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狂人日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狂人日记范文1

摘要:鲁迅的《狂人日记》揭示了“家”的“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地狱般的惨苦状态,鲁迅为家族的吃人和没落,为没有可以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而深感痛苦和绝望,表现出了极度深广的忧愤和焦虑,这种家族文化一直贯穿于小说的始终。本文正是要详细解读《狂人日记》中的家族文化,揭示鲁迅对传统家庭制度的最全面最彻底的批判。

关键词:鲁迅 《狂人日记》 家族文化 “吃人”

中国传统家族文化丰富复杂的内蕴造成了现代作家的情感矛盾,他们在抨击家族制度与礼教弊害的同时,又对旧家庭的解体所导致的传统美德的消失感到一种无法掩饰的眷念之情。理性上对家族文化的激烈否定,情感上又无法抵御它的深层诱惑,形成了现代作家独特的文化情结。

鲁迅认为“家是我们的生处也是我们的死所”,“家庭为中国之基本” [1],家庭确实是社会的细胞,尤其是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整个社会更是以家庭单位为核心的家庭和家族意识代替了西方人的社会意识和国家意识。因此,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从“家”或“家族”这样的视角观察人生、社会,剖析历史,借助于家族隐喻来表达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表现作者对历史的感受,就成了一个普遍的主题,中国现代小说也不例外。

《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我们来看鲁迅是如何表现描写“家族”的。“家族”,《新华词典》是这样解释的:“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它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形成,我国古代长期存留父系大家族制或父系家长制。家长对家族成员和经济生活享有很大权力。”[2]按这个定义,《狂人日记》中并没有较多的明显的家族方面的描写,不过仔细阅读之后,会发现鲁迅这里使用的“家族”其实是个既具体又抽象的宽泛的概念,指家族、国家(或称社会、人类的精神家园之类)这两个层次上的“家”。鲁迅对家族制度罪恶的批判也正是在这两个层次上进行的。

一、没落与吃人的家族

《狂人日记》中实际上暗含着一个家族没落与吃人的叙述。鲁迅的家族曾经是一个大家族,周氏大家族俨然是一个儿孙满堂,颇有规模的传统大家族。然而到鲁迅出生时已逐渐没落,至其祖父周福清科举作弊事发和父亲的去世,周氏家族受到沉重打击。在风雨飘摇中鲁迅一家又受到家族中其他成员落井下石般的欺凌,年少的鲁迅只能不断受到家族内长辈的排挤,他深切地感受到了大家族内部险恶,家族吃人的观念与意识已经深深地印入他的脑海,心灵上的创伤已经烙下。最终导致他“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3]。鲁迅没有将主要注意力放在直接对家族的批判上,而更多的是从家族中最小的单位,作为个体的个人入手,建立他的立人思想。然而,在家族中曾经历的一切恩恩怨怨已深入他的无意识层面,时不时的隐隐露出一点点来,在鲁迅的大部分小说中都有这种情况存在。《狂人日记》中同样如此。

《狂人日记》中有这么几句话:“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前天佃户要减租,你说过不能。”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狂人”是身处一个较大的家族中,拥有若干像狼子村这样村庄的土地,正如鲁迅自己属于乡下有着四五十亩上好的田产、城中有着殷实的店铺的周氏大家族一样。佃户为什么要告荒呢,肯定是因为遭了天灾,收成大减。“大哥”不肯减租,一是因为“狂人”的家族已经在走下坡路,很不景气,不如此则不足以维持家族的奢侈生活。这是一个大家族在经济层面上的没落和衰败;二是因为“大哥”比较凶狠,没有“人性”,一点都不同情和怜悯可怜的佃户,正是“大哥”“吃人”的表现之一,同时也是大家族“吃人”的凶残性的体现,是大家族从精神层面上走向堕落的表现。

