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作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舍作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舍作品

老舍作品范文1

关键词:老舍;《茶馆》;悲剧美;悲剧美

一、引言

老舍的《茶馆》通过对三个主要人物的描写,串联起三个时期的社会,并将这三个时期呈现在茶馆这么一个浓缩的场所之中。N含在《茶馆》中幽默语言下那沉重的悲剧使我们在感叹那三个时期的社会对有梦想的人的摧残同时,也感受到了振奋人心的力量。

二、《茶馆》中悲剧的具体体现

(一)人物命运的悲剧

《茶馆》中人物杂多,里面描写了七十多个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微缩的社会。三教九流,各色人物,都带着不同的目的和需要,聚集到这里。王利发、秦仲义和常四爷是贯穿全剧的主要人物,《茶馆》的三幕剧,先后展现了他们青年的“风采”、壮年的“痛苦”、暮年的“悲惨”,从而展示他们的命运从年轻的“光彩”一步步走向年老时的悲惨结局。王利发处处与人为善,只为了把茶馆办红火,王掌柜费尽心血,只是茶馆越改越凉,终于到无法收拾的局面。秦仲义当初财大气粗,心高气傲,以为凭着意志、能力可以实现理想――富国裕民。然而他辛辛苦苦办了几十年的实业得到的只剩悲号的结局。常四爷,一个希望依靠奋斗来换取国家和个人好前途的中国人。他的悲剧不是来自胆怯、懒惰,而是来自其特定的身份和个性下落伍了的观念。再美好的理想终究经不起现实的猛烈摧残,最终只能悲惨的凋零。

这三个人的命运悲剧有个人因素,来源于他们的性格,身份等;但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在那整个时代悲剧下,个人悲剧又显得那样得无可奈何。

(二)时代的悲剧

《茶馆》从第一幕的晚清到第二幕的民国初的军阀混战,一直写到第三幕的抗战结束,中间大概有半个世纪,而裕泰茶馆正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盛衰变化。三幕历史跨度半个世纪的剧,通过茶馆的由兴到衰,概括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总轮廓。小“茶馆”的人情世故,反映了大社会的动荡变迁。三幕剧浓缩了三个每况愈下的时代:社会不断的变化,生活在茶馆周围的人们也不断变化。他们所代表的时代已经消亡,无法融入新时代的他们只能像尘土一样归去。“茶馆命运”是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缩影,茶馆的兴衰折射出社会的兴亡,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三、《茶馆》的悲剧特征

(一)寓泪于笑的幽默

老舍的作品追求幽默,这从无论老舍的小说还是戏剧都具有幽默的色彩。老舍在《茶馆》第一幕中“松二爷被老式特务宋恩子、吴祥子抓走时,念念不忘的是自己的鸟”;在第二幕中“茶馆”伙计李三苦笑王掌柜“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民国时期,李三还留着小辫儿,说“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在第三幕中胜利后,王掌柜为改良“茶馆”,跟上时代的步伐,竟为“茶馆”请起了女招待;一心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二爷的财产平白无故被当成“逆产”进行没收……在这些略带玩笑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发现老舍幽默的写作风格贯穿于整部《茶馆》,让读者有种“恨铁不成钢”的哭笑不得。

(二)人物命运的荒诞

三个老人都曾经为改变个人命运或国家命运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裕泰茶馆的王掌柜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自从接手“茶馆”后,就按着他父亲遗留下来的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顺民”,也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最后自尽而死。常四爷本是一个有些铁饭碗的晚清旗人,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却因为说了一句“大清国要完”被特务盯上,捉去坐牢。民国后,常四爷成了一介自力更生的平民,最后发出“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的哀号。秦仲义穷其一生企图“实业救国”,现实却给他的一腔热血泼了冷水,最后他告诉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做好事。”最后步入花甲之年的他们在舞台上撒纸钱祭奠自己的场景让整部剧达到了,让观者在心酸中感悟所谓“国强民富”,个人命运与国家息息相关。

