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安全事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车安全事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车安全事故

校车安全事故范文1

【关键词】校车安全;多元主体协同;应急管理

近年来,我国各地陆续出现不少令人痛心的校车安全事故。如2011年11月16日上午,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一辆货车与当地小博士幼儿园校车迎面相撞,共造成21人死亡、43人受伤,其中19名死者是幼儿,场面惨烈。触目惊心的数字对我国的校车安全打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1 从多元主体角度分析正宁校车事故中反映的问题

1.1 学校

1.1.1 相关责任人安全意识淡薄

一辆核载9人的面包车,驾驶员竟载了64人,且事发当时,这辆校车正左道超速逆行。另外,园内共737名孩子,却只有4辆校车接送。幼儿园私自将9座改装为无座,孩子们只能站立在车中。

1.1.2 学校经费不足,财政紧张

由于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民办私立学校获得的政府补贴少,学费也不高,经费一直比较紧张,园方无力增添新的校车。

1.2 政府

1.2.1 相关部门监管不力

当地人称,本地司机违章现象普遍,交警常常是罚完钱便放行。小博士幼儿园校车超载现象存在已久,家长向有关部门反映也无人治理。幼儿园方面则称,有关部门从未到学校来进行过安全检查。

1.2.2 教育资源投入不足

(1)教育资源缺乏

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总量虽然在逐年增加,但在庞大的学生数量面前依然捉襟见肘。另外,教育投入的分配严重不均衡,我国使用校车的一般都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其本身经济能力有限,又难以得到国家财政在教育方面的扶持,地方政府不得不将权力和责任边界模糊,将交通成本转嫁到了学校和家长身上。

(2)“撤点并校”的政策背景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大量撤销农村原有的中小学,使学生集中到小部分乡镇学校。农村学生上学平均距离延长,成本低且较灵活的校车成为接送孩子的最优选择。正宁县的幼儿园均位于县城或乡镇中心,只有不到10%的孩子会因为地理条件便利、经济条件稍好等原因去县城或乡镇上幼儿园。

1.3 家长

此次事故中伤亡的多为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家中年迈的老人又无力每天接送,孩子上学只能依赖校车。此外,乡镇中多数人家并不富裕,孩子乘坐校车虽存在安全隐患,但可以降低出行成本,也是家长们无奈之下的选择。

1.4 社会力量

9点15左右事发时,现场村民及时参与抢救,但直到9点39分才有人拨打110,最佳救援时间有所延误。村民们相关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

此外,我国媒体在前期预防宣传、舆论监督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而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社区等社会力量在校车安全问题中的参与十分有限。在此次事件引起全国广泛关注之后,仅有长庆油田采油二厂为新开的榆林子镇幼儿园捐赠了一辆45座的校车。

2 校车安全事故中多元主体协同难的原因

2.1 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保障

我国于2012年4月才正式出台第一部《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此前校车监管方面的法规一直是空白。法律不健全、缺乏多渠道共同参与和承担各自责任的规范,使得多元参与行为呈无法可依的无序状态。

放眼国外,美国为校车制定的法律有500多项,明确规定了校车的“优先权”。[1]日本各地方政府通过制定校车运行规则,明确地方政府、乘车学生、校车司机等各方责任。

2.2 传统体制结构的制约

长期以来,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都是构建在“大政府、小社会”传统全能政府理念之下,政府作为唯一的管理中心控制所有社会资源。虽然现在我国已开始强调转变政府职能,但长期形成的体制和观念难以在短期内彻底消除,社会受到的制度性压抑仍有待缓解,其他管理主体对资源的掌握和控制力仍不成熟。

2.3 多元主体协同平台缺失

2.3.1 缺乏统一的校车运营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存在的校车运营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类:完全市场化模式、半市场模式和政府主导。校车供给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目前只在少数地区试点。没有统一的运营管理模式,也就难以将各方的职责、权限划归到位。

2.3.2 多元主体协同无制度保障

在我国目前的危机事件中,除政府之外的多元主体参与往往带有被动和政治动员色彩,通常是政府统一部署安排,随意性很大。缺乏相关制度保障,也就难以令多元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往往只对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务参与热情较高。

