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剪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李清照一剪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李清照一剪梅范文1

关键词:易安体 一剪梅 元佑党人 爱国诗人

李清照,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女性,一生只留下一本薄薄的《漱玉集》,然而这却是她多舛人生的真实写照。

李清照的一生,有如她笔下的《一剪梅》,兆示了她的不幸。恰似飘零落花,跌进流水之中,任由沉浮。难以自主的命运成就了她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使她的诗句具有了情感灵性。

一.《词论》——成就了李清照在词坛上的地位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清照的《词论》可称最直言无讳的批评文章。《词论》开篇讲述一则故事:“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敞,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座末。’众皆不顾,既酒行末座。歌者进,歌罢,众皆称赏。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众皆哧之。及转喉发声,歌一阙,众皆泣下。拜曰:‘此李八郎也。’”其实这位凌空出世突兀而来的李八郎,正是李清照震惊京师征服文坛的真实写照。

李清照由家乡山东济南初到开封时,有如参加曲江进士宴。当时词坛高手云集,名家荟萃。柳永、晏殊、苏轼、秦观……华章迭起,满城传写。凡歌场舞榭,盛会宴集,非苏即柳。“大江东去”气吞山河,慷慨豪放;“晓风残月”莺歌婉转,低吟浅唱。风光悉为须眉所夺,风流尽在男性世界,谁会将她放在眼里。面对性别歧视的词坛和已无她一席之地的盛宴,李清照煞费踌躇。文学有时比政治还势利,比经济还现实,错失良机,偃蹇一生。满腹才情,萤草同腐。为使自己能在词坛立于一席之地,为世人认可。她提出,作文不可“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的见地。李清照笔下的“富贵”实为精神。她力求“以惊世骇俗之气,不主故常之变”。故李清照初涉词坛,便出神入化,如飞虹掠影、石破天惊。正如后人所评:“当时文士莫不击节赞赏。”阮阅《诗话总龟》道:“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小词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此言甚新”。陈郁甲集云;“李易安之造语,故《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天下称奇。”黄开《花庵词选》云:“前辈常称易安绿肥红瘦为佳句,余谓此篇‘宠柳娇花’之句,亦甚奇。此前未有能道之者。”据考察,明人杨慎《词品》评曰:“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清人记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评曰:“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抗轶周、柳。”张端义《贵耳集》极推崇其《声声慢》,“以为闺阁中有此文笔,虽轶篇无多,为词坛一大家也。”同时代人对李清照的评述,虽近苛刻,对其生平尤多歧议,但却将其词与曹植《洛神赋》相比,称之为“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李清照初入词坛,再写黄庭之美时,其意境出神入化,令人为之惊叹。她正是以藐视权贵,睨视名家的气势为自己赢得了声名。这恐怕是北宋灭亡前文坛的最后一抹亮色。

二.《一剪梅》——李清照多舛人生的写照

《一剪梅》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那时的她刚刚摆脱“风狂雨骤,绿肥红瘦”的闺中思愁,开始了与赵明诚的燕尔新婚,二十岁花样年华本是女人的最好岁月,然而“花自飘零水自流”的之灵之验,使她的一生“花自飘零”。正是从此词开始,李清照步入了落花流水的飘零岁月。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时官任礼部员外郎,拜提点京车刑狱,因“元佑奸党”案被黜出罢官充军广西象郡。“元佑党人”本是由一些正直的知识分子,有才气的文人组成。而他的对立面则无一不是势利小人。他们极尽刁钻刻薄之能事,对“元佑党人”极尽羞辱,甚至铭刻了“元祐奸党”碑,李格非名列第五。而此时身在开封的李清照,既挂念流放远方的父亲,又担心受到牵连。在那不堪屈辱的日子里,她唯一的精神支柱是丈夫赵明诚对她的爱。这位在太学任职的丈夫,面对朝廷遣散的布告,四处求人尽量拖延时日。实际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完全可以出手相助,化险为夷。这位官至尚书左丞中书侍郎,只需只言片语即可化解危难。然而可叹的是,此时的赵挺之非但不出手相助,反而成了反“元佑党人”的急先锋,极尽迫害之能事,并由此升为尚书右仆射之职。亲身体会了世态炎凉的李清照愤然写下了“炙手可热心可寒”的诗句,评价这位长辈。有人说,文人最让人敬佩的是他的才华,最让人鄙视的是他的人格。赵挺之对李清照不肯相助的原因,恐怕是妒火中烧的文人情结和看风使舵的阴暗心理作祟。

