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黄鹤楼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黄鹤楼诗范文1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3、望黄鹤楼
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黄鹤楼诗范文2
本文以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词及曲式特点来探研其演唱特点.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吟诵性;韵味;润腔
艺术歌曲是一种西方的声乐体裁。自二十世纪20年代,这种形式传入中国,结合中国的诗词及民族音乐元素,出现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它是中国古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声乐体裁,它所传递的是中国悠久的文化特有的魅力。古诗词艺术歌曲中既有古诗人、词人的情感和思想,又有作曲家赋予今人的思想感情。所以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者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通过对中国古诗词的时代背景、意境的分析与把握,准确理解乐曲的情感内容,知晓曲中人物的心境以及作曲家所赋予的新的情感,从而全身心地融入到歌曲所要传递的情感之中,更好地表现其艺术魅力。
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意境
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其歌词部分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家喻户晓的名作,关于这首诗,后人持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多数人认为是表达了李白送故人远行时的惜别怅望之情,如《唐诗绝句类选》中说:“末二句写别时怅望之景,而情在其中”。裴斐在其《李白诗歌赏析集》里更是将“怅望”之情向上推了一层,他说:“孤帆的形象本已令人伤心,何况这影子正一点点远去,终于消失于碧天之外。眼前只剩下滔滔江水如思念之情一样,滚滚流向天边。”
(1)单从这首诗的字面意思来看,仿佛作品只是表达了李白送孟浩然依依不舍之情,但结合李白、孟浩然的生平以及作诗时两人的处境,发现这首诗的感情层次非常丰富。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春,孟浩然由武昌去广陵,李白为其送行时所作。这时的李白初居安陆,刚刚结束江南吴越之游,正值年轻快意之时,在武昌与长他12岁的孟浩然相遇,而孟浩然当时已诗名天下,两人一见如故。这次的离别正处在太平繁华的开元盛世,唐代的诗人多放浪不拘,孟浩然也不不例外。从黄鹤楼到扬州一路繁花似锦,且扬州在当时是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地方,当时的孟浩然对其前途正充满信心,李白又是爱好游览、情怀浪漫的人,对这次孟浩然去扬州一行煞是羡慕。由此分析,这首千古名作中开始是李白回忆送孟浩然远去的不舍场景,但其中夹杂着李白对孟浩然此行的羡慕与向往,演唱时一定不能只单一的表现不舍,而是要有层次有内容的去表现诗人的心境。
这首诗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是用了崔颢《黄鹤楼》诗中“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中驾鹤飞升的典故。
(2)这句诗表层的意思是说孟浩然和李白在黄鹤楼辞别,但从当时二人的心境来分析,是李白羡慕孟浩然此去如同仙人驾鹤而去一般潇洒、快活,情感的基调实为开朗、明快。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将时间去往的地点交待清楚。在有第一句的铺垫的情况下,这一句的深层次的意思为在三月美好的春光里,孟浩然如同驾鹤的仙人一般潇洒的去往了繁花似锦、佳丽汇聚的扬州,李白煞是羡慕。
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不仅形容李白望着远去的船帆不舍,承接前两句,可见还有对孟浩然如仙人驾鹤般去往扬州做美好的“扬州梦”的羡慕和向往。
只有准确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我们才能够把握词曲的情感,在演唱词曲时更为准确的传递古人的情怀和当时的意境。
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曲式特点
此曲是著名作曲家刘文金先生于1988年完成的,此曲旋律优美、意蕴悠长,雅俗共,是古诗词艺术歌曲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曲目。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旋律运用了传统的中国五声音阶调式,旋律为D宫调式,在创作上融入了中国诗词的韵律和吟诵感,极大程度地保留了中国古代音乐的风貌。”由于刘文金对民乐的熟悉和喜爱,开头的钢伴部分用了自由且渐快的散板,模仿古筝的演奏及琵琶的震音效果,表现长江波浪起伏的画面,从而营造出古朴、飘逸的意境。主旋律可分为五个乐句:
第一个乐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楼”这个字结束音在A徵音上。这一乐句沿用了前奏部分的散板,以吟诵的自由式进入犹如诗人吟唱一般,奠定了整曲飘逸、洒脱的风格。
第二乐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州”字结束音落在F角音上。此乐句由第一乐句的散板进入慢板,4/4拍,并融入了戏曲的音乐元素,旋律抑扬顿挫,很是欢快、洒脱,刻画出李白对孟浩然前去扬州的羡慕、喜悦之情。
第三乐句“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落音在B羽上,“碧空尽”三个字与前四个字形成音符上的大跳,将情绪推向更上一层,为第四乐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做了铺垫。
第四乐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流”落音在F角音上,为五个乐句中的最。
第五乐句的“唯见长江天际流”,虽词与第四乐句相同,但“流”字落在D宫音上,是续第四乐句之后的一个补充。
五个乐句内在的起承转合使乐曲犹如连绵的山峰,层次分明、洒脱悦耳,使诗作意境的表现更是非常贴切,
乐段反复有变奏的性质,既和前面的乐旋律紧密相连,又形成了发展的关系,特别是结束句重复的那句“唯见长江天际流”,将大诗人李白的浪漫和感性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
