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经济合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经济合作范文1
一、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含义
所谓自由贸易协定(FreeTradeAgrement:FTA)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包括独立关税地区)根据WTO相关规则,为实现相互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所进行的地区性贸易安排。由自由贸易协定的缔约方所形成的区域称为自由贸易区。FTA的传统含义是缔约国之间相互取消货物贸易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但是最近几年的FTA出现了新的变化,其内容不仅包括货物贸易自由化,而且涉及服务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化等更多领域的相互承诺。这种广义的FTA也被称为“经济合作协定(EconomicPartnershipAgreement:EPA)”(在GATT/WTO规则中,将FTA(缔约国之间取消关税和贸易数量限制)以及关税同盟(FTA+对非缔约国实行统一关税)称为“地区贸易协定(RTA)”。本文中的FTA,除了有必要特别区别说明之处外,都包括关税同盟和具有更广泛内容的“经济合作协定(EPA)”在内)。
FTA的法律依据主要是被纳入WTO法律框架之内的GATT第24条和根据乌拉圭回合确定的GATS第5条。但是也有一些全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FTA是依据GATT/WTO的“授权条款”建立的。根据WTO规则,FTA在并不提高对区域外的贸易障碍、区域内成员相互之间取消所有贸易障碍和全部谈判10年内完成等三个条件下,可以作为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成立,但是如果由于FTA的成立使针对区域外的贸易障碍有所提高,则视为违反WTO规则。根据“授权条款”建立的FTA则可以享受区别于一般FTA的更为宽松的特殊安排。
关于FTA与WTO所倡导的全球贸易自由化之间的关系,尽管存在一些不同看法,但多数人认为是一种互补、互动关系,不违背WTO规则的区域贸易安排有利于推动全球的贸易自由化。其中的原因:一是建立FTA可以为成员国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目标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二是可以弥补WTO多边贸易体系的空白和缺陷,为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积累经验;三是有助于减少多边贸易谈判的层次、提高WTO机制的运作效率;四是对贸易伙伴的贸易保护主义可以形成牵制。
二、世界的FTA新潮流
按照WTO的统计,截止到2002年6月,向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提出申请的FTA已经达到了143个。WTO的144个成员中,绝大多数成员都至少参加了其中的一个或多个FTA,而没有同任何国家(地区)缔结FTA的WTO成员,2001年底时,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台湾等少数几个经济体,但是到了2002年底时,这一数字又有所减少。目前世界上的众多FTA中,经济规模最大,区域内发达国家成员最多。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最高的是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和欧洲联盟(EU)。不仅如此,一个在NAFTA基础上扩展成为覆盖整个美洲地区的自由贸易区计划已经开始启动,EU的东扩也在加紧进行。
东亚地区在建立FTA方面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区。长期以来,不但日本、韩国和中国等主要经济大国没有同任何经济体建立FTA,就连早在1992年就开始启动的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也仅仅限于根据“授权条款”形成了一种并不彻底的自由贸易安排。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近年才有所改变。2002年1月,日本和新加坡签署了“新时代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JSEPA)”,成为日本的第一个FTA。韩国与智利之间在经过长达4年的谈判之后,终于在2002年10月达成关于建立双边FTA关系的一致意见。中国与东盟之间也在2001年11月“10+3”会议期间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于2002年11月签署了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一揽子框架协议,正式确定了10年内建立FTA的目标。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各国的行动也明显加快。
在中日韩三国中,日本的FTA行动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边。2000年前后,日本政府大幅度调整了对外经济政策,完成了由单纯重视WTO多边合作向重视发展双边FTA关系的战略转变。主要目的在于顺应世界潮流,通过对外经济制度创新打破90年代以来的经济低迷,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并在地区合作事务中发挥更多作用。在这种政策主导下,短短几年时间,日本不但已经完成有史以来的第一个FTA(JSEPA),而且正在积极推进与东盟、墨西哥、智利、韩国等国家之间的FTA研究与磋商,甚至由民间机构出面启动了与台湾的双边FTA研究。由于农产品贸易等问题的影响,日本的FTA政策面临着国内以农业部门为代表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强大压力。为了避免激化国内矛盾,日本政府选择了一些能够回避敏感领域的对象,优先进行双边FTA谈判。从日本目前的FTA战略(参见“日本的FTA战略”(日本外务省经济局;日本外务省网页:go.jp)来看,并未将建立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双边FTA列入优先考虑范围。
韩国实际上是东亚地区最早倡议加强区域内各国制度性合作,提出FTA战略构想的国家之一,并在1998年与智利开始进行建立双边FTA的政府谈判,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韩国在建立FTA方面的实质进展已经落后于日本和中国,与智利的谈判曾一度中断,直到2002年10月才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许多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韩国国内来自农业等产业部门的反对比较强烈,政府不得不对这些压力有所顾虑。实际上对于韩国而言,在东亚范围内建立FTA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希望通过引导东亚地区制度性合作进程,提高自身国际影响和地位,另一方面又担心处于中间发展水平的国内产业受到日本高技术产业和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夹击”。因此,今后韩国的政策取向仍然是一个变数。但是迫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势的强大压力,为了维持自身的长远利益,韩国政府采取更加积极和实际的FTA政策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东南亚各国在建立FTA方面表现十分活跃。东盟一方面作为一个地区联盟,与一些国家就建立FTA问题进行研究和磋商,另一方面其主要成员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政策,分别寻求与区域外其他国家建立双边FTA的机会。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就是东盟10国与日本于2002年签署框架协议,决定就建立包括FTA在内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问题进行磋商;同时鼓励东盟成员分别与日本就双边FTA进行研究。目前除新加坡与日本的FTA(JSEPA)已经正式生效之外,泰国、菲律宾等国与日本之间已经开始进行双边FTA的研究和磋商。在东盟国家中,新加坡采取了最为积极的FTA战略,已经先后与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欧盟、美国(2003年5月6日,经过两年的谈判之后,美国和新加坡在华盛顿签署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预计这一协定将在2004年1月正式生效)等签署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目前正在推进与加拿大、墨西哥、韩国之间的FTA谈判。
三、我国的FTA实践与国际经验比较
我国自从在2000年的“10+1”会议期间向东盟提出建立中国与东盟FTA的建议以来,在推进双边FTA关系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对促进东亚地区的制度性合作也产生了积极影响。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双方就正式启动FTA程序达成共识,决定在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随后经过多轮政府磋商,于2002年11月签署了框架协议,就早期收获项目和不同东盟成员的关税减让时间表达成一致。如果双边谈判能够如期完成,将以高达17亿人口、2万亿美元GDP和1.3万亿美元贸易额的规模成为世界最大的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目前中国内地与香港作为两个关税区之间的“更紧密经济合作伙伴协定(CEP)”磋商也在进行之中。
