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传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传播

新传播范文1

麦克卢汉提出的“地球村”概念,不仅预言了电子媒介技术带来社会组织形态的“重新部落化”,也预言空间距离将被压缩,整个地球将变成“小小的村落”。如今,这些预言已经部分地变成现实。然而,媒体技术同时也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力量的塑造,一个国家的技术发展趋势并不能完全在另一个国家重演。而即便在一国之内,媒体技术的发展也存在区域上的不均衡。笔者认为,在新传播生态下,新旧媒体可能博弈。

新传播生态的特征

笔者认为当下的传播生态至少有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有更多的传播主体借助网络新媒介技术参与到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来,包括个人、企业、政府机构等,打破了传统新闻媒体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垄断。以往传统新闻媒体只与同行竞争,现在则被迫与各种新的传播主体竞争。除了搜索引擎、商业门户网站这样的老对手,还有近年来在细分领域涌现出的一批专业性传播机构,如财经领域的雪球财经,IT创业领域的虎嗅网、钛媒体,科技领域的果壳网、科学松鼠会,乃至于专门做脱口秀的《罗辑思维》等。

第二个特征是“对称参与”成为新闻信息流动的基本规则。网络新媒体技术是点对点的通信技术与点对面的广播技术的融合,这不仅使大众传播与人际网络传播合为一体,变成所谓的“大众自传播”(Mass Self-Communication) ,也使新闻信息传播的规则从单向传播走向双向的“对称参与”。所谓“对称参与”,是指当人们能够接受信息时,他们就能发送信息。有了网络新媒体之后,受众参与便成为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分享、评论、转发,还是爆料、批评、“米姆”(Meme)式的戏仿。

第三个特征是新闻信息的专业生产(PGC)与用户生产(UGC)的有机融合。在“对称参与”规则的作用下,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开始生产各种形式的内容,并逐渐改变着原来由专业生产(PGC)主导的新闻信息样式。上文提到的雪球财经等专业性传播机构,都是PGC与UGC有机融合的典范。需要说明的是,传统新闻专业生产及其职业技能都可能发生重大改变。例如,IT技术、数据分析与呈现、与公众交流等,可能成为重要的职业技能。

第四个特征是“先出版再过滤”模式正在挑战传统的专业把关模式。网络新媒体技术降低了出版成本,加上“受众”的大量参与,使网络具有越来越强的议程设置能力,自上而下的专业把关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近年来关于“谣言”的争议,以及国家打击谣言行动,均体现了这种冲击与挑战。这种“先出版再过滤”模式使大量未经证实的信息得以进入舆论场,而负有舆论引导之责的传统新闻媒体疲于应付,角色逐渐从新闻信息首发者转变为新闻信息核实者。

第五个特征是传统新闻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初步形成分工协作、递进传播的基本格局。虽然这一格局早在门户网站时代就已形成,但这种格局的影响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断增强,双方在这一格局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不断发生变化。总的来说,传统新闻媒体拥有政治与新闻资源优势,网络新媒体拥有技术与机制优势,二者在新闻信息的不同传播阶段发挥不同作用。虽然移动互联网与微博、微信等社会化网络正在冲击这一格局,但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基本格局仍将持续演进。

传统新闻媒体仍处于产业链的上游

传统新闻媒体虽然整体上已呈现出衰落趋势,包括读者流失、广告收入下降等,但总的来说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上游。

首先是因为新闻信息行业带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只有传统新闻媒体以及少数重点新闻网站拥有合法的采访权。这种行业准入的硬约束决定了传统新闻媒体在新传播生态下的主导地位。虽然网络新媒体公司也在通过约稿、编译、访谈、整合UGC内容等方式进行原创内容生产,但网络上新闻信息的主要来源还是传统新闻媒体。可以预见,传统新闻媒体及其所属的网络新媒体仍将长期作为行业的主导力量存在。

其次,传统新闻媒体在新闻业务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专业标准与流程、运营管理经验等。这些新闻业务经验是新传播生态下进行新闻业务创新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从商业门户网站到创业公司都热衷于从传统新闻媒体“挖人”的原因。