对于很多人来说,家族观念是一根套在他们头上的无形绳索限制并扼杀了人的天性,抽去了人的真性情。家族生活看上去似乎充满了温情,然而鲁迅撕破这层的面纱之后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竟是如此狰狞的丑恶面孔和血淋淋的情景。

二、作为大“家”的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

人所栖居的“家”,不仅指“家庭”、“家族”,而且还包括更大的范围,即作为精神家园的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这可以说是一个大“家”。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处于一定的传统文化之中,在一定的传统文化之中长大,受到一定传统文化的熏染。而现实社会又是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场所,人要有现实客观存在,就必须有一个周围的世界,它的状况同样决定着我们的生活状况。可以说传统文化构成了现实社会的存在基础,并指引着现实社会向前发展,走向未来,传统和现实社会是我们栖居于其中的“精神家园”。我们也往往正是以“家庭”的视角和要求来看待国家和社会的。

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样的呢?在《狂人日记》中,“狂人”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借疯人之口道出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与重大发现:原来四千年的传统,乃是四千年的吃人履历。这一发现,就彻底摧毁了作为精神家园的传统,否定了人所继承的一切过去的所谓文明、文化的正当性、合理性和合法性。这一发现是许多人无法接受的,而且更痛苦的是“狂人”(鲁迅)自己,因为他发现自己就是这个传统的产物,他的身上流淌着的正是这个“吃人”传统的血液,他自己也无意中不可避免地参与了吃人:“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

传统是“吃人”的,那么人所处的社会现实又如何呢?在《狂人日记》中鲁迅用现代象征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群兽“吃人”的昏暗世界,在这种社会中,人是残忍的,虚伪的,人性是扭曲的,而且被当做“从来如此”便对,因而人们习以为常,没有觉悟。

现实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这使鲁迅承受着极大的痛苦,这种痛苦一直持续终生,鲁迅以后的作品中反复言说着同样的主题,鲁迅用一个一个的带有“狂人”特征的人物,用这些人物的类似“狂人”的话语,反复抒写着他内心的忧愤、绝望与痛苦,隐喻着他置身于“吃人”群体中的孤独与无奈。作为中国现代思想界的先驱,作为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周围环境十分敏感的先知和智者,鲁迅承受着常人难以体验和描述的心灵的孤独。在失去了可以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之后,鲁迅只能选择了“过客”的道路,成为一个精神上的无家可归者,不断地漂泊、流浪,“彷徨于无地”。

参考文献:

[1]鲁迅.南腔北调集・家庭为中国之基本[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狂人日记范文2

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来源:文章屋网 )

狂人日记范文3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实在太令人毛骨悚然了!几千年来,引以自豪的“灿烂文明”,竟然被先生叱之为“吃人”。而且是“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许多年来,人们对鲁迅先生的论述总是牢记在心,多少志士仁人对传统文化口诛笔伐大加攻击。但是时过境迁,每每想起,好象许多事情还是依然如故。虽然没有被吃掉,但她的死却是叫人毛骨悚然的,某人的一句话就能将她的生命夺去,为防止她胡说什么,竟然活生生对她的喉咙做了“手术”。还有,几年前,在某省打工的一些“草民”在宿舍起火中竟然无法逃命,因为这些打工仔住的地方,就象我们在动物看到的某些兽类的住宅,是有笼罩的!……

为什么对“吃人”的问题,我们声讨这么多年,还是没有对“吃人”的文化伤筋动骨。有人说,这是因为“五四”不彻底,随着经济的发展、全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一切就会……。言下之意是因为没文化,但对下毒手的人不就是很有“文化”的人吗?而且是深受“五四”新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社会精英分子。为打工仔制造笼子的人也绝非深受传统文化教训的古董。看来问题不是那么简单。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多数人在被人吃的同时,也在吃人。看来,我们古代的文化无论怎样的令人自豪,都抹不掉这些叫今天人看来极不人道的东西。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饿死是小,失节是大……”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确实不象在西方文化中有崇高地位。人的价值、人的尊严都是从属于极其专制的社会秩序的需要。人是什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只不过是能说话、会穿衣、过群居生活的“高等动物”,“食色性也”。