启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成为我国在FTA领域的一个新的实践,也是“入世”之后在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开放型经济方面的又一个重大举措。加强与东盟的制度性合作既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也有利于周边区域的繁荣与稳定,具有重要的长期性、综合性和战略性意义。但是我国的FTA尝试还仅仅是开始,与其他地区和日本、东南亚的FTA战略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差距和问题。首先,按照一般经验,自由贸易区对区域内成员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与其覆盖范围成正比,但是成员主体越多达成完全一致的难度同样会明显加大。相互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等许多问题上的差异都可能成为多边谈判的“瓶颈”。即使能够按期完成谈判程序,各方共享的自由化范围只有可能成为各方承诺范围的“公约数”,从而使FTA的本来意义大打折扣。因此,许多国家建立FTA一般都是按照“由易到难”的方式,首先从双边谈判开始。我国与东盟整体的FTA谈判,在缺乏实践经验和同时面对10个谈判对象的条件下,如果要取得预期的成果,可能需要作出相当多的让步。日本在与东盟建立FTA关系时采取了多边与双边并进的策略。一方面通过多边形成的一揽子框架协议,在建立全面制度性合作关系方面取得共识,将希望加强合作的领域全部囊括其中,为适度选择合作内容、方式和时间表留下空间。另一方面,在多边框架协议内事先写入鼓励双边合作的内容,为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和优先顺序,推进双边FTA磋商铺平了道路。实际上日本与新加坡、泰国、菲律宾之间的双边进程已经明显领先于多边,最终日本的获益将可能是各个双边FTA获益的“叠加(并集)”,而不是“公约数(交集)”效果。
其次,按照自由贸易区相关理论,由于贸易转移效应的作用,如果与经济效率高的成员建立FTA,则通过区域内贸易投资活动的扩大,有利于整体效率的提高;但如果与效率比较低的国家建立FTA,反而存在低效率商品或投资替代区域外高效率商品或投资的可能性。因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建立FTA,虽然有可能使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更容易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但是由于比较优势的作用,发展中成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能够得到更大市场空间,并且有利于吸收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和投资,有助于区域整体的资源优化配置和结构升级。墨西哥在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并与欧盟签署FTA协定以来在贸易、投资和经济发展中的诸多良好表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韩国、新加坡和东南亚主要国家急于同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建立FTA的原因也同样在于这一点。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十分落后,但是在劳动密集型产品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关系有利于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吸收合作伙伴的资本和技术要素,达到优势互补和双方要素生产效率提升的效果。
再次,选择FTA对象和确定不同组合的优先顺序是一个国家制定对外经济合作战略的基础性工作。各国基本上是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从缓解国内压力、发挥互补性和追求经济利益等角度出发来选择谈判对象的。日本选择新加坡作为第一个谈判对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可以回避对方农产品可能对本国农业带来的压力,在东南亚地区发挥更大影响;选择墨西哥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日本企业产品进入墨西哥市场时与欧美企业相比的不利条件,并利用墨西哥作为NAFTA成员同时又与EU签署了FTA协定的有利条件,为日本在墨西哥投资企业产品无障碍进入欧美市场创造条件;选择韩国作为下一个伙伴则主要为了发挥贸易和技术优势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遏制中国的影响,在地区事务中掌握主导权。韩国选择智利作为第一个谈判对象,一是由于有意选择一个较小经济体进行FTA方面的尝试;二是韩国与智利季节相反,智利农产品不会对韩国同类产品构成直接威胁;三是由于智利作为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同时又与EU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这使得韩国有必要采取措施避免韩国企业在智利市场与欧美企业竞争时蒙受损失;四是为了发挥自身汽车等工业制成品的优势,开拓新的市场。东盟与中、日、韩以及美国等分别建立FTA,除了有利于东盟产品进入这些世界主要市场以扩大对外贸易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作为零关税连接各主要市场的生产基地,有利于吸收各国直接投资、获取更多资本要素。我国目前除了正在积极推进与东盟、香港地区之间的FTA之外,尚未形成一整套清晰、立足于长远发展需要的区域多边和双边制度性合作战略与优先安排顺序。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对于未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和作用的足够认识,没有建立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国家战略应对体制。
四、FTA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FTA对区域内经济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由于区域内成员相互之间取消关税和贸易数量限制措施之后直接对各成员贸易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第二类是指缔结FTA之后,由于区域内生产效率提高和资本积累增加,导致各成员经济增长加快的间接效果。二者也分别被称为静态效果和动态效果。
静态效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影响是所谓“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最早提出这些观点的是美国经济学家Viner,他在1950年曾经就关税同盟对贸易的影响进行过研究)。贸易创造效应主要指区域内成员相互之间由于交易成本下降和贸易限制取消,导致本国内高成本产品被区域内其他成员低成本商品所替代以及过去受到对方数量和高关税限制的本国低成本商品出口扩大,从而给区域内进出口双方带来更多贸易机会和经济利益。长期以来,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关系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其中一些经济体仍然保持了较高关税水平,许多产品的贸易数量限制仍然存在,反倾销等形式的贸易纠纷也时有发生。这些因素对相互贸易增长产生了很大制约,并且无益于提高区域内资源配置效率和结构升级。通过FTA,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相互之间的交易成本,刺激贸易需求增长,使各国之间的产业分工进一步趋于合理。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我国的许多比较优势产品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较快发展;另一方面国内市场急需、而且在充分竞争条件下无法替代生产产品的进口成本也会明显降低,从而满足国内消费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正如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的经验所表明的那样,贸易机会的增加和贸易规模的扩大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贸易转移效应”是指由于区域内交易成本的降低原有与区域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可能被区域内成员之间的贸易所取代。目前东亚区域内贸易的比重只有30%左右,远远低于EU和NAFTA等主要FTA高达50~60%的水平。这也是各国对区域外经济依赖程度长期居高不下,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国与FTA伙伴之间的贸易关系的增长有利于提高对外贸易的稳定性和增长潜力。
动态效果主要包括“市场扩张效应”和“促进竞争效应”。前者是指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将产生生产和流通的规模效益,并带来产业集聚效果。后者是指随着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将促进区域内垄断行业的竞争,提高生产效率。我国建立FTA可以在WTO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比较优势和自然禀赋条件,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合作伙伴,加大相互开放的程度,并通过区域市场的统一促进国内竞争。这一点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尤其重要。
对于FTA成员国而言,贸易创造效应、市场扩张效应和促进竞争效应会带来许多正面影响,但是贸易转移效应也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原因在于区域内的低效率产品可能会取代非成员的高效率产品。一般来说需要通过吸收高效率成员和扩大区域覆盖范围才有可能防止这一负面影响。
