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苗岭的早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苗岭的早晨范文1
这首优美的曲子使我仿佛看到人们迎接新一天的到来。通往苗岭山寨的路早已成了鸟儿们的音乐PK现场,百鸟们载歌载舞,你瞧百灵鸟借着晨光曦微的青光,唱起了歌儿。布谷鸟类也不甘示落,拿出了它的杀手锏......路旁的牧童一边放牛,又一边唱歌,他坐在牛上悠然自得地吹起笛子,那笛声引人入胜,鸟儿们也被牧童的笛声给陶醉了,它们送给牧童一个花环,表示他的笛声十分优美动听。
人们不约而同地来到草地上集合,青年男女热烈欢舞,他们裙角飞扬,银饰碰撞在一起,仿佛正在演奏一曲春天的赞歌。
大家洋溢着喜悦的心情,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草地,又开始辛勤地劳作,草地上恢复了平静,整个村庄外于宁静详和的氛围。
苗岭的早晨范文2
一、解读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和拓宽选材,确认本课的主要线索
《早晨的歌》这首歌曲,篇幅较短小,曲调轻快,活泼;语言生动形象,歌曲内容蕴涵着深远的哲理,德育目标十分明显。如果把这节课设计成单一的唱歌课,对于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很有帮助,但却会很不完善。为什么呢?弊端在于较死板,无法激活课堂的学习氛围,降低了音乐课的艺术美和信息容量,学生比较容易丧失学习兴趣,而且枯燥乏味的说教味,使歌曲本身所具备的情感升华显得被动、呆板,不宜采用。笔者经过反复研读新课标解读,深入挖掘和钻研教材教参,深刻领会歌曲的内容,最后为本课选用了以“早晨”为线索的以下几首“早晨的歌”扩充教学,重组教学内容,拓宽选材,付诸教学之中。
第一曲《苗岭的早晨》――反映了苗族人民幸福的生活。
第二曲《早晨的歌》――一日之计在于晨,要珍惜时间。
第三曲《美丽的心灵》――美丽、崇高的环卫工人的形象。
第四曲《国歌》――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伟大祖国。
这样既扩大了课堂的教学容量,把歌曲与欣赏合二为一、听唱结合,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深刻感受音乐之美,从而使本课德育目标自然升华,线索“早晨”贯穿课堂始终。
二、自主发展学生,重视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情感
自古以来,借景抒情,以情设境,情景交融是艺术家们常用的美妙手法。那么,在强调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中,于情于景于境,笔者认为,巧妙设计好音乐情境和场景进行教学是激发学生情感、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捷径。在教授本课时,笔者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了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意境、场景、氛围,进一步启发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刻了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具体的体验,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这不断掌握了歌曲、体验了歌曲的情感,还能用语言和形体动作来描绘其所感受到的音乐形象。
例如:情景1:开始部分,在悠扬清越的民乐声中,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在音乐的感染下,他们很快安静了下来,进行音乐欣赏的氛围已然形成。接下来播放《苗岭的早晨》正是时候。由音乐与画面的同步作用,把学生带入了薄雾依稀、峻峭秀丽的苗岭,从而创设了“早晨的歌”的情和景,把学生带入了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早晨”中来,导入新授歌曲《早晨的歌》。
情景2:歌曲教唱之前,不仅播放动听的范唱,而且课件展示一幅幅学生晨读、工人上班、马路上车来人往的繁忙画面加以衬托,加强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和对歌曲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共同感受到早晨的美好,然后自己体会到歌曲的内涵――珍惜时间。
情景3:欣赏《美丽的心灵》这首歌曲之前,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幅清洁姑娘在满天朝霞的清晨挥帚除尘的工作场面。随着画面的拉近,《美丽的心灵》音乐骤然响起,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恍然大悟。带着崇敬的心情欣赏完这首“早晨的歌”,他们突然发现,这群姑娘的形象是那么美丽、那样崇高!
情景4: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四周一片辉煌。课件展示着一幅幅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画面时,嘹亮的号角声响起,这是一曲庄严、豪迈的“早晨之歌”。国歌奏响,学生们充满豪情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歌声,感到无比自豪!
