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我的同学阿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我的同学阿仪范文1
最近我们班在举行“雏鹰争章”活动,共有阅读、表演、保健、礼仪四枚奖章。我想把礼仪奖章送给我的同学——伍纯仪。
为什么要把礼仪奖章给伍纯仪呢?这还得从上个学期开始说起。有一次,我的家人出国旅游,放学的时候,妈妈又没下班,所以放学的那段时间家里没人照顾我。伍纯仪总是很负责地送我回家,并看着我坐电梯到家门口,一直到她确定我已经走进家门的时候,她才肯回自己家。甚至有时候我打扫卫生,要晚点回家,伍纯仪也会一直陪着我,帮着我们组打扫。
在学校里,伍纯仪也非常懂礼貌,见到老师会主动问声“老师好”,见到垃圾会主动捡起,看见有同学吵架时也会上前制止,上下课帮老师拿书等。所以我们一致认为她是我们班上“最懂礼貌的女孩”。
除了在学校里,在我的家里作客时,伍纯仪也是个“最懂礼貌的女孩”。她进我的家门时,会对我的家长说:“叔叔阿姨,打扰了!”并且不会随便乱拿我家里的东西。当我的家长给她糖果的时候,她也会客气的说:“不用了,我现在不饿。”在玩的时候,她也不会像其他同学一样大喊大叫、指指点点。
我觉得伍纯仪是获得礼仪奖章的最好人选。你们觉得呢?
我的同学阿仪范文2
【关键词】语篇链接 角色扮演朗读 音乐辅助 情感态度价值观 阅读教学
有教师问,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课,到底需不需要引导学生重点研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是不是一定要进行读写结合?
第1自然段常被一带而过,鲜有教师领着学生去研读。该问题值得反思。
小学阅读教学偏执于内容,其后果是惨痛的:不管学生身心特征,驾空课文,无限上纲,空洞说教,牵强附会;不顾小学学段特点,大肆抽绎,讲深讲透,追求高深;罔顾语文学科特质,越界拓展,偏离语文,漫谈感悟;等等。
当下,不少阅读课则偏执于语言形式,忌讳课文主题内容。《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课例,大多着眼于语言形式的读写结合,引导学生重点研读“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在一起”、文中对话、课文第12自然段等句段。这类课例也引发了我的疑惑。我一直在清理思路。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该课的核心目标和内容之一。回归文本语境,关注其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的语篇逻辑关联性,有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逐步生成和渐次内化。
一、对于语篇逻辑关联的挖掘,少些空泛之言,多些移情设问
第1自然段是该文的总起句,教学时不能一带而过。简言之,“30万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表明地震伤害之广泛、惨重。“不到四分钟”说明地震的突发性:其时间之短促,让人猝不及防。教师可引导学生研读它,以建构语篇的逻辑关联。
(一)“四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
“四分钟”是240秒。240秒到底是多长时间?到底是长还是短?第1自然段本身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该问题可以暂时存疑。
相应地,在学生研读第12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把第12自然段与第1自然段链接起来,对“4分钟”与“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38小时”等进行比较阅读,便可见其长短。
(二)“30万人”在课文中到底是指哪些人
如果第1自然段一带而过,这“30万人”就成了一个抽象而冰冷的数字符号。
通读全文后,教师可以设问:“30万人”到底是多少人?涉及多少个家庭?牵系多少亲戚朋友?这里面到底包括哪些人?
按课文的顺序,这 30万人当包括“地震中的父与子”,包括这位父亲受伤的妻子――阿曼达的妈妈,包括那些哭着、喊着然后绝望离去的爸爸妈妈们,包括他们的儿子女儿,包括消防队长和警察,包括前来开辟出口的人们,包括阿曼达的同学们……
教师还可以移情设问。
“你们所在的村组、乡镇、县市有多少人?你们所在的小区、街道、区、市有多少人?
“假定你们那儿突发地震,30万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你们所在村组、乡镇、县市的人们,将是什么情形?你们所在小区、街道、市区的人们,会成什么样子?”
(三)“不同程度的伤害”中的“伤害”是什么意思,到底是指哪些伤害
教师可以请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注意思考以下问题,并画出与这些问题相关的词句。
地震中,阿曼达的母亲受到伤害了吗?阿曼达受到伤害了吗?阿曼达的父亲受到伤害了吗?阿曼达的同学受到伤害了吗?如果是,阿曼达的父亲和同学受到了什么伤害,什么程度的伤害?课文中的“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受到了什么伤害,什么程度的伤害?那些哭喊之后^望地离开地震现场的父母们受到了什么伤害,什么程度的伤害?那些警察、消防队长受到了什么伤害,什么程度的伤害?那些前来参与救援的人们受到了什么伤害,什么程度的伤害?