FTA对吸收直接投资也会产生积极作用。一是因为多数情况下FTA协定本身包括了促进相互投资的内容,有利于区域内的资本要素流动。二是从贸易与投资的关系来看,随着贸易扩大效应的显现,跨境投资活动也会增加;三是由于区域内商品跨境流通成本降低,区域外企业在区域内投资生产的产品有利于进入整个区域市场。墨西哥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长期以来,周边地区成为我国吸收FDI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资源禀赋、要素条件的不同,我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互补性将长期存在,尤其是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将为其他国家的资本和技术提供转化为竞争力和现实利益的大量机会。因此,随着FTA的形成,相互之间的投资增长将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FTA对经济增长率的拉动效果是其经济影响的综合反映。常用方法是通过CGE经济模型进行模拟的基础上评估和比较FTA的经济效果。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对各种不同组合FTA效果进行模拟和比较的权威研究成果。本文将根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的模拟结果(参见(日本)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日益增加的自由贸易协定与日本的选择》2002年)分析FTA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
在该项研究中,假定存在6种组合的FTA,分别是①日本+新加坡、②日本+新加坡+韩国、③日本+新加坡+墨西哥、④日本+新加坡+墨西哥+韩国、⑤日本+新加坡+韩国+东盟+中国、⑥中国+新加坡+东盟。根据模拟结果,在不包括中国的①~④等4种组合中,仅有①组合下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会出现0.01个百分点的上升,而在其他三种组合下中国的GDP增长率会下降或不变。其中④组合下日本的GDP拉动影响可能达到0.18个百分点,是四种情形中最高的;而中国的GDP会下降0.03个百分点,是四种组合中下降幅度最大的。在同时包括日本和中国的⑤组合下,中国和日本的GDP上升幅度都高于其他组合;而在不包括日本的组合⑥中,中国的GDP上升幅度为9.17个百分点,而日本GDP增长率反而可能出现0.05个百分点的下降。
根据上述模拟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一是如果中国不加入任何一个FTA,则多数情况下,中国的GDP增长率将会出现下降;二是中国加入任何一个FTA都会带来本国GDP增长率的上升;三是包括中国在内的FTA区域覆盖范围越大,对中国GDP增长的拉动效果越明显。其他国家同样符合这些规律。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估计仅仅是静态分析的结果,并未把投资增长的动态影响效果包括在内。一个可以预见的结果是建立FTA明显有利于我国吸收跨境直接投资的进一步增长,由此产生的投资需求增长、技术溢出和结构升级效应也将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参见赵晋平编著《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
从现实的选择来看,由于FTA谈判的复杂性和模型分析本身的局限性,模拟效果并不是判断FTA可行性和经济效果的唯一依据。但至少可以为我们认识与比较不同组合FTA对我国经济影响的方向、确定我国FTA战略的优先顺序和阶段性目标提供参考。五、我国的FTA战略与阶段性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在今后20年中为了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长期性目标,除了积极参与WTO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从多边贸易自由化中获益之外,还应当适应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通过与周边国家建立FTA的方式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这样才能回避被日益增加的FTA所“边缘化”的风险,在地区多边和双边贸易投资自由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并从中获益。因此,实施国家FTA战略首先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FTA战略与改革的关系来看。“建立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是“十六大”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之一。根据这一观点,我国应当将逐步建立商品与要素自由流动、内外经济相互融合的开放型市场体系作为对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从推动与周边国家的制度性合作(FTA)起步,首先实现区域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和要素跨境自由流动,就完全有可能为达到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积累经验和创造条件。
在本世纪初的前20年中,适应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与改革需要的FTA战略应当具有以下几个阶段性目标:首先是努力促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CAFTA)”和“中国内地——香港更紧密经济关系协定〔CEP〕”早日生效,以巩固我国在发展FTA实践中的最初成果;二是为了对中国+东盟之间的多边协定形成牵制和互动效果,可同时推进与新加坡、泰国等东盟主要成员的双边FTA磋商;三是积极促成中日韩三国FTA或中日、中韩双边FTA的正式磋商,以避免日韩先行建立FTA,使我国在东亚地区合作中陷于被动;四是适时启动我国与其他地区主要伙伴国的双边FTA和东亚自由贸易区(东盟+中日韩)的谈判程序;五是对未来更大范围的FTA进行国际合作研究和多边磋商。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现阶段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国家FTA战略实施指导和协调体系
目前我国缺少FTA总体战略思路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尚未形成统筹组织与协调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行动的有效机制。从一些国家的经验来看,签署FTA协定,不仅需要统筹考虑国际关系、外交政策、贸易投资制度等许多体制与政策层面的问题,而且需要系统了解选择不同合作伙伴及其合作方式对国内国际经济、政治和地区安全带来的可能影响。为此,外交部门、对外经济关系事务部门和国内产业政策部门之间的共同参与和统一协调十分重要。
(二)加强对FTA战略的系统研究
为了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和形势发展需要的FTA战略,应组成由政府官员、学者和企业代表共同参与的研究队伍,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与特点、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问题与前景、各种可供选择的FTA方案可能对我国和地区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参与WTO主导下的经济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总体战略构想和步骤。在启动各种多边和双边FTA磋商程序之前,也应由专家进行可行性研究,为政府谈判提供参考。
(三)充分发挥民间机构在多边与双边合作可行性研究中的作用
根据WTO的相关规则,正式启动的FTA政府谈判必须在10年内完成。因此,为了避免中途受挫可能对相互关系造成不利影响,一些国家在政府出面进行研究和磋商之前,首先由相关各方的权威民间机构进行合作研究,并向各自政府提出政策建议。这样既可以使政府决策留有回旋余地、同时又能够有效利用民间机构的智力资源和研究成果。我国应当借鉴这些经验,鼓励具有国际合作研究能力与经验的民间机构加强和各国相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并经常保持政府部门与这些机构之间的意见沟通。
区域经济合作范文2
关键词: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合作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232-01
一、概念的界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也积极参与到国际合作与国际贸易中,并和周边国家形成了多个各具特色的经济联盟或经济圈。如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以及东北亚经济圈。这些经济联盟与经济圈之间的经济合作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内外学者也越来越关注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的研究。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属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范畴,所以,本文着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下的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并将概念界定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金融支持范畴内。
二、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1.“金融抑制论”、“金融深化论”和“金融创新论”。这些理论认为欠发达地区的资金短缺是因为“金融压抑”带来的融资渠道堵塞与资金成本的扭曲,只有在金融深化的条件下进行金融创新才能缓解资金短缺问题。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有区别的区域金融政策,从金融政策、金融组织及金融工具等方面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
2.金融约束论。赫尔希曼、斯蒂格勒茨等经济学家认为,金融约束论是介于金融抑制与金融自由化之间的、并且比它们更有吸引力的模式。金融约束论认为,对于发展中区域而言,政府安排一种有差别的特定的金融政策制度比竞争性制度更能促进地区发展。