2.4 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意识淡薄问题普遍存在。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学校及家长将孩子的人身安全与问题校车相连;校车驾驶员随意改装车辆、不按交规行使;媒体关注重大事故的播报,却缺少平日对公众的宣传教育;社会力量无法正确认识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等。

3 如何有效实现校车安全管理中的多元主体协同

3.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尽快完善立法,明确校车地位,为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协同提供准则,对其权力与职责、行为规则、监督关系等进行权威规定,使政府、企业、媒体、社会组织、社区等的参与权落到实处,及时化解不同主体之间的矛盾。

3.2 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

确立统一的校车运营模式,对校车设计和制造做出明确规定,将购置、运营等费用纳入财政管理体系。构建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危机管理权责分配机制;加强协同治理的资源保障,全方位调动人力物力等社会资源;搭建协同治理的信息平台,将地方公共危机管理指挥中心和财政、公安、消防、医疗等相关部门,及各种救援机构都纳入到智能化信息处理和通讯平台中[2],充分而高效地协调各方力量。

3.3 加强安全意识

有必要对校车驾驶人员采取严格的准入制度,进行岗前培训和例行检查认证。长期坚持在学校中开展安全教育,提升学生及家长安全意识。另外,媒体也要加强对交通安全的宣传,配合政府做好公共安全教育,重视对相关部门的舆论监督,尽量避免在悲剧发生之后再做“事后诸葛亮”。

4 结语

校车的安全管理不可一蹴而就,也不是政府一方的“独角戏”,需要在法制背景下,由政府联合学校家长、媒体、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等多方力量长期协同进行。我国的校车安全管理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校车安全事故范文2

11月27日,总理在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表示,国务院已责成有关部门迅速制订校车安全条例,做好校车工作“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多方筹集”,要“明确地方政府和部门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制,对发生的恶性事故要依法严肃处理。要通过中央、地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使校车成为学生安全的流动校舍,为孩子们建立起安全无忧的绿色通道”。

在一次全国性的大会上,总理专门针对校车安全表态,回应了近段以来社会舆论对校车安全的担忧,也让全社会看到了解决校车问题的希望。

早些时候,笔者在网络上看到一句流传甚广的话: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主要看它如何对待孩子和妇女。看到之初只觉得很有哲理,时隔数日才觉得很有针对性。为什么?单就校车安全来说,《校车安全条例》出台前,无数幼小的生命付出了代价。不是吗?9月26日,山西校车事故,7名初中生死亡;两月之后的11月16日,甘肃校车事故,19名幼童遇难;10天之后的11月26日,辽宁校车事故,35名孩子受伤……其实,每次的校车安全事故后,都会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正如以往每每发生重大矿难事故后一样,都会有“猛醒”,都会带来一些制度上的反思和措施上的整改,并且都会催生一些所谓长效机制的建立。但是,事故过后,“猛醒”之余,一切往往又回到了原点,于是事故依然频发,甚至这边事故的风波刚刚平息,那边事故的热议又迅猛掀起,让人一次次地痛上加痛。

此次温总理提出把校车安全问题纳入法制轨道,责成有关部门迅速制订校车安全条例,抓紧完善校车标准,做好校车设计、生产、改造、配备等工作,并建立相应管理制度,真正解决了“立法要快,才能尽快有法可依”的问题;安全校车“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多方筹集”,这也让我们读到了破解校车安全事故,不仅需要领导事后的亲切慰问和重要批示,更需要的是迅疾的行动,以及实实在在投入的决心。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都会优先投入农村校车,起码也会向农村倾斜。这样,农村孩子挤在报废车、拼装车、农用车里上下学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矣。

我们期待,校车制度尽快付诸实施;我们期待,“安全的流动校舍”最先成为乡村公路上安全运行的亮丽风景。那一定会像当年在广大的农村“最好的房子数学校”一样,成为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校车安全事故范文3

甘肃庆阳市正宁县校车事故之后,中国的校车制度建设明显加速,其后的一些较小的校车事故又向关心下一代的社会成员放了几次冷枪。江苏校车最新事故告诉我们,抓校车安全建设和管理是生命工程,必须高质量高标准;又是在与不断发生的校车事故赛跑,一刻不也等,必须加快速度、战胜对手。当有关专家为国务院在一个月之内推出《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的效率和速度而欣慰时,当我们为未来的校车制度而充满期待时,校车事故和死亡又一次追上了我们的孩子。看来,国家加快立法的速度之后,地方必须更加抖擞精神,加大对于现有法律和行政手段的执行力度,各项工作跑在校车事故的前面,有力地挫败嗜血的死神。看来,中国校车建设在未来几年必定会有一个大的改观,但过渡期对于我国的校车安全是最严峻的考验,这个最严峻考验已经开始!