课文并没有详细罗列这“30万人”所遭受的“不同程度的伤害”。但是,学生需要并且也可以从课文语境及其语篇逻辑中读出以下信息:有的人被夺去了生命,有的人因此失去了亲人;有的人未能逃脱死神的纠缠,有的人侥幸挣脱了死神的羁绊;有的人受了重伤,有的人受了轻伤;有的人受到了死亡的惊吓,有的人感到了死亡的恐惧……
在此基础上,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研读“我的儿子”“我的女儿”等话语?
角色扮演朗读是个可行的建议,可以帮助学生把自己代入进去。角色扮演朗读可以反复几轮。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学生可以把自己设想成阿曼达,继而把自己设想成父亲,还可以把自己设想成消防队长、警察,甚至可以把自己设想成阿曼达的同学及其父母……这些人物,全在文本中出现过,即是第1自然段“30万人”的所指。
1.从那些无辜的被夺去生命的人们的角度出发
那些无辜的被夺去了生命的人们,在文本中到底指哪些人?“我的儿子!”“我的女儿!”――那些被呼喊过名字而没有回应的男生女生们;那些未能有机会呼喊其孩子名字的爸爸妈妈们……他们中,有的是小孩,有的是老人;有的是男人,有的是女人;有的是未婚青年,有的是已婚中年人。
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由此展开想象,进而代入角色。
“那些被夺去了生命的小孩,如你一样,正在教室里上课。假定你在地震中被夺去了生命,请你体会一下,失去了你,你的爸爸、妈妈会如何?你的爸爸、妈妈能够面对、愿意接受、能够承受失去你、不再有你的痛苦吗?他们会有什么反应?”
――“我的儿子!”“我的女儿!”
“那些被夺去了生命的老人,如你的爷爷奶奶一样,正准备到学校来接你们回家。假定你的爷爷、奶奶在地震中被夺去了生命,请你体会一下,失去了你的爷爷、奶奶,你会如何?你将不再有爷爷、奶奶。你们将成为不再有爷爷、奶奶疼爱的孩子。你能够面对、愿意接受、能够承受失去爷爷、奶奶的痛苦吗?”
――“我的爷爷!”“我的奶奶!”
“那些被夺去了生命的青年人,如你们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一样,正在忙工作、忙学习。假定你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在地震中被夺去了生命,请你体会一下,失去了你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你会如何?你将如何面对失去他们的巨大痛苦?”
――“我的哥哥!”“我的姐姐!”
――“我的叔叔!”“我的阿姨!”
“那些被夺去了生命的中年人如你们的爸爸、妈妈一样,正在上班挣钱供你们上学。假定你的爸爸、妈妈在地震中被夺去了生命,你们将失去你们的爸爸、妈妈。你们能够接受、愿意接受、能够承受失去爸爸、妈妈,不再有爸爸、妈妈的痛苦吗?”
――“我的爸爸!”“我的妈妈!”
2.从那些无辜的失去亲人的人们的角度出发
教师可引导学生转换视角,进一步感悟文中人们遭受的伤害。
“那些失去了亲人的人,有的是小孩,有的是老人;有的是年轻人,有的是中年人。
“那些失去了亲人的小孩,成了失养的孤儿。请你想象一下,孤儿是什么样的?
“那些失去了亲人的老人,成了失养的孤老。请你想象一下,孤老是什么样的?
“那些失去了朋友的人,将承受巨大的痛苦。请你想象一下,失去朋友是什么滋味?
“那些失去了配偶的人,有的人是爸爸,有的人是妈妈――其家庭将陷入支离破碎的境地。请你想象一下,失去配偶的人是什么样的?其家庭是什么情形?”
二、对于文本情感目标的落实,少点语言形式,多点情绪色彩
地震,一场空前的人间灾难――我们需要含着泪来读这篇课文!