第三,传统新闻媒体拥有大量的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包括当地的社会网络资源、品牌的公信力与社会影响力等。传统新闻媒体多年辛苦经营而积累的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对于其从事新闻信息业务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传统新闻媒体所受的约束

在承认传统新闻媒体在新传播生态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传统新闻媒体的这种主导作用所受的约束,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传统新闻媒体一方面受益于“体制内”身份,另一方面也受到这种身份带来的约束。正如一位研究者总结的,“在旧有的体制下,新闻出版单位和企业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现代企业制度难以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机制匮乏,激励约束制度未有效建立,出资人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严重,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制度缺乏,大锅饭现象严重,导致企业活力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化”。虽然针对旧体制的改革不断在推进,但到目前为止应该说传统新闻媒体在竞争活力与灵活性上与互联网企业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人才、技术、资金、管理等生产要素的价值创造潜力还未完全发挥出来。

其次,传统新闻媒体内部存量部门与增量部门之间有利益冲突。很多传统新闻媒体成立新的部门发展新媒体业务,客观上形成新、旧业务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即便在企业体制下,技术与产品创新造成原有利益格局的调整都是一个痛苦而艰难的过程。

第三,旧的思维模式与业务传统短时间内难调整。传统新闻媒体有丰富的新闻业务经验,但也要看到某些新闻业务经验是基于传统垄断性的、单向传播的传播生态,在以“对称参与”为基本传播规则的新传播生态下已经不再适用,而需要“再专业化”的调整。但旧的思维模式与业务模式是奠定传统新闻媒体辉煌历史的基础,短时间内在“路径依赖”的惯性作用下很难调整。

传统新闻媒体向何处去

笔者认为,传统新闻媒体至少有三大发展机遇:一是移动互联网“重新洗牌”带来的发展机遇;二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国家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三是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的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传统新闻媒体而言,这些发展机遇有着不同的重要性排序。

利用好这些发展机遇的关键点有以下三个:

一是对旧传媒体制改革的速度与力度。任何好的传媒体制并不会自动促成发展,传统新闻媒体要完成历史性的转型与变革,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自身机制改善的能动性。

二是打破媒体技术中心主义,以向公众提供价值增量为目标。专业新闻媒体既包含技术要素,也包含政治、经济与文化要素,不能从新媒体技术替代旧媒体技术简单推导出新媒体取代旧媒体的结论。特别是,旧媒体已经有了大量使用新媒体技术的实践。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专业新闻媒体能够在新传播生态下为公众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增量,而不在于使用何种媒体技术(无论新旧)。一切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壮大新闻机构实力与影响力的媒体技术都可以大胆使用,并在实践当中逐步优化媒体技术组合,无论所使用的媒体技术是网站、移动客户端、户外大屏,还是报纸、广播、电视。

新传播范文2

品牌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一个国家、地区、城市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许多城市盲目地向现代化大都市跃进,形成了千城一面的同质化现象,造成城市品牌没有亮点。创新传播成为了树立差异化城市形象、实现城市品牌化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大,通过创新传播来树立个性化形象的城市品牌正在不断涌现,呈现出以下四个主要趋势。

差异化城市品牌定位与传播

越来越多的城市有意识地进行着城市品牌的差异化定位与宣传,让城市品牌真正成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地心之旅,重庆武隆”,“浪漫之都,大连”,“重庆,非去不可”等都是源于找到了各自不同的城市定位而树立了差异化的城市品牌形象,让城市品牌成为了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以义乌为例。1999年,义乌提出了建设“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的理念,十余年的品牌持续塑造,使得义乌已经从一个小县城演变成现在的“小香港”,成为全球著名的“国际商贸城市”。义乌GDP“十一五”期间实现了从352亿美元到614亿美元的快速增长;旅游外汇收入从2006年的1.58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3.2亿美元。