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是频繁发生的交通事故加起来,其破坏性无异于一场战争。目前中国已进入汽车社会,随之而来是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一年的死亡人数是7万左右,受伤人数在30万左右,远远大于一场小型战争的伤亡人数。在甘肃校车安全事故之后,教育部就在当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立即开展对中小学生和幼儿上下学乘车安全情况的排查。但是,事故又一次发生了。看来,相关职能部门再不能以处理一般工作的态度来面对校车安全问题,甚至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发动和组织。目前,校车安全问题处于前所未有的复杂的局面。近些年的农村学校撤并使得乘校车的需求快速增加,大班额大校额的名校名园效应把需求放大。技术标准相当低的乡村校车经常奔跑在路况比较差的乡村公路上。发生甘肃庆阳市正宁县和江苏丰县的校车事故都与司机素质有直接关系,而提高校车司机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绝非几日之功。眼下正处冬季,交通事故多发。在多重因素造成的复杂局势面前,我们宁肯把校车安全的危险估计得更充分一些。

回想一下,我们在抗击汶川地震时是怎么做的?紧急动员起来,树立必胜的决心。追忆一下,我们面对九八洪水是怎么做的?全社会众志成诚,并采取了很多特殊措施。现在是要树立必胜决心的时候,现在是采取特殊措施的时候。看来,凡是目前教育和交通等部门认定为合法的校车,只要必须上路,就应当以最醒目的标志加以突出,并配备停车指示牌等必要设施。看来,我们要让全社会建立一个避让校车的意识,通过各种传播手段让广大公民知道,遇到校车必须避让,不然可能威胁到你对面一车孩子的安全。校车安全问题也不能因噎废食。人们注意到,甘肃庆阳市正宁县校车事故之后,一些地方干脆把校车一停了之,一些学生不得不步行数公里路甚至更远上学,另一些孩子只能坐在父母更简陋的交通工具里去上学,这只不过把危险分散到千家万户了,同样是不负责的态度。甘肃庆阳市正宁县发生校车事故之后,庆阳市把公车预算全部用于购买标准化校车,这样的做法值得称许,这样的态度更值得其他地方仿效。如果庆阳的“公车换校车”是亡羊补牢,其他地方就应当采取更有力度的措施,防患于未然,而不是一般性、不免有些空洞的加强检查、逐一排查、落实责任之类的工作。

《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五十六条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不依法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致使本行政区域出现重大校车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记大过、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在发生严重校车事故的地方,地方政府负责人应当被追查责任。只要这样,才能迫使其他地方政府像庆阳市那样痛下决心,在公务车等支出上果断削减,从而腾出资金和精力在校车上立即采取实质性措施。

国家安监总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黄毅13日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在校车安全条例还没有正式颁布实施之前,应该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对不具备基本安全条件的校车要坚决予以整治取缔。他指出,各级地方政府从现在起就应该负起校车管理的责任。这话说得有理,校车安全管理不必等到条例出台,加强校车安全建设和管理,一分一秒也不能等!

校车安全事故范文4

关键词:农村校车;校车安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288-01

从“2012年2月河南省鹿邑县校车事故,一名小学生当场死亡2人重伤,至2012年12月江西省贵溪市校车事故,三名幼儿当场死亡,8名幼儿抢救无效死亡,”全国曝光了9起校车安全事件,其中90%发生在农村。笔者以所在的山东莱芜方下镇为例展开系列调查,究其原因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车成本大,配置差,超载严重

