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范文1

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基本要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应达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阐述。因此,课程标准限定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非教学内容。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给学生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规划教学、实施检测等一系列过程。下面就以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为例,来谈谈如何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

1 将课程标准分解为教学目标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最大的特征就是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益。课程标准仅仅从宏观上进行了规定,缺少微观上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把一条条“标准”分解并转化为具体的便于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

1.1 教学目标的表述包括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行为主体:指实现教学目标时学习行为的执行者,主体指向必须是学生。

行为动词:用来描述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要可测量、可观察。为了提高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尽量选用含义明确、易于观察的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即说明学习者在什么情况下的表现行为,主要有辅助手段或工具、提供信息、完成行为的情景等。

表现程度:指预期学生学习结果所要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1.2 将课程标准分解为课堂教学目标的步骤

课程标准对本节的阐述:概述从生物圈到细胞。如何将这目标分解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呢?

① 剖析关键词:

从课程标准中找出行为动词和这些动词所指向的核心概念。行为动词:概述;核心概念:从生物圈到细胞。

② 扩展核心概念:

结合教材,界定出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基本要点,对核心概念进行扩展。形成核心概念体系: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③ 扩展行为动词:

将课程标准中另一关键词:概述,对应扩展后的核心概念体系中的每一条内容,扩展为不同的行为动词。“概述”对应地扩展为说出、举例说明、认同。

④ 确定行为条件:

扩展后的行为动词在什么条件下发生,这一步是教师教法的具体体现。对应扩展后的每个行为动词,发生的条件为:通过分析实例,在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和问题引领。

⑤ 确定行为表现程度:

用于考量学习表现或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明确、准确。

通过上面5个步骤,“概述从生物圈到细胞”被分解成具体的3条内容组合,用简洁的语言串起来就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3 确定本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

① 通过分析实例,学生能明确说出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并能举出实例。

② 在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的基础上,学生能准确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③ 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引领,学生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2 设计教学评价

基于课程标准进行的教学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当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就应该设想“我用什么样的检测工具可以检测学生目标达成的程度”,例如可以通过观察、提问、表演、交流、练习、测试等了解学生已经学习到的内容,离预设目标的距离,以便于教师作出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

本节课制定的落实目标的评价方案:

(1) 通过观看埃博拉视频和分析4个实例后,学生能分别说出无细胞结构的生物、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细胞就达成了目标1。

(2)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通过教师引导能较系统地理解这些层次,并能除教材列举的事例外,还能列举出其他的事例,就达成了目标2。

(3) 通过学习小组讨论人、松树、草履虫的结构层次,思考比细胞还小的分子、原子是不是生命系统。学生能体会表达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就达成目标3。

3 设计基于标准的教学过程

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教师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把握对学生的总体期望,将课程标准具体化为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并据此来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活动方式。有了具体的教学目标,课堂实施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减少了课堂教学的盲目性。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如下:

导言:大家在生活中可能看过不少僵尸题材的影视片,但今天“僵尸病毒”已出现在人们生活中,你是否还能依然淡定?

师:(播放埃博拉疫情视频)2014年,埃博拉疫情在西非流行爆发,它的致死率高达90%,是SARS病毒致死率的6倍,引起各国的警惕,而这一切都是由什么造成的呢?(埃博拉病毒)

师:(展示实例1――病毒的生活)请思考并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 结合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说说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有细胞结构吗?

(2) 病毒怎样生活和繁殖?

(3) 病毒主要侵害人体哪些部位的细胞?

教师提出问题:“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还能表现出生命现象吗?”这样引导学生说出:“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接着,教师追问:“是不是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呢?”

师:(展示实例2――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请思考并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 草履虫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还能举出其他单细胞生物的例子吗?

(2) 草履虫能运动吗?如何繁殖后代?

(3) 除运动和分裂外,草履虫还能完成哪些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它还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吗?

师: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依靠这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这样引导学生说出:“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师:(展示实例3――人的生殖和发育)学生思考并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 与草履虫相比,人是多细胞生物,人的生命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

(2) 在你和父母之间,什么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胚胎发育与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什么关系?

师:人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而成的。这样引导学生说出“多细胞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也离不开细胞”。然后,教师追问“多细胞生物其他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有关吗?”

课件投影:实例4――缩手反射,思考并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 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至少需要哪些细胞参与?

(2) 你能说清楚你现在进行的学习活动需要多少种类和数量的细胞参与吗?

师:人体正是通过体内分化的细胞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通过实例3、4引导学生说出“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细胞”。

通过以上4个实例的分析,最后教师要求学生用一句最简明扼要的话来概括一下生命和细胞的关系。学生明确说出“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教师叙述:“地球上瑰丽的生命画卷,在常人眼中也就是芸芸众生、千姿百态,但在科学家眼中,它们却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这样过渡到下一个内容,让学生先自主阅读教科书第五页的内容。

师:(展示龟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图片)请回答以下问题:

(1) 生命系统分哪几个层次?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2) 生命系统各层次的概念是什么?

