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离骚赏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离骚赏析范文1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 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野菊》阅读题目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野菊》阅读答案
1.[答案] (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修辞:对偶,借代。炼字:“逢”“忙”等。色彩:“碧”与“黄”映衬。情感:喜爱之情。
(3)采菊东篱下。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野菊》阅读译文
不给文人骚客做干粮,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幽淡色。哪肯因为无人,剪掉自己的幽香。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野也许会冷笑那些家养的,因为家菊们竟然向陶渊明寻求恩宠。
《野菊》阅读赏析
野是似菊而小的黄色小花,与相比,它并不太引人注目。但诗人却给了它诗情画意,让它在诗坛上占一席之位。
诗的前半用先抑后扬的笔法写。“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屈原《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所指的秋菊是菊而不是野菊。重阳有赏菊的习俗,两句写野菊在世默默无闻,既未被文人采用以登上文坛,更未受世俗钟爱。“况”字使次句的语气紧连首句,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两句,既写形态又写精神,对野菊的姿色、芳香和品性作了生动的描绘。“在野”与“在庭”相对。因不为人赏识,便任其在野自生自灭。不似一般之菊在庭院中有人着意栽培。这也许是野菊的憾事,但诗人却把这看成是快事,因为它可以避免栽培人的束缚剪裁与观菊者的诸多采摘,即不受人们的干扰,因而显得幽闲自若,别有丰彩。以至于诗人面对着它,“任是无情也动心”,情不自禁地要采来观赏——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半山碧”写出野菊生长、繁衍的旺盛,也表现野菊的生活环境是在野外山上。“已晚”写时间,“便忙”写情状。诗人旅途之中到了傍晚,本该忙于归宿,但山中野菊的丰姿与妙香,逗得诗人即使在匆忙之中也要去折取一枝来加以观赏,诗写至此,已流露出对野菊的浓厚兴趣,而尾联更以写野的自豪感来进一步表达对它的赞美: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离骚赏析范文2
一、涵泳吟诵,聆听音乐美
朱熹认为:“诗是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刘勰说:“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直至今日,涵泳吟诵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音乐只有纯形式的节奏,没有语言的节奏,诗则兼而有之”,古典诗词若缺少涵泳吟诵,我们就无法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也无法感受蕴藏于音乐美中的诗歌丰富的情韵。虽然跃然于纸上的是静态的语言文字,但它能直接通过声音的抑扬起伏、轻重缓急、婉转曲折等韵律节奏传达出极为复杂的情感内蕴,让美妙的诗情画意流淌在我们的心中。
二、以画入诗,赏析语言美
以画入诗,将直观的视觉画面呈现给学生,短短的几句诗词往往能创造出生动形象的意境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有利于学生真切地感受和体味诗歌的内蕴。王维《使至塞上》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十个字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构图精巧。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丰富;其次,线条错落有致。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色彩搭配合理。大漠黄沙,黄昏橘红色的夕阳,闪着白光的河水,白色的烽烟,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三、理解格律,感悟吟咏美
古典诗词的押韵给人以音韵上的回环之美,平仄交替给人以音调上的抑扬顿挫之美,整齐的对偶、对仗又给人以和谐的韵律之美。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吟诵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音调的时高时低,节奏的急缓交替,诗中“势拔五岳掩赤城”,除“城”字外连用六个仄声,“青冥浩荡不见底”,除“青”字外连用五个仄声,这种平仄的交替,自然形成诗人情感的起伏。
四、驰骋想象,品味意境美
诗词需要“想”和“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准确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去想象和感悟它所表现的形象和情味。古典诗词的深层意蕴需要我们放飞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去开拓诗的意境,展现诗的美,深化诗的思想感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诗共用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等十余个并列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一个接一个的画面,那么这些画面是断裂开的吗?“秋思”指的就只是秋思吗?教师应该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驰骋想象,填补诗歌语言表层以外的深层意境画面。读杜甫的《登高》,会感慨于诗人壮志难酬的苦痛;读李白的《将进酒》,会叹惜于诗人仕途失意的苦闷,佩服于他“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高昂气概。
五、比较赏析,体会流派美
离骚赏析范文3
下面我们以表中试题为例,具体谈一下如何通过“问”来解答古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2012年高考天津卷)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1)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2) 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
(3) 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一问题材――
1. 这首诗是什么题材?