2012年3月28日国家颁布《校车全管理条例》,称校车是指依照本条例取得适用许可,用于接送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上下学的7座以上的载客汽车。接送小学生的校车应当是按照专用校车国家标准设计和制造的7座以上的载客汽车。在农村,校车的市场化投资成本太大,许多农民家庭没有这个经济承受能力,于是三轮车、电动车、黑出租、小公交等等充当了校车的角色,这些形形的车辆根本不具备校车运营资格,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缺乏专职校车司机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有取得校车驾驶资格的驾驶人才能取得校车使用许可,禁止使用未取得校车标牌的车辆提供校车服务。但是在农村,校车司机都是普通司机,责任意识不强,有的甚至没有取得驾驶证,驾车水平和道德素质令人堪忧,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接受任何校车驾驶的必要培训及管理,校车安全意识薄弱。

三、农村交通混乱

我国城乡差距大,农村经济水平较低,道路建设处于低水平,交通法律意识薄弱,很多路段未设置交通站点和站牌,甚至年久失修,坑坑洼洼。绝大多数乡村十字路口都未设置红绿灯,道路两旁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和安全保障,违规违章现象见怪不怪。道路划分区模糊,各种混杂车辆如摩托车、拖拉机、三轮车等等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较大。

四、缺乏严格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

校车的管理大到教育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小到学校和家长,可是没有明确的职责部门,校车的管理、运行的管理、维护的管理,分工不清,权责不明,一旦出现问题,相互推诿。

总的来说,农村基本生活配套体系的建设远远落后于教育制度的改革,所以产生了一系列农村小学校园建设与校外管理的问题,比如校车问题、食堂问题等。

对解决校车问题的几点设想:

1、校车的投资准运应该由政府承担。随着校车的市场化,当前农村校车运营模式为无政府补贴营利性组织经营,中国教育行业协会副会长王长毅指出由于校车赢利低,出现严重超载等现象,完全的市场化运作对校车的发展有局限性。在现有条件下,大部分农村学校和家长还不具备个人承担的条件,政府应当承担绝大部分投资建设。教育部曾在6个地方采用6种模式试点校车的运营管理工作,结果表明,政府做领头羊是见效最快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特别是在农村,应建立农村校车定点服务路线。吸引学生家长参与校车配套设施的规范建设,其中小学一至三年级及学前班的孩子年龄比较小,安全意识差,应保持就近入学的形式。四年级以上课乘坐校车上学。

2、校车驾驶人员除了执证上岗还必须进行必要的培训。我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对校车驾驶员驶资格提出了六条规定。除了相关规定外,校车还必须配备维持秩序人员,小孩子天性活泼好动。校车驾驶员还应接受专门的幼儿乘车安全培训,遇到突发及应急事件怎样对孩子进行指导和施救。

3、学校除了应承担起校车安全法规宣传及学习的任务外,还应树立起其主体性角色。“学校一方面自身没有保障校车安全达标的能力,另一方面当校车事故发生时,又首先受到监护人及社会舆论的锋芒相对”。学校本身也是校车管理的主体,监护人缺乏对这一主体的全面了解和理性认识,致使学校处于尴尬的境地。

4、制定严格合理的规章制度。在美国,校车享有诸多特权,校车的待遇和警车、救护车、消防车是一样的,甚至优于救护车和消防车。比如凡是行驶车辆遇到校车停车情况,都必须停车等待,等校车行驶后方可继续行驶,否则属于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会被处于罚款,吊销驾照一年。我国现行的校车安全立法层次太低,处罚手段力度不大。

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父母的生命,校车安全事故近几年来频频曝光,我们更应该负起责任,将校车安全保障好,这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神圣职责。

校车安全事故范文5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中小学生和幼儿上下学交通安全,依据国务院《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省政府《关于校车安全工程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__〕125号),结合我市校车管理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履职、齐抓共管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立足长效管理,建立健全校车管理的协调机制和安全管理责任制,减少和避免学生交通意外,杜绝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二、工作目标

我市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目标是:到2014年底,300辆已配置的校车全部投入正常运营;到2015年底,全市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城市和农村公共交通线路与站点设置更加科学,所有需要乘车上下学的中小学生和幼儿都可以乘坐城市公交、农村客运、镇村公交客车或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校车。

三、主要制度

1.准入与退出制度。接送中小学生和幼儿的车辆必须依法取得校车使用许可,实行车辆户籍化管理。对符合安全技术条件的核发校车标牌,配备统一的校车标志灯、停车指示标志等。坚决杜绝使用未取得校车标牌的车辆接送中小学生和幼儿上下学,严厉打击非法接送中小学生和幼儿的车辆。已取得校车运营资质的车辆,因故不符合校车使用条件或达不到安全技术条件的,严格实行退出制度。