正是这许多因素才有了这首前景渺茫、后果难料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明人王世贞评此词说:“可谓憔悴支离美。”王世贞之所以有此评语,确因有类似感受。王的父亲王伃,藏有《清明上河图》。严嵩的儿子想要,王不敢不给,又舍不得给,只好以赝品充之。后东窗事发,因得罪权贵被关进死牢。王营救无计,父瘐毙牢中。王世贞正是通过类似感受,从时代背景这一大角度揣度李清照写作时的心态,说出了“憔悴支离”这四个字。

《一剪梅》中所表现的远走之苦,恋念之深,悲切离情、惨淡别绪、无可傍依的忧愁、无计排遣的惆怅,字里行间充满愁怨。全诗无一字政治,却笼罩着政治的阴霾。但这只是她飘零一生的序曲。嗣后,胡虏进犯,生灵涂炭,靖康国灭,举家南迁,孤奔无助,流离艰难,更是与政治无穷无尽的扭结在一起。

《一剪梅》是李清照饮下飘零人生的第一杯苦酒。长期以来被世人看作是一首闺中情曲,思夫怨词。后人题注:“易安结婚未久,明诚笈负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其实,词中所表现的难以名状的凄苦,无法抗拒的命运,绝非泛泛的离情别绪所能概括,而是更具深层的心理情结。

三.《乌江》——李清照从多愁才女到爱国诗人升华

李清照的一生命运多舛。在她四十三岁时,烽火鸣镝,胡骑南下,残酷的战争,迫使她与家人不得不浪迹天涯,过着颠簸的生活。为了心爱的金石古玩,风餐露宿,人驮舟载,辗转千里,运往江南。靖康二年,存放在故土的文物,被胡骑付之一炬。凄凉驿路,丈夫赴任,余孤身一人,不堪重负,随身的金石古玩,忍痛抛弃。更想不到的是丈夫一去竟成永别。这无疑是对她的致命一击。建炎三年八月,距赵明诚逝世才一个月,御医王继先以黄金三百两向李清照强购古玩,宋高宗赵构亦插手其间,秦桧也暗中参与。本来李清照与秦桧妻王氏为姑表姐妹,可是,对这位身居相位的亲戚,李清照始终保持一种不附骥、不高攀、不往来、不苟同的态度。国难之时,李清照与这个卖国贼绝无共同语言。在这场民族灾难中,李清照用诗词反映了强烈的爱国情绪和抗争精神,同时对统治者偏安一隅的投降行径进行了强烈的批判。“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乌江》)这是李清照咏唱一辈子,期待了一辈子,然而,始终未能完成又难以搁笔的诗句。即便是在她的《声声慢》中也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离愁别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不是简单的个人之愁,闺中之愁,而是对民族的担心和忧虑。

秦桧死去不久,中国文学史上最出色的女诗人在穷困潦倒的寂寞中,离开人世。听到了秦桧的死讯,李清照从容安详地闭上眼睛,离开了这个纷争的世界,结束了自己坎坷多舛的一生。这应该是人间正义的伸张。“花自飘零水自流”是李清照留给世间一句无奈的嗟叹!