除种群和群落外,其他的几个层次都是学生在初中接触过的概念,教师可以先通过龟的例子让学生试着回忆表述,然后再补充,系统地让学生理解这些层次。除教材列举的事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列举其他的事例。种群和群落这两个名词是学生陌生的,教师需要补充讲解,并用具体的事例让学生判断领会。

小组合作讨论:请以一个人、一棵松树、一只草履虫为例,列出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

教师通过呈现表格,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填表,利用不同的生物研究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关系,以便使学生理解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体会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师:想一想,回答下列问题:

(1) 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小层次是哪一个?为什么?

(2) 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是生命系统,为什么?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学生能进一步体会并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4 设计基于标准的有效检测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否成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来判断。教师再也不能说,“我课教得很好,只是学生没有好好学习。”在研究课堂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研究作业的设计,如布置的作业是检测哪项目标的,什么是与目标相匹配的作业……

某道作业题:从生命系统的结构来分析,下列结构属于哪个层次?

(1) 受精卵;(2) 树叶;(3) 心脏;(4) 一块骨骼肌;(5) 血液;(6) 筛管;(7) 一个酵母菌;(8) 池塘中的所有金鱼;(9) 某山上的所有生物;(10) 一片森林;(11) 一口池塘;(12) 一只小白鼠;(13) 某农场的所有水稻;(14) 市场上卖的一只西瓜;(15) 心脏与血管;(16) 肝脏

A. 细胞:____________;B. 组织:____________;

C. 器官:____________;D. 系统:____________;

E. 个体:____________;F. 种群:____________;

G. 群落:____________;H. 生态系统:____________。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给了教师一种方向感,它既为教学确立了一定的质量底线,又为教学预留了灵活实施的空间。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适当处理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愉快,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的趣味性,同时也使学生的得到了提升,让教学和评价真正与新课程的先进理念“共舞”。

参考文献: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范文2

5.2.论述艺术的四个结构层次及其关系,以一件艺术品为例。

参考答案

5.1.结合具体事例,论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区别,并具体分析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艺术是如何向非艺术领域渗透的。

答:(1)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区别:

①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艺术品不能是自然物,而必须是人工制品。自然物再美也不能称作“艺术品”。譬如,一朵怒放的花,一派秀丽的自然风光,我们可以赞美它“风景如画”,但实际上它们只是“自然关”,而不是艺术品。“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第一个区别是:艺术品必须是人工制品,这是“艺术品”的最基本的必要条件。

②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按照哲学的观点,人类劳动可分为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两类,它们的产品分为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艺术品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是人的高级活动——想象活动创造出来的产品,是人工制品中的高级部分。

③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艺术品与其他非艺术的精神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依凭抽象思维来认识世界,作出理论形态的概括,而是通过艺术家的意象思维来创造非现实的意象世界,并以此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艺术品的本质特征是:艺术,是人工制品中一种审美的精神产品,它以创造非现实的意象世界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

(2)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跨越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两者的界限有日益模糊的趋势。

①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非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比如,自北宋以来就闻名于世的景德镇陶瓷,它原初也只具有某种实用价值,以后人们在劳动创造中加强其色彩、图案、外形等审美价值,力求做到实用与审美的统一。到今天,景德镇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化意义的艺术品而存在的,其审美价值已超过其实用价值。可见,审美和创造可以使一部分非艺术品和人工制品进入艺术品的行列,从而扩大人类的审美视野,充实人类的审美经验。

②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的领地,增添艺术的门类和品种,并使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富有艺术情趣和审美意味。艺术门类、品种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至今还在继续。有许多艺术品种,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如西方的风景画,是迟至17、18世纪才形成的。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已广泛地辐射到物质技术领域。物质产品除保持实用价值外,其审美价值也应该越来越受到重视。上海的杨浦大桥、东方明珠电视塔称它们为“艺术品”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就这样慢慢地渗入非艺术领域,使许多物质产品同时也有了艺术的品质,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同时因得到升华而更富有情趣。

5.2.论述艺术的四个结构层次及其关系,以一件艺术品为例。

答:艺术品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传达审美经验为目的的多层次开放系统,由此出发,艺术品可分为四个基本层次结构:物质实在层、形式符号层、意象世界层、意境超验层。下面试以中国国画为例,论述这四个结构层次及其关系:

(1)物质实在层:指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如大理石、画布、颜料、纸、舞台、铅字、银幕、胶卷、录像带等。它是就艺术品首先作为物质实体,是各种物质材料构成的存在而言的。比如中国传统的泼墨山水,如果不是用宣纸而用别的纸张,就不能造成那种酣畅淋漓的艺术效果,即使同是用宣纸,还有生宣熟宣之分。所以说,物质实在层是艺术品赖以存在的物质栽体和媒介。

(2)形式符号层:各类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指向意象世界的形式符号,如色彩、线条、形体、音符、旋律、词语等,它们构成艺术品的第二层次。中国传统国画大致可分为写意画、工笔画,两者的根本区别反映在艺术品的形式符号层是十分明显的,两者因为笔法运用、色彩调用、结构布局等技巧上的不同,营造出截然不同的审美效果。这说明了形式符号层是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范文3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科学概念 前概念 有效转变

由于学科处于尴尬地位(如因为未纳入中考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花很多精力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的兴趣,又要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不少生物教师便淡化了科学概念等抽象内容的教学。事实上,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中有大量的科学概念,它们是构成科学知识的基本单元,这些概念互相链接,才形成了自然科学的基本框架。要掌握好这个框架,最基础的是要掌握科学概念。因此,重视初中学生生物学科学概念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故而,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前概念教育资源作有效转变,引导学生将生物学前概念提升为生物科学概念。

生物学前科学概念(以下简称前概念)指的是个体所拥有的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例证与科学概念不尽一致的生物学概念。狭义的“前概念”指教学前概念,广义的“前概念”指前科学概念。前概念具有隐蔽性、顽固性和不连贯性;但它并不都是错误的概念,它是学生的精神财富,学习者拥有的前科学概念也可把学习引导到当前的科学概念上来,它是个体认知的必然产物,也是值得教育者注意和利用的教育资源。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将生物学前概念提升为生物科学概念,是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的课题。

一、熟悉学生前科学概念的由来,刺激学生内因,做好适时同化或顺应

学生前概念的由来依内外部的维度来分,包括学生个体及其相关的外部因素,学生个体是前科学概念形成的内因,是最根本的来源。外部因素包括与其相关的初中生物学教师、初中生物学教学资料、同学、朋友等。学生个体在接受正式的生物教育之前,同时通过小学自然科学关于生命世界的学习,对日常生活中有关生物现象的大量问题,如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生物如花、鸟、虫、树、草及人等形成了较多的前概念,都有了自己特定的理解,因此学生头脑中的生物学前概念涉及的生物学内容相当广泛。

Posner等人结合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库恩的“范式更替”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概念转变学习理论”。该理论将科学学习过程看作是学生原有概念的发展、修正或转变的过程,这就离不开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即同化,如在“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知道细胞群如何形成不同组织后,能更好地理解器官、系统等结构层次的形成。这个同化过程中,前概念到科学概念的迁移是积极的;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个体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做的过程被称为顺应,这需要教师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生们的认知冲突并想办法解决,也可利用插图、模型、实验,加深前概念的直观化,使新概念由抽象转变为具体。

二、建立有效的生物学前科学概念转变教学模式,重演概念的发展进程

为了促使学生实现概念转变,就是要进行概念转变教学,生物教师应当探索有效的生物学前科学概念转变教学模式,重演概念的发展进程,从而利于学生理解科学概念。仅仅告诉学生“正确”的科学概念是不够的。概念转变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是一个概念转变的过程,而不是新信息的点滴积累,并提出了“概念转变”的条件。我们根据条件不同,可摸索出不同的教学模式。下面略举两例。

情形一:学生前概念中存在不合理信息,我们可以通过类比,引发认知冲突,重新解释、修正新概念并应用。类比是在解释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时,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概念性工具,它可以促使新概念得以被理解。生物学教师应该将教学视为帮助学生逐步获得较为复杂的科学现象的有关理论的过程。如在“生态系统”概念的学习中,不少同学认为生态系统就是指生物们形成的整体。

情形二:前科学概念和其他领域(目标)知识之间的原理有相似性,可以在已知知识领域和未知知识领域中间尝试搭桥模式。如学习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通过“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这一流线图类比分析植物体,从而概括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再如宏观的生态世界―肉眼可见的生物世界―微观的生物世界(如细胞、器官、系统、个体、生态系统、生物圈等概念)都可以用到这种搭桥模式去学习。

法无定法,贵在得法,有效的生物学前科学概念转变教学方式也是多样化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懈探索。

三、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在探究中重建科学概念

科学来自实验,概念源于实践。实验是生物学科的基本特征,又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探究科学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如要纠正“是一朵花”这样的错误概念,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观察,主动探究解剖的结构,自己得出“是一个花序而不是一朵花”的科学结论。事实对于学生来说是最有说服力的,亲身体验各种各样的探究活动是转变错误前概念,建构科学概念的有效办法。