三、巧妙设计活动,引导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创新精神
新课标认为,音乐教育首先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其中重要的过程方法是通过直观的音乐实践活动,来感知音响,认识音乐,获得审美的满足,得到自我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创作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例1:学生掌握歌曲后,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学生可畅所欲言,提出看法,然后进行演唱效果的对比,让学生充分体会声音的控制和情感的渗透在歌曲再表现中的重要性。
例2:教师命题“早晨”,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讨论和创作。笔者在活动中看到,好多同学都给出了很好的很具体的方案建议,只是因为时间的关系,不能一一尝试。他们有的组画画,有的组写景抒情,有的组在编创舞姿……
这是课堂内容的一种延伸、一种再创作。既拓展了教学内容,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兴趣浓厚。在表现活动中,他们的自信心更强了,思维更敏捷了。这种活动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收获,符合新课程中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在构建开放型音乐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发展的音乐教学研究中,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活动是有益的,值得研究和深入探讨。作为一名求新求进的音乐教师,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有效尝试。
例3:教师已经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了情景创设,学生也已进一步地理解和体验了音乐的情绪。课堂小结时,课件展示着一幅幅“早晨的歌”的片段组合和祖国翻天覆地变化着的宏伟景观,学生的情感烈火已燃烧,呈燎原之势,学生满腔激情的表达与抒发已水到渠成。他们从内心说道:“青春是美好的,却也是短暂的,我们要珍惜青春好时光,勤奋学习,刻苦锻炼,创造美好的未来!”这不也正是一曲情景交融处奏响的“早晨之歌”吗?
苗岭的早晨范文3
关键词: 音乐欣赏 学科综合 体验
“音乐欣赏课可以说是音乐教育中,设法引起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并使这种爱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种力量。”它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正如达尔克洛兹说的:“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若想让小学生竖起小耳朵,用愉悦的心情学会听音乐,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看新课程下的音乐欣赏课,统筹安排教学方法,作好音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
音乐欣赏课不一定只坐在椅子上听,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动起来。学科综合是一个让学生动起来很有效的办法,它包括音乐与美术、音乐与文学、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过程中,应把握好以音乐为教学主线,用其他学科的内容来加强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把握好“度”,让它更有效地为音乐欣赏课服务。
一、请你画一画
在我给学生欣赏过一段音乐后,学生会用相应的图示表现出来,有时书中图示或者线条已经给出,供大家选择。或者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对音乐的理解,创造性地画出适合音乐情感的线条、图像、色块,等等。这种教学方式有其独特的审美教育的作用,比老师讲述给学生音乐的内涵以及情感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喜爱,也更能说明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乐曲的理解。
例如我在教《杜鹃圆舞曲》时,学生初听时用线条、点和圆圈来表示初次印象。复听时我给他们讲了挪威的森林、圆顶的尖顶的小房子、歌唱的杜鹃鸟、清新的空气……他们的好奇心一下子提了起来,他们的图纸里多了旋律流动的波浪,他们告诉我这是听到的在唱歌的杜鹃;多了很多斜纹,这是感觉到田野上有微风吹过;多了小房子里面画的小鸟,天真地认为杜鹃鸟不小心地闯进小房子里不停地转圆圈,原来是乐曲在低吟……好美的画,好丰富的想象。
