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胡同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范文1

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汪曾祺在《胡同文化》中生动地描述了老北京胡同。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

您或许会好奇:胡同今时今日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在日益崇尚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今天,人们为什么仍然选择住在这看来“简陋”的平房里?大力宣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背景下,胡同文化又是如何被保护的?或者,胡同应该怎样被保护?为了寻找答案,记者走访了北京东南西北的胡同,同时也采访了相关专家。

老北京:住的是一种情感

胡同的文化可以追溯到700多年前的元朝,“胡同”是以汉字记蒙古语的音。胡同今天还保留了书里描述的生气勃勃,和睦融洽。在有转角的胡同口,您还能听见骑自行车的人一边打着车铃一边嘴里喊:“让一让嘞。” 家住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的一位女士自豪地说:“我们这院里都是住了好几十年的老街坊了,没有不好的!”胡同口开小卖部的大妈坐在街边跟街坊唠嗑甚至忘了照顾生意,自己笑笑说:“光顾着‘侃大山’了!”

但是,经过700多年的演变,特别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迅速发展,胡同变了模样。北京城东南西北各大胡同,有名的、无名的,这些昔日地位象征的宅子都被周围耸立的高楼淹没了。但是还有一大群人不舍也不忍这胡同文化被埋没,记者走访时就遇到这样一位对胡同感情深厚的人。杨先生住的胡同已经没了,他最近一个人又重新迁回胡同边新盖的小楼房里。杨先生轻叹了一口气,“有一种情感,真的!从小在这儿长大的,就不想离开这儿,哥哥姐姐们都搬走了,就我一人还在这儿。”杨先生还说:“你不论去问谁,凡是在这儿住过的都留恋,有一种就是说不出来的情感。”杨先生回忆起原来住在院子里的生活,眼里流露的都是怀念,“你家包饺子给我家尝一口,呵!”眼见从小生活成长的胡同在眼前一个个倒塌,杨先生十分痛心,“现在剩下的都不叫院子!以前这块儿特别漂亮!好宅子全给拆了,像原来金融街那块儿。”杨先生还动情地说:“原来这二环边上都有城墙,现在全给拆了。北京离文明古都越来越远了,光有故宫、北海、颐和园,失了民宅,基础就没了!早些年开始保护就好了,现在已经晚了。”

外来居民:便宜最吸引人

当被问到为什么住在胡同里,外地人的答案和本地人有很大区别,“这儿便宜啊,一个月才六七百块钱,离我们打工的饭店又近。我们在外打工有个休息的地方就行了。”一位来自河南的厨师跟记者透露,“我们夫妻一个月挣六七千,如果有什么事花钱,最后寄回家的就没剩多少。”记者追问是否更愿意住到楼房里去,他憨实地笑了笑说:“咱没那样想过,也住不起。”

此外,胡同里的和睦气氛似乎也吸引了外地人。一位曾经在大杂院里住了10年的缪平芳开心地跟记者分享他们一家在胡同里居住的日子:“我很愿意住在院子里,我们工作忙没时间照顾孩子,那些老大爷老奶奶都特别愿意跟我儿子玩,我的小孩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老一辈的教育。住在胡同里,我们有一种安全感。”

除了住户,商户在这里也很常见。在北海两岸、南锣鼓巷里大大小小、风格迥异的店铺构成了有特色的“胡同旅游”元素。但是胡同带来的商机远不只这些。记者走访到东城区麒麟碑胡同的时候就被一对年轻创业夫妇所吸引。宫靓和李彪是万千“北漂”中的一员,他们在这古色醇香的胡同里开起了烘焙教室。李彪解释说,其实这里的房租也不比楼房便宜,他只是看重了这平房里的小院子和胡同的文化特色。“现在喜欢平房的外国人多多呀,我的客人们还可以坐在敞亮的小院子里学做饼干、烤蛋糕”他们告诉记者,来烘焙教室的客人越来越多。“大部分都是年轻的妈妈,也有追求时尚的年轻人,还有远在通州、密云的客人也经常光顾。”

对于记者问到关于胡同基础设施的问题,宫靓说:“现在都统一供暖了。唯一不便利的就是平房太潮了,还有冬天水管偶尔会冻住也挺麻烦的。”此外,走访时记者还观察到居民家里大多都没有独立卫生间,上厕所还需到社区公共卫生间里。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遗憾的是,记者此次采访也没有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回应。给胡同居民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更应得到重视。

留住胡同

经济与文化相辅相成

关于四合院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研究所宋梅告诉记者,经济发展与保留胡同文化并不矛盾,保留胡同文化只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近年来的“南锣鼓巷热”更是说明胡同文化没有消亡,只是换了形式变成一种旅游文化,而不再是普通的市井文化。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光顾,使得胡同作为一种古老的建筑文化散发出新的青春气息。

文化和经济从来都不会是“二选一”。只有富有文化的产业才可能产生更高的附加价值。中国目前能吸引外国游客的就是古代的文化。近现代中国深受西方影响,而这些受到影响生产出来的产品对于西方人来说毫无新鲜感和神秘感,经济价值自然就会降低。

宋梅认为,政府应当尽量进行整体保护,留给子孙后代更多、更完整的北京胡同,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当代人对历史文化的一种尊重,当代对待胡同文化的态度也将影响子孙后代对于现代文化的态度。宋梅建议,北京市委、市政府应牵头成立胡同文化保护协会,将胡同文化的宣传、保存以及胡同旅游相结合,避免无序开发利用。

胡同文化范文2

1.1自身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消失、传承后继无人和文化遭到歪曲

农村传统文化是原生态的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是现代文化的魂,而其承载的主体是农民,随着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呈现明显的“中空化”,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日益减少,据2013年6月统计,秭归县摸底普查民间艺人1418人,其中省级非遗传承人11名,市级65人,县级386人,这些人中55岁以上的占到近8成,老龄化严重,传承形势十分严峻。秭归县也对有的农村传统文化进行了一些保护,但由于忽略了传统文化产生的土壤和社会生产,传承的更多的是表面的做法,而缺少对其渊源、缘由、变化过程的理解,有形而无神,存在而无价值,这更体现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的紧迫感。