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因为科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以科学历史作为支撑,引导学生沿着前人探索生物世界的足迹,一方面,可以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在这过程里,通过研究活动,借助或校正学生已有的前概念教育资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科学概念。例如,关于“光合作用”概念教学,我们安排了在光照下金鱼藻释放了使快熄灭的卫生香复燃的气体,学生推理是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然后展示普利斯特利的三个小实验,学生发现植物可以更新动物呼吸的气体,但不确定是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这时可以演示在氢氧化钠和清水两种环境下绿叶植物的光合作用状况来证明。最后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学生发现未遮光的部分脱色后遇碘变蓝,结合萨克斯的实验让学生领悟光合作用曲折与艰辛、继承与创新的历程,让学生在实验和历史的背景与氛围中体会“光合作用”概念的丰富和完善,并在探究中重建“光合作用”概念。

总之,应充分利用前概念这一教育资源,重视生物前概念的由来和转变,启发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利用实验和生活实际问题来促进学生思考,探索概念转变教学模式,重演概念的发展进程,帮助学生最终系统地建立科学的生物学概念。

参考文献:

[1]李高峰.初中生生物学前科学概念的研究.2007.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范文4

岳宗伟(1982-),女,山东聊城人,会计,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会计实务、经济实务。

摘要:在对旅游经济系统进行分析时,需要从系统论出发,综合运用地理学、系统动力学、生物集群论及空间结构论等学科理论,结合微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经济学知识,通过对旅游经济系统的动力结构、集群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研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等层面构建出更具解释力的旅游经济系统结构模型,向人们提供一个深入认识旅游经济活动及其内在运行规律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旅游经济系统;哑铃结构;层次模型;旅游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1001602

迄今为止,国内外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旅游经济系统模型,或者论证了旅游经济系统局部模型,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但是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各种旅游经济系统模型都存在某些缺陷或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模型研究范围过大、过粗,比如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模型;二是模型研究范围过小、过窄,主要限制在旅游经济运行的局部问题上,比如旅游需求预测及决策、旅游供给函数、旅游乘数效应等,没有将旅游系统与其所依赖的内外部环境结合起来;三是模型的结构层次体系不合理,没有建立一个微观、中观和宏观等三层次体系相统一的旅游经济系统模型,比如厉新建(2003)在Leiper的旅游系统模型上构建出了旅游经济哑铃结构模型,他认为旅游经济是一种“哑铃经济”,但他只考虑了旅游经济系统宏观层的表现形式,没有提出旅游经济系统微观层和中观层的表现形式。

1国内外学者在微观层面对旅游经济模型方面的研究综述

在旅游者需求预测研究方面,旅游需求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研究对旅游规划和经营决策很有帮助,可以用季节性(时间)强度指数、高峰指数、旅游需求地理集中指数来定量分析。旅游需求预测模型主要有趋势外推模型(如图形法、简单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结构模型(如多元回归数学模型)、仿真模型(如旅游系统动力模型)、定性模型(如德尔菲法)等。

在旅游者消费行为决策研究方面,普雷德(1967)提出度假者决策行为矩阵,认为在经济收入一定的情况下,人们如果将更多的钱投入到旅游中,可选择的旅游目的地就会增多,会增加旅游信息的感知;霍斯特·托特(1976)利用旅游消费可能线和旅游无差异曲线确定人们的旅行距离长度;Middleton(1994)提出了一个较为简单的“刺激——反应”消费行为模型。

在旅游决策过程研究方面,Mathieson A & Wall G(1982)提出旅游决策过程模型,较为详尽的分析了旅游者进行旅游决策的过程。在旅游购买决策过程方面,最早的模型可能是Wahab(1975)等人提出的旅游消费行为模型,而Schmoll(1977)提出了自己的消费行为模型,并强调旅游者自身感知对最终决定的影响。Moutinho(1987)提出的度假旅游者行为模型,将决策分为三个不同的相互影响的阶段,明确指出购买决策是动机、认知和学习的结果。

针对旅游者对多个旅游目的地选择问题,Um & Crompton(1990)提出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Woodside & Lysonski(1989)提出休闲目的地认知和选择一般模型。吴必虎(1997)通过中国城市居民出游客源市场在距离上的分配研究表明,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城市500km以内的范围内。谢彦君(2004)则指出个体旅游者决策模型和群体旅游决策过程模型的不同特点。

在旅游者消费效用最大化方面,Bull(1995)构建了旅游者在各个旅游产品的组成部分之间进行一定的技术选择和组合后以求得效用最大目标函数模型;邹树梅(2001)则构建了旅游者作为更一般意义上的消费者,将时间与收入在旅游产品和其他产品之间进行资源配置,以求得效用最大化函数模型。