二、请你说一说
不论是在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感官的欣赏,还是在音乐欣赏的高级阶段——理智的欣赏,我都让学生说欣赏感受。我认为,说感受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例如,欣赏口笛演奏曲《苗岭的早晨》,我就多次让学生说感受。在初听了《苗岭的是晨》之后,就点名问口笛的音色特点及它模仿的鸟叫声像不像。通过说讲,学生初步感受了口笛所表现的优美意境,在利用其他教学手段复听分析了作品之后,再让学生将感受到的音乐用语言描绘出来。有的同学说:“天亮了,苗岭的景色依稀可辨,小鸟在树上吱吱叫……苗岭的早晨又安静又美丽。”大家畅所欲言,把音乐的内容表述得淋漓尽致。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听音乐,分辨乐曲段落,逐段欣赏音乐,“说”音乐。通过三个层次的“说”感受,学生大都理解了作品的意境。
三、请你唱一唱
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如:欣赏日本乐曲《樱花》时,随着音乐的慢慢响起,孩子们时而舒适地闭上眼睛沉浸在樱花的世界里,时而身体随着音乐的节拍微微地摇动,时而嘴里哼唱着“樱花呀,樱花呀,暮春三月天空里……”,笑脸又一次在孩子们的心中绽放!然后让孩子们跟随着我轻柔的钢琴声,让学生用和妈妈说悄悄话的声调去演唱日本民歌《樱花》,体会歌曲的情绪。在音乐欣赏课中如能根据欣赏内容及学生欣赏水平程度,选择主题音乐请他们唱一唱,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记忆力。
四、请你演一演
在欣赏时,我鼓励学生随着播放的音乐,大胆地边听边表演。这种听音乐与学生大胆参与表现相结合的方法,使欣赏音乐充满了极大的生命力,使学生在快乐、轻松的过程中,接受音乐艺术的美感教育,培养了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能力和表现音乐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对欣赏课的兴趣。如:在欣赏音乐童话故事《乌龟和兔子》时,我让学生边看着有趣的动画边听着音乐进行欣赏,然后要求学生按照故事情节,模仿动画中小动物们的动作,每人扮演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随着音乐“动起来”。如:龟兔赛跑时,让孩子们听着音乐到老师这儿来选择相应的头饰,然后让两位动作表现力强的小朋友带上头饰扮演龟和兔,其余的小朋友还是原来的角色。随着音乐的发展,边欣赏边表演,“龟”和“兔”真的赛跑起来,其他“小动物”一会儿热烈欢乐,一会儿喊“加油”,使课堂气氛达到。这种热烈的气氛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使他们亲临其“境”,切身感受到不同的音乐语言所表达的不同音乐内容,同时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教育。
五、请你敲一敲
每个学生都是创造的天才,把一根木棒交给他,他绝对给你即兴敲出不同的节奏、声响、音色。这是他的潜能,他的兴趣,他在探索,他要表现,他在自我肯定。如:新课标有个针对一、二年级的创造标准: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在教授《鸭子拌嘴》时,学生听得比较模糊,我让每位学生手里都拿支笔在铅笔盒上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来敲击感受音乐表达的不同情境,想象鸭子走路、喝水、捉鱼、拌嘴时所发出的不同声响,用不同的节奏来表达不同的情节,再由小组合作商量表现群鸭戏水,吵闹时的情景,并注意提示学生所采用的节奏与音乐表现的内容相吻合。
六、请你跳一跳
苗岭的早晨范文4
“真好听!”小蝶由衷地赞叹道。
老人放下笛子,微笑地看着她,说:“姑娘,你不是语文城堡的人吧?”
“我是从蝴蝶谷来的,叫孔小蝶。您老贵姓?”
“zhān。”
“弓长张还是立早章?”
老人摇摇头,挥动笛子写了个“章”字。
这不就是“立早章”吗?老人为什么摇头呢?小蝶感到,语文城堡里要解的谜太多了。
老人起身要回去,邀请小蝶到他家作客。
走过一条石板路,老人的家到了。这是个幽静的小院子,院中有个荷花池,粉色的荷花亭亭玉立。老人看了看小蝶,横着笛子,袅袅吹奏起《苗岭的早晨》来。
突然,花池里一阵水响,一条青色的大鱼翻了个水花,然后和着笛音,在水中舞蹈起来。
小蝶看呆了。
一曲完毕,老人放下笛子,那大鱼也静了下来。
“啊,鱼身上有字呢!”小蝶惊讶地发现,大鱼身上的花纹极像一个字,“是‘立早章’的‘章’字,这鱼身上长着您的姓呢!”
“应该说‘音十章’。”老人说,“我刚才吹了一曲笛音,就是想告诉你,‘章’字和音乐有关。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中说:‘章,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其中的‘音’,指音乐、乐曲;‘一’为万物的开始,‘十’为万物之终。把‘音’和‘十’组合起来,意即乐曲演奏完一遍为一章。所以,称‘章’为‘音十章’更为妥当些,而‘立早章’只是简单从它的形体结构来说的,这是外行话啊!”
