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维生素b12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维生素b12范文1
2、以辅酶的形式存在,可以增加叶酸的利用率,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
3、具有活化氨基酸的作用,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所以它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4、它能够代谢脂肪酸,使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被身体适当的运用。
5、它能够消除不安,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力以及平衡感。
维生素b12范文2
维生素B12有哪些生理功能?
参与、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分裂和成熟,维护正常造血机能,可预防和控制恶性贫血的发生。
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以辅酶的形式间接参与三羧酸循环。参与髓磷脂的合成,在维护有鞘神经纤维的正常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参与叶酸代谢,是叶酸活化利用的前提因素,因此可增加叶酸的利用率。
可活化氨基酸,促进核酸的生物合成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增强体力,消除烦躁不安,促使注意力集中,增进记忆力与平衡感。
有研究发现,维生素B12可以通过保护神经细胞而降低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的几率;维生素B12还可以通过提高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正面影响男性生殖功能。
在临床上,维生素B12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贫血,即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也用于神经疾患(神经炎、神经萎缩、神经痛等)、肝脏疾病、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的辅助治疗。对治疗心烦易怒、健忘也有辅作用。
缺乏维生素B12的危害是什么?
维生素B12缺乏主要影响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常见缺乏症状多为身体虚弱、体重减轻、易疲劳、精神忧郁甚至异常、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抵抗力降低、贫血、神经和周围神经退化以及舌、口腔、消化道黏膜发炎等,严重缺乏者会出现恶性贫血。
哪些食物中含有维生素B12?
人体所需的维生素B12主要由食物提供,而自然界中的维生素B12都是微生物合成的,高等动、植物不能制造,尤其是植物性食物,基本上不含维生素B12。所以,膳食中的维生素B12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品,如动物内脏(牛肝、牛肾、猪肝、猪肾、猪心)、水产品(鱼、虾、蟹类)、牛奶、瘦肉等,鸡蛋、豆豉中含量也较多。
常见食物维生素B12的含量
维生素B12在100 ℃加热30分钟或120 ℃加热15分钟的情况下就会分解,酸性或碱性环境、阳光的照射、大量维生素C等因素也会使其功效降低,所以在烹调时应多加注意。
哪些人需要补充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进入到人体内,需要与体内的一种特殊的成分结合形成复合物,才能被回肠吸收。这种成分是胃黏膜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称为“内因子”。“内因子”可以保护维生素B12不被胃肠中的消化液所破坏,有利于其在回肠经扩散吸收入血。维生素B12在肠道内大约需要停留三个小时才能被吸收。但如果“内因子”缺乏,即使膳食中维生素B12来源充足,也会造成吸收障碍。所以,一般来讲非素食主义者不会出现维生素B12缺乏,但在某些疾病状态下,如部分或全部胃切除手术后、寄生虫感染等都有可能导致维生素B12缺乏。
专家建议,素食同时不食用蛋和奶制品的人应适时补充维生素B12;经常应酬而大量饮酒者也需补充维生素B12;有些老年人经常会对维生素B12吸收困难,可以通过注射予以补充;蛋白质食用较多的人必须摄取更多的维生素B12。但是,维生素B12一般不可静脉给药,静滴或静推都有可能引起意外发生。
对于因内因子缺乏而患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者,腹泻、肠切除或肠道寄生虫而致的维生素B12吸收障碍的人,哺乳期、妊娠期妇女,长期禁食者,吸收不良综合征、肝硬化及其他肝脏疾病,反复发作的溶血,甲状腺机能亢进,慢性感染及恶性肿瘤病人可需要通过注射避开胃肠液这道屏障,来满足机体对维生素B12的需求。
维生素b12范文3
通过样品处理比较试验、色素影响评价、回收率试验和重复性试验,得到了微孔板法测定功能性饮料中维生素B12的有效方法。经测定,该方法测定限可达到0.005 μg/L,1.0、2.0、20.0 μg/L三个梯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94.4%~101.8%,实际样品测定中相对标准偏差为0.35%~4.34%(n=6),灵敏度和重复性很高,可用于测定功能性饮料中微量的维生素B12。
关键词:微孔板法;测定;功能性饮料;维生素B12
中图分类号:TS275.4+TS207.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4-0110-04
