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闻一多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闻一多的故事范文1
秋阳下,奂雯理理额前齐刷刷的刘海。风袭袭吹过,毕竟是秋天,虽然有阳光,还是很冷。奂雯不满地嘟喃着,走在校园小路上。“雯雯,怎么又没考好。”想起妈妈的责备,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二
天很有诗意,花很有诗意,风很有诗意,唯独考卷没有诗意。发卷子时,窗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她真想跟它一起哭。她不敢,怕同学笑话。
三
是你吗?是你在为我哀悼吗?有时奂雯会这样想,雨哭了,是因为人间有人在难过。
那么明天是晴天,好吗?
四
奂雯喜欢秋天的池水,一种幽深清凉,宁静的感觉。奂雯就呆在池水前,看水静静的姿态,看偶尔泛起的涟漪。雨落入池塘,就再也没有哭过。
在这么漂亮的池水面前,奂雯怎能够不快乐呢?
五
奂雯有一次听到邻家小姐姐练琴的声音,那种近乎完美的音质,像水一样倾泻出来,滴在奂雯心间的碧潭,泛起点点涟漪。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弄得奂雯鼻子酸酸的。奂雯想学琴,以一种优雅的姿态弹出一个个优美的音符,带给自己和他人幸福的感觉。
奂雯现在很幸福很幸福。
六
奂雯想起小学那个调皮的同桌,他总是嘲笑她语文不好。奂雯骂他龟爷爷,那是在他喊她孙子的时候。
小学时光短暂而美好,当年那个聒噪的黄毛丫头哪去了呢?
七
奂雯很想变成一朵花。金秋的花不多,但每一朵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韵味。随意安家,尽情生长,沐浴在阳光下,给他人以美的感觉,这不就是奂雯想要的生活吗。
可是。花或许都不能欣赏到自己的美,它也是不快乐的呢。奂雯不漂亮,但她是人,她有思想,她很怜惜花,因为她现在至少比花要幸福。
八
奂雯想她前世是一朵花,开在江南泥泞的小路上。周围稀稀疏疏开出了其他的小花,然后他们一起拍手唱歌。
很爱很爱花的小女孩无意折断了一朵花,然后他哭了。花儿凋零在雨季。
闻一多的故事范文2
此书之序由闻家驷所作,因家驷对一多知晓甚广,且一多为其兄,故序文中言辞平实,并无夸赞炫耀之词,仅站在众人的立场,简述其得失,更多的笔墨则放在刘?@先生作此评传的过程上,由此可见家驷对刘先生作其兄评传甚为满意,至于一多先生的功过是非,且让读者跟着刘先生的评传去获悉,去赏读。
此书约三十又二万字,一直到闻一多的出生记述到死亡,也就如时光记下每一个完整人生,由生至死,无丝毫间断停息。
至于刘先生记述闻一多之生与死,确实为与众不同,不同之处在于生之平凡,死之平凡。乍一看,生与死并无惊奇迷幻,但闻一多之死却能再平常中见真实,这样反倒能加深言辞的真实性。大凡我所览人物传记抑或评传,总以生死不凡而诱惑读者,如数代帝王生之时,天必见奇云,或是电闪雷鸣,或是巨龙腾空,竟无一人生之时,天地犹如往常;曾读出生时,更是喜鹊长鸣不休,以之来暗示此人日后必成大器,叫人观之,到底怀疑,真假几分,以至于读后文时也抱着幻想与怀疑的态度,把一部人物传记当作玄幻小说来读,这也就丧失了传记或评传的意义,也违背了作者美好的初衷,实为不值也!而刘先生的反其道,走真实,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该评传行文流畅,语言平实但又精炼,无论从前后衔接还是因果设置来看,都不乏精巧,让读者觉得顺畅上口,在无形中填充了读者的求知欲。而构思的严谨与丰富的创意也成为该评传的一大亮点。该文基本以时间为线索展开对闻一多先生生平之事的叙述,但作者在把握时间性的同时紧紧抓住了创作的根本理念,即在原有的人物事迹上丰富了其内涵,使得故事的发生在合乎常理的同时又增添了不少戏剧性,而这种戏剧成分却不显得那么虚假,这也就从深层次上展现了闻一多本就不凡的一生;也体现了作者在平凡的写作手法上彰显独特,在独特的人物形象上寻求平凡,刘先生的评传功底与对一多的了解之深也就可见一斑了。且刘先生也常显独到之处,即在丰富评传内容的同时,又在较短的时间间隔上进行了巧妙的往复循环,这种笔法在一多的学生时代体现的尤为突出,一多在清华的八年学生时代以及他作为一个文学初学者的身份就体现了这一点,这也将一多苗头初露的社会能力以及文学事业上的成长揉为一体,进行了前后比照,反应了一个作家笔法及思想上的幼稚到成熟,而这种局部的往复循环一直贯穿了整个评传的始终,闻一多由一名学生成为诗人,由一个诗人成为社会事业者,由一个社会设业者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拥护者,倡导者。