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闷十二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解闷十二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解闷十二首

解闷十二首范文1

新生儿预防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工作是有效预防控制结核、乙肝发生、流行的重要手段,接种率是反映预防接种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了解天门市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质量,对新生儿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率进行监测分析,有利于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1],现利用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监测管理系统所提供的2008――2010年接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市新生儿接种卡介苗(BCG)、乙肝疫苗(HBV)首针的报告接种率均在95%以上,其估计接种率也在94%以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天门市2008年-2010年出生儿童。

1.2 方法

利用天门市统计局的人口资料,根据《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天门市的2008年至2010年BCG、HBV首针的接种数据,计算BCG、HBV首针的报告接种率及估算接种率;做D值评价,分析全市近3年来的报告质量,评价其报告接种率可信性。差值(D值)评价公式:D=估计接种率-报告接种率,当D≤0.05为“可信”,D在0.05~0.15之间为“可疑”,D>0.15为“不可信”。 [2]

1.3 统计分析

全部数据采用Excel 2003程序录入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度卡介苗与乙肝疫苗报告接种率

全市报告接种率BCG 2008年为99.88%,2009年为99.90%,2010年99.90%;HBV报告接种率2008年99.95%,2009年99.98%,2010年99.92%,其中HBV首针24小时的及时接种率3年均在98%以上。(表1)

表1 天门市2008-2010年BCG、HBV报告接种率比较

2.2 不同年度卡介苗与乙肝疫苗估计接种率

根据天门市统计局人口资料,2008年出生儿童为12149人,2009年13063人2010年13984人,按此计算,全市BCG估计接种率2008年为94.43%,2009年97.01%年,2010年98.73%,HBV估计接种率2008年为94.74%,2009年96.85%,2010年98.91%,均在90%以上,低于报告接种率。(表2)

表2 天门市2008年-2010年BCG、HBV首针接种估计接种率比较

2.3 差值(D值)评价

应用差值评价公式和判断标准对全市2008年至2010年BCG、HBV首针接种率报告进行评价,结果(表3)表明天门市2008年BCG、HBV首针接种数据判断为可疑,2009年-2010年接种数据判断皆为可信。(表3)

天门市2008年-2010年BCG、HBV首针接种率报告D值评价

3 讨论

接种率是评价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要指标,如何在报告接种率的高水平状况下对接种率作出科学的评价是计划免疫管理的课题之一[3],天门市自参加实施中国常规免疫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以来,报告质量逐年提高,2008年―2010年新生儿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首针的报告接种率及估计接种率三年相比(P>0.05)无无显著性差异,保持着高水平,天门市估计接种率略低于报告接种率的只要原因:统计局的人口是以户口为统计人口的标准,未统计非计划内出生人口、流动儿童人口数;而中国免疫监测信息管理系统2010年才升级改版,实行本地、流动儿童的接种信息管理,因此2008年-2009年的的报告接种数据中包含流动儿童人口数据,致使2008年-2010年报告应种数略低于估计应种数, 通过对2008-2010年新生儿卡介苗、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分析,提示天门市在保证高接种率的同时,要加大对流动人口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等管理工作。加强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随着《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全国全面推行实施,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这困扰着我们多年的问题将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朱丽君,吴淑贤, 刘宝义,等.沈阳市2001年常规免疫接种监测评价[J] .现代预防医学,2003,30(5):733-744.

