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木兰诗原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木兰诗原文范文1
河南卫视应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呢?我们认为:必须依托丰厚的中原文化资源,创新和培育独有的原创栏目,走出一条特色鲜明、资源制胜的发展之路。
一、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是原创栏目的重要基础资源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以豫剧为代表的中原戏曲文化,以少林功夫为代表的武术文化,以及依托丰富文物资源的收藏文化植根于民间,影响于社会,并已融入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但是,地域文化的广泛传播有一个接受度的问题,而中原文化的得天独厚之处在于它是中华民族的“源 文化”, 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具有根源性、原创性、包容性、开放性等特点。
“戏曲”、“武术”、“文物”作为中原地区的三大文化资源,为河南卫视文化品牌栏目的创新积累了广泛的观众资源,掌控好这些资源将有利于打造河南卫视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河南卫视的持续竞争优势。
二、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构建强势“品牌文化栏目”群
河南卫视根植丰厚的中原文化沃土,通过挖掘和掌控本土文化资源,先后培育了以传统戏曲为主要表现内容的戏曲栏目《梨园春》,以弘扬中华武术文化为宗旨的竞技娱乐栏目《武林风》,以居全国地上文物第二、地下文物第一的历史文物资源为依托的鉴宝类栏目《华豫之门》。三个内容独特、形式各异的栏目相互带动,互为补充,构架一个具有鲜明中原文化特色的“品牌文化栏目”群,凸显了河南卫视特色化的基本特质,也成为河南卫视参与全国卫星频道竞争的核心资源。
戏曲栏目《梨园春》创办于1994年,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戏迷擂台赛的节目样式,将丰富的戏曲资源与现代化的电视表现手法巧妙嫁接,很好地满足了广大戏迷观众的多样审美心理需求,从而使传统戏曲艺术重新成为一种重要的大众娱乐资源。这也是《梨园春》持续火了十余年,仍然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梨园春》现已成为传统戏曲文化和现代电视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中原乃至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原创戏曲文化品牌栏目。
2004年,河南卫视发挥河南作为少林之乡的“武术”资源,推出了一档以武术擂台赛为主的栏目《武林风》。栏目巧妙地使现代娱乐元素融入到丰富的传统武术文化中,并借用先进的电视艺术手段进行拓展表现,从而使传统“武术”文化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大众娱乐资源。开播三年来,《武林风》迅速成为国内武术娱乐栏目的领先品牌。
2005年8月,河南卫视以《梨园春》和《武林风》两大品牌为依托,又分别推出了两大海选子栏目《梨园春--擂台紧急风》和《武林风--风云争霸》,成功搭建了与观众互动的“戏曲”和“比武”大擂台,顺利开辟了两个主栏目的海选战场。
三、特色编排,规模组合,放大品牌栏目优势
用自己独有的原创文化品牌栏目进行特殊编排也是河南卫视的一个特色。河南卫视多次组织大规模观众调研活动,对频道受众群的文化程度、男女比例、收视习惯、各类节目的喜好度等情况进行跟踪摸底,然后根据观众的收视特点和审美需求找准栏目定位,并通过运用现代电视艺术手段对栏目进行包装和科学编排。从2005年8月份起,河南卫视每周六18:00播出子栏目《风云争霸》,20:05播出主栏目《武林风》;每周日18:00播出子栏目《擂台紧急风》,20:05播出主栏目《梨园春》,21:50播出《华豫之门》。子栏目与晚间品牌栏目前后呼应,既突出了周末的“休闲”气氛和“文化”特色,也组建出了一个强势的品牌栏目阵营。这也集中体现出河南卫视“一文一武打天下”特色编排策略。
特色编排不仅使河南卫视在周六、周日晚间形成了稳定的收视高峰,而且由于倾力打造原创文化品牌栏目,成功放大品牌栏目优势,也使河南卫视在国内省级卫视中独树一帜,特色显著。
特色编排使河南卫视周六周日晚间形成稳定收视高峰
四、推进品牌栏目活动化,提升品牌栏目影响力
大型活动策划是媒体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提升媒介品质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河南卫视将本土资源有效延伸,积极依托品牌栏目做活动,不仅使栏目有了活力,也使活动有了载体,便于为众多商家搭建更加独特、超值的活动行销平台。
《梨园春》和《武林风》不断拓展视野,以大栏目、大活动的理念,扩大了栏目在全国的影响力。2006年,《梨园春》成功举办了擂响中国――第三届《梨园春》全国戏迷擂台赛年终总决赛、《梨园春》全国专业戏曲演员擂台赛和全国少儿戏迷擂台赛等,2006年9月17日赴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成功直播《梨园飞歌》大型戏曲交响音乐会。2007年春节刚过,《梨园春》、《武林风》应委内瑞拉、巴西政府邀请,远赴南美进行巡演,所到之处盛况空前,在当地掀起了“中国热”、“河南热”。《武林风》2006年在长城脚下成功举办了中欧对抗赛以及环球拳王争霸赛、中伊对抗赛、中越对抗赛等国际赛事活动,在全国乃至世界引起较大关注。