对人的定义必定是建立在对世界的认识之基础上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世界观是不尽相同的,所以不同民族文化所塑造的人是不同的。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是不明确的,是感性直观的,除了对世界起源童话般的解释外,仅有的一点理性所能述说就是“道法自然”,道又是什么呢?“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面对这样的世界人除了现实物质追求外,还有什么令人心驰神往?人不过是会说话的“高等动物”!所以就不难理解:“天地不仁,以万物无刍狗。圣人不仁,一百姓为刍狗。”牛羊之肉,人可以吃,因为人比动物聪明智慧;的确有的人确实比别一些人更聪明有能力,理所当然的就可以有“人吃人”了,“伴君如伴虎”,“养臣如养狼”。你不吃他,他就要吃你。当然,人与动物是不同的,吃的方法是巧妙的。想来想去,还是有序的吃为好,什么“纲常”,什么“礼仪”,不就是一部分“劳心”的聪明人对付另一部分“劳力”的蠢人的好手段吗?“克己复礼”不难,但“为仁”却很难,因为有限的物质利益总是“你多我就少的”。

“存天理,灭人欲”更是“吃人”的武器,因为“天理”

本身就是一部分人的“人欲”得到充分满足,另一部分人的“人欲”得不到满足的“公理”。

但是,在此我们不仅应看到“礼仪”本身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坏作用,同时也应注意到“礼仪”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本身并没有什么罪过。问题在于“人性”,就是为深厚历史文化传统所塑造的人最本质的追求——“食色性也”!古代中国社会,个体欲求只能被限制,否则任其发展,整个社会就会陷入到无政府主义的灾难之中。除非重新回到丛林之中,过原始人的生活,是没有别选择的。尽管有一次次的改朝换代。但两千年来没什么改变,每一次“革命”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都没有真正的改变,所以就无法改变中国人的“人欲”,就更无法改变“吃人”的社会现实。悲剧真正震撼人心的地方在于:就是“吃人”也是吃的有理,不“吃人”还不行!回顾历史,我们不能不说:“吃人”专制的制度及其文化正是中华民族曾值得骄傲的东西。

狂人日记范文4

今天,他这样说:“的确,我没有一天能够离开音乐,但谁让我这么贪婪呢。我热爱音乐,无法抵御音乐的诱惑呀。”

在他的工作室,满眼都是各种音乐器材,很多人只知道这些都是最尖端的电子产品,可是却几乎都叫不上名字,更不知道它们的功用。

卞留念指着这些乐器说:“这都是我的家庭成员!”他对这些设备运用得驾轻就熟,心爱的乐器在他手中被把玩得酣畅淋漓。

卞留念非常忙,一个人忙好几个人的事,忙得快被时间给“五马分尸”了,他则称:“我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呢!”

每件事又都要尽善尽美,就是把他“克隆”几个也忙不过来。而且,他忙的事往往没有人能够替代或者分担。音乐总监、作曲、编曲、指挥、演奏、监制、统筹、策划、录音合成、大赛评委………

“还那么忙?”

“是啊。用我们南京话说:急得不能急了。再急也没有用,要紧的是踏踏实实做事。”

“是啊,忙是因为大家喜欢你,需要你的音乐呀。”

他又笑,孩子似的神情。

成龙说,你这首歌太棒了

作为众多大型晚会的音乐总监和音乐主创,卞留念对演播室音乐、剧场音乐、广场音乐的不同把握和处理方式,既体现出他的音乐天赋和个性,体现出一种运筹帷幄、统率千军万马的气度。当然,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工作状态也让他变成了高速运转的机器,个中甘苦,冷暖自知。

16年来,卞留念一直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音乐主创、音乐总监。作为音乐的“掌勺人”,要全盘把握晚会的创作风格、制作质量,和馅儿、调味儿,翻来覆去地调,经常一股脑儿,然后重新来过。而作为音乐主创,许多作品又要他亲手打造,力求不落俗套,令人耳目一新。