三、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1.从研究的角度看,国内学者对区域经济合作侧重点不同。目前针对中国-东盟研究的角度比较广泛,有从区域经济合作对策的角度出发的,如庄芮(2009)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践效应、现存问题及中国的策略》,张莎(2013)的《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阮锟(2013)的《促进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的金融对策研究》;有从贸易效应、经济效应的角度出发的,如史智宇(200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李占卫、李皖南(2004)的《试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和投资效应》。针对东亚经济圈的研究角度比较少,主要是从发展前景和经济安全的角度来研究的,如陈淑华(2001)的《经济安全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吕超(2008)的《中国确立东北亚安全环境的战略选择》,谢岩(2006)的《东北亚经济圈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李光(2009)的《东北亚经济合作的现状与展望》。
区域经济合作范文3
关键词:区域经济地方政府 融资平台公司
融资平台的出现是有其合理性,尤其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它在城市化过程别是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肯定融资平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忽略现有制度下我国各地方政府平台公司所存在的问题。尤其在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下,要建立新模式的平台公司,要改善现有的平台公司的现状,促进合作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概述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含义
所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实际上就是广泛包括地方政府组建的不同类型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不同类型的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划拨土地等资产组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量基本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公司,必要时再以财政补贴等作为还款承诺,重点将融入的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和准公益性项目之中。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必要性
融资平台公司的建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经济和财政形势来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产生也有其历史必然性。尤其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我国为解决危机出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了完成四万亿元的刺激内需计划,各地方政府需要独立筹集到一定量的中长期资金,以弥补巨大的配套建设资金缺口,并配合国家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因此,组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掘新的融资渠道,以满足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自然而然地成为地方政府的必然选择。同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可以发挥的作用也是它建立的必然条件,具体从以下几点来说明:
1.从融资的用途来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代表政府来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益设施,以解决市场调控失灵的问题,它能够打破经济建设中资金不足的瓶颈,为很多项目的建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从偿债来源来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一般是以地方财政作为担保,虽然建设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都是非经营性资产,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在融资平台内部也无法形成偿债来源,但是在地方市政设施和投资环境改善后,周边土地的增值收入和招商引资带来的地方财政增收可以作为偿债来源。
3.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高速信贷投放的主体当中,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显得更为活跃和引人注目,地方融资平台通过大规模的贷款推进城市化的建设,迅速拉动内需和扭转经济过快下滑趋势,其发挥的积极作用是值得肯定。
二、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存在的问题
(一)借款主体风险
借款主体的风险具体体现在一些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主体的设立和运作不规范。例如:有些地方政府因财力不足,拿不出更多的资金作公司的注册资金和项目资本金,就将通过融资平台的关联公司获取的银行贷款挪来充作资本金;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把政府部门的办公楼、城市公共设施等都注入到了这些公司来充当资本金,以此来扩大公司的资产,更有甚者连资产转移和产权过户手续也不办理,只是名义上的划转。尽管种种方式都缺乏法律依据,但这些资产却确实地列入了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
(二)政府的偿债能力风险
由于融资平台公司主要的作用是为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缺少突出的主营业务和充足的固定资产,通常都以政府划拨的土地、设施或股权作为资产,在融资中更多地依靠政府的财政进行担保,进而造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高负债率。据统计,有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占本级债务的比重已经高达70%-90%;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到期不能归还贷款本息的问题,形成了银行贷款的逾期欠息;还有些地方就靠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勉强支付银行贷款利息,再通过延长贷款期限来缓解还贷压力,从而导致银行贷款期限越来越长,有的甚至超过了30年,无形中也成为了银行的负担。
(三)信息不对称风险
银行对平台公司的信用评价完全取决于本级政府的财力,而不取决于平台公司本身的偿还能力,因此银行更需要了解和掌握政府财政收支、财政偿还能力的情况。而事实上,银行往往只能凭借一些不完整的资料作为评估的标准。目前我国的现状是多家银行竞争、一个政府又有多个融资平台公司,在这种情况下,某一家银行要想对某个项目资金的所有情况进行有效监控也是很难的。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每一家银行只能了解与其有借贷关系的那家平台公司的融资情况,而根本无法监控政府融资平台跨银行的资金流向,更不用提要掌握融资平台的资本金是从何而来和在本行贷款的真实用途。
(四)主体依赖风险
平台公司的融资来源过度集中于银行,这种过度依赖性会导致资本成本刚性化。由于融资渠道单一化,当平台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到期还不能偿还本金和利息时,这种风险必然导致公司变卖资产甚至破产。而且由于资本的来源比较单一,平台公司难以借助改善融资结构来转移风险。而实际上平台公司的风险早已转化为贷款银行的风险,从而弱化了平台公司融资的风险感,使平台公司失去了进行融资风险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
(五)信贷风险
很多地方政府出于融资目的来包装虚拟项目,商业银行并据此评估放贷,甚至部分地方政府以同一包装项目同时向多个银行申请贷款。不仅如此,有些地方政府虚缴土地出让金并以此获取用于抵押土地的土地证;还有平台公司虚假注资、项目资本金实际不到位现象更是数不胜数;平台公司不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随意挪用贷款资金等等……各种虚假现象不胜枚举。所有这些现象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监管合规风险,进而引发信贷风险。
三、区域经济下改善平台公司的对策和建议
在现在区域经济合作的大背景下,必须改善我国平台公司的现状,规范各地已有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充分发挥平台公司的融资作用,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因此应该采取积极的政策来解决融资平台现有的问题,发展区域合作平台。