“哦。”小蝶点点头。
老人继续说:“由于‘章’表示一支乐曲一段的演奏过程,因此便引申出文章的‘章节’、‘段落’;又因为任何乐曲的构成与演奏都必须有规律可循,又引申出‘章法’、‘规章’、‘法律’等意思;将此听觉的规章,用于视觉上,‘章’又有了‘印章’、‘图章’的意思。”
苗岭的早晨范文5
[关键词]音乐 感受 乐感
在推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把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是其有效途径。它能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逐步实现完美人格的创造和全面素质的提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感受和鉴赏音乐呢?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在“律动”中,体验音乐
好动,注意才不稳定是小学生的特点之一。律动可以刺激和激发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对音乐产生兴趣。因此每节课开始,我采用听赏不同的音乐,即兴编一些同学们喜爱的容易接受的动作,带领学生表演。孩子们情绪高昂开始了音乐的学习,在欢快的气氛中感受音乐。我还常常根据歌曲的内容编了一些律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教《数鸭子》一课,先启发学生想象小鸭子的形象和老爷爷的模样,再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编一些动作,边唱边表演。欢快的情绪,自身诙谐的表演,激发了他们热爱学习,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又使学生掌握了一些表演技巧。又如:教一些少数民族的歌曲时,老师首先根据不同民族特色的音乐,边范唱边表演动作,让学生产生好奇感,使学生能全神贯注地聆听民族歌曲,感受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二、在“趣味游戏”中,感受音乐节奏和旋律
运用各种趣味游戏,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培养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等能力。感受音乐带来的情绪,加上游戏比赛形式,更能满足小学生强烈的参与心理和竞争心理。比如:我用《猫捉老鼠》的音乐游戏来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让四位学生分别戴上老鼠头饰,手里拿一张旋律卡片,其他学生扮演猫的角色。老师在四个卡片中任选一个在琴上弹出,哪一位学生先听出来,就来指着那一句旋律唱一遍,就表示老鼠被捉住了。老师最后评出捉老鼠的能手并奖励他。再如:我用《开火车》、《天气的变化》等游戏来训练学生感受音的快慢、强弱。改变以往一味地学习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造性地玩打击乐器,感受乐器带来的喜悦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孩子们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充满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演奏打击乐器,能充分调动他们的这种积极性,也更能激发他们对音乐课的喜好之情。我们一般把打击乐器放最后演奏,我觉得打击乐器可以随时用在音乐课上。例如:每堂课我请同学们用打击乐器演奏自己喜欢的节奏,说说自己的事,同学们生动地创造自己的节奏型。我还要求学生自由组合,运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表演音乐剧。以《夏天的夜晚》为主题,同学们模仿自然界的声音,把他们独有的音乐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学唱歌曲时,我也鼓励学生用打击乐器表现音乐情绪,创造自己喜欢的节奏。除了这些方面,我还把打击乐器用在欣赏民族乐曲时。比如:聆听《老鼠娶亲》这首乐曲时,先让学生边听边想,然后问他们:“这首乐曲用了哪些打击乐器的,你能试着演奏吗?”同学们很高兴地演奏起来,当老师配上有趣的故事,学生的课堂气氛顿时达到了。学生们玩得开心,也学得开心,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了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合作精神。
四、用“图画”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受音乐
如果一位音乐教师还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和电教手段,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就能更好地利用情境来服务于教学。课上运用几笔简单的图画和电脑画面,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在鉴赏《苗岭的早晨》这首乐曲时,老师可以借助电脑动画展现一幅美丽的苗岭晨景图: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远处,群山绵延,一条小溪在山谷中静静流淌。近处,小树林里小鸟叽叽喳喳的唱起了歌,几位苗族小姑娘正去山上干活。学生们边听、边唱、边想,充分调动感官,触景生情,体会乐曲的意境。这样通过“图画”辅助聆听,使学生能进一步地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体验到音乐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苗岭的早晨范文6
[关键词] 音乐课堂 教学效率
在如今中、小学的教育现状下,如果要让学生花过多的精力来学好音乐课是不现实的,但是如何使音乐教育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我们如何把主要精力用在音乐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上,我认为,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提高音乐教师的个人素养,紧紧抓住课堂40分钟,做到“低负高效”,发挥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性,促进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一、要音乐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必须认真备好每堂课
认真备课,是上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容不得我们一点的马虎和自以为是。认真备课能把握重点,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的内容,重点备课,反复琢磨,用什么样的方法讲,用什么方法引导,学生才能更容易接受,更容易理解;把学生容易出错,掌握不好的地方,样及时发现,及时订正。音乐是人类最具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情感性也是音乐的一个基本品质,明确新课程标准下,备课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喜欢上音乐课,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音乐方面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并全部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活动放在重要的位置。