这无关什么语言形式。然而,偏执于文本的语言形式,似乎成了一种不言自明、包医百病的教学时尚。当冰冷的语言形式被放在首位的时候,《地震中的父与子》就不必教也无法教了。空喊口号、大讲道理、漫无边际的漫谈等都无助于逐步达成本课的情感目标。为此,师生可以并且需要把自己放入文本中,回到课文语言的内容和内里本身。
该课的对话很重要。教这些对话,当然需要读出它们的情感色彩。而对话的情感色彩,正是对话这种语言形式的情绪所在。对话是口头语言。所谓读出对话的情绪、情感,即读出口头语言的语境特点,是用声音表达出对话的情绪。这一点,教学时尤其要重锤敲打。
我们写对话,是把口语转换成书面语。口语交际的双方可以借助表情、动作、情境等非语言手段表情达意。我们读对话,则是把书面语转换成口语,以生成表情、动作、心理、情境等。这一点如做得不够,课堂上的对话就会被轻飘飘地一读而过。学生连一点感觉都找不到,更别谈什么入境了。学生离文本的语境很远、很远,尚未沾到语境的边,哪来机会把自己代入进去呢?
三、对于中心人物形象的教学,少用动态视频,多用背景音乐
在众多人物中,阿曼达及其父H是课文的中心人物。
作为中心人物,阿曼达的父亲到底是谁?阿曼达到底是谁?简单说,阿曼达的父亲是遭受伤害的幸存者、救援者,是千千万万救灾英雄的代表。阿曼达是遭受伤害的等待救援者、侥幸生还者,是地震中的普普通通受害者的代表。他们是第1自然段“30万人”的所指。他们都是让人动容的人物!
选择人物形象进行教学,符合单元导读的意图。但是,抽象概念不是人物形象教学的抓手。好好研读课文后,一些有意思、有新意、有用处的课路就会呈现出来。
(一)开课环节的默哀仪式
上《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第一个仪式可以是默哀。师生可以全体默哀3分钟,仪式务必非常正式、非常慎重、非常庄重、非常肃穆、非常沉寂。
“默哀”,就是初步的披文入境,能帮助学生体会语言内容的仪式化语境。哀伤,是这节课的总体氛围和情绪基调,它笼盖了这节课。哀伤的音乐当可始终在教室里低回。这是本节课的背景音乐。很遗憾,在听过的大多数《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课例中,我都未能感受到此情此景。
(二)背景音乐的遴选和使用
不少教师上课倾向于使用视频。这并无不可。但我们认为,背景音乐的使用更适合课文的内容特点,有助于达成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核心目标。
1.父亲前往和到达学校的过程,可以配上这样意境的主题音乐:天崩地裂、房倒屋塌、瓦碎砾散、物事凌乱、人畜慌乱、绝望恐惧、无助迷茫、痛不欲生。
2.父亲挖掘的过程,可以配上命运交响乐缓急相应的变奏部分。
3.孩子们等待救援的过程,可以配上如下意境的主题音乐:不安、失望、焦虑、惶恐、恐惧、放弃、挣扎、绝望、无奈、求生、笃信等情绪复杂交织。
4.阿曼达和同学们的得救过程,可配上表现绝处逢生、喜出望外、充满感恩的主题音乐。
如果没有上述元素,我无法上好《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
有人士“有模有样”地质疑了该课内容的真实性。该质疑与教学创新是两码事,引起了少数教师的困惑。基于学生的身心特征和核心素养,我们不赞成、不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刻意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真实性进行不必要的质疑。
读了这篇课文,如果学生像是在谈论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事情,即便语言形式的训练抓得再牢,这样的课也是失败的。同理,撇开语言的内里和内容,语言形式的训练也无法落到实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由于某些虚玄的误读,教学似乎进入了一个新怪圈:阅读不像阅读,习作不像习作,师生如入云里雾里。阅读教学可以结合单元内外的整体联系,涵盖一点点语言形式的领悟,但要避免打乱仗,切忌动不动就读写结合。
领悟语言形式的秘妙是艰难的。急也没有用。不少人一辈子也领悟不了几条受用的读写秘妙。这并未妨碍他们的正常语言生活。我们教学生,尤其要适可而止。切忌高高站在云天之上,俯视学生。如果学生能那么快地领悟到那么多语言形式的秘妙,甚至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就能立马用上,语文还用得着上课吗?许许多多的文本秘妙,不是学生需要会用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点意识就可以了。
我的同学阿仪范文3
下午,学校举行演讲比赛,内容是围绕雷锋讲故事。
精彩绝伦的演讲终于开始了,一个个扣人心悬的雷锋故事把同学们的泪水都感动得流下来了。老天也好像有感应似的,演讲到一半时突然就下起了雨。校长叮嘱我们别排路队了,赶紧放学回家。我抄起凳子急忙朝校门口奔去。雨越下越大,我只好用凳子遮着头跑着回家。
“小朋友,过我这来,别淋湿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回头一看,是一位年轻的阿姨一手拉着一个小女孩的手,一手撑着一把伞急匆匆地向我走来。我急忙跑过去,阿姨把我拉进了伞包。雨“滴滴嗒嗒”地打在伞面上,我的心里倍感温暖。我看了看旁边的小女孩,发现她的鞋子装满了水,还不时地发出“唧唧”的声音,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难受。
一路上,阿姨叮嘱我靠近点别淋湿了衣服,还不断叫我注意安全。为了不让我被雨淋湿,阿姨特意把我送到家里的楼下。分别时,我发现阿姨很自然地笑了一下,我恍然一悟,这不是“活”雷锋吗?