2国内外学者在中观层面对旅游经济模型方面的研究综述

这个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旅游产业群簇上,分析旅行社行业、饭店行业等产业集群的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行为等内容。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的SCP框架,孙天琦(2001)提出改良的旅游产业组织SCP分析框架。为了科学分析和评价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师萍(1999)提出了反映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程度指标模型、旅游产业结构经济效益指标模型和旅游产业结构高度化评价模型。

对于旅游产业集中度的研究可以借助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比如绝对集中度指标、相对集中度指标(通常用洛伦兹曲线)、H.I指数(综合集中度指标)、R.I指数(罗森布拉斯指数)、E.I指数(恩特罗比指数)、C.I指数(重点集中指数)。

对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的分析,可采用旅游产业构成比重指数和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系数。对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分析,可采用旅游产业产值—资金效益系数、旅游产业增加值率超越系数、旅游产业效益偏离—份额系数等模型。

3国内外学者在宏观层面对旅游经济模型方面的研究综述

在旅游目的地引力模型研究方面,Crampon(1966)首次应用引力模型对旅游地引力进行研究,Wolfe(1972)对此模型在距离变量上进行了修改,而Edwards & Dennis(1976)则提出了另一个更为详尽的距离变量修改形式;Cesario & Knetsch(1976)提出旅游引力综合模型,将无约束模型和有约束模型综合,即将旅行产生模型和旅游分布模型的特征合二为一;吉阿林、斯沃特等(1974)在对土耳其旅游地研究中提出旅游地吸引力指数评价模型。

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模型研究方面,保继刚(1999)提出同一个客源地的两个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模型,认为两地竞争力与自身吸引力成正比例关系,与客源地到旅游地的距离成反比。

在旅游目的地发展方面,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Doxey(1975)的四阶段模型和Butler(1980)的六阶段模型;而厉新建(2002)则构建了旅游目的地创新动态模型,包括旅游景区(点)创新、配套设施及服务创新、组织管理制度创新等。

在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容量(旅游承载力)研究方面,可以直接利用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公式、资源容量公式(面积法和线路法)定量测量;而保继刚(1999)认为旅游经济发展容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内部的旅游设施接待力和外部的基础设施及支持性产业的容纳量,并借助旅游地食宿、娱乐设施的供给能力来衡量旅游经济发展容量。

在旅游流运动模型研究方面,马里奥特的两地间旅游流模型指出了联结永久居留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三种不同路径——进入路径、返回路径和休闲路径;康贝尔(1967)在休闲与度假模型中则刻画了一个从城市中心向外辐射的不同的旅游流运动形式;沙罗特的国家模型是在国家和国际尺度上探讨旅游流,对旅游需求和供给、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做了区分;兰德格林的空间层次模型(1982)注重考察不同类型的旅游区点的作用,分层次刻画了中心城市型、周边小城市型、周边乡村型和自然环境旅游目的地之间所形成的旅游流运动规律。

4旅游经济系统的哑铃结构“微观、中观及宏观”层次模型

旅游经济是以旅游活动为前提,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依托科学技术,在旅游者和旅游企业、旅游客源市场和旅游产业、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因旅游活动而表现出来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旅游经济子系统是由旅游者消费活动、旅游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和旅游经济宏观运行与管理活动等因子构成的。旅游者消费活动是指旅游者从购买旅游产品并离开居住地开始,经过一定距离的空间移动到达旅游目的地,并进行一系列旅游消费活动来满足其旅游需求,再返回居住地的全部过程。旅游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是指旅游企业为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有效进行,为其提供各种旅游服务的所有经营活动过程。旅游经济宏观运行与管理活动是指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组织及非政府旅游组织,通过旅游行政管理、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等活动,为旅游经济系统的运行提供旅游信息服务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旅游企业行为的宏观经济管理活动。

从系统论出发,综合运用地理学、系统动力学、生物集群论及空间结构论等学科理论,结合微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等经济学知识,在Leiper旅游系统空间模型、Lundgren旅游流空间分层模型、吴必虎的“旅游系统构成要素模型”和张辉、厉新建的“旅游哑铃经济模型”基础上,通过旅游经济系统的动力结构、集群结构和空间结构的研究,可以构建出微观、中观、宏观等三个层面相统一的旅游经济系统的哑铃结构“微观、中观和宏观”层次模型,如图1所示。

在微观层面,从个体角度,用微观经济学和系统动力学构建其微观动力结构层,包括旅游需求推动力及旅游消费动力源泉(能量源)、旅游供给拉动力及旅游生产动力引擎(发动机)、旅游产品及服务等三个方面。

在中观层面,从群体角度,用产业经济学和生物集群论 构建其中观集群结构层,包括旅游者集群、旅游企业集群和旅游媒介体等三个方面。

在宏观层面,从地域角度,用宏观经济学、地理学、空间结构论 和万有引力论等理论构建其宏观空间结构层,包括客源地旅游消费力、目的地旅游生产力、客源地与目的地间的旅游引力及旅游流等三个方面。

旅游经济系统的外部环境是其运行的基础条件,其外部环境主要有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旅游经济系统的性质、结构、层次、功能和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厉新建、张辉.旅游经济学:原理和发展[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60121,249268,159173.

