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圆明园毁灭的资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圆明园毁灭的资料范文1
需要明确一点,现阶段在开展语文教学艺术优化时,不能脱离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环境。只有在认识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之后,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相应语文教学艺术的塑造。
(一)升学压力促使小学语文教学仍以应试为导向
小学仍面临着局部区域内的升学压力,这种压力就使得:对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测试成绩;测试成绩的效果,又直接与教师的工作绩效挂钩。因此,无论从客观还是主观因素上来考察,这些都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优化。所外化的表现形态便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突出知识点的讲授,而忽视了语文本身的人文性特征。
(二)传统课程设计限制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施展
正如上文所述,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小学语文教学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传统课程设计的固化又进一步限制了上述实践的开展。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课本的版本在较长期不会发生变更。这在方便教师教学的同时,又导致了教师在教学模式上的固化。固化的模式限制了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当然,语文教学艺术也就无从展开。
二、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体系的构建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体系的构建,不可能跳离现有的制约因素而展开。由此,只有在承认目前现状的前提下,去寻找最易实现该培养体系的切入口。如,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的建立,使学生主动的去说、读和写,在双向反馈下逐渐使小学生形成语文的综合素养。
(一)学生主动性的引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这句话所折射出的道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应该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当然,该信息应与教学有关。在有限的语文教学时段中,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
(二)教师讲授模式的改善
正如上文所述,目前小学语文过于突出知识点的传授。不可否认,这些知识是小学语文课程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过多的去强调这些知识的传授,将使语文教学程式化缺少吸引力。本着快乐学习的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思想与情操的培养。
(三)师生互动关系的形成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关系的构建,具体体现了“主体性”教育的现代教育思想。具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就体现为,在有限的课时内形成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关系。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目标,充分引致他们在学习中的兴趣与求知欲。
三、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具体途径
诚然,在目前制约因素存在的条件下,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优化的途径还有许多种。并且,针对语文教学艺术系统性而言,还需要诸如历史、政治等其它学科知识的辅助。
(一)学生主动性引致的实施途径
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由教师在导课过程中提炼出来几个小问题,如:同学们知道圆明园吗?对于圆明园,你了解多少?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毁灭圆明园呢?通过让学生交流课前通过读课文和查阅资料了解到的关于圆明园的情况。知道圆明园占地月347公顷,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过150多年的修缮扩建,花费了不可计数的人力物力,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可就是这样一座万园之园,却被英法联军毁灭了。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老师带领学生就作者当时的心境、文章的内涵,以及文章的风格等方面来对该问题进行诠释。这样:(1)通过预设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的精力集中;(2)利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来体会该文章的内涵意境;(3)通过查阅、收集、交流,学生切实了解圆明园的价值,再从朗读中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真正激发学生的悲愤,痛惜等情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这就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环节。同时,也引致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进了他们的语文素养中的人文素质。
(二)教师讲授模式改善的实施途径
课堂教学的环境与氛围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强化学生的感受,推进教学的进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于圆明园毁灭的资料范文2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误区;有效方法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并没有达到我们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需要我们认清现有的问题,分析信息技术对课程要素的作用,并找到有效的策略,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提高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不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我们理解其含义的关键。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因此,我们可以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定义为: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
虽然在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有了很大程度的普及,但是,在教师开展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下面我们就通过一则案例来分析刘老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案例:《古希腊文化》
刘老师在设计《古希腊文化》教学时,准备使用网络来拓展学生的教学资源来源。之前,她进行了简单调查,看看网络上的相关资源是不是丰富。结果发现网络资源太丰富了,简直是应有尽有。