通过组织系列大型活动,积极推进品牌栏目活动化,显著提升了品牌栏目在全国的收视率和美誉度,同时也使本土文化资源得到了更充分地挖掘和延伸。
五、原创文化品牌栏目的价值
成功的原创栏目能够有效拉动整个频道的收视与广告销售,优秀的原创品牌栏目不仅成为一个电视台的立台之本,更是电视台稳定受众群和收视率以及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一)收视大幅提升
2006年,河南卫视品牌栏目全面发力。经过多次全国性大型活动的洗礼,《梨园春》在激烈的收视市场竞争中继续高开高走,不仅仅是在河南省内,更在全国收视市场上取得不斐成绩,同时段收视在35中心城市网稳定进入省级卫视前两位。《武林风》同时段收视在河南省内位居所有频道首位,在全国27省网位居省级卫视前四位。两个子栏目《擂台紧急风》、《风云争霸》同时段收视也在全国27省网稳居省级卫视前三位。
受品牌栏目整体收视提升影响,河南卫视在全国的收视份额节节攀升。2006年,全天时间在35中心城市网的收视增幅高达80.9%,增幅位居各卫视之首,5-12月黄金时间收视率跃居省级卫视前七,全国27省网收视率稳居省级卫视前四。
(二)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一个频道是否拥有竞争力与其是否拥有品牌栏目有着重大关系。较强的品牌栏目优势使河南卫视在全国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据央视市场研究公司提供的2006年观众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因品牌栏目《梨园春》与《武林风》的影响,河南卫视的观众满意度、期待度、竞争力、创新力均居省级卫视前五名,其中创新力指标排在全国第二名。
(三)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梨园春》和《武林风》已经拥有了相对广泛并且稳定的收视人群。栏目前后的广告时段以其目标受众群的高到达率,成为广告客户争相投放的热点。栏目策划的一系列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型赛事活动资源也得到了广大客户的青睐。2006年,仅《梨园春》和《武林风》两个品牌栏目的广告创收就占到整个频道创收的1/4。
凭借《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这些具有鲜明中原文化特色的品牌栏目群以及扎实有效的覆盖落地,河南卫视不仅对中原市场发挥着强大的影响力,对全国主要市场也有着较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这也正是目前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河南卫视的重要原因。从2005年起,河南卫视广告创收增幅连续两年超过30%,远高于全国电视广告创收平均增幅。2006年单频道创收突破3亿元,跨入全国省级卫视前八强。
(四)积极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梨园春》在举办重大赛事活动之外,还积极发挥栏目影响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与社会上的专业公司进行合作,出版发行与品牌有关的音像制品,生产出售戏曲工艺品、纪念品,拍摄电视系列短剧《戏迷故事》,组建明星擂主演出阵容,量身打造精品大戏豫剧《红灯记》,并积极把擂主版《红灯记》推向演出市场。
《武林风》也开办了武林风武术学校,组建了企业化运营的民间武术团体《武林风》国际俱乐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会员制。
此外,凭借自身的栏目资源优势,河南卫视还相继开办了《梨园频道》和《武术世界》两个数字付费电视频道,目前均已完成了信号入网工作,面向全国传输,发展潜力巨大。
(五)促进传统戏曲和武术的发展与繁荣
目前,传统戏曲发展遇到了发展瓶颈。戏曲节目普遍存在受众老化的问题,长此下去,无论是戏曲还是戏曲栏目都将失去生命力,唯有培养青少年对戏曲的爱好才是持久之道。《梨园春》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在2006年集中针对青少年开展了一系列的戏曲相关活动。通过举办全国少儿戏迷擂台赛、戏曲新苗展演月、《梨园春》卡通形象颁奖晚会等,吸引了更多青少年对戏曲及戏曲节目的关注,不仅为栏目拓展了收视人群,培养了潜在观众和潜在演员,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整体戏曲艺术的繁荣。《梨园春》十几年的收视奇迹极大推动了豫剧的繁荣,把豫剧从专业演员纷纷转行的冷清局面转变成栏目业余擂主几乎天天有演出的火爆之势。
木兰诗原文范文2
2、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原文范文3
运用及体会
长沙市第十二中学语文组 周垚
当学生们纷纷议论从各种媒体上得到的有关教改的各种消息,并为自己能脱离应试教育的苦海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摆在老师面前的却是一道难题:传统的教学理念必须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更新,这并不是最大的难点,难就难在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诠释新的教学理念,如何打破现代教育技术纯工具性的局限而使之成为教师教学理念的最佳载体,教师如何成为技术的主宰而不是受制于技术。