主打高影响力传播平台上的广告传播活动

城市品牌权威、大气的价值诉求,决定了高影响力媒体是城市品牌传播的天然平台,央视则是其中的首选。随着媒体的细分化发展趋势,央视各个频道所承载的内容和传播职责也有所不同。CCTV-1、CCTV-4、CCTV-NEWS和CCTV-新闻因央视“新闻立台”宗旨的树立而成为央视四大新闻权威频道。一个又‘一个的城市品牌依托四大频道跃然纸上。同时,随着越来越多城市对国际化传播需求增加,具有国际传播力的媒体开始凸显。如CCTV-4和CCTV-News两个重要的中国外宣频道,逐渐成为城市品牌国际化传播的核心阵地。杭州、苏州、丹东港等城市品牌都在这两大国际传播平台上进行着大力度的传播。

注重品牌美誉度与共赢

在央视城市品牌传播的主战场,城市晶牌已由品牌认知阶段跨越到了提升美誉度阶段。广告版本由以前的5秒、10秒短版本硬广为主,转变为现在的15秒、30秒长版本硬广为主导。

同时,传播形式也在不断改变,产生了以“常州”为代表的新型广告传播集群形式。常州在整合辖区内城市及景区的基础上,广告播出的方式与“好客山东”有所不同,以15秒为例,每条广告前10秒播出不同城市的硬广,一个广告片播出一个城市,而所有广告片的后5秒都以“创意常州,美好江苏”为定版,这就统一了常州整体形象,形成了大区域融合的效果,弥补了“好客山东”强化了省级品牌,而忽视了辖区品牌的不足之处,实现了大区域品牌与辖区品牌的共赢。

新传播范文3

一个互联网老兵,去一个传统餐厅面试,老板问了他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产品经理,会怎么经营?他说:我会让所有的饭菜全部免费提供给顾客,但顾客吃饭前,必须先看20分钟广告,我们赚广告主的钱。餐厅老板问他:你是干什么的,他说:我做视频网站。老板说你滚吧,我们不需要你。

他去的第二家企业是房地产公司,老板说:如果我雇你,你怎么做?他说:我会搞一个促销活动,一折。老板问他以前是干什么的?他说:我是开网店的。

他又去了一家银行,老板问他:我们银行应该怎么通过互联网盈利,重新塑造自己的品牌?他说:我们未来三年不可能盈利。这是互联网人经常说的一句话。

他后来又去了一所学校,校长问:如果你来做校长,怎么经营这个学校?他说:首先我们要女生上学全部免费,学校变成了妹子多、好交流的学校,然后我们打造一个年轻人的音乐交流乐园。这样一来,男生会来我们学校,要多少钱他们都给。校长问他是做什么的,他说:我是做游戏的……

看似一个笑话,但过两年有可能会变成事实。这说的其实是互联网思维。

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的价值链,以及整个的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诞生了一个超越人与商品、人与人、人与信息的机会,也就是人与服务,这是非常传统的第三产业。到底互联网思维通过什么方式来颠覆这一切?传统行业应对颠覆需要哪些全新的策略?

传统企业要抓住核心切入点

互联网的核心是用户。以用户为第一出发点,也叫用户思维,基于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简约化的产品。不断地迭代这个产品,快速优化,最后打造极致的产品体验。当你拥有了极致的产品之后,必然会有口碑。一旦有了口碑,就会转化为流量,流量是一个平台最基本的构成元素。这时候你已经完全转变成了一个平台,平台背后产生的是大数据。当一个企业拥有了大数据之后,就可以做跨界。

传统企业应该做什么?可以从任何一个点去切入,但归根到底一定要以用户为中心。一个公司只有受众没有用户是很可怕的。有了用户之后,你就有了精准的流量评估和消费者的转化,才能创造全新的商业模式。

为此,你一定要思考:是不是一个只拥有销量而有用户的公司?