功能性饮料是应特定人群的营养需求,通过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等功能因子制作的饮品,属于特殊用途饮料类[1],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功能性饮料常添加各种维生素,如:烟酰胺、肌醇、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2,3]。其中,维生素B12能促进红细胞形成,参与人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可维护人体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4,5],是功能性饮料中经常添加、极为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
维生素B12测定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分析法和微生物法[6]。维生素B12在功能饮料中的添加量通常为0.8~20.0 μg/L,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限3.9 μg/kg)[7]、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检测限1.0~4.4 μg/kg)[8,9]等化学分析法很难准确测定其含量;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限5.0 ng/L)[10]、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光度法(检测限0.1 μg/L)[11]虽然有较高的灵敏度,但往往因功能性饮料基质复杂,样品净化难监控,对仪器测定干扰大,从而影响维生素B12的测定结果[6]。
微生物测定法灵敏度高,检测限可达到0.01 μg/L[12],是进行微量维生素B12测定的理想方法。但微生物法操作繁琐、耗时长[6],且实验重现性受微生物菌株活力、所用器皿清洁度、试验人员操作的影响较大[13,14],亟需现代化的手段加以改善,以便广泛应用。为此,本试验用与现行国家标准测试原理相同的维生素B12测定试剂盒对功能性饮料中的维生素B12进行测定[15],并通过试验对其前处理方法、准确性、精密度进行评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试样为5种市售功能性饮料,维生素B12标识质量浓度分别为0.8、1.0、11.0、12.0、20.0 μg/L;维生素B12测定试剂盒[包括莱士曼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leichmannii)包被的96孔微孔板、维生素B12标准品干粉、测试用培养基干粉、无菌蒸馏水、微孔板架],德国IFP公司;微量移液器(100、200 μL及1 mL),德国Eppendorf公司;0.2 μm水相滤膜。
1.2 仪器与设备
xMark型酶标仪,美国Bio-Rad公司(精度0.001);SHP-250型生化培养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36±0.5)℃];超净工作台,北京东联哈尔仪器公司;SX-500型高压蒸汽灭菌锅,日本TOMY公司;水浴锅。
1.3 方法
1.3.1 测试用培养基的配制 在维生素B12测试用培养基贮存瓶中加入10 mL无菌水,密封混匀后95℃水浴5 min,期间振荡混匀2次。水浴后迅速冷却至室温,用无菌滤膜过滤后备用。
1.3.2 样品的预处理 用无菌滤膜过滤后,根据试剂盒说明对样品滤液进行稀释,稀释倍数=标识质量浓度÷0.06×40(注:因处理过程中未对试样进行40倍稀释定容,需乘以40以纠正稀释倍数计算)。
95℃水浴加热组在过滤前于95℃水浴加热30 min,期间振荡混匀5次,水浴后迅速冷却至室温。
1.3.3 梯度标准溶液的配制 按试剂盒说明配制维生素B12标准品工作液,用无菌水对标准品原液进行梯度稀释,得到10%、20%、30%、40%、60%五个梯度的标准溶液,对应的维生素B12质量浓度分别为0.3、0.6、0.9、1.2、1.8 μg/L。
1.3.4 测定步骤 测定在超净工作台的无菌环境中进行。将适量微孔板条固定在微孔板架上,在每个微孔中先加入测试用培养基150 μL,再加入标准品溶液或样品稀释液150 μL,空白对照、标准品溶液、样品稀释液各做3个平行;加样完毕后,用配套黏合箔充分密封微孔板条,置于36℃培养箱中孵育44~48 h。
孵育完毕后,压实黏合箔上下颠倒微孔板3 min混匀,轻轻撕开黏合箔,除去气泡,在630 nm下读取吸光值A630。
1.4 标准曲线绘制与含量计算
以维生素B12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A630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16]。根据得到的公式计算各微孔对应的维生素B12质量浓度。试样中维生素B12质量浓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C=Cxf40
式中:C为试样中维生素B12质量浓度,单位μg/L;Cx为微孔对应的维生素B12质量浓度,单位μg/L;f为样品稀释倍数;40为稀释定容的纠正参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样预处理方法比较
为评价95℃水浴处理对功能性饮料中维生素B12测定的影响,设计了试样1的95℃水浴加热组,与无加热处理组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试样1的95℃水浴加热组与无加热处理组6次平行测定的平均值分别为2.221、2.230 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0.29%,在测定误差允许的范围内[17],可忽略水浴加热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2 试样中色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评价