在这一成长过程中,作者巧妙的运用间断性循环,不但让读者获悉了一多成长历程之坎坷,而且没有让读者感受到思想情绪上的重复,乏而无味,反而使读者从中得到深刻的启示,在思考评传中主人公闻一多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变化成长的同时,我们又不自觉地充当了评传的接受者与评传主人公的膜拜者。作者还善于在视角的转换中描摹人物形象。该评传通篇以细腻而老道的笔触给世人展现了这样一个充满争议的形象,这样以来,使得作者心目中的一多更加人性化,人物个性更加活泼,我们在读着文字的时候似乎就能听到闻一多激昂的演说,看到他那争锋怒斥的面容,也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粗犷的喘息,对生活的感慨,对社会和祖国命运的忧虑;他不仅将这些为人熟知的鲜明个性描写出来,而且用特写的镜头将这些个性放大,成为当时奋进社会青年的个性,成为民族?I卫者应有的个性,成为社会主流所需要的人物个性。而且以此人物形象的渗透,揭示了社会现状的发展与变化。将个人命运的放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欢喜与悲哀,可见作者在揣测闻一多生存时代背景时的细致,准确,只有在熟知这些的基础上,才很好的驾驭了个人成长与时代命运的关系,从而塑造了一个时代的典型特征,真正做到了写人物传记的目的和意义,也使行文更富有表现力,这就用一个时代的悲欢兴衰,说服了读者的思绪起伏。
再者,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用了大部分笔墨渲染的东西,也正是贯穿于全篇的一条主线,就是闻一多身上表现出来的认真执着的精神,这种精神从评传主人公一多的角度来看,是对自身生活和生命的负责,是一种积极昂扬的人生态度,不怕苦累的高贵精神品质。他广泛的涉猎,潜心研究学术几十载,翻遍了从先秦到近代数千年的文化经典,考据了近千部古代典籍,将一个诗人的成长深深打上了学者的烙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教授,爱国主义者,反而成了他真正的代名词,他在原本不擅长的领域获得了惊人的成绩,在本就擅长的地方立足更加坚定,并将自己毕生的成果献给社会,献给水生火热中的人民,为伟大的社会理想献身,彰显了不凡的一生,作者将个人与社会联结起来,最终塑造了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的形象,让我们确实能耳目一新。这是作者和主人公闻一多双重的成功。
这本评传我读了近二十天,在阅读欣赏的过程中,转变了阅读目的和阅读方法,刚开始我可能更注重作者的行文思路与技巧,想在获悉内容之后借鉴刘先生写作手法上的处理,写作思想和思路的设置,找到自己可以借鉴的东西,也使作者本身的价值在我心中无形升华,这或许是我与很多读者阅读传记时不同的地方。我这也算是一次“喧宾夺主”之举,但这倒使得自己对闻一多的了解与敬畏愈加深刻,对他命运与时代的理解更加细微。这还是我第一次以这种视角来阅读评传,正如站在局外的人本无心于局内事务,但正是这种局外人的身份,使得他们将局内事情看透,弄明白。这让我欣喜之余,更多的是诧异。
我在局外静观艺术成长的时刻,目睹了一个伟人的成长;在伟人的时光里,习得了艺术之长,真可谓是一件乐事啊!这时才发觉读书与感想犹如一本评传一样,随时间的推移,重视的东西也就不一样了,而且会随时变更,这不是我们刻意的改变,而是一种伟大的被动。但愿读书也是一种无人能言明的评传。
闻一多的故事范文3
关于龙舟赛的起源,有个深入人心的说法——为了纪念屈原。但闻一多有考证,认为此说并不正确。
一般认为,中国人的祖先曾以“龙”为图腾(也有反对意见,认为“饕餮”才是最古老的图腾),但既然“龙”是远古图腾,而龙舟的出现也早于屈原。舟以“龙”为饰,理应与图腾观念有更紧密的联系及用途和(心理)价值,而不大可能出于某次实际的“救生”活动。
闻一多的《端午考》说,距屈子投江千余年前,划龙舟之习俗就已存在于吴越水乡一带,目的是通过祭祀图腾——龙,以祈求避免常见的水旱之灾。祭祀之日便是端午,在水域中竞划刻着龙饰的舟船是“龙祭”的重要内容。
