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汇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精品课程汇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精品课程汇报

精品课程汇报范文1

关键词:精品课程;过程建设;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280-02

精品课建设是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充分体现了一种新型的、互动的、科学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目前,国家级、省级、院级三级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都在不断提高,建设课程数量在不断增加,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改进育人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然而,部分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有的建设者急功近利、验收者流于形式、评价体系不完善和教学资源不匹配等因素导致了精品课程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使得精品课程的功效大打折扣,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示。

一、存在问题

1.课程建设与实际应用脱节。精品课程建设是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通过精品课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可以全面推进课程建设。精品课程的建设必须立足于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必须与学院的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相吻合。而不少精品课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忽略了这一事实,只是在技术上解读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按照评审项目将内容传输到网上。这种结果导致了在教学内容上过分注重知识的量化和信息化,结果淡化了课程在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部分精品课程建设完成后由于缺乏可操作性和教学资源的不足,导致了精品课程成了“摆设”,成了为精品而精品。

在课程建设中,学科及课程类型等不同,课程建设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教学设施、教学团队、教学对象等方面的不同同时也会造成教学方法及手段的不同和教学内容上的差异。即使不同院校的相同专业由于专业培养目标及对象的不同,课程建设的相关内容也是不同的。因此,精品课程建设应立足本校本专业实际情况,挖掘其专业及课程特点,使建设的课程能满足本专业的学生的实际需要,真正成为为专业服务的精品课程。

2.过程建设盲目消极。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一旦课程申报成功并立项戴上桂冠后,就将精品课程建设一事束之高阁。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知道该“怎么建”、“建的内容是什么”。造成了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管理六大要素的建设思路模糊,从而导致一些高校在精品课程过程建设中出现盲目性、盲从性,甚至失去建设的方向性。过程建设的盲目消极必然导致消极建设、被动建设甚至停建,失去了精品课程建设“重在过程、在过程建设中提升质量、在过程建设中加强课程竞争力、在过程建设中促成课程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与核心。

3.重形式、轻内涵。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质量和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辐射和示范是它的价值所在,“一流的教学团队、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是精品课程的核心,因此,内涵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建设中,部分课程不依据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来进行建设,不管教学条件是否满足,教学内容是否合适,只是强调形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缺乏针对课程特点进行的变革和创新,片面追求技术化和形式化。形式上的照搬导致精品课程的价值丢失。

教学团队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同时又是在建设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环。我们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建设,通过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施,通过对课程教材的建设以及对教学管理方法的探讨和实施,来全面建设课程教学团队,使得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能在专业知识、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过程管理中全面提升。同时只有有了一流的教学团队,才能保证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因此精品课程建设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应积极加强内涵建设,同时要全面均衡发展,绝不能顾此失彼,确保“五个一流”的全面提升。

4.更新和改进时间缓慢。目前,不少的精品课程缺乏可持续发展。精品课程是集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一体化的整体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其不断地更新和改进才能始终保持精品课程可持续的发展性,才能一直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目前,大多数的精品课程在申报成功之后即成为摆设,内容不再更新或更新缓慢,在一定时期后精品课程已不再是精品。

精品课程在申报成功后的一段时期只是课程建设的一个初始阶段,是课程相关内容的一个初始积累阶段,内容是否完全合适、教学方法手段是否适用需要通过教学来进行检验,同时在检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另外,教学设施、教授对象的变化也会造成相应的调整。总之,精品课程绝不能成为摆设,应不断地更新和改进,要让精品课程始终处于课程引领和示范的地位。

5.精品课程过程建设的评估、验收流于形式。依据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及要求,各级精品课程立项后必须定期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评估与验收。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中得知,部分高校的对精品课程的评估和阶段验收时间间隔不太合理,大多数是一学期一次或一年一次。同时在评估和阶段验收中主要以纸质文本材料作为观测点,以各级精品课程既定的评价指标作为准则,按照指标在固定场所(如会议室)通过课程负责人提供的资料和汇报完成了课程的评估和验收工作。