1.2一些传统文化被作为不良风气遭摒弃、批判

文化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它所有的只是反映当时的历史现状及诉求、不同人群的精神需求和状态。一段时期以来,农村传统文化被放到了城市现代文化甚至是现代文明的对立面,被看成迷信、落后、野蛮而加以改造,一些农村传统文化被作为不良风气遭到摒弃、批判。改造否定农村传统文化、文化西化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导致了农村传统文化与其根基断裂和文化认同的危机,不及时进行农村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一些传统文化将成为历史。

1.3一些历史见证、老街旧巷、文化象征等被遗弃

在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为追求居民点村居整体效果而统一提供房屋构造图纸规范建筑,缺乏本土的传统建筑风格,使传统建筑文化遭到遗弃;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历史见证、文化遗迹遭到破坏或拆损;在旧城改造中,重开发、轻保护,对老街旧巷、文化象征肆意改扩建,制造假古董,假文物,愚弄游客;在文化打造中追求眼前利益,将一些民俗活动脱离原有的发生情境和空间,强行植入、拆解。凡此种种,致使一些文化遗产被毁坏,被歪曲,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1.4一些传统工艺、加工技法因商品化而发生异化,失去了传统本色

一些传统工艺、加工技法是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消费者对传统工艺的的消费往往情有独钟,在利益的驱动下,生产者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替代传统的生产、制作工艺,甚至违背原义,使传统工艺发生异化、丧失本色,失去了个性;一些传统工艺品因商品迅速化而趋同化,产品粗制滥造,甚至假冒伪劣,最终失去了吸引力;传统工艺和加工技法因商品率低、缺乏现代气息、加工过程枯燥单调致后继无人。

2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几点措施

2.1政府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政府引导,基层负责制订相应的农村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将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规划,将传统文化保护费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协调发展;安排相应的专项资金进行传统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加大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展示力度,对各级在传统文化方面有一定造诣、在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上卓有成就的人员给予一定的补助,从而提高传承农村传统文化的热情与积极性,使抢救、保护、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成为社会各界和群众的共识。

2.2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要从基础抓起

培养立志于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的工作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在中小学增设农村传统文化兴趣班,将传统艺术、传统工艺、传统体育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传统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培养传统文化的接班人;充分发挥乡镇文体工作人员的作用,组建原生态艺术团、安排民俗风情聚会、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征集、整理,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农民展示,切不可为卖座而“标新立异”。

2.3要充分尊重和保护仅存的文化遗迹

对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习俗、传统艺术、传统建筑、传统工艺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护和传承,确保有原汁原味的影像资料记录,地方文化产业机构必须从根本上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不能简单地以精华和糟粕进行扬弃,存在就有其合理性,不同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造就的这些传统文化,符合现代社会正能量的可以进行保护和传承,相反的则可留下相应的图像、文字资料供后人研究、探讨。

2.4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

胡同文化范文3

"传统文化"是根据英文"Traditional and Folk Culture"翻译而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CBD)中使用的概念是"采用传统生活方式的本土和地方社区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相关的知识、创新和实践。"也就是说传统知识是历经数个世纪,适应本土文化和环境,通过口头的方式,代代相传的文化。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使用的"传统文化"是指"基于传统的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表演;发明;科学发现;外观设计;标记、名称或符号;未公开信息;和所有其他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产生的基于传统的发明和创造"。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对传统文化的界定的观点也不统一。诸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郑成思教授主张传统知识主要包括"民间文学艺术"和"地方传统医药"两大部分。而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李顺德教授则认为传统知识是一个内容非常广泛的领域,涉及到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文娱、体育等诸多方面。

由上可知:无论是组织还是学者,对传统文化都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又都肯定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性,即在小区域内由集体创作、使用、保存且代代相传,属于传统或土著的文化。当然,不可否认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知识所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当今还包括医疗、农业或者工业的方法等。

二、传统文化面临危机与保护之意义

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正在面临现实的流失和淡漠。在我国,尤其令人心痛的是,以非遗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产业在我国许多地方发展缓慢,尚未发挥助飞地方经济的作用,却成为流失海外的娱乐产业或产品的高附加值。再如我国的民间文学《花木兰》被拍成美国卡通影片,"变脸"绝技流传海外,《西游记》故事被拍成日本影片,端午祭、走马灯分别被韩国、柬埔寨向联合国申报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不一而足。此外中草药方面还有日本仿我国的六神丸开发救心丸,韩国仿制我国的牛黄清心丸等等。大量的传统文化遗产海外流失,民间文学艺术被粗暴使用,传统科技被无偿使用,有甚者还申请专利、注册商标来限制我国的正当使用。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保护刻不容缓。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保护被纳入议题,足以见证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对我国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持有者多数在少数民族手中或者地处偏远的民众手中,保护传统文化有助于保护西部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的人群之利益,最大化的实现社会资源与利益的均分配。第二,保护传统知识有助于增强西部本土居民的社会竞争力,为本土居民争取更好的生存条件,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更有助于本土居民自己保护传统文化。第三,保护传统文化有助于保留文化多样性。像我国这样民族众多的国家,要尊重少数民族群体,允许其在本民族的管辖范围内,对自己民族的文字语言和民族文化进行自治,使之能够不断地传承、延续。第四,保护传统文化可以防止非权利人的不当使用。正如前文所述,传统文化被大量的海外滥用,通过立法或者其他途径对传统文化加以保护,其目的就是防止非权利人未经允许而加以利用,或者是在利用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恶意扭曲。

三、传统文化保护之探讨

保护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传统文化的维系、发展和合理利用,激励创作,保护文化多样性,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保护传统文化之目的,笔者将从立法保护、项目保护、传承保护、节会保护、四个方面探讨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