“子孙南渡今几年,漂流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杯土。”这是她南渡后爱国思想的绝唱。

李清照一剪梅范文2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初秋。垂柳下,荷塘边。新婚不久的赵明诚,正在与心爱的妻子李清照话别。妻子把一块叠好的锦帕子塞到丈夫的衣袋里,悄声说:“如果想我了,就拿出来看一看。”丈夫抚着妻子的手,低声说:“我这次求学在外,时间长一些,你在家要多保重啊!”妻子点点头。她看着渐渐远去的丈夫,依依不舍地挥了挥手。

赵明诚少年时,博学多才,风流倜傥,颇得妙龄少女的青睐。但他却一心想找一位才女为妻。他曾经梦见自己读奇异之书,醒来只记得书中三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赵明诚不解其意,就请父亲为之解梦,父亲见多识广,当即为其解梦云:“‘言’与‘司’合起来是个‘词’字,‘安上已脱’是个‘女’字,‘芝芙草拔’,把这几个字的草字头去掉,是‘之夫’,这不就是说,你将来要娶个善于文词的媳妇吗?”事隔多年,赵明诚果然娶到了一位不同凡响的女子,她就是在我国历史上颇具盛名的一代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自从跟了如意郎君赵明诚,日子过得很美满,小两口恩爱如蜜,厮守如漆,自不必说。但美中不足的是,婚后的赵明诚经常因事外出,新婚夫妇的暂时分别就成了他们生活中的最大苦恼,尤其是分别之后独守空房的李清照,对离别之后的相思之愁最有体会。这次丈夫外出求学,分别时间较长,多愁善感的她,有多少心里话要对丈夫讲啊!

李清照一剪梅范文3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1、前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她因赵明诚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别词,更是情意深挚,别具一格,如《醉花阴》。她构思新颖,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体怨词所能相比,如《一剪梅》下篇抒发词人盼望丈夫来信的心情。李清照早期的作品特色在于芳馨俊逸,表现出了妇女敏锐纤细的感觉,而且在表达方面往往用白描之笔,真切而且自然。

2、后期:李清照后期作品则可以分为两种成就,一种仍保有前期的妇女的敏锐纤细的感觉,只不过在意境上较早期作品显得沉郁悲凉,如《南歌子》的天上星河转一首可以为代表,又一种则突破了妇女的情意和感觉的限制,而在意境上达到了非常健举超逸的境界,如《渔家傲》。

(来源:文章屋网 )

李清照一剪梅范文4

【关键词】李清照;王红公;概念隐喻;《一剪梅》

一、理论介绍

Lakoff和Johnson(1980)的隐喻研究使得人们不再将隐喻仅视为语言的装饰,不同学者采取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隐喻加以探讨和研究 ,如认知实验方法下的隐喻研究,人类学角度的隐喻研究,语言习得与隐喻的发展等。隐喻不仅成为一个理论问题,也成为应用性的研究课题(Cameron & Graham,1999)。Lakoff和Johnson(1980)认为,人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体系本质上是隐喻性的,这就是“隐喻概念体系”(metaphorical concept system)。人们以一个概念理解建构另一个概念,也以一个概念的词语去谈论和表述另一个概念,这就是“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Lakoff & Johnson,1980:3-6)隐喻普遍存在于各种文化和语言中(赵艳芳,2000:106),因此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从语言对比的角度对英汉语中概念隐喻及其常见表达的异同进行分析有助于隐喻研究的深化。

Lakoff和Johnson将概念隐喻分为结构喻(structural metaphors)、方位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s)及本体喻(ontological metaphors),这一分类成为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研究的基石。结构喻指隐喻中始源概念域的结构可系统地转移到目标概念域中去,使得后者可按照前者的结构来系统地加以理解。通常是用源域 (source domain)中具体的、已知的或比较熟悉的概念去类比目标域(target domain)中抽象的、未知的或比较生疏的概念。方位喻运用诸如上下、前后、里外、深浅、中心―边缘等表达空间的概念来组织另一概念系统。这与我们的身体构造、行为方式密切相关。将具体的空间方位概念投射于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抽象的概念上。本体喻用关于物体的概念或概念结构来认识和理解我们的经验。如可将抽象的概念喻说成具体的物体,可使后者的有关特征映合到前者上去,其中可分为三小类:(a)实体和物质隐喻(Entity and Substance Metaphors)把经验视作实体或物质,通过后者来理解前者,就可对经验做出相应的物质性描写,如指称、量化、分类,使其带上某类物质的特征,加以引申,进行推理,分析其相应的原因等。(b)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s)将本体(不是容器的事物、大地、视野、事件、行动、活动、状态、心境等)视为一种容器,使其有边界、可量化、能进、能出。(c)拟人隐喻(Personification)将事物视为具有人性就是一个明显的本体隐喻。[1]

二、文本分析

1.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Red lotus incense fades on\The jeweled curtain. Autumn\Comes again. Gently I open \My silk dress and float alone\On the orchid boat.