四、《茶馆》中悲剧的意义

任何有价值的、美好的事物都被毁灭,相反那些社会的“毒瘤”却生活的愈加潇洒,如鱼得水。在《茶馆》中,主人公都不愿随波逐流,想比同行做得高明,甚至想爬到另一高度,最后却总会跌入同类的圈子,成为没有理想,浑浑噩噩度日的社会的“寄生虫”,甚至走向更加悲惨的结局,为社会吞没。在展示《茶馆》中人物命运悲剧与社会悲剧的同时,作家又在引导人民诅咒旧时代,把视线引向新时代。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三个老人最后的悲剧结局,在反映三个时代黑暗到极致的同时,也形象地揭示旧世界必然崩溃,新的光明必然到来。这体现了悲剧的奥秘――由悲剧向欢乐过渡,同时也让读者体会到其中的现实精神:无论现在的处境多么的险恶,世道多么的艰难,生活多么的苟且,都不要去放弃,

悲剧的真正意义不是让我们去同情剧中的人物,为他们的命运遭遇而埋怨、哭泣,而是让我们能通过悲剧得到自身心灵的净化,灵魂的升华,让我们感受到不屈的力量,从而振奋我们的精神。无论是东方的《茶馆》中的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还是西方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俄狄浦斯,他们在面对无奈的命运之时,都能够勇敢地进行反抗,这无疑可以给我们以振奋心灵的力量。

五、结语

《茶馆》以来,同年便由导演焦菊隐搬上舞台,获得巨大成功,并由此在戏剧舞台上经久不衰。这不仅是因为《茶馆》所描写的主要人物鲜明而深刻的悲剧命运,同时还是因为浓缩在裕泰茶馆中的“微型社会”的悲剧。三个人悲剧的命运,三个时期的社会悲剧,浓缩在一个逐渐衰落的茶馆中。这发生在茶馆中的三幕让我们为其中平淡而冲突、幽默而悲剧的悲剧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

参考文献:

[1]吴福辉.茶馆[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老舍作品范文2

一、社会工作对农村老年贫困家庭介入的必要性

贫困问题影响了人类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追求,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人类文明和发展提出更大挑战。有经济学家提出,贫困是对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各国都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针对贫困问题进行的相关研究都过于宏观,加上反贫困的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使反贫困效果甚微,社会各界逐渐开始关注以实践操作为核心的社会工作扶贫,而国家层面也意识到专业社会工作对于农村扶贫,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扶持与制度建设。

二、社会工作介入农村老年贫困家庭的指导理念

基于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角度,社会工作者做的工作是帮助案主进行意识觉醒,让案主发现自己的权力和价值;在整个介入实践过程中,要着重确定平等合作关系,对权力的共享进行强调,避免在工作中存在居高临下的态度,更不能凭借专业知识端高姿态。实行社会工作介入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案主发掘自我潜能,重振自我和恢复自我支持网络,以最终获取权力。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老年贫困家庭的干预技巧应多样化。常用的实践干预手段基本有以下几方面,关注案主的生活,感受案主的思想动向;实现共同合作,询问案主生活故事的同时将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充分展示出来,并明确双方角色;相互评估,包括评估家庭,并对附近的乡村资源进行共享,面对问题时共同协商面对、解决,要为案主提供充分的感情支持,帮助案主识别社会工作者的力量。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老年贫困家庭,重点要先涉及掌握以下内容:(1)基本信息,即对案主自身基本情况的把握,包括所居住乡村、乡镇的情况,案主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情况,均要进行相关了解和收集;(2)人生阅历,了解案主人生中的重要事件和重要发展阶段,关注其所引起的生活转换;(3)地理及社会人文环境,对案主自身生活环境进行了解,尤其是当地乡情及地理人文环境;(4)人际关系,分析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情况,对可以利用的网络资源进行辨识。

三、社会工作对农村老年贫困家庭的介入过程

(一)初次接触

对案主的家庭情况和基本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后,开始初次接触案主,要注意先对自己的工作性质和内容进行相关介绍,避免案主误解,可着重强调助人自助和实践性两个基本理念,使案主了解到社会工作者是为他们提供帮助的,以确立合作双方的角色,明确基本的专业社会工作关系。

(二)工作方案与实施

接案后,基于对案主的基本了解后进行预估,同时制订农村老年贫困家庭社会工作介入的工作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案主层面的工资。农村老年贫困家庭案主的身心健康会对其劳动能力和生活自信心产生严重影响,所以社会工作者要先要就个体层面改善案主的身心健康状况和缓解其心理压力,但根据实践经验,因为受案主自身资源限制及社会工作者自身能力限制和自身心理学知识有限等原因,对于这方面的心理介入仍然面临不小的挑战;(2)社区层面的工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于集体行动和社区和谐基础上,基于此,农村老年贫困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要紧紧围绕案主乡情、村情,包括周边邻居的沟通和社会工作强化;(3)社会层面的工作,制度化或者政治性的支持能够供给长久资源,是最有效的支持方式,因此要积极将案主的农村老年家庭贫困状况反映到村、乡(镇)或县级政府,呼吁相关政府部门予以经济与政治方面帮助与照顾,争取社会政策帮助,同时使案主社会权利意识增强。也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募捐的方式,对农村老年贫困家庭进行经济方面的援助,目前主要在案主生活的乡村社区开展募捐,在实践中此种援助活动开展的效果较好,建议积极推广。

