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战争的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战争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战争的故事

有关战争的故事范文1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

里面的故事有很多,比如:“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关于过五关斩六将”“孔明计草船借箭”……

但最有趣最精彩的还是“孔明用计草船借箭”。因为我第一次看这本书就是看的这个故事,这个故事非常令人回味。于是先来了一个“当头炮”之后便让我喜欢上了《三国演义》。这篇故事的大意是:“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从而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这让我感到草船借箭的成功,使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诸葛亮足智计谋,料事如神,宽宏大度,谦虚礼让的大将风度。使得气量狭窄,妒才忌能,才气输诸葛亮一筹的周瑜不得不叹服。

第二个精彩故事就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因为这片故事惊险,勇猛,气魄!于是又给了我一个“下马威”。这篇故事主要讲了:“关于来到东岭关,守将孔秀不放行,说他没有曹丞相批文。关羽怕耽误行程,提刀斩了孔秀。之后也提刀斩了大守韩福,汜水关守将卞喜,荥阳太守王植,夏侯惊和蔡阳。这表现了关羽的勇猛和大义凛然。每次我看到这篇故事都会望着天花板默默地祈求道:要是我能拥有关羽一点神气劲那该多好呀!我的弟弟也是非常喜欢这篇故事,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每次我一给他念,他总是会手舞足蹈的乱跳,仿佛沉浸杀敌的境界里。

“晋国建立三国统一”这篇也非常宏大精彩。它是《三国演义》的结尾。便给我了一个“双炮僵”僵住了我那贪玩的心,变成了一个稳重的心。故事的主要内容讲的是:司马昭杀了魏帝曹髦,立曹奂为帝,改年号为景元。姜维一面约东吴起兵,一面兴师讨伐司马昭弑君之罪,经过一番斗志斗勇晋军顺利拿下江陵重镇,直指建业。孙皓于是学刘禅晋,并随军去洛阳面君。司马炎封孙皓为命侯,命他在洛阳居住。从此,晋国建立统一的政权,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篇故事让我对三国大局久久不能平静的心终于平静下来……又让我那颗寂寞的心又热闹了起来,因为我找到了一个新的伙伴——历史故事。

有关战争的故事范文2

导演:塞缪尔・毛茨

主演:奥斯瑞・科恩、

迈克尔・默斯诺、佐汉・斯塔斯

上映日期:2009年10月15日

战争片里似乎总有那么一位伟大的英雄横空出世,拯救危难,使战友与平民的生命和祖国的荣誉脱离威胁。为什么林林总总的电影总是热衷于塑造各式各样的英雄形象?市场当然来自于需求,人们需要英雄,就像需要精神寄托与信仰一般。平淡平凡甚至平庸的生活中,总需要一些不平淡不平凡不平庸,而且必须是轰轰烈烈浩浩荡荡惊天动地的东西才行。由此,“英雄情结”诞生了。于是,“英雄”们也纷纷诞生了。

比起柔弱的女人们,男人们更需要英雄,以满足他们生在太平盛世的英雄梦。谁没幻想过若是自己身处乱世,该是怎样奋勇杀敌、征战沙场或是痛快地使用着最新式的武器?这点从大家小时候一致最喜欢玩的游戏和玩具就能看出来――不是对打,就是手枪――成年以后大家也同样对这两样东西兴趣不减。

《黎巴嫩》彻底摧毁了人们的英雄梦,一部彻彻底底的反英雄主义电影,它将战争的残酷毫不修饰地呈现给观众。那些做着英雄梦的人,都是从未曾经历过战争的人。他们无法想象出战争的恐怖,才会将战争包裹上神圣华丽的外衣。无论多么无奈的初衷或是多么华丽的词藻都无法辩解,武器就是杀人的工具。战争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保全自己。

每个人在战争中都是弱者,不论输赢;每个人在战争中都是牺牲品,不论胜败。每个人都是胆小的,自我保护是每个人的本能,老兵如此,对于缺少经验的“菜鸟”们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的每一次出发都是死亡的考验,懦弱、哭泣与提心吊胆已经成为常态。所有的判断都要在几秒内完成,是宁可错杀平民以保全自己和战友,还是冒着牺牲的危险谨慎开火?