看看小米,这个品牌从诞生起就以用户为最核心的切入点,打造粉丝和社群。其他的手机厂商很多是没有自己忠实用户的,它们可能通过很多其他渠道商卖手机,但根本不知道卖给了谁。这就是品牌和平台的区别。

雷军为什么花了10年时间做WPS去对抗微软的office,但却屡战屡败,而在被称为“夕阳行业”的手机领域能打赢这场仗?其实就是运用了互联网思维,干了传统行业的事:专注、极致、口碑、快。他将一个全新的价值网络,引入到了传统的手机行业,这不是手机与手机厂商的竞争,是跨界的竞争。

这种颠覆性的创新,通常发生在新产品、新技术或者低端市场领域。雷军从非常小众的粉丝――发烧友的市场切入,打造了今天的小米式成功。

拿产品“放话”

当时生交替的时候,上一个时代所有正确的决策,就会变成你在下一个时代被颠覆的理由。这是不可逆转的。但是,要想创新成功,必须先干掉自己的现有业务。

要敢于革自己的命!乔布斯是这个领域的鼻祖。最初,他将音乐播放器卖到了全世界,但当他发现智能手机可能拥有全部iPod功能的时候,他第一个革了自己的命,他又做出了iPhone,让iPhone干掉了自己的iPod。

在今天产品快速更迭的时代,速度慢等于掉队和死亡。我们今天评判一个公司落后或者掉队,不是看它是否亏损或者破产,而是看它的影响力是否已经消失。

今天是一个产品的时代,拿产品“放话”成为一种时尚。从乔布斯拿一款手机走向讲台开始,包括今天所有的互联网品牌都会以产品说话,不需要打其他的广告,用户会帮你去传播。所以,口碑营销成为主流的营销方式。

2014年9月16日,我们和一个互联网餐饮品牌黄太吉,录制了一个视频。当天晚上写剧本,17号开始录制,18号一天剪辑,19号在iPhone6的时候,我们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iPhone全球首发当日,遇史上最强对手。这个视频在没有任何推销的情况下,48小时转发量超过1000万次,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传播。

好产品本身就是广告。当产品对用户而言成本接近于零的时候,一个产品和广告,是可以同时传播出去的。但是我们需要用户的尖叫,那么你要不断地刷新自己,打造一个超预期的体验,超出用户的预期。

线下怎样“反攻”线上?

前几年,在任何一个行业的互联网化竞争当中,都是从线上到线下。但到了2014年,O2O模式有了新的变化:就是线下开始向线上进行反攻。

但是,传统企业怎么去跟互联网更好地结合,而不是所谓的博弈,是传统企业应该去做的尝试。

用户的行为和心理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以随时评价你的产品和服务,再想骗人很难。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更期待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的体验。他想讲的是我知道、我选择、我控制、我省钱、我快乐,企业只要抓住任何一个痛点,就可以打造一款非常好的产品。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有“三众趋势”:一是众包模式,比如用打车的模式做快递,本身没有一辆车,但其可以调动出租车,跟出租车司机合作,用App调动每一个拥有电动车的车主,去做同城的配送,短程三公里,1小时送达。这就是众包的力量。

二是众筹模式。我被中欧选去参加一个课程,有一个要求:听这个课程的人,不能自己掏学费,而必须通过众筹的方式去完成。我在朋友圈里发了一些信息说:如果有一个人给我捐100元上学,我就抽出1分钟的时间去跟他交流,结果很短时间就筹集到了11.8万学费。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行转账、网站支付四种方式完成了一个小众筹。

新传播范文4

现阶段的时代特点:传播战略构建的前提和基础

1、媒介化时代。在媒介化时代,人们头脑当中90%以上关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均来源于媒介传播的“塑型”。因此,对自身的形象构建而言,被感知的事实永远比事实本身更重要。2、围观时代。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方式极大地释放了人们的社会表达,为每一个人都“安装”了向社会喊话的“麦克风”。3、危机常态化。社会有机化程度的提升造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牵一发动全身”的社会逻辑;而社会化媒介的普及造成了“时间消灭空间”的传播格局――任何一个挑战公民价值底线的局部问题,在社会的围观之下,都会迅速成为影响全局的重大舆情热点问题。

当下政府在公众形象构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以物为本”的传播逻辑。宣传中存在着严重的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没有体现出对人应有的关切与尊重;缺少理想和文化的高度,缺少作为有尊严、有品质的新生活创造者、引领者的形象构建。

2、概念化的传播形态。缺乏温度与温情,无法与人产生情感共振。须知,在传播实践中,“晓之以理”在说服人、引导人、使人产生认同感方面永远不如“动之以情”来得更加有效。