根据案主的具体情况和能够利用的社会支持网络情况,最终帮助案主恢复或建立起与子女亲属、社区以及社会的链接,充分挖掘可利用的资源,以帮助案主完成反贫困目标。农村老年贫困家庭社会工作介入的是一个较漫长且繁琐的过程,社会工作者要充满耐心和爱心,关注案主的生活,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社会资源。在一个阶段的介入工作完成后,需要对案主进行回访,对介入成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即身体健康效果评估、心理健康方面评估、人际关系与环境评估、经济上反贫困效果评估和权力状况评估。

老舍作品范文3

摘要 老舍以其丰富的市民世界为读者展现了近代北京市民社会沉沦蜕变的历史变迁,读者在品味其诙谐幽默的作品的同时,感受到字里行间透出一种浓郁悲怆的悲剧意识。老舍的悲剧意识中融注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体悟和现实感受,这种悲剧意识主要源于作家经历的穷苦生存磨难、悲凉的末世心态及外国悲剧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老舍 悲剧意识 成因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美学意蕴,他所提供给读者的,是民族性格世相众生态的素描,是数千年中华文化现代余韵的幽歌,是“含泪的笑”。我们在品味其丰富多彩、诙谐幽默的作品的同时,感受到字里行间透出一种浓郁悲怆的悲剧意识,使人久久不能释怀。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现代知识分子,老舍继承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学所开创的现代悲剧传统,以悲悯的情怀对北京市民社会进行解剖。“悲剧意识是对现实悲剧性的意识,是对现实悲剧性的一种文化把握,它既有反映现实的一面,又有主动地认识现实、结构现实的一面。”现实中的悲剧虽未必一定会直接产生悲剧意识,然而悲剧意识的产生常源于人们对悲剧现实生活的体悟。老舍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生活不幸,然而他超越个人的不幸和痛苦,去探索人生真理,思考民族与人类的悲剧。“一个人一旦遇到极大的不幸,就不会再以自我为中心,他会去沉思整个人类的苦难”,老舍的悲剧意识融注了自己对生命的独特体悟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老舍悲剧意识的形成与其穷苦的生存磨难、人们的末世心态及外国文学的影响不无关系。通过对其悲剧意识成因的探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老舍本人和他的作品。

一 穷苦的生存磨难

众所周知,作家的思想和创作总是或多或少受到自身生活经历的制约和影响。老舍的悲剧意识首先源于他对穷苦生活的感悟,“他是一位来自社会底层的作家,应该成为我们理解和评价他的思想和作品的出发点”,从其身世与成长经历解读老舍成为一种必要途径。

老舍出生在一个悲剧四伏的时代,19世纪末的大清王朝已是风雨飘摇、内忧外患。1889年,老舍出生于一个下层的满族旗人家庭,虽然父亲只是保卫皇城的一名普通护军,然而他每月三两饷银的收入是全家人生活的主要来源。1900年,八国联军大举侵华,父亲在抵抗侵略军的巷战中不幸战死,这对原本贫穷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父亲的死给老舍的童年、甚至一生都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老舍在其作品中曾数次描写到父亲的死,如:《记懒人》中丧父孤儿的孤苦可怜;《月牙儿》中作者描述“父亲”的死:“我独自在台阶上看着月牙,没人招呼我,没人顾得给我作晚饭。”文中的“我”小小年纪就饱受饥饿、寒冷与孤独之苦,其悲惨的境遇令人唏嘘。老舍将自己幼年失父的痛楚融注于笔端,化成令人感动涕泣的文字,诉说底层贫民人生的悲哀。父亲的死深深地印在老舍的心头,它是老舍苦难的开始,也是老舍悲剧意识的萌芽。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一懂点事便知道了愁吃愁喝”,穷困的家境使老舍更快成长,老舍小小年纪就懂得为家人分担忧愁。父亲的早逝使一家人的生活更为窘迫,只字不识的母亲勇敢坚强地担起家庭重担,靠给别人缝洗衣服来养活一家人,其艰辛可想而知。母亲给了老舍最初的“生命教育”,老舍秉承了母亲的勤劳、坚忍,形成他“外圆内方”的性格,这在他日后的创作和为人处事中表现出来。总之,贫穷使老舍过早地尝到了生活的苦难,另一方面,使他对下层市民产生血肉相融、手足般的深厚感情。综观老舍的作品,其笔下的人物可以说是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的都有,然而,老舍笔下写得最多、最震撼人心的是底层市民的悲剧人生,这源于老舍本身出身于这个阶层,并与他们手足情深,“我自己是寒苦出身,所以对苦人有很深的同情。”贫穷也成为老舍日后创作的源泉和宝贵精神财富。