我的同学阿仪范文4
礼仪是在交往中体现出来的人们之间互相尊重的意愿,就是与人交往的程序、方式以及实施交往行为时的外在表象方面的规范,包括语言、仪容、仪态、风度等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国旗下讲话稿小学礼仪简短范文,供大家参考。
国旗下讲话稿小学礼仪简短范文1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校园文明礼仪。
首先,校园文明礼仪表现在我们小学生的着装方面。我们要着装得体,不能穿拖鞋进入校园,天气渐凉后,同学们也不能把棉拖鞋穿进校园。我们的仪容要符合学生的身份,要体现出新世纪学生篷勃向上的风采。
其次,校园文明礼仪还表现在升旗仪式中。升国旗、奏国歌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国旗下的我们要严肃认真、精神饱满、目视徐徐上升的国旗、并向其行队礼,而不应该低头或者东张西望。这是对国旗和国歌的尊敬。
校园文明礼仪还包括遵守校园秩序,做到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下课后不在教室或走廊奔跑、跳跃,不大声叫喊。上下楼梯靠右行、见到老师和同学要主动问好等。
文明礼仪不是靠一个人遵守的,要靠我们大家一起遵守。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争做文明学生!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国旗下讲话稿小学礼仪简短范文2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的国旗下讲话由我们五年级主持。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文明是什么?文明就在我们身边。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时平时与人相处时的和睦,是见到师长时的一声亲切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让文明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也让文明伴随着我们走向社会。
一直以来,我们东台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默默工作,无私奉献,努力为同学们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学校一天天在发展,环境一天天在改善。但是,同学们想过吗?学校要发展,形象要高大,光靠老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你、我、他,大家的共同努力。你一言,我一行,塑造出东台学校高大、美丽的形象,每一位少先队员的举止言行展现的正是学校的品味,关系着学校的荣辱。
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你会感觉我们离文明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常规检查时,红领巾有没有戴?团徽有没有戴?你的指甲是不是又长又脏?你的红领巾是不是又脏又皱?教学楼中那雪白墙壁上的黑脚印和钢笔墨迹,是不是你的“杰作”?在我们的校园内、教室里、楼梯上,那些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又是不是你随意而扔?课间休息时间,你是不是在走廊里与同学追逐打闹??殊不知,这些都是不文明的现象。
同学们,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将决定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做个文明的小天使。用自己的行动,来塑造更清新的天空,让文明的画卷,布满实验小学整个校园。
同学们,让我们在国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们的生活处处开满文明之花! 谢谢大家!