2006年获得歌舞类一等奖的《俏夕阳》,就是卞留念摒弃了原有旋律重新进行创作的。“这个节目自始至终充满了‘俏’劲,音乐上我也尽量加入大量让普通老百姓感到亲切的喜庆元素,有暖暖的人情味儿。”

2005年,卞留念作为春晚的艺术总监,专门为国际明星成龙创作了一首武术形式的歌曲《壮志凌云》。为作这首歌他还亲自到少林寺武术学校,去体验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在现场,成龙被那种氛围深深地震撼了,当即表示希望进录音棚录制这首歌。卞留念亲自为他监棚,在一旁用武术动作鼓励他,成龙深深地被卞留念的激情所感染,即使已经唱得很好,他还主动说再录一次。全部录制完成后,他认真听了一遍,对卞留念说:“你这首歌太棒了!”他们为成功完成这件音乐作品而热情拥抱,在场的演职人员都非常感动。

作为“头牌菜”,晚会的开场尤其重要,卞留念说:“开场要把整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一年来的发展变化浓缩于音乐之中,要引发观众情不自禁的感动,在这个瞬间享受到作为中国人的光荣与自豪,要恢弘大气,营造出史诗般的震撼力。”2005年春晚开场的《丹凤朝阳》,2006年春晚开场的《礼赞春天》都是卞留念一手打造的音乐精品。

“春晚是亿万观众的期待,我希望他们能听到最好的音乐。我愿意把自己的辛酸化作喜悦呈现给所有观众,辛酸也是欣慰。当把每个节目送到灯光下亮相,我往往一个人在角落里默默注视,就像目送着自己亲手建造的大船驶向遥远而广阔的海洋。”卞留念说。

2006年1月,“春晚”前夕,在忙碌了几个月之后,卞留念终于完成了即将送去终审的“母带”。在那个冬日的凌晨,他独自走出录音棚,四周漆黑,寒风凛冽,他没有开车,没有打出租车,没有顾上全身都几乎冻僵,在冰天雪地中站了40多分钟,真正浸入骨髓的不是寒冷,而是孤寂。那一刻,他泪洒双肩。

“就在一件呕心沥血打造的作品即将新鲜出炉,在内心温暖与外界寒冷的强烈反差中,一种油然而生的使命感让我感到光荣,感到欣慰,感到释然,感到从未有过的畅快淋漓。”

给音乐清除白内障

卞留念是作曲家,是演奏家,是国际音乐人。有人说卞留念是个“狂人”,在他的音乐“王国”里,他个性张扬,以自我为主宰。但是,他狂得透明,狂得直白,狂得自然。

对音乐,卞留念处于一种毫不掩饰的疯狂之中,正是进入到这种惟我和忘我的状态后,才能游刃有余地使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完美统一。

据业内人士讲,卞留念的音域极宽,表现力极强。

“到底能够达到什么程度?”

“我能够唱四个8度再上五度音,高至女高音,低至男低音,可以用原生态的方法演唱,也可以反串戏曲花腔。”卞留念说得平静,听众却愕然。在音乐领域,这可是极其难以超越的奇迹啊!

卞留念对音乐的领悟和欣赏让人惊叹。有一次,卞留念一见朋友就说:“我现在正在给音乐清除白内障呢。”

大家一愣。

“眼睛里长了白内障就看不见了,我要让音乐能够看得见。”

卞留念娓娓道来。他的意思是,音乐其实是立体的,是有色彩的,是可触可感的。于是,就要通过高科技手段完成一种超时空的转换,复原音乐本身。

“音乐赋予人的是一种神经系统整体统一的感受。”卞留念有些沉浸于他的描述之中。

“是通感?”