以上这种评估和验收工作的弊端是造假之风蔓延,如课程建设者临时突击编写师生互动辅导、编课程讲义、造教研活动记录等。其次如对于《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中提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求“重视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等“软”指标只是由课程负责人的口头汇报作为评价依据,最终造成了精品课程过程建设与评价因失真而流于形式。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1.合理制定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长期的积淀,在政策上要注意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要激发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积极性,保证资金的投入和合理使用。学院要从学院的定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学院要把精品课程建设纳入到专业建设规划中,各专业要深入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将精品课程建设纳入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去。

与此同时,在整个的精品课程建设中,建设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要有详细的规划,要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只有这样,教师在建设过程中才能合理有效地完成阶段任务,学院检查小组对精品课程的评估和阶段验收才能顺利地进行。

2.改进评审机制,加强过程管理。在精品课程的评审过程中,不仅要了解该课程所在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同时要具体了解课程目前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条件,结合课程的建设目标看课程是否具有可实施性。合格申报成功后,在后续的过程中,要加强过程管理,从教师、学生等不同方面全面进行过程考核,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要注重考核申报提出的课程建设目标是否实现,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是否改进,课程的改革是否得到同行、学生的认可等。

3.加强信息反馈,积极完善教学资源。精品课程建设中,要积极加强从学生、同行等不同方面进行信息反馈,不断完善和更新教学内容。教师要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通过一边上一边测试运用的方法对网上的使用资源进行意见或建议的反馈。同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同行进行信息反馈,及时调整和修订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通过点击率统计等方法了解精品课程的辐射效果。

精品课程汇报范文2

[关键词]演讲与口才;精品课;实训

课程建设尤其是精品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中最基本的核心工作,其水平、质量和成果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保证。《演讲与口才实训》精品课建设过程中,我们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激励理论和过程控制为指导思想

本课程是实训课,突破了传统理论课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为讲台的主人,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在整个实训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激励,让学生保持高度的热情和参与性,全身心投入到各模块训练当中,能在规定的时间里提升自己的当众演讲能力和沟通能力。实训时间以一周为例,为了在规定的时间里能达成目标,需要学生制定周训练计划,按照计划逐步开展,当天的目标当天达成,用过程控制来保质保量的达成训练目标。

二、建立“障碍突破、能力提升、成果汇报、技能竞赛”四段式实训方式

实训课程的流程设计和创新对于提升实训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演讲是一种技能的训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在较短时间里有较大提升需要主客观共同努力。主观上:学生需要突破自身障碍,克服恐惧心理、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客观上: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教学模块设计提升学生的训练热情。

1、激励式+参与式实训方式

演讲障碍的突破主要是心理障碍和能力障碍的突破。

激励式训练突破演讲心理障碍。要使学生突破自卑、恐惧障碍需要进行激励。鼓励学生、肯定学生,让学生处在一种被肯定被认同的良好氛围当中,形成互帮互助、互相支持的良好人际关系当中,逐渐克服社交恐惧,克服自卑心理,为当众演讲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每次实训开始要进行激励式动员,提高学生对演讲与口才能力获得的愿望,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参与式训练突破学生能力障碍。演讲与口才实训用一周的时间集中训练,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是讲台的主人,不再是传统课堂的听众。

2、考核+竞赛式演讲热情延续方式

演讲能力的获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周的实训只是一个开头。如何使一周的课程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呢?就需要保持学生学习演讲、提升口才的热情,需要他们进行持续不断的练习。

一周的实训通过汇报考核的方式结束,确定学生的成绩。为了能发挥更大作用,在本学期演讲实训结束之后进行一次全系的演讲与口才比赛,延续学生的训练热情,创造一种持续不断锻炼口才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口才能力有所突破,达到实训的最大目的。

三、实训教学内容模块化建设

教学内容设计的“1+5”模块化建设。1指的一个中心:演讲口才全面提升为中心;5指的5个内容模块的设计,即心理素质训练、体态语训练,演讲稿的设计训练、命题演讲训练、即兴演讲训练。五个模块安排由基础能力到专项能力,对公众演讲需要具备能力进行分解,从单项到全面,由易到难逐步深入。