一个个坦克兵,都只不过是被困在杀人机器里的无助的杀手。不是杀人,就是被杀。坦克随时随地都会变成自己的棺材。而透过瞄准镜看到的景象,不是烧焦的尸体,就是准备袭击自己的敌人。而那恐怖的一幕幕都是被放大的,他们都活生生地或是死沉沉地浮现在自己眼前。

作为一个导演,可以选择不同的视角和技巧来表现战争。而无论什么样的拍摄手法所表现出的都不是士兵看到的战争景象。所以《黎巴嫩》的导演塞缪尔・毛茨将影片处理成大部分镜头都发生在幽闭、狭窄的坦克内部,唯一能够看到外界之处就是一个有十字准星的瞄准镜。在这么狭小的空间内拍摄浩大的战争的确是前无古人的。他说:“我就想用这种方法来展示我看到的战争。”因为塞缪尔・毛茨曾经在黎巴嫩战场上服役,当时他就是一名坦克兵。本片的故事来源于他真实的作战经历。当他背负着梦魇般的战争伤痛,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拍成电影时,心灵上的伤疤不是被缝合,而是被再一次撕裂。

塞缪尔・毛茨一再强调这只是他对个人成长的一种祭奠,而非想影射任何与政治或战争有关的其他东西,但正是以这种从自我出发的角度去关注个体的真实感受,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让人们了解到了战争的可怕。

片中有句经典的对白:“只有人才是钢铁之躯,坦克不过是一摊金属。” 每一次切换镜头,都有可能面对新的死亡威胁。坦克里的四个坦克兵,还只是四个胆怯的孩子,扣着扳机的手却要剥夺别人的生命。当生存下来变成唯一的目标时,你还会在乎他人的死活吗?为了可以逃回家见母亲,就要让更多无辜的人再也见不到自己的母亲吗?战争是一种恶魔一样的东西,它能唤醒你心中的魔鬼。

《消失在第七街》

导演:布拉德・安德森

主演:海登・克里斯滕森、桑迪・牛顿、

约翰・雷吉扎莫

上映日期:2月18日

讲述了一群神秘失踪事件幸存者的故事。一次电力中断事件后一股非常黑暗的神秘力量在城市蔓延,这股力量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口失踪。当黑暗变得可以吞噬人类,当你一早醒来发现大街上只剩一套套被遗弃的衣装,你将会如何应对? 你需要的是光亮,让自己始终保持在光亮中。当能源渐渐用尽,他们面临是要照明,还是逃出城市的选择。当然,还有恐惧以及群体之间的斗争与不信任阻碍着他们⋯⋯将保持光亮作为生存前提的设定,多少让人想起威尔・史密斯的《我是传奇》,只不过本片中究竟是什么在“攻击”人类我们还不得而知。

《我是四号》

导演:D・J・卡卢索

主演:亚历克斯・帕蒂弗、迪安娜・阿格隆、

蒂莫西・奥利芬特

上映日期:2月18日

《我是四号》原作是系列作品(共6本)中的第一部,故事主角是15岁的外星人,他们的星球Lorien被Mogadore星人霸占,因为Mogadore星已经死亡,那里的人为了继续生存下去,专门掠夺别的星球的资源。9个Lorien青少年在自己的星球毁灭前逃了出来,来到了地球并拥有了超能力,就当他们在地球被同化、逐渐适应了这里的高中生活时,其中一人察觉到,毁灭他们星球的敌人跟着他们也来到了地球⋯⋯据读过该小说的人透露,《我是四号》既像一个爱情故事,也有点像《末日危途》那样的逃亡故事。