“香残”一词用“残”字来表述“香”的消逝,可用本体喻下的实体和物质隐喻(Entity and Substance Metaphors)对其进行分析,用有形的动作修饰无形的知觉,栩栩如生之感顿生。同时,这一机制也可用于解释“玉簟”:通过玉的光泽来理解竹席的特征,可使其带上玉石的色泽特征。“兰舟”一词也可作相似的解释。译文的“incense fades on the jeweled curtain”中“fade”一词与原文的“残”在意韵表达上似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将香译为消逝在竹帘上与原文表达的意思有所不同。

“兰舟”即木兰舟,船的美称,木兰树所制的舟船。“兰舟”一词被赋予性色彩始于《爱与流年:续汉诗百首》中《一剪梅》一词。该词译文中融合了大量的元素。其中译者将“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译为:“Gently I open\My silk dress and float alone\On the orchid boat","Flowers, after their kind,flutter\And scatter.Water after\Its nature,when spilt, at last\Gathers again in one piece.\Creatures of the same species\Long for each other"。译者将词人在上阕中“轻解罗裳”演绎为词人的诉求:“落花飘散循其类,流水溢聚因其性”,译者据此隐喻词人的性孤独、,孤儿联想到词人乘兰舟荡漾。王红公同时在注释里称“兰舟:指词人之性事,亦或确指其”。1971年王红公与钟玲合译、出版《中国女诗人》时,他便将“兰舟”与女性结合起来,取书名《兰舟:中国女诗人》。他明知“兰舟”是“Magnolia Boat”,却为诗意起见,译为“Orchid Boat”。他的诗人灵感将“兰舟”赋予女性色彩,象征女性美,甚至暗喻成女性的性器官。重译《一剪梅》时,王红公明确注释“‘兰舟’是女性性器官的常用比喻。”在此后创作中,他也成功地将这一词语纳入主体诗歌中。“兰舟”一次经过他的译介,吸纳了涵义,成功融入了美国本土文学,实现了经典化构建。[2]

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Who can \Take a letter beyond the clouds?\Only the wild geese come back\And write their ideograms\On the sky under the full\Moon that floods the West Chamber.

在中国古代,鸿雁可作书信的代称,常见“鸿雁传书”。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鸿雁比喻书信。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句。此外,欧阳修在《戏答元珍》中也写道“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由此可以看出,归雁实际上是隐喻书信,并非真正的描写大雁。中国古代自身的背景让大家对这一隐喻并不陌生,但这一隐喻却无法在译文中体现出来。“wild geese”虽译出“雁”这一字,但由于文化的缺失造成了翻译对等词的空缺,不仅对理解原文没有帮助,可能会使读者产生不解。且“雁字”是指雁群排列的形状,而不是如译文所说大雁在书写某种符号。“月满西楼”一处也进行了隐喻处理。将西楼作为一种容器,而月光则似装在容器中的液体。译文中选择含义有一为“灌满”和“淹没”的“flood”一词事实上也按照原文对月满进行了隐喻处理。

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Flowers, after their kind, flutter\And scatter. Water after\Its nature,when spilt, at last\Gathers again in one place.\Creatures of the same species\Long for each other. But we \Are far apart and I have\Grown learned in sorrow.