[2]李天元.旅游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3]厉新建.旅游经济学批判与框架构建[J].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9.

[4]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第2版.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287.

[5]克里斯·库伯等编著.旅游学[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2.

[6]长安.关于旅游系统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4):173.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范文5

生物图片的彩图编排是人教版教材的最大亮点之一。运用生物图片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重点知识更加直观化。打开教材,目录中也编排了插图,都与本章教学内容相关;必修模块的正文中也含有大量的生物图片,这样可以让学生走进图片的生命世界中学习,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热爱生命科学、学习生命科学的激情,生物图片成为教师教学,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因而正确使用生物图片教学,是值得广大生物学教师研究的。

在生物课堂教学的实际工作、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中,发现不同的教师对生物图片的教学方式是不同的,而恰好不同的教学方式又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主观上讲,表现在识图、填图的试题中,教学效果反映在分数上,只要学生机械地、生硬地记住了图片中的名称、作用,就可以获得理想的成绩,这完全是一种片面、肤浅的认识,它反映的只是一种有形的教学效果;客观上说,生物图片的教学,是教师教会学生识图的方法和技巧,面对种类繁多的生物图片,能在图片上找到更多的图文信息,并对图文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加工、转换,提炼出图中包含的各种概念、原理、规律等,对这些图文信息能进行有效处理,能够“看图说话”,并能实现图文转化,可以说这是一种圆满的、理想的、无形的教学效果,也是生物图片教学追求的最高目标和境界。

在课程改革中,大量的生物图片既出现在必修模块中,又出现在选修模块中,根据统计,篇幅约占教材的1/2,构成教材的主体结构。这些图片的编排,与倡导的探究性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一脉相承,生物图片的教学内涵是特别丰富的。

二、必修模块中生物图片的统计

对必修1、必修2、必修3教材的生物图片进行分类统计,分类的方法是:将不属于生物图片又与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有关的图片,如坐标图、原始海洋景观图、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图片、温室中红色日光灯、汽水、渗透现象示意图等,将这些不好归类的图片全部归类到其他图片中,表中的流程图包含很多的小图片,如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图有9幅小图,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包含6幅小图片,只计算为一幅流程图片,所有遗传图解,都归类于流程图;表中的人物图片包含科学家肖像和实验图片,还有普通的人群f如白化病患者)等。图片统计中包含必修模块三册教材,除练习题中的概念图以外的一切图片,均属于统计范围。

模块一,细胞或细胞器插图多,与“分子与细胞”正相关;模块二,流程图和分子结构图片多,与“遗传与进化”正相关:模块三:动物体、植物体图片多,则属于本模块(生态学方面)的重点教学图片,与“稳态与环境”正相关。

三、生物学图片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教材中,栩栩如生的动物、植物图片,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美的熏陶,认识生命之美(形态美);对科学家的肖像,让学生热爱科学家,记住他们为生命科学做出的巨大贡献,体验科学家是没有国界的,凡是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科学家都值得尊敬和学习。模式图、细胞或细胞器图、分子结构图、流程图都是教学的重点所在,有的甚至是突破难点,如“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流程图片,说明细胞是一个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模式图,说明这两类细胞的区别是以有无核膜为界线来界定的,用来突破教学的难点。细胞器图片中叶绿体和线粒体是教学重点。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有利于学习中对比和区分。因此,生物图片既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生获取生物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和窗口,是文字所不能取代的,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生物图片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让学生获得新知识,可使学生快速获取信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使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原理更加形象化,同时也促进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等,还有启发学生思维、以图代文之功效。

四、科学识图,注意方法

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都向学生介绍这是什么结构,有什么作用,简单几句话就完成了肤浅的识图,这是最常见的。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对图片蕴藏的知识未作剖析,又因图片小,远处的学生无法看清楚,既没热情,又没激情,识图的效果无疑是较差的。因此,要注意识图的方法。

1.识图方法探索

在指导学生识图中,教给学生识图方法,对每一幅图片都应该有明确的交代,不同种类的图片,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图片,教师应注意用不同方法引导学生,使学生掌握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以应对今后相似的图片。

(1)课堂案例1――“模式图”:面对结构模式图(如动物、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识图方法围绕:仔细观察,抓住重点,辨别结构,记住名称,找出差异,知其功能,总结规律。