(一)立法保护

立法保护是传统文化保护最主要的积极措施,从当前国内立法实践看,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法规方面有1997年出台的《传统工艺美术条例》《云南省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等。当今国内部分学者主张将传统文化的保护纳入知识产权法体系,这一观点我是不予认可的。首先,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客体都是明确的,而传统文化的主体在多数情况下是不确定的。其次,立法的价值存在冲突。知识产权法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创新,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传统文化的保护之目的在于保护文化多样性,使特定文化所承载的精神、宗教、伦理、道德等重要价值与特定的群体或者个人之间保持联系。所以,知识产权法很难再实践中保护传统文化。再者,勉强将传统文化保护纳入知识产权法体系,无法达到法律效果,这本身也是对知识产权法的损害。与之相反,鉴于传统文化是一种适应本土文化和环境,通过口头的方式,代代相传的文化。各省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对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予以保护更具有可行性。

(二)项目保护

项目保护重在确定传统文化遗产名录。对于那些有重大价值的项目,鼓励积极地申报世界或者国家级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同时,鉴于民族文化的原生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要加大对传统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比如建设文化馆、博物馆,便于对传统文化集中管理和保护。

(三)传承保护

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是为了使民族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永世长存。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民族文化保护氛围,掀起保护民族文化潮流。例如通过民族文化保护走进校园、课堂等形式。其次,传统民族文化保护需要保持原貌,需要在本地区开设特色民族职业教育,培养传统文化传承人才,增强年轻一代关注传统文化的意识。再次,全力挖掘尚存在的传统文化艺人并予以登记,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对传承人予以资金支持或对做出贡献的艺人提供奖励。

(四)节会保护

我国的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民族节日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像端午节、清明节等。近年来,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热衷于西方的节日,诸如情人节、圣诞节等,而对端午节、清明节趋于冷淡,这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然而,通过节会上的活动可以使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得以传承和展示。渲染节日氛围,培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结束语

我们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艺术,这些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了解历史、教育后人、凝聚国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功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当以文化复兴作为灵魂。希望在全社会形成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人人都来为传统文化的保护贡献一份力量,尽一份责任。

参考文献:

【1】丁丽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开发传统文化产业的结合路径》,载吴汉东编《中国知识产权蓝皮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年刊》(2007年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4页。

【3】参见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文丛》(13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4】参见《浅谈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方法》,资料来源:

省略/class03_detail.asp?id=1883,2011年01月12日访问。

胡同文化范文4

为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鲁政办发[2005]94号文件做好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政办发[2006]8号)精神,认真做好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市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市人民聪明智慧和勤劳勇敢善良的高尚品格的结晶,是*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和延续,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利用好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我市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富有灿烂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一些有价值的珍贵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许多传统技艺后继乏人,过度开发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刻不容缓。

二、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和目标任务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认真贯彻*政办发[2006]8号文件精神,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市珍贵的、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使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扎实健康发展。

(一)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要将普查摸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统一部署,有序进行,认真制订普查工作方案,积极组织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情况及存在问题。在普查过程中,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我市普查工作的具体安排是:从2006年6月开始,到2008年6月结束。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为全面普查阶段,2008年1月至6月为总结、建立档案和数据库阶段。普查工作的具体方案由市文化局制定。

(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名录体系。按照[2005]18号文件关于“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的要求,与国家级、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相衔接,建立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市政府公布,并报*市政府备案。要严格按照上级制定的评审标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行认定,使我市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

我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将于2007年5月底前由市政府批准公布,以后每2年评审公布一批。申报评定工作由市文化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积极组织全市各类文化单位、专家学者及知名人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组织力量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鉴别、分类,制订和落实保护方案。各级公共文化机构以及经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授权的有关单位,可以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并予以妥善保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流出境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也要进行保护,对已被确定为文物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相关规定执行。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设在市文化馆,市文化馆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承担起来。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传承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延续、发展的保证。对列入市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要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承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保护。积极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保护的有效途径。

(五)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工作。合理有度地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文化价值和科技价值,使之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伟大实践。利用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节庆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旅游文化等的内容和形式,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在对外、对港澳台地区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利用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优良的传统美德。

三、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切实落实保障措施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市里建立由市文化局牵头,市发改局、建设局、财政局、教育局、旅游局、民族宗教局、体育局、广电局等部门组成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事项。同时,广泛吸呐有关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强化领导,将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文化发展纲要;要结合实际,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近期和中长期规划,明确保护的范围、措施和目标,并认真付诸实施。

为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市财政将专列资金,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同时,要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性投入机制。

胡同文化范文5

[关键词]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产权

1、民族传统文化范围和特征

1.1范围界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指来自于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者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征的表达形式,它的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民间文学艺术、传统工艺及民间民俗三大类。其中,民间文学艺术则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或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民间美术、语言文字、戏曲和杂技等。民族传统工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涉及许多领域,包括、绘画、雕塑、木偶、皮影、剪纸、传统工艺美术制作技艺、以及与上述有关的代表性的原始资料、实物、建筑和场所,等等。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

1.2特征。作为一种知识产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这与现代知识产品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它又具有不同于现代知识产品的显著特征:(1)它不仅凝结着当代人的劳动,而且凝结着历代人的劳动,其权利主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从国家层面上讲,它是一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文化财产;从族群层面上讲它是特定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该民族的文化财产;从个体层面上讲,它又可能成为个人的文化财产。(2)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利用中生存和发展,停止利用之日便是民族文化的消亡之日。保护民间传统文化,不是将其束之高阁,而是合理利用,在利用中实现保护。(3)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失将不复存在。民族民间文化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对其保护的难度。

2、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商品化步伐的加快,以自生自息为主要特质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境遇堪忧。经济对文化的影响从来就是鲜明的,但是,这种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因为经济以同质性为其发展路径,文化则以多元为其运行轨迹。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我国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带来繁荣。恰恰相反,由于人们对现代经济生活的过多关注,对传统东西的无暇顾及或不愿顾及,致使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面临消亡的危险。主要表现在:(1)过度商业化地滥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流失现象严重;(2)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着年久失传的危险;(3)一些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习俗正在消亡;(4)大量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5)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人员短缺,出现青黄不接的断层。更让我们气愤的是,一些国家和个人为了商业利益或者其他的目的,纷纷来中国寻找淘金点,针对目前我国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的漏洞,对我国的一些历史、传统知名人物进行注册,以中国文化名人来创作影视节目;或者抢注我国知名但未注册的商标,等等方面的问题和现象越发严重。