上课那天,刘老师向学生们讲述了相应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并在拓展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使用网络查找教学资源,并关照学生在浏览网站时多作分析梳理和学习记录。输入关键词以后,同学们发现了大量相关资源,十分兴奋。网络中有太多关于《古希腊文化》的网站和资料信息了,学生如获至宝,一一浏览过去。
一会儿,时间就过去了。刘老师发现同学们检索资源的效果并不理想。有些同学发现的教学资源难度太高,不易理解;有些同学找到的资源很离散,都是价值不高的资源片段;有些同学找到的各种资源有着不同的来源,有些观点和说法还有冲突的地方,不知道如何判断;还有些同学,看看这里看看那里,觉得资料都不错,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如何取舍了,忙乎了半天还在杂乱的资源上弄来弄去。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检索的引导问题,使得学生失去了查找资料的正确方向,碌碌不知所终,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且大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而在实践中远远不止这样一类问题,比如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保障,使得技术应用失去可靠性;由于课件设计不当,不能有效传递和呈现关键信息,造成失败;由于信息技术的过多使用,学生把过多的时间花在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上,从而使教学进度缓慢,进而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继续努力,认真分析信息技术对课程要素的作用,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策略,以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提高教学效率。
三、信息技术对课程要素的作用
课程是由一系列的结构要素组成的,例如:目标、学习活动、教学方法、时间、环境等。对于课程结构的要素,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说法。著名的泰勒原理提出课程结构有四要素,即:目标、内容、过程和评价。下面,本人就以泰勒的四要素为例,并通过一则案例来说说信息技术对课程要素的影响。
案例:《圆明园的毁灭》
1.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过程,理解重点词语;提高学生信息素养。②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探究意识。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通过对圆明园毁灭前后的对比,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难点:在辉煌与毁灭的强烈对比下,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会作者安排材料之匠心。
3.教学过程。①板书引入,提出探究问题:“读了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归纳总结两个问题:①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②它是怎样被毁灭的?)②初读课文,整理概括。读文思考两个问题。议答:文中怎样赞颂圆明园?(板书:博物馆、艺术馆、瑰宝、精华)③借助课件深入感知,并把思考记录在电子档案袋中。学生自由浏览课件上的“名园风光”“课文赏析”两个栏目,感知圆明园的辉煌,进行自主学习;说明圆明园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的评价?感情朗读2—4段,体会它的美(欣赏、赞美、自豪之情);这么一座万园之园是怎么被毁灭的?(出示幻灯文字)(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痛恨、仇恨之情。课后练习)我们应该牢记这一耻辱的历史(播放背景音乐,出示课件句子:有把火曾把耻辱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说说此刻心中的感想;大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感受?讨论: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关于圆明园毁灭的资料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
一、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联系
1.增强与课文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课文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筛选进入教材的,但是,教材中的文章由于时间和排版的问题,文中的篇章并不是原著的全文或者是有一些变动,比如,删改了一些语句,或者是根据教育内容所改编,学生在课本上是不能够看到完整文章的。所以,课外阅读能够作为学生学好语文的辅助工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而且还有补充说明的作用。
2.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但是,如果只是依靠课堂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想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必须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而阅读就是一个扩大小学生知识面的一个很好的辅助工具,课外阅读不仅简单,并且学习效果比较明显。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丝绸之路》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阅读相关的资料。
3.提高识字量,打牢文学基础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给小学生带来非常多的好处,首先,在阅读中遇见生词,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查字典或者是询问父母解决,这就能够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并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提高文学的造诣,加强自己的文学功底,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4.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
不同的课外书对学生有不同的影响,课外书籍多种多样,例如,革命历史的课外书籍,阅读这些书籍中描写的英雄人物能够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爱国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能够被书中的英雄人物所感染,激发更多的正能量。
二、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衔接与整合的策略
1.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以兴趣为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对一件事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了解、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是一种非常枯燥的学习方式,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以故事为诱导,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但是对故事情节感兴趣,所以,老师应该以故事诱导学生阅读。比如,在学《惊弓之鸟》这篇文章时,老师在课前应该先导入“猜成语”游戏,比如把禾苗拔高一截,帮助他们生长;羊死了再修羊圈;守着树桩等兔子等成语故事,课后应该提出掩耳盗铃、望梅止渴、闻鸡起舞的成语故事,补充他们的知识,并且提高他们对成语故事的兴趣。
(2)巧借课文激趣