解闷十二首范文2

春眠不觉晓

使万物从僵冻和死寂中复苏的春天,给予人们多么大的欢欣和灵感!古往今来,讴歌春天的诗歌何止千万。但,恐怕没有比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689-740)的《春晓》更使人感到春的存在和对春的感激之情的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看来是诗人早期作于他的家乡襄阳或浪游江南时的作品。诗人从睡梦中一觉醒来,忽然听到窗外处处鸟儿在欢唱。这才知道天已亮了。可惜昨夜的一场风雨,不知给春花带来多少灾难。但幸而天已放晴,鸟语花香的春光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这不是几乎每个人在春天的早晨都可能有过的心境吗?经诗人如此简练而巧妙地说了出来,给人以一种特别清新而亲切的美的感受。

在唐代诗坛上,孟浩然与王维齐名,史称“王孟”。他们以擅长写山水田园而自成一个流派。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为领略诗人在作品中多次吟咏的景物风情,我到孟浩然的栖隐处探访。襄阳创建于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作为古城而显示她往昔的光荣的各种历史遗迹,比比皆是。《襄阳县志》在名士孟浩然一条下载有:

“孟浩然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开元末,病疽卒。”

内容甚为简略,其中记述两则逸事,可以看出孟浩然的为人性格和生活道路。

一则说,在京师时,他的诗友王维邀他入内署。忽而玄宗皇帝来了,孟浩然赶忙躲到床下去。王维不敢隐瞒,只好以实相告。玄宗说,我听说过孟浩然的名字,但未曾见过面,为什么要躲起来呢。玄宗诏示他出来,问他有何近作。他参拜后,就顺口吟起他的那首《岁暮归南山》来。当吟至“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二句时,玄宗不悦,说,“是你不求仕进,并非是我抛弃你,何故诬赖我!”孟浩然因此栽了个跟头,失掉了作官的机会,被玄宗放还了。

另一则说,本州采访使韩朝宗慕孟浩然的诗才,约他同到京师去,有意要向朝廷推荐他作官。当行期到时,孟正与一位朋友在开怀畅饮。韩派人来催他走,他不高兴地呵斥说:“不见我正在饮酒么,管别的罗嗦事干吗!”韩朝宗一怒之下就独自走了,孟浩然对这件事始终没有悔意。

对第一个故事,文学史家早存怀疑。理由是王维小孟浩然十二岁,孟四十岁游京师时,王作的官还不够大(另一说王当时并不在京师作官),皇帝不可能到他的官署去。但是,有人又考证说,孟浩然碰见玄宗栽了跟头,是确有其事的,只不过地点不是在王维的官署,而是在别的更合适的地方,如文人聚会的集贤院或张九龄(一说张说)的丞相府。

江山留胜迹

只活了五十一岁的孟浩然,除了在一个短时间内作过张九龄的幕僚清官外,他终生是个布衣(老百姓),长期过着隐居和浪游的生活。

孟浩然传世的作品不多,一本薄薄的《孟浩然集》只收录了他的二百一十八首诗。他长于五言,绝大部分是描绘山川田园之美的寄兴感怀的五言诗。在他的最脍炙人口的诗作中,有一首《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岘山,一名岘首山,在襄阳南郊。鱼梁洲,在岘山下的襄江(汉江在襄阳的一段)中。梦泽,即云梦泽,古代的大湖,位于湖北湖南之间,包括今天的洞庭湖,今已大部变为陆地。羊公碑,纪念曾镇守过襄阳的西晋名将羊祜的古碑,见者每每堕泪,因又名堕泪碑。诗的大意是说,诗人登上岘山,放眼山川形胜,纵观英雄历史,不觉潸然泪下。诗意自然清逸,写来似乎毫不着力,这就是孟诗最大的优点。

岘山是襄阳的一大名胜,自然成了我首访之地。

岘首山高不过五十米。我们缓步登上山顶。上面是一块小小的平地,四周留下一圈古建筑的屋基,到处是残砖碎瓦。很显然,作为的代价,原有的一座砖亭,连同那块读之使人堕泪的古碑,早已荡然无存了。据说,襄江在唐时是沿着岘山而流的,现在的河床已北移很远;原来江中的鱼梁洲已与陆地连成一片,变成现在的鱼梁坪了。孟浩然隐居的鹿门山,在江的对岸,离此东南尚有三十华里。到那里去,必须渡江,经过鱼梁洲的古渡口。想来当年孟浩然定然是经常渡江来往于鹿门山与襄阳之间的吧。但江流的水势经常改变,因此渡口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这样一来,要找当年孟浩然走过的渡口当然是不可能的了。我站在今日的渡口,望着对岸远处的一抹青灰色的远山――孟浩然当年隐居的鹿门山,我随口朗诵起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来:

“山寺鸣钟昼已昏,

鱼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

惟有幽人自来去。”

庞公,东汉隐士,曾隐居鹿门。幽人,是诗人自称。诗中流露出诗人的仰慕先贤以及隐居生活的闲适和自得其乐的心境。

把酒话桑麻

今天的鹿门山,已建成一个大林场。在林场主人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残存的几块碑石。残碑都是明、清两代的遗物。有几块后人写的诗词之类的石刻,镶嵌在墙壁上,为了便于保存和浏览。有几块则倒在或倾斜地立在地面上。从漶漫残缺的碑文中,我们大致可以获得这样一些资料:这里最早是建于东汉的一座道观,叫鹿门观。西晋时改为万寿宫。当时有屋宇五百余间。唐以后,又改为三高祠。所谓三高,即指三位高士――东汉的庞德公、孟浩然和晚唐诗人皮日休,都曾隐居于此。

现在的古建筑是清代遗留下来的,当地人都管它叫鹿门寺。

至于鹿门名称的来历,县志上曾有记载:“东汉建武中(公元25―56年),(光武)帝与(襄阳侯)习郁梦见山神,命郁立祠于山,上刻二石鹿夹道口。百姓谓之鹿门庙。遂以庙名山。”

我们看见该庙的两头石鹿,少尾缺腿地与残碑倒卧在一旁。

这里既然是三高祠旧址,按照我国立祠的习惯,

可以推断,孟浩然当年隐居的地方大概就是在这一带了。后来,林场场长带我们去参观了屋后从岩缝间涌出的一股清泉,及山上的一个象一间卧室般大小的岩洞。隐居的人必不能离开泉水,而岩洞据说是孟浩然当年的读书处,这就更进一步证明了孟浩然当年的栖隐处,很可能就在这里。

在漫长的封建帝王时代,中国的士大夫总是以入仕作官和退隐山林为形似对立实则统一的两种处世态度。孟浩然的仕途遭阻以后,隐居山林是他合乎逻辑的必然归宿。在孟浩然生活的那个世事纷争、战乱频仍的时代,鹿门山的确是一个隐居的好地方。不用说,这里的自然景色,对他的恬淡清逸的诗风,必然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影响。

林场的热情的主人,用他们自己生产的东西,给我们准备了一顿美味的午餐。桌上摆满了各色菜肴,主人还拿出了一瓶白酒,说:“你们来探访古代诗人的遗迹,不喝酒是不行的呢!”

席间,我透过门窗,望见远处的青山绿树,近处的花圃麦场,不禁想起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律诗《过故人庄》来: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重阳日,即阴历九月九日。按我国古习,当日必登高饮酒赏菊。这是孟浩然的一首很著名的田园诗。诗中的意境,在过了一千多年的今天体味起来,还是韵味无穷哩。

江山空蔡州

孟浩然在唐时就有很高的诗名。有一则文苑纪事说,浩然四十岁初到长安,在太学赋诗,他的诗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曾令四座叹服。

他和同代的大诗人如李白、王维等都过从甚密,并时相唱和。李白写过一首《赠孟浩然》的诗: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诗人尊称浩然为夫子,对他的鄙弃仕宦,迷恋山林,以诗酒自适的高尚品格极度推崇,并以“高山仰止”这样的古诗来表示对他的敬仰。

杜甫在他的《解闷十二首》之六的诗中说,“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王维到襄阳来拜访浩然,惊闻他已故去,便写下一首《哭孟浩然》的小诗: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