在语文课堂上,我一直苦苦思考着这样的问题: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是要教给学生们什么东西?到底是要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更乐于接受?诚然,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目的绝对不是培养工具。但由于某些语文教师对语文工具性的绝对认同,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过份的执著于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因而,很多文质兼美的文学性课文被肢解成为考点罗列的考试演练场所。事实上,这种人为的砍斫不仅使这些文学性的课文失去了它们固有的文学美质,而且使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因缺乏必要的训练失去其生成发展的根基。更直接的问题是,我们的传统课堂教学形式“一根粉笔一张嘴,重点难点加要点”的满堂灌不适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常常是老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学生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这绝对是失败的教育。
那么,如何把一堂语文课上得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如何把原汁原味的文学美感尽可能直接的传达给学生,如何真正的从素质教育上下工夫,如何结合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打破原有传统的“手写式”教学方法,这些就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下面我就以《木兰诗》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对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有关问题的一些想法。
《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故事性很强,所以图示法尤其利于讲授此类课文。我采取的就是图示法,用一幅幅图画来反映整篇课文的故事情节。简单的讲,就象小时侯我们看的连环画,图画和故事情节联系得十分紧密恰当,色彩丰富,形象直观,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规律,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观赏图片的同时不自觉的掌握了课文内容。高尔基说:“艺术的作品不是用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象。”强烈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甚至在尚未完成对课文原文的记忆之前已经牢牢的记住了那几幅图画,而图画又跟课文原文紧密相关,学生在课后回忆的过程中就能根据对画面的记忆追本溯源的回到课文本身上来。多媒体的性质是什么?或许有很多老师都会回答:多媒体是教师讲解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然而,这并不是完全的理解。现代教育理论下教学媒体的性质已经发生的根本的转变。现代教育理论要求要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教育技术的应用应能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构建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并最终完成进行意义建构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再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所以在每幅图画展示完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我又加入了对课文内容的总结及理解,并且用配图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这就避免了纯粹用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学生在接受具体而直观的信息的同时,也在积极的进行总结概括等抽象思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锻炼。
比如课文的开头部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我就用两幅图画来展示课文内容(见图一、图二)
木兰诗原文范文4
花木兰倚靠在织布机旁发呆,心事重重。昨天深夜一纸军队的文告打破了家中的宁静:军书连下十二道,每一道都在催促父亲重新披挂出征。花木兰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父亲老了,木兰又无哥哥,弟弟处幼尚未成人,保家卫国责无旁贷。她下定决心自己替父从军。
第二清早,花木兰就出门到街头上,买骏马、买马鞍、马笼头、马鞭,忙乎了好一阵子,备齐了战装,然后辞别父母,女扮男装头也不回地走了。早晨辞别了父母,晚上花木兰宿在了黄河边,她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听到的只是黄河流水的“哗哗”声。
第二天早上,她辞别了黄河,晚上又宿在黑山头。
经过了十几天的长途跋涉后,花木兰最终来到了燕山脚下,她听到胡人兵马的嘶鸣声。花木兰发誓:为了父母,为了国家,自己一定要全力以赴,战胜敌人!