徐炳昌曾将隐喻分为八类,分别为判断式、偏正式、同位式、并列式、替代式、描写式、迂回式和故事式隐喻。(转引自王寅411-412)而此处的“花”和“水”因为只出现了喻体没出现本体,以喻体代替本体,以二者来代替词人自己与其丈夫,所以可归为替代式。而且汉语中本身也有“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来表示一厢情愿的用法,同样采用“流水”和“落花”来代替男女。隐喻一般都是从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常见的概念域来认知生疏的、无形的、抽象的、罕见的概念域,从而建立起不同概念系统之间的联系。王寅教授在其著作中对中国古人的“愁”的隐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而此处的“一种”和“两处”这两个量词将“相思”、“闲愁”具体化、形象化了,以量词代表的具体的熟悉的概念域来认知抽象无形的概念域。

4、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Nothing can make it dissolve\And go away. One moment,\It is on my eyebrows.\The next, it weighs on my heart.

中文中“眉头”、“心头”二词本身就采用了实体和物质隐喻(Entity and Substance Metaphors)这一隐喻机制,将“眉”和“心”都当做一个整体,通过人类这一整体形象的“头”来理解“眉头”和“心头”可以对二者做出相应的物质性描写。而“下”、“上”二字通过形容词动词化不仅将“情”这一事物形象化、生动化,视其为一种拟人隐喻,而且也可理解为一种方位隐喻。方位隐喻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间方位来源于人们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如:上――下,前――后,中心――边缘等,人们将这些具体的概念投射于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抽象的概念上,形成许多方位词语表达抽象概念的语言表达。此处通过“下眉头”、“上心头”与前文相呼应,赋予“此情”一种不由自主的生命状态,使其成为一种独立的生命体,无论“下眉头”或是“上心头”都是“此情”自身发出的动作,突出了作者的“无计”之感。王红公的英译中更多的是将“此情”实体化,也就是实体物质隐喻,“dissolve”的解释中含有固体溶解和消散之意,而此处作者选取“dissolve”也有可能是想造成一种模糊,因为后文的“on”和“weigh”都体现了“it”的重量和体积,或与古诗词“载不动,许多愁”以及“不知心大小,容得许多愁”中将愁思物化的手法相似,因此可以看出译者此处也采用了本体隐喻的机制。

三、王红公的翻译主张对其翻译的影响

中西李清照词英译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国内中国译者翻译的李清照词,译者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以忠实于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特点;而是英语世界西方译者翻译的李清照词,以模拟汉语诗歌结构和意境表达为特点,努力保留异族文化特色,面向西方读者;三是英语世界华裔学者翻译的李清照词,既忠实传播祖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同时兼顾西方读者的接受。

王红公翻译的李清照词,一个总的特点是,译诗本身是卓越的英语诗歌。按照美国诗人William Carlos Williams的话来说,一是敏感超群,而是具有美国风格。虽然王红公的译诗以其简洁明了的诗歌风格,极大地影响了一大批美国诗人。但所谓译诗,他从不把忠实于字面意义的传达作为其翻译的目的。王红公倡导的“同情”诗歌翻译观,强调译者用译入语进行再创造,译文要传达原作的神韵,要给读者带来没的感受。在李清照诗词英译过程中,他实践了“译者是‘辩护律师’”的主张,彰显了译者的权利和自由。他运用创造性翻译策略,给西方读者展现了李清照诗词的美和境界,其优美、典雅的译诗得到了学界广泛好评。William Lockwood称“他(王红公)再创了李清照充满想象的诗歌之光辉,并因此把她明亮、丰富的个性待到我们生命之中。” [4]

王红公提出诗歌翻译是“同情”行为。他称:“将诗译成诗是一种同情行为--将自己与另一个人相认同,将他的话变成自己的话。我们知道,一位好的译者是不会对照文本逐字翻译的。他不是人,而是全力以赴的辩护律师。他的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请愿。诗歌翻译是否成功的标准是同化,看陪审团是否被说服。”(Rexroth,1961:19)他强调译者不应受到文本文字的羁绊,而应该积极向作者靠近,真切地体会作者的创作经历和情感体验,结合译语的文化与习惯,适应译语读者的接受心理,然后用自己的语言传达作者的情感。他认为,翻译不仅停留在认知层面(理解原作),更是情感的投入(感受原作),是译者和作者跨越时空的心灵交流。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译者才可能译出原作的精华。他的翻译标准是“同化”,在归化的情况下使译文迎合读者体味(taste)。雷氏的翻译观与当代西方文化学派翻译理论家Andre Lefevere的观点不谋而合:强调翻译的“忠实”是不正确的,甚至它不是语言层面的对等的问题。实际上,翻译涉及到由译者在意识形态、诗学、文化体系的层面上所决定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5]