2.驾驶人管理制度。校车驾驶人必须符合《条例》规定的条件和要求。学校或校车服务提供者不得聘用无校车驾驶资质的驾驶人员,已经聘用的要予以清退。校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被依法处罚或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不再符合《条例》规定的校车驾驶人条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取消校车驾驶资格。

3.安全乘车制度。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要建立校车、校车驾驶人和管理人档案,实行台账管理。使用校车的学校、校车服务提供者与当地教育部门、公安机关签订校车安全运营管理责任书,落实各方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学校或校车服务提供者安排随车人员全程照管乘车学生,维护上下车和乘车秩序。乘车学生由其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审核同意后,监护人与学校签订乘车协议。入园幼儿确需乘坐校车的,须由监护人或其委托的成年人护送至乘车站点。鼓励保险公司为校车运营提供优质保险服务。

4.线路备案制度。校车接送学生的行车时间、路线和停靠站点,分别报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备案。选择校车行驶路线时,尽量避开复杂和繁忙的路段。学校或校车服务提供者按日填写校车运行安全日志,如实记录校车运行情况。校车只能在核定线路上或区域内运行,禁止跨线路、跨区域接送学生,禁止除长途接送外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禁止参与非接送学生的活动,禁止接送学生途中搭乘其他无关人员或货物。

5.定期检测制度。学校或校车服务提供者,应建立车辆使用管理制度和车辆管理台账,定期对校车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车辆处于良好技术状态,每半年进行一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校车年度审核时,公安机关和机动车检验机构,对校车进行严格检测,确保校车安全运行。建立校车检测责任追究和校车安全事故倒查制度。

6.运营监督制度。教育、公安、交通、安监等部门切实履行校车安全管理的相关职责,建立完善的校车安全管理信息共享机制、会商机制和联合检查机制,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举报网络平台,方便群众举报违反校车安全运营管理规定的行为。在每辆校车车厢内的显著位置,公布校车安全运营监督电话或举报方式。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依法处理,第一时间根据《条例》和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7.应急处置制度。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应建立校车安全运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制定和落实校车安全运行应急预案。学校定期对教师、学生及其监护人进行交通应急安全教育,定期组织校车安全运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演练,帮助学生增强安全乘车意识,增长安全乘车知识,提高应急自救自护能力。校车发生交通意外后,校车驾驶人和随车人员应第一时间救人、保护现场并报警,及时将学生转移至安全地带,并做好有关防范工作,防止发生次生交通事故。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校车安全管理,以县区政府为责任主体,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各县区成立由政府负责人为 组长的农村学生校车安全保障工程领导小组,负责校车安全管理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定期研究制定校车安全管理的政策和措施,全面落实工作会商、信息共享和联合检查机制,加强督查监管。各县区政府要抓紧制定完善校车运营服务方案,方案于2014年4月30日前报市农村学生校车安全保障工程领导小组。

2.严格职责分工。教育部门把校车安全纳入学校安全工作考核重要内容,督促指导学校建立健全校车安全运营管理制度。制订学生乘车安全守则,组织开展对随车照管人员、中小学生和幼儿的交通安全教育。公安机关主要负责校车驾驶员资格审核、管理,办理校车注册、年检并核发校车标牌,查处校车交通违法行为,牵头相关部门排查校车安全隐患,完善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财政、交通、安监、审计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校车安全运营管理的相关工作。

3.强化监督管理。县区政府要组织教育、公安、交通、安监等部门,每年组织对运营校车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摸底。按照《条例》规定,对接送学生车辆及其驾驶人进行严格检查并登记备案,切实掌握相关情况。因校车安全运营推进不力、管理不善导致辖区内发生学生上下学重大安全事故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校车安全事故范文6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校车事故引发了全社会对校车安全的普遍关注。文中结合当前快速发展的物联网技术开发了一套校车智能监控系统,该校车安全监控系统可实现对高速移动环境下校车内各类传感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包括车内监控视频图像、车辆状态、校车的行驶速度、上下车的学生人数、校车位置等数据。从而实现对运营校车的载生数量、上下车情况、车辆位置、车速车况等状况的实时监控和预警,为校车的智能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校车的安全预警、紧急救援、调度提供了可靠的系统保障。从而有效减少和避免了校车事故的发生,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