四、建构视、听、读、写、练、演的全新教学模式

打破传统讲授为主的上课方式,多方式整合资源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建构视、听、读、写、练、演的全新教学模式。

视:引入台湾著名培训师林伟贤《魅力口才》演讲教学光盘

听:教师演讲技巧主题讲座

读:《演讲与口才实训教程》经典演讲稿赏析、片段阅读

写:演讲稿的设计

练: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小组演讲训练

演:自拟题目演讲汇报

一周演讲与口才实训设计的教学内容有:观看名人演讲知识讲座――教师演讲技巧专题讲座――命题式演讲训练――即兴演讲训练――小组演讲训练(自拟题目演讲训练)。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训练,学生能从心理到演讲基本能力得到极大锻炼,基本能脱稿上台自如表达,少数学生能做到内容振奋人心,感情真挚,感染力强的效果。

五、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积极行动。具体表现如下。

1.阶梯训练法:把训练项目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训练。

2.情景教学法:(情景训练、情景分析、情景模拟)。既可设置情景让学生先练再针对存在问题讨论归纳技巧,同时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演讲光盘资料,让学生模拟学习。

3.范文评析:选择优秀演讲稿范文,让学生在评析中,掌握演讲稿写作技巧。

4.练习法:命题演讲、即兴演讲、自拟题目演讲这几个模块都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点评,纠错,鼓励。

六、立体化教学资料建设

教材是教学的“抓手”。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树立建设立体化精品教材的观念,实现了纸质教材、多媒体课件、光盘有声资源,网络免费资源四位一体的教学资源,为演讲与口才实训教学提供了优质服务和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

本实训课程选用了《演讲与口才实训教程》纸质教材为主体实训教材,配套学生使用的《演讲与口才实训手册》学生可利用书中提供的演讲技巧结合书中提供的大量练习方法和内容进行口才训练,并在手册当中记录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过程控制,利用光盘有声资源进行模仿学习,利用网络免费资源(如演讲与口才网、中华口才网、中华语言艺术网等)进一步拓展知识面和学习更多的演讲技巧。

七、打造和谐互补的高素质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建设是课程建设的精髓,是重中之重,精品课程建设需要有一支实力强的教学团队,只有打造出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有效地实施其他各项内容的建设,完成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人才的重任。

本课程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注重知识能力互补和谐发展的高素质教学团队。在年龄结构上注重老中青结合,在知识结构中来自多专业学习背景的教师组建教学团队,有利于本课程适应面向经济管理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除了每个班级有一名指导教师外,还配有辅导教师,本课程不定期邀请著名企业的培训师、电台的主播,其他学校著名教授来校为学生作演讲与口才方面的讲座,扩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带去更多更新的口才训练方法和理念。

此外,《演讲与口才实训》还积极进行网络资源的建设,指导教师通过博客、微博、学校精品课网站的平台与学校进行交流与沟通,传递学生更多训练方法,分享学生训练心得,相学相长,共同进步。

参考资料

[1]符秀敏.“大班”背景下口才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价值工程,2011年11期

[2]童媛华.《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方式刍议,教育教学论坛[J].2010年36期

[3]盛杨.项目教学在高职“演讲与口才”实训中的应用,职教通讯[J].2010年8期

[4]梦顺英.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6年02期

[5]张兰.《电子商务运营综合实训》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2,(8) .

精品课程汇报范文3

关键词:企业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思路

基金项目:本文为无锡市教师教研专项课题《<企业管理>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研究》(立项批准号:2014WXJYJ8)研究成果。

《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学科专业基础理论课,它建立在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行为学等学科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和探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一般方法与基本规律。因此,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通过揭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本原,将复杂的问题归结为简单的方法、道理,进而厘清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工作思路、内容,为后续的相关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根据五年制高职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总体要求,《企业管理》精品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把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与管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相结合,通过理论讲授、技术应用、实践模拟,培养现代企业基层经营管理者的基本管理技能与素养,实现高职学生管理知识、管理技能和管理素质的综合提升。

一、高职企业管理精品课程的目标作用

高职《企业管理》精品课程教学的过程,是将《企业管理》课程中各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资源、过程、方法纳入到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大系统中进行总体研究,建立共享型讲课视频、教学课件、学习资料、学习经验为主体的基本框架,创建精品课程开放型教学模式。