3、单向灌输的传播方式。不是平等对话而是强行灌输,不是直面现实而是回避现实,缺少对被宣传者的尊重和关切,缺少对于多元意见的包容和相处之道,缺少对于社会关切问题的有针对性、坦诚、互动式的沟通。

4、畸轻畸重的传播结构。在传播渠道的倚重上存在着严重的偏于在党报党刊和传统媒介上的卡拉ok,而在市场化媒介、新兴媒介上迄今尚无有效的进入和有影响力、有创意的传播实践。在传播内容的构成上,则存在着严重的成绩宣传的思维定式,严重缺乏对于多元化意见场域的博弈、协调与整合的经验和模式。

5、缺少一种基于系统化管理的整合传播的合力。一方面,政府目前的宣传各自为战,且多着眼于自身的功利性的传播目标的实现,散乱且无序,对于政府整体公众形象的提升作用不大。另一方面,政府目前在舆论传播中的传播角色惯于本色和单一。

传统媒介在政府在公众形象构建中的角色

新传播范文5

2011年8月13日,由引力传媒、搜狐视频、奇艺网联合主办,大连电视台协办的主题为“势变・谋动,新媒体环境下的数字营销及娱乐营销高峰论坛”在大连国际金融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大会特邀请了广告传播领域旗帜性专家、教授及走在行业实务最前沿的业内精英,就当前广告环境的趋势变化,受众视频的接触习惯,娱乐营销的现状及趋势等大家所关心的话题展开讨论。

引力传播集团总裁罗涛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他认为当前随着媒体碎片化的日趋加剧,特别是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的迅猛发展,再加上网络视频的高调出击,以及电视媒体的不断求新变化,使中国时下的传播环境变化万千。不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广告公司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如何在这样的传播新环境下,用最经济的手段,整合数字媒体、传统媒体,应用互动、娱乐等多种传播方式,实现企业品牌和产品的高效传播,是摆存每一个传播从业者而前的难题,也是机遇。

随后,引力媒体市场与传播策略中心总经理张召阳为大家介绍了上半年中国广告和媒体市场的总体情况,用数字对中国广告市场进行了细详解读;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以,“大国化与数字化双重作用下的中国传媒与广告市场”为主题,阐述了大国化与数字化双重作用力下的中国传媒与广告,从宏观上对中国广告市场的发展做了剖析;CTR副总裁田涛与大家分享的“娱乐营销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用鲜活的案例、严谨的思辨性思考,让大家对娱乐营销和植入广告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此外,会上联合主办方之一的搜狐全国渠道销售总监谭靖颖、奇艺网全国营销副总裁王湘君先后致辞和演讲。ComScore全球高级副总裁黄欣宇、新生代市场研究机构副总经理肖明超、秒针系统公司首席执行官祝伟等先后所做的“互联网发展趋势,在线视频和视频广告研究”、“中国受众网络视频行为与营销策略”及“全而提升数字广告ROI”等主题演讲,内容充实,旁征博引,让每位与会者受益匪浅。

由于本次会内容紧跟时下传媒发展势态,对当前传播行业热点、焦点及难点问题做了相应的探索。因此,会议也受到了广大企业的关注,吸引了蒙牛乳业、美的集团、雅迪集团、金正大集团、西王食品、洁丽雅集团、桂龙药业、东君乳业等共40家企业近80人签名参会。

新传播范文6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新媒体;转型趋势;

2006年,也就是Twitter诞生的那一年,美国《时代周刊》将“你”(YOU)列为年度人物。在数码文化方兴未艾的今天,那些曾经被称为受众的人们变身成为信息生产的积极参与者。正如Bradshaw(2007)所言,我们所处的世界已经从一个公众必须依赖专业媒体获取信息的社会,变成一个“人们可以自己获取并且生产信息的社会”。《时代周刊》预言,为数众多的用户生产内容平台,如YouTube、MySpace、Wikipedia以及Twitter,“不仅会改变世界,而且还会改变世界变化的方式”(Grossman, 2006)。迅速变迁的媒体环境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挑战。为了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将呈现四大转型趋势。这四大趋势概括起来就是:学科融合,媒体融合,科技创新和理解生态。在当前几近相同的技术环境里,这四个方面不仅是西方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课题,也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需要重点思考的发展方向。今天,我想围绕这四大趋势,立足于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前沿,并结合浙江大学的探索,谈谈想法。