3、民族传统文化的立法完善

根据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国际经验,笔者认为,一部开拓性的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法律,应当确立以下保护机制:3.1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机制。通过普查,全面了解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存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抢救和保护工作。普查是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对无形文化遗产的记录和对一些反映民族民间文化内涵的实物和资料的收集,其目的就是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档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搜集、整理民间艺术的系统工程——编纂十大文学艺术集成志书。据不完全统计,该工程共收集民间歌谣302万首,谚语748万条,民间故事184万篇,民间戏曲剧种350个,剧本l万多个,民间曲艺音乐13万首,民间器乐15万首,民间舞蹈1.71万个,文学资料50亿字。在调查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有许多濒临灭亡的民族民间文化瑰宝被抢救性地记录下来,也有许多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经过挖掘、整理,重新焕发出生机,因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机制意义重大。我们有必要通过立法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机制得以规范而有序地进行下去。法律应明确普查的方式和要求、普查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政府的责任和普查人员的职责、公民协助普查的义务。

3.2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点保护和传承机制。对于具有重要历史和科学价值的濒危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国际采取了重点扶持的保护政策。在普查的基础上,对认定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给予重点保护和抢救;对濒临消亡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政府一方面通过组织人员进行记录、整理的方式予以抢救,另一方面给予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以适当的资助,鼓励其带徒弟传承民间技艺。为了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法律应该明确规定:认定重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标准,政府公布重要民间文化遗产的名录并指定保持的方法、保持者享有的相应权利和荣誉、赋有的义务。为了鼓励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法律还应规定:政府给予长期生活在民间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且有很高造诣的民间艺人以“民间艺术家”的荣誉;对于具有民族特色或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表现形式、该项民族民间文化在当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艺术水平的地方,政府命名其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推动该艺术的弘扬;通过财政拨款、鼓励社会捐赠等形式扶助以民族民间文化为创作对象的艺术表演团体,鼓励它们进行创作和演出。

3.3文化生态保护机制。特定的生存环境是民族传统文化持续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保持文化生态,将文化遗产在适宜其生存的社区和环境中原状地加以保存,使其成为“活文化”,不失为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当前,一些省区都在进行着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筹划,为了规范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立法应当明确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管理方式、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保护区内居民的权利和义务、破坏文化生态者应承担的责任。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行政保护要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为此必须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

民间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资源,其意义是多方面的,历史要保留,文化对我们的价值是有形和无形的,而一些民间工艺更是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特别是民间传统文化里一些独特的手法和理念,如中医,更是让我们收益无穷,我们要保护民间传统文化,我们要发扬民间传统文化,这对于我们的国家和国人都有巨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治国主编.西部知识产权保护战略[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4.

[2]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编.保护创新的源泉(中国西南地区传统知识保护现状调研与社区行动案例集锦[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5.

胡同文化范文6

关键词:中心一边缘;羌族旅游;文化认同

作者:吴其付,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成都,610066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9)02-0191-008

中心与边缘是一个相对概念,它体现了一个社会存在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状态。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和安东尼奥’葛兰西指出,每个社会都有一个发出强大影响的文化中心,中心有着霸权地位,有着话语权力,它支配着社会的符号秩序、价值和信仰,代表的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心理、政治、经济、文化优势。中心通过社会整合的方式不断将中心的文化价值渗透到边缘,从而将边缘纳入到中心的势力范围。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中国也存在着一种相对意义上的中心与边缘。如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是中心,而西部欠发达地区便是边缘;汉族的强大也决定了汉族及其代表的文化在社会上的中心地位,而少数民族及其代表的文化就处于一种边缘地位。李伟教授认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现实存在形态便是一种文化边缘地带状态。他指出文化边缘地带并非借用了后现代主义具有反对文化殖民主义色彩的“中心文化”与“边缘文化”概念,而是从区位视角说明我国民族文化格局的特质性含义,一是文化边缘地带表明我国少数民族在地域上的分布状态;二是文化边缘地带强调少数民族与主体民族之间现实的文化区别,特别是指其经济相对封闭落后的发展状态,空间上远离发达地区,时间上远离现代文明;三是文化边缘地带试图概括各民族历时性文化演进中的地位比较特征。

本文从民族旅游的角度来研究文化接触引起的地方文化变迁与传承,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前提,那就是外来文化与地方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文化的强势与弱势之分,存在着中心与边缘的相对地位。在这里,中心代表的是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及其强势文化,更多的是与现代性和全球化相连,而边缘代表的是经济较为落后的民族地区及其弱势文化,更多的是与传统性和地方性相连。具体到羌族的旅游研究而言,旅游者便是中心,代表着现代性,羌族便是边缘,代表着传统性。

随着羌族旅游的开发,由旅游者带来的现代性必将对羌族的传统性形成强有力的冲击,旅游业将调动政府、市场、大众文化等力量将现代性的影响推进到羌族社会的各个角落,从而将羌族不断纳入到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但正如现代化在推进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也在强调文化的多元化一样,作为现代性的旅游也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方面要求地方提供各种现代化的娱乐休闲设施和舒适安逸的现代生活,另一方面又要求地方保持传统性和原始性,为旅游者提供一种不同于自己日常生活的异域文化体验。所以,正是民族旅游这种矛盾性形成了一种中心与边缘互动下的羌族文化认同,即一方面作为边缘地方的羌族要吸收外来文化的现代性成分,另一方面又要极力保持自己传统文化的母质和特色,抵御现代性带来的文化同化,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次生文化。

本文将通过中心/现代性与边缘/传统性的语境分析,揭示出中心与边缘在推进现代性与保持传统性的矛盾过程中对羌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双重影响及其引起的文化认同的强化。

一、现代性与民族旅游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不断向着现代性的趋势前进。现代性在改善着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在摧残着我们的人性与自由。现代性将我们带向了两个极端化的生存境况之中,一个是拉着我们不停地“往前走”,另一个是促使着我们不断地“向回望”。“向前走”的境况要求我们要以新的工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等力量摧毁社会里阻碍现代性发展的各种传统文化元素;“向回望”的境况又要求我们对往昔过去进行追忆和珍爱,以及对即将逝去的传统文化的留恋与维持。“向前走”与“向回望”构成了我们对现代性生存条件的好恶交织。正如王宁所说,现代性所带来的“副作用”或负面效应,诸如自然的消失、环境污染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随技术分工而来的工作性质的程式化、大众社会中人情的淡漠以及矫饰和虚情假意的盛行等,使人们对现代性有所憎恨。而旅游这种逃逸日常生活价值中心的方式恰好成为了我们对于现代性好恶交织的发泄与解脱,以致于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