此开放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手段,以桌面端、移动端技术平台为载体,以精品课程的教学课件、学习资料、作业题库、案例资料库、测试题库为优质资源,逐步打造满足高职学生自主性学习、反馈式学习、发现式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学习课件、讲课视频、综合题库、案例素材、答疑交流、情景模拟、技能实训的精品课程开放平台和运行机制。以此,不仅培养了高职学生运用网络精品课程资源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教师重新设计《企业管理》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过程及其考核体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高职《企业管理》精品课程的建设运用,可以充分依靠现有管理学科理论、实践教学教育资源平台,构建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学习的环境和机制,为高职学生成长为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有效助力。

二、高职企业管理精品课程的特点

(1)体现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实训教学、创新项目研究和校企合作教学为一体的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突出高职学生作为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管理实践能力培养。(2)职业能力导向,确立学生技能结构。将开设的管理学科相应课程中,所有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内容、方法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进行总体分析,优化基础知识与专业原理、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的比例关系,将高职《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内容重构为基础知识、实践技能、综合创新等模块,确立以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灌输、基本管理技术运用与综合管理能力养成为主线的高职学生管理技能结构。(3)完善教学资源,强调应用能力培养。高职《企业管理》课程实践性极强,且又涉及管理、经济、法律、心理和工程技术等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为此,有必要在高职校内设立企业管理实务综合实训场所。加强“双师型”管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鼓励高职学生考取企业管理相关的职业资格。(4)仿真企业实际,促进团队协作意识。根据《企业管理》课程中对高职学生能力目标要求,使其课程设计、理论教学、实验实训更加贴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实际,通过对现代企业经验管理实务的仿真教学,充实企业管理实践教学内容,有效指导企业管理实践教学的实施。

三、高职企业管理精品课程基本建设思路

(1)组建高质量教学梯队。高职《企业管理》精品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劣取决于精品课程主持人、主讲教师的教学水平。授课教师学术与教学水平兼备,教学、科研两翼齐飞,需要教师具备奉献精神,投入大量心血。精品课程主持人必须具备一线教学的丰富实践与大量积累。(2)选用立体化精品教材。高职《企业管理》精品课程教学过程中,教材处于枢纽位置,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课程知识点的载体。选用特色教材或自编校本教材,重视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为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教材首先要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吸收国外成果,并与我国企业管理实践相结合;其次要“立体化”,即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并配套多媒体教学资源及多种教学内容服务的出版物集合,可以为课程教学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3)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精心制作与教材相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要符合认知规律,并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匹配,还应与教师讲解相呼应。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互补,便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效形成教学互动。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将新教学理念融入到课件制作与使用过程中,适应企业管理课程教学的需要。课件顺序式、跳跃式的多组合方式为授课教师提供了发挥余地,便于在授课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基础。(4)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利用校园内网,搭建《企业管理》精品课程数字化网络平台,将教学大纲、授课进度、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库、实训计划、实习指导手册、在线考核系统、优秀学生习作、参考书籍等合理归置其中。增加高职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果。(5)采取启发引导式教学。为避免传统教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死记硬背知识点、学习过程单调枯燥等现象发生,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必须注重理清思路、讲求方法、设置问题、组织讨论,以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启发引导式教学不仅能加深高职学生对企业管理相关理论的理解,而且能极大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能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师生间的相互探讨、平等交流,必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6)注重案例与实践教学。目前高职《企业管理》课程偏重于实践,而非实验。其中案例分析基本上是授课教师在课内布置企业经营管理案例,学生利用课上或课后时间完成,期间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进行相应的专业指导。实践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则是授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布置相应专题,学生通过调研、讨论、分析策划等形式进行实践,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制定计划、设计问卷、实施调研;并帮助学生进行数据分析、撰写报告;在实践成果汇报后,提出评审意见。