2. 这种题材一般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3. 这种题材常使用哪些手法?
以题材为抓手,先对诗歌的题材进行大致的归类,然后再采用“由类及篇”方法,来推断这首诗的形象、手法、思想内容等方面的特色。通过明确诗歌的类型,从而宏观把握诗歌思想内容。古诗词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怀古咏史诗、送别诗等。不同的题材,有不同的主旋律。由题干的表述、标题、内容、注释等信息,就可以大致判断诗歌的题材,进而推想诗歌大致的内容和感情,甚至可以大致推测本题材常用的表现手法。
根据以上三小问,从标题中的“野菊”二字和由“随流俗”、“减妙香”、“相逢”、“冷笑”等极富有情味的关键词,可以判断出本诗的题材为咏物言志诗。古人很喜欢咏物,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整体上是托物言志,局部修辞可能是拟人、比喻和象征等。至此,题干中的第二、三问,即可迎刃而解。利用此法也能顺利解答其他几首咏物言志诗,如2012年高考四川卷《子规》、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卷《落叶》等。这种“由类及篇”方法也适用于其他题材。
二问形象――
1. 诗中形象是人、景还是物?
2. 有哪些关键词句来具体刻画?
3. 形象有什么特点?
优秀的诗篇都是通过形象来传递诗人的情思或发现的。形象是作者的意蕴与情感的载体。抓住了“形象”,也就领略了诗歌的精髓。诗歌中的形象可大致分为人、物、景。叙事诗中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特点来分析;写景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营造的意境特点来分析;咏物诗中借助外物表明心志的特点来分析。
如上例第一问: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细读本诗即可发现:在这首咏物言志的诗中,刻画了“野菊”这一形象。首联中“未当糗粮”、“况随流俗”,反映其不同流俗的志趣”;颔联中“有幽色”、54
“肯为无人减妙香”是说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品质;颈联写诗人与野菊相遇,为之折服;尾联通过“冷笑东篱族”的细节,表达了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概括野菊的形象特点是:①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②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三问技巧――
1. 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 采用了何种抒情手法?
3. 在每一句(联)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诗歌的表达技巧本来是和诗歌语言密切相关的问题,比如修辞,它就是美化语言的技巧。《考试说明》把它和语言并列。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高考命题情况看,一切用以提高诗歌表达效果的方法都在考查之列。高考试题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词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古诗中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修辞手法、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构思立意四大部分的内容。一般情况下,对一首诗而言谈表现手法;对某一字(句、联)而言主要是指修辞。简言之,整体谈手法,局部谈修辞,抒情方法单独设题。
上面例题的第二问“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就是对表达技巧进行间接考查。本题考查多角度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灵动的思维空间。准确地解答这类题目,首选作答角度,就是描法、修辞运用乃至语言风格等。根据诗歌的题材和形象,我们知道这首诗整体而言是采用了咏物言志的手法,根据咏物言志诗题材的特点推断,可能会采用拟人、比喻、象征等修辞。在对颈联进行“咬文嚼字”后,我们就可从手法、修辞、炼字等角度来赏析。在本题中,手法为色彩的衬托或渲染,修辞为对偶、借代,炼字为“逢”、“忙”两字。
2012年考题中对技巧考点进行考查的还有:浙江卷第22题“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广东卷第10题第一问“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上海卷第16题“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等11处。
四问如何答题――
1. 设题的考点什么?
2. 本题的分值是多少?
3. 这种题型一般的答题模式是什么?