在现代社会里,工业化、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使人们长期处于一种单调、疲惫、压抑的环境之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张和淡漠,人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孤独和失落。人们无法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来改善自身的生存境况,因此只好选择外出旅游来寻求解脱。旅游将人们带离自己日常工作生活的地方,去远处寻找另一种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实现自我的回归。在旅游过程中,人们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转换,能够寻求到日常生活中所缺乏的自然、简朴和真我的精神环境,以及异于日常生活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和节奏。

现代社会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旅游模式,瓦伦・史密斯将其划分为民族旅游、文化旅游、环境旅游、历史旅游、娱乐型旅游等五种形式,其中最受人们青睐的是民族旅游模式。当原生农耕文明架构下的许多文化形态在现代性的推进下渐渐远去和消失的时候,负载着传统民俗和文化多样性的偏远民族地区便成为了人们怀旧体验的主要归宿。民族地区有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村落与自然构成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生存关系。人们生活在这样优美和谐的人文环境中,感到心旷神怡、精神得到极大放松;各种传统习俗在村落中保存完好,如传统的生产方式、民居建筑、宗教仪式、节日庆典、民俗生活等,这些具有独特价值的民族文化遗产,能够给人们带来对往昔的追忆与回味。对传统的留恋与珍爱。民族地区有着鲜明的异族文化特色,如、巫术仪式、语言文字、服饰歌舞、饮食起居、生产工具等,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与自己文化完全不同的“异文化”形态,与旅游者的文化体系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对照。

在民族地区,优美的山水风光、传统古老的农耕生活、迥然不同的民情风俗,对生活在现代性中的人们产生着巨大的吸引力。刘丹萍通过“雅虎中国”调查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发现,中国西部那些社会经济相对落后,传统农耕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保存相对完好的民族村寨,吸引的往往就是那些平常工作生活在大都市里、深受现代性影响的“先锋旅游者”。

民族旅游主要是以地方族群的“异”文化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由于民族地区大都是山区,自然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都保存得相对完好,因此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旅游需求,如享受良好的生态环境,感受传统的农村生活,体验独特的民情风俗。民族地区洁净的空气和宁静的山水、热情的氛

围和纯朴的村民,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独具特色的民族景观,以及各种备受尊重的接待礼仪等,弥补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缺失的生态环境和人情友谊,消除了人们的紧张心理,带给了人们快乐与激情。人们在旅游中寻求到了真实的自我,以及暂时摆脱了现代性的压迫。

在民族旅游中,旅游者还可以通过各种神话传说、英雄故事、文化遗迹等去探寻远古的历史、追忆民族开天辟地的壮举。同时,他们还可以选择当地美丽的风景、传统的民族服饰等将自己的旅行体验浪漫化、异国情调化和理想化,由此将旅游地居民塑造成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他者”形象。总之,民族旅游制造了能够把人们暂时带回昨天的生活中去的幻想,制造了人们心目中故乡的影像,也为人们再现了一个在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依然存在的男耕女织的田园景观。

羌族生活在川西高原地区,由于山高路陡,地理环境封闭,经济不发达,仍旧保留着传统、古朴的文化习俗与。这些处于边远地区的边缘民族,正是生活在工业化时代,深受现代文明影响的旅游者极力寻求的具有原真性、神秘性、独特性的异域风情的他者,是旅游者逃逸枯燥生活,渴求异质文化体验的旅游图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以桃坪羌寨为代表的旅游开发。将羌族古老历史和独特建筑展现在旅游者的面前,激起了他们对羌族神秘、传统、原始的边缘文化的追捧。

二、中心对边缘的审视一羌寨中的旅游

羌族主要分布在岷江上游地区,是古代羌人的后代,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古羌人习俗。羌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创造了许多伟大的业绩,也充满了许多苦难的历史和不老的传说。古羌人与华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族源关系又赋予了羌族更多的神秘色彩。在现代化不断冲击着人们传统生活方式的今天,古老的、传统的民间节庆仪式、风格独特的民族服饰、热情多姿的莎朗歌舞,以及巍峨高大的石砌碉楼,仍旧在羌民日常生活中保持完好,昭显出羌寨传统、神秘的异族风情。这种异族风情激发了身处繁华、现代都市旅游者的猎奇心理,吸引着中心的他们向边缘的羌地移动。

在羌族地区,理县的桃坪羌寨和汶川的萝卜寨,在羌族传统文化的保存和挖掘展示方面受到了旅游者的关注。其中来自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韩国等现代化程度很高的游客成为了羌寨主要的观光客。对于这些长期生活在现代文明之中的海外游客而言,美丽的乡村、芳香的泥土、神奇的端公、艳丽的服饰、热情的村民、以及传统的生活,构成了一幅他们难以想象的“异国风情”。

这些海外游客,大都具有身份上的共性,身着名牌服饰、头戴遮阳帽,胸前挂着数码相机。有的还带着墨镜,操着很难听懂的汉语,相互交谈时还夹杂着潮州语,一些小游客还操着流利的外语与当地的小孩打招呼,这一切都似乎昭显着他们“现代性与先进性”的优越感。而羌寨里黄泥巴颜色的土坯房、精通巫术的端公、种田荷锄的老农、穿着羌族服饰的村妇、吃草啄食的老牛与鸡鸭,在他们眼中构成是一种“传统与落后”的边缘图景。深受现代性影响的他们,对羌寨里“传统与原始”表现出的是“一无所知”的好奇心。他们的神情和言语显示出的是中心对边缘的固有印象和刻板认知,即边缘代表着贫穷、愚昧、落后、野蛮,也代表着纯朴、原始、神秘、传统。当现代性的他们走入传统性的寨子时,现代性又开始对传统性进行新的诠释和想象。