整首歌曲有很多的装饰音,并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戏曲音乐元素,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使得此曲演唱起来更有古诗词的韵味,也使演唱者可以更容易的把握这首古诗词的意境。全曲格调高雅,回味无穷,刘文金用自己内在的文学修养和对民族音乐创作的深厚功底赋予了这首古诗词新的艺术生命。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演唱特点
这首作品很多的演唱版本都是男声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姜嘉锵的版本,他演唱此曲时的咬字、韵味把握的较为贴切。而作为女声演唱此曲时,应注重诗人形象的塑造,并避免声部不同带来的弊端。
在对作品的词、曲进行准确而透彻的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对歌曲演唱技巧的设计与把握是十分重要的。演唱的方式、方法也将直接影响着作品情感、意境的传递。下面从演唱气息的运用、咬字的把握、润腔及音色的控制等方面来分析一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演唱特点:
(1)气息的运用。分析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与孟浩然的欢别之作,因此在气息上应该要流畅、连贯。歌曲中很重要的休止时,呼吸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高音部分的气息支持很重要,腰、腹部的力量一定要加强,保证歌唱的平稳性,使部分的情绪饱满、体现出诗者所当时的心境,如歌曲倒数第二句“唯见长江天际流”中重复的那个“天际流”,在曲调上达到了全曲的最,这时的气息一定要比其他地方更加结实、有力,以表达李白当时的情怀。
(2)咬字的把握。演唱中国声乐作品讲究“字正腔圆”,尤其在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更要注重其字头的咬法与元音的归韵,这也是表现古诗词艺术歌曲浓郁民族风格的重要部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咬字是演唱特点的重中之重。如“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人”字的发音“ren”,这个字有两拍,而且又在散板部分,字头“r”要咬的清晰且慢,元音“e”和尾音“n”要快速的归韵到头腔上,使歌曲的吟诵性得到很好地表达,犹如一个诗人在吟唱。“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三”字只有半拍,但在咬这个字的时候一点也不能马虎,要将字头“s”用舌尖抵到牙齿,字腹“an”要在鼻腔里迅速归韵。“州”字要咬住字头“zh”,后面再缓慢的过渡到“ou”,过渡时要自然等等。
总之,咬字要遵循“依字行腔”的原则,从而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使歌曲的古典气质得以体现。
(3)润腔及音色的控制。董维松在其《论润腔》中说到:“‘润腔’一词,现在人们用的很普遍,也以此写过许多论文。但这应该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学术术语。”
润腔中常用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装饰音有倚音、连音、波音、颤音、滑音等。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这些装饰音也均有出现,如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的“人”、“西”、“楼”都有倚音,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月”字用了波音,“州”可以用滑音去润腔,全曲的最后一个字“流”的最后一个音则可以运用颤音、渐慢收尾音来润腔,以体现全曲的结束感以及李白望着故人远去、天水一线的画面。润腔中还常用以语气助词,在本曲中,倒数第二句反复的天际流前面我们就有用到“啊”这个语气助词来润腔,以突显故人的吟诵韵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音色的控制也是演唱此曲的重要环节。本人认为在演唱时应对声音的明亮度、音的强弱变化都加以控制,既要让声音听起来厚实、自然,又要有诗人一般的潇洒韵味在里面。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是散板,在声音上可以先轻起,“故人”字模仿箫的音色,“西辞”的音色开始渐渐变明亮,体现整首诗的明快基调,“黄鹤楼”三个字在中音区,音色则要自然、流畅、厚实为宜。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一句整体都以明快的音色去表现,以突显春光明媚的三月孟浩然这一去让李白多么的羡慕,声音要稍稍靠前一些。第三句“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声音不能太实,可以往后靠一些,用半声去处理,来描绘望船远去的画面。第四句“唯见长江天际流”处在高音处,声音要和前句形成统一,不可太实,运用高音的弱处理,延续其画面感,也刻画诗人潇洒、浪漫的人物性格。后面的反复也可遵循上面的用声原则。全曲在演唱时,声音有实有虚,强弱变化有序,使歌曲有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要想将此曲演唱的韵味十足、情感贴切,无论是用气、咬字还是在润腔及声音的控制上都要下足功夫,力求做到每个字的发音、归韵、重音等都要准确。
4 结语
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与关注的当下,要想将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好,必须要有严谨的态度。中国是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大国,故人留下的文化财富,今人可用现代的手法去发展它、创新它,更要很好地去继承它、发扬它。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来探研其演唱特点。该曲只是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一个实例,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宝库,有待于我们更好的去挖掘它、探索它。
如何让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更加符合其诗词的意境以及当代人的审美,是我们需要继续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还要不断的努力,让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M].成都:巴蜀书社出版发行,1988.