阅读不仅要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还要促进课内文章顺利教学,利用课文中的内容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能够扩大知识范围,对课文知识进行补充,还能够加强记忆。比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时,文中只是对圆明园之前的景象和毁灭后的景象进行描述,没有对圆明园毁灭的具体原因和具体过程进行描写,所以,这就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查找关于圆明园毁灭的过程和原因,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也增加了对圆明园的进一步了解。
2.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读物
课外阅读书籍多种多样,让人眼花缭乱,所以,小学生要选对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是非常困难的。如果选择阅读题材偏难,会打击学生的阅读信心和阅读兴趣;如果选择的读物太简单,则激发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选择不慎,甚至会让学生误入歧途。所以老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读物,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推荐健康有益的阅读文章,老师在布置文章时不要统一定制文章,而是应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我们可以在教室里置办一个小的书架,书籍可以由学生自行捐助,或者由老师推荐购买,这样就可以有多种多样的书籍供学生去阅读,并且营造了阅读氛围,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一起去阅读,去交流;家长可以陪同孩子去图书馆一起选择读物,或者和孩子一起阅读。
课内阅读主要是巩固学生的课内知识,而课外阅读不仅能够使学生储备知识,还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课外阅读是需要学生靠自觉性和自主性,老师应该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有序的、自主的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适当的课外阅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还能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拥有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关于圆明园毁灭的资料范文4
关键词:网络;语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342-01
在信息化社会中,现代信息以网状辐射的结构突破了传统信息的线性传输方式,实现了信息传输路径的革命。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正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时代产物。学生以网络为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学习目标,开展自主探索、合作探讨等学习活动,获得对知识的深刻认识,取得创造性的学习成果,达到拓展知识视野发展学习能力,培养信息素养,提高语文素养的综合性目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相对于传统语文教学具有许多新的特点,体现出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
一、网络教学资源的综合性,可以为学生提供独特的视听效果
在信息时代里,学科领域间的分界线越来越模糊,网络课堂是基于计算机、多媒体、网络、超文本、超媒体技术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它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集图形、图像、图表、声音、文字于一身,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及阅读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长期的教学实践亦证明:兴趣在人的行动中是最具活力的主观因素。对于年龄小、自制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进行阅读教学,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一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本提供的只是一个不动的画面,产生的视觉效果差,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而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则不然,多媒体网络中的阅读资源具有形象的动画、生动的语言、迷人的语音、绚丽的色彩等特点,往往能很快抓住孩子们的心。在网上阅读就像看动画片一样开心、有趣,这比起传统的文字阅读要鲜活得多。同时亦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化复杂为简单,大大缩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距离。例如:同学们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后,便能利用老师教给的上网方法从“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中以“圆明园”为关键词下载大量的有关圆明园的历史、建设以及它的毁灭等资料。有些同学还把它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制作了关于“圆明园”的展板,并进行了“圆明园该不该重建”的网上讨论,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阅读兴趣也空前高涨起来。
二、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承载
计算机网络使课堂全球化,支持地理上分离的学校,研究单位和个体间的合作。Internet 网络系统具有丰富的信息承载,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共享资源,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核心是软件的共享,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学习者在链接或教师指导下,可轻松自如地在知识海洋中冲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神奇的网络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教学《春姑娘》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春天,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通过基于Wed方式的学习资料库,我们调看有关春天的学生习作、春天的儿歌、春天的歌曲、春天的动物、植物以及描写春天的优美句子和词语。学习资料库的建立,可以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在自主读书时,获取与学习主题相关、对阅读理解起促进和深化作用的学习材料,并且使学生凭借这大量具体可感的语言材料,形象地把握住文章的结构“命脉”。这比起教师单纯地分析或学生孤立的自悟更容易形成清晰的印象。能使那些学有余力。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承载,创设了一个多姿多彩的阅读世界。这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
三、网络教学资源交互性,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的阅读空间