物联网;校车;监控;智能化管理

引言

校车是用于运送学生往返学校的交通工具。但近年来,国内校车的安全事故频发,如幼儿园校车重大交通事故、校车坠江重大事故、幼儿遗忘在校车被闷死事故等,校车安全事故造成的学生重大伤亡事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不良影响。校车事故的频繁发生正向社会敲响了生命的警钟,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校车安全”的广泛关注。如何有效的对学校的校车进行安全管理,规范校车的使用和操作,减少校车安全事故已经成为当前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政府近来为保障校车运行安全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但总体来看,政府部门从制度和政策层面探讨的比较多,规则制度属于“软约束”,在执行时容易违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等“硬约束”为校车的安全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物联网是指将物体通过RFID、GPS及各种传感器等现代通信技术,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及接口,实现设备的全面互联,从而实现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因此利用物联网技术中的RFID技术、GPS或北斗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先进的网络技术,可实现对现有运行校车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行驶路线、乘车学生信息等实施实时监控,从而为校车的安全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基础信息。为校车的紧急救援、安全预警、及时调度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因此可以有效减少和避免校车事故的发生,保证乘车学生的安全。

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研究稳定可靠的校车监控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校车监控系统近年来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尤其是当GPS和嵌入式微型芯片应用到车辆监控系统时,使车辆监控系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美国Wi-Sys通信公司的WS8161监控系统,这套监控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开启紧急警报、自动生成校车运行状态报告、实时监控校车中学生的各种状态、实时记录校车的各种状态等功能。我国校车监控系统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近年来,我国校车监控系统发展迅速。里唯、海格、大华等企业开发了相应的校车监控系统。这些校车监控系统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利用GSM和GPS技术的车载监控系统;(2)利用GPRS技术的监控系统解决方案;(3)开发基于3G/4G通信网络的监控系统。这些监控方案主要以视频监控和车辆定位为主,缺少很多保证校车安全的信息收集,并不能对校车的运行状态进行较全面的监控。相比较而言,本系统以校车车载信息监控与服务为切入点,利用现有的物联网技术将校车与后台监控系统进行实时连接,因此实现了在监控平台对校车各种电气机械信息以及车内静、动态信息的实时提取和充分利用。依靠现有的GPS或者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功能,监控管理系统可在地图上随时获知车辆所在位置和车辆的行车路线;通过3G、WiFi网络,可实现远程监控等远程管理;通过监控系统,能够实时掌握校车运行的地理位置信息、运行状态信息,给学生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服务,有效杜绝了校车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强化了校车的监管。

2系统总体设计

校车安全智能监控系统是由车载终端子系统、校车安全监控管理终端子系统两部分组成。校车安全管理系统各平台内部以及平台间的主要数据有:(1)车辆的GPS数据,在此基础上可算出车速、运行轨迹;(2)乘车人员的RFID信息,通过RFID信息管理可以实时了解校车内的乘车人数,掌握每个乘车人员的基本信息;(3)校车运行时的各种机械及电气信息,通过将这些数据和正常时的车辆参数进行对比,来判别校车的运行状况,并对异常情况及时提醒;(4)校车内的视频信息,主要包括车内的人员状态情况,驾驶人员及校车上工作人员的工作信息,学生在各站点的上下车信息以及家长接送小孩的信息等;(5)地理信息、交通状况、文本信息、监管指令等。

3车载终端的硬件架构设计

根据当前国内外车载终端的现状及不足,研究基于CAN网络、GPS定位模块、2G/3G通信模块、RFID无线射频模块、USB视频模块、基于ARM的高性能处理器的车载网络信息终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校车安全智能监控终端系统硬件整体架构。