(一)建立地方信用评级制度,抑制政府的过度融资行为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构成比较复杂,各类无形债务与有形债务大量存在,致使对地方政府的信用状况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建立的信用评级机构可以对地方财政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并将结果提供给资金供给方,让他们以此为参考,进而决定对地方政府的融资规模,而且这样还可以间接抑制政府的过度融资行为。同时,在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地区以及合作区域的特点和自身财政收支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融资规模和融资方式,使融资平台公司更规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新的区域投资平台将重点关注那些企业无力也不愿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并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资源整合和投资。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体现政府意愿,大部分还是依靠政府的投资。因此拓宽财政收入也就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除了对融资平台公司自身进行改革外,还需要改革现有体制,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管理权,作为地方政府的支柱财源,增加偿债资金的来源。并在当前地方财政资金融资制度安排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拓宽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渠道,完善现有的法律规定,改变过度依靠银行信贷的融资模式,发展债券、资产证券化、票据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鼓励地方政府采用直接融资的方式。
(三)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商业银行无法控制融资平台风险的原因之一,在区域合作下建立的融资平台公司必须建立信息共享系统,可以使商业银行、投资者等主体可以适时登录系统获取融资平台关联企业的基本信息、财务信息、信贷信息和企业风险预警等信息,便于商业银行适时掌握情况,避免对平台公司的过度融资。同时各个区域的投资主体也可以通过信息共享系统随时洞察平台公司的运作状况,可以适时调整融资。管理阶层也可以根据信息共享平台看出各融资公司的发展,进而可以改变平台公司的经营策略,使平台公司更好地发展。
(四)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
平台公司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投资,除此之外还要吸引私人资本、国外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领域,提高项目的运营效率,减轻财政负担,缓解政府独立承担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和管理压力。区域合作下的平台公司也不再是一家地方政府担纲出资主体,而是经济区域内多家政府和企业的资本联合。因为大型国企、尤其是上市公司,有着公司治理、项目运作的丰富经验,他们投入资金,一定要求有合理回报,而纯粹由政府主导的城司并不具备这些优势。在跨区域城市主体之间的经济合作上,平台公司可以作为一个平面化的载体,让不同企业,不同的股东城市通过谈判、议价的方式完成跨区域项目的合作。兼顾社会效益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强区域股东城市之间的合作,追求各股东和合作区域内各个合作伙伴的多方共赢。
(五)强化平台公司治理机制
融资平台公司是按照《公司法》成立的企业,尤其是在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下,更应该受《公司法》的约束,建立产权清晰、法人管理的现代企业,按照“融资平台、投资主体、集团管理、利润中心”的发展定位,将其打造成为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市场主体。首先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强化其责任和风险意识,从而监管公司的整体运营。其次,在公司内部人员结构方面,要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设置董事会、股东大会、经营管理层和监督层,公司增减资本和发行公司债券等大事须由股东大会决定。与此同时,还要依照独立董事制度要求,从社会上的学术界、金融界、法律界等领域选取知名人士担任独立董事,间接监督公司运营。新型平台公司必须由市场主导,如城投债发行的利率必须由市场说了算,最重要的是让这些国字号的发债者回归市场本源,承担对债权人、投资者的法定义务,而不能胡乱决策之后,甩手一走,什么责任也不必承当。
参考文献:
[1]沈小风.关于政府投融资平台运作的几点思考.时代经贸,2009年第1期
[2]吴超,钟辉.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潜在风险及及其防范研究.华北金融,2010年第8期
[3]杨帆,梁邦海,李勇.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效应研究.煤矿机械,2010第7期
区域经济合作范文4
关键词:衢州市; 区域经济; 经济合作
区域合作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通过区域合作达到区域一体化、提升地区竞争力成了越来越多国家和政府的选择。区域间相互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区域合作也意义深远。本文主要探讨浙江衢州市如何深化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
一、衢州市与周边地区区域合作的现状
衢州位于浙江省西部,是闽浙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衢州市经济上在浙江省排名靠后,但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却排在浙江前列。如何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是一个紧迫任务。而促进衢州经济发展的途径之一就是深化区域合作。在这方面,早在1986年衢州市就与周边的江西、安徽、福建等三省的八个地市一道组建了九方经济区;2009年5月,衢州被列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域城市之一;2010年3月,衢州市又成功登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舞台。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衢州市同时集三个区域组织成员的身份于一身,这得益于衢州市独特的地缘优势和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对衢州市未来的经济发展,也必将产生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如何借助这些区域组织的力量,积极主动融入区域经济,以实现借力式发展、跨越式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衢州市融入区域经济面临的挑战
衢州融入区域经济面临不少挑战:
部门联合对外力度不够。在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下,上下级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纵向联系紧密,而同一辖区内不同职能部门间横向联系较疏散,在对外合作中很难统筹协调,不易形成对外合力。
区域间合作程度较低。基本围绕资源能源合作和区域间提供财力物力支持,而更为重要的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合作还处于萌芽状态。
发展落差与体制鸿沟。衢州还处在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之列,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相比,不仅在经济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存在较大落差,在经济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也存在明显鸿沟。
三、衢州市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
1.拓宽发展视野
要充分利用市内外两个市场和资源,一方面积极引进,一方面鼓励有条件企业“走出去”,另一方面,提高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层次和水平,不仅要在经济上,也要在文化和其他领域如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上重视区域合作?譹?訛。
2.发挥比较优势
衢州市要放眼于整个区域组织的产业现状和趋势,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重塑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要从已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出发,充分考虑自身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调整重点产业板块,尽量避免产业雷同和重复建设,借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为依托,加快实现与长三角的产业对接,加大与海西经济区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加强与九方经济区的资源共享和友好往来。
3.推进部门联动
区域合作合作离不开区域组织,区域组织在于通过区域内的协调,尽可能消除成员城市间的行政障碍和贸易壁垒。为实现这一目的,衢州首先就必须力保城市内部协调顺利、运行通畅。必须高度重视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消除部门间的障碍,并设法保持工作的常态化和联络人员的相对固定,使区域合作的延续性和有效性得到有力保障。
4.遵循市场规律,把握合作主动权
区域中各个成员追求最大个人利益的结果将不会促进公共利益,受利益牵制,区域合作中还会出现权威性不足和稳定性不高的问题?譺?訛。衢州市在区域合作中,要始终遵循市场规律,坚持尊重区域中不同成员各自需求的原则,找准合作切入点,充分把握合作的主动权。一方面要考虑本地的经济结构优化、产业链延伸、产业转型升级等,另一方面要充分揣摩对方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规划,努力提高合作成效和成果。
引文注释
?譹?訛 尹建堃.加强区域合作 共解结构性难题[J].中国就业,2011(11).