网络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实时交互性是指在网络上的各个终端可以即时实施回答,交互的方式有学生和教师之间、人与机器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特别是Internet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为阅读空间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前提保证。
“以工具的改变促进教学的革命”。在小学语文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双向交互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视、听手段获取教学信息,这种通过网络双边、多边的交流和讨论,有利于促使学生思维碰撞、萌发创新的意识,同时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按要求进行调整,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例如我在执教《美丽的地球》一课时,尝试通过网络创设一种学习情境:首先我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具有搜索引擎的网站,如:搜狐、中文雅虎、新浪等,并教给学生用输入关键字或查看分类信息的方法搜寻有关内容,让学生将资料下载到学生电脑的硬盘,储存在公共读写文件夹里。然后让学生分析自己从网上下载的资料,并且通过“网上邻居”访问其他学生电脑的公共读写文件夹,浏览他们从网上找到的资料,也可通过网络访问教师机里的CAI课件,引导学生自行探究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从而使他们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上网收集资料、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于圆明园毁灭的资料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优化方法
在现有文献资料中,不乏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讨论。针对这一议题,教师大都习惯于从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设备方面寻找答案。不可否认,课堂教学中的手段和设备利用固然十分重要,但就教学策略的体系构建来说,仅从上述两个方面下工夫显然是不够的。正因如此,笔者尝试在系统观的指引下来讨论本文主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效果上都取得了显著进步。然而,进步的取得仍局限于技术层面,而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应不断更新。而更新的出发点,则须围绕着拓宽课堂教学的覆盖范围。基于此,笔者将“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本文以阅读教学为考察对象。首先寻找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问题进行反思;最后,在此基础上探索出教学策略的优化路径。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这里从阅读教学的角度,可探索出以下两个方面来对问题进行归纳。
(一)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生知识面较窄。阅读教学的顺利展离不开对课文信息的延伸,从而增强对语文知识点的综合应用效果。然而,目前在小学生阅读面明显偏窄的状况下,上课时仅就课文来学习课文则难以取得触类旁通的效果。
2.学生缺乏主动性。学生个体差异决定并不是每位小学生都喜欢阅读课,甚至是语文课。但在难以因材施教的大环境下,教师仍须努力带动那些学习欠主动的学生。这样一来,势必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不断开展教研活动及传帮带活动的促进下,小学语文教师普遍领会了新课程改革目标;并掌握了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那么问题又出在哪呢。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发现,问题就出于教师在关注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时,无意间把另一部分学生给忽略了。关于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课堂互动方面。特别在那些学生人数超过50人的班级里,这种问题更加突出。
以上所暴露出的问题表明,我们需要在短期内拓展学生阅读面和调动全班学生主动性上下工夫。可见,这已超出了针对教学手段和设备利用的讨论范围。
二、针对现存问题的反思
反思的目的在于找寻问题的根源,以及破解问题的办法。为此,以下将围绕这两个议题展开讨论。
(一)问题产生的根源
讨论问题产生的根源,实则也在思考一个疑问:为何素质教育推行了10来年,但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呢。对于这个疑问的回答,也许同行们都已心知肚明了。教育大环境使然导致了以上疑问的出现,从而也具体表现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因此,探寻应对问题的策略时也应采取“先易后难”的思路。
(二)破解问题的办法
若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调动起全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借助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实现“先进帮助后进”,还能照顾到阅读能力较弱学生的胆怯情绪。对于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而言,则可以通过布置小组任务的方式来实现。
教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课前需要查找的资料交代下去。这样一来,就迫使他们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其他材料的阅读任务;在课堂学习期间,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形式进行互动交流;最后,在教师的评述下完成课文的某一阶段的学习。不难发现,这种发挥小集体知识共享机制的优势,将发挥阅读能力强的学生的能力,又能增强阅读能力较弱学生的参与感。
三、反思基础上的教学策略优化路径
这里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具体讨论小组合作阅读模式的构建。
(一)课前预习阶段
布置预习任务的目的在于提高小组合作阅读的效率,为此教师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1)让学生先将文章通读一遍;(2)要求学生围绕内容收集其他可供讨论的材料。在这个阶段,教师不给出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课堂教学阶段
在分组确定的前提下,按照问题植入、引导小组合作阅读等环节展开:(1)问题植入。由教师在导课过程中提炼出来几个小问题,如:同学们知道圆明园吗,同学们对圆明园的印象是怎样的,其实她过去可漂亮了,为什么现在却很破损呢,等等。(2)小组合作阅读的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并结合预习阶段的理解,在问题意识驱动下展开讨论。同时,教师应分别在各小组进行旁听并给出启示性的反问,以此来推动小组合作阅读的进行。
(三)课堂效果评价
教师要求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就问题给予回答。在问题回答中,便存在着具有发散性的内容。如,圆明园为何会毁灭,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依赖于学生对阅读材料和课前材料收集时所获得的信息。针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而言,教师还需要根据阅读材料的主题进行阐释,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表扬。
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尽管本文是以阅读教学为考察对象,但文中的基本观点也适用于小学语文其他教学版块。
参考文献:
[1]张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陕西教育,2012(5).