结束语:高职《企业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和共享,能打破传统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封闭的教学模式,改善现有课程的结构和层次。笔者通过综合分析高职《企业管理》课程的自身特点,结合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参考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对高职《企业管理》精品课程的建设思路做了有益探讨。开展高职《企业管理》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并保持对该精品课程的持续投入,希望能以精品课程的建设促进企业管理课程以及相关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精品课程汇报范文4

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一直是教育界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如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如何将教学的重点由“教”向“学”转化,已成为教学实践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现今旅游管理课程的大部分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一直沿用“教师课上传授知识,学生课下完成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进程已明显加快。21世纪以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构主义和宏观社会教育系统理论、国际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三股力量为信息化环境中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环境、变革理念和开放资源,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及互联网的普及,使翻转课堂变得现实可行。

如何将翻转课堂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到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上来,以便提高课程教学的吸引力与参与性,解决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课程教学的时效性、针对性,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从以“教”为中心的课堂向以“学”为中心的学堂转化,教学方式从灌输式向互动式的转变,最终将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研究者,这些都是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纵观当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还集中在对翻转课堂的认知及可行性分析等理论阶段,将翻转课堂运用到高校课程教学实践中的研究少之又少,而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将会成为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路径与新方向。笔者结合自身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实践经验,重点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Wood and Park High School)的化学教师Jonathan Bergmann and Aaron Sams开始使用录屏软件录制演示文稿的播放和授课录音,并将视频上传到互联网,以此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后来,这两位教师让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并对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解答。翻转课堂现今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热点,并被加拿大的《环球邮报》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

翻转课堂是课堂内外学习时间的重新分配,是从课下知识传授到课内知识内化的转化,是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到学生的转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基本知识,这些知识主要通过学生看视频讲座、阅读电子材料、在网络上与他人讨论等自主学习方式获得。而在课堂内,学生重点专注于基本任务的学习,与他人共同研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理论知识,教师也能在课堂上有更多的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的时间。课下,学生自主掌控学习步骤、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教师则指导协助学生,促使他们的自主学习。由此来看,翻转课堂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不是在线课程,也不是让学生在孤立无序中学习,它是一种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个性化接触时间的手段,它让教师成为学生身边的“指导者”“促进者”,而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学习,并对自己学习负责,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

笔者在综合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教学流程为线索,设计出翻转课堂的内涵图(见图1)。

二、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旅游规划与开发是旅游管理专业高年级学生必修的一门具有很强理论性、应用性、综合性的课程,但目前国内受到各种原因的制约,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相距甚远,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重理论,轻实践

从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实际来看,由于经费或教学设备的限制,实践教学环节往往被省略,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据了解,除了研究生层次的《旅游规划》课程通过学生参与具体的旅游规划课题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外,其余层次的学生很少开展实训教学,即便安排了少量的实践课,也只是在学校或附近景区进行旅游资源调查或市场调查等简单的实践活动。

(二)信息化程度低

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环节是课程教学信息化,就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实际来说,现有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不完善,使教、学、练脱节,影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教学信息化的兴趣,部分教师止步于使用计算机制作一些演示文稿上课。另外,网络资源对课程教学信息化的可用性不强,也阻碍了信息技术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仅以国内旅游规划与开发精品课程建设来说,截止目前,网络搜索到的旅游规划与开发(或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规划)精品课程有湖北大学(国家级)、暨南大学(省级)、东北财经大学(省级高职类)、陕西师范大学(校级)、天津商学院(校级)、乐山师范学院(校级),这些精品课程本该在网络环境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内容,但由于这些精品课程缺乏推广力度,再加上部分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及其呈现形式缺乏多样性与灵活性,视频教学资源多为刻意录制的表演型教学片段,且不具课程教学的完整性,为评而建的现象明显,无法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三)授课教师综合素质难以匹配课程教学要求

由于《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涉及学科知识面广、综合应用性、强难度相对大,一般在高年级开设,要想让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合理地将前期所掌握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对授课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从旅游规划行业实践来看,它对旅游规划从业人员的知识门槛要求较高,需要其具备一定的旅游学、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建筑学,甚至软件制图等综合知识能力。而目前国内旅游专业的教师专业背景多数偏酒店和旅行社经营管理,有丰富旅游规划实战经验积累又能进入教学一线的教师少之又少,跨专业知识的缺乏、纸上谈兵的无奈等现状无疑影响了教学水平。