贫苦生活的磨难使老舍深切地体会到“知识改变命运”、尤其是底层人民命运的重要性,并将其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在《小铃儿》中,小铃儿的理想是当个校长,希望继续升学,母亲却想要他早去学艺;《月牙儿》中的“我”的母亲曾靠出卖肉体来供“我”上学,为的是想让女儿通过读书改变人生,不再步自己的后尘。然而,“肚子饿才是最大的真理”,在贫穷逼迫下,女儿最终还是无奈地走上母亲所走的路。老舍本人幼年求学的艰难和成年教育工作的经历,使他看到广大人民,尤其是贫民接受教育的艰难。按马斯洛华的需求层次理论,生存属于最底层生理需要,而在旧社会,广大的穷苦人民一直处于被压迫、被欺凌的地位,吃饱穿暖可以说是他们最大的人生理想。穷人一辈子为食能果腹而奔波,贫穷使其变得愚昧无知,愚昧无知又加深其贫穷,贫穷与愚昧在底层市民身上互为因果,演绎着他们轮回宿命式的人生悲剧。老舍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他始终关注着广大穷苦人的命运,他曾经想通过文化批判和改造国民精神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以实现国富民安的理想,这与鲁迅“改造国民劣根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 悲凉的末世心态

老舍生于北京长于北京,他用饱含深情的笔调书写对故土无比的热爱和无限的遐想,“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想北京》),“不论是在伦敦,在济南,在青岛,在重庆,在纽约,他都在写北京。他想北京,他的心始终在北京”。在老舍的笔下,北京是现实而具体的,更是理想的,他不仅熟悉“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甚至他一闭眼,北平就完整地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北京在老舍心中的记忆深刻是不言而喻的,北京还完全融入到老舍的骨子里去了,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我的”(《想北京》)。从诸多类似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北京与老舍的血脉和心灵相通,它构成老舍作品有的形象和意蕴。

“滚滚横流水,茫茫末世人”,北京滋养了老舍,但也带给他沉郁的精神压力,其创作中常贯穿着“生于末世运偏消”的末世人悲凉心态,形成“新时代的旧悲剧”的独特意蕴。他将朋友分两类,其中“第二类差不多都是悲剧里的角色……这群朋友几乎没有一位快活的……都生在前清末年……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何容何许也人》)。这类朋友不像第一类朋友那样因经济困难而陷入养家糊口的困苦,更多的是老北京穷途末路般的精神痛苦。这虽然说的是朋友,但很大程度上却是夫子自道。

从民族出身来看,老舍是满族下层旗人,这一特殊的身份使他曾一度卑微。近现代中国在推翻满清王朝统治过程中,曾出现过广泛而持久的反满、排满潮流。在革命者“驱除鞑虏”的号召下,国人将对于清政府的彻骨仇恨直指所有的满人,发泄到所有满人身上,满族人地位一落千丈,沦落成社会上最卑贱的群体。这种盲目的反满、排满情绪在老舍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创伤。身份的屈辱与家庭的贫困,使老舍形成沉郁内敛的个性,造就了他观察社会的独特眼光,其作品呈现出“新时代的旧悲剧”的特色,甚至形成了一种悲观的哲学意蕴。