功能性饮料的5个试样分别为淡紫色、无色、明黄色、淡黄色和橘红色的液体,而液体培养基为淡黄色。肉眼可见的颜色波长范围,橙色为597~622 nm,红色为622~770 nm[18],而试样最终测定使用630 nm,因此需通过试验评价试样中色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将5个试样分别稀释80、80、500、500和1 200倍,取各试样相应倍数稀释液和测试用培养基以1∶1的比例混匀,并测定A630,测试用培养基与无菌水的1∶1混合液作为空白对照,得到5个试样稀释液的A630分别为-0.003、-0.001、0.000、-0.002、0.001。而在维生素B12测定过程中,5个试样稀释液的A630在0.259~0.665之间,可见试样本身所含色素对最终A630的影响均小于1.2%,在酶标仪的测定误差范围内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功能性饮料无需进行色素去除就可用微孔板法测定维生素B12。
2.3 标准曲线的绘制与分析
以维生素B12标准溶液的质量浓度(μg/L)为横坐标,吸光度值A630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所得曲线方程Y=-0.3245X3+0.919X2-0.1604X+0.0958(相关系数R2=1.000)在0.3~1.8 μg/L范围内与实验数据拟合程度良好(图1)。
2.4 加标回收率试验
对试样1进行1.0、2.0、20.0 μg/L三个梯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试验,平行测定6次,结果(表2)显示,三个梯度的加标回收率为94.4%~101.8%,相对标准偏差为1.8%~4.9%,精密度满足
2.5 重复性试验
对5个试样进行6次平行测定,结果(表3)显示,5个功能性饮料的测定值相对标准偏差为0.35%~4.34%,均在5.0%之内,符合
3 结论
本试验利用莱士曼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leichmannii)对维生素B12的特异性和灵敏性,采用微孔板法测定功能性饮料中的维生素B12。由于测定用培养基中不含维生素B12,微生物生长产生的吸光值同标准溶液及未知待测溶液中维生素B12的含量相对应[15]。本试验结果表明,加热处理和基质色素不影响测定结果,试验操作简便;所得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1.000,拟合程度良好;加标回收率为94.4%~101.8%,实际样品测定时相对标准偏差为0.35%~4.34%(n=6),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高,重复性好;该方法测定限可达到0.005 μg/L,灵敏度高,能满足功能性饮料中微量维生素B12测定对准确度的要求。
微孔板技术改善了微生物测定方法的不足之处[14,19],因生产工艺规范,保证了均一的菌株接种量和生长活力,从而提高了试验的精密度、准确度和重复性;且微孔板的设计模式使试验操作更加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10789-2007饮料通则[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2] 罗魏, 刘学文, 王永欢, 等. 功能性饮料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 食品工业科技, 2011, 32(2):418-421.
[3] 文剑. 功能饮料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7, 33(4):101-106.
[4] 杨鸣. 叶酸、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和K-ras基因相互作用与胰腺癌关系的研究[D].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2011.
[5] 叶芳青, 孙袁, 蒋小亚, 等. 孕妇血浆叶酸、维生素B12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J]. 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1(16):2230-2232.
[6] 崔明, 杨大进, 鲁杰, 等. VB12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1, 37(4):166-171.
[7] Sharma R, Rajput Y S, Dogra G, et al. Estimation of vitamin B12 by ELISA and its status in milk[J]. Milchwissenschaft, 2007, 62(2):127-130.
[8] Campos-Gimenez Esther,Fontannaz Patric,Trisconi Marie-Jose,et al.Determination of vitamin B12 in food product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UV detection with immunoaffinity extraction:single-laboratory validation[J].Journal of AOAC International,2008,91(4):786-793.