三、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翻转传统课程教学程序,重构课堂文化,回归以“学”为中心,借助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学生创建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将教学由“教―学”模式变成“学―教”模式,坚持教学内容系统化,教学任务具体化,强调教学过程项目化,考核方式多元化。

(二)课程设计思路

将知识传授过程设计在课前进行,主要通过学生观看教学微视频、阅读电子文献等完成课前显性知识学习。而在课堂中充分利用情景教学、任务驱动、独立探索、小组协作、对话讨论等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师生面对面的答疑讨论、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协作探讨展开教学,完成知识内化过程。根据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应用性强的特征,按照项目化运作的思路,对《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进行模块化分割,以任务驱动学生的课程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的参与活动中通过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建构知识。选择学生熟悉的旅游地为旅游规划对象,结合不同任务主题完成课程教学内容所要求的各个分项任务,以文档、图纸、规划设计方案等不同形式的学习成果作为考核评价依据,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注重过程评价,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强调学与练融合,知识与能力同提升。

(三)课程设计要点

1.基础理论模块。根据翻转课堂的理念,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知识学习和课中知识内化两环节。课前(在第一次课后开始)主要要求学生通过阅览教材马勇编《旅游规划与开发》及吴必虎《旅游规划原理》电子书相关规划基础理论,学习网络开放教育资源――国家级精品课程《旅游规划与开发》一、二、三章,观看马勇教授授课视频(剪裁为不同主题片段),思考旅游规划的内容构成及旅游规划的意义。而课中环节强化课程的兴趣导入,主要介绍课程学习目标、要求与方法,分享国内外旅游规划的经典案例与规划思想,组织学生参观重庆规划展览馆,使学生了解旅游规划、城市规划的实例,理解旅游规划的内容构成及现实意义。通过组建规划小组,每组5人,各组自由选择旅游规划对象(要求选择家乡区县或熟悉的旅游景区),完成课程实操环节的准备工作。

2.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模块。在本模块的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学环节的逐步推进实施。课前要求各小组明确分工,分类搜集规划对象相关二手资料,并熟悉相关资料介绍(教师通过微信、班级QQ等媒体平台指导二手资料查找技巧和方法)。要求学生自行下载并熟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并深入剖析指定规划案例《**景区旅游规划》的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内容,记录疑问或难点,观看教师录制的旅游规划制图方法视频,通过微信、班级QQ等媒体平台与教师沟通。在充分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分小组完成所选规划对象的旅游资源调查。课中主要采用集体讨论问答的方式,学生相互解答一些典型疑问或难点,教师作补充。采用检验法由教师给出一些具体的旅游资源图片,由学生进行旅游资源分类,考查学生课前自学情况。重视旅游实践教学,选择重庆缙云山景区,带领学生实地进行旅游资源现场考察,根据国标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并展开定性定量评价。最后举行展览会,分享各小组旅游规划对象的《旅游资源调查与分析报告》(含旅游资源分布图)。

3.旅游市场调查与分析模块。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本模块课前主要要求学生完成以下学习任务:学习国家级精品课程《旅游规划与开发》第五章市场分析与营销对策,观看魏卫教授授课视频;小组初步设计旅游市场调查问卷;小组分别展开实地市场调查(样本数300份);学习教师给定的某规划中旅游市场分析方法,对回收的调查问卷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提交《旅游客源市场分析报告》。而课中主要安排以下教学活动.(1)举办问答会,两两小组之间展开,就对方初步设计的调查问卷展开问与答,并相互提出修改意见,教师巡回参与,并适当指导。(2)随堂测试。教师给出某规划现实客源和潜在客源市场调查实际统计数据,学生从两部分中任选5项随堂进行分析,教师集中点评。(3)举行成果交流会。每个小组制作PPT,选出小组代表或各成员分工合作,汇报交流客源市场调查过程及结果。