[2] 左汉林:“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新意”[J].宁夏大学学报,2006(01).
[3] 张塘林:“浅析古诗词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J].北方音乐,2012(02).
黄鹤楼诗范文3
1、《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一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3、《望黄鹤楼》李白。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列仙人,于此学飞术。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来源:文章屋网 )
黄鹤楼诗范文4
■ 郑 皓
在母亲的催促下,我毫不情愿地走出家门,离开令人舒适的空调居室,投入温热的夏天的怀抱。
正当日暮时分,阳光把一天当中最璀璨而金黄的光线折射向大地,树上,地上,房顶上,都似镀了一层金辉,独游其间,仿佛置身于一片黄金的世界,每一丝光线的触落都像有着独特的韵味。
转过拐角,我被天边的景象深深地震惊了,只见在被电线互相分割、被房屋彼此遮掩的“四角天空”中,由远而近,被映成不同的颜色,“蓝色,白色,红色……”我抬起手,一层层地细数,瞳孔中的三色演绎着一种难以置信的美,似浓妆艳抹,又淡雅纯朴。
我满怀着一份热切的激动,快速地绕过那令人深感厌恶的房屋与电线,来到了一片理想的开阔地。只见霞光似飞流而下的瀑布,从天边的这头挂到那头,密密地倾泻着,冲淡着天空和落日的界限。又是那三种光亮的色彩,不过显得更壮丽了――蓝得深邃,白得显目,红得耀眼,恰似一幅颇具风格的油墨画,但又恐怕这世界上,没有人能如此大胆、如此动人、如此完美地挥墨,而没有任何的瑕疵。
望着天边的归鸟远去,望着仙华山顶淡淡地晚霞渐渐消散,望着暮色四合而渐渐吞没的原野大地,我知道,黄昏已悄然而去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情不自禁地咏颂起这传古的名句,可我这回才真正切身体会到,那难言的身处其间的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只有当我真正徜徉其间时,我才明白了风景的壮阔、黄昏独特的韵味、此刻复杂的心情。
只是人生能有多少个此刻呢,能有多少个日落时分,又能有多少次驻足痴望呢?也许转瞬之间,皆是沧海桑田,亦是物是人非。我明白,许多逝去的美好都是我无法挽回的,就让年少和青春的记忆在我生命里更长久地驻足吧!镀着最后一缕夕阳余晖的大雁啊,请别带走我的感动。我知道,明天的太阳是崭新的!