“杀啊———”战场上炮火连天,马的嘶鸣声、战士们的呼喊声、如雷鸣般的马蹄声以及刀、剑撞击的“口当口当”声响彻整个大地,黄沙满天,血流成河,战场上敌人的尸体横七竖八地摆了一地,许多战士们都受了伤。已提升为将军的花木兰率领大兵冲向前去。寒风阵阵传来刁斗声,明亮的月儿映照在铁甲衣上,许多将士身经百战,为祖国而死。经过十余载的战斗,壮士们终于凯旋而归了。
十几年的拼杀,十几年的搏斗,木兰领着胜利的军队归来了,皇上为她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宴席上,皇上为战功卓著的花木兰敬酒:“你功劳不小,赐你做个尚书,行吗?”“不!”花木兰笑着摇摇头:“为祖国付出,这是应该的。我不需要做尚书,谢谢皇上的好意。但是否能给我一匹千里马,送我回家?”皇上用赞赏的目光看着花木兰:“好,既然你这么说,我就赐你一匹千里马。你要回家,我也不强求你了。”说着,叫手下从皇宫里牵出一匹自己最喜欢的千里马赏赐给花木兰,花木兰双手握拳拜谢皇上,然后骑上马走了。
“嗒———嗒———嗒”,花木兰快马加鞭往家中赶,身边的泥土都扬了起来。此时,归心似箭的木兰心里好不兴奋,恨不得马上飞到家。
父母们得知花木兰回家的消息,欣喜若狂,他们相互搀扶着蹒跚地走到屋外,目不转睛地盯着城门,眼巴巴地望着、望着……
“爹、娘———”花木兰的父母循声望去,花木兰骑在马上,飞奔而来,正在向他们招手。花木兰的父母顿时激动得两手发抖,先是一惊,又蹒跚的走过去。花木兰将马一拉,迫不及待地跳下马,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住爹和娘。娘摸摸花木兰的脸说:“兰儿,瘦了,瘦好多了,但越来越漂亮了?”“走吧,天色已经晚了,兰儿回家就好!”父亲边说边牵着马,拍拍木兰母亲的肩说道。花木兰一家以及陪同她回家的战友们,一路说说笑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花木兰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和美好。
“姐回来了,姐回来了!”弟弟欢呼着,紧接着年少的弟弟操起刀,回到厨房里杀猪宰羊,忙着为姐姐煮点好吃的。
回到家的花木兰推开东阁门,坐在西阁床上,脱下战袍,穿上了旧时的衣裙,看着房间的旧物,她感到亲切而温馨。坐下来,她对着镜子在额上贴上了花黄,梳理着两鬓那乌黑的头发。
“吱—”门推开了,花木兰笑吟吟地走出来:“让大家久等了。”边说边坐了下来。
木兰诗原文范文5
【关键词】标点;结构;情感;个性
在小学,我们就认识了标点,可直到初中甚至高中,阅读、写作中,很多人依然忽视了标点的重要性。
抗战时期,有这样一则宣传标语: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原意是说:家有粮食,不要卖给八路军吃。后来有人加了一个小小的标点: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标点的加入,完全颠覆了原意。聪明的老百姓,借用小小的标点,戏谑了敌人,也表达了自己鲜明的爱憎。
上面的小故事,清楚地告诉我们标点断句的重要。可是,标点的重要,岂止断句?小小标点,内含乾坤,读懂它,阅读文章,事半功倍;合理运用它,文章写作,锦上添花。
一、善用标点,可清晰地表达意思,增加文章结构之美;善读标点,可快速理清文章层次,抓住文章要点。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这是某同学默写的《木兰诗》中木兰还乡片段。文中只有逗号、句号,这大体也代表了现在很多同学对标点的基本看法:标点的功能就是断句。事实果真如此吗?让我们对比下原文中的标点: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1)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2)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3)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4)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5)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原文(1)(2)处句号为分号,是提醒读者,此处是一个层次丰富的画面,是同一事件的不同画面展示。(3)(4)处句号为逗号,是因为所有动作均是木兰所做,这样处理,保持了动作的流畅性,更能让读者跟随木兰畅快淋漓地感受恢复女儿妆时的欣喜、迫切。而(5)处句号为冒号,则是借此提醒读者,下面的内容要关注了。伙伴的惊讶咋舌,木兰的狡黠得意,没有冒号的提醒,岂能引人如此细细品味?不同于某同学简单划一的句号、逗号运用原则,原作标点的精彩运用赋予了整个片段清晰、优美的结构之美。看着原文的标点,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作者想要描绘给我们的三幅图画:木兰还乡,亲人喜相迎;木兰还乡,重扮女儿妆;木兰女儿妆,伙伴皆惊忙。这样的标点运用,即使表达准确生动,又给了阅读中的读者有力提醒,两全其美,这就是标点的力量。
借助标点,把握语段层次、要点,在考场的阅读中,尤显重要。
“(1)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2)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3)由于浅层地温能源无处不在,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不发生任何变化。(4)与传统的能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选自2011年浙江宁波中考语文试卷《“绿色”浅层地温能》)
上文选段,逗号众多,信息量大,学生容易犯迷糊。如果我们能指导学生首先借助句号确定它有四句话,就避免了对纷繁信息提取的手足无措,以及信息提取的疏漏;然后通过关联词语、语句关系的梳理,就能判断,该段的表意非常清晰。(1)(2)句指出了浅层地温能的一大优势:清洁无污染;(3)(4)句指出了浅层地温能的又一大优势: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可见,借助文段中的标点,的确能帮助我们快速理清语段结构,抓住文章要点。