王红公译介的李清照诗词在译者文化身份与时代特征中得以“再生”,译文寻求的是一种异质文化语境中的“传神”、“传情”样态。他生动的解读与灵活的英译打破了译诗“忠实”与“误译”的二元对立,实践了他的“同情”诗歌翻译思想。译文令英语读者欣赏到了“异样”的李清照。他跨越时空“邂逅”李清照后,凭借“易安词”叙述了自我,丰富了自身的诗歌创作,缔结了一段令人瞩目的中美“诗缘”。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郦青.李清照词英译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3]李华.宋词三百首详注[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2.

[4]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D].广西师范大学,2003.

李清照一剪梅范文5

关键词:.李清照;词;语言艺术

李清照作为宋代词坛的重要人物,她对后世影响颇深。李清照的文学情感真挚,直率,深厚而又浓烈;她的艺术技巧高超多样而又独具风格,有人评价说“易安词无一首不工”。本文从易安词的语言艺术入手,探析其词作魅力。

一、音律和谐

李清照善于掌握声调韵律的错综变化和不同节奏,以适应自己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她的词旋律优美,富于感情与韵味。尤其是《声声慢》一词更是将这样的韵律抒情发挥到极至。一开头十四个叠字相连,语出惊人。其中"寻寻觅觅"四个字是由舒徐的音调转入急促的音调。词人仿佛在寻找什么丢失的东西,由慢慢找寻到急切渴望,时而若有所思,时而神情恍惚。"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个字,又由舒徐转入急促。在苦苦寻觅一番过后,词人归于平静,平静中便体味到一种酸涩凄凉。这一股酸涩之味,凄凉之情迅速传遍全身,渗进心里,于是词人的心猛得收紧,痛如刀割。由此形成高下起伏,抑扬顿挫的节奏,把人物感情上的波澜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此外,全首词用了很多舌音,如"难","敌","到",有用了很多齿音,如"伤心","憔悴损".李清照正是要用这种"啮齿丁宁之口吻"写出沉咽悲凉,欲吞还吐之情感。读《声声慢》,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幅悲凉惨淡,空虚寂寞的画面。历经沧桑的老年孀妇独坐黄昏,面对两三杯淡酒,眼见满地黄花,耳闻雨打梧桐,晚风急,心憔悴,无限凄凉之情渗进人心。没有放声大哭,只有哽咽悲泣;没有泪流满脸,只有眼含薄雾。《声声慢》的这种凄凉仿佛沉淀了一个世纪,故感人至深!这一艺术效果都得意于精细的音律与字眼涵义的相互融合。

李请照词中所用的音韵,看似自然的音响,实际上是经过了精心的安排,慎重的推敲。虽然她在词作的音律上下深工夫,但并没有因此而走上“因声害意”的纯形式主义之路。而是能随心所欲,运用自如的驱谴文字,驾驭音律,用有节奏的语言反映人生百态和情感体验。

二、选词精当

古典诗词受格律调式的约束,文字的数量有一定的限制。因此诗词要全面的,细致的反映社会生活;集中的,强烈的表达情感,语言的运用就不能无所顾忌。诗词本身的这些特点,就要求语言必须精练,概括,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词必炼字。李清照词的语言可以说经过千锤百炼,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每每谈到炼字就不能不提“应是绿肥红瘦”这一传世佳句。此句是其《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结句,这首小令主要表达词人热爱自然,惜春怜花的情怀。“绿”,“红”本是形容词,在这句中它们名词化,“绿”指代叶,“红”指代花,这样的借代不仅表明了所描写的事物,同时又自然的展现了事物的特点,可谓一举两得。“肥”,“瘦”二字本是指人而言的,词人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来描写经过暮春时节风雨之后,绿叶更加肥硕滋润,红花却凋零憔悴的不同形象与意态,写的生动逼真,富于形象美。尤其是“红瘦”二字是咏物,更是抒情;是惜花,更是怀人。委婉曲折的表达了词人一种青春