《绝地奶霸3》

导演:约翰・怀特赛尔

主演:马丁・劳伦斯、布兰登・T・杰克逊

有关战争的故事范文3

《一个人的遭遇》讲述了索科洛夫在卫国战争中的悲惨遭遇:他41岁应征入伍,离别家园,妻子女儿被炸死,唯一的希望和寄托――儿子阿纳托利牺牲在胜利的那天早晨,失去了所有亲人的他收养战争孤儿万尼亚,和万尼亚相依为命,远走他乡。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概括情节,梳理索科洛夫的遭遇并不艰难,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呢?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体会不同的叙述视角,从伊琳娜、阿纳托利、万尼亚中,任选一个人物,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激活了,带着这个问题重读小说,关注主人公以外其他人物的命运。

我们以伊琳娜为例,学生这样表述:“我在拥挤的车站送别丈夫,告别时,我扑在他身上痛哭。火车启动时,他用力推开我,我看着火车消失在视线的尽头。1942年6月,德国人开始轰炸,夜深了,外面特别喧嚣,到处是震耳欲聋的炮声和人们的哭声,城市变成一片火海,房屋在摇晃,玻璃都震碎了。我抱紧女儿,我们陷入巨大的无助和恐惧中。我听见一颗炮弹下坠的声音……”原文中对伊琳娜的描述并不多,只有“他和同是孤儿的伊林娜结婚,德国进攻苏联,卫国战争爆发,41岁的索科洛夫应征入伍。告别时妻子扑在他身上痛哭,火车启动了,他只得用力推开伊琳娜,谁知竟成了永别”和“一九四二年六月里,德国人轰炸飞机厂,一颗重型炸弹落在我的房子上。伊琳娜和两个女儿正巧在家里……”两处。学生转换第一人称的表述后,内容要比原文丰富。接着引导学生思考,第一人称表述和第三人称表述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意在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体验不同人称的叙述功能。

比较后,学生发现,在使用第一人称时会加入自己的想象和体验,会加进环境描写,有声音、光线、色彩,会加进细腻的心理描写来丰富人物形象。因此得出结论,相比第三人称的客观描述,第一人称叙事可以更细腻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更细致丰富地描写周围环境。

有的同学选择了从万尼亚的视角来讲述故事:“我的爸爸牺牲在前线,妈妈带我坐上火车。车上人很多,很拥挤,火车走走停停,车窗外一直有巨大的声响,妈妈紧紧抱着我,捂住我的耳朵……等我再次醒来,发现妈妈在我身边一动不动,火车停了,我跟着人群往前走,困了,就走到哪儿睡到哪儿,直到我的索科洛夫爸爸出现。”和伊琳娜不同,万尼亚作为孩子,他的视角具有更大的限制性,他不可能像成人一样有完整清晰的认知,因此,第一人称是一种受到人物身份限制的限知视角。

通过视角转化,完成口头作文,在此基础上对比讨论,学生可以推知第一人称视角具有主观性和限制性的特点。那么,作者为什么选择第一人称叙述呢?这首先和小说的创作背景有关。1946年的春天,作者肖洛霍夫在顿河边看到了一个带着孩子的中年男子,在等渡船的时候,他向作者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和经历。这些遭遇使作者深受震撼,在这些故事的基础上,作者最终完成了这篇被誉为“长篇史诗式的短篇小说”。在《一个人的遭遇》的故事里,作者使用了双层叙事的结构,即文中有两个叙述者――“我”,这是这篇小说在叙述结构上的特殊之处。小说开头“我”(第一⑹稣撸┮去布康诺夫镇,因小河凿开冰面而被阻于叶蓝卡河渡口,这时,遇到了流浪中的索科洛夫和小凡尼亚。等渡船的时间里,索科洛夫给“我”讲述了自己的遭遇。这时,第一叙述者变成了倾听者,文中的“我”换成了第二叙述者――索科洛夫。