这些海外游客们在羌族导游的带领下,沿着长长的碎石路进入村寨。当他们经过长满玉米秆的黄土地时,一个硕大的土堆,以及土堆前摆放着各色精美漂亮的大花环,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于是他们开始询问导游是些什么东西。当他们得知这是羌人死后埋葬的坟墓,并且里面还真正的埋着死去的人,他们觉得非常惊讶,更是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此时,他们开始依据现代化的生活经历对羌族的奇异进行着比对。他们认为人死后都是经过火化的,放在灵堂里供奉着的,而不是埋在地里的。在进行了一番驻足观赏之后,他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相机,对着这个彰显着“传统古老”生存方式的土堆一阵猛拍。作为长期生活在竞争、欺诈、冷漠的现代性环境中的这些旅游者来说,村寨居民的过分热情和勤劳美德也成了他们怀疑与警惕的对象。当村寨里摆摊出售工艺品的妇女,一边热情地与他们打着招呼,一边不停的做着针线活时,他们充满疑惑的询问导游,这些是不是景区经过精心排练过,故意表演给他们看的生活场景。他们知道羊是羌族的圣物,羌族是牧羊人的代称,但他们将这种古老的文化内涵与现实生活进行了想象与联系,他们以为现在每户羌民家里都圈养有许许多多的羊。因此,当他们进入羌民家里参观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询问导游羊在哪儿,能看看吗?当导游告诉他们,羊不在家里,而是在山上时,他们脸上露出的是相当遗憾的表情。或许他们在旅途中,已经在想象在羌民心中具有神圣意义的羊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在羌寨没有看到一头羊的旅游经历或多或少让他们感到遗憾。羌民家里日常做饭的灶台和大锅被他们当成了一种文物和古董,当导游告诉他们这些东西是羌民日常做饭的工具时,他们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连续的问导游,今天早上才做过的吗?当得到明确的答复后,他们又沿着灶沿仔细的看了看,摸了摸,并用相机使劲地拍照,最后发出感叹:没想到家里还很干净。对挂在灶沿上的老腊肉,他们更是惊奇,那一块块长条形的猪膘,在烟火的熏陶下变得黝黑发亮,发出阵阵香味,他们就问这就是村民日常吃的东西吗?在他们看来,这些东西如同博物馆里展示的文物一样,是用来看,不是用来吃的。当得知这些东西是村民日常的生活食品时,他们对着老腊肉互相交头接耳,评头论足,又将随身携带的相机、摄像机对着这些东西一阵猛拍。这些海外旅游者对中国古代的历史有一些模糊的了解,他们知道中国历史上的炎帝和治水的大禹,但却并不知道他们今天所到的羌寨,所看到的羌民就是炎帝和大禹的后代。当导游将羌族的祖先传说与他们所认知的炎帝与大禹对接后,他们对羌族的游牧与迁徙、对羌族与华夏和炎黄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增加了他们这次旅游的符号意义。因为他们参观了中国最古老、最伟大的民族生活之地,而且这里依旧保留着古老民族几千年不变的历史习俗。

旅游者逃逸现代生活的心理需求和不断寻求“传统落后”的民族风情的旅游行为,促使他们不断的从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心向传统神秘的边缘扩散。她们对传统的刻板印象在他们的旅游行为不断得到诠释,强化着现代性对传统性的理解、认知和想象。对旅游者而言,边缘的传统与落后又强化他们概念中我族的现代、进步、都市、理性和主流地位。

三、边缘自身认同的强化――羌寨中的文化展演

旅游者在民族地区所要寻求的是现代性所缺失的纯朴、宁静、轻松的环境和异域的民族风情,观赏到古老、落后、乡间、迷信、少数、独特的“传统文化”。旅游者是为了体验羌族文化的异质性和真实性而到羌寨旅游的。因此,对于地方民族的羌族来说,保持传统性的习俗,突出具有标志性的文化符号景观,对强化羌族“边缘性”的异族身份特别重要。

碉楼是传统羌寨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是旅游者眼中的羌寨符号标志,它体现了羌人的建筑智

慧。游客被吸引到羌寨旅游,很多是因羌寨中矗立的碉楼传递出的古老、神秘意境引起了他们的猎奇心。桃坪羌寨如果没有了碉楼,对旅游者而言便没有了吸引力,同样对于黑虎羌寨也是如此,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碉楼,坐落在半山腰的羌寨也是不会引起游客的注意。所以,对桃坪羌寨和黑虎羌寨而言,保护好碉楼景观就是一种传承羌族文化、体现我族认同的表现。桃坪羌寨现有的四座碉楼,有二座是重新修建的。为了保持羌寨原有的景观标志,政府支持村民重新修复碉楼。桃坪羌寨和黑虎羌寨正在以其独特的建筑文化景观――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前已经纳入了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在2000年,桃坪羌寨还邀请了世界遗产保护委员会专家到羌寨实地考察。这些保护文化遗产的举措都是反映了羌族力图依托羌族古老悠久的文化底蕴,走进公众的视野。展示出独具魅力的异族形象。

羌族传统的住宅都是用石块建造成的碉房,它是羌族古老的居住模式,体现了羌族对自然环境的理解与认知。因此,延续和传承羌族文化,保持羌寨原有的石砌碉房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碉房在功能上已经难以满足现实的需求,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外观已经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对于地方政府和村民来说,不管对碉房的内部进行如何的装饰与改造,其外观和样式都要保持原有的风格。而一旦出现居民不自觉的破坏这种建筑格调,政府也将坚决给与拆除,否则难保羌寨特色。桃坪羌寨新村的建设也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建筑布局、建筑材料、建筑样式都与老寨子严格保持一致,互现映衬。并且在对羌族传统文化的体现上更为注重,元素更为丰富,如羌族古老的文化符号如白石、羊头等在房屋的建筑外墙和内部装饰上都得到有意识的展示。新村的寨门也以羌族的碉楼作为最有标志性的建筑景观,羌族的羊图腾崇拜非常醒目的镌刻在寨门上。