易逝,红颜易老的感触,一种因花及人,伤离恨别的愁情便在这闺中的心中油然而升。

像这样恰当,精辟而又新颖的用字在李清照的词中还有很多。“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处斜,浸梨花。”(《怨王孙》),词人

在词中描写静静的夜里,秋千,巷陌依稀可见,四下万籁俱静,悄然无声,西斜的月光皎洁的照在清冷的梨花上。梨花洁白,月光如水,在迷茫的月光里,梨花就如浸没在溶溶月光之中一般。一个“浸”字,不仅传神的描绘了月光的迷人的景色,而且渲染出一种寂寞清冷的气氛,有力的烘托了词人的孤寂情怀。王士祯在《花草蒙拾》中云;“皎月梨花,本是平平,得一‘浸”字,妙绝千古”。

《一剪梅》中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句中的一个“才”,一个“却”更是传神。词人在《一剪梅》中描写自己与丈夫小别时的相思愁绪。这愁绪像一个神秘的精灵一样,总是缠着词人,使其娥眉紧锁,刚刚把它赶走,让眉头稍稍舒展,可它又立刻跑到心头上去了,使词人心绪不宁,愁思绵绵。这一“才”一“却”将愁情传递的迅速,难以驱赶,写得十分准确真切。

三、叠字叠句

善于运用叠字中所包含的音乐美感来造就某种艺术效果,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传统。远在周朝时期《诗经》的作者就发现了叠字的妙用,写出了“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这样有艺术感染力的佳句。李清照写词喜欢用叠字,有名的《声声慢》一连用了十四个叠字堪称经典。在她的其它词作中也有不少叠字的妙用。

“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怨王孙》)。“绵绵”展现词人与丈夫之间的离别之苦,相思之情的绵绵无绝期,恨之深,爱之切。可见词人对丈夫的思念是多么殷切,多么深长。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临讲仙》)。“悄悄”,“依依”四字便将人之孤独,月之寂寞描写的淋漓尽致。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点点滴滴”四个舌音叠字,生动的描绘秋雨没完没了的打在梧桐叶上,到黄昏不停,仍滴嗒有声。真是风萧萧,雨淋淋,花乱落,叶飘零,雨打梧桐一声声。“秋风秋雨愁煞人”。这秋日黄昏的凄风苦雨,一点点,一滴滴,是在打在梧桐上,又何尝不是打在词人悲痛欲绝的心上呢?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庭院深深深几许”(《临讲仙》)。这一佳句虽然不是首创于李清照,但她“酷爱之”,借用此句作了词数阕。可见李清照的艺术修养的高雅和语言鉴赏力的敏锐。

除爱用叠字之外,李清照词中也有不少叠句的运用。她的两首《如梦令》各有叠句,这当然有词牌的要求然而李清照用来却自有妙处。“争渡,争渡”,短促的叠句突现了少女“误入藕花深处”的异常焦灼的情态。“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是词人对卷帘人所说的“海棠依旧”的回答,口气急促,其中有纠正,有伤感,表现词人爱花惜花之情,情急之貌可掬。

再看《添字采桑子》一词。上片写窗前芭蕉“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阴满中庭”是说叶大遮阴,挡住了光线使院子显得十分幽暗。而重复吟咏,不仅强调了幽暗的程度,同时也衬托出词人心境的凄凉黯淡。下片写自己旅居异地不惯夜闻雨打芭蕉,于是辗转反侧,不胜烦恼,心绪不宁,格外伤心。此处连用两个“点滴霖霪”,更加突出了烦恼难禁的气氛,表现词人的思乡恋国之苦。

四、形象生动

李清照的词用字精练,词汇丰富,目的是要使自己的语言更加形象生动,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与细微差别,同时又充满想象,传神的表情达意。