从文化上来看,老舍是一个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很深的人,作为数朝古都的老北京,无疑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与满族沦落相似,由于整个社会与国家的衰落,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也急剧衰落。老舍跟北京血脉相通,传统文化的凋零使老舍深感失落,尤其是到伦敦接触到西方先进文明后,他以思辨的眼光来审视传统文化,曾用笔挖掘传统文化的脓疮,批判愚昧落后的国民性。西方列强的欺弱本性与身处异域所受的民族歧视,使他无法真正接纳西方文明,文化上的别无依傍感促成了老舍身为传统中国人的末世心态,演绎成“新时代的旧悲剧”的唏嘘慨叹。

三 外国文学的影响

在“五四”潮流中,诸多现代作家受到过外国文学的影响,老舍便是其中之一,诚如老舍自己所说:“设若我始终在国内,我不会成了一个小说家。”(《我的创作经验》)无疑,老舍悲剧意识的形成受到了外国文学的影响。1925-1929年,老舍在伦敦大学讲学,期间,他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莎士比亚的戏剧、但丁的《神曲》,英国的康拉德、狄更斯、哈代,法国的福禄贝尔与莫泊桑等作家的作品都有所涉猎,老舍对其中兴趣较浓的作品进行研究,吸取文学营养。古希腊悲剧、康拉德及莎士比亚等人的悲剧作品对老舍的影响极大,“希腊的悲剧教我看到了那最活泼而又最悲郁的希腊人的理智与感情的冲突,和文艺的形式与内容的调谐。”(《写与读》)外国文学悲剧思想于老舍心理产生共鸣是与他的人生经历与生活体验密切相关,老舍自幼丧父,家境贫困,而这样的家庭背景铸就了老舍沉郁而敏感的气质――因为穷而孤高。孤高的人常会独自沉思,也容易悲观。正是这样的悲剧遭遇,并经过转化,老舍形成了他对人生的悲剧观念,因此他更易接受西方文学的悲剧思想。这也促成了老舍对人生的悲剧意识,自然会表现在创作中。

老舍的《新韩穆烈德》在人物的性格上可以说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颇相通,人物都是长于思想而短于行动。此外,老舍还写了诸如《铁牛和病鸭》《大悲寺外》等不少关于性格悲剧的短篇小说,多多少少借鉴了莎士比亚悲剧的写法。在表现人物命运与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给老舍启发最大的恐怕是但丁与英国作家康拉德。

“使我受益最大的是但丁的《神曲》……读了《神曲》,我明白了何谓伟大的文艺。”(《写与读》)老舍对其推崇与赞美溢于言表,“它使我明白了肉体与灵魂的关系,也使我明白了文艺的真正的深度。”(《写与读》)为此,他提倡创造“灵的文学”,为文学注入新的活力,改变过去较为单一的艺术视角,从剖析一般生活现象来反映社会现实,上升到把人的命运与灵魂作为艺术表现的中心,透过表象世界洞察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在老舍笔下,表现“由车夫的内心状态观察到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这就更加丰富了作品的悲剧内涵。此外,从康拉德的作品中,老舍学到强调故事性的叙事模式与描写人物和景物的方法――“把人物与景物打成了一片,而显出些神秘气味”的艺术手法,老舍从中得到启发,写小说以人物为重,借助景物的描写渲染人物悲剧命运,写出了在烈日和暴雨下车夫祥子的悲惨遭遇及无法摆脱的命运悲剧,“连一阵风,一场雨,也给他的神经以无情的苦刑”(《我怎样写〈骆驼祥子〉》)。在揭示人物灵魂与内心世界上,康拉德的作品也对老舍的创作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毫无疑问,老舍是一个创造力极强的作家,虽然他自觉学习借鉴西方文学,但他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模仿别人,则失去自己。”他坚持走自己的路,基于自己深刻的人生体验和独特思考,创造了老舍式的悲剧作品,为中国新文学民族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继鲁迅之后又一位敢于揭开国民精神疮疤,勇于直面人生,为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而不懈奔走呼号的作家。老舍遵从了鲁迅“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悲剧创作原则,其悲剧意识中融注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体悟和现实感受。老舍自幼历经了穷苦的人生磨难,目睹众多人生毁灭的悲剧,他悲凉的末世心态,受外国悲剧文学影响,这一切促成他悲剧意识的形成,也促使他的创作走向成功。而作为一个充满社会使命感和忧患感的作家,老舍并未囿于“个人悲剧命运的思考”,而是站在人性的高度进行严肃的审视和冷静思考。他以独特幽默手段去体现悲剧品格,将悲伤藏于嬉笑嘲讽之中,他“一半恨一半笑地去看世界”的态度,他温和宽厚的幽默讽刺艺术,形成老舍作品独特的悲剧意蕴。