“这种感觉不是表层的,是有力度的,音乐要体现出情感的力度化,厚重、空旷。按摩器模仿人的按摩手法,但是没有感情,那是机械的运动,音乐是有感情的。”

卞留念所要做的首先是音画一体,音乐的载体是音符、节拍、旋律,绘画的载体是水墨、色彩、线条,通过艺术的融合与嫁接,使音乐具有绘画的色彩,具有视觉的冲击感受。然后,还要通过一个个设计好的程序进行视频的切换,融会画面、灯光、烟火等多重效果,把音乐立体化、动感化,超越平面的绘画和静态的雕塑,最终完美地传达音乐的语言,调动人的情绪,给人以心灵的触摸感。

接着卞留念说:“音乐其实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味道,也是一种意识流的运动。音乐要体现生命的美好,要释放生命的能量。”

艺术是相通的,但是必须得心有灵犀大彻大悟才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卞留念不仅把音乐做到出神入化,而且他对于其它艺术形式的把握也往往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神奇。

他从小练毛笔字,既有临帖的功底,又渐成自己的风格。他拿出几个宣纸的记事本,翻了翻,内容有日常的琐事、开会的笔记、随时随地的心得体会等等,每一页都是娟秀规整又潇洒灵动的行书,他说:“我习惯用毛笔记笔记,比其它的笔都运用自如,写得特别快。”

据说他还擅长打乒乓球、游泳、跳水、长跑、短跑,无论技术性的运动,还是速度型、反应型、爆发力的运动,他都能够达到业余中的专业水平。

我问他:“练字、运动是不是也算是练功呀?演奏乐器讲究运气,要善于调整气息的分配和循环,写字和运动,在调息用气上的感觉应该是差不多的吧?”

“也许是吧。我觉得好玩儿的事就有兴趣。我从来都不刻意地练功。”

他说:“我的音乐代表着我的人格。我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

卞留念特别注重在平凡的生活中吸纳不同的养分,但是他并不刻意,表面上甚至呈现出一种“游戏人生”的态度。他把小时候与鸡共舞、观察蟋蟀搏斗,以及种菜、采中草药的感觉都写入音乐。对音乐最简单、最纯真的追求,加之个性化的创作思维,使他的音乐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他的音乐既延续民族传统血脉精神而又不失前卫观念意识,既善于把握通俗音乐的审美风格又不失高雅艺术的潜质与品位。

“在音乐的发展中要有自己的足迹。”卞留念如是说。

作为演奏家,卞留念也经常登台表演,他说:“我喜欢不按照曲谱演奏,我是一边演奏一边作曲,曲子是从我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在别人看来,他似乎天生具备演奏各种乐器的欲望和能力,他手中的乐器其实已经成为他思想和肢体的延伸。

最高理想是睡个好觉

这20年来,卞留念已经制作完成了3000多部音乐作品,不仅高产,而且精品迭出。这个工作量,用他的话说:“如果一天完成一件作品的话,相当于8年不睡觉,熬出来的呀!”

卞留念是中国流行音乐的领军人物,更是中国新民乐运动的奠基人,他一向倡导“国际音乐”的理念,把中国古典的、民族的音乐元素与世界领先的高科技的、多元化的现代手法相结合,独辟蹊径,“曲线救民乐”。“我们经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不是每一种民族的艺术都能够顺利地被世界接受。”

他认为:“继承与创新也是相对的,背叛传统有时候恰恰是在继承传统,所谓的反传统有时候也是为了继承,是为了发扬。”

为了民族音乐走向世界,卞留念深入进行中西方音乐理论的研究和比较,并自觉地把理论应用于实践。20多年前,卞留念就尝试使用民族音乐与数字音乐系统形成一种全新的创作手段,他的力作《雄鹰》和《愚公移山》等都是民族声乐和电子音乐相结合的作品。他的左手和右手分持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使艺术和技术高度融合,博大精深,天马行空。