设题的考点决定解题的方向。盘点历年真题,我们就会发现高频考点为:思想感情、表现手法、形象、语言。往往会设置两个以上的主问题,对以上考点进行显性或隐性的考查。如2012年江苏卷第9题第三问“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就是典型的隐性设问,本质上是对思想感情和手法两个考点的综合考查。如果不能对考点准确定位,就不可能有完整回答。2012年这样的隐性问题还有:辽宁卷第9题“‘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福建卷第6题第一问“‘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等多处。
分值也会暗示答案的容量。一般情况下,1个词语对应着1分题,一句话对应着2~3分题,一段话对应着4分及4分以上题。2分以上的题目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还要回答“怎么样”。适当拓展答题空间很重要,避免“会做”却没有“做”的遗憾。尤其是手法与感情,往往“如影随形”,缺一不可。
采用答题模式,连缀术语来答题是取得高分的关键。人物形象类模式为:感情+性格+身份。景物类模式为:通过××景物,营造一幅××画面,表达××感情。手法类模式为:采用××手法+具体使用+达到的效果。
离骚赏析范文4
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赏析】
此词写于汴京,是重阳佳节宴饮之作。词中感喟身世,自抒怀抱,虽写抑郁之情,但并无绝望之意。
全词写情波澜起伏,步步深化,由空灵而入厚重,音节从和婉到悠扬,适应感情的变化,整首词的意境是悲凉凄冷的。
起首两句以写秋景起,点出地点是在京城汴梁,时序是深秋,为下文的“趁重阳”作铺垫。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建高二十丈的铜柱,上有铜人,掌托承露盘,以承武帝想饮以求长生的“玉露”。承露金掌是帝王宫中的建筑物,词以“天边金掌”指代宋代汴京景物,选材突出,起笔峻峭。但作者词风不求以峻峭胜,故第二句即接以闲淡的笔调。白露为霜,天上的长条云彩中飞出排成一字的雁队,云影似乎也随之延长了。这两句意象敏妙,满怀悲凉,为全词奠定了秋气瑟瑟的基调。三、四两句将客居心情与思乡之情交织来写,用笔细腻而蕴涵深厚,一方面赞美故乡人情之美,表达出思乡心切的情怀,另一方面又赞美了重阳友情之美,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
过片从《离骚》中“纫秋兰以为佩”和杜牧“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化出的“兰佩紫,菊簪黄”两句,写出了人物之盛与服饰之美,渲染了宴饮的盛况。接下来一句,写词人仕宦连蹇,情绪低落,不得不委屈处世,难得放任心情,今日偶得自在,于是不妨再理旧狂,甚至“殷勤”而“理”,以不负友人的一片盛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说:“‘绿杯’二句,意已厚矣。‘殷勤理旧狂’,五字三层意:狂者,所谓一肚皮不合时宜,发见于外者也。狂已旧矣,而理之,而殷勤理之,其狂若有甚不得已者。”试想,本是清狂耽饮的人,如今要唤起旧情酒兴,还得“殷勤”去“理”才行,此中的层层挫折,重重矛盾,必有不堪回首、不易诉说之慨,感情的曲折,自然把意境推向更为深厚的高度。结尾两句:“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由上面的归结,再来一个大的转折,又引出很多层次。词人想寻求解脱、忘却,而他自己又明知这并不能换来真正的欢乐,这是真正的悲哀。《蕙风词话》又说:“‘欲将沉醉换悲凉’,是上句注脚;‘清歌莫断肠’仍含不尽之意。”此乃中肯之语。词之结句,饱含着万般无奈而聊作旷达的深沉苦楚,极尽回旋曲折、一咏三叹之妙。“兰佩紫”二句,承上片“人情”句的含蓄转为宽松;“殷勤”句随着内容的迅速浓缩,音节也迅速转向悠扬;“欲将”二句,感情越来越深沉、曲折,音节也越来越悠扬、激荡。谭献评周邦彦《兰陵王》词的“斜阳冉冉春无极”句,说:“微吟千百遍,当入三昧,出三昧。”读晏几道这首词的最后三句,也使人有同样的感觉,因为它的意境、音节配合得极有韵味和感染力,妙处须细细体会。
离骚赏析范文5
由于高中阶段文理分科早,对于理工科的高校学生,人文素质较弱。而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为了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我国很多理工科院校都开设了文学欣赏课.把文学欣赏纳入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范畴,培养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人的灵魂,造就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学欣赏课对提高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赏析课的开展能使学生形感悟,并促进经典的人文魅力。在文学赏析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典型的文本知识,使学生从内心热爱自然、掌握对文学知识的欣赏。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徐元杰“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学生在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欣赏中,会获得不同的审美情感体验。在文学知识学习中,学生不仅能掌握语言知识包含的意境美、思想美,还能不断积累文化知识、形成较高的情感、智慧。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断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相关知识,这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教育、思想教育,通过对文学欣赏课,还能使学生明确人性美的表现形式,以提升自身的艺术审美形式。