国旗下讲话稿小学礼仪简短范文3各位老师、同学:
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讲文明,懂礼仪》。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从古至今,我们中华民族一直有许多人的优秀品质被历代传颂。
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它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本应体现这些,再看看我们中得一些人,上公交车凭气力大,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粗话满天飞,不守交通规则:随意闯红灯、跨栏杆,少不尊老这些陋习时时闯入眼帘,撞击耳膜。这些现象,在我们学生身上也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来,如口出脏话,乱抛杂物等等,这和我们泱泱大国文明之邦的国民身份,是格格不入的。
行为习惯、言谈举止、精神面貌这些礼仪细节可折射出学校的文化氛围,可以表现出个人素养。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学校来说,礼仪是一个学校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校风的反映。因此,我们要将文明礼仪的养成放到重要的位置。
要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人,应该从提升自己的修养入手,首先,要提升思想修养,尊敬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把它们当作做人的根本,这也是文明礼仪的第一要求;其次,要提高社会人文素养,要成为一个真正有教养懂礼仪的人,必须用只是补充自己,用人类文明的养分滋养自己;再次,是要严于律己,管住自己的口,不说粗话脏话,不说刻薄的话,不说伤害他人自尊的话,见到老师长辈要问好,接人待物要有礼貌,要坦诚,要谦恭,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起哄。管住自己的手,不做影响环境的事,不做损害公物的事;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学生时代要尽量保持自己的清纯。不要羡慕成年人的打扮,等到成年后,我们想要再寻回少年的清纯而不再时,你才会知道少年清纯的可贵。
同学们,我们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做一个品质高尚,讲文明,讲礼仪的人,要规范我们的行为习惯,让我们终身受益。也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监督,共同奋斗,为建一个文明的班集体,文明的学校,而共同努力吧。
国旗下讲话稿小学礼仪简短范文4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貌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不无遗憾地发现,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却时时存在着与之不和谐的行为。
五月一日一大早,我和妈妈兴致勃勃地到河南省地质博物院去参观。来博物院参观的人可真不少呀!有顽皮的儿童,有学生,甚至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领票的队伍象一条长蛇,弯弯曲曲地排了几里地。火红的太阳悬在头顶,烤得人直冒汗,每个人都急切地盼着能早点进入博物馆内。这时,一位穿红色衣服的阿姨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口渴,她从队伍中走了出来,到附近的冷饮摊点买了一瓶矿泉水。回来后,发现自己的位子被排在她后面的另一位阿姨占住了,就走过去评理。她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着,说着说着,那两个阿姨竟然动起了手,。她们的丈夫看到后,不但没有阻拦,反而赤膊上阵,也跟着打了起来。一个个披头散发,头破血流,两家的孩子被大人们的举动吓得哇哇直哭。在众人的劝说下,他们终于停止了“战斗”,各自开车到医院看病去了。
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刚才的好心情已荡然无存。为了一点点小事,就口吐脏话,甚至大打出手,而他们并没有一点羞愧之意,我为他们的行为感到悲哀。
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孕育了享有“礼仪之邦”美称的中华民族,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文明礼貌不仅是个人素质的表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一个人精神风貌的具体展现。而有些人,在追求金钱物质的同时,却失去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张口骂人,动手打架,他们是物质的富有者,却是精神的贫困者。
文明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它蕴涵在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之中。在得到别人帮助时说一声“谢谢”,在打扰别人时说一声“对不起”,在别人有困难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面对满身尘土的清洁工时向他们抱以灿烂的微笑……如果人人都能以文明之举做事,以礼貌之心待人,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友好、宽容、关爱和温馨。
让我们携起手来,使文明礼貌之花开满和谐社会的每个角落!
国旗下讲话稿小学礼仪简短范文5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讲文明、守礼仪,做一名彬彬有礼的小学生。
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自小受到的教育。礼仪不仅体现出丰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时更富有时代的新内涵。讲文明礼仪,传优良美德,建和谐学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金钱;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与礼仪,那你就是真真正正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道德基准。
讲到文明,有人会问:"文明是什么"其实文明很简单,它是路上相遇时的一次礼让或一个微笑、是见到亲人时的一句真诚的问候、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看到垃圾之后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手之劳等等。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说到礼仪,人们都家喻户晓,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家,那么,"礼仪"是什么呢我们在这里可以这样理解:礼,是表示尊重的意思;仪,是人的容貌以及举止。整个来说,"礼仪"就是尊敬他人的一种行为规范,也是尊重自己的一种意识体现。比如说:我们每天早晨能干干净净上学、见到同学和老师能热情地打个招呼、每天早晨排队出操能够做到安静、迅速和整齐,每天能听从桌长的安排有秩序在食堂用餐不大声讲话、上下楼梯能够自觉做到轻声慢步靠右行,在课间休息时不和同学追逐打闹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小学生的基本礼仪常识。
如今在我们同学身边不时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发生:比如说:一些高年级的学生从楼上往下吐痰,这种举止对不对食堂用餐时有的同学相互争吵,饭菜随意浪费,这种现象有没有排队出操时有的同学拖拖拉拉追逐打闹,这种行为好不好上下楼梯时勾肩搭背你争我抢不守秩序,这种习惯对不对这些都是反映了我们个人文明礼仪素质的一些不良行为和习惯,虽然都是一些小的细节,但是,我们要认真反思自己,及时加以改正!