二、善用标点,能有力表达人物的情感、个性;善读标点,能准确把握人物的情感、个性。
例如,下面描写生活中父子对话的片段,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运用标点,那真真是扼杀了人物,文趣全无。
爸爸:作业做好了吗?
儿子:做做好了。
爸爸:真的做好了?
儿子:真的做好了。
爸爸:做好了?
儿子:是做好了嘛。
爸爸:还说做好了?
儿子:做好了做好了。
可,换个标点呢?
爸爸:作业做好了吗?
儿子:做……做好了……
爸爸:真的做好了?
儿子:真的做好了……
爸爸:做好了……
儿子:是做好了嘛!
爸爸:还说做好了?!
儿子:做好了!做――好――了――!
丰富的标点,让我们看到了贪玩忘事的儿子面对老爸检查作业时的胆怯害怕,撒桥埋怨,倔强嘴硬。细腻的人物情感,饱满的人物性格,广阔的联想世界,没有标点符号的精彩加入,又岂能再现?
再如:
(1)“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2)“他不咬人么?”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蹿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3)“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吧。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啊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地站着。“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上文(1)(2)(3)均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三个片段都有省略号的精彩运用。
片段(1)中,中年闰土向迅哥儿诉说自己的悲苦经历。大量省略号的运用,表明中年闰土讲话时的断断续续,或许是面对少时伙伴、如今“老爷”的拘谨,或许是沉重的生活压榨了他所有的活力,麻痹了他的感官心灵,以致他木讷难言,连讲述自己的悲苦生活都似要把脑袋搅了又搅,才能回忆起自己的点滴苦难。拘谨木讷,麻木迟钝,被生活捆绑了、扼杀了的,这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中年闰土。
片段(2)中,少年闰土侃侃而谈,欢快地向只能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的小少爷描述海边少年的传奇生活。两个省略号的运用,让我们看到,少年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少年的天空很宽很广,少年的心灵无拘无束。活泼开朗,自由如风,乡间精灵一般勇敢的少年,这是鲁迅先生笔下的少年闰土。
在这两个片段中,鲁迅先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昔日的“少年英雄”,如今的“木偶人”。其中,省略号的精彩运用,不仅有力辅助表现了人物性格,而且深刻寄托了作者对人物巨变的哀痛、深思。没有对标点的细细体味,是很难体会这么丰富的情感的。
片段(3)中,第一处省略号表明话语被打断,第二处表明话未说完。通过对这两处省略号的分析,我们不难体会,曾经温婉少言的“豆腐西施”杨二嫂,现在是怎样的尖酸刻薄、絮叨讨厌。
从上面三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文学大师如鲁迅,在刻画人物时,是如何借助标点塑造人物;而在解读作品时,对标点的细心关注,也打开了我们走进文本、走近作家的一扇小窗。
木兰诗原文范文6
一、句读妙趣
关于古代文言句读,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借助这些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兴趣。明代文字家兼书画家徐渭,年轻时家境贫寒,常到亲友家混饭吃,一次因连绵阴雨,他在一位亲友家多住了几天。这位朋友内心不悦,又不便明说,便在照壁上写下一行“逐客”文字。“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原意应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可是中间没有标点。徐渭对此心知肚明,但他顺手拿笔在文字中加上几个标点,变成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弄得主人哭笑不得,只得由他住下去,直到雨过天晴才离开。这些妙趣横生的故事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断句的浓厚兴趣。另外良好的语感也有助于文言文的断句。文科高考附加题第一题六分,考查的就是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古代的私塾教育,断句是基本功课,我们可以借鉴古代私塾教育的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断句能力,由三言的《三字经》《弟子规》《千家姓》,到四言的《诗经》等,再到五言七言的律诗绝句,再到杂言。使学生在积累鉴赏古典诗文的同时感受到个人阅读文言文语感能力的提升。即使现代出版的古文附有标点,但是对于文中的长句的断句如果理解不当,也会产生歧义。如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这样一句:“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学生容易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读作,“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语意似乎没有问题,这就没有理解“凡是”的语意,“凡”意为“凡是、所有”;“是”是代词,意为“这”“凡是”应该理解为“所有这”,与现代汉语产生了差异。所以应该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应该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合理断句,这样应该断为“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这样的长期积累,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二、实词和虚词的多义情趣