区域经济合作范文5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步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通道之中,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经济规模已经是跃居世界第一,人均GDP超过了6000美元,经济实力相比改革开放之初有了本质的提升。我国过往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宏观政策是非均衡发展,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以及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在地区经济发展竞争中,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迅猛,而另外一些地区发展则相对滞缓,由此带来了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不平衡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凸显,同时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恶性竞争所带来的危害越是越来越严重,在这种背景之下,协同发展成为了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主旋律。本文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于协同理论进行了概述,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探讨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作用,根据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的一般原则,探讨了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策略,以期为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带来有益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协同理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原则;策略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一个新常态,经济增速不断放缓,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很多地区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巨大,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是疲态渐现,这客观上要求地方政府要对于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的反思,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以及狭隘的竞争理念,基于协同发展的基本理念,加强区域经济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确定好发展定位,从而带来地区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进一步的推动地区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
一、协同理论概述
协同理论是协同学与公共管理之间的一个交叉领域,协同理论并不是简单的将整体分解为部分之和,而是重点关注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的协同合作,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合作协同效应决定了整体系统的走势。从国家层面来说,各个地区就属于各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不仅仅是竞争关系,同时还有合作关系,如果能够做好各个地区之间的协同,将会有助于协同效应的发挥,有力的促进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协同理论下各个区域经济体之间关系是平等的,区域经济体之间的协同不是依靠权威来进行合作,而是相关主体之间进行平等协商,强调区域经济主体之间地位是平等的,区域经济体之间是伙伴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在增进整体利益这一大目标之下,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做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协同理论对于我国既有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来说是一个颠覆,在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中,为了充分激发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我国采取了区域竞争的经济发展主导模式,同时在政府绩效考核方面,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绩效考核模式,这种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极大的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但是也随之产生了过度竞争、同质化竞争、产能严重过剩、地方保护主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以及质量都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协同理论对于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协同理论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首先就是构建一个区域经济主体之间优势互补、合作发展、分工合理的协同机制,确保各个地区经济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其次就是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各种要素资源自由流动方面的重要作用,保障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再次就是确保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公共产品的供给要兼顾地区公平,避免地区之间落差太大;再次就是形成市场经济导向下的经济技术合作机制,建立起来不同地区之间全面合作发展新格局;最后就是要保证地区之间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等能够实现统筹协调,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实现协调发展。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需要形成四种机制,一是市场机制,促进市场要素突破区域行政壁垒,能够做到自由流动,实现产业转移;二是合作机制,即各个区域之间要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在技术、人才、产业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三是互助机制,即发达地区要加强对于落后地区支援,帮助落后地区迎头赶上;四是扶持机制,即根据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国家加大对于落后地区各种扶持,为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基础理论
1.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分工理论有很多,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克鲁格曼等都提出过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区域分工理论,分工理论成为了国际贸易分工以及国际经济合作领域的基础理论。区域分工理论认为,通过分工可以较好提升劳动生产率,一个地区主需要专注于相对生产率较高的产业或者产业环节即可,可以说专业化分工不仅仅可以有效地提升本地区的生产效率以及改善生产效益,同时还可以提升整体效率的提升。国际区域分工的客观基础在于技术、制度、规模经济经济等方面的不完全流动,国际分工同样适用于区域内的分工,区域内部要加强分合作,从而集聚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力量。区域经济之所以要进行合作,很大原因就是地区之间因为要素资源的差异性以及各种要素资源流动存在限制,这就客观造成了不同地区在某些产业生产效率方面的高低不同,这些地区之间就可以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最终带来整体生产效率的提升。
2.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可以分为相对比较优势理论以及绝对比较优势理论,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是指,绝对优势比较理论是基于亚当・斯密的区域分工理论形成的,而相对比较理论是基于大卫・李嘉图区域分工理论形成的,他认为不同地区在某种产品生产中存在生产成本方面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区域贸易合作的基础。这一理论在区域经济协作发展领域的具体运用是指区域各个地区经济合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互补效应,带动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增强。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合作来说实质上是指明了一个基本发展方向,即区域经济合作中注意自身比较优势的发挥,规避经济合作发展中自身的劣势。
3.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论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理论之一,这一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以及和俄林两位经济学家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一国贸易结构基本上是由其所拥有的要素禀赋所决定,根据该理论一国应大力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那些自身在国际贸易中处于相对劣势的产品,从而实现产品的余缺互补。要素禀赋理论在区域经济合作领域的具体运用就是指地区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要素禀赋优势,其实质就是扬长避短,各个地区客观上存在各种要素禀赋,这种禀赋可能会交通位置,也可能是自然资源,也有可能是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等等,不同地区的要素禀赋存在客观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给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提供可能性。这就要求区域经济合作中,地区政府需要积极寻找或者创造要素禀赋,同时加强与其它地区之间的合作,将自身的要素禀赋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
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作用
1.统筹地区发展需要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统筹地区发展的必然需要,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惊人地步,一方面是发达地区经济已经步入了中等发达国家阶段,另外一方面则是很多地区依然比较落后,属于相对贫困地区。地区之间发展的巨大差异客观上要求我国要将统筹地区发展作为当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统筹地区发展来解决好地区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统筹地区发展无论是对于相对落后地区,还是对于相对发达地区都有很多利好,对于发达地区俩说,随着经济发展潜力萎缩,亟需开拓新的发展领域,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而相对落后地区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对于相对落后地区则是需要通过合作发展来迎头赶上,二者之间在发展层面具有很多的契合点。根据小平同志提出的发达地区要帮助落后地区的这一构想,发达地区需要承担起来历史赋予自己的社会职责,落后地区需要抓住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从而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到迎头赶上,统筹好地区的平衡发展。