[9] Marley E C, MacKay E, Young G. Characterization of vitamin B12 immunoaffinity columns and method development for determination of vitamin B12 in a range of foods, juices and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using immunoaffinity clean-up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UV detection[J]. Food Additives & Contaminants, 2009, 26(3):282-288.
[10]Kumar S S, Chouhan R S, Thakur M S. Enhancement of chemiluminescence for vitamin B12 analysis [J].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2009, 388(2):312-316.
[11]Li H B, Chen F. Determination of vitamin B12 in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by a highly sensitive fluorimetric method [J]. Fresenius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0, 368(8):836-838.
[12]Watanabe F,Takenaka S,Abe K, et al. Comparison of a microbiological assay and a fully automated chemiluminescent system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vitamin B12 in food[J]. J. Agr. Food Chem., 1998, 46(4):1433-1436.
[13]陈亚波, 周敏, 杨彤. 微生物法测定维生素饮料中的维生素B12[J]. 浙江农业科学, 2013(7):863-865.
[14]黄晓林, 王淼, 张丽宏, 等. IFP微孔板试剂盒检测配方乳粉中维生素B12方法探讨[J]. 中国乳品工业, 2010,38(7):48-49.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5413.14-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12的测定[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0.
[16]唐靓, 李跃中, 王晗, 等. 国标《食品中叶酸的测定》的标准曲线的绘制与计算[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9, 19(7): 1682-1683.
[17]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 GB/T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理化检测[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维生素b12范文4
巨幼细胞性贫血(MA), 其致病的根本原因有两点:①人体内由于食物吸收滞涩、营养元素稀少等原因造成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 不能满足人体的代谢要求, 直接导致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 引起人体出现贫血征兆;②因家族遗传原因或在治疗某种疾病时用药不慎导致DNA合成障碍, 从而引起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表现的主要征兆有三点:①患者出现大红细胞性贫血病症;②经检测可发现患者的骨髓内出现明显的巨幼红细胞系列;③在骨髓内出现红细胞系列发生变化的同时, 粒细胞、巨核细胞以及个别增殖性体细胞的形态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该巨幼红细胞就像钻入骨髓的坏分子一样在骨髓内搞破坏活动, 导致大量无效性红细胞生成, 并且对人体带来巨大的危害。
MDS和MA虽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血液病, 但二者在临床表现上有一个共性的特征, 这就是MDS和MA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大细胞性贫血。MDS会出现类似MA巨幼变, MA会出现典型的巨幼红细胞。
本院检验科近几年来通过联合检测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 从而为鉴别MDS和MA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42例MDS患者作为MDS组, 40例MA患者作为MA组, 3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组, 健康组男20例, 女10例, 年龄18~35岁;MA组男30例, 女10例, 年龄6~60岁, 平均年龄43岁。MDS组男32例, 女10例, 年龄10~69岁, 平均年龄48岁, 分型:MDS-RA 38例, MDS-RAS 4例。
1. 2 方法 采用检测仪器为贝克曼化学发光DxI 800 Access, 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试剂均为美国贝克曼公司的专用配套试剂。运用骨髓铁和糖原染色试剂、配方、结果判断均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标本来源:初诊的MA和MDS患者入院次日空腹采取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测定。患者进行常规的骨髓穿刺后涂片, 待干后试骨髓铁染色及糖染色。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DS组铁蛋白、叶酸都高于健康组, MA组铁蛋白、叶酸都低于健康组, MDS组和MA组的维生素B12值分别是健康组的13倍和3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DS组与MA组铁蛋白、叶酸及维生素B12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及骨髓有核红细胞糖原染色测试见表1。