历史上,许多古老民族的图腾一般都是具体的植物或动物,中国的图腾崇拜却不然,这些图腾都是幻想出来的产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人们熟知的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超自然神灵。这与水旱之灾一直是困扰华夏生民大患可能有密切关系。诸如上古传说大禹治水表现的。因此,“龙旗”“龙舟”的出现 及其最原始的“功能”确实可能要从图腾、宗教观念中去寻找。
古代吴越地区以龙为图腾,吴越之民有“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祈求龙神来保护生命安全和避免蛇虫之害,每年五月初五这天, 都要举行盛大的图腾龙祭。将龙形纹饰在身体上, 把乘坐的木船刻划成龙的形状, 龙首高昂, 龙尾翘起,涂上各种色彩, 称为龙舟, 四角彩旗飞舞, 青壮年“着彩衣, 立龙首”,于急骤的鼓乐声中作龙舟竞渡。同时将装在竹筒中或裹在树叶里的食物, 抛入水中,供龙神享用。
闻一多认为,屈原汨罗江投河自杀与端午“祭龙”在时间上是个巧合。但仅仅是巧合,却又不足以解释为什么后来纪念屈原的说法可以取代龙舟竞渡的原始功能——“龙祭”。
那么,又如何看待“龙祭”的这一变迁?
在此,古希腊“马拉松”故事可作一个很好的参照物。马拉松是进入现代奥林匹克殿堂的第一批项目,它现在已经成为风靡世界、高度商业化的运动,那个古希腊的传令兵也因这项运动的世界化而家喻户 晓。不过,按当初希腊人的想法,他们是希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永远留在希腊故土举办的。如果当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同意希腊人的提议,那么就不 难想象,现代奥运会决不可能有今天这么大的影响力,马拉松跑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事实上,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力远远超出欧洲,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现代奥运会这个媒介。龙舟赛与马拉松相比,在这方面正好成了一个反例。尽管今天也有所谓的“国际龙舟赛”,但实际上这项运动仅局限于华人圈,在国人的观念里,龙舟赛还是民族的。所以屈原与那个希腊传令兵比影响范围自然要小得多。现在很多人都意识到,把一项民俗竞技活动纳入世界竞技 圈,是扩大影响力的最好办法。所以韩国人极力地把跆拳道塞进奥运会,而中国人也开始琢磨如何把武术塞进奥运会,这样还能多弄几块金牌哩。
闻一多的故事范文4
关键词:中国端午节 日本端午节 龙图腾信仰
端午节的流传由来已久,在中国,有关端午节的传说和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在同为东亚圈的日本,也有着过端午节的习俗,只不过内容和形式与中国的端午节有区别。本文就中日两国端午节的由来进行论述,并就端午节从中国流传到日本的途径、过程以及流传时间这一点进行分析探讨,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更好地对中日两国端午节这一具有特色的民俗节日加以理解。
一、端午节的由来
(一)中国端午节的由来
中国端午节的由来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流传最广的就是源于纪念屈原,另外还有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禁忌说、图腾说等。我认为,图腾说比较值得信服。萧放在《岁时生活与荆楚民众的巫鬼观念――研究之一》的论文中提到:“端午节虽然很早有了纪念屈原或伍子胥的内容,这种内容甚至在六朝以后成为端午节的主题之一,但在乡村,端午驱邪避恶的习俗依然传承。”萧放的这一论证间接证实了禁忌说或者图腾说的可信度。图腾说是来源于闻一多的考证。闻一多在论著《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指出:“在屈原投江之前,吴越一带已有端午节存在。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可能是迎涛神祭图腾的习俗。相传古代中国南方吴越人(今江浙一带)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每年五月初五举行祭图腾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中略)。另外,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