4.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模块。本模块课前学习重点在于案例学习,主要通过学生学习国家级精品课程《旅游规划与开发》第六章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观看刘名俭教授授课视频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基础。在学习业界巅峰智业、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绿维创景等推广的若干旅游规划案例中,掌握旅游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的方法。学习教师录制的旅游规划制图方法视频,掌握旅游规划制图技巧;课前实操环节则是小组完成旅游规划对象的主题形象设计与功能分区规划(含绘制功能分区图),期间通过多种方式与同学或教师沟通,及时解决承担任务中的问题。课中教学重点在于实践与分享。通过举办圆桌会议,8人一组,分享案例学习的心得体会。采用游戏教学法,将教室作为自然风景区,为满足游客的各种需要,利用学生及桌椅板凳围成的人墙,请学生自由决定风景观赏区、休息区、停车场、餐饮区、娱乐区、购物区等位置,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功能分区的意义及原则。举办汇报会,进行成果汇报。各小组分别为规划对象设计主题形象且对其进行功能分区规划,制作成PPT,选出小组代表或各成员分工合作汇报成果,汇报(15分钟)内容主要包括陈述和答辩2部分。

5.旅游产品与项目策划设计模块。该模块课前学习内容主要包括:(1)理论学习,自学吴必虎《旅游规划原理》电子书中旅游产品开发理论知识;(2)案例搜集,考查学生信息搜寻能力,学生自行搜集相关旅游产品规划的实际案例,记录学习心得;(3)实践操作,独立提交旅游规划对象的旅游产品谱系设计表。课中学习活动主要包括:(1)案例讨论,小组内部逐个分享课前学习旅游产品规划案例的心得;(2)成果共享,对组内各人构思的旅游产品谱系设计表进行批判与肯定,提交终稿;(3)随堂练习,各小组为其旅游规划对象设计不同类型的旅游线路。

四、结语

精品课程汇报范文5

数字化教学资源主要指的是在由支撑平台、应用软件、硬件系统等构建的网络环境下以及利用数字技术处理的、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环境下运行的软件教学资源。

面对数字化时代教学的新挑战和新课题,学校思考和实施新的对策与方法,外协、自建、共建,多措并举,加强学校教学资源从网络基础到数字化平台,从硬件到软件的一体化建设。下面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介绍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一系列措施。

一、外协

优课网。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优选优课网平台,搭建了学校第一个教学资源平台,并完成了与我校数字石大的完美对接,实现了单点登录的功能。

网络教学平台。学校由网络及教育技术中心牵头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及规范,并负责相关项目的技术支持、技术培训、技术管理。近两年,已有教学资源课程网站962个,涉及课程430门,建成效果良好的课程网站141个,互动效果较好的课程网站104个;教师利用平台课程通知总数2252个,讨论区发表主题总数4878个,讨论区发文总数15855个,测试数量209次,添加课程作业总数2318个,学生上交作业总数67095次;课程在平台上上传的资源量达到10.1T,教师和学生桌面版访问量达到52万余次,移动端访问量达到5.6万余次,平台访问量355万余次。

石大讲座网。2011年学校自行设计了第一版“石大讲座网”,2015年3月讲座网改版,新建的直播系统与讲座网融合,网站同时支持各类移动端的浏览,直播系统采用原有的会议录播、移动录播和直播软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PPT和现场画面双流直播功能。截止目前,共录制各类讲座1130余场,各类学术会议85场,石大讲座网音视频数字资源量1000小时,应讲座网友需求刻录光盘3200多张。讲座网资源与教育发展中心共用,同时大量应用于我校的高教研究与评估、教师教学发展。

石大云。通过将全校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池化,自动化,搭建一个全校的数据中心、应用中心、资源中心、计算中心,为全校相关的业务部门提供应用云服务。

二、自建

精品录播、自主录播、等各类录播系统及录播设备的建设。2012至今,建设精品课录播教室、自主录播教室、常态录播教室;购置音视频专用网络存储近200T,高中低档切换台、录播系统、摄像机、非线性编辑台、摇臂、轨道车、无线音视频传输器等各类音视频设备近1000万元。完成学校各类精品课程、重点建设课程、常态化课程、微课等录制任务,同时广泛应用于学校各类教学、科研、行政任务的立项、申报、汇报专题片的制作,录播器材用于各类讲座、培训、比赛、会议等资源的采编及利用、学校大型活动的网络现场录播、自主招生全过程监控视频的制作。