3 讨论
细胞核DNA发生合成障碍的重要原因是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或者发生代谢紊乱。形态学上粒、红两系均可出现巨幼样改变, 即胞体增大的类似MA改变。在鉴别中, 要与MA中的红系巨幼进行对比, 仔细鉴定, 分辨判断, 由本组资料可以看出, MA组的叶酸和铁蛋白低于健康组(P<0.01)。MDS组却正好相反, 均高于健康组(P<0.01)。因此, 在临床检测中, 可以通过检测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浓度, 鉴定MDS与MA两种病症, 并且进一步分析推断MDS和MA巨幼变的成因。
人体内的铁有一定量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 储存于骨髓中的单核吞噬细胞胞质内, 幼红细胞的线粒体中也含有铁血黄素。这些铁在酸性的低铁氧化钾溶液中反应, 生成蓝色的铁氧化铁沉淀(普鲁士蓝), 定位于含铁的部位。故此染色法又称为普鲁士蓝反应, 即骨髓铁染色反应。在临床上, 发生缺铁性贫血时, 早期骨髓中储存的铁就已耗尽。铁粒幼细胞百分率减低, 常<15%, 甚至为0。经铁剂治疗后, 数天内铁小粒出现在幼红细胞中, 但细胞外铁需待贫血纠正后一段时间才会出现。因此, 铁染色是目前诊断缺铁性贫血及指导铁剂治疗的一项可靠和实用的检验方法。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时, 因血红素合成障碍, 铁利用不良, 铁粒幼细胞增多, 可见到环状铁粒幼细胞, 占幼红细胞的15%以上,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 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者, 环状铁粒幼细胞>15%。
在本组实验中, MDS病例细胞外铁++~+++, 铁粒幼细胞的80%~98%, 而MA患者细胞外铁+~++, 铁粒幼细胞的28%~38%,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根据实验, 作者发现, 核红细胞糖原染色, 在染色MDS时, 可出现阳性反应, 说明MDS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含量显著高于健康组, 提示MDS患者对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利用异常, 与MA的PAS染色相比, 具有统计学意义。MA与PAS染色成阴性。二者是有明显的区别, 可作为临床鉴定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 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联合检测能有效指导MDS和MA的诊断, 治疗甚至提示预后的作用, 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丁勇敏, 周午琼.五项生化指标在巨幼细胞性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鉴别价值.浙江临床学, 2008, 4(10):494-495.
维生素b12范文5
【关键词】 维生素B12;放射性皮炎;湿敷
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的方法,约60%---70%的肿瘤在病程不同时期因不用目的需要接受放射治疗.而放射治疗在杀伤性皮肤反应与损伤是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最常见的并发症,并随着放射治疗剂量的增加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研究表明,皮肤单次剂量受照5Gy就可形成红斑,30~40Gy可形成湿性反应。当出现湿性皮肤炎时,患者创面容易感染,甚至被迫暂停放疗,这不仅影响了放疗疗程顺利进行,同时给患者增加了痛苦,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我科采用维生素B12湿敷治疗引起Ⅱ度以上放射皮炎共2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6例患者,其中女性21例,男性5例,年龄26―45,其中乳腺癌19例,鼻咽癌6例,食道癌1例。Ⅱ度放射性皮炎2例,Ⅲ――Ⅳ度放射性皮炎24例。
1.2治疗方法
患者出现Ⅱ度以上放射性皮炎,即遵医嘱暂停放疗,用生理盐水清洗局部皮肤,予维生素B12注射庆润4层以上纱布后湿敷予放射性皮炎处。Ⅱ度每日湿敷1次,Ⅲ――Ⅳ度每日湿敷2次,同时遵医嘱输入抗生素。
1.3疗效评定标准:
按RTOG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评分标准[2]:0度:皮肤无变化;Ⅰ度轻度红斑,出汗减少,湿性脱皮,滤泡;Ⅱ度:明显红斑,斑状湿性皮炎,中度水肿;Ⅲ度:融化性湿性皮炎,凹陷性水肿;Ⅳ度:坏死溃疡出血。
1.4疗效评定
显效:创面干燥无渗液,无痂皮,创面愈合,皮肤光滑,瘙痒和疼痛症状消失。有效:创面愈合干燥,痂皮逐渐脱落,瘙痒和疼痛消失或减轻。无效:TD后仍有渗液或积脓,瘙痒和疼痛无明显减轻。总有效=显效+有效。
2结果
本组26例在放疗中出现Ⅱ度以上皮肤反应时,均及时给予对症处理。18例在5天内有效,10天内显效。7例在2周内有效,3周内显效。1例出院后自行用药无效。总有效率96%。
3护理