从闻一多的论证和出土的史料中可以推测,中国端午节是来自于古代中国人有龙图腾的崇拜,每年阴历五月五日举行龙图腾的祭祀仪式,这种祭祀仪式慢慢演变为今天的端午节。而屈原说等说法,我认为是为了体现出英雄崇拜等英雄主义,以教诲众人。
(二)日本端午节的由来
日本的端午节,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纪念端午节的习俗在中世纪初传入日本。日本飞鸟时代推古天皇(593-628年)时,日本人用五彩丝系菖蒲挂在胳膊上,用来灭灾减病。端午节时天皇在宫中举行菖蒲宴,饮雄黄酒。每年这一天规定向天皇献菖蒲。公元834年的《令义解》确定五月五日为节日,并在日本文献《续日本后纪》里初次明确记载端午节。在仁明天皇承和六年(公元839年)五月写着:“乙酉,是端午之节也。天皇御武德殿,观骑射。”不过,端午节最早在日本是属于“贵族俱乐部”享受的一个节日,通常只在皇宫内开展活动。
在古代日本,刚开始时只是宫廷内部过端午节,后来在民间,端午节和日本本身的习俗“五月忌み(避讳五月)”结合了起来,诞生了日本式的“端午の句”。进入江户时代以后,端午节“飞入寻常百姓家”,皇室、幕府、武士、庶民百姓都过这个节日了。
“五月忌み”是古代日本在插秧之前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曹建南在《从女人的节日到男儿的节日》的论文中提到:日本早期社会开始插秧的时候,要祭田神,举行插秧祭。在插秧祭上担任重要角色的就是“早乙女”。被选为“早乙女”的少女,必须在神社举行奉告仪式,取得神的认可。然后被关进屋檐上插有菖蒲的“女の屋根”或“女の家”中洁身净心,直到举行插秧祭时才能出来。(中略)喝菖蒲酒,洗菖蒲澡,最早应该是“早乙女”洁身净心的一种手段。
也就是说,在日本,五月五日最早是以女人为主的祭祀仪式,中国的端午节流传到日本之后,与日本的“五月忌み”的仪式相结合,逐渐演变成现在的男孩节。
二、关于中日两国端午节的一点思考
综上所述,端午节的发源地在中国,根据图腾说,最早是一种与龙图腾相关的祭祀活动,当端午节流传到日本之后,这一节庆习俗与当地的文化习俗相结合,演变成为具有其本土特色的节日。
我认为,端午节祭祀仪式的特征在中日两个国家中均有所体现:在中国是祭祀龙图腾,在日本则是插秧祭。可见在古代社会中,祭祀仪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祭祀仪式来满足百姓们祈求丰收的愿望。而百姓们将这一愿望通过节庆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与现代也是一脉相承的。当今在中国,人们过端午节,也是祈求风调雨顺,去病消灾;在日本,则是希望男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可见,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仍然保留着几千年来端午节的文化传统,端午文化的传承,更是记载着人类发展的进程。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也是非常久远的。
然而,对于端午节的流传,有以下几点思考:
其一,端午节是在日本飞鸟时代推古天皇(593-628年)时传入到日本的,而在公元8世纪中叶才传入韩国。众所周知,古代中国文化的流传很多都是通过朝鲜半岛流传到日本,也就是说基本上都是从中国开始,经过百济、新罗、高句丽再到日本。为什么端午节的流传是跳过韩国而直接进入日本的呢?这一点我有些疑问,我觉得还应该查找更加确切的资料,以证实端午节传到日本和韩国的确切时间,以及端午节传入日本的途径。这一点有待继续考证。