时光沙漏
■ 郑 皓
我渐渐地发现,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时光沙漏。它能埋葬痛苦,同时能掩埋了童真与欢乐。――题记
一日,怀着一种怀旧的心情,我轻轻拉开了尘封已久的床头柜,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童年时光的大门。每一件玩具、人偶都有它独特的经历和身世,都沾染了童真的痕迹。在抽屉的一角,有一件我意想不到的物品――一个小小的沙漏。我并不记得,小时候有这样个玩意儿,只是将其捧在手心里,细心地把玩着。把它头朝下放置后,金黄的沙粒便沿着漏口慢慢地撒下来,不紧不慢地在瓶底堆积起一座小沙丘来。我的目光跟着下漏的沙砾,渐渐变得迷离了。
记得几日前,我去学校对面的博文书店购书,书店很大,人却乎没有,只有几排书架子上堆满了新书。我和老板说明了来意,便翻找起来,弄了半天,却找不到我想要的书。正当我转身准备离开时,一个声音叫住我,“呀,我手上这本书,是不是你想要的呀?”我疑惑地回过头去,便对上了那对明亮的眸子。她是一个陌生人,至少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她一张稚气的瓜子脸,平坦的前额,红润的双颊,真像一朵初绽的山茶花;那光泽盈盈的眸子恰似花瓣上两颗晶莹的露珠。她含着笑意,单手递上一本书,一看书名,笑容也在我脸上泛开来。“啊,这的确是我要找的书!谢谢你。”“不用谢,郑皓……”我的脸一下子变得错愕起来,苍白地如新塑的雕像一般。“我不认识她,她却认得我?她究竟是什么人?”我心里想道,但疑问都在那张脸面前凝固了。
“啊,我……我还有些事,先走了……”我嘟囔了一声,像是讲给自己听的,便头也不回地跑出了书店,这根本不是我的风格……事后,那面孔反复在我的脑海中浮现,终于变得熟悉起来,她竟是我小学的同班同学呢!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不可思议起来,然而现实便是如此,不容争辩。
一切你想不起来的东西,都是被时光所抹去的。流沙下,掩盖了多少美好的回忆啊!却再也挽不回来……
一个故事可能你很熟悉,两个人走在沙滩上,一个人先是救了另一个人,后因为琐事打了另一个人。但被打的那人先把感谢的话语刻在石头上,把埋怨的话语写在沙滩上。人们很不理解,都来问他,他说:“别人帮助我们,感激永远地保存在我们心中,而其它的怨恨,就让风沙把它埋葬了吧!”
是啊,漫漫人生路上,有数不清的挫折和烦恼,如果我们整日都生活在仇恨的阴影之中,那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流沙下,埋葬了?? 多少痛苦的记忆啊!但都成为了过去……
思绪又回到眼前,沙漏已经漏光了,细沙已积起了沙丘,我有些感触了。
每个人心中,都有独一无二的沙漏,时光的沙砾,随着过往而流动。也许多少年后,我们会掩面叹息:“时光中又有多少细微,被彻底遗忘了呢?其实不必抱太多的幻想,因为在时光沙漏面前,每个人都是渺小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是生命大海中的一滴,一旦滴落便找不到了……它似一位公正的法官,总会埋葬一些悲痛的过去,同时也会,掩盖一些曾经拥有的童真和欢乐……
秋残花落梦何处
■ 郑 皓
傍晚,斜晖透过光秃的枝丫,落下支离而寂寥的阴影,将我的背影遮掩。晚风,轻轻拂过消瘦的面颊,留下淡淡而冰冷的痕迹,将我的思绪吹起……在这寒冬凛冽之际,我仿佛看见2013年的秋叶,随风飘落在记忆深处……
过去的一年,点点滴滴回忆在脑海,又是那么鲜活,犹如就在昨天所发生的一般。在这一年中,经历了太多,有振奋人心的崛起,亦有伤心失落的失败,共同化作那属于我的,独一无二的风景线。
可我却惊讶地发现,在获得众多荣誉之时,却失去了许多。是的,我曾一度失去了梦想,心空了,身体依旧固执前行,抛弃了灵魂。青春的雨季,刚展开生机勃勃的一面,却又迎来了阴冷的冬季,我的心曾经在彷徨与失落中挣扎,直到,那个秋天的黄昏,那片金黄的枫叶林,那最后一批的枫叶,飘落的时候……