作者在开篇还原了当时的创作背景,无疑是在最大限度地表现故事的真实性。主人公是平凡而真实的,他的遭遇也是这个民族在战争中的遭遇。苏联人民以平均每家牺牲一人的代价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索科洛夫的泪水凝结了民族的苦难。以往反映卫国战争的作品多从宏大叙事的角度表现战争的激烈悲壮和英雄的勇敢无畏,肖洛霍夫却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讲述战争中一个普通人的真实经历。这种讲述极具感染力,小说的发表使《真理报》被抢售一空,莫斯科广播电台播放时,人们驻足聆听,不顾寒风扑面,很多人流下心酸的泪水。

有关战争的故事范文4

电影的背景是围绕着一位少年和一位中年妇女有关和爱情的故事,同时电影也反映了二战后德国人对于战争的认识和反省。少年的伯格在电车上突然病倒了,一个陌生的中年妇女帮助了他。少年伯格出于感激那个曾经在他生病时给予过帮助的女人,但内心的却使得两人很快卷入了一场灵与肉的情感之中。电车上的售票员汉娜,喜欢聆听伯格的阅读,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也由这样独特的交流而转变成了一种亲情,直到汉娜的不辞而别。八年之后,伯格再次见到了汉娜,只不过这次伯格是以法学院研究生的身份去法院旁听审判纳粹战犯的听证会,而汉娜,正是被审判的罪犯中的一员。汉娜曾经是纳粹集中营的看守,在二战快要结束时,她在火灾发生时因为自己的职责而没有开门放出被关押在教堂里的300名犹太妇女。在法庭上,她被指控犯有谋杀罪,她并没有极力否认自己的罪行,而是坚定地认为那是她作为看守的职责。在法庭上,汉娜最终不愿提笔在白纸上写字做笔迹对证以此洗清自己是谋杀犹太人主谋而被叛终身监禁,伯格在法庭上终于明白了那个喜欢听别人给她朗读的汉娜是一个文盲,但她却拒绝向任何人袒露自己的缺陷,即使替他人受过而终身监禁,也要隐瞒这个卑微的秘密。汉娜在获得自由的前一天在监狱里自杀了,狱室里却整齐地放着伯格寄给她的录音磁带和一些她学会读写后借来阅读的书籍以及她在狱中所攒下的钱作为遗产留给了被那场大火吞噬的犹太人的遗孤用以表达自己的忏悔。

与爱情

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我想是经过了灵与肉的交合后而产生的亲情。《朗读者》其实给我们诠释了超越世俗界限的一段由而演变为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在常人看来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和一个比他大二十岁的女人之间的爱情是那样的荒谬和匪夷所思,但《朗读者》的导演恰如其分的通过不同和激情的镜头语言向观众诠释了真正的爱情是什么的主题,前面的灵与肉的水融般的与后面的天各一方的思念和亲情。男女主角的结合看似刹那间的激情迸发,但从此却烙入他们心底,转变为一段不需见面、不需语言、却牵伴一生的真爱。

影片通过细腻的手法讲述了这对忘年情人之间的感情经历,从情窦初开的少年对于的迷恋,到青年对于爱情的尊重,以及中年对于感情的内心认知,爱情就是这样由感性演变为了理性,让我们体会到了人类最原始的感情战胜了一切世俗偏见,留下的只有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其实爱情的真谛就是自我的认知和对生活使命和信念的共同看法,真正的爱情可以使一个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同时也净化这段牵挂一生的爱情,这也许就是我们一生需要通过朗读所要追寻到的答案。

正义和宽恕

我非常欣赏美国著名法学家凯尔森对于正义的定义,他认为:“正义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根据凯尔森的理论“正义是人类社会普遍认为的崇高的价值,而且正义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正义观”。其实《朗读者》也道出了这个道理,战争没有赢家,不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所有人都是受害者。因为胜利者为了所谓的正义而牺牲了众多的生命,而失败者也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而且是他们认为的所谓正义的战争。正如影片所突出的这一个主题,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是无法衡量的,因为战争总要结束,而逝者已经远去,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寻求属于自己的生命价值,也许这就是正义的意义吧,“因为正义并不意味着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暴力,而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其实这就是对于正义的尊重和认可。