嘱患者穿棉质宽松衣物,避免粗糙衣物摩擦放射区皮肤。乳腺癌患者建议不穿胸罩。保持放射区皮肤清洁干燥。放射部位避免在阳光下直射,必要时可用伞具遮挡。放射区皮肤禁忌使用肥皂、碘酒、酒精等刺激性物品,避免冷热刺激,禁忌贴胶布于此处。患者保持指甲及手清洁,避免抓伤皮肤并发感染。密切观察皮肤破损处情况,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遵医嘱运用抗生素。嘱患者进清淡营养、丰富及易消化食物,保证充足的营养及睡眠,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讨论
放射性皮炎是肿瘤放射性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约87%的放疗患者会出现红斑及Ⅱ度以上放射性皮炎反应,其中,湿性脱皮发生率为10―15%[3]。维生素B12的主要成分为氰钴胺,经受损皮肤吸收后,直接参与受损皮肤中RNA合成,使皮肤 膜上皮及血管内皮细胞具有较强修复再生功能,加速受损愈合,直接通过营养神经,降低其敏感性,具有止痛止痒作用,间接抑制表皮细胞的增生性反应,使苔癣样变渐消失[4]。我科于2008年1月开始使用维生素B12湿敷放射性皮炎处共26例,显效25例,总有效率96%。以往采用单层纱布湿敷,纱布很快就风干了,反而增加了病人局部皮肤疼痛感。现采用4层以上纱布,湿敷时间长,每次不少于30分钟,病人感觉疼痛感明显减轻。同时加强病人健康宣教,穿棉质宽松内衣,充分暴露局部皮肤,禁忌理化因素刺激,病人在较短时间内均收到较好的疗效。此项操作方法简单,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费用低廉,病人依从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汤钊献。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357.
[2] 谷铣之,殷蔚伯,余子豪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252,1350.
维生素b12范文6
【关键词】 叶酸 维生素b12 妊娠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资料与方法
2001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住院,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妊娠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者50例,进行血清中叶酸和维生素b12测定。
用2000immulite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测定mga血清中叶酸和维生素b12含量。用sysmet·kx-21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hb)、rbc计数(rbc)、rbc比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rbc平均血红蛋白(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血细胞分析指标,用于mga诊断。
结 果
50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者血清中叶酸和维生素b12含量,见表1。Www.133229.cOM表1 50例妊娠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清中叶酸和生素b12含量(略)注:#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0.01
讨 论
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又称叶酸缺乏性贫血,主要由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的缺乏引起,以叶酸缺乏为主。本病临床上常表现比较严重,又称为妊娠恶性贫血,甚至可以并发血小板减少症和(或)白细胞减少症。叶酸的缺乏增加了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严重者可引起流产、早产、死产、胎儿宫内发育受限及妊高征等。孕妇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甚至死亡。
妊娠期巨幼红细胞的发生与个人营养状况、饮食习惯、有无预防措施等有关。发生率没有因为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而下降。人体内叶酸储量很少,约5mg左右,而且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由饮食供给,由于妊娠期间胎儿发育和母体组织需要,叶酸在这期间需求量增加,而妊娠期肠道内吸收叶酸的能力较正常人差,肾小管对叶酸的重吸收减小,故血清叶酸含量从早孕或中孕期逐渐下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常发生于妊娠期中、末期、产后。由于1/3的妊娠妇女有叶酸缺乏症,另外分娩时出血量过多、感染、妊高征均可诱发本病。所以笔者认为,妊娠妇女产前检查叶酸和维生素b12是必要的。而对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原因,预防更为重要。定期做产前检查,孕期适当补充叶酸,多食新鲜蔬菜和动物蛋白,纠正偏食习惯及不正确的烹调方法。定期做产前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叶酸。检查时发现贫血应及时做骨髓穿刺,以协助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应注意:①加强孕期营养指导,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瓜豆类、肉类、动物肝脏及肾脏等食物。②补充叶酸:叶酸5mg口服,每日3次,或每日肌注叶酸15mg,直至症状消失、贫血纠正为止。③维生素b12100μg每日1次肌注,连续2周后改为每周2次,直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④血红蛋白60g/l时,可少量间断输新鲜血或浓缩红细胞。⑤分娩时避免产程延长,预防产后出血,预防感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