参考文献:

[1] 张法:《中国文化悲剧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老舍作品范文4

关键词:北京文化;旗人;都市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017-01

地域文化对于文学有着重大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命题,古人早对此进行了阐释“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间,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1}文学思想家泰纳曾提出文学创作与发展的“三要素(种族、环境、时代)论”。一部作品的好坏取决于一个作家的文学气质,而这种气质的培养又离不开影响其成长的环境与文化氛围,地域文化与文学之间总共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北京文化的文化构成

(一)文化。北京自元代忽必烈建都以来就一直是首都。“封建时期的北京文化包括宫廷、士绅与庶民三种文化,他们分属不同阶级或阶层,又受时代、自然、人文环境的制约,这是构成京味文化的基本因素。”{2}北京是一个有着博怀的辉煌古都,林语堂曾说“他容纳古代和近代,但不曾改变他自己的面目。”鲁迅在谈“京派”“海派”之争时说 “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沿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自己也赖以糊口。”{3}作为封建社会最高统治阶级的所在地,北京拥有其他地方所没有的深厚沉重的文化,这文化经过七百多年的洗礼,早已渗透到了北京的各个角落。当代作家苏叔阳说,“北京人接近麻木的表象,那只是地壳,而心里却翻腾着岩浆,总能在适当的时候喷涌而出他们不大愿意去白白地冒风险,但一到了非掉脑袋不可的时候,又个顶个地把生死置之度外。远的不说,单就本世纪初到粉碎“”这七、八十年间,1900年的,1919年的“五・四,运动,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直到1976年的“四・五”运动,每次都震惊全国,对中国革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二)多民族文化。从北京的周边地形来看,“北京是南方与中原农耕民族、西北游牧民族、东北渔猎民族乃至海边民族的混杂之地。北京地处华北、东北和蒙古高原二大地理单元交接地带,多民族在北京这个地方相邻、杂处,一方面是有多次民族冲突,另一方面又有多次民族融合,在民族冲突和融合中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互相吸收,不断集中,形成了丰富多样和博大精深的北京文化。”{4}北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城市,元朝的建立使许多蒙古人住进北京,明朝由南京迁都到北京,使得南北人员大融合,把中原和江南文化的精华带到北京,再后来清兵入关,满族正式入主中原,把旗人文化带入北京。再加上像前文所说的,北京每年会通过科举选拔许多读书人入京做官,这就使得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文化在北京这个地方相互碰撞。北京是个特别宽容的城市,不管哪的文化,他都能接受,再通过与该文化的磨合,形成一种特独属于北京的文化。

二、北京文化与老舍的性格

舒乙曾这样概括老舍,说老舍是旗人,是北京人,是穷人。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老舍的作品中反映着北京这个独特地域所孕育的灿烂文化,北京的文化也作为养料,给老舍及其作品供给者无穷无尽的营养,使他在时间的长河里永不退色。

老舍受到北京文化的影响,以“爱我们的国”为人生头一宗大事情,青年时代就表现出了忧国忧民,在抗战爆发后,毅然抛弃舒适宽裕的大学教授生活,舍下妻子女儿,以作家的身份投身于抗战文化工作,他曾说“夫不属于妻,妻不属于夫,他和她都属于国家。”{5}可以看出老舍早已做好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准备。他晚年所居住的东城富强胡同“丹柿小院”,在横竖没有几步的小院里种满了花花草草,又是一个出了名好客的人。在《老舍选集》自序中,他谈到,“我自己是寒苦出身,所以对苦人有很深的同情。我的职业虽使我老在知识分子的圈里转,可是我的朋友并不都是教授与学者。打拳的、卖唱的、洋车夫,也是我的朋友。在我与他们来往的时候,我并没有‘处心积虑’的要观察什么的念头,而只是要交朋友。”{6}

三、北京文化与老舍创作

(一)老舍创作的贵族气

老舍出身于较低等级的旗人家庭中就注定了他的作品中以写北京下层市民生活为主,但表现得市民生活又与其他地域的作家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透着一股贵族气。这贵族气与北京的文化有关,也与老舍旗人身份有关。老舍的父亲属于正红旗,母亲舒马氏娘家隶属于正红旗,旗人在老北京应属于贵族,虽然父母亲在旗人中地位并不高,但也应属于老北京贵族阶层,老舍的作品又是以写旗人为主,清王朝覆灭后,旗人们为了生计只得工作,有的做了警察、有的沦为、有的拉洋车、卖艺等等,在老舍的小说中都可以找到这些人物的身影,旗人最讲求体面,满人们特别“讲礼儿”,时刻把“体面”放在压倒一切的地位上。老舍在《离婚》中就表现出了这种散发着贵族气的普遍意识“据张大哥看,除了北平人都是乡下佬。”老舍在塑造这些下层旗人生活时总是会有着旗人的贵族气。