关于圆明园毁灭的资料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 有效整合
人类已经步入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课堂教学面临着重大变革,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将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在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信息技术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计算机辅助教学能提供友好的界面、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如一些知识性的练习可以让学生进行上机测试,减轻师生负担。
第二,信息技术有助于改变传统的信息呈现方式。现在由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变以文字为单一载体的信息呈现方式,为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综合呈现,为语文教学营造了形象生动逼真、知识表现多元化的情境,非常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信息技术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特网就如同一座随时可以打开的图书馆,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只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搜索能力,再加上教师的有效指导,就可以在网上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这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进行个性化学习。
第四,信息技术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传统的教室和教学方式很难建构这样的学习环境,而信息技术却很方便地建设这样的理想学习环境。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
第五,信息技术有助于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教师的备课不再是传统的“写”教案,而是从各种信息媒体上(互联网、电视、报刊杂志等)搜集大量的信息资料,丰富教材内容,然后分类放入资源库中,在教学策略的层次上将教学资源进行重组,以备上课使用。集体备课有可能是根据本周的教学重点、难点,就各种信息的使用加以共同研究,达成共识。
然而,也正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这些意想不到的方便和快捷,才使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又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例如,应该如何减少教师对于多媒体课件的过度依赖;如何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回归“语文味”,而不是“技术味”;如何才能在网络环境教学当中真正发挥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让他们成为形式上的“参与者”,实质上的“旁观者”等等。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如何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这需要我们教师首先从思想上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让技术为人服务,而不是让人被技术牵着鼻子走。其次,需要在语文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从情境设置、突破重难点、学练结合、拓展延伸等环节上寻找两者的最佳整合点,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在此,我想以自己授课的亲身体验来与大家分享我的一点感悟。
首先,关于适时设置教学情境。《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但就我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缺少对黄山的直接感触,如果只是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课文,就要求他们去理解黄山的奇美特色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我就上网搜集了一些有关黄山的视频资料和文本内容,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相结合制作成教学网页来再现黄山。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视频点播”反复的观看黄山的怪石嶙峋、危峰突兀,他们的视觉、听觉受到强烈的冲击,再加上其他图片和文字的介绍,加深了对黄山的认识。接下来我又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喜欢黄山吗?我们刚刚看到的、听到的课文都写得很具体。现在请同学们重新走进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和黄山再次亲密接触,感受黄山的奇美秀丽,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到此,本课的教学目的也就基本实现了。在这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极大的突破了地域局限和感官局限,让学生颇有身临其境之感,更有兴趣去投入课文,研读文本。 转贴于
其次,关于发挥优势突破重难点。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多种。然而,当信息技术与之进行有机的整合,便会使过去靠老师口如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圆明园这一“园林瑰宝”、“建筑精华”难以体会,这也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我通过多媒体课件重现圆明园当年的景观;通过出示电子版圆明园全景平面图,让学生观察圆明园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周围小园的分布;结合对“众星捧月”的理解,在远观图中分辨哪是“月”,哪是“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等景物。被称为“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的圆明园在学生心中有了大致的轮廓。课后我又为同学们播放了电影《》片段,让学生体会如此辉煌壮丽的万园之园成为灰烬的悲痛和耻辱。学生的内心受到震撼,并由此展开讨论:要不要重建圆明园?说说自己的主张和理由。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进一步引导学生关心现实生活中的话题。这样利用网络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了感性认识,便于理解,突破了难点,感悟也能水到渠成。
第三,关于学练结合抓住训练点。仅以学生写作文为例,都说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在指导学生写文章时,由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如果依靠老师的一张嘴,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无从下笔,写出来的文章干巴无味。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则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增强作文学习的效果。此外,我们可以通过投影仪将学生的习作投在大屏幕上,让大家一起来浏览,修改,不仅真实直观,还有利于扩大学生交流的范围,使改作文不再成为教师的专权,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将作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其自由地进入运用的广阔天地,找到自身写作能力的差距,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获得增强语感能力、养成积累习惯、促进语文知识向写作能力转化的“原动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关于内外结合延伸拓展点。语文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开发思维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语文,就应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材料的容量一直是传统的语文教学难于解决的问题,因此内容的宽泛性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就成了比较突出的矛盾。而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具有丰富性与交互性的特点,学生通过网络检索和加工信息,能极大地扩展语文教学空间、时间和信息量的外延,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同时在信息能力方面也得到学习与锻炼。讲授《荷花》一课时,我以文本为阅读基点,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发展,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在品味荷叶的美后,告诉学生荷叶是夏天的一首小诗、一个绿色的音符,它曾让许多诗人诗兴大发,向学生推荐借助网络搜集的文人墨客赞美、吟诵荷叶的诗句。学生在丰厚的、整合性的、视野开阔的情境中自主学习语文,在信息网络中阅读、欣赏、实践与探索,语文教学的魅力和趣味性得到充分展示,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热情,使课内外相互引发,相得益彰。
总而言之,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但我们始终要牢记:整合不等于混合,整合不等于简单相加。信息技术是为语文学科的教学服务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语文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找准整合点,才能充分运用信息资源上出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实现教学最优化。
参考资料:
[1]吴柳《信息化社会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向》《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
[2]黄埔全《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法》《课程、教材、教法》1996.10
[3]吴林妹《尊重体验凸现主体》《教育信息报》2003.3.29
[4]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人民教育》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