其二,对于日本端午节的传入时间的推测。据我推测,日本传入端午节的时间要比史料记载的早。据研究,自弥生时代起,就有中国移民前往日本。日本学者把弥生时代的中国移民分两批次,第一批是指公元前三四世纪进入日本的中国燕、齐、赵的移民,第二批是公元前后进入日本列岛的中国越的移民。而中国自战国就有端午节的相关记载。大约在战国成书的《夏小正》记载:“此日蓄采众药以镯除毒气。”而在弥生时代来自中国的移民很可能已经把端午节的习俗带入到日本。据闻一多的《端午考》记载,吴地的先民应是越人,或是他们的同族。“越人的老家本在北方,后来逐渐南移,一部分停留在如今江苏境内,受着太伯仲庸的统治,所以便随着太伯仲庸的国号而被称为吴人,所以吴只是政治区域的名词,论种族,他们与越人还是一家。《越绝书》(六)《越绝外传纪・策考》‘吴越为邻,同俗并土’、(七)《越绝外传纪范伯》‘吴越二邦,同气共俗。’(中略),总之,吴越是一个民族,他们都是‘龙子’。”闻一多论述了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与吴越人的图腾信仰相关,而吴越人又是在日本弥生时代迁移到日本的第二批移民,所以,我推测,早在弥生时代,端午节就已经传入日本,只是缺乏史书记载,无法寻求答案,或者是我们还没有从现有的史料中发现相关记载。关于这一推测,我觉得需要查找资料,进行研究。总之,我认为,历史上端午节传入日本的时间要比史料记载的早。
其三,日本的端午节与当地的端午节和日本本身的习俗“五月忌み(避讳五月)”结合了起来,诞生了日本式的“端午の句”。“五月忌み”是古代日本在插秧之前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上文已提到)。而在萧放的《岁时生活与荆楚民众的巫鬼观念――《荆楚岁时记》研究之一》的论文中,他提到了荆楚人的祭祀仪式:迎紫姑。这与日本的插秧祭是有着相似性:紫姑是在六朝社会文化背景下酝酿出来的世俗神灵,紫姑不仅出身低贱,而且她的职司亦为同常的农桑事务,人们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中略)紫姑神的出现,反映了荆楚民众对世俗生活的关注。紫姑作为知晓民间“众事”的神灵,在荆楚地方成为传承千年的预测农事、婚姻的民间百姓女神。
迎紫姑,必有一套巫术仪式,《荆楚岁时记》记,先作其形迎之,再念动咒语,祈请紫姑降临,“捉之觉重,是神来也”,然后卜问众事。
我认为,这样的祭祀仪式,与日本的插秧祭,有着相同点:(1)都是以女人为主的祭祀仪式。(2)都是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祭祀占卜。(3)都与巫术信仰相关。这样的祭祀仪式,在古代中国和古代日本,有着如此相近的形式,这不禁让我慨叹古代文化源远流长。且不管日本的插秧祭是否是由荆楚的“迎紫姑”仪式流传过去的,存在如此相近的形式与内容,对于古代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研究,更是一门课题。我觉得,日本的古代祭祀仪式与中国古代的祭祀仪式有着极其相近的特点,在中日古代祭祀文化的交流方面,可以大做文章。
以上主要就中日两国端午节的由来进行了论述,肯定了端午节来源于龙图腾这一说法,同时就端午节流传到日本的途径和时间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或许能对中日古代祭祀文化方面的深入研究起到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宋颖.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D].中央民族大学,2007.
[2] 栾超.中日端午节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 萧放.岁时生活与荆楚民众的巫鬼观念――《荆楚岁时记》研究之一[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
[4] 闻一多.神话与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闻一多的故事范文5
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而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故事也是在众多传统节日当中比较多的,那么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1端午节来历故事简写50字左右,欢迎大家查阅!