识图流程围绕:预习一对比一观察、讨论一结论(定性)。在动物、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中,实际上有一幅归纳总结图,该图片前每一种细胞器由一幅模式图和一幅亚显微结构图组成, 即上述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共8幅小图片。对线粒体等图的识图流程:双层膜一分工:动力车间(细胞本身就小,车间面积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要想面积大,怎么办?)一引导学生观察:内膜发生折叠(有利于化学反应的进行)一观察叶绿体(双层膜)一分工(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为什么?)一观察(内膜发生折叠了吗?它依靠囊状结构薄膜重叠使叶绿体内表面积变大)一内质网图片观察(单层膜发生折叠,使细胞的内表面积变得更大)一高尔基体(单层膜,大小囊泡和扁平囊,内表面积大)一结论:细胞小,但面积大,更有利于细胞内复杂的化学反应的进行,是细胞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认识以上的细胞器“组装”成的细胞,的确是一个特别精细的结构,再观察“动物、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品尝两个不同材料的“中秋月饼”, “品尝方法”依次围绕(外一内):膜一质(细胞器)一核,师生、生生互动,在各细胞器学习中贯穿探究、合作和讨论。教师小结:看到了细胞是一个比智能电脑更精巧的机器;发现了动植物细胞形态和结构上的不同,功能也存在差异;想到了生命的奥秘就在细胞内,值得探究;感悟到了生命的伟大和艰辛,在于其内部结构的完整和精巧;得到了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结论是不同细胞器,有不同的结构,决定了不同的功能;教会学生注意以下比较:①动物、植物细胞的区别;②与细菌、蓝藻细胞结构模式图比较,加深对核膜的认识,澄清原核细胞及真核细胞分类标准的界定,有复习之功效。教师总结规律时,关注动植物细胞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尤其是细胞的结构决定功能,结构和功能和谐统一的学科思想,建构细胞在生命活动中“膜为边界,质为场所,核为司令”的生命体系。

(2)课堂案例2――“流程图的导言设置精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物圈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发生、发展、繁荣的家园,是生命兴旺发达的基础。我们来到可爱的动物王国里,倾听鸟语;穿越植物家族的密林,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我们细嗅花香,品尝甜美的花蜜;欣赏清澈见底的池塘和那小溪潺潺的流水。生物圈是我们人类的天堂,生命世界是如此的绚丽多彩,展开这幅美丽的生命画卷,让我们走进细胞,走进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让我们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流程图中畅游吧

2.注重识图的科学性

在观察“动物、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中,要注重科学的讲述方式,准确而不含糊。不同的颜色有利于区别不同的细胞器,具有不同的形态,而有的细胞器确实是绿色,如含有叶绿素的叶绿体。

预习中的识图,要求学生对生物图片具有大致的印象,方法是将与图有关的文字全部“溶解”在图中;新课中的识图,尤其是模式图、结构图、流程图,是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自由活动”;复习课中的识图,是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生物图片进行“加固”,防止遗忘,并注意相关知识的“串联”。

参考文献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范文6

从1968 年Ronan Point 到Oklahoma 汽车炸弹事件和911 事件的发生,结构倒塌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并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因此,建筑结构的防连续倒塌问题成为当前工程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连续倒塌一旦发生,一般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近年来由于各种意外事件造成的建筑结构连续性倒塌事故,使得该问题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和研究者的重视。因此,对建筑结构进行倒塌机制的研究十分必要。

1 连续性倒塌因素分析

1.1延性

延性是指构件的任意截面达到极限承载力前能够充分发挥其塑性变形的能力并吸收较大的能量。构件的某个截面的延性能够提高结构的抗冲击的性能,提高构件的延性能够有效地避免发生脆性破坏的可能,减缓因竖向承重的关键构件的失效所产生的动力效应。竖向关键构件退出工作后,将引起其余构件的内力大幅增加,延性较好的结构便具备较强的抵抗变形的能力,在消耗能量的同时能够进行内力重分布,使应力进行有效转移,充分发挥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强度。例如,结构的主要构件框架梁具有跨越两个柱距的能力对于防连续倒塌是至关重要的,当竖向承重构件柱破坏而退出工作后,与柱相连结的两侧梁便成为一体,此时剩余结构即使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也不至于发生倒塌破坏。这种结构便要求在设计上将相邻的本不连续的梁可靠且有效地连结成一个整体,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布置梁和柱的连接钢筋时应该使构件具有足够的延性,从而满足因某个构件破坏后结构进行内力重分布时的延性要求。结构在意外荷载作用下发生局部破坏时,往往在构件中产生与设计荷载方向相反的荷载作用,因此,为防止连续倒塌,构件应该具备抵抗反方向荷载的能力。如图2-3。