羌装是羌族身份的外在标志,但在旅游开发前,政府并没有着重强调羌民必须穿羌族服装。但是旅游开发后,政府有意识的要求各羌寨村民要拥有自己的羌族服装,要主动穿羌族服装。并且有些地方,由政府出钱给每户羌民制作羌族服装。除了政府有意识强化羌族身份外,旅游村寨的羌民也在日常的旅游服务接待过程中身着羌族服装,有意识的强化自己的羌族身份。其中妇女又是这种身份强化的主体,在很多羌寨,都可以看到许多羌族妇女穿着各种颜色的羌族服装。她们不仅是身份的体现者,也是羌族服装传统制作手艺的继承者和创新者,不管是在摆摊的地方,还是在路上,都能看见羌族妇女制作服装、绣制鞋袜的场景。对于羌族歌舞表演者而言,他们的羌族服装更具有传统特色,不仅做工精细,而且在装饰品、颜色等搭配上更为讲究,因为他们要经常外出演出。因此更需要通过本族服饰展示强化在外族心目中的羌族形象。

羌族的传统歌舞是莎朗,是羌民平时自娱自乐的活动,表演性和观赏性不强。为了形成与藏族锅庄有明显差异的羌族特色歌舞,政府和专家对民间的莎朗在舞姿和曲调上都进行了整理和发掘。专门编排了一系列舞蹈曲目,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羌族歌舞,每个曲目都力争表现出羌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政府还将这套完整的羌族歌舞在羌区推广,形成羌寨居民都能跳出传统地道的羌族莎朗的意象。各旅游村寨成立了专门用于演出的歌舞表演队,招聘年轻人和老年人进行排练和演出。

羌笛是羌族最为古老的乐器,充满沧桑与悲凉。不过,随着历史的变迁,羌笛在羌族地区已很难看到和听到,也很少有人能够制作和演奏羌笛了。但是旅游的需求又使得羌笛的制作和演奏技巧得到重新传承与延续,并且经过地方的积极努力保护,羌笛被国家评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笛也在各种重大的节庆活动中作为羌族原生态的文化得到了展演。

羌历年是羌族的传统民族节日,每年十月初一,羌族地区都要在羌历年举办不同程度的庆祝活动。随着旅游开发的需要,政府对羌历年越来越重视,把它作为了一个宣传羌族文化特色,强化本族凝聚力的一种方式。不仅县上要举行庆祝活动,各乡、镇也都要举行传统的转山、祭山活动。在庆祝活动动上,将羌族的端公、舞龙、器乐、歌舞等传统的民间仪式和习俗进行展演,并在庆祝活动中邀请各级媒体参与拍摄、宣传,最大限度的向外界展示出羌族的异族风情。羌族地区不仅通过传统的民族节庆强化本族特色,而且还通过各种旅游文化节来唤起外界对羌族文化的关注,如萝卜寨举办的高原古羌文化旅游节,桃坪羌寨举办的花儿纳吉节,理县的红叶节等,政府希望通过这些节庆活动的举办,提升羌族文化的知名度。地方还善于借助各种传媒手段来强化羌族热情、纯朴、传统等形象。如理县的羌寨姑娘尔玛依娜成为网络红人天仙妹妹后,激起了人们对羌族风情的追捧,理县政府邀请天仙妹妹作为羌族的旅游形象大使,现在在各种网络、流行期刊、报纸等都能看到天仙妹妹的身影,而且还入选了北京2008年奥运火炬接力手的选拔。

在村寨日常生活中,各寨各村羌族民众的衣食起居、季节性生产活动、宗教仪式等民间仪式、节庆活动也在不断进行强化。如茂县牛尾巴寨正月初七“人过年”的仪式中,年轻女子荡秋千,年轻女子舞龙,村中长老开酒罐请客神,男女环绕跳锅庄舞,以及男子仪式性的演示出征,战争过程胜利归来,妇女倒酒敬战士等场景经常出现。现在,羌族的很多民间节庆都被国家评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瓦尔俄足节、卡斯达温舞。虽然是为了保护传统文化,但正是通过这种申报方式激起了外界对羌族文化的重视与关注。

各村寨的歌舞表演对强化羌文化在外族中的印象也十分重要,通过她们的表演,获得中心对传统的认可与赞赏。如北川五龙寨的舞蹈队,其原生态的节目在省内外很有名气,经常被邀请参加省上、市上的各种活动。如中国地方志评审工作会在成都举行,省上专门邀请五龙寨的姑娘小伙子到成都去进行专场表演,会场标语对联“全国修志精英汇聚蜀都,北川羌族儿女献艺蓉城”显示了外界对于羌族文化的赞赏。又如四川省在西南民族大学召开禹羌文化和旅游文化研讨会,又邀请五龙寨的表演队去献艺,展示古羌文化。2007年春天,绵阳市的古羌茶园举行采茶开园仪式,五龙寨地表演队又去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游客表演羌山采茶舞。五龙寨的歌舞队参加全国在山西举行的古乐古舞展演,获得了山花入围奖。

正是通过以上方式,地方在向旅游者展演羌族传统灿烂的文化同时,也在旅游者心目中强化出了羌族古老神秘、坚守传统不随波逐流的我族意象。

四、边缘与中心的互动――次生文化的形成

民族旅游制造了一个中心与边缘、现代与传统交流对话的平台,这种对话交流在民族地区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那就是次生文化。次生文化是以边缘民族的原生文化为基础,集边缘文化与中心文化要素于一身的新文化形态。

次生文化在民族地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民族旅游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表现为旅游既要让地方接受来自中心的“标准化和现代化”,又要让地方保持边缘的“传统性与异质性”。“标准化和现代化,,表现为来自中心的旅游者常常以某种标准化的“硬件”和“软件”去要求民族旅游村寨提供安全舒适的服务和享受。“传统性与异质性”表现为地方要能经受住外来文化的冲击,保持其

传统的文化景观和真实的生活习俗。正是在旅游者带来的双重压力和有意识的引导下,地方要有选择的接纳外来文化有用性的东西,又要强化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