我的同学阿仪范文5
我上老年大学写作班的第二年,班里来了很多新同学和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她神采奕奕,瘦高的身材,身着朴素的蓝上衣,经常喜欢行军礼,骑一辆小小的三轮车,穿梭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有时看望同学,有时为大家去买书,有时去复印学习资料,有时去周邓纪念馆做义务讲解员。无论多累,她的精神总是那样饱满,我不得不佩服她,认为她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有一段时间,她没有来上课,引起我的注意,因为她平时要求自己相当严格。有一天她笑眯眯地对我说,为了纪念志愿军赴朝50周年,准备把她们远在外地的战友都邀请到天津来聚会,她们的老首长80多岁了,以后再来就困难了。听她一席话,我对她更加肃然起敬。因为她曾经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她告诉我那年她才14岁,为了保卫祖国,向组织瞒了2岁,就上了朝鲜。临走的那天,她兴冲冲地往车站跑,妈妈拿着蛋糕在后面紧紧追赶,她一边跑,一边回头,对妈妈喊着,快回去吧!别管我!妈妈伤心地抹着眼泪,她却兴高采烈地上了火车,是闷罐车,不知经过了多长时间,到了东北的一座城市,经过一段培训,在朝鲜战场当了一名卫生兵,还兼文艺兵。她穿着肥大的军装,为伤员换药、打针、喂药,伤员和同事、领导都异口同声地称她为小鬼。
她抢着打饭、打水、做卫生,有时候由于过于积极,却惹了祸,遭到严厉的批评,但是她好像并不往心里去,继续抢着干工作。那时他们最渴望的是晒太阳,山洞里阴暗潮湿,只有刺眼的太阳赐给他们光明、赐给他们温暖,这就是当时他们最大的奢望。
有一天让她去连部开会,她蹦蹦跳跳,嘴里哼着歌曲就去了,回来的时候她更高兴了。原因是连里发给野战医院的3封慰问信中有一封对她至关重要。从此她就长大了,再不能叫她小鬼了,这封信就是见证。原来是一个小学生的来信,是从北京寄来的,是祖国亲人的慰问信,她认真地说,人家信上写着:“最可爱的志愿军叔叔、阿姨:你们好……”我是小孩能当阿姨吗?你看,她自信自己已经是大人了,她的工作更努力了,成绩越来越突出了。
她回忆着那封信说,那个女孩儿叫赵梦兰,和你的名字一样,只差一个“孟”字不同,她又遗憾地说,她是北京的,你是天津的,我说:“那时我正在北京,我说出了学校的名字,现在这个‘孟’字是后改的”。此刻她非常激动:“我早就想过,如果写那封信的是你该多好,现在我们将是50多年的老朋友。没想到竟然变成了事实。”
同学老师知道了这件事,决定为我们举行一场相认仪式,我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我哭了。哭得很伤心,因为仅仅比我大2岁的姐姐,却当了一回我的阿姨,她上前线,这不得不让我感动。北京解放前夕,我们兄弟姐妹随妈妈出城,经过前线去找我的父亲,我亲眼见到炮弹从我们的头上飞过,也看到无辜的百姓倒在鲜红的血泊里,战争的残酷至今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老师讲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避免唇亡齿寒的大问题,我厌倦战争,所以我要尽一个小匹夫的责任,我认认真真地写了无数封慰问信,没想到那封微不足道的信,硬是落到她的手里。
我是在和平环境中长大的,虽然生活过得不那么理想,但毕竟是在蜜罐里泡大的,我的“小阿姨”却是在硝烟弥漫的前线,生活了5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比她幸福多了。她是英雄,5年的战斗生活磨炼了她,她由成熟到老练,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虽然由于家庭的缘故,没有解决组织问题,但是她很平静,她说:“我现在是抢时间,要把我的战友的丰功伟绩写下来,传给后人,在我有生之年,不留下遗憾。”
我的同学阿仪范文6
2009年5月6日 星期三
天气晴
五.五 李昕仪
今天,我和宁馨一起往助学园走,走到学校后门口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孩哭得死去活来,他的妈妈还当众打骂他。
那位阿姨也太凶了,俗话说打人不打脸,可她不但扇他的脸,还把他按在自行车上,拾了根树枝抽打他,树枝“啪”地断了,她又用手打……最后,那位阿姨把刚坐上自行车的小男孩使劲一推,还说:“你别回家了,那么多同学看着,你好意思?别在这儿给我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