2.利于发挥协同效应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利于发挥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区域经济协协同发展的最主要目的之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所带来的协同效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本身有外部经济以及内部经济两种,所谓的内部经济是指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所带来市场扩大,可以让市场经济主体进一步的提升企业规模,企业规模扩大进而带来产品边际成本的下降,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以及发展空间。外部经济方面就是不同企业聚集所带来的集群效应,产品聚集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组织成本,从容带来更多的收益。其次就是减少恶性竞争所带来的各种内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协调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定位,产业之间可以形成一个更加合理的区域布局体系,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可以更好的进行搭配,解决好恶性竞争所带来产业发展潜力受损。最后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还表现为的人才、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举例而言,资本本身具有逐利性,市场引导资源流动,资源配置效率得到大幅度改善,同时这些要素流动成本的下降也会带来更多的收益。
3.适应经济发展新趋势
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新趋势的必然要求,从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主要经济体系之间都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具体到一个国家内部来说,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同样是越来越明显,在当前统筹区域经济大战略背景之下,主要区域经济之间的合作越来越深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经济体内部以及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以及全面。从新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正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孤立走向合作,这客观上要求区域经济发展要打破自我为中心的狭隘理念,积极迎合新经济发展要求,打破地区之间封锁以及隔离,彻底打破单打独斗的格局,扬长避短、互补合作,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正能量。可以说在经济发展合作区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只有那些积极拥抱合作地区在能够地区经济竞争中抢占更多的先机,否则固步自封、闭关锁国、排斥合作,将自己与其它地区隔离开来,这种做法将会持久的伤害的地区经济的发展潜力。
四、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原则
1.优势互补原则
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发展需要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优势互补是区域经济合作协同效应充分发挥的基础,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合作,各个地区都立足本地区的“一亩三分地”来进行经济发展规划,缺少从更高层次、更广区域对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审视,其结果就是导致了产业重叠、恶性竞争,极大的透支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从这一角度来说,区域经济合作中必须要注意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将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凸显,从而构筑地区经济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的更加稳定。无论是哪个层面,哪种形式的合作,都是一种利益驱使下的自愿参与行为,合作参与者在合作中处于平等地位,平等地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并分享合作带来的利益。合作参优势互补要求区域经济合作中应注意选择合作对象以及注意凸显自身的优势,那些与本地区没有太多互补优势的地区则不宜成为合作独享,否则只能是徒增内耗,而无益于经济双方之间发挥协同优势。举例而言,如果一个地区在高端制造业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而另外一个地区在高端制造配套产业方面有产业聚集优势,则二者之间进行深度合作,则会形成一个共赢的局面。反之如果两个地区产业结构性重合,那么二者之间的经济合作就没有太多的腾挪空间,产业竞争效应大于合作效应。总之,区域经济合作需要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注意各自优势之间的互补性,互相利用对方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实现合作共赢。
2.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是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循序渐进要求地区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中需要意识到这一项工作的长期性以及复杂性,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小步快跑的经济合作发展思路。克服急于求成的发展理念,毕竟这一工作涉及到太多的内容,如果不能循序渐渐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很容易就会导致合作的失败,从区域经济合作实践成功案例来看,无一不是经历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发展,这充分说明了区域经济合作不能够操之过急。还有就是区域经济合作意味着对于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调整以及冲击,这意味着现有的经济秩序以及格局会被一定程度打破,在此过程中会遭遇很多的阻力,而要化解这些阻力,同时最大限度减少经济合作新模式建立所带来震荡以及冲击,充分考虑到地区经济的发展的可承受力,循序渐渐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通过循序渐渐,春风化雨将各种阻力以及冲击进行化解以及减弱,从而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较好的保证。在循序推进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需要做好全面调研分析以及合作评估,量力而行,在试点的基础之上,全面的推进,力争实现确保区域经济合作能够更加稳定有序的推进。
3.集中分散原则
集中分散原则要求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不能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个别地区,也不能将有限的资源平均到各个区域,而是应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总体要求和规划适度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各个区域,从而推动这些地区相对平衡的发展,并通过发挥经济辐射作用来以点带面拉动更多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目的。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陷入了一个区、发展误区,片面的认为区域经济合作就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将部分资源转入到相对落后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更多的是强帮弱而不是强强联合,这种错误观念大大限制了区域经济合作的范畴以及功能发挥。区域经济合作中集中分散原则要求某一产业在某一地区相对集中,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相对分散,集中分散的依据就是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规划,集中分散要注意一个度的把握。集中分散度的把握要求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要根据区域经济合作的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而调整的主导力量应该是市场而不是政府,政府在各种经济发展资源的集中分散方面,需要更多的是宏观层面的指导,而不会微观层面的直接干预,是政策层面的引导,而不是流动层面的直接左右。
五、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策略
1.完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规划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复杂性、系统性意味着做好此项工作必须要完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规划,做到区域经济合作工作的规划线先行,通过制定完善科学的发展规划来指导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确保此项工作的规范性。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规划方面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这一工作的基本目标来制定完善的经济发展规划,一个完善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规划应具有权威性、前瞻性、操作性、全面性等特点,权威性是指规划一旦的制定,就要充分体现出来规划约束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应最大限度按照规划推进,不能规划是一套,而实际操又是另外一套,这样很容易将规划架空,丧失区域经济合作的信任基础。前瞻性是指规划设计要适度超前,经济发展规划只有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以及前瞻性,才能够保证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正确。操作性是指区域经济合作规划不能仅仅就是高大上,还需要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措施,这样才能够保证规划落地。全面性是指区域经济合作需要尽量面面俱到,举例而言,市场建设环节需要兼顾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等等。未来最大限度的确保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规划的正确性,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来进行规划制定调研,对于区域经济合作进行预测,为规划的正确制定提供大量详实的资料。
2.促进各类要素资源自由流动