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卞留念曾多次真诚地说过:“民族特色是我音乐的灵魂。”这回谈到这个问题,他又说:“艺术是没有国界的,音乐是一种国际通行的语言,是一种传递美好情感的方式,通过音乐会加强人类的凝聚力。”

据说他每年都要去美国和欧洲采风,而且往往一年之内不止去一次,博采众长,师其长技。他说这就叫“拿来主义”,“拿回来,给老祖宗脸上增点光。”

在他的音乐中,民族、现代与古典水融,中西合璧,古今并用,作为当代中国流行乐坛最活跃的音乐家之一,卞留念以其勤奋的艺术探索和大量韵味独特的作品,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

卞留念给自己定下规矩,每年至少保持10万公里的行程,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在天地间,他放牧着自己无拘无束的性情,收获着无穷无尽独特的心灵感悟。

卞留念喜欢驾驭的感觉,他经常自己开车出去采风,野外生存,风餐露宿。所以,他的车已经被数字科技武装到了牙齿,里面各种电源转换器、数据连线,应有尽有。“无论在深山老林,在高速公路,我的创作和工作不会受到任何阻碍,我要获取信息,我要与外界沟通。”

“听说你的最高理想是要在曼哈顿开三个月的音乐会。”

卞留念爽朗地一笑,“哈哈,那是可以实现的。我的最高理想是睡个好觉,往奢侈点儿说,每天睡个好觉,每个星期打一次球或者钓一次鱼。这可以实现吗?”

狂人日记范文5

关键词:文学作品 狂人形象 悲剧 社会意义

精神病,我国古称“狂易病”,是指“狂而变易常性”,故得此病者称“狂人”。其症状是大脑功能紊乱,意识活动失常,中医称为“癫狂”,发了病,叫“发疯”,故人称“疯子”。在文学作品中,也不乏此类人物形象,试加以评说。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古今中外,现实生活中有狂人,所以狂人文学首先是属于人学的范畴。然而,狂人又是一种特殊的人,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文学作品中的狂人,都有某种特殊的病理症象和心理状态。当然,文学不是医学,狂人文学属于人学范畴。也可以说,文学其母,医学其父,而孕育出文学作品的狂人形象。

鲁迅的《狂人日记》就显示了两者融为一体的特色,他说小说主人公属“迫害狂”之类,并谓其中“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开门见山,点出其狂人的本色。另一部狂人文学的代表作――果戈理的名篇《狂人日记》,处处表明这个沙俄时代的九等文官的狂态,他想当侍从官和将军,爱上了部长的女儿,还觉得自己当上了西班牙皇帝。按其症状,应属于“妄想型”之类。然而,尽管这类“日记”中充满着精神病患者的疯言狂语,思维混乱,行为反常,狂态跃然纸上,但毕竟未具有“病史”的意义,而是“小说家言”,是文学作品,属于地道的狂人文学,其影响是很深远的。

当代中国的狂人形象,还具有一种特殊层次的意义。这是特殊时代产生的,并以一个侧面反映留给人们的伤痕。试举例子,可窥见这类人物身上的时代烙印。

想起那场噩梦,就会想起李国文的长篇小说《花园街五号》中写到的那个狂人――市委书记韩涛的独生子大宝,他是一个典型的“偏执狂”患者,对于“”有一种特别的偏执力。他不打人,不砸东西,就是爱做报告,是个“大批判迷”,言必称《语录》,心不离“横扫”,整天整夜处于“造反精神”的亢奋状态中。他的“革命”劲头发作起来,靠电休克才能使其服帖,长期住院治疗。

徐小斌的中篇小说《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则写了一个兼患被害妄想症与关系妄想症的少女。她夜间恶梦纷扰,总是重述她那神秘的梦境。