一、学科融合

先说个案例。最近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似乎被推向了风口浪尖。他们也许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家被校方“关闭”的新闻传播学院。当然,校方并不主张用“关闭”这个词,他们用的是“重组”。该校高层表示,现有的学院太小,太孤立,太受约束,以至于无法为学生提供他们所希望的新闻教育,也无法使教师从事他们所希望的教学和研究。在重组期间,新闻教育仍然以课程的形式继续,不过必须是双主修,或主修其他专业加辅修新闻专业。请注意,是辅修新闻专业。面对学院教师、学生和校友的质疑,校方强调此举将是提升该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一大契机,未来可能建立一所融合信息、传播、媒体和技术等多种相关学科和资源的新学院,并可望成为美国最好的。

科罗拉多大学或许只是个案,它有许多内因,如原来学院的内部管理比较混乱等等。但这一个案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号,就是面临每天都在改变的媒介环境,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也需要改变。在这个媒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且人人都是媒介的时代,新闻(Journalism)和新闻工作者(Journalist)本身的概念受到挑战,需要大大拓展。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新闻教育仅仅依靠新闻学院是否足够?科罗拉多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被重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校方认为它没有很好地与其他学院合作,从而无法提供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因此,如何优化大学内部的所有资源,通过学科的融合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成为新闻传播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

这一目标有不同的实现途径。科罗拉多大学是比较极端的一种。目前,浙江大学2+2的本科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新生进校都按人文或社科两大类划分,前两年打通培养,主要是通识教育,没有具体专业。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从第三年开始,学生进入自己确定的专业院系学习。用校方的话说,就是一种“宽专交”(拓宽基础、专业培养、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就弥补了原有单一化专业教育的不足。当然这一模式在新闻传播专业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大块的实习时间使得本来就被压缩的专业课程进一步压缩,导致学生感到在校受到的专业训练不足。进入专业较晚,也使学生难以找到专业感觉。头两年通识阶段选课太随性,有些课程感觉用处不大。总的来说,这种“宽专交”的培养理念是适合新环境下的新闻传播教育的,但具体模式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媒体融合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政治学家普尔教授提出。他认为,媒体融合就是传统上需要依靠多种媒介技术来提供的内容和服务被整合在一种媒介之上,而这种媒介通常就是数字网络媒介(Pool, 1983)。同样来自MIT的媒介融合研究专家、比较媒介研究专业的创始人杰金斯教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展开。他将媒介融合定义为三方面的整合:跨越多个媒介平台的内容流动,多种媒介产业之间的合作,以及媒介受众的主动信息获取行为(Jenkins,2006)。从这个意义上讲,媒介融合并不单纯是一种技术现象,而是包括技术、产业、文化和社会变迁等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

媒体融合的大潮同样席卷中国。不论是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的三网融合进程,还是每个媒体内部争先恐后规划的全媒体蓝图,都体现了这一趋势。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则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媒体融合的压力。从前,报社记者只会写文字稿就行了。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记者被要求在新闻现场同时以文字、照片、音频、视频的形式通过微博等方式新闻。一些记者为新技术带来的新可能而欢欣鼓舞,还有一些记者则更多地感到不知所措、力不从心。如埃里克?牛顿所言,“如果一则新闻能够用30种不同的方式、以30种不同的技术形式来讲述,我们需要理解新闻的本质,并使用最适合的媒体。(Newton, 2010)”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挑战。

面对日趋融合的媒介环境,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培养未来的新闻工作者?传统新闻理论对于新闻现象的归纳和解释是否仍然准确?传统按媒体划分的采写编评课程是否还适应当前的融合新闻报道?如果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们又该如何改变或重组现有的课程设置?目前,大多数高校选择的是增量改革的途径,即对现有课程进行修正的同时,增加一些新的课程。浙江大学也是如此。2011年上半年,浙大增设了《媒体融合》本科课程,我是主讲教师。在教师讲授相关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调研国内外融合新闻报道的前沿案例,最后独立完成一项融合新闻报道任务。同学们在学习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收获不少。但初次探索,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课时太少,未能与实验课结合,平台不够完善等等。