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构建一个完善的统一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各种要素资源流动方面主导作用,实现各类要素资源在不同区域内的自由流动。从区域经济合作协同效应的发挥来看,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非常关键,没有要素资源的顺利流动,往往也就没有协同效应。因此协同理论下的区域经济合作要求地区政府需要彻底打破地方保护注意狭隘意识,打破地区和自建条块而分割的管理机制,打破各种资源要素流动壁垒,营造出来一个公平有序市场秩序,让各市场主体都能够在市场机制引导下公平竞争。从世界上主要经济合作组织来看,构建统一的大市场,各类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是这些经济合作组织成功的法宝之一,例如欧盟、北美等等,这些区域经济合作中无一例外的都将统一市场建设作为重点,而实践也证明,统一市场建设所带来的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充分的实现了区域经济合作的目的。要素自由流动是资源高效配置的基础,反之如果资源要素流动受阻,则意味着要素资源无法达到一个最优的配置状态,从而损害到经济发展质量以及速度。针对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各种地方保护主义以及部门利益的瓶颈,需要地方政府着眼长远、下定决心加以破除,从而实现各类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带来区域经济合作效果的提升。
3.建立产业协调发展机制
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关键内容之一就是产业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需要构建产业协调发展机制,解决好地区之间产业定位重复以及由此带来的低水平竞争问题的。在产业协调发展机制这一方面,需要地区之间成立级别相对较高、地位保持中立产业协调发展机构,由该机构利用SWOT分析,借助于这一分析工具来分析各个地区产业发展规划,避免出现产业重叠的情况,确保各个地区都大力发展本地区的相对优势产业,评估好各个地区具体产业的发展潜力、面临威胁等内容,进行制定相应的协调发展机制,对于那些竞争力不强、与整个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不符的落后产业进行及时的调整,对于那些虽然目前看来比较弱小,但是产业发展前景良好的产业,则要给与大力支持。对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冲突则要进行有效的调节,从整个国家和地区层面来进行不同地区产业冲突的化解,产业协调发展实质上就是不同地区之间的一个利益分配,这也是产业协调组织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只有设置专门的产业协调机构,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这样才能够平衡好地区之间经济合作中的产业冲突,实现地区之间的深层次合作以及发展。
4.政府加强协同发展扶持
发展扶持是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一环,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发展需要国家层面出台顶层设计,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去推动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举例而言,我国京津冀经济圈的建设,国家层面就给与了很多产业政策、财税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较好的解决了不同城市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合作阻力,反之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协调扶持则往往意味着个地区之间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做出来有损区域合作的行为。另外区域经济合作扶持好包括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的扶持,这种扶持主要表现为政府在社会再分配中的作用发挥,对于落后地区需要政府给与更多的财税支持,举例而言,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向那些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区给予一定的帮助,通过加大这些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地区的招商引资活动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硬件条件的完善加上软件条件的完善能够进一步的提升落后地区与其它地区经济合作能力,改变合作中更加被动的地位。同时还要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给予相对落后的一方智力支持,将那些具有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能力、经验的干部队伍派到这些地区去,从而帮助这些地区更加积极主动去与其它地区开展经济合作,实现经济的更好发展,确保合作层次、合作水平的快速提升。
5.重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主体是政府,可以说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发挥着在主导作用,政府是否能够在合作发展中准确厘定自身的定位,合理发挥自身职能将会直接决定区域经济合作的质量。为了确保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政府能够较好的承担起来自身的职责,发挥好自身的职能,有必要重新构建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利用好政府绩效评价这一手段来有效的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发展。政府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方面,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方面的指标纳入其中,考核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各项措施的有效性,评价各种要素之源流动壁垒情况、评价地方保护注意情况、评价产业协调机制等等。根据评价结果来搭配相应的奖惩措施,迫使一些地方政府管理者抛弃各种的错误的发展理念以及行政行为,强化政府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朝着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要求方面不断靠拢,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更好的发展。在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重构方面,依据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具体内容,确保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以及有效性,实现评价体系有效性的提升。
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转型步入新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之下,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未来我国区域之间和谐发展、构建公平社会必然要求,同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也是我国未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所在。这客观上要求我国各级地方政府要充分意识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突破既定思维禁锢,在认识到自身发展优势的前提下,积极寻求合作发展对象,通过抱团发展、合作发展来增强自身的发展实力以及潜力,推动地区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需要引入合作发展诊断手段,来对于现有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现状进行一个全面的审视,从而正确把握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对于这些问题既不回避,也不夸大,而是围绕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完善,破除区域经济合租发展中的问题以及阻碍。依据协同理论的基本内涵,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方面,需要通过在规划、市场、扶持等方面做到齐头并进,进而最大限度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稳步前进。鉴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这一工作的复杂性以及艰巨性,需要去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去积极主动的去借鉴其它地区经济协同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将这些经验做到为我所用,进而确保能够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策略的饿实效性以及适用性。(作者单位: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
参考文献:
[1]顾t.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及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分析[J].理论探讨,2013年5期.
[2]彭耿,刘芳.武陵山片区区域经济协同度的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14年10期.
[3]刘海明,杨健,王灿雄,林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进展综述――兼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建立的必要性[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7期.
[4]高建新.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10期.
区域经济合作范文6
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因素有地缘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历史因素和合作机制等。
(一)地缘因素
地缘因素是影响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因素,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顺利的地区如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均为地理位置毗邻的地区。地理位置的靠近使得区域内贸易的运输成本较小。同时,地理位置的接近往往意味着文化、历史等因素的相同或相似。从而也减少了贸易双方的交流成本和沟通成本,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的顺利开展。但是,地理位置的靠近只为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基础条件。畅通快捷的交通运输通道,便利的通关条件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保证。目前,东北亚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滞后,交通运输条件落后,这成为制约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主要瓶颈。
(二)经济因素
东北亚地区六国经济发展水平、双边贸易以及吸引外资水平差异巨大,影响了该地区的合作。
1 区内各国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一般认为,建立一种高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必备条件之一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相近,差别太大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多边合作关系。东北亚地区国家间经济实力相差悬殊,这为协调利益关系,探寻一个既符合各方利益,又有利于逐步缩小经济差距的有效合作途径增加了难度。东北亚六国GDP差距明显。2007年日本的GDP是蒙古的1125倍,是朝鲜的297倍。六国人均GDP虽没有六国GDP差距明显,但是差距仍比较大。2007年日本的人均GDP是朝鲜的55倍,是蒙古的23倍。
2 区内各国双边贸易额差距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