正如电影中汉娜为了维护自己的那一点尊严(被别人看出是文盲),而拒绝写字以验证是否是她签署了那份让三百犹太人丧失生命的文件而丧失了减刑的机会,而代价却是终身的监禁,正义在这里并没有得到正确的伸张,这就像经常在现在社会里发生的事情一样,因为正义是相对的概念。

就像当代法国著名的哲学家Derrida所说:宽恕“不可能宽恕的”才是宽恕。他的意思是,“真正的宽恕,它的每一次具体实践都会打破原来关于什么是能宽恕什么是不能宽恕的经验和界限,正义的每一次具体实现都会要求法的重新运用甚至发明,就像真正的爱是爱那些超越你并更新你的事物,否则就只是变相的爱自己(自恋)而已。无论是宽恕,还是爱与正义,都需要一个超越性的维度,否则就会被日常生活的平庸所吞没,或者被罪所压垮,或者被计算所腐蚀”。

人性与尊严

在影片中并没有过多的镜头描述人性,但我认为整部影片都透露出人文的情怀和对人性的思考。如在任何战争中,会有许多像汉娜这样的人物,她们/他们没有文化,没有依靠、然而却在无知的情况下去履行他们的职责,去为相关的利益方为了所谓的正义充当炮灰,他们完成了一次次惨绝人寰的杀戮。与受害者相比,到底谁的经历更具有悲剧性?受害者死了,而汉娜们还活着,这种苍白地生存其实比死亡更加可怕,就好比是坠入了地狱,大部分的汉娜们得用自己的一生来反省自己犯下的罪。在战争中,有多少他们/她们为生活所迫,为社会所迫,成了最悲哀的族群。其实这也是影片对于人性的思考问题之一。

汉娜由于无法读写因而不能从文化及其社会秩序中获得正常尊严,进而把掩盖这种失败作为其一生拼死维护的尊严本身。这就是电影对于尊严的解释。虽然她是一个文盲,但她却热衷于倾听朗读,她对“文化世界中的美好事物的向往越强烈,她对自己文盲身份的厌恶和恐惧也就越强烈,这让她近乎疯狂地走上了一条维护、追求尊严的道路”,为此不惜撒谎,抛弃工作和爱她的人。这种创伤性的尊严贯穿了汉娜的一生,构成了她的精神核心。当然集中营里的犹太人也应该有尊严,但他们却被战争无情地剥夺了这种人类的基本权利。而从这一点上来说汉娜的不幸之处在于,在她那条偏执然而值得尊重的道路上,在她成为有文化和尊严的人之前,在她能思考人类的尊严之前,她已经不得不面对了关于人类尊严的大是大非的残酷考验――她没有能解救教堂里的那些犹太人,这是残酷的、有罪的,当然这是战争造成的,而不是一个文盲所能承担的责任。

影片的结尾处,伯格把他原本疏远的女儿带到了汉娜的墓地前。的确,他有责任把汉娜的故事向下一代重新讲述一遍,而这个重新讲述的故事应该不只是关于和爱情,而是关于正义和宽恕,人性与尊严。看到这里,自己的内心波澜起伏,我的感受就是:难道我们不是自己生命的阅读者?

有关战争的故事范文5

【关键词】美丽人生;叙事风格;叙事方式;叙事节奏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34-01

贝尼尼曾在采访中向观众透露《美丽人生》的片名来自利昂・托洛茨基的话。托洛茨基在墨西哥流放时期,得知他即将被斯大林暗杀,他望着花园中美丽的妻子写下了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在《美丽人生》中,贝尼尼以他非凡的创造力,从一反传统的叙事角度出发,向受众讲述了一段有关二战时期爱情和亲情的故事,这种表达方式摒弃了陈旧老套的叙事链和叙事角度,将别具一格、发人深省的艺术魅力印在《美丽人生》和观者心里。