1.2鲁棒性[1]

结构的鲁棒性是以防止结构连续性倒塌为目标的整体结构安全性。通常所谓的结构安全性是结构构件所受荷载不超过其最大承载力,即“承载力极限状态。鲁棒性这一概念最初由英国建筑法规引入建筑结构中,后来吸引了部分专家学者对结构鲁棒性这一问题的研究。在欧洲的建筑设计的规范条文中,将鲁棒性定义为结构失效后果不应该与其原因不成比例的一种能力。

1.3结构的冗余度[2]

结构抗倒塌能力的大小与其延性、冗余度以及强度条件等多种综合因素有关,若将结构视为一线性系统时进行分析比较,冗余度便是其主导因素,因此,对冗余度进行相关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冗余特性的含义较为广泛,其中第二项评价尺度的定义与鲁棒性的概念颇为相似,一些结构专家学者认为,荣誉特性就是应该从构件的整体承载能力和整体性能的角度去评价,单一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不能够充分说明结构体系整体性能的好坏,因此在结构设计中应将上述的3种评价尺度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2 偶然荷载类型及特点

结构发生倒塌的诱因即偶然荷载的作用。偶然荷载是指在结构设计周期内偶然出现的数值较大、持续时间较短的荷载。基于偶然荷载的成因和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爆炸荷载、物体撞击、施工失误或设计错误、地基基础失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将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分为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三种类型。我国对偶然事件的概率统计数据较少,国外对其发生的频率有较为详细的统计。

3 混凝土结构倒塌机制

对结构进行非线性分析是考虑材料的非线性以及几何非线性的一种分析方法,利用的是能量守恒的原理。结构倒塌的原理可以用弹簧的模型来模拟,简图如图2-4所示。根据能量守恒的原理,当弹簧所能承受的最大力力在C点大于系统的自身重力时,系统不会发生破坏,反之,系统则会破坏。当弹簧的屈服强度大于系统重力的2倍时,系统可回弹而不至于发生倒塌破坏。如果系统的重力是处于C、D两点之间时,结构便会发生较为轻微的震动,但不至发生倒塌。综上各种情况,当冲击力作用在结构构件可以吸收的荷载范围时,结构发生弹性或弹塑性变形,均不会发生倒塌,反之,结构有发生倒塌的可能。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建筑,档竖向承重柱失效后的反应非常复杂,用图2-4的静力分析模型难以模拟其真实的反应,因此,该弹簧模型仅适用于较规则的结构的静力分析(包括线性、非线性)。

进行框架结构抗倒塌能力分析,必须了解框架结构在意外荷载作用时的倒塌机制。 首先定义截面弯曲破坏状况。如图2-5所示的截面本构曲线,当截面的曲率到达B点时,此时构件受拉一侧的钢筋到达屈服点。若继续向构件施加荷载,截面随即进入塑性阶段(BC段),构件截面的曲率不断增加但弯矩增加较少。

截面曲率到达C点时,截面受压区混凝土超过其极限承载力而被压碎,随后截面的弯曲承载力则进入下降段(CD段)。随着截面的各部分的连续失效,构件截面的抗弯能力也逐渐下降,待达到D点以后,该构件已完全失去抗弯能力。若按照精准的计算,构件截面的破坏应定义为C点时,也就是当截面有一条混凝土发带被压碎破坏,那么就认为该截面破坏,这种方法忽略了构件截面受弯性能的下降阶段(CD段)。

4 评判标准

现有的一些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了多种破坏准则,按其类型可大致分为:强度准则、变形准则、机构准则、能量准则、稳定准则等。按照其层次分为:构件层次、结构层次、材料准则等,本文仅对应用较多的强度准则、变形准则、机构准则进行阐述。

在众多的破坏准则中,通常对结构进行倒塌分析使用最多的两种准则为强度准则及变形准则。强度准则的内容为:结构或构件中某个截面承受的最大应力大于其允许值时,便可认为发生破坏。这一准则只适用于没有征兆的脆性破坏。而变形准则认为当结构或构件的变形大于其允许值,可认为发生破坏,因此,变形准则能够较好地适用于延性破坏的情况。

机构准则及稳定准则主要应用在结构层次和构件层次。当结构或构件成为瞬变体系时,则称之为机构准则。

5 总结

建筑结构发生连续性倒塌的过程一般为:爆炸或其他偶然荷载作用于结构,导致结构局部竖向承重构件破坏失效而退出工作,而竖向承重构件破坏前所支撑的水平构件不能够有效地将荷载传递到相邻的竖向承重构件上去,导致水平构件因荷载过大也随之破坏失效,从而产生连锁反应,致使其他竖向承重构件接连发生破坏,直到最终有构件能够有效地将荷载传递到其他构件为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