李清照喜欢梅花,咏梅的词作不少。她曾说:“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但她的梅词却首首不同,各具特色。

在《人娇》中写梅是:“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冰天雪地当中,百花凋零,唯有梅花香气浓郁,沁人心脾。雪花吹散,便见梅花朵朵傲立枝头,孤高芳洁。

在《玉楼春》中写梅是:“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难枝开遍未”。“红酥”是描绘已开的梅花洁泽松腻,“琼苞”是描绘梅花欲放的神态,写的娇丽可爱。

在《渔家傲》中写梅是:“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这首写梅花的词没有丝毫“孤傲”之感,而是一种娇媚,艳丽的形象。

再看在《清平乐》中的梅是:“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这是作家晚年的词作,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在故乡的庭院中年年雪中赏梅,觉得每枝都很可爱,寻摸了多时也没摘下一枝,而身上已沾满晶莹的雪花,仿佛是满衣清泪。与其说是比喻,不如说是作家回忆往昔,咀嚼旧事后的感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故应难看梅花”,只剩满衣清泪。

李清照不仅能将实物写的千姿百态,传情逼真,而且能用其颇具造诣的艺术语言将抽象的情绪,感受形象化,让人心领神会。她的词作多写“愁”。少女时的春闺之愁,婚后小别的相思之愁,丈夫逝去后的孤苦之愁,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愁。女词人根据不同的环境及由此产生的特定情感,准确的多方面的抒写“愁”,让人感同身受。

“愁”在《点绛唇》中是:“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这里的“愁”有了数量。千丝万缕,剪不短,理还乱。愁情之多,难以割舍。

“愁”在《凤凰台上忆吹萧》中是:“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这里的“愁”有了长度。一段未了,有来一段。新愁是什么?留给读者低回吟咏,反复体味。

“愁”在《武陵春》中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里的“愁”有了重量。双溪春色正好,但词人没有泛舟出游,不说自己没有心绪,而是担心小舟载不动满怀忧愁,正好突现愁的深重。

“愁”在《满庭芳》中是:“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这里的“愁”有了浓度。愁像烟雾般弥漫在词人的周围,笛声飘来,冲散一些愁烟,笛声飘走,愁烟又聚拢,终不能散去。

李清照一剪梅范文6

一、同一题材作品的比较

我们以咏梅词为例:林和靖《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着笔于梅的自然风采,绘其色、描其形、传其香,寄托他“妻梅子鹤”的隐逸情趣。辛弃疾《贺新郎》词:“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着眼于梅的奇异别致,表达山河破碎忧国忧民的悲愤情怀。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着笔于梅的神韵风骨,绘其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侵凌、零落成泥等凄惨境遇。并托梅寄志,诗人备受当权者贬抑压制、迫害,报国无门、尽忠无路,宁粉身碎骨而矢志不移,虽化尘泥而香如故的高风亮节,借梅花而咏出,词的基调悲愤压抑。同类题材的拓展阅读,无疑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窗子,学生受益匪浅。

二、同一作者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

我们以李清照为例:《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i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三首词分别是她少女时期、出嫁后、南渡后的作品。《点绛唇》塑造了一个纯洁、活泼、聪明、勇敢、多情的少女形象。文笔清新而细腻,抒发了诗人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对自由的渴望,词风明快简约, 清新流丽,乐观活泼;《一剪梅》是一首工巧的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作,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词风婉约雅致。伊世珍《琅旨恰匪担骸耙装步嵫(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当时,词人经历了流离失所的战乱苦难,经历了丈夫去世的巨大变故,国破家亡,家破人亡,这样巨大的不幸交相袭来,使她骤然变得孑然一身,孤苦无告,哀痛至极,愁深似海,这首词始终紧扣悲秋之意,尽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又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写尽了作者晚年近乎绝望的凄苦悲愁,是一首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词风转为沉郁凄婉。对同一作者不同时期作品 的拓展阅读,可以更深刻的解读作者的思想脉络,解读作品。

三、专家学者对同一首作品的不同评析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