二、文学欣赏课对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起着重要作用
文学欣赏课程中许多优秀的作品,对于高校学生修身养性,自省慎独、自尊尊人的人格风范的培养,对于至善至美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良好的教化作用。《孟子》中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定品格,从而使学生从这些名言警句中提升自身的人格品质。通过在文学欣赏课中与古人的交流,学生不仅得到了心理上的重视,净化学生心灵,也促进了学生的健康人格。在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感方面奠定了基础。
文学欣赏能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该课程的开展为高校学生的成长提供一定的精神力量,不仅能够使学生不断积累文化知识,还能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以及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准确的人生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论语》中强调了“仁爱”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然后让学生根据相关理念,与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联系起来,以研究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现实意义与发展价值。学生通过赏析一些名人作品,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使学生学会积极面对困难,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执著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一种乐观精神、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文学欣赏课有助于陶冶大学生的精神情操,完善大学生的人格魅力
当代的大学生生活环境优越,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做事难免会急功近利,文学欣赏有助于陶冶大学生的精神情操,逐渐净化心灵。况且经过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沉淀的文学经典都是人类艺术的精华,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人格魅力。
在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里饱含了对人文精神的宣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写杜甫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还能由己及人的博襟和崇高愿望;孔子的《大学》强调以 “修身为本”,就是说没有修养好自身的人,谈不上齐家、 治国、平天下;读屈原的《离骚》,我们就会被 他执著的理想信念所震撼,为了祖国的统一强大,不屈服干险恶势力的,虽然希望渺茫仍就奔走呼号。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高尚的精神情操,只有知识,没有情操是对社会潜在的危险。大学生通过对古典典籍的浏览和欣赏,借鉴和吸收其中的思想精华,使大学生逐步自省自身,完善人格,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具有非常人的意义。
四、文学欣赏课为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离骚赏析范文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教学提出课程目标:“通过阅读欣赏,陶冶性情,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但现在古诗教学已经变味,或忽视古诗教学,或只重高考功利性,或教学模式化,为教而教等等。
一、古诗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和现象
1.字字落实使古诗教学味同嚼蜡
把古诗当作古文来教,从生字解读到词语的释义再到诗句的翻译。把疏通句意、弄懂字面意思作为教学目标,加之以强制性的背诵。一节诗歌鉴赏课,只重在字面上“做文章”,一首诗只在意义上给学生留下些记忆,学生读之无味、弃之不能,扼杀了学习古诗的热情。
2.多媒体泛滥使古诗鉴赏一览无余
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多媒体手段也越来越多地渗入古诗教学中。殊不知古诗教学,那是语言和思想的驰骋,其
中的意蕴不是靠背景音乐、几幅图画能表现出来的。虽然画面唯美,音乐动听,但画有画意,乐有乐韵,诗有诗情。画面无法解读隐含的诗意,音乐也不能诠释诗味,反而让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了画意上,拘束于音乐的意义中,而制约了学生对诗的想象空间。
3.拘泥呆板使古诗教学缺少突破创新
在古诗教学中,被教材单元所局限,按部就班,教学机械,教一首算一首,对诗的鉴赏往往不能深入挖掘,也就无法体味其精妙所在。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在三个单元中分别选取了杜甫的诗作《蜀相》《登岳阳楼》《阁夜》,如果拘泥于教材单元的编排,按教材的顺序开展教学,势必教师教得繁,学生学
得烦。
4.高考的功利性使古诗教学沦为应试工具
高中语文教师更多地把目光投向高考,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把高考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只讲功利,一切以应试为目的,这样的语文课还有多少趣味。就有教师把古诗教学当作应试的“解题”课,把教材当作题目,设置考题进行解题指导,由学生做题,教师讲评,古诗教学沦为应试工具和手段。