文言诗文中实词的一词多义和虚词的众多用法意义,因为琐杂,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处理不好会导致学生丧失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但如果经常能够在学习中有意识宣扬这种特点的魅力所在,反而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兴趣。在讲述有关月亮的诗文时,学生总会把他们的启蒙诗歌引入,当有学生引到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时,我们假若提问几个同学“床”是什么的时候。学生肯定很自信得回答为“睡觉用的器具”。而且会诧异于老师的幼稚提问。其实,古代的床原是古代的坐卧用的器具。《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便是这种用法。生活中可以找到这种器具,我们老一辈女子陪嫁的有一种家具叫做“座床子”,可见床并非单单指的是睡觉的床,还指一种较大的坐具。此时学生会感觉自己理解的古文程度较以前深入了许多。然而放到诗句中理解,似乎并无多大的意义。其实理解诗歌需要借助物象和物象所营造的意境来表达诗歌的主旨。由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知此诗是一首思乡怀人的诗歌,“明月”是表达思乡常用的物象,而“床”无论理解为卧具或坐具似乎都无法和乡情联系在一起。此时告诉学生“床”乃形状类似坐具的“井上围栏”,古人背井离乡,常常要带一点井底的泥土,以防水土不服,在精神上则是家乡的象征。李白在深夜无法入睡,不是躺在床上,而是在院中徘徊,看到如霜的月光;勾人魂魄的井栏,无法抑制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如此看来,“床”的解释便合情合理了。再引上唐代李贺《后园凿井歌》“井山辘轳床上转,水声繁,丝声浅”更加深了对于“床”的理解。再如《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和“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两句中的“户”和“窗”分别指的是“门”和“窗户”。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人》“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的“门”和“户”的区别就是双扇和单扇。此类现象在文言诗文中很是常见。此外,文言实词众多意义中,其本源义影响着其他词义的方向和范围,词义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演变脉络。如荀子《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中“就”为“接近”意,所以《刺客列传》中“轲自知事不就”“轲就车而去”;意思就是“完成”“登上”。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中的“就”就是“欣赏”的意思了。经常这样去给学生讲解,自然会增强学生对于文言词语的强烈兴趣,促使他们去查阅资料,自觉结合文意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三、骈偶句的对仗美趣
律诗和绝句自然有着严格的对仗用韵。上下句在字数、词性、韵脚和平仄方面都有要求,这样的语句使诗文读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古代骈文和赋体文也具有别样的音韵之美。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等骈体文都有着震撼心魄的美感。此外还可以依据相同位置的对应关系来判断,这些词除了词性相同以外,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帮助理解难解的词语。《屈原列传》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中“见”的用法学生容易误解,如果结合位置对应原则,“见”和“被”词性相同、词意相关,从而可以推断“见疑”就是“被怀疑”。被动句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迎刃而解了。古文中常见的“互文”的修辞手法,如果不理解也会造成理解的错误。北朝民歌《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很多同学理解为“将军身经百战牺牲了,壮士们历经多年苦战回到了家乡。”很显然和常理不合,作为修辞的“互文”即“互文见意”,所以原文应为:“将军和壮士数年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有的回到家乡”。再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苏轼《赤壁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都是“互文”修辞。理解起来自然就容易了。