历来狂人文学的特异而可贵之处,首先在于,狂人们以目击者或受害者的身份,现身说法,痛切陈词,虽语多曲折,实直言不讳,充当历史的见证;或痛哭流涕,或嬉笑怒骂,或自言自语,或吼叫号泣,从中却也许能多少倾听到时代深层和人民心底发出的呼声。鲁迅在《新文学大系・现代小说导论》中提到:1834年时,果戈里已经写了《狂人日记》;而1883年时,尼采借苏鲁支的嘴,说过“你们已经走了从虫豸到人的路,在你们里面还有许多份是虫豸”。鲁迅在说到自己的《狂人日记》时,认为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却比果戈理的忧愤深广,也不如尼采的超人的渺茫”。从中能大体窥见狂人文学的历史脉络和思想内涵。特别是“忧愤深广”四字,可用以高度概括狂人文学在喜剧性的效能中所秉赋的深切的悲剧因素。

可以认为,内在的悲剧机制,构成狂人文学最基本的审美因素。

正如其他文学创作中的人物形象一样,狂人文学中的狂人,也往往秉赋着鲜明而生动的性格特征。虽然总是一种扭曲了的具有某种变态的性格,却更为突出,更加个性化,也更富于锋芒。不论狂人具有哪一类精神病患者的症状,一旦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不但在医学范畴上属于一定的典型病例,而且在美学范畴上也应当含有相应的典型意义。

人的本质是社会诸关系的总和。狂人既然也是人,当然也受这个规律的制约。这表明,狂人的共同特点是,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尖锐对立与激烈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心灵创伤,从而诱发心理病态和精神分裂,种种矛盾集于一身,构成他们的性格机体。

不少文学作品中的狂人形象往往表明,他们是被侮辱者与被损害者,是某种环境所逼疯的。老舍名剧《龙须沟》中的那个程疯子是代表性的:旧社会把好人逼成疯子,新社会又使疯子成为有用的人。他的这种遭遇,发人深省。

所以,狂人们总是在时代的风风雨雨中,肩挑着个人不幸和社会灾难的重担。如鲁迅笔下的狂人认为,满本写着“仁义道德”的历史,字缝里却全是两个字:“吃人”;他高呼“我诅咒吃人的人!”在这类“狂言”中,正透露出旧时代被损害者对历史的控拆。

高度的历史真实性和严峻的现实批判性,是构成狂人文学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的基本因素。曹雪芹有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也可以借来概括自古以来不少文学作品里狂人的历史命运和审美内涵。

参考文献:

[1]文学知识.1988年第8期.

狂人日记范文6

早听说鲁镇是一个富有古代味的建筑群,里面有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和景致。今天,妈妈说要带我到鲁镇游玩,我高兴极了。

老远,我就看见正门上的“鲁镇”两个大字刚劲有力。我的家在柯桥,平时看惯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一见这鲁镇倒也别有一番风味。一进鲁镇大门,我就看到古建筑群、古代衣服、古人、石桥及古老的家具。这都是在城里难得一见的。突然,我看见鲁迅笔下的阿Q和祥林嫂,阿Q在高呼:“你们跟我造反去,造反去。”而祥林嫂则拄着拐杖,提着篮子在苦苦地找寻着小阿毛。她冲着我前面的小孩叫阿毛,这下把那小孩急得团团转,不知该说什么好。

我以为是这一切是我的幻觉,再仔细一看,原来是真的,他们是为了配合鲁镇在做的表演。一些游客则忙着跟他们合影留念,把祥林嫂和阿Q忙得不可开交。

接下来我们去了钱府(狂人日记馆),里面主要有一些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写到的封建社会里是非颠倒和人吃人的社会现象。在这里,我亲身体会了一下所谓的颠倒现象——一个大的球不是从高到底滚,而是从低到高滚;水也一样,是从低到高流。我看到这个现象,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还是妈妈解答了我的疑惑:原来,这一切都是我的错觉,因为地面本身有高低,我们看到的高地方其实是低的,而低的地方其实是高的。这样一来,看到这一现象也不足为奇了……

在鲁镇的街上游览,我觉得自己仿佛穿过了时光隧道,来到了鲁迅先生小时候的年代,我仿佛看到了鲁迅先生在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