二、要音乐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必须优化教学方法
目前书籍、报刊上介绍的有效教学方法很多,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更要得法。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过程与方法不改革,课程改革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所以教师的自我创新和教学创新是培养落实“低负高效”的关键。在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资源的同时,更要注重研究学生的基础,需要和发展可能,把教室变成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与老师共同研讨、共同交流、创新的场所。音乐教学要根据音乐是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的特点,教学形式更要用艺术化的手法创设音乐学习的问题情境和活动情境,为学生音乐教师在范唱、范奏中准确地表达,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在方法和形式的设计中,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便于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走进西藏》是一首讴歌孔繁森同志为藏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感人至深的歌。孔繁森的事迹学生相当熟悉,但关键是如何唱出激昂、抒发真实情感的唱调,教师需要反复范唱,抓住节拍和顿挫,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带有舞蹈性的第二部分,教师则要先行学会藏族的基本舞步,然后让学生模仿和表演。我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教学,收效甚佳。
三、要音乐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必须在实践过程中落实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都非常重视实践对音乐的实践过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课堂练习是落实“低负高效”的一种手段,一般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大多在课堂中进行,音乐课中的体验、模仿、探究等一般都在课堂中进行,所以音乐课的练习要求显得尤为重要。若要求提得高,难,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将导致教学失败,若要求太笼统,又会使学生顾此失彼。在《青春舞曲》竖笛教学中,请会演奏竖笛的学生即兴演奏,请能跳几个新疆舞动作的学生跳起来,其他同学唱或打节奏,把这首乐曲拓展、延伸。 转贴于 也就是说,让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或喜欢的学习方式,参与课堂音乐实践活动。这样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上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学习气氛始终保持着积极的状态。
四、要音乐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将新课程理念适当延伸到课外
要音乐教育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可以把音乐新课程理念延伸到课堂之外,推广到家庭和社会生活中,使音乐教学保持一种开放姿态,塑造学生健康美好心灵,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我有意识地把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音乐活动结合起来,把学校音乐教学与外部音乐环境结合起来,让它们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音乐教学的课堂延伸。显然,除了课堂教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集思广益,延伸我们的课堂,共建丰富的、多途径的教育,呈现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现我校已将上下课铃声改为轻松的音乐;校广播站每周会定时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或健康向上的歌曲;学校每年艺术节举办一次艺术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队活动,如合唱队、民乐队等。新课程中还提出“音乐学科的综合”,讲到“学生所能接受到的教育的广度与深度直接影响着他们其他素养的提高与音乐能力的最大获得”。它倡导将音乐课程融合到其他非艺术课程中去,体现了“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发展”。
五、要音乐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必须升华学生的情感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以来,音乐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其中的音乐创造活动更是显出义务教育新课程的特色,创造活动的设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促进课堂师生互动,还可以使正面的、积极的情感教育得到升华。例如:《苗岭的早晨》一课,学习内容是欣赏小提琴和口笛演奏的《苗岭的早晨》,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分组自制各种小乐器,像塑料瓶和橡皮筋做成的简易乐器、竹制的管乐等等,教师给出适当的指导,待完成在课上让学生来表演,表演的内容不要求太难,关键是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己动手、参与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当中增进对乐器和器乐曲的了解,使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情感在创设活动中得到升华。又如:在一次听课活动中,听课的题目是歌曲《友谊天长地久》学唱,音乐教师先教唱完本曲后,抓住珍惜友情的这一情感教育主题,设置了课后的相关活动,其内容是一部分同学用竖笛演奏乐曲旋律、一部分同学用小型打击乐演奏乐曲节奏、其他同学则围成一圈,相互交叉手拉手转圈并做舞蹈动作。课后集体评价效果良好。事实证明,这样的课后延伸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注重了学生对音乐内容、情景的体验,同时也对生活、学习中同学们要相互珍惜友情的情感教育通过创设活动得到升华。
总之,“每一次教学活动都应该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是教师灵活机智的再创造,应当体现教师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具有原创性和不可重复性。”怎样音乐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使课堂真正做到既低负又高效,更需加强学习,在教学的实践中体现课程的改革,转变我们的观念。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
[2] 中国音乐教育.浙江省音乐家协会杂志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