一、另类卓佳的叙事风格

纵观世界电影的发展,反映战争题材的不在少数,诸如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战争爱情片《魂断蓝桥》等,影片都从残酷血腥的战场中正面刻画不同人物细腻情感中的无限悲情,以此表现战争的残酷。《美丽人生》同样选自二战背景下,纳粹与犹太人间的种族矛盾,但导演贝尼尼从一个侧面,加入黑色喜剧元素,重新对这一传统主题进行了另类诠释,所以这样一部悲喜交加的作品带给观众包括视听层面和情感上的多重冲击,这样的叙事手法使作品本身更具情感倾向,其中价值引领的导向作用更加明确,叙事技巧使得影片不失厚重感的同时又极具力量。

影片《美丽人生》的叙事结构分为两大序列,第一部分是平民圭多与贵族小姐多拉的爱情故事。在意大利传统制度模式下,导演故意将圭多塑造成小人物的形象,圭多善良、乐观,沉淀在他内心的是份赤城的热情,他达观的面对一切阻挠,积极地寻找克服外力的方法,向往幸福也追求幸福,消解了沉重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使叙事效果的传达更加生动。第二部分是圭多为了防止战争在儿子约书亚心里刻下烙痕,精心编演了一出父爱游戏,在其过程中运用滑稽的方式,隐忍而细致地诠释了深沉的父爱,再次将战争环境淡化,反传统的叙事模式彰显独具深意的叙事风格,具备了相当的文化厚实度。

二、浪漫童话般的叙事方式

《美丽人生》采取线性叙事策略,故事的推进以时间先行为主,加入黑色幽默的戏剧因素和童话色彩,使得叙事效果更加具备影射力和感染力,爱情和亲情的暖流缓缓流淌于俗世洪流中,以小人物为叙事切入点,有意弱化残酷的战争大背景,着重突出人物关系和各自命运,以此隐喻战争带给人们的深刻反思。所以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和场景调度上做了细致的调度,增强了喜剧背后发人深省的悲悯情怀。

从建构的内容上看,影片分为两大部分。正如影片开场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但是不容易说清楚,它像寓言一样既悲哀,也有奇迹和欢乐。第一序列的内容以圭多和多拉的爱情为叙事主线,映射了诸多童话中的浪漫桥段,在雨中,圭多一边为多拉撑着伞,一边讲述着他们相遇的每个情节,圭多骑着那匹蕴含特殊意义的绿色马匹,将宴会上的多拉带走,诸如此类的细节叙述,结构新颖独特,韵味十足。

第二序列的内容是圭多和他的儿子约书亚在集中营相依相伴的生活。圭多为保护儿子幼小的心灵免遭战争伤害,以游戏竞技的方式近乎完美地为约书亚编制了一个充满爱的童话谎言。渗入童话色彩的叙事方式,将影片的整体艺术架构起华彩的叙事魅力,更将主题深意挖掘得透彻而深刻。

三、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

影片的叙事节奏直接影响整体叙事效果,甚至由于快慢节奏或先后顺序的不同,所呈现的表意空间也将出现反转,《美丽人生》中,主人公对白语速的轻快、人物行动的敏捷迅速,转场干净利落,片中很多细节的刻画与演绎,使得整体叙事节奏张弛有度,变换合理,收放自如。

《美丽人生》在叙事技巧上有意弱化了戏剧冲突,与之对比则加强情节的喜剧元素,使得叙事节奏亮点十足。圭多在假扮总督先生来到多拉所在的学校,而后被大家识破从窗户落荒而逃,这一方面表现了充满童话色彩的爱情魔力,另一方面,主人公如此滑稽的欺骗方式本应该会与校长及众人产生冲突,却以圭多落荒而逃告终,目的便是弱化矛盾,强调喜剧色彩,留给观众足够的思考空间。此外影片着重突出了生活细节,众多巧设情节都是平凡而琐碎的生活,却构筑起关乎亲情、爱情和人性的深刻主题。虽故意隐去悲剧色彩,却从一定的层面不断暗喻悲彩。所以说《美丽人生》是被细腻而平实的细节构筑起的叙事链。意味深长的生活哲理映射出感人至深的人文情怀。