各类精品课程、重点建设课程、常态化课程、微课建设。2012年至今,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9门冠名6门,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冠名4门,精品课115门,校内课程645门,微课140门,重点课程9890节(表1),开放课程数合计达915门。

媒资系统的建设。学校2012年至今重要视频素材与成片资源全部保留,学校珍贵的历史视频资源做了数字化处理,搭建和上传了媒资管理系统,规范了媒资编目、视频资料的存储要求,解决了以往视频资料存储管理、查询和交换共享比较困难的问题。

各类教学片、专题片、宣传片的制作。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各种虚拟现实技术的普及,各类资源的制作手段也呈多样化发展。教学资源队伍研究反转式教育模式,大胆创新将新出现的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制作技术、二维动画制作技术应用于教学片,研究探索如何将制作的虚拟教学环境和传统的实验教学片融合统一。从策划、脚本、分镜头脚本、灯光、拍摄、场记、制作、动??、审片等等环节逐步入手,制做各类教学片、专题片、宣传片几十部。

教学资源相关标准与规范的制定。随着工作面和工作量的急剧增加,资源建设面临着诸如定位、方向、管理、设备等各种困难和困惑,学校积极探索工作思路,制定教学资源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和指导日常工作。

三、共建

我校慕课建设采用共建模式,由公司、老师、学校共同制作共同维护,既减少了学校的前期投入,也减少了老师后期维护的工作量,大大加快了慕课建设步伐。

精品课程汇报范文6

新的起点,必须要保持长期一贯的敬业奉献精神,坚持和发扬勇于吃苦、做事干练、悉心全面、有张有持,在总结提炼中有所创新的养成性工作习惯;坚持团结合作、踏实做事、正直做人、相互补台的做事做人原则;立足本职、兼顾全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工作之道。基于这样一种心态,基本圆满地完成了工作目标和交办的其它临时性工作,无和的行为。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负责对新进教师进行有关教学管理制度文件的学习指导,并对新教师学习情况进行验收。

2、组织了系部教学档案的检查工作,对检查情况进行了汇报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

3、针对信息类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关于信息类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相关分析》,力图从全局的角度、行业的视角,在对比分析中立足学院实际,把握我院专业建设的关键要素;

4、先后组织了16院级教学专项研究立项及成果的补报和厅级10门精品课程、6个教改试点专业的申报工作;

5、组织了公共课教改情况研讨交流会,之前对承担公共课的系部、其他各系以不同的方式对公共课施教进行了调研工作指导,为保证此项工作富有成效的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之后对公共课研讨交流情况以会议纪要和简报的方式进行汇报和交流;

6、审核了41个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并写成初步审核情况汇报,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建议,在12月15日的专题会议上进行了汇报交流,提出了针对不同人才培养需要的专业培养方案的框架设想;

7、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航标,为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思想和经验,一方面,与高教所联合筹备、策划“高职教育论坛”,已举办三期,第四期正在组织中;另一方面,组织实施全院指导性教育理论、教学信息、教改经验等各类专题学习8次;

8、三次参与组织了院级和省级优秀多媒体课件、网络课堂和网站的评审推荐工作;6次参与年年研究生人才引进的听评课工作;

9、正在准备年8个教学专项课题的结题验收工作和年年教学专项课题指南的初步拟订工作;

10、还分别到上海和南京参加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和专业建设学习班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现场推进会,会后分别以内参资料和会议纪要的方式向有关领导和教师进行了专题汇报。

三、学术研究与成果

1、调入学院后,年月尝试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年度课题申报。以《高等职业教育双证制及其校本实施策略研究》为研究课题,尽管没有结果,但是为今后相关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年月在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教育学类核心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87-1784、国内统一刊号cn54-1190/g,)《中国教育月刊》上发表题为《高职院校现代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初探》论文,并或论文一等奖。

3、圆满完成了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并得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外审专家的好评,希望能将课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并加以应用。

上一篇立德树人

下一篇维生素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