寻梦,抛下心中的重担,我信步走上那条幽静的小道。两旁的花木,早已枯萎,真正能映入眼帘的,却是公园深处,那片不起眼的枫树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心中如此想着,眼前却又是另一番的景象,那红枫叶儿,早褪去了火红的色泽,换上了淡黄的外衣,在晚风萧瑟中,那干枯的叶儿无力地打着圈,从疏落的枝头飘下,却随即有了精神,似蝶儿翻转翩飞的,似风筝迎风而起的,似纸片徐徐飘落的,种种奇异的景象如影片般在身边上演。枫叶在它们生命的最后一息,演绎出世间最优美、最震撼的舞步,在那片金色的海洋中,我似乎听到一个声音:“秋后还有冬,冬后还有春,秋残花落,春起花开,花叶不败。”我的内心深深地感受着、启迪着。
是啊,在那冬之后,依旧还有生机勃勃的春季啊,我不能因为一时的腊月寒冬、秋残花落而迷茫不前,而应该透过寒冬,看到来年的莺歌燕舞;透过花落,看到来年的繁花似锦;透过迷茫,看到来年的梦想希望。
黄鹤楼诗范文5
阳春三月,我和家人去拜访了令人神往的黄鹤楼。它真的是美不胜收,让我心旷神怡。
一来到黄鹤楼他那股,古朴,而气派的感觉,瞬间震慑了我。“一层,两层,三层,”黄鹤楼有五层,而且每层的菱角都向外向上翘着。和大多数古楼一样,黄鹤楼也是因为有很多名人在那里提诗,作画。例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这些诗,画,都在黄鹤楼内部陈列出来了。
黄鹤楼的美让我惊叹不已。我对它的身世也有了兴趣,通过查阅资料我得之黄鹤楼最初在三国时建起,位置在如今武汉大桥的桥头,后来,多次拆除重建,就明清两代就被毁了七次,重建和维修了十次。终于在1981年黄鹤楼,永存于蛇山峰岭之上。
黄鹤楼的名字也是有来历的。是神仙的传说,现在的黄鹤楼是5a景区。虽然门票80元一张,但游人仍然络绎不绝。许多外地游客不远千里,都要赶来一睹黄鹤楼的风采,“武汉有座黄鹤楼,穿过天的那一头”!黄鹤楼,武汉人的骄傲。
黄鹤楼诗范文6
黄鹤楼位于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头,面对鹦鹉洲,相传始建于三国时期,历代屡毁屡建。现楼为1981年重建,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它掩映于湖光山色之间,坐镇浩瀚长江,远远望去,如一只优雅的黄鹤,展翅欲飞。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武汉三镇风光尽收眼底,蔚为壮观。
楼名的由来充满了传奇色彩
黄鹤楼楼名的由来,历史上有“仙人”、“地名”两说。相传古时候,在蛇山临江而立的黄鹄矶头上,有位姓辛的人家开了一家酒店。忽有一日,有位不知名的道人前来化缘,张口就要好酒好菜,辛氏慷慨款待。道士吃罢便走,并无谢意,以后每日如此。一个多月后,道士告辞。临行前,他随手从地上捡起一块橘子皮,在墙上画一仙鹤相送,并指井水成酒相赠。道士还告诉辛氏,有此听命歌舞之鹤和取之不尽的美酒,今后可发大财。言毕,化作一道轻烟而去。
从此,黄鹄矶头鹤舞酒香,顾客络绎不绝,辛氏酒店财源滚滚。日久,辛氏贪心渐大,没了善心。10年后道士再来,辛氏竟要他让那口井里出酒糟,赚更多的钱。道士仰天大笑,随即,取笛吹奏,唤下黄鹤,跨上它直冲云霄。鹤走,井中之酒还原成水,墙上留下四行大字:“行善为图报,贪心比天高。得寸又进尺,有酒还要糟。”辛氏羞愧极了,发誓痛改前非。此后,辛氏以全部家产,在黄鹄矶头修成一楼,纪念仙道与黄鹤,供游人观赏。黄鹄矶头从此没了辛氏酒店,而有了“黄鹤楼”。
这便是黄鹤楼楼名由来的“仙人说”。至于仙人是谁,说法不一。《南齐书州郡志》载,黄子安尝乘黄鹤过此,故名。《图经》及《太平寰宇记》称,费神尝驾黄鹤还憩于此,遂以名黄鹤楼。
“地名说”也就是以楼址所在地命名。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的东吴黄武二年,即公元223年,距今1780多年。武汉扼长江,控荆楚,是兵家必争之地。与龟山隔江对峙的蛇山,是由西向东排列的7座山连体组成,全长2公里,形似蛇而得名。赤壁之战后,东吴计杀关羽,夺回荆州,刘备欲兴兵伐吴,战事不可避免。此时,吴主孙权一面向曹魏称臣求和,一面抓紧备战。孙权依长江边黄鹄山之险筑夏口城作屯军营垒,在城头黄鹄矶上建楼,作观察瞭望之用。古语中“鹄”可作“鹤”讲,因而此楼便是最初的黄鹤楼了。后来,晋灭东吴,三国归于一统,黄鹤楼逐渐丧失其军事价值。而与此同时,随着江夏城的发展,黄鹤楼也演变成登临游憩的胜地。
一部巧夺天工的建筑史
黄鹤楼的形制似楼非楼,似阁非阁,似塔非塔,似亭非亭,是集亭楼塔阁造型特点于一体的古代建筑经典之作。