(二)北京文化与老舍的幽默

老舍是一个天生的幽默家,他说:“当说起笑话来,我的想象便能充分的活动,随笔所至自自然然的就有趣味。叫我哭丧着脸讲严重的问题与事件,我的心沉下去,我的话也不来了!

老舍的幽默来自于旗人文化,这并不是说满人天生爱说笑,而是善于用幽默来自嘲。作为占据统治阶层的民族,他们似乎高人一等,但作为被处处压制、约束的旗人,又显得低人几分。满人式的幽默,是向悲枪命运作挣扎作抗争的情绪外化和精神结晶。”{7}老舍将满人们这聊以的幽默发展成为讽刺批判市民社会现实的手段,向现实中各样带有本质性的事件、矛盾放眼,发掘喜剧因素。但幽默和讽刺终归是两个概念,孔特?斯彭维尔曾说过:“讽刺伤害人,幽默治愈人。讽刺可以杀人,幽默帮助人活下去。讽刺意在控制,幽默则要解放。讽刺是冷酷无情,幽默是宽大为怀。讽刺使人屈辱,幽默则是谦虚的。”如《离婚》这部小说中对赵科员的嘲笑,就与讽刺有了距离他的嘲笑只能看做是自我炫耀的调侃。

注释:

{1}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 三联书店1998年,400页.

{2}李淑兰.试析构成京味文化的三种因素.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1997年.

{3}鲁迅.“京派”与“海派”.

{4}韩经太等著.老舍与京味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40页.

{5}舒乙.再谈老舍之死.

{6}老舍.老舍论创作.

{7}关纪新.老舍幽默的满族文化调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傅光明主编.老舍的文学地图. 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10月.

[2]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3]中国现代文学百家・老舍卷. 华夏出版社2008年.

[4]舒乙著.散记老舍.十月文艺出版社,1996年.

[5]老舍著.老舍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6]老舍.三年写作自述.载1941年《抗战文艺》第七卷.

老舍作品范文5

忆老舍的阅读答案

梁实秋

最近我到美国去,无意中看到我的女儿文蔷收藏的一个小册,其中有一页是老舍的题字。这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老舍和我都住在四川北碚。老舍先是住在林语堂先生所有的一栋小洋房的楼上靠近楼梯的一小间房屋,房间很小,一床一桌,才可容身。他独自一人,以写作自遣。有一次我问他写小说进度如何,他说每天写上七百字,不多写。他身体不大好,患胃下垂,走路微微有些佝偻着腰,脸上显着苍老。老舍为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但是内心却很孤独。

后来老舍搬离了那个地方,搬到马路边的一排平房中的一间。这个地方离我的雅舍很近,所以我和老舍见面的机会较多。有一天我带着文蔷去看他,文蔷那时候就读沙坪坝南开中学初中,还是十来岁的小孩子。请人签名题字是年轻学生们的习气。老舍欣然提笔,为她写下“身体强学问好才是最好的公民”十三个字。虽然是泛泛的鼓励后进的话,但也可以看出老舍之朴实无华的亲切的态度。

抗战初,老舍和我一样,只身出走到后方,家眷由济南送到北平。他写信给朋友说:“妻小没办法出来,我得向他们告别,我是家长,现在得把他们交给命运。”后来我曾问其夫人近况,他故作镇定地说:“她的情况很好,现服务于一所民众图书馆——就是中央公园里那个‘五色土’的后面的那座大楼。”事实上,抗战到了末期的时候北平居民生活非常困苦,几近无以为生的地步。不久,老舍的夫人胡絜青女士来到了后方,在北碚住了不久便和老舍搬走,好像是搬到重庆附近什么乡下去了。他离去不久有一封信给我,附近作律诗六首。诗写得不错,可以从而窥见他的心情,他自叹中年喜静,无钱买酒,半老无官,文章为命,一派江湖流浪人的写照!