二、古诗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我认为以上几种关于古诗教学的做法不可取。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古诗教学上有所感悟。下面就古诗教学说一说自己的心得体会。
1.重吟诵,提倡不求甚解
教学古诗词时,除了必要的生字点拨、特殊字词的理解、炼字精妙赏析外,切忌字字落实,句句疏通。诗歌语言跳跃性大,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果是翻译性地弄懂句义,会使全诗平白无味。且诗中的意味,有时很难用语言精确表达,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赏析诗词从吟诵开始,朱熹说“须是先将诗来回吟咏四五十遍,方可看注。看了又吟咏三四十遍,使意思自然融洽,方见好处。”李商隐的《锦瑟》以其含意隐晦、意境朦胧著称。让学生解释字句,很多学生可能无法解释清楚,反而会在字面上纠结不清。教学时可侧重介绍李商隐的经历、讲解清楚诗中的典故,让学生反复吟诵。把后人对这首诗主旨的不同解说介绍给学生做参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诵读,注意情感的调适,从而领略诗人的细腻情感,品味古诗的情韵美。
深情吟诵引领学生沉浸于诗情中,不求甚解激发学生镜中看花、水中望月的神奇审美体验。“诗言志”,诗歌教学重在情感把握,不要纠缠字词的细枝末节;注重吟诵,教出诗的意韵,才是最重要的。
2.善想象,置身于诗境
文字是无形的东西,需依据读者的想象才能使它鲜活起来。
跳跃的诗歌,更需读者借助想象捕捉诗中形象把它联想成艺术整体,在心里把艺术形象进行补充丰富,再现其艺术画面,获得新奇的审美情趣。巴尔扎克说:“真正懂得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而不是用现代技术
手段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想象夸张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迷离恍惚、气象万千的神仙世界,这种境界是读者从未经历过的。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引导,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在脑子里把文字符号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和画面,沉浸于诗中超现实的境界中去,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认识,教学才可能成功。
诗歌的形象是诗人的情感载体,是诗人情思的外化形态,“万水千山总是情”,通过想象再现形象,也就是体味诗情的过程,享受诗歌魅力的过程。
3.用比较,体味古诗细微之美
严格按教材编排,孤立教学古诗,往往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把比较鉴赏引入诗歌教学,能为古诗教学注入新鲜活
力。中国古典诗歌异彩纷呈,诗歌与诗歌之间,诗人与诗人之间既有同质,又有异质。在比较中鉴别,通过鉴别从精细之处咀嚼
诗味。
古诗的比较鉴赏可以是诗人自身不同时期的作品的比较。许多诗人,由于时代社会、个人经历等原因,他的思想前后有很大变化,反映到创作上,不同时期作品风格迥异,如,李清照、李煜等。通过不同阶段作品的比较,可以较准确把握一个诗人的创作。如,教学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时,把二者进行比照鉴赏,能深入理解前期作品《醉花阴》写闺中的“闲愁”与其后期作品《声声慢》写国破家亡的“浓愁”的不同内涵。古诗的比较鉴赏,也可以是同一时代、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比较。
比较鉴赏,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能让学生体味到更细微的东西,使学生对古诗的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采用比较教学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高鉴赏水平的有力手段,也是打破古诗教学程序化、机械化、模式化、教条化的很好途径。
4.让古诗教学由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
高中古诗教学要兼顾高考的需求,但全面倾向于应试,把古诗赏析课上成应试课,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诗教学。高中教材里选录的古诗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范本。古诗教学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挖掘诗歌的人文意义,实现其教育价值,把古诗教学从知识课堂引向生命课堂。
《离骚》让我们看到了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和追求理想的执著,《登岳阳楼》让我们明白了杜甫伤时忧世的悲悯情怀,《归园田居》让我们读懂了陶渊明洁身自好的高风亮节,《定风波》让我们理解了苏轼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态度,《孔雀东南飞》见证了爱情的忠贞……古诗里有人类所有最崇高的情感,读一首古诗,就是完成了一次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就是一次心灵的震撼,就是一次生命境界的提升。
古诗教学的本色应是生命教学,在诗歌的教化下,让学生得到心灵洗涤和精神陶冶。“感其志向,动其情感,沐其道德,化其行为”,把熔铸于古诗中的高尚情操、人生态度内化为学生的人生信念,这才不背离古诗教学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