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不尽相同。唐宋楼雄浑古朴,元楼富丽堂皇,明楼隽秀清雅,清楼奇特瑰伟。唐时,黄鹤楼与江夏城相连,整体建筑古朴雄奇。主楼二层,四周绕以围墙,且有角楼,既可登楼览胜,又能作瞭望哨所。宋时的黄鹤楼由楼台轩廊组合而成,主楼雄踞于城墙高台之上,四周有小亭回廊。元代的主楼为二层木质结构,重檐翘角。楼前另起一座观景高台,有旱桥与二楼相连。在明代,黄鹤楼曾毁建4次、大修2次,历经风雨沧桑,建筑规模超过以前历代。主楼二层,楼侧辅以重檐小厅,有涌月台、仙枣亭等景点。清代,黄鹤楼历经200多年凄风苦雨,遭受了无数次厄运,仅康熙年间就毁建4次,建筑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同治七年(1868)重建黄鹤楼,高三层,其形制奇特壮丽,独具匠心,成为古建筑史上的精品。
现在的黄鹤楼于1981年重建,它以清同治楼为雏形,集北雄南秀诸楼风格之大成。新建的黄鹤楼公园分4个景区:以黄鹤楼为核心的名胜区称西区,集诗词碑雕于一体的文化区为南区,北区是植物区,东区曾是岳飞在此驻守近8年的屯兵区。
黄鹤楼名胜区的建筑群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组成,分布于自西而东的三层平台上。
第一层平台有元代的胜像宝塔,是黄鹤楼保存最古老、最完善的建筑。有学者认为,该塔1343年始建于黄鹄矶头,用以供奉舍利和安放法物,是一座藏传佛教密宗的佛塔。此塔虽不算高大,但长江来往船只远远就能看见。
第二层平台上有一牌坊,西东两面分别有“三楚一楼”和“江山入画”题刻。牌坊两侧有南北两轩和南北配亭。两亭之间的巨石上,有《黄鹤归来》铜雕。
第三层平台上是新建的黄鹤楼。其建筑采用现代技术,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内为9层,通高51.4米,金色琉璃瓦屋面。楼内有表现“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有唐人阎伯瑾撰写的《黄鹤楼记》;有“孙权筑城”、“周瑜设宴”壁画,讲述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及三国名人到黄鹤楼活动的故事。主楼各层都有外走廊,可观景。
黄鹤楼东面的白云阁,坐落在蛇山的高观山之巅。宋代之前很长时间,白云阁称“白云楼”。现在的白云阁是1982年重建的。
一幅绚丽多彩的文化长卷
黄鹤楼以其壮阔的景观、奇特的构制、沧桑的历程,令历代文人墨客为之一步三叹,慨然成章,遂有诗、词、歌、赋、楹联、游记及神话传说迭出,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长卷。
唐代诗人中有不少写黄鹤楼的名篇,王维、孟浩然、刘禹锡、白居易、贾岛、杜牧等,都先后在这里留下了名传千古的佳作。其中,崔颢一首《黄鹤楼》,成为吟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据说李白登黄鹤楼,诗兴大发,正想题诗,见崔颢诗而连呼“好诗”,便将手中之笔一掷,慨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随即扬长而去。一代诗仙李白对崔颢如此高度评价,使崔颢及崔诗声名远扬。崔颢题诗,李白搁笔,成为千古美谈。后人为此而建“搁笔亭”,表达对李白谦逊不题的遗憾和对他人品的崇敬。如今,黄鹤楼景区内的“崔颢题诗图”浮雕和李白“搁笔亭”相向而建,成为重要景点。
李白对黄鹤楼有深厚的情结,留下了许多华章丽句,《全唐诗》中载有8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尽人皆知。李白还在流放夜郎、途经江夏时写了《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首七绝诗,堪称千古绝唱。
黄鹤楼胜景,还曾引来著名诗词大家苏轼兄弟在此举盏凭栏咏怀;引来一代名将岳飞在此慷慨激昂,写下《登黄鹤楼有感·调寄满江红》名篇。如今,黄鹤楼景区建有岳飞亭、岳飞像及精忠报国牌坊,纪念这位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