喜剧与悲剧的交合,滑稽与深情的交融,建构起《美丽人生》的叙事表现方式。任何痛苦都是一时的,唯有乐观的人们才会拥有美丽的人生。这种人文情怀的释放酣畅尽致,表现出贝尼尼卓越的导演智慧以及精湛绝伦的叙事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斯皮尔伯格.评《美丽人生》[N].扬子晚报,2001-1-16.

有关战争的故事范文6

一、热门话题导入法

利用时事热点和学生比较关注的热门话题导入新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如在讲述《美国内战》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美国总统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初期,美国国内民众支持率高达70%,而现在这一支持率已经下降到30%多……20世纪50年代,美国也曾进行过民意测验,调查结果显示,开国以来四十多任总统中最受欢迎的是林肯。那么出身于平民的林肯为什么会在美国人的心目中有这样崇高的威望呢?因为林肯总统领导美国人民进行了一场伟大的战争。这是怎样的一场战争,它的起因、性质、结果又是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便会感到亲切而不陌生。

又如,在讲《三国鼎立》一节时,适逢电视台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学生中正热传三国人物故事、战争故事。利用这一机会,我这样设计了这节课的导入语:"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在看《三国演义》,议论刘备、关羽、张飞等,你们知道《三国演义》反映的是历史上什么时期的怎样的事情?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由此导入新课,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故事传说导入法

通过讲故事的办法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能够激发他们对即将学习的新课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

在讲述《金与南宋对峙时的中国》时,我在上课前讲了一段"岳母刺字"的故事:"宋朝时有一个人叫岳飞,他在母亲的教导下,从小立下了报国杀敌的远大志向。当时,北方金国军队南下侵犯宋朝,到处抢劫、杀人、放火,一直打到了宋朝都城汴梁,把皇帝、太上皇以及大臣等多人掳走,国家和人民遭受苦难。为了保家卫国,岳飞报名参加了抗金队伍。出发前,岳母用针在他的背上刺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并对他说:'不要挂念家里,希望你永远为国效忠,誓杀金贼!'岳飞牢记母亲的话,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很快成为一名抗金名将。"讲完后我问学生:"同学们还想不想听岳飞抗金的故事?"学生回答:"想听。"我说:"好,这节课就给大家讲述有关岳飞抗金的历史事迹。"

在教学中,一则短小精悍的故事常常是可以开启学生兴趣的钥匙,也是增进师生情谊、启迪学生智慧心灵的兴奋剂。

三、设置悬念导入法

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可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是一种通过设置悬念来将学生引入求知情境中的导入方法。学生对一些现象有过浅尝辄止的体验,但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因而会产生认知上的困惑。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若能利用学生的这种困惑设置悬念,就会激发学生深钻课文、探求答案的欲望。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释疑解惑时,他们则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强化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时,我这样讲:"同学们,我们每年的五月四日都要过'五四青年节',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然后告诉学生:"这是为了纪念''。那么''它发生在什么时候?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这一课。"学生的兴趣被吸引住了,急切想了解新课的内容。

又如我在讲《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开始不提历史,而是板书成语"趁火打劫",然后提问学生是什么意思。学生解释成语易如反掌,但他们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急于想知道。这时我话题一转,问学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哪几个国家损失惨重?有哪几个国家趁着战争,"劫"得了哪些好处?带着这些问题,好奇的学生就积极主动地进入了课堂。

在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时,教师所设的疑问要新颖,富有启发性。另外,问题的提出还要注意把握好语气和语速,在语气上要表现出疑惑,在语速上要快慢适度,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牵动学生的思维,进而培养其寻根究底的探索习惯。

四、诗词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