赏的同时,也在受到文学的教育。通过文学的教育手段,来发展人们的德育、智育和美育,这是作家社会责任感和职责的体现。此外,文学可以让人们认识社会历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让人认识现实的是非问题,文学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更能提高人们的艺术审美观。由于文学的反映总是要通过作家的分析、选择、加工改造,因此对作品题材的筛选和主题的阐述都取决于作家对生活现象的分析和比较。之所以选择这些现象为素材,是因为作家认为这些现象比其他现象更有意义,更能充分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徐步军.从凸现走向遮蔽――刘恒小说中苦难叙事风格的演变[J].语文学刊,2007(05).

[2]施军.苦难叙事的看点与立场[J].文艺评论,2009(03).

上一篇数学物理

下一篇数一数课件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