端午节来历故事(一)
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因苦劝楚王无果,忧愤投江自尽。楚国百姓怀念这位为人清正的大夫,于是将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鱼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尸身。后世延续为传统,渐渐演化为端午节。
(二)
闻一多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有二,一是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是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是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三)
传说端午节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处,令度尚为之立碑,又令其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端阳节:五月正是仲夏,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
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太阳重入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端午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
解粽节: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有“解粽节”之称。
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端午节的含义含义一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含义二
闻一多的故事范文6
关键词:诗词鉴赏 联想 想象 改写 吟诵
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灿烂的瑰宝,其中蕴涵着深厚的文化、文学与语言积淀,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曾经指出,不能把古诗文看成是“死去的东西”,其中蕴涵着富有生气的、积极的、富有美感的,有创造力的,能激励人、培养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的东西。对中学生来说,阅读与鉴赏古典诗词是加强人文素养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从古诗词中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在其中感受魅力、陶冶情操、体味人生百态,并且有自己的见解与发挥,在诗词中读出自己,这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但是在现实操作中,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却不知不觉地以应试为目的,功利性的追求使诗歌鉴赏进入歧途,将诗歌分解得支离破碎,丧失了鉴赏的愉悦性。而且在阅读鉴赏中,不少学生比较多的停留在了解诗词内容和基本思想的层面上,不懂咀嚼其中的韵味,对其艺术手法等方面的体会也鲜能说出一二。其中有时代的因素,同时更有思维方法上的原因。
一、想象创造法
写作需要想象。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写道:“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写作时充分运用想象,方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和感人的的艺术形象。同样读者在阅读与鉴赏作品的过程中也需要发挥想象。王朝闻曾以《红楼梦》为例论及这个问题,他说:“为什么我们重读《红楼梦》分明记得它的故事情节,却仍然愿意读下去,读了又读?这是因为读者每次阅读都依靠自己的生活实践发挥想象,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它的形象。”如果说诗歌创作时作者的想象是一种无拘无束的创造性想象的话,那么鉴赏时读者在面对特定的作品的时候主要是一种再造想象。再造想象受意象的制约,鉴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审美观念适当补充发挥,当然其中还包含一定的创造想象成分。因为古典诗词一般都比较简短,短短的几行字中要表达出也许我们今天要用几百字甚至上千字表达出来的情思、场景、故事,决定了古诗中有着许多凝练之处、空白之处,需要我们运用联想与想象等思维方式,把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相结合,充分发挥思维的活跃性才能勾画出诗歌所描绘的情景,补充诗人或主人公发生的故事和的情感,才能很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在鉴赏古典诗词时,在疏通诗词大意之后,调动自己的想象思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意境填补
在古诗词中,情景交融是一种常用的手法。一般情况下,诗人总是在一定感情的支配下,选取最契合自己情感的一些景物来描写,同时也使景物浸染了一定的情感色彩。作者往往会选取一些意象进行组合,最典型的莫过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样一些诗句,在景物与景物之间留下了巨幅的空白,这就是让我们的想象去补充的地方。补充想象,即是想象出作者作诗时可能想象到但是不必也不可能写出的全部东西。如果能够抓住诗中出现的一些相关意象,发挥想象力把它们联系组合,再辅以适当的补充性想象,那么诗歌便不再是干枯的几个词,而是一幅更为丰满的画面。
(二)换位思考
在阅读诗歌的时候,人们都习惯“披文入情”,站在作者的角度,跟随作者的遭遇与所见所闻一步一步来感受他的悲喜。这种设身处地的想象能使我们更好地融入诗歌的情境中,消除时代与个人经历的隔阂,引发共鸣与同感。不可否认,产生共鸣与同感是鉴赏体味诗歌追求的一个方面。但是除了这种方式以外,在鉴赏的时候,对一些诗歌也可以尝试发挥读者的能动性,作更高一层的想象与发挥,进行换位思维。所谓换位思维,即把感受体会的角度从主人公身上转移到其他事物的身上,以第三者的眼光从旁感受与审视。人有悲喜,设身处地的方式有时会让读者沉浸在作者一己的主观情绪中,难以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与评价。而作为拟人化的事物或第三者,则能够从一种预定的情绪中抽离出来,作为悲喜的见证者从旁观看与感受,这种想象的发挥带有很大程度上的创造性。
(三)古诗新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