三、科技创新 一直以来,新闻传播教育,包括研究,与业界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断层。理论研究保持独立性固然无可厚非,但如果应用研究也与业界脱离就值得反思了。在新闻传播学科,高校喊产学研一体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事实却是说的多,做的少。常见的情况是,业界在前面尝试,学界在后面观望。业界有了成绩,或出了问题,象征性地请学界来总结一下,仅此而已。结果就是,业界觉得无关痛痒,学界感到疲于应付。双方仍然未能找到一个有效的连接点。

要改变这种局面,高校应该成为新闻传播的创新引擎,而不是创新的跟随者。举两个例子。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刚刚建立了一个Reese Felts 数字新闻项目,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探索新闻传播的新形式。其中一个重要尝试是,建立一个由学生设计、开发、制作和运营的新闻网站(reesenews.org),然后利用这一平台试验各种不同的报道和叙事方式,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测量不同方式的传播效果。一方面,网站为所有相关课程提供了实践基地,另一方面,网站实验研究的结果也可用于指导专业媒体的新闻实践。另一个例子是前面提到的科罗拉多大学,他们也建立了一个名为“数字媒体实验厨房”(Digital Media Test Kitchen)的实验室,从新闻技术、技巧和商业模式这三个方面进行创新研究。

中国大陆的新闻传播学院在这方面虽然整体上尚未起步,但也不乏开拓者。比如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于2008年建成媒体融合未来实验室,并与多家媒体和IT企业开展了多种合作,初显“媒体硅谷”之势。浙江大学最近也利用学校投入巨资升级传媒学院实验室的契机,重点建设新媒体实验室,由认知研究实验室、数字影视与文化产业实验室、电子编辑与数字出版实验室组成。其中,认知研究实验室配备全球最先进的眼动仪和脑电仪,旨在利用认知科学的研究手段为新闻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四、理解生态

我们所处的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世界,我们所面对的人也不再是原来的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所处的媒介环境发生了深远的变化。不论是新闻传播教学还是研究,都必须时刻把握不断变换的媒介环境,方能与时俱进。理解媒介生态的关键是理解我们周围的人,理解那些我们曾经称之为“受众”的人们。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例如思维方式上,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具有更强的批判能力,不再认为传统的主流媒体是唯一的、甚至可信的信息来源,对新闻的理解也不再是单一的、静止的;行为方式上,Web2.0的出现使人们不再是消极的接受者和消费者,也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和生产者。同时,人们的习惯也发生了变化。例如,浅层阅读逐渐取代了过去印刷媒体时代的深度阅读;多任务(multitasking)逐渐取代人们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情,等等。面对变化的环境和其中的人们,新闻传播教育不能熟视无睹。我们要通过各种手段,弄清楚现在的人们究竟喜欢什么样的新闻。以情感为例,传统的新闻报道不能掺杂新闻人的任何情感,记者编辑必须冷静客观地报道新闻。但研究表明,带有情感的新闻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更容易被人们记住。记者不隐藏自己的情感倾向,反而会使读者更愿意相信。而且,在博客、微博这样的新平台上,带有个人感情的报道更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另一个相关的问题是人称。第三人称毫无疑问是新闻报道的叙事方式。但人们发现,用第一人称讲新闻,会使受众感到更有人情味,感到是在跟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媒介进行交流。当然,这些都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帮我们进行决策。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我们身处的媒介环境发生变化,我们报道新闻的方式就没有理由不变,新闻教育的模式也没有理由不变。

基金项目:本文是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微博动员信息的传播机制与效果研究”(G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韦路,男,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媒体传播研究。

参考文献

[1] Bradshaw, P. (2007). A model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sroom[OL].

[2] Grossman, L.. You — Yes, You — Are TIME's Person of the Year

[3] Pool, I.. Technologies of freedom[M]. Cambridge, MA: Belknap/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