由旅游引起的次生文化形态在桃坪羌寨的新村建设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桃坪羌寨的新村与老寨在旅游功能上完全不同,老寨子主要功能是旅游参观和工艺品销售,新村主要功能是住宿接待年口休闲娱乐。新村的功能决定了其在设施配套和文化氛围营造上必须要兼具中心和边缘的双重文化元素,由此导致了新村次生文化形态的生成。新村的次生文化形态主要是从“硬件”上体现出来的。首先新村的房屋建筑布局,虽然力图与老寨子一样保持错落有致的形态,但却已经不是老寨子中村民之间碉房彼此相连,如同一座迷宫的形式了,而是一家一户独立修建,前后左右之间有较为宽敞的乡间小道相隔。其次是在碉房建筑外观和建造式样上,新村的碉房虽然依旧是传统的三层,建筑外观依然是片石砌成,但在碉房的建筑体量和空间高度上已经与原来不同,每家的大门都为了适应旅游经营的需要而变成了较为宽阔的门面。其三,在碉房的窗户设计上,新村的碉房在窗户上都保持的是传统的木结构窗棂,但是不同的是,新村除了安装木质窗棂外,还在木门窗里边安装了铁制的窗栏,以防盗防火。新村的碉房在内部的装饰上完全采用现代化、时尚化的素材。如豪华的灯饰、大屏幕的背投彩电、现代化的洗浴设施,并且设置了各种不同标准的住宿房间。在新村还新增了许多现代化的娱乐设施,如修建了大型的现代化演艺大厅,在大厅里安装了组合式的音响设备,并修建了供游客娱乐的莎朗广场。虽然有这么多的现代化的东西,但是羌族的传统文化符号却得到了强化,如新村的寨门以羌族的碉楼作为标志性建筑,羌族的宗教图腾崇拜符号――羊头也非常醒目的镌刻在寨门上。羌族其它古老的文化符号如白石、羊头等也在建筑和装饰上得到有意识的展示。所以,新村在规划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中心设施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于是,次生文化形态便在旅游需求下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五、大众媒介下中心与边缘对羌族文化形象的共同建构

中心与边缘的互动,离不开大众媒介的桥梁作用。大众媒介包括电视、网络、报刊、书籍等。大众媒介传递出的中心对边缘的想象与认知,及由此种想象与认知带来的行为实践,共同描绘出一幅充满异域风情的边缘旅游图景。大众媒体传递出的旅游者对羌族神秘、传统、古老文化的认知与热爱,也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羌族对自身古老文化的展示,对羌族传统生活场景的强化。

因此,不管是中心,还是边缘,都借助着大众媒体,刻画出羌族传统古老的历史影像。但最为理想的效果是中心与边缘共同合作,通过大众媒介共同构建羌族的文化意象,既能凸现出羌族原始豪放、传统神秘的风情,勾起城市人体验异族风情的欲望,也能达到强化羌族民众的自豪感与认同感的功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我族印象。2008年2月1日在成都上映的羌族第一部原生态故事片《尔玛的婚礼》,便是中心与边缘共同合作的产物。其达到的增加影片吸引力、增加地方的知名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尔玛的婚礼》讲述的是一名叫尔玛依娜的羌族女孩爱上了当地的汉族老师刘大川,在双方家长的认同下,两人很快进入了谈婚论嫁阶段,并决定10月1日结婚。刘大川的姑妈是县教育局副局长,想在县城给他们办一场隆重的婚礼。尔玛依娜是羌族人,尔玛的家里想按羌族人的风俗在羌寨给尔玛办婚礼。一家想在城里办,一家想在羌寨办,为婚礼的事两家出现了矛盾。

至于为什么选择拍摄这部电影,导演韩万峰做了详细的介绍:“喜欢上了这个有着・云上民族,美誉的民族。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让更多的人认识这个民族。”在他们看来,羌族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厚,他们要通过该剧“全面深刻地反映羌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神秘古悠。”正因为如此,所以,“片中的歌舞全是民间原汁原味的民歌”,要“淋漓尽致地表现羌族无歌不成婚、无酒不成婚、无绣不成婚的独特风俗。”而且影片的目的不是“为了进入主流院线,而是去参加大型的国际电影节,让更多的人看看这个民族最后的呼声。”

但从各方面介绍来看,该剧具有非常明显的煽情意识。体现了中心与边缘共同构建羌族形象、迎合大众猎奇、寻古、探秘的消费趋向。这可以从该片宣扬的拥有“多项第一”可以看出:“第一部反映羌族现实主义题材的故事片”,“第一部以羌语拍摄的故事片”,“第一部以羌族演员为主角的故事片”,“第一部以原生态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预备名单的羌寨桃坪为主景区的故事片”,“第一部以原生态羌族歌舞为剧中歌舞的故事片”,“第一部展示羌族神秘的释比文化,展示已列入国家非遗名录的《瓦尔俄足》、《羌笛》、《卡斯达温》等古羌文化的故事片”,“第一部有数千人羌族群众参与拍摄的故事片。”此外,该剧无论从策划、编剧到主演,都是“豪华阵营”。首先从演员来说,该剧聚集了羌族的三朵金花,包括“网络金花尔玛依娜,民族金花罗秀莲,企业金花龙小琼”,其次从文化顾问成员来看,总策划是羌学会会长张善云教授,此外,还有羌族释比文化研究专家陈兴龙,全国著名羌族作曲艺术家姜祥仲,羌族舞蹈研究专家杨丽,以及曾多次出访国外的羌笛演奏家及传人陈海元,多次出访国外的羌民俗专家余光元。《尔》剧不遗余力的宣称“多项第一”和“豪华阵容”,其目的是要告诉观众,这是一部非常地道的异族风情浓郁的羌族歌舞剧,您值得观看。

总之,该剧“真实再现了羌族地区的民风民俗,挖掘了古老神奇的羌族文化,展示了羌民族原生态歌舞”。由于有众多羌族民众参演,使得影片“更显得自然、原始、真实、质朴,更有原汁原味的感觉。”正是有了中心和地方的精心打造,“美丽的羌寨风光、优美的歌舞、艳丽的羌装、悠扬的羌笛,构成了一部羌魂交响乐”,其所具有的“古悠度、奇特度、美誉度以及产生的心灵震撼”显示出了“羌民族传承文化遗产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