老舍之死,好久是一个谜。现在不是谜了。他死得惨。我们的了解是,他不是溺死在一个小湖的水里,他是陈尸在一个小湖的岸边。他的尸首很快地火化了,但是他的骨灰盒里没有骨灰!像老舍这样的一个人,一向是平正通达、与世无争,他的写作一向是属于写实主义,而且是深表同情于贫苦的大众。从任何方面讲,他也不应该有他那样的结局。然而,不应该发生的事居然发生了。

老舍最后一部小说是《正红旗下》,这部小说没有写完是一憾事。这部自传性质的小说和以往作品不同,态度较严肃,不再在口语文字方面的诙谐取巧。毫无隐避的这是自传性质的一部小说,不过究竟是小说,不是自传,背景是真的,故事穿插有真有假。从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明了老舍的身世。

17.简要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6分)

18.文章有哪些内容表现了老舍的“平正通达,与世无争”?试作概括。(4分)

19.文章最后一段提到的“憾事”应该怎样理解?(4分)

17.答案:先从女儿册子里老舍的题字引出回忆;再回顾自己与老舍在北碚交往的往事;最后对老舍的死和他的《正红旗下》作出评价。(以上三点,每点2分)

18.答案:①独居陋室,以写作自遣;②平易近人,鼓励后劲;③忍受苦难,辗转流离。(以上三点,每点1分,答对三点给4分)

老舍作品范文6

打拳:独特的健身

老舍早年即会舞剑,而且还将其心得编成《舞剑图》。后来,他转而爱上了打拳。1933年4月,老舍在济南任教于齐鲁大学。当时他背痛得很厉害,医治无效,便下决心拜当地的著名拳手为师,开始系统地学习少林拳、太极拳等。练拳加上吃药,很快缓解了病痛。从此他就持之以恒,即便在后来辗转四处的那些岁月里,他也从未间断练拳。由于和拳师们打过交道,老舍装了一肚子有关拳师们的传奇故事。据此,1935年他写下短篇小说《断魂枪》,其中描写了三位拳师及其拿手绝活。

唱戏:偶尔的放喉

对京戏和昆曲有很深了解的老舍,虽然也会唱戏,但也仅只是偶尔为之,平常绝对不哼不唱。他学的戏里,以英雄豪杰、正气凛然的居多。1920年10月,年仅21岁的老舍由京师公立第十七高等国民小学校长晋升为北郊劝学员,工作不忙,薪金优厚,就逐渐爱上了唱戏。1938年3月27日,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老舍被推举为总负责人。在协会第一次筹备大会上,利用开会前的空当,他拉了几位朋友围着他,听他唱刚刚完稿的新编京戏《忠烈图》。他用一个指头敲着桌沿,有滋有味地唱着,唱到处,自己先受了感动,停下来,望着大家,说:“多悲!”大家被他的“真”所感动,都说他是个“真人”。

养猫:创作的材料

老舍很喜欢猫,他养猫有三个时期:济南时期、北碚时期和北京时期。在济南,他养的第一只猫叫“球”。“球”时常出现在老舍的诗文中,头一次是在《一九三四年计划》中。在一首描写全家乐的诗中,老舍写道:

爸笑妈随女扯书,一家三口乐安居。

济南山水充名士,篮里猫球盆里鱼。

抗战时期,老舍一家辗转迁至四川。他从乡下买回一只很丑很小的猫。为此,他写下《猫的早餐》一文,专谈又丑又小的乡下猫的启示。

解放后,老舍在北京还养过好几只猫,其中他最喜欢的是一只大白猫。猫成为他写幽默文字的好材料,在童话剧《宝船》和长篇小说《猫城记》等作品中不断出现。

书法:毕生的修炼

老舍的书法很漂亮,有工工整整、方头方脑,似魏碑而又不是魏碑之特点,这是他穷毕生之功夫练就的。他青少年时期的书法作品现仅存一幅,是1924年赴英国前夕送给好友白涤洲的一幅中堂,中间4个大字:笃信好学。字体和他晚年的字虽属于同一风格,但却显得潇洒有余而火候不足。

抗战时期,老舍的字方转入平稳。由于当时大后方没有好纸,全是草纸土纸,他只能用毛笔写作,这倒省出了每天专门练书法的时间。解放后,每天晚上练字成为老舍的必修课之一。他的日记中,常有“元旦写字”或者“初一写字”等内容。

收藏,晚年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