4校车车载终端子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校车车载终端子系统主要包括GPS定位模块设计、RFID无线射频识别模块设计、音视频模块接口模块设计、CAN总线接口模块、3G无线传输接口模块设计、存储模块设计、提醒及报警模块设计、电源模块设计以及基于ARM9的控制平台等。本设计采用实时性高的ARM9处理器芯片作为控制器的核心,可以满足车载终端各个基本功能的需求。车载终端子系统是校车安全运行管理系统中的最基本部分,车载终端子系统既能传输重要的实时监控信息,还可以实时接受后台管理系统的控制。从而保障车载终端系统的可靠运行,为了操作方便,将车载终端子系统集成为一个整体可操控平台。车载平台主要集成的设备。(1)RFID无线射频模块:车载RFID读取器通过学生携带的身份识别卡自动获得准确的上下车人数;读取驾驶员和校车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家长在上学放学接送小孩时,系统可以远距离读取家长持有的RFID卡上的身份信息,通过该系统语音提示的方式让驾驶员、工作人员获得学生家长的基本信息,从而避免误接误送。校车内的学生数量在显示屏上进行实时显示。(2)GPS模块:该模块可以提供校车运行时的实时位置信息和路径信息,并且可以实时传送给后台管理系统。(3)音视频监控模块:该模块利用装在校车内的多个高清摄像头和拾音器进行视频采集、存储,采集的音视频信息可以通过现代通信网络发送到后台管理中心。 (4)报警系统:当校车存在各种机械故障、电气故障时可以实时自动提醒;遇特殊情况如发生火灾时自动报警;报警系统中设置有手动报警模块,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手动报警模块发送报警信息。(5)车辆机械电气信息读取设备:通过读取车辆机械电气信息,监控系统可以掌握校车的实时运行状况,并预警校车的机械电气故障,保障校车的安全运行。(6)无线通信装置:利用现有的高速通信网络,保证校车内终端系统采集的各种信息的传递,及终端与后台管理系统的信息传递。(7)存储设备,校车监控信息等将会存储在存储设备中保持一段时间,以供随时调取拷贝到监控服务器中。

5后台监控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

后台监控管理系统包括车载终端单元所上传数据的接收、分析、存储,人机交互与操作界面的设计,系统数据库的构建,电子地图(GIS)等。后台监控系统能实现行驶汽车的定位、行驶状态显示、车内状况的视频和音频监控、报警、调度、历史轨迹查询和回放、人数统计等功能。校车监控管理平台主要完成对校车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将校车运行数据实时上传给监控管理平台。通过后台管理监控系统,监管人员可以方便地掌握所监控校车的实时乘车学生数、车内视频信息、驾驶车速等信息;同时后台监控管理系统利用GIS电子地图、可以准确掌握校车的行驶线路。学校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有:(1)车辆GPS定位跟踪接收车载GPS发送来的地理坐标信息定位、跟踪校车。通过系统内的GIS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校车的运行轨迹信息在子地图中显示出来。后台监管人员能够通过该功能掌握校车的运行位置、运行速度及行驶路线等。可以确保校车按照预先设定的行驶路线运行,从而避免校车超速运行、驾驶员私自改变运行线路等情况的发生。(2)文本信息收发该功能可以在校车和后台管理系统之间传输文本信息,在需要提醒驾驶员时通过发送警告信息,交通信息来提醒驾驶员超速,也能够传输一些临时消息、通知等消息,比如天气情况、路况情况及其他异常情况等。(3)RFID信息管理包括各种RFID卡的发放、数据录入、更新等情况。此功能是该校车安全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能够很好地体现物联网技术在校车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此功能模块还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获取校车上的实际人数,防止超载。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些RFID信息实现各种管理服务功能。(4)系统维护系统维护部分主要实现基本信息录入、用户权限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

6结语

该系统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校车监控系统中,由于有效利用了物联网技术及智能技术,本校车安全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在校车、运营学校、监管部门、学生家长之间进行可靠、稳定、实时的信息采集和数据传递,进而实现校车的实时监控、管理和预警。

参考文献

[1]李小伟,王知学,张晓鹏,等.基于车联网技术的校车安全监控系统研制[C].现代汽车电子开发技术及能力突破高级研修班论文集,2014.

[2]秦琳琳,陆林箭,石春,等.基于物联网的温室智能监控系统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15(3):261-267.

[3]陈晓雷,杨永五,邓蕾,等.基于S3C6410的客车车载监控系统终端设计[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7(1):76-78.

[4]田秋红,刘成霞,杜晓.基于Zernike矩和BP网络的道路交通标志识别方法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2,29(2):23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